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西省鹰潭市2023届高三语文一模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1

2/21

剩余1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3届江西省鹰潭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O.5mm黑色笔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上交。5.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当人们开始通过栽培植物获得食物的时候,农业开始出现并成为人们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产业。伴随着食物稳定的获得,人口发生第一次爆炸性地增加,这时候,人们开始意识到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在远古传说中很多都以农业生产为内容,伏羲氏结绳而制网,驯养鸟兽;神农氏尝百草,发明耒耜;黄帝播百谷,嫘祖亲蚕;大禹治水更是妇孺皆知,反映了远古时代先民从采集向原始农业过渡的历史,在尧舜时代,史书中就有“食哉惟时”的记载,“洪范八政,食为政首”据说是帝舜任用后稷为农官时的命辞,其意为“粮食是治国安民的第一件大事”。《诗经》中有关农业和粮食经济思想的内容极其丰富。首先,《诗经》反映了当时统治者和百姓都非常重视农业生产的景象,它盛赞了弃时农业成就为“乞于今”,即歌颂弃把经营农业的风尚传给后代,又说“思文后稷,克配彼天,立我蒸民,莫匪尔极,贻我来牟,帝命率育,无此疆而界,陈常于时夏”充分表达后稷推广农业的功劳和继承发扬精心务农的优良传统。并认为“国之大事,唯祀与戎”,既而国家大事之一的祭祀则直接关乎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这是周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的生动体现。周为农耕部落,因此周人对发展农业十分重视。《尚书·无逸》中载周文王“卑服,即康功田功”,而他的后人咸王也把每年督促农业生产作为国之大事,《周颂噫嘻》中说:“噫嘻成王,既昭假尔。率时农夫,播厥百谷。骏发尔私,终三十里。亦服尔耕,十千雏耦”周公还总结了商亡教训,告诫后代为君要“先知稼穑之艰难”。在《唐凤·鸨羽》中,借农夫之口发出感慨:“不能艺黍稷。父母何食?”表达了当时广大农民对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正是固为当时全社会都重视农业生产,所以才出现“厌厌其麦,绵绵其鹿,载获济济,有实有积,万亿及姊,黍稷茂上,获至拄拄,积之粟粟、其崇如塘,其比如,以开百室,百室盈止”,的生产发展、经济繁荣的景象。其次“乃求千斯仓、乃未万斯箱”我仓既盈、我庚维亿”等记载则说明当时的奴隶主贵族们高度重视粮食储备;再次,《诗经》也有一定篇幅对人们抗击自然灾害的办法和措施进行记述。《周礼》认为、农业是决定国民经济的主要产业,要求地方官员“遂大夫”对农业生产进行督促和检查,“以教稼穑,以稽功事简稼器,修稼政”。问时规定相应奖惩措施,即“见宅不毛者有里布、凡田不耕者出屋粟,凡民无职事者出夫家之征”“凡庶民不蓄者祭无牲,不耕者祭无盛,不树者无椁、不蚕者不帛,不织者不衰”。对那些不尽力耕织者予以经济制裁,或者进行致治和道德的歧视,贬低政治地位。在救灾抗灾中,《周礼》非常强调政府的作用,并将荒政列为国家的大政之一,通过设置救灾管理机构,完善粮食储备制度,做好灾前准备以及做好灾后的抗灾和救济等措施保证粮食正常供应。应该说,《周礼》中的粮食安全思想是对先秦时期粮食思想的一个新的发展,它更加注重政府在维护粮食安全上的作用,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救灾抗灾举措,是粮食安全思想的雏形。《管子》一书集中体现了齐桓公的国相管仲的粮食安全思想。首先,他认为强国富民的根本是“强本事”,即发展农业生产,他说:“明王之务,在于强本事,去无用,然后民可富”于是“积于不涠之仓,藏于不竭之府”。这样,富国就有了保证。在此,他论述了粮食生产的地位和作用:一是粮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条件,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民非谷不食”;二是增产粮食是国家财富的源泉,“积于不涸之仓,务五谷也”;三是粮食为战争提供物质基础“地之守在城,城之守在兵,兵之守在人,人之守在粟”;四是粮食是衡量人们饥饱的尺度,考察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状况,首先就要进行粮食方面的调查,“行之田野,视其耕耘,计其农事,而饥饱之国可知也”。一个国家的饥饱问题解决了,才谈得上精神文明建设,即“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其次,《管子》认为:“不生粟之国亡,粟生而死者霸,粟生而不死者王”从战略高度上来认识粮食生产和积储的重要性,把控制粮源作为治国要务来对待。第三,管仲认为:王者将财富藏予百姓,霸者将财富藏于大夫,败亡之国和败亡之家将财富藏于箱子。他依据市场粮食的供求关系和价格涨落,灵活操纵实物与财富的演变、聚散,实现藏富于民、平抑粮价和平衡社会矛盾的战略意图。第四,《管子》说:“国出于谷,轨国之篦,货币乘马者也”认为国家政策是以粮食为基础制定的,而国家政策得以实现的手段,则有赖于货币政策的运用。货币政策的目标就是要使全国用以购买粮食所需的货币量与全国陆运粮食产出量大小成正比,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达到控制粮食供求、价格涨落的目的。第五《管子》称:“谷为圆者,仓廪虽满,不偷于农,国大民众,不淫于言,则民仆壹。”说明管仲始终把粮食作为万物的主宰来看待,惟国脉民生所系,在增加粮食供给的同时,注重粮食储备的调节作用,建立了粮食分级储备制度。同时,他也非常重视提高粮食价格来解决农民生产与收益失衡的问题,以稳定粮食生产。第六,为了发挥齐国粮食优势,疏通剩余粮食流通渠道,调节国内粮食价格,管仲提出在国外粮价低时,要提高本国粮价,国外粮价高时,要适当降低本国的粮价,这样就能掌握粮食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发挥粮食储备优势,同时,他还积极拓展海外贸易,通过渤海与燕国进行海上粮,食贸易。管仲的粮食政策从粮食生产、粮食储备、货币粮食流通等方面做了充分论述,无疑成为后世历朝历代解决粮食问题的重要参照,体现了我国古代早期独具特色的粮食安全思想的发展。(摘编自《中国古代粮食安全思想探析》)材料二:自然灾害种类繁多,频率高发,难以预料,为了加强防范,保障百姓日常生活的粮食需要,自夏朝起就产生了仓储制度。长期以来,仓储制度在各朝各代都成了一项重要的制度,以此来储备粮食物资。在战乱频繁时期,仓储制度也满足了国防需要,捍卫国家主权领土不受侵犯。到了周朝,仓储的用途分工详细、不同的仓储有着各自不同的功能并由专门的管理人员掌管,发展了官办仓储、秦汉时期隋唐时期也有许多史料记载了仓储制度的优势。