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历史上学期阶段测试(二)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5

2/25

剩余2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历史阶段性测试卷(2)一、选择题第一部分(第1题至30题,每题1分,共30分。)1.有学者指出,“商代是典型的奴隶制社会,在这种社会中,支配人的除了自然之外还有阶级统治的社会力量”。下列选项中,与商代“阶级统治的社会力量”直接相关的制度是()A.禅让制B.内外服制C.分封制D.郡县制【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商朝设立内外服制管理地方,属于“属于商代与“阶级统治的社会力量”直接相关的制度,B项正确;禅让制为原始部落时期的制度,排除A项;分封制为西周的政治制度,排除C项;郡县制为秦朝的政治制度,排除D项。故选B项。2.文物凝聚历史。读图,对其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汉代社会一度战乱频繁B.丝绸之路逐渐走向衰落C.中西交流丰富人们生活D.河西走廊始终畅通无阻【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汉朝鎏金铜马……玻璃水注”可知,汉代的濠金铜马和玻璃水注见证和体现了古代丝绸之路东西方之间商品、物种、技术和文化的交流,这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C项正确;汉代社会一度战乱频繁,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排除A项;丝绸之路逐渐走向衰落,材料信息也判断不出,排除B项;河西走廊始终畅通无阻,材料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3.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频繁,这一时期社会生产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下列选项中,与这一时期相符合的是()①灌钢法的出现②曲辕犁开始使用③翻车的发明④水排的发明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答案】A【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灌钢法出现于南朝,①正确:曲辕出现于唐朝,②错误:翻车出现于三国,③正确;水排由东汉太守杜诗发明,④错误,综上分析,①③正确,A项正确;②④错误,排除B、C、D项。故选A项。4.在古代社会,统治者的治国理政直接关系到王朝兴衰。如表中的政策统治者统治政策()统治者统治政策前秦苻坚重用汉官;立学校修学宫;传授汉文化;废除胡汉分治后秦睡兴注重人才选拔;大力提倡儒学,兴办学校;严厉打击贪官污吏,厉行节俭北魏孝文帝改汉服,禁北语,说汉话,改汉姓,通汉婚,尊孔墨儒,复兴礼乐A.体现了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B.消除了各民族之间的矛盾C.反映了休养生息政策的效果D.顺应了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前秦苻坚,重用汉官等”,“后秦注重人才选拔;大力提倡儒学,兴办学校……”等信息可以看出少数民族统治者推行的“重用汉官”、“提倡儒学”、“改汉服”、“说汉话”等汉化政策,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推动了民族交流,顺应了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D项正确;汉代儒学正统地位确立,与材料“前秦”等时间不符,排除A项;“消除了”说法绝对化,排除B项;材料主要反映的是少数民族对汉文化的学习,未反映休养生息政策的效果,排除C项。故选D项。5.礼治与法治各有其长短,两者结合,形成优势互补的治国模式。下列各项中,与这一“治国模式”主张相符合的是()①“礼主刑辅”②“节用爱人,使民以时”③“本以霸王道杂之”④“以法为教”,“以吏为师”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主旨强调“治国模式”的“优势互补性”,“礼主刑辅”主张主张礼治与法治并用,①的观点符合设问要求,“本以霸王道杂之”强调的是将法家的“霸道”与儒家的“王道”掺杂使用各得其所,③的观点也符合设问要求,B项正确;“节用爱人,使民以时”的意思是,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这是孔子的政治主张,②的观点不符合设问要求,排除A项;“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是韩非子的法治主张,④的观点不符合设问要求,排除C项;虽然③ 的观点符合设问要求,但④的观点不符合设问要求,排除D项。故选B项。6.张居正曾说:“盖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若询事而不考其终,兴事而不加屡省,上无综核之明,人怀苟且之念,虽使尧舜为君,禹皋为佐,恐亦难以底绩而有成也。”针对此现象,明代()A.对地方官每年进行巡行考察B.对官员按照上计考核结果赏罚C.对任职期满的官员进行考满D.对外省文官按照考课制度大计【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若询事而不考其终,上无踪核之明,人怀苟且之念,虽使尧舜为君,禹皋为佐,亦恐难以底绩而有成”体现了考核官员的重要性,对任职期满的官员进行考满,是明代考核官员制度中的考满,C项正确;对地方官每年进行巡行考察为隋朝对地方州县官员的考核,排除A项;对官员按照上计考核结果赏罚为秦朝考核官员的上计制,排除B项;对外省文官按照考课制度大计为清朝考核官员的考课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7.何怀宏在《选举社会及其终结》中指出,从秦汉至晚清两千多年间,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领域各有大致不变方面,但就总的趋势而言,这些方面又并非没有变化。下列各项中,体现“并非没有变化”的是()①罢除丞相②白银货币化③“工商皆本”④“摊丁入亩”A.①②③B.①②④C.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明朝罢除丞相体现了君主专制的加强,属于政治域的变化,①正确;白银货币化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推动了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体现了经济领域的变化,②正确;黄宗羲反对重农抑商观念,提出“工商皆本”思想,是明朝末年社会生产关系发生变化的具体反映,体现了思想文化领域的变化,③正确;“掩丁人亩”将中国历史上存在了约两千年的人头税彻底废除,体现了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④正确,综上分析,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8.福建土楼是出于族群安全而采取的一种自卫式的居住样式,往往将供奉祖先牌位的上堂安置于建筑的最里边;徽州古村落聚族而居,以宗祠为中心来营建民宅、园林、牌坊等。据此可知,这些建筑形式蕴含的共同文化特性是()A.中心突出且自由活泼B.讲究对称和主次分明C.重视血缘和伦理观念D.遵循严格的等级制度 【答案】C【解析】【详解】福建土楼“往往将供奉祖先牌位的上堂安置于建筑的最里边”,“微州古村落聚族而居,以宗祠为中心”,都体现了宗法伦理观念对民居建筑的影响,C项正确;“自由活泼”“讲究对称”“等级制度”在材料中均未体现,故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9.鸦片战争后,中国历史进入饱经磨难的近代时期。