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27讲 两次大战之间的社会主义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发展-【备课备考通】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选课件)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39

2/39

3/39

4/39

剩余35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27讲 两次大战之间的社会主义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发展 【复习要点】【课标要求】1.了解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过程,理解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2.理解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对国际秩序的影响。十月革命的背景及意义,斯大林模式,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对国际秩序的影响 【备考分析】全国卷及新高考(2020-2021年)备考分析高考真题考查角度2021年全国卷广东卷山东卷浙江卷海南卷战时共产主义弊端苏联工业化苏联工业化新经济政策十月革命社会主义运动和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都探索了非资本主义的发展方向;认识不同国家都有自主选择现代化道路的权利,理解资本主义霸权对世界文明多样性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识记社会主义运动的核心知识素材2022年浙江卷湖南卷湖北卷全国卷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十月革命的胜利十月革命的条件和过程 【时空定位】 【时代特征】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发生的俄国十月革命,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而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民族民主运动,则促进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这些前所未有的重大历史现象决定着20世纪人类历史的走向。 一、社会主义运动条件内容意义经济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政治沙皇专制统治持续强化,社会矛盾日益尖锐阶级工业的发展造就了俄国第一代产业工人组织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立,展开有组织的工人运动思想1900年,列宁创办《火星报》,宣传马克思主义①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②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③“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④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①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等一系列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②为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1、列宁主义的形成 列宁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理论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一国胜利”理论关于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理论在适用于帝国主义时期无产阶级斗争的新条件下,建立了不同于第二国际各国政党的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指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后阶段,揭露了资本主义的溃疡以及必然灭亡的条件,是对马克思主义划时代的贡献。在帝国主义条件下,社会主义革命可以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理论,这是帝国主义的时代特征和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作用的结果。正确分析了由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和策略,并且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无产阶级革命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区别问题。 背景过程意义①俄国是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②俄国社会矛盾十分尖锐③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革命性强④成熟的布尔什维克政党的领导⑤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列宁主义的形成⑥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俄国的各种矛盾空前激化二月革命→四月提纲→七月流血→十月革命十月革命的胜利是俄国与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划时代事件。①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纪元。②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世界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改变了20世纪的世界格局。2、十月革命的胜利 (2022·湖北·高考真题)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将俄国皇家瓷器厂收归国有。该厂在1901年烧制的瓷盘正面加绘红色的工厂、举着锤子的工人图案,在瓷盘背面加绘镰刀锤子的标记,原有的尼古拉二世的标记也被保留下来。兼有两个时代标记的瓷盘成为国外市场的抢手货,为新政权积累了外汇。上述做法反映苏俄A.输出了革命文化B.政治对现实的妥协C.打破了外交孤立D.艺术与经济的兼顾B真题演练 (2022·全国·高考真题)1917年3月中旬,加米涅夫和斯大林连续发表文章,主张只要临时政府不直接危及群众利益,就应给予支持;要求放弃无条件反对战争的立场,改行对临时政府施加压力以迫其开始和谈的策略。这个主张得到了党内大多数人的支持。这表明当时A.临时政府反对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B.沙皇残余势力仍对革命存在严重威胁C.布尔什维克党对革命形势认识尚不明晰D.国际局势不利于俄国革命持续深入发展C真题演练 (2021·全国·高考真题)苏俄国内战争时期,在察里津和卡卢加一带,当地苏维埃政权没有禁止粮食的自由贸易,而是向贩粮者征税,用于支援战争和救济饥民。这一史实可用来说明,当时苏俄A.粮食短缺问题得到解决B.自由贸易成为经济活动常态C.战时经济措施存在弊端D.粮食税已经代替余粮收集制C真题演练 (2021·海南·高考真题)十月革命爆发后,美国特使R.罗宾斯自称是“布尔什维克社会性实验的反对者”,但他认为必须“利用能够将布尔什维克拉向美国一方的所有因素”与布尔什维克保持联系。直到他离开苏俄,美国仍与苏俄保持接触。这说明A.十月革命开创了人类历史新纪元B.布尔什维克主义在美国受欢迎C.十月革命为俄国发展开辟新道路D.美国外交秉承实用主义原则D真题演练 (2021·浙江·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1921年4月他写的《论粮食税》到逝世前口授的《论合作制》等一系列文章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列宁正是通过新经济政策探索一条适合俄国国情的特殊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他在1922年初写道;“新经济政策并不改变工人国家的实质,然而却根本改变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法和形式。