宋代南北两朝,三百多年、经济水平得到大幅发展,大兴水利,大规模开荒,兴建梯田沙田不断拓展农耕土地的面积,农业水平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尽管农具创新、水利发展,但宋代抵御天灾的能力、对风险的承受度仍然很低,因此,宋朝设置了包括赈巢仓、平止仓,续惠仓等十多种功能各异、管理方式不尽相同的仓储,并且受到了朝廷官员和百姓的重视。许多规模庞大、全国性的仓储多建于北宋时期,如常平仓、义仓、社仓等,而南宋更倾向于建设地方性质的仓储,如赈巢仓、平籴仓、平止仓、平巢仓、平济仓、永利仓等。仓储的管理以官筹民办为主。仓本的来源有的是地方剩余的经费,有的是各地上供剩余的粮食,也有的来自政府税收各朝各代,仓储多设置于城市中或近郊地区。但是在宋朝,不仅将社仓、水利仓、续惠仓等设置在乡村中,还建设了如义仓这样存在于州县中但专门为乡村服务的仓储,改变了“藏于州县,所恩不过市井惰游辈,至于深山长谷,力穑远输之民,则虽饥饿致死而不能及”的局面。在宋朝的基础上,以后的各个朝代对仓储制度不断革新,为中国历朝历代的百姓提供了生存保障,为各朝代的繁荣富强提供了稳定的制度建设。但仓储制度在具体运行的过程中由于疏于管理,导致许多救济成果不够显著、效果打了折扣,产生了许多弊端。但不能否认,这是中国古代政府对百姓生活保障做出的一项较为成功的努力尝试。(摘编自《宋朝仓储制度在乡村的应用》)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自古以来就以农立国,所以古人在开始通过栽培植物获得食物时,就已经意识到农业生产的重要性。B.《管子》中蕴含的粮食安全思想,强调粮食安全的战略意义,为当时齐国富国强兵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C.宋朝仓储种类繁多、功能各异,仓本来源多样,依靠仓储制度就可以有效地避免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D.宋朝乡村中设置有义仓、社仓、永利仓、续惠仓等,为乡村百姓生活提供保障,可视为当时的一种惠民政策。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诗经》中的一些诗句可知,在周朝时仓储问题就得到了当时奴隶主贵族们的高度重视。B.《周礼》中的举措虽然不能明确惩罚那些惰民,但却能提高耕织者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C.宋朝突破了其他朝代仓储多为城市服务的局限,这是宋朝仓储制度的一种创新性的发展。D.仓储制度在宋朝国家治理体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可为当今研究粮食安全问题提供参考。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对粮食问题重视的一项是()A.从公元前270年至公元前214年,秦国先后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郑国渠水利工程。B.文献记载,汉唐宋明清历代帝王会选在春耕之前率文武百官亲自耕田,举行”籍田礼”。C.宋朝不限制“土地兼并”制度,也逐渐打破市与坊界限,店铺随处可设,早晚都可经营。D.元世祖重视“藏粮于技”,授命大司农搜集天下农桑之书,编辑成《农桑辑要》颁布天下。【答案】1.B2.B3.C【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古人在开始通过栽培植物获得食物时,就已经意识到农业生产的重要性”错误,由原文“伴随着食物稳定的获得,人口发生第一次爆炸性地增加,这时候,人们开始意识到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可知,伴随着食物稳定的获得,人口发生第一次爆炸性地增加,人们开始意识到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且“所以”前后构不成因果关系。C.“依靠仓储制度就可以有效地避免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错误,由原文“但仓储制度在具体运行的过程中由于疏于管理,导致许多救济成果不够显著,效果打了折扣,产生了许多弊端”可知,依靠仓储制度并没有有效避免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D.“义仓”错,由原文“还建设了如义仓这样存在于州县中但专门为乡村服务的仓储”可知,义仓并不是建在乡村中。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周礼》中的举措虽然不能明确惩罚那些惰民”错,由材料一第三段“对那些不尽力耕织者予以经济制裁,或者进行政治和道德的歧视,贬低政治地位”可知,可以明确惩罚那些惰民。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C.本文是就粮食仓储问题进行阐述说明的,而不是就店铺而言的,店铺是广义的概念,店铺里的商品不仅是粮食。可见选项C的内容不能证明对粮食问题的重视。故选C。(二)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科普中国智库是中国科协打造的高端科普智库,聚焦科普和科学素质建设,强化科普理论研究,促进跨界交流,推动融合发展,加强舆论引导,集智汇力,建言献策,服务新时代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今天我们推出对科普中国智库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张秀华的专访,讲述《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以下简称《科普法》)修订的重要意义。新华网:《科普法》自2002年颁布以来取得了哪些成就?张秀华:科普法在20年实施过程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使我国科普事业纳入法制化轨道,初步建立起大众参与、多主体参与的社会化大科普格局。同时,《科普法》的实施也极大促进了我国社会化的科普工作,动员方方面面的力量,无论是基础设施、活动的丰富性还是科普主体对科普活动的重视程度都有很大进步。我国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从2001年的1.4%提升为2020年10.56%,从这个涨幅也能看出《科普法》切实助力提升了我国公众科学文化素质。新华网:当今提出《科普法》修订对新时代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有何重大意义?张秀华:在《科普法》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挑战和困难。比如科普法治体系与科普社会化运行机制还不完善,科普主体“谁来干、干什么、如何干好”等问题以及主体责任需要进一步明晰,科普人才队伍的素质还有待提升,产业化科普结构较为单一,新媒体传播内容和形式需要拓展等。同时,构建社会化大科普格局需要进一步加强各个主体协同,协同组织管理的机制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另外,《科普法》的文本本身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与人才强国战略需要进一步提升公众科学素质,并对《科普法》的保障功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修订《科普法》意义重大,既必要又紧迫。