首页

辽宁省沈阳市新民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生物上学期9月开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1

2/21

剩余1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9月份开学考试生物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与细胞生命历程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分裂过程中DNA数量会发生变化,但染色体数量没有变化B.细胞分化过程中基因种类不会改变,但mRNA的种类一定会改变C.衰老细胞新陈代谢速率都会减慢,但不是所有酶的活性都降低D.癌细胞的形态结构都会发生变化,但诱发癌变的因素可能不同【答案】A【解析】【分析】1、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作细胞分化。2、细胞衰老的特征: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细胞内多种酶活性降低,呼吸速率减慢,新陈代谢速率减慢;细胞内色素逐渐积累;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详解】A、细胞分裂过程中DNA数量会发生变化,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量加倍,A错误;B、细胞分化的本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该过程中基因种类不会改变,但mRNA的种类一定会改变,B正确;C、衰老细胞新陈代谢速率都会减慢,但不是所有酶的活性都降低,与细胞衰老相关的酶的活性升高,C正确;D、癌细胞的形态结构都会发生变化,但诱发癌变的因素有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因此诱发癌变的因素可能不同,D正确。故选A。2.将与生物学有关的内容依次填入下图各框中,下列选项中包含关系错误的是()框号12345 选项A自养生物化能自养生物光能自养生物绿色植物蓝细菌B植物细胞的DNA核DNA质DNA线粒体DNA叶绿体DNAC异养生物需氧型生物厌氧型生物酵母菌乳酸菌D具膜细胞器单层膜细胞器双层膜细胞器叶绿体线粒体A.AB.BC.CD.D【答案】C【解析】【分析】自养生物能把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包括光能自养型(进行光合作用)和化能自养型(化能合成作用)。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少量存在于线粒体和叶绿体。异养生物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根据异化作用对氧气的需要,可分为需氧型、厌氧型、兼性厌氧型。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有叶绿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公众号:高中试卷君【详解】A、自养生物根据合成有机物时利用的能量不同,可分为化能自养型和光能自养型。绿色植物、蓝细菌都能进行光合作用。A正确;B、植物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简称核DNA;少量存在于细胞质的线粒体和叶绿体,简称质DNA。B正确;C、异养生物包括需氧型、厌氧型、兼性厌氧型。酵母菌有氧气时进行有氧呼吸,没有氧气时进行无氧呼吸,是兼性厌氧型生物。C错误;D、双层膜细胞器具有外膜、内膜两层膜,只有叶绿体和线粒体有两层膜。单层膜细胞器只有单层膜,常见的有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D正确。故选C。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末期细胞质分裂方式不同,染色体的行为也有差异B.蛙的红细胞无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与有丝分裂相同 C.蓝藻在分裂中期,染色体着丝点有序排列于细胞赤道板上,末期细胞中央由高尔基体囊泡形成细胞板,之后形成新细胞壁D.人的受精卵卵裂时,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着丝点在纺锤丝的牵引下,排列于赤道板上,西瓜芽尖有丝分裂末期出现细胞板【答案】D【解析】【分析】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A、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纺缍体的形成方式不同(动物细胞是由中心体发出星状射线形成的,而植物细胞是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的),末期分裂方式不同(动物细胞中央向内凹陷,最终缢裂,而植物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并向四周延伸形成细胞壁,最终将细胞一分为二),但染色体的行为没有差异,A错误;B、蛙的红细胞无丝分裂过程中没有纺锤丝的形成和染色体的变化,B错误;C、蓝藻属于原核细胞,不含染色体,也不能进行有丝分裂,C错误;D、卵裂是有丝分裂,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着丝点在纺缍丝的牵引下,排列于赤道板上,西瓜植株芽尖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出现细胞板,细胞板向四周延伸形成细胞壁,最终将细胞一分为二,D正确。故选D。4.根据下图所示,关于有性生殖的说法,错误的是(  )A.有性生殖增加了生物的变异性B.新个体细胞中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C.过程Ⅲ包括细胞分裂和分化等过程D.有性生殖的生物出现以后,生物进化的步伐大大加快了【答案】B 【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有性生殖过程,其中Ⅰ表示减数分裂,Ⅱ表示受精作用,Ⅲ表示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详解】A、有性生殖过程中会发生基因重组,因此能增加生物的变异性,A正确;B、组成新个体细胞核中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卵细胞,B错误;C、过程Ⅲ为受精卵发育为新个体的过程,该过程包括细胞分裂和分化等过程,C正确;D、有性生殖过程中会发生基因重组,产生的可遗传变异类型多于无性生殖生物,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更多的原材料,加快了生物进化的步伐,D正确。故选B。5.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先研究遗传因子的行为变化,提出了遗传因子的分离和自由组合规律B.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规律,两对或多对相关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C.“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是自由组合定律的本质内容D.