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B.太平天国运动是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C.“东南互保”协议意味着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D.“亚罗号”事件成为法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是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B项正确;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证明了洋务运动的破产,排除A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治商“东南互保”协议,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不能理解为“土崩瓦解”,排除C项;“亚罗号”事件是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排除D项。故选B项。10.针对中国革命,梁启超认为“然则中国之能救与否,惟视人民之能为要求、肯为要求与否以为断。夫彼毫无政治智识、毫无政治能力者,不知要求为何物,不知当要求者为何事,固无冀焉矣”。在此,他强调()A.推行暴力革命B.实施民主共和C.提升国民素养D.建立君主立宪【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惟视人民之能为要求,肯为要求与否以为断”,“毫无政治智识,毫无政治能力者,不知要求为何物,不知当要求者为何事,因无冀焉”可知,梁启超强调政治革命的成败与国民素养关系密切,C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中国革命与国民素质之间的关系,未涉及暴力革命,排除A项;梁启超是微信派的代表,主张的是君主立宪制,未涉及政治体制,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梁启超对政治体制的主张,排除D项。故选C项。11.1903年,朝廷颁发由张之洞拟定的《奏定游学日本章程》,规定只要在日本的学校获得学历证书,就可以分别获得举人和进土等相应的头衔,并授予一定的官职以示奖劝之意。材料反映出()A.留学毕业生被列入选官的范畴B.延续一千多年的科举制被废除C.近代选官制度进入一个新的阶段D.留学成为时人进入官场的主要途径 【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在日本的学校获得学历证书,就可以分别获得举人和进士等相应的头衡,并授予一定的官职”可知,清政府从留学生中选官,这一时期还存在科举制,学常选官制度等,A项正确;1905年科举制被废除,时间不符,排除B项;1905年学部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的选官制度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排除C项;材料无法反映留学毕业生选官是清政府主要的选官方式,排除D项。故选A项。12.学者徐中约认为,延安经验对于中国共产主义的发展来说具有创新的意义,正是在延安经验中种下了人民革命最后胜利的种子。下列与“延安经验”不相符合的是()A.开展持久广泛的游击战争B.提出党员队伍建设的“两个务必”C.实行减租减息和大生产运动D.建立“三三制”原则的抗日民主政权【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延安经验对于中国共产主义的发展来说具有创新的意义,正是在延安经验中种下了人民革命最后胜利的种子”,结合所学可知,在1949年西柏坡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党员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两个务必”政治要求,所以“两个务必”属于西柏坡经验,B项符合题意,选择B项;开展持久广泛的游击战争属于抗战时期中共在军事上的成功经验,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实行减租减息和大生产运动是抗战时期中共在经济上的成功经验,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建立“三三制”原则的抗日民主政权是抗战时期中共在政治上的成功经验,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13.如图为1956年赵友萍创作的宣传画。它反映了()A.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B.农业产量得到大幅提升C.人民公社化运动迅速发展D.社会主义革命蓬勃开展【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1956年”“农村妇女们,积极参加农业劳动,争取合作社的农产丰收”并结合宣 传画中粮食丰收场景,女性手中打包麻袋和验上的笑容可知,农民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合作社运动,反映了社会主义革命蓬勃开展,D项正确;1952年年底,除部分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在中国基本完成,排除A项;材料未对农业发展情况进行比较,无法说明农业产量大幅提升,排除B项;1958年全国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排除C项。故选D项。14.如图为北京郊区1978年与1986年男户主职业占比情况。这一职业占比变化体现了()A.现代企业制度推行成效显著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C.农村改革促进了农民的解放D.改革开放促进家庭结构变化【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对图中数据的分析,农业占比由63.5%下降到39.3%,工商业和运输业的占比由23.9%上升到46.7%,究其原因,是因为20世纪80年代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农业劳动力逐步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事别的职业,因此个体工商、物流运输等才得以迅速发展,C项正确;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在1993年中共十四属三中全会才提出的,时间不对,排除A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是在21世纪初,时间不合适,排除B项;家庭结构变化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15.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形成健康有序的经济和社会生活规范。下列中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通过②《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颁布③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战略任务的首次提出④“实行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④③①②D.④②③①【答案】D【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形成健康有序的经济和社会生活规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通过,2001年《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2006年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首次提出,1999年“实行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正确顺序为④②③①,D项正确;其余三项顺序均不符合正确顺序,排除ABC项。