新华网:《科普法》修订过程中应当基于怎样的思想和宗旨?张秀华:我觉得我们可以从以下八个方面来思考这个问题。第一,我们要调整科学普及的定位问题,从法律的定位上,应体现把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落实“两翼理论”。第二,要强化科学普及的功能,在大科学观下重新理解科学与科普,实施大科普战略。第三,在《科普法》修订的原则上,必须明确依托科学普及的主渠道和主战场,紧紧依托现代科学教育和产业化的工业、农业、商业的生产经营实践及其场域,从而避免科普流于形式,没有针对性。第四,鉴于科学精神与工匠精神具有互动互,释的内在关系,客观要求“两种精神”——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实践相融合,进而提升实践主体的“双重素质”——科学素质与工程素质。第五,需要突出弘扬科学精神在科学普及中的引领作用,改变以往以“科学知识”为中心的科普结构。第六,应注意拓宽科学普及的路径,通过加大监管力度和法律规范,对互联网、自媒体这些科普新渠道进行更好的组织管理。第七,我们在《科普法》的修订过程中要区分不同科普主体的责任,在表述上区分出强弱规范,使科普组织更好地发挥协调组织的职能作用,切实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来共同推进科学普及这项事业。第八,通过《科普法》的修订处理好我们国家相关法律体系的法法衔接问题。新华网:《科普法》中对科学普及的定义是什么样的?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科普观念?张秀华:科学普及是可以在多个维度上进行的,我们必须站在大科学观的立场上,不但注重实证主义学派“窄的科学”理解下所强调的科学教育,还要促进人文主义学派倡导人文精神的“宽的科学”理解之下的科学传播。从而,将科学普及与科学教育、科学传播有机统一起来。严格上讲,《科普法》并未以定义的方式给科学普及下一个定义,但是《科普法》明确了科学普及的目的、性质,指出科学普及是一项工作、一项活动,而这项活动的内容和任务是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这四大要素。如果一定要界定科学普及,我更倾向于将科学普及定义为以提升公民科技文化素质为目标,面向大众面向社会的科学技术的文化建设过程,是全员参与的科学技术的大众化、社会化行动。所以,我们需要从大科学观的角度理解科学,这样我们对科学普及的理解、对科学普及这项工作的理解才能达到一个新的认知高度。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修订《科普法》的时候应突出强调弘扬科学精神。只有发挥科学精神在“四科”中的引领作用,才能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直接关联起来,用价值理性规约工具理性,实现科技向善的目的。也只有在大科学观下来理解科学普及,我们才能够实施大科普战略,推动科普社会化机制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形成一个大科普格局。新华网:《科普法》在现在的法律体系中的位置是什么样的?与其他关于科普政策文件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张秀华:在现在的法律体系里面,《科普法》以法律的方式来确保怎样的科普行动是恰当的,从而有效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现行的《科普法》是一个具有“强引导”“弱规范”功能的法律制度文件。在相关政策文件的制定过程中,它具有参考性甚至是指导性的作用。例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是依据《科普法》制定的,《纲要》之于《科普法》而言,类似于《科普法》的一个实施细则。《科普法》在修订过程中也要和已出台的《纲要》相协调,不能把二者孤立开来看。这要求修法者一定要认真研读《纲要》,因为《纲要》已经根据新时代经济与社会发展情况做出相应调整,《科普法》修订就应该充分考虑到它的调整,并让那些已经得到调整的政策,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摘编自2022年11月16日“新华网”),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公众科学文化素质得到提升,《科普法》起到了实实在在的助力作用,这也是《科普法》自2002年颁布以来取得的成就之一。B.修订《科普法》意义重大,不仅必要而且紧迫,因为科普主体责任不明晰,科普法治体系与科普社会化运行机制不完善,科普人才队伍素质不够。C.以往我们的科学普及路径不够宽,科学精神的引领作用不够突出,科学普及的功能不够强化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在《科普法》的修订中进行思考。D.张秀华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的制定来说明在相关政策文件的制定过程中,现行《科普法》参考性甚至是指导性的作用。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科普法》实施20年以来,使我国科普事业纳入了法制化轨道,不过,从法律定位上,科学普及的地位还是低于科技创新。B.我们必须站在大科学观的立场上,才能推动我们已经初步建立起的社会化大科普格局进一步完善。C.科学普及中,注重“窄的科学”理解下所强调的科学教育,还要促进“宽的科学”理解之下的科学传播,与此同时,将科学普及与科学教育、科学传播有机统一起来。D.要想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直接关联起来,用价值理性规约工具理性,实现科技向善的目的,必须发挥科学精神在“四科”中的引领作用。6.专访具有专题性、针对性、代表性的特点,本文是如何体现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答案】4.B5.C6.①本文是就《科普法》修订的重要意义进行的专题报道。围绕特定问题问答,突出专题性;②本篇专访针对《科普法》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和用难,明确了《科普法》修订的必要和紧迫,内容具有针对性;③受访者张秀华是熟悉该领域工作的代表性人物,回应了社会关注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因为……”原因表述不全。根据原文第五段内容,除了以上原因,还有“同时”“另外”等多种原因。故选B。【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关系错误。“与此同时”表示并列关系,原文为“还要促进人文主义学派倡导人文精神的‘宽的科学’理解之下的科学传播。从而,将科学普及与科学教育、科学传播有机统一起来”,是“从而”,表示因果,关系。故选C。【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文体特征的能力。结合“《科普法》自2002年颁布以来取得了哪些成就”“当今提出《科普法》修订对新时代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有何重大意义”等内容分析可知,本文是就《科普法)修订的重要意义进行的专题报道。