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浙江省Z20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0

2/20

剩余18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Z20名校联盟(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24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卷考生注意: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3.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家猪品种“两头乌”,是知名品牌“金华火腿”的主要原料。近期当地一牧场开设了“猪景房”主题酒店——房间紧挨猪舍,该猪舍为全封闭系统,喂料、清理、新风系统等环节自动化、数字化,客人隔着玻璃就能参观猪从怀孕、哺乳、保育到育肥的养殖全过程。完成下面小题。1.与传统“两头乌”散户养殖相比,该牧场更注重()A.土地B.市场C.技术D.劳动力2.该酒店通过“猪景房”营销的主要目的是()A.保护当地的特色品牌B.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C.满足客户的个性需求D.促进乡村的经济振兴【答案】1.C2.B【解析】【1题详解】与传统散户养殖相比,该牧场猪舍为全封闭系统,喂料、清理、新风系统等环节自动化、数字化,更需要技术支撑,C正确。传统散户养殖与该牧场养殖均面向市场,受市场需求的影响较大,B错误。该牧场生产规模大,占地面积更大,A错误。该牧场自动化、数字化养殖,对劳动力的需求量较少,D错误。故选C。【2题详解】品牌的保护的重点应是提升产品质量,A错误。猪景房模式不但能获取养猪的收益,还能获取酒店的收益,且二者互相促进提升各自收益,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B正确。猪景房模式是一种创新,在猪景房主题酒店开设之前,客户对猪景房的需求较小,C错误。促进乡村经济振兴不是酒店的责任,D错误,故选 B。【点睛】农业发展不但可以从产量、农产品品质等方面努力,还可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发展相关产业。印度某山区地形崎岖,夏季强降水天气较多,当地村民在河两岸用橡胶树的气生根“建桥”,解决过河通行问题,这种树根桥是名副其实的“生物工程”(如图所示)。完成下面小题。3.与钢筋水泥桥相比,该类树根桥()①对地形的适应性强②建设成本更加低廉③坚固耐用程度更佳④对雨林环境破坏大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4.以下地区同样适合修建树根桥的是()A.云南北部的横断山区B.澳大利亚东北部地区C.亚马孙河下游干流两岸D.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山地【答案】3A4.B【解析】【3题详解】印度某山区地形崎岖,地势起伏大,钢筋水泥桥的建设对地形要求高,而该类树根桥就是本地植物的气生根,对对地形的适应性强,①正确;钢筋水泥需要投入水泥和钢筋为材料,且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橡胶树的气生根是自然界已有的材料,不需要建筑材料和大量的劳动力,建设成本更加低廉,②正确;树根桥坚固耐用程度较差,③错误;树根桥属于当地生态环境一部分,对雨林环境破坏小,④错误。①②正确,故选A。 【4题详解】澳大利亚东北部地区主要是热带雨林气候,水热条件好,适宜种植橡胶树,也有很多橡胶气生根,适合修建树根桥,B正确;云南北部的横断山区和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山地热量条件不足以生长橡胶树,AD错误;亚马孙河下游干流两岸地势低平,不用修建树根桥,C错误。故选B。【点睛】橡胶树原产于巴西亚马逊河流域马拉岳西部地区,是热带地区典型的经济作物,其生长对水热条件要求高。大青山位于阴山山脉中部,区域构造运动强烈,大型季节性流水在山口流出后形成的洪积扇,沿大青山山前断裂横向展布,彼此间连接形成规模较大的洪积扇群。下图为大青山山前地区较明显的三期洪积扇及气候条件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5.图中构造运动最强烈的时期可能是()A.I期扇B.Ⅱ期扇C.Ⅲ期扇D.无法判断6.该区域三期洪积扇的形成说明该区域经历了()A.流水的持续性侵蚀作用B.流水的间歇性侵蚀作用C.流水的持续性堆积作用D.流水的间歇性堆积作用【答案】5.A6.D【解析】 【5题详解】依据图文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冲积扇是由山中河流在出山口处泥沙沉积形成,落差越大,冲积扇范围越大,在图中的三个时期的冲积扇面积比较中,一期冲积扇面积最大,故可认为在地质活动中一期的构造运动最强烈,造成当地出现巨大落差,进而发育出面积最大的冲积扇。排除BCD;故选A。