在孟德尔的研究过程中,“演绎推理”的步骤是设计测交实验,预期实验结论【答案】D【解析】【分析】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详解】A、孟德尔先研究性状分离的现象,后研究遗传因子的行为变化,提出了遗传因子的分离和自由组合规律,A错误;B、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规律,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一定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如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时,其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B错误;C、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是出现相关比例的条件之一,C错误;D、在孟德尔的研究过程中,“演绎推理”的步骤是设计测交实验,预期实验结论,实验验证阶段是进行测交实验,D正确。故选D。6.下列有关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玉米体细胞中有10对染色体,经减数分裂后,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5对 B.人体内次级精(卵)母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只有1个染色体组C.某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是其母本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所致D.受精时精卵的随机结合,会导致后代的多样性,有利于生物在自然选择中进化【答案】D【解析】【分析】1、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结果新细胞染色体数减半。2、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不久精子的细胞核就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使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染色体有一半来自精子,有一半来自卵细胞。【详解】A、玉米体细胞中有10对染色体,经减数分裂后,卵细胞中染色体数为10条,且互为非同源染色体,因而不能表示5对,A错误;B、人体内次级精(卵)母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但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含两个染色体组,B错误;C、某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可能是XX卵细胞和Y精子结合形成的,也可能是X卵细胞和XY精子结合形成的,XX卵细胞的形成可能是母本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所致,XY精子的形成可能是父本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所致,C错误;D、由于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染色体组成具有多样性,导致不同配子遗传物质的差异,加上受精(作用)过程中的卵细胞和精子结合的随机性,同一双亲的后代必然呈现多样性,这种多样性有利于生物在自然选择中进化,体现了有性生殖的优越性,D正确。故选D。7.如图为某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一组图象,则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上述①②③细胞中染色体与DNA比例为1:2B.细胞①②③产生的子细胞中均有同源染色体C.上图中表示有丝分裂的细胞及分裂的顺序是③→②→①D.④细胞分裂前,细胞中染色体与DNA分子数目比例为1:2【答案】D【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①处于有丝分裂后期,②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③处于有丝分裂中期,④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详解】A、细胞中染色体与DNA分子数目的比例为1∶2的图形中,应有染色单体,据图可知①中无染色单体,只有②③符合,A错误;B、有丝分裂是产生体细胞的分裂方式,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因此细胞①③产生的子细胞有同源染色体,②产生的子细胞无同源染色体,B错误;C、①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②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③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④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因此上图中表示有丝分裂的细胞及分裂的顺序是③→①,C错误;D、④细胞分裂前即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着丝粒未断裂,该细胞有2个染色体,每条染色体2个DNA,共4个DNA,所以染色体与DNA分子数目比例为1∶2,D正确。故选D。8.在减数分裂中每对同源染色体配对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会发生交换。实验表明,交换也可以发生在某些生物体的有丝分裂中,这种现象称为有丝分裂交换。图甲表示某二倍体雄性动物的一突变基因杂合的细胞在分裂时出现了交叉互换,图乙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某结构的数量变化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图甲发生在减数分裂中,则其交叉互换过程发生在图乙的AB段B.图乙B点以后的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或精细胞,此时细胞中有1个染色体组C.若图甲发生在减数分裂中,产生含正常基因和突变基因的配子比例为1:1D.