围绕特定问题问答,突出专题性;结合“在《科普法》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挑战和困难。比如科普法治体系与科普社会化运行机制还不完善”“《科普法》修订过程中应当基于怎样思想和宗旨”“《科普法》中对科学普及的定义是什么样的?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科普观念”“张秀华:我觉得我们可以从以下八个方面来思考这个问题。第一,我们要调整科学普及的定位问题……”等内容分析可知,本篇专访针对《科普法》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和用难,明确了《科普法》修订的必要和紧迫,内容具有针对性;结合“推出对科普中国智库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张秀华的专访,讲述《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以下简称《科普法》)修订的重要意义”“科普法在20年实施过程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使我国科普事业纳入法制化轨道,初步建立起大众参与、多主体参与的社会化大科普格局”等内容分析可知,受访者张秀华是熟悉该领域工作的代表性人物,回应了社会关注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苏轼的房子沈章明苏轼一生颠沛流离,先后居住甚至亲手营建过好几处房屋。它们不仅是一代文宗的栖身处所,更是其人生理想的具体化。苏轼十分眷念他少年时的家园,思念之情终生不灭。嘉祐四年(1059)他赴京应试,还没有离开就开始思念家乡。二十年后,身陷御史台狱,眼前的竹与柏不断勾起他的思乡深情,忽而吟咏“此君知健否,归扫南轩绿”,忽而回忆“故园多珍木,翠柏如蒲苇”。出狱后,苏轼赶赴贬谪地黄州,路上的皑皑白雪再次激发起乡思:“忆我故居室,浮光动南轩。”南轩位于眉州纱毅行,苏淘将其命名为“来风轩”,苏轼却称它“南轩”。南轩可爱,南轩所在地眉州也非常可爱:“稻熟鱼肥信清美。”苏轼喜爱这里,不愿外出。人到中年,他还在感叹“嗟予少小慕真隐,白发青衫天所械”。“但有鱼与稻,生理已自毕”,他无法理解那些准备或已经移居外地的乡人,“怪君便尔忘故乡”。宦游在外,归家无望,南轩再好,也只能在回忆、梦境和诗文中出现。苏轼不得不压抑乡思,别求居所,甚至亲手建造房屋。,被贬黄州之后,苏轼官俸微薄,生计艰难,糊口靠开荒,住房也要自己造。元丰五年(1082),雪堂建成,“有屋五间,果菜十数畦,桑百余本,身耕妻蚕,聊以卒岁也”。然而,它又不仅仅是栖身处所,“堂以大雪中为之,因绘雪于四壁之间,无容隙也”,具有“八荒之趣”,可以“凄凛其肌肤,洗涤其烦郁”,便性、适意、寓情。显然,雪堂还承载着苏轼的诗意与梦想,象征一种非典型的中间化生存状态。苏轼被贬黄州,只希望在雪堂中经营高度艺术化的生活。他模仿白居易,在东坡种花种菜,自号东坡居士;又模拟大自然,将茫茫雪色涂抹在茅屋四壁,昼寝其中,隐几晏坐。苏轼在《雪堂记》中坦承,自己无法像老庄和佛教徒那样免除智慧、身心和声名之累,不能遨游在一切羁绊和边界之外。他接受羁绊,信奉辩证而中庸的生存策略,在人生的有限性中寻找希望,开辟一条通向诗意人生的中间路线,提炼出一种审美原则,即承认不完美,坦然表现这种不完美。这种观念形成于雪堂落成之时,此后又随着居处地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十四年后,苏轼在另一个被贬谪的地方惠州买地筑宅。此时,他的心态已经发生变化。绍圣元年(1094)十月二日,苏轼来到惠州,居住于合江楼。这里是接待朝廷官员的地方,被贬的官员不宜久住,故而于十八日迁居嘉祐寺。二年三月十九日,因表兄程之才的关照,回到合江楼。表兄离任后,绍圣三年四月二十日,再次迁居嘉祜寺。忽东忽西的迁徙,并没有给苏轼带来多少负面影响,他淡然表示“东西两无择,缘尽我辄逝”。心态开朗,白鹤峰新居也就不再像雪堂那样封闭。这座宅院有房二十间,正厅是“德有邻堂”,书斋名“思无邪”。从命名上看,丝毫不见谪居者的愁苦情绪,也没有暂时寄居的潦草和敷衍。“书斋里开有宽大的窗户,推窗一望,几百里的江山烟云尽收眼底,好像是镶嵌在墙壁上的巨幅山水画。”(莫砺锋《漫话东坡)属于私密空间的卧室也不封闭,“挂落月于床头”,积极融入自然山水。与左邻右舍的关系更是融洽,与他们共用水井,甚至爱护他们的鹅鸭。总之,这座新居既亲近人间烟火,又亲近自然,充满了不同于雪堂的诗意。美好的诗意总是被粗暴侵扰。三个多月后,苏轼再次被贬,不得不告别新居,来到海南。这里“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苏轼只得在城南桄梆林买地建房,新居就叫桄榔庵。这里狭隘低湿,没有了雪堂的纯洁,也没有了白鹤峰新居的宏敞,苏轼却安之若素,“且喜天壤间,一席亦吾庐”,一边入乡随俗,积极适应当地的生活,一边追和陶渊明诗,求取内心的安宁。“和陶与效陶帮助了苏诗‘老境’的形成,特点是清新晓畅,以外表的平淡包孕了内在的紧张丰富。通过风格上的‘回归’陶潜,苏轼宣布完成了生命向原始的自在状态的回归。”(杨治宜《“自然”之辩》)身处蛮荒之地,步入晚年的苏轼孤独无助。他用追和诗歌的方式与陶渊明定交,虚拟一番番晤对,一次次长谈,建构内在的乌托邦。这是一所无形的房子,安放诗人那寂寞的心灵。为了建造这所房子,苏轼几乎穷尽一生的力量。黄州时期,雪堂求道,建造了根基。到了惠州,渐成规模。来到海南,终于宣告落成。在《白鹤新居上梁文》中,苏轼把惠州视作更早之前的故乡。这种家园观已经与黄州雪堂时的家园观有所不同,然而犹有所待。到了海南,写作《和陶归去来兮辞,自称“以无何有之乡为家,虽在海外,未尝不归云尔”,家园观念彻底变化。,苏轼终于从承认有限性而进入逍遥无待的自由境界。在迁居桄梆庵的当天晚上,他听到邻居家的儿童读书,开心不已,急忙找出书与小儿郎一起诵读。元符三年(1100),遇赦北归。苏轼自称“我本海南民,寄生西蜀州。忽然跨海去,譬如事远游”。惠州、海南都变成故乡,“江山故国,所至如归”,他已经打破界限,获得真正的自由。(有删改)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轼十分眷恋家乡,曾多次回忆南轩,但宦游在外,归家无望,他只能在回忆、梦境和诗文中表达乡思。B.苏轼模仿白居易种花种菜,追和陶渊明诗歌,体现其对官场的厌倦,对隐居生活的向往。C.从苏轼到海南写的《和陶归去来兮辞》来看,苏轼的家园观已彻底变化,进入逍遥无待的自由境界。D.文章重点写苏轼三次被贬异地建房的经历,以时间和空间的变化为序,表现苏轼家园观念的变化。8.文中多次引用苏轼的诗文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9.为什么说苏轼先后居住甚至亲手营建的房屋更是其“人生理想的具体化”?请结合苏轼具体的房子,谈谈你的理解。【答案】7.B8.①丰富文章内容,增添文采。②以苏轼的诗文来说明他的人生态度和追求,更具真实性,更有说服力。③具体表现出苏轼的人生理想和家园观念的变化过程,突显了苏轼的形象。9.①南轩:苏轼少年时的家园,终生思念之地。②雪堂:便性、适意、寓情,承载着苏轼的诗意与梦想,象征一种非典型的中间化生存状态,体现其承认不完美、坦然表现这种不完美的审美原则。③白鹤峰新居:亲近人间烟火,又亲近自然,体现苏轼家园观念的变化,然而犹有所待。④桄榔庵:狭隘低湿,无雪堂的纯洁,也没有白鹤峰新居的宽敞,但苏轼安之若素,体现其家园观念彻底变化,进入逍遥无待的自由境界。