【6题详解】依据图文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图中冲积扇与断裂带相伴而生,出现三期冲积扇代表该地出现三次构造活动,而冲积扇为流水沉积作用形成,所以也经历了三次流水的间歇性沉积作用,故排除ABC;故选D。【点睛】河流地貌的发育:一、“V”形谷:1、形成河流流经山区,水流不断侵蚀河谷岩石,使河谷两岸岩石崩解,形成“V”形河谷。二、冲积平原,1、形成河流流出山地,进入平原地区,地形平坦,流速变慢,泥沙沉积,形成冲积平原,属于河流堆积地貌。2、特点:河谷两岸一般发育较为宽广的冲积平原。三、牛轭湖在地势平坦地区,常常看到呈“S”形弯曲的河道,即河曲。四、三角洲。1、位置:河流的河口段——河流的终段。2、形成:在河流入海或入湖处,流速变慢,泥沙淤积,多发育三角洲,属于河流堆积地貌。3、特点:三角洲和冲积平原地势低平,组成物质较细。近年来随着国家草畜平衡政策的推广,浑善达克沙地被破坏的草原生态系统逐渐恢复。下图示意浑善达克沙地等降水量线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7.浑善达克沙地植被的空间分布差异体现了()A.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B.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C.垂直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8.为维护生态安全,浑善达克沙地的西缘M地适合()A植树B.种草 C.栽灌木D.自然演化【答案】7.B8.D【解析】【7题详解】据图可知,浑善达克沙地降水量自东向西越来越少,根据降水量的差异,其植被类型应体现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榆树稀树草原—温带草原—温带荒漠草原—温带荒漠,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降水,体现了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B正确;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指的是随着热量条件的改变,植被类型发生变化;垂直分异规律指的是随着海拔的变化,植被类型也随之发生变化;地方性分异规律是由于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因素的影响,使陆地自然带的分异规律表现得不很完整或不很鲜明。故该地区植被空间分布不能体现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垂直分异规律和地方性分异规律,ACD错误。故选B。【8题详解】据图可知,由于M地降水量在200mm以下,气候较为干旱,不适合种植树木和灌木,AC错误;虽然草类需水量不大,但是考虑当地降水稀少,人工种植草类效果可能较差,不利于维护当地生态安全;所以该地应该在减少人类活动的基础上自然恢复和演化,自然生长植被,故D正确,B错误。故选D。【点睛】由赤道到两极的分异规律:地表景观和自然带与纬线大体平行,伸展呈条带状,沿着纬度变化作有规律的更替,即南北更替,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其变化以热量为基础;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自然景观和自然带大致与经线平行地伸展呈条带状,沿着从沿海向内陆的方向更替,即东西更替,由沿海向内陆干湿状况差异大,其变化以水分变化为基础;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自然景观和自然带大体沿等高线方向延伸,从山麓向山顶更替,表现为从山麓到山顶,水热状况差异大。环城游憩带是指环绕城市外围,与中心城区交通联系便捷,以近城乡镇景观为主,由观光、休闲、康体、运动等土地利用类型构成的游憩活动空间。下图示意上海市环城游憩带等游览频率线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9.“上海环城游憩”的主要功能体现在()A.城市生态屏障B.城市休闲娱乐C.城市土地后备资源D.城市生物栖息地域10.影响M处游览频率的主要原因是()A.位于郊区,地价较低B.地处山区,交通不便C.省市交界,基础设施完善D.靠近湖泊,旅游资源丰富【答案】9.B10.D【解析】【9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游憩活动空间是由观光、休闲、康体、运动等土地利用类型构成的,故“上海环城游憩”的主要功能体现在城市的休闲娱乐。故选B。【10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M处游览频率较高,因为M处附近有淀山湖,旅游资源丰富,对于游客的吸引力度更大,D正确;位于郊区,游览频率应该较低,A错误;地处山区,交通不便,会导致游览频率降低,B错误;基础设施完善对于游憩活动空间提升不大,不是主要的原因,C错误。故选D。【点睛】城市绿地功能具有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城市气候、降低城市噪声的作用。