故选D项。16.农业和畜牧业是人类文明产生的重要前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①地区是小麦、粟的原产地B.②地区最早驯化骆马和山羊C.③地区是咖啡、玉米原产地D.④地区最早栽培番茄和辣椒【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④是美洲所在地,这里最早栽培番茄和辣椒等农作物,D项正确;①地区是中国,是粟的原产地,小麦的原产地在西亚地区,排除A项;②为地中海地区,而骆马是美洲最早驯化的,排除B项;③是非洲地区,而玉米原产地在美洲,排除C项。故选D项。17.美国学者指出:“在白人踏上美洲几个世纪前,危地马拉、墨西哥和安第斯高地的印第安人,已经拥有几乎具有一切文明特征的较高的文化。”下列属于“危地马拉的印第安人”的文明成就的是()A.桑奇大塔B.羽蛇神金字塔C.大津巴布韦D.马丘比丘城遗址【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古代(世界)。根据所学,古代美洲的玛雅人建造了规模宏大的金字塔,羽蛇神金字塔位于尤卡坦半岛的玛雅古城奇琴·伊察,是古代美洲文明成就的代表,B项正确;桑奇大塔是印度早期佛教建筑的代表,排除A项;大津巴布韦是古津巴布韦国家都城的遗址,由石块垒砌而成。它是南部非洲文明的代表,排除C项;马丘比丘是印加人建造的古城,位于安第斯山脉中的山脊上。遗址中的宫殿、神庙、城墙以及给排水设施,都充分展现了印 加人高超的建筑艺术,不符合“危地马拉的印第安人”,排除D项。故选B项。18.不少欧洲学者在论及拜占庭时,认为它的历史文化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下列描述符合拜占庭实际情况的有()①继承古代希腊、罗马文化②融汇基督教文化和西亚,北非文化③基辅罗斯是东正教的中心④圣索非亚大教章以哥特式风格闻名A.①②B.①④C.①②③D.②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拜占庭文化在继承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同时,融汇了基督教文化和西亚、北非文化,说法①②符合题意,A项正确;基辅罗斯是俄罗斯早期发展阶段,到10世纪中叶才接受了基督教,并未发展成为东正教的中心,圣索非亚大教堂以罗马式穹顶闻名,说法③④错误,排除与之组合的BCD三项。故选A项。19.恩格斯在《德国农民战争》中指出:“中世纪完全是从野蛮状态发展而来的.……教会的教条同时就是政治信条,圣经词句在各个法庭都具有法律效力。”从中可以看出,当时基督教()①维护了欧洲封建主的统治②具有一定的社会教化功能③是西欧社会唯一文化符号④严重地束缚了人性的发展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教会的教条同时就是政治信条”,结合所学可知中世纪的基督教据有大量庄园和土地,是欧洲最大的封建主,基督教维护了欧洲封建主的统治;基督教的教条时刻告减、规劝、要求人们,具有一定社会教化功能;“圣经词句在各个法庭都具有法律效力”表明基督教严重地束缚了人性的发展,①②④B项正确;基督教是西欧普遍的文化符号而不是唯一,排除ACD项。故选B项。20.欧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建立。在英、美、法三国民主政体确立发展的过程中,启蒙运动政治理念初步实现了,“初步实现”的启蒙运动政治理念有()①主权在民②自由平等③权力制衡④政府干预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在英、美、法三国民主政体及其确立发展的过程中,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权力制衡都是初步实现的启蒙运动政治理念,①②③符合题意,A项正确;政府干预反对自由放任,主张扩大 政府职能,为二战后西方国家普遍采用,④错误,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21.19世纪,社会主义运动风起云涌,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下列运动与之无关的是()A.法国里昂工人武装起义B.英国工人的宪章运动C.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D.美国芝加哥工人大罢工【答案】D【解析】【详解】1886年美国芝加哥工人大罢工,发生于1848年马克思主义诞生后,D项符合题意;法国里昂工人武装起义、英国工人的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等标志着欧洲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不符合题目要求,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22.某国际组织的协定指出:推进国际贸易之平衡发展借以提倡并维持高度之就业与实际收益……提倡汇兑之稳定,在会员国间维持有秩序之汇兑方法,并避免竞争性之汇兑贬值。该组织()A.取消了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B.向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以发展经济C.用国家宏观调控解决全民就业D.是协调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该组织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为推进战后国际贸易之平衡,维护成员国的就业水平以及实际收益,因此它是二战后协调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D项正确;关贸总协定有助于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而不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排除A项;世界银行向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排除B项;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23.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革命促进了农业现代化,为消除饥饿、保障人类的粮食安全创造了条件。同时,农业现代化也产生了一些负面作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大型农场成为现代农业的主要生产经营模式B.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保证了食品的健康和美味C.技术进步解决了食品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D.依靠新闻媒体监管食品安全成为各国的共识【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工业革命后技术的发展,促使农业走向规模化、集约化、大型农场成为现代农业的主要生产经营模式,A项正确;食品的健康需要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保证了”的说法太绝对,排除B项:“技术进步解决了食品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说法太绝对,排除C项;“依靠新闻媒体监管”的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24.