【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B.“体现其对官场的厌倦,对隐居生活的向往”理解错误。苏轼模仿白居易种花种菜体现了苏轼想经营高度艺术化的生活,追和陶渊明诗歌是他在建构内在的乌托邦。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首先,这些诗文的引用,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文采。如“凄凛其肌肤,洗涤其烦郁”“东西两无择,缘尽我辄逝”等,通过引用这些诗句,让文章更具有文学性,也让文章的内容显得充实丰满。其次,在其中引用的诗文中,绝大部分都代表着苏轼当时的人生态度。如“稻熟鱼肥信清美”“但有鱼与稻,生理已自毕”等表现了苏轼对家乡的热爱;“凄凛其肌肤,洗涤其烦郁”则是表现了苏轼对诗意生活的追求;“挂落月于床头”则表现了苏轼积极融入自然的生活态度等。通过这些诗句,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当时苏轼的人生态度和追求,这些诗句是他当时对自己生活、思想的记录,比起后人的相关著作,这些诗文更具真实性,更有说服力。最后,这些诗文的选择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从中具体表现出苏轼的人生理想和家园观念的变化过程,如被贬黄州时,“凄凛其肌肤,洗涤其烦郁”,体现了雪堂还承载着苏轼的诗意与梦想,象征一种非典型的中间化生存状态。苏轼被贬黄州,只希望在雪堂中经营高度艺术化的生活。被贬惠州后,“东西两无择,缘尽我辄逝”表达了他对于生活的豁达态度,以及既亲近人间烟火,又亲近自然的生活态度。当其被贬到海南后,“且喜天壤间,一席亦吾庐”表现了苏轼家乡观念的彻底变化,也标志着他从承认有限性而进入逍遥无待的自由境界。【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在文章的开头,作者首先写到了苏轼的家乡眉山老宅中的南轩,这是他少年时的家园,是他生于斯之地,苏轼对这一故园感情极深,多次在诗文中提到它。如“忆我故居室,浮光动南轩”,这也是苏轼的终生思念之地。而在苏轼被贬黄州后,他亲手建设了雪堂,这里“有屋五间,果菜十数畦,桑百余本,身耕妻蚕,聊以卒岁也”“便性、适意、寓情。显然,雪堂还承载着苏轼的诗意与梦想,象征一种非典型的中间化生存状态”,是苏轼诗意追求的体现,同时,这一居所也代表了苏轼的人生态度:“他接受羁绊,信奉辩证而中庸的生存策略,在人生的有限性中寻找希望,开辟一条通向诗意人生的中间路线,提炼出一种审美原则,即承认不完美,坦然表现这种不完美”。在惠州的白鹤峰新居,这仍是作者贬谪之路上自己建设的房屋。“十四年后,苏轼在另一个被贬谪的地方惠州买地筑宅。此时,他的心态已经发生变化”“正厅是‘德有邻堂’,书斋名‘思无邪’。从命名上看,丝毫不见谪居者的愁苦情绪,也没有暂时寄居的潦草和敷衍”“‘挂落月于床头’,积极融入自然山水。与左邻右舍的关系更是融洽,与他们共用水井,甚至爱护他们的鹅鸭。总之,这座新居既亲近人间烟火,又亲近自然,充满了不同于雪堂的诗意”“这种家园观已经与黄州雪堂时的家园观有所不同,然而犹有所待”,从中看出,此时的苏轼亲近人间烟火,又亲近自然,白鹤峰新居体现苏轼家园观念的变化,然而犹有所待。最后,在海南修建桄榔庵。“这里狭隘低湿,没有了雪堂的纯洁,也没有了白鹤峰新居的宏敞,苏轼却安,之若素”“到了海南……家园观念彻底变化”“苏轼终于从承认有限性而进入逍遥无待的自由境界”,狭隘低湿的桄榔庵,苏轼安之若素,体现其家园观念彻底变化,进入逍遥无待的自由境界。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谓秦王曰:“臣窃惑王之轻齐易楚,而卑畜韩也。臣闻,王兵胜而不骄,伯主约而不忿。胜而不骄,故能服世;约而不忿,故能从邻。今王广德魏、赵,而轻失齐,骄也;战胜宜阳,不恤楚交,忿也。骄忿非伯主之业也。臣窃为大主虑之而不取也。《诗》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故先王之所重者,唯始与终,何以知其然?昔智伯瑶残范、中行,围逼晋阳,卒为三家笑。吴王夫差栖越于会稽,胜齐于艾陵为黄池之遇无礼于宋遂与勾践禽死于干隧梁君伐楚胜齐制赵韩之兵驱十二诸侯以朝天子于孟津,后子死,自布冠而拘于秦。三者非无功也,能始而不能终也。今王破宜阳,残三川,而使天下之士不敢言;雍天下之国,徙西周之疆,而世主不敢交阳侯之塞;取黄棘,而韩、楚之兵不敢进。王若能为此尾,则三王不足四,五伯不足六。王若不能为此尾,而有后患,则臣恐诸侯之君,河、济之士,以王为吴、智之事也。《诗》云:‘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今大王皆有骄色,以臣之心观之,天下之事,依世主之心,非楚受兵,必秦也。何以知其然也?秦人援魏以拒楚,楚人援韩以拒秦,四国之兵敌,而未能复战也。齐、宋在绳墨之外以为权,故曰先得齐、宋者伐秦。秦先得齐、宋,则韩氏铄;韩氏铄,则楚孤而受兵也。楚先得齐,则魏氏铄;魏氏铄,则秦孤而受兵矣。若随此计而行之,则两国者必为天下笑矣。”(选自《战国策·秦策五,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胜齐于艾陵/为黄池之遇/无礼于宋/遂与勾践禽/死于干隧/梁君伐楚胜齐/制赵/韩之兵/驱十二诸侯以朝天子于孟津B.胜齐/于艾陵为黄池之遇/无礼于宋/遂与勾践禽/死于干隧/梁君伐楚胜/齐制赵/韩之兵/驱十二诸侯以朝天子于孟津C.胜齐/于艾陵为黄池之遇/无礼于宋/遂与勾践禽/死于干隧/梁君伐楚胜齐/制赵/韩之兵/驱十二诸侯以朝天子于孟津D.胜齐于艾陵/为黄池之遇/无礼于宋/遂与勾践禽/死于干隧/梁君伐楚胜/齐制赵/韩之兵/驱十二诸侯以朝天子于孟津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臣窃惑王之轻齐易楚”与“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两句中的“窃”字含义相同。B.“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与“求之靡途”(《归去来兮辞〈并序〉》)两句中的“靡”字含义相同。C.会稽,古郡名,与“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兰亭集序》)中的“会稽”指的是同一个地方。,D.“自布冠而拘于秦”与“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两句中的“拘”字含义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引用《诗经》中“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引出始与终的话题,劝谏秦王在取得胜利后,要戒除骄傲的心理,做到善始善终。B.智伯瑶、吴王夫差、梁君开始都取得了很大的战功,但是在胜利之后开始骄纵,最后都被对手杀死,只有善始没能善终。C.劝诫人认为,秦王取得了军事上的重大胜利,威震诸侯之后,如果谨慎到底,王霸之业指日可待;否则,就会后患无穷。D.齐国、宋国在秦楚、魏、韩四国兵力势均力敌而相持不下的局面中显得举足轻重,跟宋、齐两国置身于四国之外有关。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胜而不骄,故能服世;约而不忿,故能从邻。(2)“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故先王之所重者,唯始与终,何以知其然?