……新经济政策实施后不久,就取得许多令人注目的成就,列宁满怀信心地认为,只要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新经济政策的俄国将会变成社会主义的俄国”。——摘自周尚文等《苏联兴亡史》材料二1980年,邓小平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中说:“苏联搞社会主义,从1917年十月革命算起,已经63年了,但是怎么搞社会主义,它也吹不起牛皮。"1986年,邓小平会见波兰领导人时说:“看来这个模式在苏联也不是很成功的。”历史是邓小平上述判断的最好见证。——摘编自陆南泉等《苏联兴亡史论》(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俄国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社会主义建设方法和形式上作出的“根本改变”。新经济政策既是探索更是寻路,用一句话指出该政策对俄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价值。(2)“历史是邓小平上述判断的最好见证”。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苏联搞社会主义”对中国发展道路的启示。从经济角度分析“这个模式在苏联也不是很成功的”主要表现。【答案】(1)改变: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从向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直接过渡转变到逐步过度价值:找到了一条便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2)启示:苏联模式不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唯一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必然选择。表现:长期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严重影响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指令性计划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积极性,经发展失去动力。 项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背景主要内容农业工业商贸分配特点作用国内外敌对势力联合扼杀苏维埃政权经济困难与政治危机稳定和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打退了国内外敌人,也导致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实行国家对国民经济的高度集中计划管理,排斥商品市场和资本主义在无产阶级掌握国民经济命脉的前提下,通过一定程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力,从而逐步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3、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余粮收集制把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固定粮食税中小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禁止商品贸易允许自由贸易、商品买卖强制劳动,实行平均主义配给制废除平均主义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目的:都是为了巩固苏维埃政权,寻找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经 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具有必然性(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险恶的战争环境和物资匮乏的特殊条件下,被迫采取的非常政策,是超越生产力和社会发展阶段的。(2)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3)新经济政策是苏俄这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需求。(4)新经济政策探索了新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大大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启示(1)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走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2)任何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们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3)每一次改革都有其积极性,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问题。特别是新经济政策的一些原则和经验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指导意义 (2022·浙江·高考真题)建立社会主义与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列宁晚年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深入思考与探索。在他看来,面对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如果不把俄国移到另一种比先前更高的技术基础上,就根本谈不上恢复国民经济和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因为不实行电气化,要振兴工业是不可能的。”据此分析,列宁关注的重心在于A.“布尔什维克速度”B.推行“新经济体制”C.现代化大生产的发展D.扭转“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的局面C真题演练 (2022·湖南·高考真题)有学者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指出,布尔什维克党当时是把国内战争的需要和坚决消除私人所有制、实现社会主义制度和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联系在一起的,这一观点A.认为布尔什维克党当时的做法并不符合实际B.否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战时应急措施C.不利于客观认识“新经济政策”推行的历史背景D.有助于解释战争结束后继续执行这种政策的原因D真题演练 (2021·天津·高考真题)1918~1921年,为了保卫和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的工农联盟,经历了“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的军事联盟和新经济政策时期的经济联盟两个阶段。这说明苏维埃俄国A.国内主要矛盾发生变化B.意识形态对立正在消失C.政权拥有新的阶级基础D.建设道路探索有待突破A真题演练 “苏联模式”背景(1)1922年12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2)1924年1月,列宁逝世。措施特点结果评价开始时间:1926年目标: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特点:①优先发展重工业②追求高速度③依靠本国力量积累资金方式:两个“五年计划”(1928年——1937年)结果:苏联基本实现了工业化。背景:分散的小农经济不能适应工业发展;粮食收购危机。时间:1927——1937年目的:把个体的小农经济改造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方式:集体农庄影响:①消灭了富农阶级,为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开辟了道路。②农民的利益受到损害,致使苏联农业生产长期停滞。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1)在经济上表现为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体制;(2)政治上表现为权力高度集中到1937年,苏联宣布基本实现了“工业化”目标,主要工业部门的产量跃居欧洲首位、世界第二位积极性:①开辟了一种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②使苏联迅速实现了国家工业化,成为世界工业强国;③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物质基础。