下图为亚欧大陆区域自然带及该区域局部冰川、河流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导致图中自然带Ⅱ向南突出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纬度C.河流D.冰川12.图中R处冰川丰富的主要原因有()①地处阴坡,消融量少②地形陡峭,积雪易留存③纬度较高,消融量少④极地东风影响,降雪量大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答案】11.A12.D【解析】【11题详解】读图可知,自然带II主要位于北冰洋沿岸附近,靠近极圈,其南部的自然带III位于大陆内部,且面积广大,为亚寒带针叶林带,自然带II应为苔原带,自然带I位于极圈以内,靠近极点,应为冰原带。图中苔原带向南凸出的位置位于60°E乌拉尔山附近,乌拉尔山大致呈南北走向,海拔高,气温低,因此其植被带发育为高纬度的苔原带,因此可知,自然带II向南凸出的主导因素为地形,与纬度、河流、冰川关系不大,A正确,BCD错误。故选A。【12题详解】R地纬度较高,常年气温较低,积雪融化量相对较少,大量积雪易累积,易形成面积较大的冰川,③正确;其北部靠近北冰洋,位于极圈内部,受极地东风影响较为显著,北冰洋水汽在极地东风的吹送下向南运动,R地为乌拉尔山北部,受地形抬升影响,该地降雪较多,④正确;据图中冰川分布可知R处山脉呈南北走向,阳坡和阴坡对冰川消融影响不明显,①错误;地形陡峭,不利于积雪储存,②错误。③④正确,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气候的影响因素:纬度位置、大气环流、地形、洋流、海陆位置、下垫面、人类活动。 右图为我国东部部分海域等深线分布图,左图为沿30°N海域甲—乙的冬季表、底层海水多年平均温度和盐度空间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3.图中序号对应正确的是()A.①表层盐度②底层盐度③表层温度④底层温度B.①表层盐度②底层盐度③底层温度④表层温度C.①底层盐度②表层盐度③表层温度④底层温度D.①底层盐度②表层盐度③底层温度④表层温度14.与乙海域相比,甲海域冬季表层、底层海水温度相近的主要原因是()A.密度小B.水深浅C.距离陆地近D.受暖流影响大【答案】13.A14.B【解析】【13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该时间为冬季,则③④表示温度,①②表示盐度。甲地临近大陆,受陆地淡水补给影响较大,甲地盐度较低,与底层海水相比,表层海水盐度受径流、降水等影响较大,表层海水盐度变化较大,故①表示表层盐度,②表示底层盐度;海底温度较表层温度变化较小,③为表层温度,④为底层温度。综上所述,故选A。【14题详解】 海水深度和洋流是影响海水温度主要因素。海水越深,温度越低,暖流对海水有增温作用。寒流对海水有降温作用。甲海域深度较浅,乙海域深度较深,故甲海域冬季表层、底层海水温度相近,B正确,ACD错。故选B。【点睛】水平方向的海水盐度变化:在海洋表层,盐层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蒸发量和降水量的对比,赤道附近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故盐度稍低;副热带海区降水少,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盐度较高;而在高纬度海区蒸发量小,海水反复结冰、融冰,故盐度也偏低。2023年6月1日,我国首个海上碳封存示范工程在南海正式投用。海上油田开发伴生的二氧化碳被捕获、分离、压缩,并通过回注井被注入海底地层,实现稳定封存,填补了我国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技术的空白。完成下面小题。15.与陆上相比,海上碳封存具有的特点有()①建设成本低②安全性更高③选址难度大④封存规模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16.“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是国际公认的有效促进固碳的重要措施,其重要意义体现在()①保障国家能源安全②优化能源消费结构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④利于实现“碳中和”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15.D16.C【解析】【15题详解】海上碳封存较陆地建设成本更高,①错误;海上碳封存通过回注井被注入海底地层,实现稳定封存,安全性更高,②正确;海上碳封存就在海上油田附近,选址难度并不大,③错误;世界上的海洋面积远大于陆地面积,海水吸收二氧化碳能力强,吸收面积大,封存二氧化碳规模大,④正确。②④正确,故选D。【16题详解】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减少了能源开采过程中释放的二氧化碳,利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①正确;二氧化碳不是能源,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不会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也不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②③错误;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可减少向外界排放二氧化碳,有利于实现“碳中和”,④正确。