【答案】10.A11.D12.B13.①胜利了却不骄纵,所以能让世人信服;约束自己而不怨恨,所以能让邻国随从依顺(或与周围和睦共处)。②“做任何事情总有个开头,但是很少能做到善始善终。’因此先王特别注重善始善终,何以见得如此呢?【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又在艾陵一役中大败齐国,后来在黄池(地名)主持诸侯会盟,对宋无礼,最后为勾践所擒,死在干隧这个地方。梁惠王当年讨伐楚国战胜齐国,使赵、韩屈服,还邀集十二家诸侯朝天子于孟津(地名)。“胜齐于艾陵”与前文“栖越于会稽”结构对称,“于艾陵”是后置状语,不能断开,排除BC;“伐楚”“胜齐”都是动宾短语,不能断开,排除D。故选A。【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和文言实词的能力。A.“窃”:都是“私下里”。句意:臣私下十分疑惑大王何故轻视齐、楚。/私下里认为大王不采取这种做法好。B.“靡”:都是“没有”。句意:做任何事情总有个开头,但是很少能做到善始善终。/可是求官缺少门,路。C.正确。“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句意:我们会集在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D.“自布冠而拘于秦”中的“拘”,拘禁。“不拘于时,学于余”中的“拘”,拘泥。含义不同。句意:自己为形势所迫,素衣布冠为秦所囚。/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B.“最后都被对手杀死”说法有误,文中并未提到梁君被对手杀死,而是太子死于马陵一役,自己为形势所迫,素衣布冠为秦所囚。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1)“骄”,骄纵;“服世”,让世人信服;“忿”,怨恨;“从邻”,让邻国随从依顺。(2)“靡”,没有;“鲜”,很少;“克”,能够;“重”,注重;“然”,这样。参考译文:(有人)对秦武王说:“臣私下十分疑惑大王何故轻视齐、楚,而且待韩国就像对待奴仆。臣听过这样的话,胜而不骄是王者作为,约束自己而不怨恨是霸主胸襟。胜利了却不骄纵,所以能让世人信服;约束自己而不怨恨,所以能让邻国随从依顺(或与周围和睦共处)。现在大王很看重和魏、赵两国的关系,不惜广施恩德,却淡薄与齐国的交往,这可是骄傲的表现;取得宜阳大捷,就疏远楚国,这是使人愤怒的原因。骄忿难以成就霸业。臣私下认为大王应当加以深思而不该这样做。《诗经》上说:“做任何事情总有个开头,但是很少能做到善始善终。’因此先王特别注重善始善终。何以见得如此呢?过去智伯瑶灭掉范氏、中行氏,又围攻晋阳以求灭赵,结果为韩、赵、魏三家所耻笑;吴王夫差把越王勾践围困在会稽山上,又在艾陵一役中大败齐国,后来在黄池(地名)主持诸侯会盟,对宋无礼,最后为勾践所擒,死在干隧这个地方。梁惠王当年讨伐楚国战胜齐国,使赵、韩屈服,还邀集十二家诸侯朝天子于孟津(地名),最后太子死于马陵(地名)一役,自己为形势所迫,素衣布冠为秦所囚。这三人并非没有赫赫战功,而是能善始而不能善终。如今大王攻破宜阳,占领三川,使得天下策士闭口无言;隔绝诸侯之间的呼应,使东、西二周疆界因秦兵的进逼而屡屡更改,使各路诸侯不敢聚合策划图谋奏国;还夺取了黄棘之地,使韩、楚之兵不敢西进。大王如果兢兢业谨慎到底,王霸之业绝不只是三代圣王之后的第四个,五位霸主之后的第六个(可指日而待)。假如慎始而不能善终,就会后患无穷,臣担心诸侯之君,河、济一带的有识之士,会认为大王步夫差、智伯瑶之后尘。《诗经》上说:“走一百里路,即使走了九十里还只算是到了一半。”这是说最后一段道路是十分艰难的。如今大王常常有骄傲的情绪,臣曾经留心观察,方今天下之,事,根据诸侯的心意,不是联合对付楚国,就是并力收拾秦国。何以见得?秦人援魏抗楚,楚人援韩抗秦,四国的兵力势均力敌,正处在相持不下的局面。而齐、宋两国置身四国之外,就显得举足轻重。所以说先争取到齐、宋的就能攻伐秦国。秦国如果争得两家外援,就能遇制削弱韩国;韩国受到逼制,那么楚国便孤立无援而遭到打击。假如楚国先得到齐国的援助,魏国就会衰败,魏国衰败之后,秦国就会陷入孤立,饱受战祸。如果按这条路走下去的话,那么秦、楚两国必然有一方被天下人嘲笑。”(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焚书坑(唐)章碣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①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七律·读《封建论》②呈郭老毛泽东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件要商量。祖龙魂死业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③。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④不是好文章。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⑤。【注释】①祖龙:秦政,皆指秦始皇帝。②《封建论》:是柳宗元的一篇政论文,重点论述周朝“封建制”的弊端。③秕糠:空的或不饱满的秕谷、稻米的糠壳。④十批:《十批判书》,郭沫若研究先秦诸子的思想学说而发表的一系列论文,提倡“民本位”,反对“极权主义”的“君本位”。⑤子厚:柳宗元,字子厚;文王,周文王,西周奠基者,首推中国封邦建国的“封建制”。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题材上两诗互不相同。章诗属缘于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咏史怀古诗,毛诗属缘于读《封建论》以回应郭沫若的政论诗。B.在表达方式上两诗略有差异。两诗都以议论为主,表达对秦朝政治的看法,毛诗全诗议论,而章诗则将议论与对史事的描述巧妙融合。C.在主题思想上,两诗看法对立。章诗极力批评秦王的政令,而毛诗从当代政治家的高度,否定了儒家的政治观,十分推崇秦王的功绩,完全赞同秦王所采取的措施。D.在艺术表达上,章诗略带夸张,“烟销”“未冷”等词突出秦王的焚书坑儒动摇了其统治根基,直接导致人民迅速反抗;毛诗用语朴素晓畅,通篇直接表达观点。15.对于“仁政”与“法治”,两诗的看法有何不同?试结合诗句进行分析。【答案】14.C15.章诗中“烟销”“帝业虚”“未冷”“山东乱”等词语表明作者认为严刑酷法导致官逼民反,抛弃了仁政的法治最终导致国家灭亡。,毛诗中“业犹在”“实秕糠”“百代都行秦政法”等词句表明,作者认为治理国家“法治”更重要,“仁政”很多时候徒有虚名。秦始皇推行的很多制度,使中国受益几千年。【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C.“完全赞同秦王所采取措施”说法错误,毛泽东认为对秦始皇应当“少骂”,你对“焚坑”所持的“暴行说”是需要“商量”的。换言之,即对秦始皇的历史功业应多肯定,少否定,多否定甚至根本否定的观点是不对的。并不是完全赞同秦王所采取的措施。故选C。【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中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章诗“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竹帛化为灰烟消失了,秦始皇帝业也就跟着灭亡了,虽然有关河的险固,也保卫不住秦始皇在都城中的宫殿。