若图甲发生在有丝分裂中,可能产生只含正常基因或只含突变基因的子细胞【答案】B【解析】【分析】1、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缺失、重复、易位、倒位,其中易位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2、基因重组的类型: (1)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2)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详解】A、若图甲发生在减数分裂中,应该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图乙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交叉互换过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位于AB段,A正确;B、图乙B点以后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过程,其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或精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此时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B错误;C、若图示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则减数分裂形成的4个子细胞中有2个含有正常基因,还有2个含有突变基因,即产生含正常基因和突变基因配子比例为1:1,C正确;D、若图示交叉互换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由于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随机移向两极,因此可能产生同时含有正常基因和突变基因子细胞,也可能产生只含正常基因或只含突变基因的子细胞,D正确。故选B。【点睛】9.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所有非等位基因之间也发生自由组合B.实验材料豌豆的雄蕊、雄蕊的形成由性染色体上的决定性别的基因控制C.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是基于对减数分裂的研究而提出的假说D.孟德尔设计测交实验并预测结果,是假说的演绎;实施测交实验,是假说的验证【答案】D【解析】【分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时运用的“假说—演绎法”的流程如下图所示(以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为例):【详解】A、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所有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也发生自由组合,A 错误;B、豌豆是雌雄同花的植株,不存在性别决定的问题,因此豌豆细胞中的染色体没有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之分,B错误;C、孟德尔没有研究减数分裂过程,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是基于对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观察到的现象(不同性状之间的发生了新的组合)提出的问题(是否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也发生了组合呢?)进行的解释,即提出的假说,C错误;D、孟德尔设计测交实验并预测结果,是对假说的演绎,而实施测交实验则是对假说进行验证,D正确。故选D。10.孟德尔探索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该方法的基本思路是:在观察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来检验,从而得出结论。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雌雄配子的数量比例为1:1”属于假说内容B.“对F1测交后代进行统计分析,高茎与矮茎植株的数量比接近1:1”属于演绎推理内容C.“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属于得出的结论D.摩尔根利用果蝇作为实验材料,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答案】D【解析】【分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详解】A、雄配子的数量远多于雌配子,雌雄配子的数量比例不能确定,A错误;B、“对F1测交后代进行统计分析,高茎与矮茎植株的数量比接近1:1”属于实验验证部分,B错误;C、“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属于假说的内容,C错误;D、摩尔根利用果蝇作为实验材料,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D正确。故选D。【点睛】11.为鉴定一株高茎豌豆和一只黑色豚鼠的纯合与否,应采用的简便遗传方法分别是(  )A.自交、自交B.自交、测交C.测交、测交D.测交、自交 【答案】B【解析】【分析】鉴别方法:(1)鉴别一只动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2)鉴别一棵植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和自交法,其中自交法最简便;(3)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性和隐性,可用杂交法和自交法(只能用于植物);(4)提高优良品种的纯度,常用自交法;(5)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采用测交法。【详解】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植物,鉴定一株高茎豌豆纯合与否,最简便方法是自交;豚鼠是高等动物,不能自交,鉴定一只黑色豚鼠的纯合与否,最简便方法是测交,B正确。故选B。12.大豆子叶的颜色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基因型为AA的大豆子叶呈深绿色;基因型为Aa的大豆子叶呈浅绿色;基因型为aa的大豆子叶呈黄色,在幼苗阶段死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基因型为aa的个体因不适应环境而被淘汰B.浅绿色植株与深绿色植株杂交,其成熟后代的表现型为深绿色和浅绿色,且比例为1:1C.浅绿色植株自花传粉,其成熟后代的基因型为AA和Aa,且比例为1:2D.浅绿色植株连续自交n次,其成熟后代中杂合子的概率为1/2n【答案】D【解析】【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2、按照基因分离定律,基因型为Aa的个体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是A:a=1:1,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Aa:aa=1:2:1,Aa自交n次,后代杂合子的比例是Aa=,AA=aa=(1﹣)。【详解】A、基因型为aa的个体在幼苗阶段死亡,即在自然选择中被淘汰,A正确;B、若浅绿色植株与深绿色植株杂交,即Aa×AA,则后代中表现型及比例为深绿色(AA):浅绿色(Aa)=1:1,B正确;C、浅绿色植株自花传粉,其后代中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1,但由于基因型为aa的个体在幼苗阶段死亡,故在成熟后代中只有AA和Aa,比例为1:2,C正确;D、浅绿色植株连续自交,即Aa×Aa,则成熟后代为AA:Aa=1:2,杂合子的概率,F1自交,F2 中杂合子占,依此类推,当自交次数为n时,杂合子的概率为,D错误。