①④正确,故选C。【点睛】碳中和一般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青藏铁路部分路段有插入地基下方的热棒,是一种为多年冻土路段设计的高效导热装置。热棒地上部分 为冷凝段,地下部分为蒸发段,当冷凝段温度低于蒸发段温度时,蒸发段液态物质汽化上升,在冷凝段冷却成液态,回到蒸发段,循环反复。右图为青藏铁路的热棒照片及散热工作原理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7.青藏铁路部分路段热棒的使用,利于缓解()A.横风B.团雾C.沉降D.滑坡18.根据热棒的工作原理,判断热棒散热的工作季节及倾斜插入的原因()A.夏季降温效果明显B.夏季降低修建难度C.冬季防止事故多发D.冬季深入铁轨下方【答案】17.C18.D【解析】【17题详解】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青藏公路的热棒无法对横风造成干预,A错;团雾一般出现在有水域的冬夏季早上和晚上,与图示信息不符,B错;结合材料可知,青藏公路上的热棒会根据气温的变化来调节性工作,冬季空气气温低于土地就会工作,将土地热量带走,确保冻土不会受温度的影响;夏季相反,热棒防止热量传入地基,这样能避免因为气温过高导致的冻土融化,进而造成路面沉降,C对;青藏高原内部地形较为平坦,高低起伏较小,少滑坡,D错。故选C。【18题详解】结合图文信息,根据热棒的工作原理“热棒地上部分为冷凝段,地下部分为蒸发段,当冷凝段温度低于蒸发段温度时,蒸发段液态物质汽化上升,在冷凝段冷却成液态,回到蒸发段,循环反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冬季地上气温低于地下气温,蒸发段吸收冻土的热量,将液态物质汽化上升,与较冷的地上部分管壁接触,凝结,释放出潜热,将冻土层中的热量传送至地上大气;冷凝段温度低于路基温度, 气态物质在此段冷凝转化成液态流回蒸发段,所以判断热棒散热的工作季节为冬季;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倾斜设置可增加热棒与地层的接触面积,使热棒能深入铁轨正下方,对地层温度的调节作用更强;使热棒能深入铁轨正下方,保护铁轨下的路基中多年冻土。综上所述,D对;倾斜插入的原因不是为了防止事故多发,C错;夏季气温高于地温,不需要把冻土层的热量传送给地面,AB错。故选D。【点睛】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及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修建青藏铁路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铁路建设中最大的障碍是多年冻土。2023年6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杭州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举行亚运会圣火采集仪式,采用凹面镜反射并聚焦阳光的方式点燃火炬,该凹面镜朝向正南方。右图为点火完成后的场景。完成下面小题。19.采集时为了能快速点燃圣火,火炬头放置的最佳位置是凹面镜的()A.中心偏北B.中心偏西C.中心偏南D.中心偏东20.采集圣火时,6月15日经度范围与6月14日之比约为()A.9:15B.15:9C.13:11D.11:13【答案】19.B20.C【解析】【19题详解】材料信息表明,采集圣火的时间为北京时间9时,与杭州良渚地方时基本一致,则此时太阳处于偏东方向,而凹面镜朝向正南方,则凹面镜聚焦的阳光偏西,B符合题意,排除D;材料信息中没有注明凹面镜的仰角,无法判断,阳光聚焦点在中心的偏南或偏北位置,排除AC。故选B。【20题详解】采集圣火时为北京时间6月15日9时,即东八区区时6月15日9时,此时西一区(22.5°W至7.5°W)为6月15日0时,西一区向东至东十二区为6月15日,即22.5°W向东至180°为6月15日的经度范围,约占经度202.5°,6月14日的经度范围约占157.5°,两者之比约为13:11,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地球上有两条日期变更线:一条是日界线,原则上以180°经线为基础,另一条是0时所在经线(或整0时所在时区的西边界经线),0时经线以东至180°经线为新的一天的范围,0时经线以西至180°经线为旧的一天的范围。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21.近年来研究发现,德雷克海峡内(如图所示)的海冰进退对全球气候变化有重大影响。冰进(海冰较常年增多)会导致德雷克海峡水流通量减少,海峡西侧水位增高,北上水流增加;冰退则相反。完成下题。德雷克海峡的海冰发生冰进的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A.