“竹帛烟销”是实写,有形象可见,指秦朝的焚书坑儒的法治。“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进一步用历史事实对“焚书”一事做出评判,严刑酷法导致官逼民反,接续陈胜吴广起义的刘邦项羽最终灭亡秦朝。秦始皇和李斯等人把“书”看成是祸乱的根源,以为焚了书就可以消灾弭祸,从此天下太平。结果适得其反,嬴秦王朝很快陷入风雨飘摇、朝不保夕的境地。严酷的法治最终只能导致政权削弱,进而灭亡:抛弃了仁政的法治最终导致国家灭亡。“祖龙魂死业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秦始皇虽然身死,但他统一中国的历史功绩至今还在,而孔子代表的儒学虽然千百年来名声很高,可留给后人的功绩并没有太多的实际价值。“百代都行秦政法”,秦始皇建立的国家制度,在中国实行了两千多年,功莫大焉。可见毛诗认为儒家的“仁政”只是虚名,没有什么实际价值,秦始皇的“法治”,使中国受益几千年,治理国家,法治更重要。(三)名篇名句默写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环境的寂静衬托出琵琶女弹琴技艺的高超。(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作者描写沦陷区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现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古代诗歌中出现的“猿啼”多指哀音,常寄寓诗人的愁苦、凄怆之感,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东船西舫悄无言②.唯见江心秋月白③.佛狸祠下④.一片神鸦社鼓⑤.其间旦暮闻何物⑥.杜鹃啼血猿哀鸣,【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本题要注意的字词有:“舫”“佛”“唯”。三、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Ⅰ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工匠精神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工匠精神并不是西方工业文明的“舶来品”。中国自古虽是农业大国,但从不缺少①,鲁班、李春、李冰、沈括等世界级工匠大师成长,工作于此;也不缺少精美的中国制造产品,中国的丝绸、瓷器、金银器亦曾经是西方贵族的奢侈品。他们承载的是中国古代工艺匠人执着专注、独具匠心的精神。《诗经》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还有庖丁解牛,运斤成风,百炼成钢……。这些②的诗句、成语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匠人们所秉持的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每一个人积极行动起来,工匠精神将引领人们书写更多精彩的故事,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现中国梦要求人们要有“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实干精神,要有“③、金石可镂”的执着精神,要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创新精神;这些精神都体现了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可以凭借高超的技艺、坚守初心的专注、精益求精的执着、追求卓越的创新为国家担当,为事业守望,用一生的长度执着于一项事业,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就不平凡的业绩。伟大的梦想需要伟大的精神作支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我们大力传承弘扬工匠精神。1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8.请给“工匠精神”下一个简要定义,不超过40个字。【答案】17.能工巧匠耳熟能详锲而不舍18.(示例)工匠精神是一种包括执着专注、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实干创新等基本内涵的职业精神。【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结合后文列举的“鲁班、李春、李冰、沈括等世界级工匠大师”可知,这里应该是讲中国从不缺少世界级工匠大师,可以用“能工巧匠”。“能工巧匠”:指工艺技术高超的人。第二空,前面列举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庖丁解牛,运斤成风,百炼成钢”是人们很熟悉的诗句、成语,可以用“耳熟能详”。“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第三空,结合后文“金石可镂”的出处可知,此处是引用了荀子《劝学》中的名言,可以用“锲而不,舍”。“锲而不舍”: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之下定义的能力。下定义要找到被定义对象的属概念和种差。首先要明确“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然后找它的特点。根据关键信息“承载的是中国古代工艺匠人执着专注、独具匠心的精神”“体现了我国古代匠人们所秉持的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精神”“实干精神……执着精神……创新精神:这些精神都体现了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可以凭借高超的技艺、坚守初心的专注、精益求精的执着、追求卓越的创新”,然后提炼“工匠精神”包含的关键词“专注”“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实干”“创新”。最后整合答案:工匠精神是一种包括执着专注、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实干创新等基本内涵的职业精神。(二)语言文字运用皿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乌鲁木齐的冬季十分干燥,很多人会出现嗓子发干、皮肤瘙痒、面部起皮等症状,所以很多家庭都配备了加湿器。但加湿器在缓解干燥的同时,也会让人们患上“加湿器肺炎”。①?这其实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新病名,不单指肺炎,也包括由于不正确使用加湿器而造成的一系列与呼吸道系统相关的疾病,是一种过敏性肺炎。因此,为了身体健康,我们一定要②。首先,需注意使用时长,使用加湿器的时间应该在2小时以内。其次,最好使用纯净水或者煮开后放凉的水,③。因为自来水中含有的杂质比较多,会形成水垢,堵塞加湿器的出汽口。