故选D。13.进行有性生殖的某二倍体植物的一个基因存在很多等位基因的形式,称为复等位基因现象。该植物的性别是由3个等位基因aD、a+、ad决定的,其中aD对a+、ad为显性,a+对ad为显性。aD基因决定雄性,a+基因决定雌雄同株,ad基因决定雌性。若没有基因突变发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复等位基因的遗传并不遵循基因的遗传定律B.自然条件下,该植物的基因型最多有5种C.纯合二倍体雄性植株可通过杂交的方法获得D.若子代中1/4是雌株,则母本一定是雌株【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意可知:aD基因决定雄性,a+基因决定雌雄同株,ad基因决定雌性。aD对a+、ad为显性,a+对ad为显性,雌雄同株基因型为a+a+、a+ad,雌性基因型为adad,由于不存在雌配子aD,故雄性基因型为aDa+、aDad。【详解】A、复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A错误;B、由于不存在雌配子aD,自然条件下不可能有aDaD,则该植物的基因型最多有5种,分别为a+a+、a+ad、adad、aDa+、aDad,B正确;C、由于不存在雌配子aD,不存在纯合二倍体雄性植株(aDaD),故不可通过杂交的方法获得,C错误;D、若子代中1/4是雌株(adad),双亲均含ad,且能提供ad的配子的概率为1/2,亲本双方都为杂合子,则母本一定是a+ad(雌雄同株),父本雄性基因型为aDa+,D错误。故选B。14.鳟鱼的眼色和体色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以红眼黄体鳟鱼和黑眼黑体鳟鱼为亲本,进行正交和反交,实验结果相同,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鳟鱼眼色性状中黑色为显性性状 B.亲本中黑眼黑体鳟鱼为隐性纯合子C.F2黑眼黑体中纯合子的比例是1/2D.F2中黑眼黄体鳟鱼有四种基因型【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以红眼黄体鳟鱼和黑眼黑体鳟鱼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正交和反交结果相同,说明是核遗传;实验结果为9∶3∶4,是9∶3∶3∶1的特殊情况,说明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详解】A、由于以红眼黄体鳟鱼和黑眼黑体鳟鱼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子一代只有黑眼黄体鳟鱼,说明黑眼与黄体都是显性性状,A正确;B、根据子二代中黑眼黄体∶红眼黄体鳟鱼∶黑眼黑体=9∶3∶4,且正反交实验结果相同,故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可推知亲本都是纯合子,且亲本中黑眼黑体鳟鱼为一显一隐纯合子,设相关基因分别为A/a、B/b,黑眼与黄体都是显性性状,亲本中黑眼黑体鳟鱼AAbb,B错误;C、F2中的黑眼黑体的基因型有4种,分别为1AAbb、2Aabb、1aabb,其中纯合子的比例是2/4=1/2,C正确;D、F2中的黑眼黄体的基因型有4种,分别为AABB、AABb、AaBB、AaBb,D正确。故选B。15.如图所示为某生物的体细胞中部分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以及合成黑色素的代谢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所示细胞的基因型可以推知该生物体不能合成黑色素B.若图中的2个b基因都突变为B基因,则该生物体可以合成物质乙C.如图细胞中只含有一对等位基因和一对同源染色体D.如图所示的生物体中一定存在某细胞含有4个b基因的时期【答案】D【解析】【分析】据图可知,基因型为A-bbC-的个体能通过代谢途径产生黑色素,基因型为A-bbcc的个体能产生物质乙,基因型为A-B-的个体只能产生物质甲。【详解】A、该生物可能含有C基因,因此可能合成黑色素,A错误; B、b隐性基因控制着酶②的合成,b基因都突变为B基因,则该生物体不能合成物质乙,B错误;C、如图细胞中含有1对等位基因和2对同源染色体,C错误;D、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后、细胞分裂前期、中期、后期含有4个b基因,D正确。故选D。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选错得0分。)16.关于某果蝇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丝分裂中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都存在同源染色体B.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染色单体分离C.一次有丝分裂与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次数不同D.有丝分裂中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都有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答案】AC【解析】【分析】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相同点及联系:染色体只复制一次,都有纺锤体出现,都有核膜、核仁的消失与重建过程,都有染色体的平均分配现象。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详解】A、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不存在同源染色体,A错误;B、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B正确;C、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也复制一次,C错误;D、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D正确。故选AC。17.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孟德尔利用该方法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B.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可以解释所有有性生殖生物的核遗传现象C.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是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进传因子分离,则F2中3种基因型个体比接近1∶2∶1D.