西岸森林火灾频发B.东西部的水温差异增大C.东岸地区降水偏多D.表层海水运动速度减慢【答案】B【解析】【详解】德雷克海峡的海冰发生冰进的年份,海峡西侧水位增高,北上水流增加,秘鲁寒流增强,有可能使得赤道太平洋表层海水运动速度提高,使得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水温比常年低,导致东西部的水温差异增大,西岸上升气流更盛,降雨更多,森林火灾出现频率降低,东岸下沉气流更强,降水偏少,由此判断,B正确,ACD错误。故选B。河套平原某灌区的耕地与盐荒地相间分布,地下水多年平均埋深1.68m,可自由流动。每年6月耕地灌溉时,耕地和盐荒地的表层土壤(土层深度0~40cm)和深层土壤(土层深度大于40cm)含盐量均发生变化。秋季农作物收割后,要对耕地和盐荒地一起灌水(简称“秋浇”)。下图示意该地6月灌水前后耕地和盐荒地土壤含盐量随土层深度的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22.6月耕地灌水后,图中表示相邻盐荒地的土壤含盐量变化曲线是()A.①B.②C.③D.④23.与仅耕地“秋浇”相比,盐荒地“秋浇”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土壤肥力B.抑制杂草生长C.腾出空间储盐D.改善土壤墒情【答案】22.D23.C【解析】【22题详解】相比于③④,①②地表含盐量低,应为耕地土壤含盐量曲线变化,AB错误;③④线地表含盐量很高,应为盐荒地含盐量曲线变化,6月耕地灌水后,灌溉的水分将地表盐分从地表带到地下,使表层(土层深度0~40cm)盐度下降,深层(土层深度大于40cm)盐度上升,④对,③错。综上分析,D正确,ABC错误。故选D。【23题详解】盐荒地不种植农作物,盐荒地“秋浇”的主要目的不是提高土壤肥力,A错误;盐荒地“秋浇”利于降低表层盐分,利于杂草生长,B错误;耕地与盐荒地相间分布,盐荒地“秋浇”主要是为了降低盐荒地表层盐分,为次年储存耕地盐分腾空出“盐库”,C正确;改善土壤墒情是耕地“秋浇”的目的之一,不是盐荒地“秋浇”的主要目的,D错误。故选C。【点睛】水盐运动是指土壤中盐分的水迁移。在北方地区,春秋季降水相对少,盐分随水分蒸发回到土壤表层;夏季气温高,降水多,雨水又将盐分冲入土壤深处;而冬季气温低,蒸发弱,因此盐分相对稳定。所以形成了春秋返盐,夏季淋盐,冬季盐分相对稳定的水盐运动特征。局地回流会造成空间内污染被风场输送出去后再次输送回来。下图为2021年春季辽宁葫芦岛市某测站记录的海陆风日水平风局地回流图。完成下面小题。 24.据图推测,该测站大致位于海洋的()A.东北方B.西北方C西南方D.东南方25.该海陆风局地回流()A.陆风比海风更加显著B.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C.风速最小的时间段为11:00-13:00D.陆风转海风的时间约为12:00前后【答案】24.B25.D【解析】【24题详解】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随着日出,气温升高,陆地气温在午后14时达到最高温,近地面气压达到最低,海洋上形成高压,此时海风强劲;日出前后,陆地气温最低,近地面形成高压,海洋上形成低压,此时陆风强劲;读图可知,大约从0—12时回流位移为自西北向东南,13—16时回流位移为自东南向西北,据此可推知该测站大致位于海洋的西北方向,B正确,ACD错误。故选B。【25题详解】读图并结合上题分析可知,海风在单位时间内位移的距离更长,风力更强劲,A错误;该地海风强于陆风,不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B错误;位移距离最短的时刻,表示风速最小,读图可知24时前后风速最小,C错误;由上题分析可知,陆风转海风的时间约为12:00前后,D正确。故选D。【点睛】海陆风是因海洋和陆地受热不均匀而在海岸附近形成的一种有日变化的地方性风。在基本气流微弱时,白天风从海上吹向陆地,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前者称为海风,后者称为陆风,合称为海陆风。非选择题部分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5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2022年12月,位于长江上游金沙江河段的白鹤滩水电站全部机组投产发电,与干流上的乌东德、溪洛渡、向家坝、三峡等水电站连珠成串,共同构成了一条跨越1800公里的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白鹤滩水库水位的运行机制为每年5月底降至最低水位,6-8月按汛期限制水位(为保证水库安全,预留调洪库容设立的上限水位)运行,9月蓄至最高水位。材料二:图1为1980-2019年成都地区降水量和降水日数年际变化示意图,图2为西南水电站群落示意图。材料三:金沙江流域各月平均降水量表。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降水量(毫米)9.910.416.134.083.0171.0228.6195.3155.280.529.48.3(1)根据图1信息,简述成都地区的主要降水特征。