博物馆是征集、收藏、展示、研究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下列关于博物馆发展演变的说法 正确的是()A.一般认为柏拉图的博学园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B.上海自然历史博物院是中国人自建的第一个公共博物馆C.牛津大学阿什莫林博物馆是第一个具有近代特征的博物馆D.故宫博物院是目前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牛津大学阿什莫林博物馆是第一个具有近代特征的博物馆,C项正确;一般认为亚历山大博学园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排除A项;中国人自建的第一个公共博物馆是张骞建立的南通博物苑—,排除B项;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是中国国家博物馆,排除D项。故选C项。25.湖北云梦郑家湖墓地发掘出土了一枚战国晚期木觚(gù),觚上以秦隶书写约700字。专家认为,该觚年代最早,觚文篇幅也最长,是目前所见中华“第一长文觚”,其形制罕见,内容丰富,学术价值重大。觚文是一篇全新策问类文献,未见于传世文献,属于佚篇,为今人探讨《战国策》一类文献的流传与演变提供了新材料,为研究战国后期政治史、社会思想提供了珍贵资料。上述材料表明()A.历史研究必须以考古发据为基础B.文献研究弥补了考古发掘的缺陷C.考古发掘可以不断丰富文献研究D.出土文物须与文献记载保持一致【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为今人探讨《战国策》一类文献的流传与演变提供了新材料”“为研究战国后期政治史、社会思想提供了珍贵资料”等可知,觚文的发掘为文献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表明考古发据可以不断丰富文献研究,C项正确;历史研究与考古发据可以相互佐证,“历史研究必须以考古发掘为基础”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考古发掘对文献研究的补充,而不是文献研究弥补了考古发据的缺陷,排除B项;觚文的出土为文献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而非“须与文献记载保持一致”,排除D项。故选C项。26.“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仪,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对该“周人统治的机制”解读正确的是()A.周王拥有绝对的权力B.按照宗族等级分配政治权力C.打破禅让政治的传统D.血缘贵族政治从此得以确立 【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仪,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可得出这是周代按照宗族等级分配政治权力的宗法制,有利于巩固统治,B项正确;A项太绝对,当时还没有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A项;材料与禅让无关,当时早已经是世袭,排除C项;当时已经确立贵族政治,排除D项。故选B项。27.《睡虎地秦墓竹简》记载:“有事请殹(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羁)请。”“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觱(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这说明秦朝文书()A.可以避免地方的分裂割据B.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C.建立较为严密的管理制度D.导致政府行政效率低下【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有事请殹(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羁)请”、“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觱(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可知,秦朝奏请相关事务有严格规范的程序,反映出秦朝管理制度的严格,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文书避免地方分裂割据的作用,排除A项;材料反映程序规范,不能说明形成了完整的体系,排除B项;严格的文书管理有利于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排除D项。故选C项。28.下图所示为唐朝沙州节度使张承奉致都僧统等帖,该图可以佐证()A.郡国并行制带来的巨大弊端B.当时藩镇割据势力较为强大C.唐朝行政区划打破山川形势D.地方出现州以上的军政长官【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唐朝出现地方节度使,掌管地方政治、军事、经济,属于州以上的军政长官,D项正确;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藩镇割据势力较为强大,排除B项;元代的行省制打破了山川形势,排除C项。故选D项。29.廷议、朝议、集议是中国古代中央决策体制的重要方式。下列史料记载的现象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 是()①“太祖登正阳门,望城中诸军未有归者,乃脱甲诣政事堂。”②“是故天子有公,诸侯有卿……以相佐也。”③“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④“虽置三公,事归台阁”A.④②③①B.②④①③C.①④②③D.②④③①【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乃脱甲诣政事堂”可知,①为唐朝;根据材料中“天子有公,诸侯有卿”可知,②为西周时期;根据材料中“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可知,③为清朝军机处;根据材料中“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可知,④为东汉尚书台。因此,按时间先后排列为②④①③,B项正确;东汉在西周时期之后,排除A项;唐朝在东汉之后,排除C项;唐朝早于清朝,排除D项。故选B项。30.下图是距今约2700年前的古希腊陶壶,壶上图案展现了古希腊重装步兵交战的场景。根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古希腊城邦()A.公民承担保卫城邦责任B.民主政治制度已趋于完善C.寡头政治优越性已经凸显D.陶片放逐法存在较大弊端【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壶上图案展现了古希腊重装步兵交战的场景”可知古希腊城邦公民具有公民意识,主张城邦利益至上,公民承担起了保卫城邦的责任,A项正确;仅从古希腊重装步兵交战的场景无法推出民主政治制度已趋于完善,且该选项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寡头政治即少数人掌握政权的一种统治形式,材料未涉及寡头政治的内容,排除C项;材料所述现象与陶片放逐法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二、选择题第二部分(第31题-第55题,每题2分,共50分。)31.罗马经历了从共和国到帝国的演变。罗马共和国时期,行使国家权力的是() ①公民大会②执政官③公民法庭④元老院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509年~公元前27年是罗马共和国时期,这一时期,罗马共和国的国家权力由执政官、元老院和公民大会掌握,①②④符合题意,C项正确;公民法庭是司法机关,不行使国家权力,③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32.