提出问题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基础上的【答案】ABC【解析】【分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② 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详解】A、孟德尔未提出“基因”这一概念,A错误;B、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不能解释核基因中的连锁互换定律,B错误;C、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是: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分离比接近1∶1,C错误;D、提出问题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基础上的,D正确。故选ABC。18.某兴趣小组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时,在正方体1和2的六个面上用A和a标记,在正方体3和4的六个面上用B和b标记,将四个正方体同时多次掷下,统计各正方体背地面字母组合。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掷下的次数多少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B.用正方体1和正方体2可以模拟性状分离比的杂交实验C.每个正方体六个面上A和a(或B和b)的数量均应为三个D.统计正方体3和正方体4的字母组合,出现BB的概率约为1/4【答案】BCD【解析】【分析】实验可模拟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一对等位基因模拟的是分离定律,两对基因模拟的是自由组合定律。【详解】A、对于孟德尔的实验,子代足够多才能表现出相应的比例,故掷下的次数多少对实验结果有影响,次数越多越接近理论比值,A错误;B、1和2模拟的是一对等位基因之间的关系,即性状分离比杂交实验,B正确;C、每个正方体两个方面代表的是配子的比例,雌配子或雄配子中两种配子比例相同,C正确;D、正方体3和正方体4出现B的概率是1/2,出现BB的概率是1/4,D正确。故选BCD。19.图甲为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乙为有丝分裂过程一个细胞核中DNA含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结构①⑤都具有双层膜B.图甲中结构③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DNAC.图乙中只包含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D.图乙中观察染色体的最佳区间是de和ij【答案】BC【解析】【分析】分析甲图:甲图为典型的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①是内质网、②是核孔、③是染色质、④是核仁、⑤是核膜;分析乙图:乙图为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核内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其中ac和fh为有丝分裂的间期,cd和hi为前期,de和ij为中期,ef和jk为后期。【详解】A.甲图中①是内质网,具有单层膜结构,A错误;B.图甲中③为染色质,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DNA,B正确;C.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所经历的全过程。因此图乙中只包含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C正确;D.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即图乙中cd和hi,D错误。故选BC。【点睛】本题结合细胞合结构示意图和DNA含量变化曲线图,考查有丝分裂过程特点、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结构特点和生物变异的相关知识,重点考查有丝分裂过程特点,要求考生掌握有四分不同时期的过程特点,明确图中各结构的名称或各阶段所处的时期。20.下图为一只果蝇两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基因cn、cl、v、w可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B.朱红眼基因cn、暗栗色眼基因cl为一对等位基因C.在有丝分裂后期,基因cn、cl、v、w会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D.在有丝分裂中期,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 【答案】AC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朱红眼基因(cn)和暗栗色眼基因(cl)是位于同一条常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展砂眼基因(v)和白眼基因(w)是位于同一条X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详解】A、图示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为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后可能会移向同一个子细胞,因此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基因cn、cl、v、w可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A正确;B、朱红眼基因cn、暗栗色眼基因cl位于同一条常染色体上,属于非等位基因,B错误;C、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平均移向两极,细胞中具有两套完全相同的基因,两极都会有与亲本相同的遗传物质,因此,在有丝分裂后期,基因cn、cl、v、w会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C正确;D、在有丝分裂中期,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均排列在赤道板上,D正确。故选ACD。三、综合题21.如图①表示某动物体内某些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图②表示细胞分裂图像。回答下列问题:(1)图①的柱状图中,a柱表示______的数量,图①所对应的细胞分裂时期中可能存在同源染色体联会行为的是______时期。(2)图①中时期Ⅳ中的数量关系对应于图②中的______图,图①中由时期Ⅲ变为时期Ⅳ,细胞内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3)从图②中______图可知该动物的性别是______,图②中乙细胞产生的子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染色体②.Ⅲ(2)①.甲②.同源染色体分离 (3)①.乙②.雌性③.极体和次级卵母细胞【解析】【分析】1、分析图①:a是染色体、b是染色单体、c是DNA。