(2)从国家安全的角度,分析长江上游水电站连珠成串的原因。(3)结合金沙江流域的降水特点,说明白鹤滩水库水位运行机制的合理性。【答案】(1)降水总量大,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大;降水日数多,降水日数的年际变化大,且呈下降趋势,2017-2019年降水日数最少。(2)增加电力供应,维护国家能源安全;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增加清洁能源供应/减少碳排放,维护生态/环境安全。(3)金沙江流域降水集中在6-9月,5月底降至最低水位为雨季来临前腾出库容;6-8月防洪压力大,需按 汛期限制水位运行;9月进入雨季末期,蓄至最高水位,保障冬季发电的稳定性和供水需求。【解析】【分析】本大题以成都地区和金沙江流域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降水的影响因素、流域水能开发、工业区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探讨地理知识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根据图1分析可知,成都地区降水总量在1000毫米左右,降水总量大;其降水量的年际波动较大,说明其降水年际变化大;其降水天数在200天左右,说明其降水日数多;降水日数年际波动较大,说明其降水日数的年际变化大;降水日数变化处于下降趋势;其中2017年-2019年降水日数下降较为明显,说明2017-2019年降水日数最少。【小问2详解】我国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用电量大;长江上游地区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适合发展水能发电以增加电力供应,有利于维护国家能源安全;由于水电是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大力发展水电能够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增加清洁能源供应,减少化石能源使用以减少碳排放,有利于促进和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和环境安全。【小问3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白鹤滩水库水位的运行机制为每年5月底降至最低水位,6-8月按汛期限制水位(为保证水库安全,预留调洪库容设立的上限水位)运行,9月蓄至最高水位。而金沙江流域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同时根据金沙江流域降水量表分析可知,该流域降水集中在6-9月,所以需要在汛期来临前,即5月底降至最低水位为雨季来临前腾出库容;由于6-8月降水量大且较为集中,此时防洪压力较大,故需要按汛期限制水位运行;9月进入雨季末期,此时水库一般已蓄水至最高水位,而9月之后降水减少,此时蓄水是为了保障冬季发电的稳定性和供水需求。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截至2022年12月2日,中老铁路开通运营满一年,在中国和东盟间构建了一条便捷物流通道,为沿线发展按下“加速键”。铁路全长1035公里,桥隧比高达76.5%,是从我国延伸到邻国的第一条高等级电气化铁路,是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工程。下图为中老铁路沿线地形示意图。 材料二:目前,我国经中老铁路而来的进口农产品中,热带水果占比最大,产自于泰国、老挝、马来西亚等地的榴莲运输到老挝万象南站后,由榴莲专列运进我国。2022年榴莲的进口量成为了我国第一大进口水果,且价格也比往年要低。(1)说出制约中老铁路建设的地形地质条件。(2)榴莲在我国产量少的主要因素是______。分析中老铁路的开通对东南亚榴莲等水果销售的有利影响______。(3)随着中老铁路的开通,我国云南一些城市作为“一带一路”上的重要节点,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简述这些城市未来区域发展的基本思路。【答案】(1)地形以山地为主,山高谷深,崎岖不平;地质条件复杂/位于板块边界/地处断裂带/地质不稳定。(2)①.气候/热量②.拓宽运输渠道,提高运输效率(减少损耗),降低运输成本,扩大市场范围。(3)发展教育,培育人才;增强城市服务功能,完善城市服务体系;做好产业规划,发展外向型经济;完善交通,加强配套设施建设。(从人口、城市、产业、交通等角度回答,言之有理酌情给分。)【解析】【分析】本题以中老铁路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交通运输布局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 中老铁路沿线主要经过云贵高原与中南半岛,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山高谷深,地势起伏较大。中老铁路沿线地区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边界附近,地壳活跃,地质条件不稳定。