另外,含有的自来水中钙镁离子等成分,随着水汽的喷出而形成颗粒物,干燥后变成一些白色粉末。以现在的检测标准来看,这些颗粒物会造成室内污染的产生。第三,要做好清洁工作,在使用加湿器的时候,一定要勤换水,定期清洗,否则加湿器中滋生出的霉菌伴随水汽被人体吸入,会引发咳嗽、咽喉肿痛等症状。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20.“加湿器肺炎”因与肺炎病症有诸多相似之处而得名。同样,“生命摆渡人”与“摆渡人”也有很多类似之处。请简述“生命摆渡人”的含义并分析它得名的缘由。2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答案】19.①什么是“加湿器肺炎”②正确使用加湿器③不要使用自来水20.含义:指为解救处于痛苦、危险中的人们而来回奔波的人。得名缘由:①都出现在被需要的时候;②都是把人们从一个地方送到另一个地方;③都为人们提供救助。21.自来水中含有的钙镁离子等成分,随着水汽的喷出而形成颗粒物,干燥后变成一些白色粉末。以现在的,检测标准来看,这些颗粒物会造成室内污染。【解析】【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之情境补写的能力。①这是问句,根据后文回答“这其实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新病名”可知,询问的应该是“某病是什么”或“什么是某病”,病名即第一段末尾的“加湿器肺炎”,故可填写为“什么是‘加湿器肺炎’”。②根据前文“由于不正确使用加湿器而造成的一系列与呼吸道系统相关的疾病”可见,为了身体健康,我们应该“正确使用加湿器”,后面“首先,需注意使用时长”“其次,最好使用纯净水或者煮开后放凉的水”“第三,要做好清洁工作”等怎样使用加湿器的介绍进一步证实这点,故可填写为“正确使用加湿器”。③结合后文“因为自来水中含有的杂质比较多”“含有的自来水中钙镁离子等成分,随着水汽的喷出而形成颗粒物……会造成室内污染的产生”可见,提议“最好使用纯净水或者煮开后放凉的水”,而直接使用自来水有健康隐患,故可填写为“不要使用自来水”。【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生命摆渡人”是网络热词,指奔波在医院与医院之间,留观点与医院之间,直接面对疑似或确诊患者的疫情防控一线医护人员,也指把人从痛苦中解救出来的人。“摆渡人”的本义是用船把人从此岸送到彼岸的人,后来比喻两方之间的协调人或媒介、帮助社会、替人解忧的一类人。而“生命摆渡人”是指解救人们痛苦危险,不辞辛劳来回奔波的人。得名原因是因为他们同样都在人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出现,把人们从一个地方(此岸/险境)送到另一个地方(彼岸/安全处所),都是为了救助他人。【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划线句语病有二:一为语序不当,“自来水中”是领属性词,应放在句首,“含有的”应该修饰“钙镁离子等成分”,调到“自来水中”后;二为结构混乱,“造成……的产生”句式杂糅,可删去“的产生”。四、写作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请结合以上的图文材料,以“德与得”为主题,写作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德”与“得”人生在世,都祈望有所“得”。有人祈望得荣誉、得地位、得成功,有人祈望得知识、得学问、得才干,有人祈望得衣食、得健康、得安全,等等。不管祈望哪种“得”,只要不妨害社会和他人,都是无可非议的。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表明,有劳就会有“得”。但如何劳作、如何耕耘,却体现人的品质,决定“得”的性质。如果把劳作和耕耘理解为假公济私、损公肥私、损人利己,那么,“得”之越多,他人和社会的损失就越多,这种“得”是缺“德”之“得”。以这种方式求“得”,也许会得逞一时、风光一阵,但终究不会长久。这种人也迟早会受到法律的审判和惩处,会受到道德与舆论的谴责和唾弃。无论不择手段以权谋私、贪赃枉法的贪官污吏,还是弄虚作假损公肥私、坑害他人的卑鄙之徒,都属于缺“德”之“得”者,都不会有好的下场。这种人看似“得”了,实际上却失去了灵魂、品格和尊严。如果把劳作和耕耘理解为利他、利社会、利国家,那么,“得”之越多,他人与社会随之受益就越多,这种“得”是有“德”之“得”。以这种方式求“得”,也许一时很苦很累甚至“得”不偿失,但终究会受到人们的尊重和社会的肯定。像钱学森、袁隆平等科学家,像焦裕禄、孔繁森等领导干部,像雷锋、郭明义等普通劳动者,都属于有“德”之“得”者。他们看似没有得到什么,实际上却收获了大大的“得”,即为人民所称颂、为社会所推崇。由此看来,“德”与“得”不仅只是音同,而且有着因果关系:“德”为“得”之基,有“德”方有善“得”。一个人具有良好的政治品德,并能自觉践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坚持以“德”换“得”,不仅会得到事业的成功和家庭生活的幸福,而且会得到社会的认同和褒扬,从而成为一个大写的人。这种“得”,无疑更踏实、更可贵、更长久。当今时代,世界和中国都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人们的价值追求日益多元多样多变。面对这种新形势,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深入思考如何求“得”,努力做到以“德”求“得”、以“德”换“得”。就让我们以“德”求“得”吧!【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图画类材料作文题。对图画中“德”与“得”两个字的理解,需要结合甲骨文旁边的字形介绍。在“德”的解释中,可以抓住“直”字这一构成中的“大道直行,按正道办事”和“心”字这一构成中的“心胸坦荡”这两部分去理解。这两部分内容对一个人应该拥有怎样的德行做出了解释和规范。一个人只有在心灵上心胸坦荡,在行动上坚持正道,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有德行的人。在“得”的解释中,可以结合“珍贵的东西”和“获得、取得”这两部分去理解,“德”意味着得到、获取,那么,用什么方法去获取,获取什么东西(珍贵的东西),就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内容。理清了材料中“德”与“得”的内涵后,还要结合写作主题“德与得”,在写作中思考两者的关系。德是根本,有德才会得,无德不会得。有德了,在正确的行为上才有所得;而若我们非法所得,就会失德。德大,得就大;德少,得就少;德没了,想得也得不到。写作时,还可以结合相关的经典事例作为论据,对比“有德之得”与“无德之得”有怎样的不同,最终会产生怎样的结果。此外,还应该结合自身,重点论述我们青少年应该具备怎样的德行,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走怎样的正道)去取得,我们最终又应该获得什么才有意义。立意:1.德为得之先。2.用有德之道取得,人生才有意义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09-02 17:20:01 页数:21
价格:¥3 大小:180.85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