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26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助力历史教学精品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上)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63

2/63

3/63

4/63

剩余5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新中国历史分期过渡时期(1949—1956)全面建设时期(1956—1966)“文革”时期(1966—1976)两年徘徊时期(1976—1978)新时期(1978—今) 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学习要求: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概述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举措;认识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出的努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目录人民政权的巩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争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新政治协商会议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组建中央人民政府。这次政治协商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的主席、副主席及全体委员。主席副主席共7人,其中非中共人士3人,分别是副主席宋庆龄、李济深和张澜;中央人民政府委员56人,其中非中共人士27人。在随后组建的政务院及其所属机关的负责人中,政务院总理副总理共4人,其中非中共人士两人,即郭沫若和黄炎培;各部、委、署主官中,非中共人士超过三分之一,……据中央人民政府21个部的统计,部长副部长中非中共人士达26人。此外,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亦由非中共人士沈钧儒担任。从这一届中央人民政府的人员构成来看,此时的中央人民政府应当是具有联合政府性质的,或者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联合政府。中央人民政府的这种格局,一直维持到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召开。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中,也存在类似的情况。——罗平汉等著:《中共党史重大争议问题研究》P207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1949年9月21日-30日,代行人大职能(1949—1954))(1)内容:①决定了国名、首都、代国歌、国旗、纪年法。③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②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临时宪法的性质(1949—1954))。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完成了建立新中国的历史任务。(2)意义: 思考探究:为什么说《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材料1949年9月21-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各民主党派、团体、无党派民主人士和特邀代表662人……经过充分的民主讨论,代表一致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共同纲领》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用普选方法产生;国家最高政权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2、规定了国家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 会议制定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使中国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在组织上完备和固定下来。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人民政协不再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但作为中国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并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以及对外交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概况: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举行第一次会议,决议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政府主席、副主席和委员就职,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下午3时,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开国大典。(2)意义:①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③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 二、人民政权的巩固新中国成立时,国民党残余军队还盘踞在华南、西南地区。人民解放军仍在进行人民解放战争的后期作战,肃清土匪和一切反革命武装。为了巩固人民政权,新中国必须完成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克服财政经济上的巨大困难,还要面对美国发动的侵朝战争给国家带来的安全危害。土地改革、稳定物价、抗美援朝,是巩固人民政权紧迫而又必要的措施,为国家向社会主义转变、实现工业化准备了条件。 1、解放区的土地改革(1947——1952年)(2)概况:1947年,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1950年夏,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到1953年春,全国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都已完成。3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共获得约7亿亩(约合4700万公顷)土地。(1)背景:封建土地制度的存在,束缚生产力发展;财政经济困难 (3)意义:农民从封建土地关系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 从1949年4月到1950年2月,这期间虽发生了四次物价涨风,但政府始终掌握着主动权,每次都能在较短时间内加以平息,把物价波动限制在一定幅度之内,避免了恶性通货膨胀。进入1950年3月后,全国市场就完全稳住了。这样,在建国后仅仅半年时间内,就克服重重困难,把物价稳住,把市场控制住,树立起国营经济在市场上的领导地位,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但这仍旧是暂时的,还不能从根本上防止物价的波动。因为当时的财政经济没有统一起来,公粮和税收等收入大多由地方人民政府掌握和管理,自己可以先用,中央拿不到,而支出则大部分由中央人民政府负责。收在下面支在上面,中央统一调度困难重重,中央财政缺乏坚实的基础,随时有出问题的可能。 *“银元之战”:1949.6.10,上海出动部队查封了金银投机大本营"证券大楼"。在人民政府强有力的打击下,第二天银元便从2000元猛跌至1200元,大米价格也跌了一成。"银元之战"成了人民政府与上海旧经济势力交锋中取胜的第一个回合,初步稳定了人民币的地位,为控制市场创造了必要前提。*“米棉之战”:"银元之战"后,人民币的地位得到巩固,但物价并没有停止上扬的势头。投机资本不甘心失败,很快转向粮食、棉纱和煤炭市场,引发又一次全国性涨价高潮。中财委主任陈云决定以上海为主战场,打一场平抑物价的"歼灭战"。将大批粮食、棉纱和煤炭从全国各地紧急调往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准备以经济实力压垮投机商,并采取政治手段收税和收公债等。暴涨的物价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上迅速下跌。拓展:建国初期的首要任务是巩固政权的斗争。表面上“银元之战”采用行政手段和“米棉之战”采用经济手段,都是为了稳定物价,其实质是党和政府与资本家在争夺市场的领导权,是同资产阶级的一场较量,性质属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2、稳定物价,统一财经(1949年4月-1950年2月)(2)措施:①“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打击投机资本。②政务院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管理、物资管理、现金管理等。(1)背景:财政困难、商人投机、物价飞涨(3)意义:①结束了连续十几年物价暴涨的局面,人民政府赢得全国人民的信任。②从根本上稳定了物价,为实现财政经济的根本好转创造了条件。③1952年底,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 如果世界……没有分成两个对立的阵营,如果朝鲜不是处在这两个阵营的中间,那么发生在这个“晨静之乡”的冲突可能会是严重的,也许会是激烈的,但它最终会在朝鲜范围内,以朝鲜的方式得以解决。可是由于历史和地理上的偶然因素,朝鲜将成为美国和苏联之间力量竞赛中的一名小卒,而双方的目的则跟朝鲜半岛毫无关系,朝鲜人本身也已沦为牺牲品。——贝文·亚历山大《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东西方两大阵营对立;美苏两极对峙;全面冷战中的局部热战*探究:朝鲜战争是在怎样的世界形势下发生的? 美国第七舰队在台湾海峡巡逻 ①中朝友谊源远流长,朝方提出请求不能不接受②战争的正义性③美国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理应给予美国一击④美国发动战争,是为了统一朝鲜半岛,以包围苏联和中国⑤新中国一成立就面临外部威胁,既不利于政权的巩固,也不利于经济建设⑥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嚣张,对各方都不利,尤其对东北不利,因此必须出兵,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理由: 3、抗美援朝(1950年10月-1953年7月)美国介入朝鲜内战,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台湾,严重威胁到中国国家安全;朝鲜政府的要求。