“王权和三级代表制的结合在法国政治制度史上乃是一个奇迹。它既强调了王权在决断国家事务上的专断性,又凸显了三级会议限制国王活动的能力。在此之前,王权式微,大领主掌握着自己领地的权力,封建割据严重,国王无力控制政治局势。在此之后,国王权力大大加强,专制主义成分强化。”材料反映了三级会议()A.改变了教权高于王权的局面B.有利于进一步强化王权C.促进市民合法地位开始确立D.推动共和制在法国的实现【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王权和三级代表制的结合在法国政治制度史上乃是一个奇迹”“在此之前,王权式微,大领主掌握着自己领地的权力,封建割据严重,国王无力控制政治局势。在此之后,国王权力大大加强,专制主义成分强化”可得出,法国国王通过与三级会议合作的手段,进一步强化了王权,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教权,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市民合法地位的确立,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三级会议有利于进一步强化王权,未体现共和制在法国的实现,排除D项。故选B项。33.根据美国《宪法》规定,国会无权废除一个州,也没有任何一个州可以僭越只有国家政府才可以行使的权力。美国政府在管理州际和对外贸易、造币、移民归化、维持陆军部队或者海军部队等事务上,拥有非其莫属的权力。国家政府还具有解决两州或多州争端、解决不同州公民之间争端的司法权。据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宪法》明确规定了中央和地方的权限B.联邦制能够较好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C.各州有一定自治权但不能取代联邦政府D.美国总统是解决州与州之间矛盾的关键【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的“美国政府在管理州际和对外贸易、造币、移民归化、维持陆军部队或者海军部队等事务上,拥有非其莫属的权力。国家政府还具有解决两州或多州争端、解决不同州公民之间争端的司法权”、“国会无权废除一个州,也没有任何一个州可以僭越只有国家政府才可以行使的权力”可知,美国 《宪法》规定美国是联邦制国家,联邦政府拥有很高权力,各州政府拥有一定自治权,因此说“美国总统是解决州与州之间矛盾的关键”是不正确的,D项符合题意,选择D项;根据材料中的“没有任何一个州可以僭越只有国家政府才可以行使的权力”可以得出,“美国《宪法》明确规定了中央和地方的权限”是正确的,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根据材料这的“美国政府在管理州际和对外贸易、造币、移民归化、维持陆军部队或者海军部队等事务上,拥有非其莫属的权力。国家政府还具有解决两州或多州争端、解决不同州公民之间争端的司法权”可知联邦政府权力广泛,这有助于“联邦制能够较好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但是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根据材料中的“国会无权废除一个州,也没有任何一个州可以僭越只有国家政府才可以行使的权力”可以得出“各州有一定自治权但不能取代联邦政府”,但是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34.湖北军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鄂州约法》(1911年10月16日),约法规定:“鄂州政府由都督任命的政务委员、议会、法司等部分构成;人民一律平等,有言论、集会结社等自由……”该“约法”()A.诞生于武昌起义胜利之后B.为了防止袁世凯专制独裁C.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D.宣告清朝专制统治的结束【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中华民国鄂州约法》(1911年10月16日)”可得出武昌起义是10月10日,因此是在武昌起义后,A项正确;BCD项是《临时约法》,排除BCD项。故选A项。35.民国初期出现的政党林立是一种非常独特的现象,虽然政党众多,且在政治舞台上匆匆表演,但中国并没有真正实现过政党政治,也无所谓两党制或者多党制,而只是中国资产阶级一厢情愿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结果,是以悲剧性失败而告终。民国初期政党政治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充分B.专制政权的异常强大C.仅仅限于器物层面学习D.政党的内部斗争激烈【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但中国并没有真正实现过政党政治,也无所谓两党制或者多党制,而只是中国资产阶级一厢情愿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结果,是以悲剧性失败而告终。”可得出由于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较弱,不够成熟,因此政党政治发展不起来,A项正确;BD项不是根本原因,排除BD项;当时学习的是制度,排除C项。故选A项。36.下图为南京国民政府党政机构关系图。中央执行委员会从图中可以看出,这种机构设置() ①为其独裁统治披上“宪政”的外衣②实质是剥夺人民权利的一党专政③违背了孙中山“主权在民”的初衷④推动政局逐步走向军阀割据混战A.①②③B.②③C.②④D.①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其独裁统治披上“宪政”的外衣属于北洋政府统治时期袁世凯执政的特点,①错误;材料中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行国民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实质上是剥夺人民权利的一党专政,②正确;南京国民政府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行国民大会行使国家权力,违背了孙中山“主权在民”的初衷,③正确;南京国民政府基本结束了军阀混战局面,④错误。②③符合题意,B项正确;①④错误,排除A、C、D项。故选B项。37.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人民政权,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读下图,中共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位于()A.A处B.B处C.C处D.D处【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定都瑞金,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38.下图为1953年吉林省延吉县龙井市人民文化馆前的一幅宣传画。画中用中文与朝鲜文写着同样的宣传 标语。这说明当时中国()A.开始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制定了治国安邦的总章程C.确立了多党合作的基本格局D.人民民主原则的贯彻落实【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中“选举我们真正满意的人”可以看出,选举制度正直得到落实,体现了人民的意志,人民民主原则的贯彻落实,D项正确;人大制度1954年才开始实行,排除A项;宪法制定于1954年,排除B项;C项与选举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39.1901年7月,清政府按照辛丑议和过程中西方列强的要求,谕令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在六部之前,设总理大臣一名,会办大臣及会办大臣兼尚书各一人,内设各司分别执外交、通商、路矿、关税、邮政、海防等事务。