Ⅰ中没有染色单体,染色体数:DNA分子=1:1,且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Ⅱ中没有染色单体,染色体:DNA分子=1:1,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可能处于有丝分裂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Ⅲ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为1:2:2,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Ⅳ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为1:2:2,但数目均只有Ⅱ中的一半,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2、分析图②:甲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丙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小问1详解】图①柱状图中,每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DNA或2个DNA,而且a:c=1:1和a:b:c=1:2:2,则a柱表示染色体的数量;图①中Ⅲ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为1:2:2,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存在同源染色体联会。【小问2详解】图①中时期Ⅳ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为1:2:2,但数目均只有Ⅱ中的一半,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对应图②中的甲图(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图①中由时期Ⅲ变为时期Ⅳ,染色体数量减半,则细胞内发生的主要变化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小问3详解】图②中乙图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可知该动物的性别是雌性;图②中乙细胞同源染色体分离,细胞质不均等分裂,细胞的名称是初级卵母细胞,产生的子细胞的名称是(第一)极体和次级卵母细胞。22.下图1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某动物细胞分裂过程示意图(图中仅显示部分染色体),图2是细胞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1)图1中,细胞②中有染色体____________条,细胞②经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基因型有____________,细胞⑥形成的子细胞的基因型____________。(2)图1中,细胞⑤中有____________个DNA,细胞⑤的下一个分裂时期有染色体组_____________个,①~⑥中,可能不含X染色体的细胞是____________(填序号)。(3)图2中,CD段可表示____________期,可发生基因重组的是____________段,细胞④对应于图2中的____________段。(4)图2中出现GH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答案】(1)①.4②.AABB和aabb③.AaBb(2)①.8②.4③.③④(3)①.有丝分裂后期②.FG③.HI(4)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子细胞中引起的。【解析】【分析】题图分析,图1中细胞①②③④表示减数分裂,由于两次细胞质的均等分裂,说明①②③④分别是精原细胞(间期)、初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①⑤⑥表示有丝分裂,⑤表示有丝分裂中期,⑥表示有丝分裂末期。图2中AE表示有丝分裂,其中CD表示有丝分裂后期;FI表示减数分裂,其中FG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小问1详解】图1中,细胞②中有4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细胞②经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的名称是次级精母细胞,基因型有AABB和aabb,细胞⑥处于有丝分裂末期,形成的子细胞为体细胞的基因型,即为AaBb,即有丝分裂是产生体细胞的主要分裂方式。  【小问2详解】图1中,细胞⑤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其中8个DNA,细胞⑤ 的下一个分裂时期为有丝分裂后期,此期的细胞中着丝粒一分为二,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因而其中有4个染色体组,图中①⑤⑥表示有丝分裂,①②③④表示减数分裂,有丝分裂各期的细胞中含有体细胞中所有的染色体,减数分裂过程中经过同源染色体分离后产生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可能不存在X染色体,因此,①~⑥中,可能不含X染色体的细胞是③④。【小问3详解】图2中,CD段表示细胞内同源染色体的对数加倍,该过程只能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因而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细胞,基因重组通常指的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的交叉互换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自由组合,因此,可发生基因重组的是FG段,细胞④指的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其中不含同源染色体,因而可对应于图2中的HI段。【小问4详解】图2中出现GH段表示的数量变化为同源染色体由n对变成了0对,说明下细胞中经过了同源染色体分离的过程,即该数据变化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子细胞中引起的。23.牵牛花的红花和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阔叶和窄叶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A、a和B、b基因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三种不同基因型的牵牛花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这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___________。(2)红花阔叶①、白花阔叶②和红花阔叶③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3)若让红花阔叶③自交,其中红花阔叶基因型有________种,纯合子占____________。(4)现有一株白花阔叶牵牛花,请设计最简便方法探究其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要求写出操作方法及结果和结论。_______。