局限性:排斥市场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在农业集体化中采用强制手段,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消费水平相对较低 苏联模式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①计划经济模式有利于经济的稳定发展;有利于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解决重大问题。②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为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2)教训(1)经验政治:政治权力的高度集中,体制僵化,不利于民主法治经济:①从长远看,优先发展重工业,影响了农业、轻工业的发展,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②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模式,挫伤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使经济发展失去活力③过多牺牲农民利益,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造成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思想:思想文化体制的僵化,产生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2021·山东·高考真题)如表为1928年、1932年和1937年苏联拖拉机数量与农业集体化发展状况统计表。它反映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特点是时间拖拉机数量(万台)参加农业集体组织农户占全国农户比例(%)1928年2.71.71932年14.861.51937年56.193.0A.优先发展重工业B.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同时并举C.国民经济发展不平衡D.农业集体化滞后制约工业化发展B真题演练 (2021·广东·高考真题)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苏联大力发展中等技术教育,到1927年俄罗斯联邦就有672所中等技术学校。此外还成立工农速成班,招收未受过中等教育的工人和青年农民。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A.适应工业化建设的需要B.促进中等技术教育普及C.完善新经济政策D.冲破西方技术封锁A真题演练 二、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运动1、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①一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力量,为民族民主运动提供了契机。②--战期间帝国主义宗主国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加强掠夺、战后重新瓜分殖民地使民族矛盾更加激化。③一战期间宗主国经济控制的放松,使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一步壮大。④受俄国十月革命的鼓舞及苏联政府对世界民族民主运动的支持。⑤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期间,宗主国向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转嫁危机,加剧了民族矛盾。(1)原因 (2)概况东亚①中国共产党和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北伐战争中,中国收回了汉口、九江的英租界,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华势力②蒋介石背叛革命后,中国共产党继续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 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东南亚①印度尼西亚共产党人发动了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民族大起义②越南掀起了反抗法国殖民统治的斗争西亚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等地,爆发了反对英法占领的斗争南亚印度人民在甘地和资产阶级政党国大党的领导下,多次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性质: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殖民主义压迫的民族解放运动。 “非暴力”:即采用和平合法手段争取自由和平等的权利,实现民族自治。即运用爱的力量、精神的力量,通过非暴力手段以追求真理。“不合作”:即不接受英国人授予的爵位、封号等,不到英国人的政府、机关任职,不替英国人打仗、征税,维持治安,甚至必要时抗税。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进步性:有利于抵制英国的经济侵略;有利于发动群众;为印度民族独立奠定了基础。(2)局限性: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人民群众的反英斗争;宗教色彩浓厚;单纯依靠精神的力量不可能为印度赢得自由。(3)甘地的爱国精神及伟大的人格受世界人民的尊敬。甘地倡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印度社会的特色产物概念评价 阶段斗争手段斗争结果第一阶段(1920-1922年)提倡“手纺车运动”放弃英国人授予的爵位、封号和名誉职位;罢课、离职、抵制法院和立法机关;恢复手工纺织和不买英国布及抗税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抵制了英国经济侵略唤起了民众的民族意识第二阶段(1930-1934年)文明不服从运动进行“食盐进军”,亲自到海滨取海水制盐引发各地抗税斗争;迫使当局答应部分要求第三阶段(1940~1942年)争取印度的独立发动要求英国立即撤离的“退出印度”行动逮捕了甘地和国大党重要领导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陷入低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哲学宗教观念:以爱、真理和非暴力为主要内容(宗教泛爱观和人道主义真理观相结合)2.政治思想:争取印度自治、独立为主3.社会思想:以主张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的团结、消灭贱民制度、实行男女平等、富人庇护穷人;发扬民族文化、重视民族教育4.经济思想:限制大工业发展、发展乡村工业、提倡手工纺织甘地主义甘地主义的核心,就是非暴力主义。他的“非暴力不合作”哲学思想深刻影响了全世界的民族主义者和那些争取和平改革的国际运动。例如美国黑人争取民权的运动、印度尼西亚苏加诺的以不合作来争取民族独立等。 A1913年,列宁在《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中说:“极大的世界风暴的新的发源地已在亚洲出现。……八亿人民的亚洲投入了为实现和欧洲相同的理想的斗争。”“相同的理想”指的是A.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B.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C.摧毁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D.实现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联合真题演练 1926—1927年,印度尼西亚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遭到荷兰殖民当局的残酷镇压。联系中国大革命的失败可以认识,起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以荷兰殖民当局为代表的反动力量过于强大B.民族资产阶级掌握了印尼独立运动的领导权C.没有得到世界范围内革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D.印尼共产党对重大问题缺乏正确分析和认识D (2019·江苏·高考真题)甘地的思想是留给印度和世界的一笔宝贵遗产。