【小问2详解】榴莲属于热带水果,我国主要位于中纬度,热带面积较小,热量条件不足。中老铁路的开通更有利于东南亚榴莲等水果运往我国,扩大了市场销售范围。中老铁路开通之前,东南亚的热带水果需通过海运运往我国,运输时间长,效率低,为了防止水果变质,需加强冷藏、保鲜措施,运输成本较高,中老铁路的开通降低了运输成本。【小问3详解】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首先应规划好自身的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增加外向型经济的比重;为了更好的发展外向型经济,需完善城市的基础设施、发展教育、培养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加强节点城市与我国其他区域之间的交通联系,增强城市的服务功能,扩大服务范围。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青海湖是我国内陆最大的咸水湖,其湖水主要靠布哈河来补充。湖滨地带的沙丘,集中分布于青海湖东部。湖区冬春季盛行西北风,最大风力达9~10级。据监测,从2015年到现在,青海湖平均水位上涨了近3米,青海湖水的面积增加了164.38平方公里,位于布哈河口的鸟岛由半岛恢复成岛屿。材料二:湟鱼是青海湖“水-鱼-鸟-草”共生生态系统中的核心物种。每年的5月到8月,成熟的湟鱼需要游到淡水中洄游产卵。2022年的监测数据显示,湟鱼蕴藏量达到11.41万吨,是保护初期的44倍。材料三:图1为青海湖流域示意图,图2和图3分别为2015年5月和2023年6月拍摄的鸟岛俯瞰图。 (1)分析青海湖东部沙丘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2)说明自2015年以来鸟岛由湖中半岛恢复成岛屿的原因。(3)评价青海湖水位上升后对湖区自然环境的影响。(4)在湖泊①②③④四处中,最适宜湟鱼洄游的地点是_____。从整体性角度,分析湟鱼数量的增加对青海湖“水-鱼-鸟-草”生态系统的影响______。【答案】(1)冬春季河滩和湖滩泥沙裸露较多;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湖面较宽阔,西北风经湖面无阻挡/青海湖冬季结冰,摩擦力小,风力强劲。(2)全球气候变暖,冰川加速融化,入湖水量增加;生态保护等措施的实施,植被恢复。(3)有利影响:调节气候的能力增强/气温日较差变小/空气湿度增大/降水量增加;湖水盐度降低;生物多样性增加;湿地面积增大;沙漠化面积减少。不利影响:湖水上涨,湖滩面积缩小/部分生物面临搬迁(栖息地被淹没);地下水位上升,土地盐碱化加剧。(4)①.②②.湟鱼为鸟类提供充足的食物,利于鸟类的繁衍;乌粪落入湖中,滋养湖中藻类、浮游生物等;湟鱼通过食用湖中藻类、浮游生物等,净化青海湖的水质,利于维持整个青海湖生态系统的稳定/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解析】 【分析】本题以青海湖为背景材料设置题目,涉及风沙成因、湖泊面积变大的原因、湿地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自然地理整体性等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对区域的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易起沙可从沙源、植被状况和动力等方面考虑。据图可知,冬春季湖水水位相对较低,河滩和湖滩泥沙裸露较多;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易被风力侵蚀和搬运;湖面较宽阔,西北风经湖面无阻挡且青海湖冬季结冰,摩擦力小,湖区冬春季最大风力可达9~10级,风力强劲。【小问2详解】湖中半岛恢复成岛屿是因为湖水水位上涨,原因主要有全球气候变暖,布哈河上游冰川加速融化,入湖水量增加明显;青海湖流域生态保护等措施的实施,促进了植被恢复,涵养水源能力增强。【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湿地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可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分析。有利影响:青海湖水位上涨,湖泊面积增大,调节气候的能力增强,沿湖地区气温日较差变小,空气湿度增大,区域降水量增加;入湖淡水增加,湖水盐度降低;湿地范围扩大,生物多样性增加;沙漠化面积减少。不利影响:湖水上涨,湖泊面积扩大,部分湖滩被重新淹没,湖滩面积缩小,部分生物栖息地被淹没,被迫搬迁;地下水位上升,土地盐碱化加剧【小问4详解】根据材料“每年的5月到8月,成熟的湟鱼需要游到淡水中洄游产卵。”可知,最适宜湟鱼洄游的地点是有大量淡水注入的布哈河,故选②;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地理
发布时间:2023-09-11 16:10:02 页数:20
价格:¥3 大小:6.09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