【答案】(1)红花、阔叶(2)AABb、aaBb、AaBb(3)①.4②.1/9(4)让该白花阔叶牵牛花自交,若子代全部是白花阔叶,则该白花阔叶牵牛花为纯合子;若子代白花阔叶:白花窄叶=3:1,则该白花阔叶牵牛花为杂合子【解析】【分析】自由组合的实质:当具有两对(或更多对) 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在子一代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其实质是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即一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与另一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彼此间互不干扰的,各自独立地分配到配子中去,因此也称为独立分配定律。【小问1详解】由实验结果可知,甲组红花阔叶与白花阔叶进行杂交,子代红花阔叶:红花窄叶=3:1,子代均为红花,说明红花为显性性状;亲本均为阔叶,子代阔叶:窄叶=3:1,说明阔叶为显性性状,窄叶为隐性性状。【小问2详解】红花阔叶①基因型为AABb,白花阔叶②基因型为aaBb,红花阔叶③基因型为AaBb。【小问3详解】红花阔叶③基因型为AaBb,其自交后代中红花阔叶基因型有4种,纯合子占1/9。【小问4详解】白花阔叶牵牛花基因型可能为aaBB或aaBb,为探究其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可以让该白花阔叶牵牛花自交,若子代全部是白花阔叶,则该白花阔叶牵牛花为纯合子;若子代白花阔叶:白花窄叶=3:1,则该白花阔叶牵牛花为杂合子。24.藏报春花的花色表现为白色(只含白色素)和黄色(含黄色锦葵色素),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生理机制如图甲所示。为探究藏报春花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及比例如图乙所示:(1)根据图甲和图乙杂交结果说明两对基因遵循________________定律。(2)F1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种群中黄花基因型有________种。F2白花植株中能够稳定遗传的比例是________。(3)上述F2部分白花个体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欲判断这样个体的基因组成,有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请根据相关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有各种基因型纯合的植株可供利用)。①让能够发生性状分离的个体自交;②分析并统计后代的表型和比例。请你帮该同学预测实验的结果及结论___。【答案】(1)自由组合 (2)①.AaBb②.2③.7/13(3)如果白花∶黄花=13∶3,则该植株基因型为AaBb;如果白花∶黄花=3∶1,则该植株基因型为AABb。【解析】【分析】1、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小问1详解】据甲图可知,黄色的基因型为A_bb,其余都是白色,图乙中,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13:3,是“9:3:3:1”的变形,说明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小问2详解】据甲图可知,黄色的基因型为A_bb,其余都是白色,图乙中,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13:3,是“9:3:3:1”的变形,说明F1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种群中黄花基因型有2种,分别为AAbb和Aabb。F2中白花基因型为A_B_(4种:AABB、AABb、AaBB、AaBb)、aaB_(2种:aaBB、aaBb)、aabb(1种),一共有7种,共占13=9+3+1份,其中A_BB(3份)、aaB_(3份)、aabb(1份)能稳定遗传,占F2白花藏报春的7/13。【小问3详解】上述F2部分白花个体自交,其中AaBb、AABb自交则会发生性状分离,出现黄花。欲判断这样个体的基因组成,可以让能够发生性状分离的个体自交:然后分析并统计后代的表型和比例如下:如果该植株基因型为AaBb,则后代中白花:黄花=13:3;如果该植株基因型为AABb,则自交后代中的性状分离比为白花:黄花=3:1。25.玉米(2n=20)是一年生雌雄同株异花传粉的植物。现阶段我国大面积种植的玉米品种均为杂合子,杂交种(F1)的杂种优势明显,在高产、抗病等方面杂合子表现出的某些性状优于其纯合亲本,但在F2会出现杂种优势衰退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玉米的大粒杂种优势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现将若干大粒玉米杂交种子随机平均分为甲、乙两组,在相同条件下隔离种植,甲组进行______(自交/随机传粉),乙组进行______(自交/随机传粉),假设所有的种子均正常发育,理论上第3年种植时甲组和乙组杂种优势衰退率(小粒所占比例)分别为1/2、3/4。(2)少一条4号染色体的单体玉米可以正常生活且能正常减数分裂,可用于遗传学研究,无4 号染色体的玉米植株不能存活。玉米的抗病(E)对感病(e)是显性,位于某对常染色体上,现有感病正常植株、抗病纯合正常植株和纯合的抗病4号染色体单体植株作为实验材料,探究抗病基因是否位于4号染色体上。实验思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亲本杂交获得F1,观察并统计F1中抗病植株与感病植株的比例。预测结果与结论:若F1中抗病植株∶感病植株=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抗病基因不4号染色体上;若F1抗病植株∶感病植株=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抗病基因在4号染色体上。【答案】(1)①.随机传粉②.自交(2)①.纯合的抗病4号染色体单体植株与感病正常植株②.1∶0③.1∶1【解析】【分析】1、杂种优势指F1杂合子表现出的某些性状优于亲本品种(纯系)的现象,也就是只有杂合子才会表现出杂种优势,显性纯合子或隐性纯合子均表现为衰退。2、基因的分离定律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小问1详解】根据题意可知,只有杂合子才能表现杂种优势。若甲组实验中自然状态授粉,进行的是随机交配,因此不管种植多少年,三种基因型的比例均为1/4AA、1/2Aa、1/4aa,只有Aa表现为杂种优势,因此衰退率为1/2;若乙组人工控制自交授粉,第3年种植时种下的是子二代,子二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3/8AA、1/4Aa、3/8aa,杂合子的比例是1/4,纯合子的比例是3/4,即此时乙组杂种优势衰退率为3/4。【小问2详解】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生物
发布时间:2023-10-03 20:00:02 页数:21
价格:¥3 大小:516.65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