这说明清末中央机构改革()A.致力实现富国强兵的目标B.迅速摆脱了内外困境C.旨在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D.体现了半殖民地特征【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清政府按照辛丑议和过程中西方列强的要求,谕令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在六部之前……”可得出清政府的改革是在列强侵略之下被迫进行的,体现了半殖民的色彩,D项正确;A项是洋务运动的目的,排除A项;当时改革并没有摆脱困境,排除B项;C项不是主旨,排除C项。故选D项。40.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于2022年10月16日在北京召开。回顾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列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并载入党章的会议是() A.中共十七大B.中共十八大C.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九大【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列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并载入党章,D项正确;中共十七大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排除A项;中共十八大明确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并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排除B项;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排除C项。故选D项。41.《后汉书·许绍传》载,许绍与其兄许靖咸誉高名,爱共核论乡里人物之曲直,每月更换品题,以致汝南有“月旦评”之风。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A.“取士不问家世”B.门阀士族势力的发展C.察举制度的实施D.士人文化水平的提高【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许绍与其兄许靖咸誉高名,爱共核论乡里人物之曲直,每月更换品题”可得出这中察举制之下对乡里的民众进行评定,向上推荐,这是汉代选官的标准,C项正确;A项是科举制的内容,排除A项;B项是九品中正制的内容,排除B项;材料与文化水平提高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42.隋唐时期,中国再度实现了大一统,创立科举制,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选官制度,向社会各阶层人士敞开了入仕的大门,使封建政府可以从社会各阶层吸纳大量优秀人才进入各个管理部门。以下关于隋唐的官员选拔说法正确的有()①皇帝通过三年一次的常举选拔②明经和进士两科最受社会重视③家世不再成为政府选官的依据④武则天时期首创了武举和殿试A.①②B.①③④C.②④D.②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隋唐推行科举制,科举制之下明经和进士两科最受社会重视,武则天时期首创了武举和殿试,②④C项正确;常举一年一次,①错误;③太绝对,排除③;排除ABD项。故选C项。43.汉代官秩仅六百石的十三州刺史,可监督秩三千石的郡守,秩仅千石的御史中丞可察官秩万石之宰相;唐代官仅七品的察院长,可察尚书省。隋、唐时期监察御史也称巡按使主要掌分察州县,还“分察尚书六司,纠其过失,及知太府司农出纳”。由此可知古代监察制度() A.形成了独立完整的监察体系B.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有限C.监察官员代表社会行使监察权D.具有“以卑察尊,以小制大”的特点【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汉代的刺史官秩仅六百石,却可以监督三千石的郡守,仅千石的御史中丞可监察万石宰相;而在唐代七品的察院长可监察中书省,隋唐的监察御史监察地方的很多方面。由此看来古代监察制度具有“以卑察尊,以小制大”的特点,D项正确;A项夸大了对材料的理解,排除A项;B项从材料信息难以体现,排除B项;监察官员代表中央行使监察职能,而不完全代表社会,排除C项。故选D项。44.有人在浙江某地发现一石雕牌坊,北面镌刻“谏议坊”,南面横额刻有“兵科给事中史立模”。史立模以文学德行选擢兵科给事中。史立模说:“今之给事中,即古谏议也,以言为职。”由此可知,史立模当时的职责是()A.稽查兵部诸事B.负责考满和考察C.参与审核计簿D.类似大计的功能【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史立模以文学德行选擢兵科给事中”、“史立模以文学德行选擢兵科给事中”可知,史立模当时的职责是稽查兵部诸事,A项正确;考满是对任期已满的文职官员政绩考核,考察则是定期对任职期间的文职官员称职与否进行品评,史立模主要负责稽查兵部,排除B项;从材料内容可知,他不负责审核计簿,排除C项;大计主要考核外省官员,兵科给事中负责稽查兵部诸事,无法从材料看出两者的相似点,排除D项。故选A项。45.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殿试地点由太和殿移到保和殿。殿试是封建科举制度最高一级考试,由皇帝亲自命题,指定大臣问卷,皇帝还要亲自阅看前十名的卷子。考取前三名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他们也被称为()A.秀才B.举人C.贡士D.进士【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殿试中都中的都称为进士,前三甲为状元、榜眼、探花,D项正确;院试通过为秀才;乡试通过为举人;会试考中之后称贡士,排除ABC项。故选D项。46.1829年,美国总统安德鲁奉行“战利品属于胜利者”的原则,上任后仅三个月,就免去近千名官员,选拔了一批忠于自己的亲信担任政府要职。在他任职的8年内,先后撤换约1/5的联邦政府官员。这一做法()①容易造成腐败②降低了行政效率 ③影响政府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④打破了分权制衡原则A.①②③B.②③C.①②④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上任后仅三个月,就免去近千名官员,选拔了一批忠于自己的亲信担任政府要职。在他任职的8年内,先后撤换约1/5的联邦政府官员”可知,美国当时实行政党分肥制,总统选拔亲信担任政府要职,容易造成腐败泛滥。且频繁撤换政府官员,必然影响政府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降低行政效率,①②③可选,A项正确;总统选拔亲信担任政府要职,会造成腐败泛滥,①可选,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联邦政府,因此不能看出分权制衡原则是否被打破,④不可选,排除C项;频繁撤换政府官员,会降低行政效率,②可选,排除D项。故选A项。47.文官为终身职业,任期有法律保障,故在资本主义国家发生政府危机之时,或在内阁换班和总统换马之际,他们能够使政府公务照常进行,持续有序地治理社会,因而成为“从不更迭的幕后政府”。这说明西方文官制度()A.常务次官随内阁共进退B.消除了营私舞弊的政治乱象C.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D.