(1)背景:(2)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①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造就了国内前所未有的团结统一和社会稳定。(3)意义:②增强了民族凝聚力,锻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鼓舞了全国人民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而团结奋斗。③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那么,你认为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有哪些?国家利益(决定性因素)国家性质国家力量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地缘政治国内外形势*外交:一个国家以和平手段对外行使主权的活动。 *1949——50S:一边倒*20C50S末——60S:两个拳头打人*20C70S——80S初:一条线、一大片*20C80S以后:不结盟,以联合国为中心多边外交50年代开拓外交新局面70年代外交重大突破新时期外交政策调整(基础)(突破)(调整)新中国的外交 三、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毛泽东主席于1949年10月1日在开国大典上向全世界宣告:“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2、参加日内瓦会议(1954.4.26—7.21)1、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3、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12月)4、参加亚非万隆会议(1955.4.18—24) 国际环境2: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对峙;两极格局形成(美苏冷战)国际环境1: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实行敌视和封锁中国政策。(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 1、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②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的敌视和封锁。①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最突出的特点)。国际形势国内刚成立的新中国面临巩固革命成果、维护独立与主权、恢复和发展经济的任务。(1)方针制定的背景:③二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2)外交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内容含义意义①另起炉灶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③一边倒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系,而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先消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为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外交关系的基础。坚定不移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使中国在国际交往中不致处于孤立 (3)意义: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迎来第一次建交高潮1949.10—1950.10与17国建交苏联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朝鲜捷克斯洛伐克波兰蒙古民主德国阿尔巴尼亚越南印度瑞典丹麦缅甸瑞士芬兰 苏联是第一个承认并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1950.2.14《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定 周恩来等步入日内瓦会场1954年4月,日内瓦会议排除美国的干扰,实现了印度支那停战 概念解释:印度支那:中南半岛,是位于东南亚的一个半岛,为亚洲南部三大半岛之一。因处于中国南方,中国称为“中南半岛”。又因位置临近印度和中国,受到印度和中国的影响,国际上称为“印度支那”,中国在学术上有时也称作“印度支那半岛”。主要包括泰国、缅甸、柬埔寨、老挝和越南,这次会议上主要想解决越南、老挝、柬埔寨与法国之间的矛盾冲突,最后实现停战。 2、参加日内瓦会议(1954.4.26—7.21)(1)背景:朝鲜战争停战后,美国继续干涉中国内政,并企图从印度支那地区威胁中国。(2)目的:为了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3)成就: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印度支那问题得以政治解决。(4)意义: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显示了新中国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所起的积极作用;提高了国际声誉。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 3、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12月)(1)目的: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2)过程: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与两国总理一致同意以此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 (3)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4)影响:①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原则。②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建国初期的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明显的受到了意识形态的影响。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束缚,并且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以其包容性和开放性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WHY? 这是战后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亚非会议上存在分歧是难免的。美国利用这些分歧,在会前会外多方活动,使会议很难不受干扰。有少数代表的发言就重复了尽人皆知的西方的反共观点,并把矛头指向中国。有的诬蔑共产主义是一种“新形式的殖民主义”;有的指责中国进行“颠覆活动”,要中国代表团表明“对和平共处的诚意”;有的提出“亚非国家当前面临的问题不是反对殖民主义,而是反对共产主义”,并要与美国联合反对共产主义。这些发言一度把会议气氛搞得相当紧张,引起普遍忧虑和不安。针对这种情况,4月19日周恩来在全体会议上要求做了一个补充发言,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受到与会各国的欢迎。 4、参加万隆会议(亚非会议)(1955.4.18—24)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A.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B.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推动会议向前发展①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为进一步开展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创造了条件(1)背景:(2)内容:(3)意义:②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取得新进展 (4)万隆精神:团结、和平、友谊*求同存异:同:有相同的历史遭遇,都受过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掠夺和统治;有共同的愿望维护独立,谋求发展。异:是指与会国家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存在差异。 *通过一系列的外交努力,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孤立和封锁小结: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果:①与苏联等17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打破外交孤立和封锁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外交政策成熟。③参加1954日内瓦会议并发挥积极作用。④1955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三反五反运动:1951年底—1952.10(1)"三反":在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中开展的"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2)"五反":在私营工商业者中开展的"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斗争的统称。建国初,不法资本家为了牟取暴利进行违法活动。在资产阶级的腐蚀和影响下,政府机关里的贪污、浪费、官僚主义现象严重滋长,有的干部堕落变质。1952年10月,三反五反运动结束。"