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西方工业文明带来的不仅仅是人类道德的堕落,而且也毁灭了整个印度传统社会的经济秩序……对西方工业文明的憎恶使甘地认为,独立后的印度绝不能建立以工业文明为模式的西方式社会。他理想中的社会是建立在印度文明——由手纺车、犁和印度哲学构成——的基础之上的真理和非暴力社会……要着重恢复传统的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其中心是手工纺织和印度村社……对于当代发达的工业社会而言,甘地的思想也无疑是一付适当的解毒剂。——何新华《评甘地的反工业主义思想》材料二(甘地)试图在道德规范和经济之间建立一种联系,并且通过诱导资本家进行道德转变来使无情的资本主义秩序变得有人情味儿……德国绿党创始人佩特拉·凯莉曾公开宣称:“在我们政治生活的某些特定领域,我们受到了甘地的巨大启发……把有责任地使用原料作为以生态为本的生活方式和经济的一部分,会降低以我们的名义继续暴力政策的危险。——【印度】PA.纳扎里斯《甘地:杰出的领袖)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概括甘地的经济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背景和个人经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2)甘地思想对当代工业社会而言,“是一付适当的解毒剂”。据材料二,指出甘地思想对解决当今工业社会弊端应有的启示。【答案】(1)思想:印度不能以西方工业文明为发展模式;建立与印度文明相适应的经济秩序;重建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原因:社会背景:印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印度农村经济衰败。个人经历:接受印度传统教育;目睹西方工业文明现状。(2)启示:在经济发展中注重道德建设;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 2、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国家领导斗争方式成果埃及摩洛哥埃塞俄比亚扎格鲁尔为首的华夫脱党和平手段、街垒战建立君主立宪国家,进行护宪运动,未获得完全成功部落酋长克里姆武装起义建立里夫共和国,但被西法殖民军扼杀埃塞俄比亚人民游击战争击败法西斯,恢复民族独立领导阶级多样化;具有反法西斯侵略性质;群众基础广泛;体现了国际援助与合作;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胜利特点 3、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阿根廷工人在共产党领导下,举行了反对外国资本的罢工,筑起街垒与警察战斗智利左派力量团结其他社会阶层,成立民族阵线联合政府,防止法西斯势力上台尼加拉瓜抗美斗争①概况:1926年,桑地诺带领游击队,以玻利瓦尔为“精神之父”,以“把美国侵略者赶出国土”为目标,高举象征“自由或死亡”的红黑双色战旗,与美国扶植的反动独裁政权展开武装斗争②结果:迫使美军于1933年撤出尼加拉瓜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①背景:1917年宪法颁布后,墨西哥进步势力为维护宪法作出了不懈努力②内容:对内推行土地改革,改组国民革命党,发展教育,限制教会,遏制军人势力,确立总统一任制度;对外捍卫民族主权和本国资源,将石油行业收归国有③影响: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改革,引领墨西哥走上现代化之路①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仍然存在;②拉美各国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③十月革命的影响及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拉美共产党兴起。原因概况 扎格鲁尔卡德纳斯桑地诺海尔∙塞拉西一世甘地苏加诺克里姆孙中山毛泽东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动摇了世界殖民体系,成为影响国际秩序的重要因素。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意义★这次民族主义浪潮席卷亚非拉广大地区,一些国家在民族独立、民主改革的过程中取得积极进展,从整体上沉重打击了殖民主义势力,冲击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所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对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这次运动并没有缩小殖民主义的统治范围,也没有从根本上动摇殖民统治,一些国家的民族资产阶级领导人在追求民族独立的道路上将斗争方式限定在和平手段上,严重限制了民族民主运动在这些国家的深度和广度。 ⑴18世纪晚期:美国独立战争。是英国在北美的地方殖民政权宣布脱离英国,结成新的美利坚合众国,确立共和体制。领导者主要是英国及欧洲各国移民及其后裔,不是土生民族的独立。⑵19世纪初期: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海地独立的领导者是黑人,推翻法国殖民统治,建立共和;西属拉美领导者是土生白人,推翻西班牙殖民统治,建立一系列独立共和国;巴西是摄政的葡萄牙王子宣布脱离葡萄牙独立,实行君主立宪。⑶19世纪末20世纪初:①非洲主要是原有独立封建国家反抗西方侵略,除埃塞俄比亚外,其它国家最终沦陷。②拉美则是深化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③亚洲进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代,伊朗、中国制定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印度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近代亚非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阶段特点 1.文化侵略:殖民国家向被殖民地区输出民主、自由、人权等价值观及基督教,改造甚至消灭被殖民地区的文化,淡化其民族意识。2.对各国文化的影响: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并存,呈现出新的多样性。欧洲殖民者的文化侵略及影响 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涨非洲独立意识觉醒觉醒拉美的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背景①一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为民族民主运动提供了契机;②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被压迫民族人民的民族民主斗争;③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使宗主国与殖民地矛盾尖锐激化;④一战期间列强忙于战争无瑕外侵,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地区民族资本主义获得较大发展。领导力量资产阶级;共产党埃及民族主义政党;摩洛哥部落酋长;埃塞俄比亚皇帝;民族资产阶级;共产党;代表运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印尼反对荷兰大起义;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反抗英殖民统治;摩洛哥反抗西班牙法国侵略;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尼加拉瓜桑地诺抗美斗争;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伟大意义沉重打击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动摇世界殖民体系,成为影响国际秩序的重要因素。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之比较 选择性必修两次大战期间国际法的发展(十月革命后,苏俄提出了不兼并不赔偿的原则,宣布侵略战争为反人类罪,为国际法开辟了新的发展阶段。战后,建立国际联盟。此后,各国还签订了非战公约。)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本课结束,谢谢!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07-31 10:05:20 页数:39
价格:¥3 大小:1.86 MB
文章作者:王贵娥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