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西方文官为终身职业,任期有法律保障,当政府发生危机或内阁换班和总统换马之际,他们能够使政府公务照常进行,持续有序地治理社会,这说明西方文官制度能保证政府工作的稳定性,D项正确;常务次官长期任职,不随内阁共进退,排除A项;“消除”的说法绝对化,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文官制度对官员文化素质的提高,排除C项。故选D项。48.下表为美国公务员制度的演变情况(部分)。建国初期按资历进行晋升19世纪30年代以党派关系分配政府职务19世纪末以功绩制为核心进行改革这一制度的演变()A.体现分权制衡的政治特点B.是政治和管理分离的开始C.可以勉励公务员的进取心D.进一步增强了总统的权力【答案】C【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以功绩制为核心进行改革”可知,业绩作为公务员的考核的重要依据,可以勉励公务员的进取心,C项正确;分权制衡主要体现在美国的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方面,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英国文官制度建立后就实现了政治和管理分离,“开始”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公务员制度并不会增强总统的权力,排除D项。故选C项。49.西方某法律规定,文官不对任何政党承担政治义务,不得参加政治活动,也不能公开发表自己的政治观点,必须忠实执行政府的各项政策。这一规定,体现了文官制的A.择优录取原则B.政治中立原则C.职务常任原则D.论功晋升原则【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根据材料“不对任何政党承担政治义务,不得参加政治活动,也不能公开发表自己的政治观点”可知,材料体现了文官制的政治中立原则,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录取原则,故排除A项;C项“职务常任”,D项“论功晋升”材料均未涉及,故排除。50.英国人麦杜思于1847年出版的《中国札记》,目的就是呼吁建立起向全体国民开放的竞争性考试制度。他认为:“应该像中国近千年来几乎一成不变地实行科举制那样,只有考试合格者才能获准在英国三大行政部门各个分支机构任职。”麦杜思设想的“竞争性考试制度”()①受到中国科举制的启发②克里米亚战争后在英国正式建立③英国最初尝试于东印度公司④成为19世纪欧洲最先进的选官制度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中的“向全体英国臣民开放的竞争性的制度”、“应该像中国近千年来几乎一成不变地实行科举制那样,只有考试合格者才能获准在英国三大行政部门各个分支机构任职”等信息可知,麦杜思设想的“竞争性考试制度”受到中国科举制的启发,①表述正确,根据所学课本知识可知在1854年英国与俄国在克里米亚作战,由于政府机构混乱、官员昏庸无能引发人们强烈不满,随后政府多次颁布法令,最终确立了文官制度,②表述正确,A项正确;根据所学课本知识可知,1702年英国剑桥大学首次使用试卷对学生进行考试,后来牛津大学也开始实行书面考试,1853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在职员任用方面采用了书面考试录用的方法,③表述错误,排除B项;因为麦杜思设想的竞争性考试最初尝试于剑桥大学,③表述错误,排除C项;因③表述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51.下图为1907年绘制的《两江师范学堂全图》,下列对这一学堂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学堂选官制度由此确立②是李鸿章创办的新式学堂③将育人、取才合于学校一途④毕业考试结果成为授官依据A.①②③B.②④C.②③④D.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末新政时期清政府进行教育体制改革,1903年张之洞署理两江时创办了两江师范学堂,该学堂讲授史地、文学、算学、物理、化学等课程,将将育人、取才合于学校一途,毕业考试结果成为授官依据。③④应选,D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学堂选官制度由此确立,①错误,排除A项;两江师范学堂是张之洞创办的新式学堂,②错误,排除B项;两江师范学堂并非李鸿章创办,②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52.1930年,国民政府成立最高考试机关——考试院,依法行使考试、铨叙之职权,不受其他行政机构之干预,全面负责各类公职人员考试及各级公务员管理。该机关的成立()A.继承了清政府学堂选官的传统B.是近代中国文官制度建立的标志C.践行了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D.保障了成年公民获得教育的权利【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依法行使考试、铨叙之职权,不受其他行政机构之干预,全面负责各类公职人员考试及各级公务员管理。”可得出这一机关的设立体现了孙中山关于建立文官考试制度及文官选拔的思想,C项正确;材料与清政府的学堂选官无关,排除A项;《文官考试法草案》的颁布是近代中国文官制度建立的标志,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全体公民都能获利教育,排除D项。故选C项。53.下图为“省县公职候选人考试及格证书”,证书上写着“卓士闳,年五十岁,男性。浙江省奉化县公民,应甲等公职候选人考试,经检核及格依省县公职候选人民考试法第十条之规定,合行发给及格证书,此证。”落款为“中华民国三十六年二月”,并加盖各类印章。该证书可以说明() A.南京临时政府选官相对公平月B.民国公务员的选拔有法可依章C.官员选拔开始突破门第观念D.选官依靠考试和甄别的方式【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应甲等公职候选人考试,经检核及格依省县公职候选人民考试法第十条之规定,合行发给及格证书”可知,当时政府根据考试法对公职候选人进行检核,对合格者发放证书,说明当时的公务员选拔有法可依,B项正确;根据材料中“中华民国三十六年二月”可知,此时是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排除A项;隋唐科举制以考试成绩作为授官依据,突破了门第观,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甄别”,排除D项。故选B项。54.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把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我国确保“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的前提是()A.坚持党管干部原则B.扩大录用规模和范围C.加强民主法制建设D.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确保“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的前提是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贯彻中国共产党管理干部的根本原则下,逐步实现干部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现代化,特别是在干部管理体制上不断加强法制建设,初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A项正确;扩大录用规模和范围、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都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故选A项。