三反"、"五反"运动,打退了资产阶级的猖狂进攻,为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三年,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1949~1952年工农业总产值(亿元) *建国以来经济体制的调整:1、新中国——三大改造完成(1949—1956)新民主主义经济:公有制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向计划经济体制转变2、三大改造完成——十一届三中全会计划经济体制:单一公有制3、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四大(1978—1992)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单一公有制向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转变4、十四大以来(1992):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2、“一五”计划的实施(1953~1957)1、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3、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953~1956)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5、构建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6、毛泽东思想经济方面政治思想 1、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化三改) 1949年,中、美、苏三国在钢、原煤、原油方面产量对比:钢产量占美国的0.2%,苏联的0.7%;原煤产量占美国的7.3%,苏联的13.6%;原油产量占美国的0.02%,苏联的0.36%。“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用外国人的话说,这是一个连铁钉都需要进口的国家。”——毛泽东 *从此图可看出到1952年底,中国此时的经济结构说明了什么?提示: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在国民经济所占比例较小,中国依然是个农业国。思考:为何优先发展重工业? 2、“一五”计划的实施(1953~1957)(1)背景:①新中国政权得到巩固,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完成。②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基础薄弱。(一穷二白)(2)优先发展重工业原因:①重工业基础差②增强综合国力(国防)的需要(西方国家敌视遏制)③苏联工业化经验的影响④重工业可以推动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 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沈阳机床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飞机制造厂等*成就: Fgh一五时期的主要建设成就乌鲁木齐兰州鞍山钢铁公司长春一汽武汉上海天津北京沈阳机床、飞机【探究】从图中可看出一五的企业分布有何特点?原因何在?提示:特点:基本上分布于东北地区。原因:地理:历史:返回自然资源丰富、靠近苏联便于接受援助重工业基础好 (3)一五计划的特点①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并举(一化三改造)②优先发展重工业,注重农轻重间的关系③工业化建设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并举④主要分布在东北⑤渐进性和长期性(5)意义: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 3、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953~1956)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1)对象:①农业、手工业:集体化,建立生产合作社。(农民土地所有制——集体所有制)②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和平赎买”政策,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资本主义私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2)方式: 【思考】从图中可看出中国的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什么?*所有制形式变化: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实质: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社会性质变化) (3)三大改造完成影响:①标志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②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③标志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基本确立,为中国工业化开辟了道路【思考】结合有关知识分析:农业改造的必要性。①土地私有制与未来的社会性质不符满足不了工业发展需要②小农经济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涵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的整个历史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两层涵义:一是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这个初级阶段。——中共十三大 *民族主义革命:是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反对民族压迫,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的斗争。*民主主义革命:是指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统治和封建专制制度并建立民主制度的革命。通常由资产阶级领导,故又称资产阶级革命或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无产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劳动人民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和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的革命。新中国成立,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而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1)制定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9月15日至28日)A、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国家领导人。C、意义:标志着基本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原则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3)意义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最根本的政治制度,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政体)。包括人大和人民的关系、人大及常委的权力和原则、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的关系,以及人大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其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是民主集中制。5、构建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人民代表大会制和西方资产阶级议会制之间有何区别?社会主义公有制资本主义私有制人民民主专政资产阶级专政民主集中制分权制衡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两党或多党轮流执政人民代表大会制资产阶级议会制经济基础阶级本质组织原则政党活动权力主体全国人民资产阶级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A、发展历程①1949初步建立②1954正式确立政协职能转变③发展,1956八字方针④曲折,文革(1966——1976)⑤完善,1982“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B、意义:调动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热情,开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C、地位:人民政协属于统一战线组织D、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其决议无法律效力。 1947年建立内蒙古自治区1955年建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8年建立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年建立广西壮族自治区1965年建立西藏自治区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不是少数民族的自治,而是少数民族地区所有人民的自治,是“区域自治”不是“民族自治”。(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毛泽东思想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中国长期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做了理论概括而形成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的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人民政权的巩固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筹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标志: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开国大典意义土地改革:背景、过程、影响稳定物价:原因、措施、结果抗美援朝:背景、过程、影响外交方针参加日内瓦会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参加亚非会议(万隆会议)经济领域——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政治领域——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思想领域:毛泽东思想*知识小结: 谢谢观看!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08-01 14:48:03 页数:63
价格:¥3 大小:5.69 MB
文章作者:王贵娥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