55.明朝六科给事中李沂,因建言朝廷处置宦官张鲸,并指责明神宗受贿,被杖责斥为民。此后,李沂居家近二十年去世,在乡里影响甚大,诸多民间传说以他为原型展开各种演义创作。史书所载李沂向朝廷进谏,不讲策略、不计后果,属于自杀式的忠贞型人物。但民间传说中展现给大家的是一位机智灵活、讲究策略的智者型官员。据此可知A.传说受官方影响小,史料价值往往高于史籍B.对同一人物的书写,应该以史籍的权威为准 C.历史叙事与民间传说呈现了人物多维的形象D.历史不可再现,历史叙事难有客观性的记载【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史书所载李沂向朝廷进谏,不讲策略、不计后果,属于自杀式的忠贞型人物”“民间传说中展现给大家的是一位机智灵活、讲究策略的智者型官员”可知,材料体现的是史书和民间传说为社会呈现了多维人物形象,C项正确;传说史料价值没有史书价值高,排除A项;对同一人物的书写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史实考证,“以史籍的权威为准”会导致书写不全面,排除B项;历史叙事需要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排除D项。故选C项。三、非选择题(共2小题,第56题10分,第57题10分,共20分。)5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由于奴隶制的分封是依据宗法制世袭,所以,作为朝廷中大臣的卿士自然也是世卿世禄了。在封建制建立的过程中,世卿世禄制是新兴地主阶级首先要摧毁的对象。封建君主不以“亲”、“贵”,而以“贤”、“能”为标准选拔大臣。丞相的出现正是在任官制度上突破宗法界限和改变世卿世禄的里程碑。因此,它是封建官僚机构逐渐完善的重要标志,在当时是一大进步。一一摘编自林剑鸣《秦汉史》材料二三省分掌议政、决政和执行之权,实即将以前如汉代丞相之权,分隶三省,而总于皇帝,便于皇帝的控制。以后仆射不是宰相,不参预决策,而专管行政。但还是注意发挥三省的定策、封驳和执行的作用,以期收到既能加强集权又能提高决策和行政效率的后果,从而强化地主阶级的封建统治。唐朝设置宰相议事的政事堂,其目的也在于此。一一摘编自韩国磐著《隋唐五代史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秦朝时期丞相的地位及职能,并说明丞相的出现“在当时是一大进步”的理由。(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设置政事堂的目的,并结合所学概述三省六部制确立的历史意义。【答案】(1)地位:百官之长职能:秉承皇帝旨意,统领百官理由:任官制度突破宗法界限,改变了世卿世禄制;是封建官僚机构逐渐完善的重要标志。(2)目的:加强集权,提高决策和行政效率,强化地主阶级的封建统治。(任答两点)意义:体系完整,职责分明,相互制约,可以有效履行封建国家的不同职能;使得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臻完备,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也可答“标志着中央行政制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对此后历 朝产生了深远影响。【解析】【详解】(1)地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时期丞相的地位是百官之长。职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时期丞相的职能是秉承皇帝旨意,统领百官。理由:根据材料“丞相的出现正是在任官制度上突破宗法界限和改变世卿世禄的里程碑”可知,任官制度突破宗法界限,改变了世卿世禄制;根据材料“它是封建官僚机构逐渐完善的重要标志,在当时是一大进步”可知,是封建官僚机构逐渐完善的重要标志。(2)目的:根据材料“三省分掌议政、决政和执行之权,实即将以前如汉代丞相之权,分隶三省,而总于皇帝,便于皇帝的控制”“以期收到既能加强集权又能提高决策和行政效率的后果,从而强化地主阶级的封建统治。唐朝设置宰相议事的政事堂,其目的也在于此”可知,加强集权,提高决策和行政效率,强化地主阶级的封建统治。意义:根据材料“发挥三省的定策、封驳和执行的作用,以期收到既能加强集权又能提高决策和行政效率的后果”可知,体系完整,职责分明,相互制约,可以有效履行封建国家的不同职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使得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臻完备,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也可答“标志着中央行政制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5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立威诸侯。——《战国策·秦策》材料二地方行政制度改革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重要内容。北魏前期,在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广设军镇,相当于州,镇下置成,相当于郡,对所在地区实行军事控制。孝文帝为推行均田制、三长制,下令将全国分为38州,除北方边境地区外,中原各地全面裁撤镇、戍,改为州、郡、县,地方管理回归汉晋体制。孝文帝还将州、郡、县依所管地区大小、民户多少等,各分为上、中、下三等,各等级地方长官的品级不同,其下所设属员多少也有相应的差别,规定地方长官“依户给俸”,即据民户多少确定俸禄;又将州刺史带将军号的办法推而广之,各州刺史、各郡太守例加将军号,将军府僚属纳入吏部管理,实际管理一州一郡行政事务,这为隋朝时将地方官吏全部纳入朝廷管理奠定基础。一一据《魏书》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列举“商君治秦”在经济方面的具体措施,并分析商鞅变法对秦国的作用。(2)根据材料二,概括孝文帝地方行政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概述其影响。【答案】(1)措施:废除井田制,确立土地私有;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货币、度量衡。作用:打击了贵族特权,促进了封建政治、经济、军事的发展,使秦国从一个西部边陲弱国一跃成为虎视 群雄的政治军事强国,为秦成就统一霸业奠定基础。(2)内容:改镇、戍州、郡、县,由军事管控变为正常行政化管理:地方行政机构分等级,据民户多少给予地方长官俸禄:中央对地方官吏加强管理。影响:有利于均田制、三长制的推行;有效地巩固了北魏政权;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为隋朝加强地方官吏管理奠定基础。【解析】【详解】(1)措施:根据材料“决裂阡陌,教民耕战”,可知废除井田制,确立土地私有;重农抑商,奖励耕织;根据材料“正度量,调轻重”,可知统一货币、度量衡作用:根据材料“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立威诸侯”,可知打击了贵族特权,促进了封建政治、经济、军事的发展,使秦国从一个西部边陲弱国一跃成为虎视群雄的政治军事强国,为秦成就统一霸业奠定基础。(2)内容:根据材料“中原各地全面裁撤镇、戍,改为州、郡、县,地方管理回归汉晋体制”,可知改镇、戍为州、郡、县,由军事管控变为正常行政化管理;根据材料“孝文帝还将州、郡、县依所管地区大小、民户多少等,各分为上、中、下三等,各等级地方长官的品级不同,其下所设属员多少也有相应的差别”,可知地方行政机构分等级,据民户多少给予地方长官俸禄;根据材料“规定地方长官‘依户给俸’,即据民户多少确定俸禄”,可知中央对地方官吏加强管理。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08-03 18:14:02 页数:25
价格:¥3 大小:1.30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