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解密14 中国的粮食安全及其实现途径(课件)-【高频考点解密】202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义 课件 分层训练(全国通用)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0

2/20

3/20

4/20

剩余1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解密专题14中国的粮食安全及实现途径 [考点解密]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与全球的粮食安全面临重大挑战。近年来,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着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传统增产手段乏力、支持政策空间收窄、外部不确定性风险加剧等一系列挑战。在多重极端事件爆发导致国际环境趋于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保障粮食安全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凸显。粮食安全是促进经济发展、保障社会稳定和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 一、中国粮食安全的概念变化2020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70亿t,粮食生产实现“十七连丰”,同期粮食进口1.43亿t,同比增长28.0%,再创历史新高。新时期的粮食安全内涵不断丰富新时期保障粮食安全,需要在数量安全、营养安全、生态安全、能力安全多元目标下统一协调考虑。保障粮食安全需兼顾以下多元目标:一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供应稳定;二是满足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需求,持续改善居民营养状况;三是在促进粮食生产持续增长的同时,注重资源环境的保护,保障粮食的长期供给能力。 二、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范围)粮食安全的保障目标由过去强调产量的数量安全转变为强调产能的能力安全。(目标)在膳食结构转型的背景下,中国居民对营养安全提出新的要求,同时受水土资源压力和环境污染的影响,中国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手段)在保障措施和手段上,为了实现多政策目标优化,中国对内从生产和消费两方面发力:在生产端,注重稳定产量的同时,推动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实现长期能力安全;在消费端,促进膳食结构转型,减少食物损失浪费,间接提高自给率。同时,对外国际贸易和国际合作也是提高中国粮食安全保障水平粮食安全五对关系的逻辑框架图的必然选择。 二、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保障粮食安全几组关系的理论辨析1.粮食安全与食物安全食物安全是居民消费升级过程中对粮食安全的拓展,粮食安全是保障食物安全的基础。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中国居民的消费结构己发生转变,日益丰富的食物消费需求使粮食安全范畴向食物安全扩展。从饲料粮供给的角度看,粮食安全是食物安全的重要基础。肉蛋奶类食物的生产均需大量消耗玉米、大豆等饲料粮,饲料原粮的保障是实现食物安全的重要基础,中国未来粮食安全的主要问题是保障畜产品安全带来的饲料粮短缺问题。因此,中国将粮食安全作为实现食物安全的重要抓手,如历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多次提及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同时划定了农业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以保障口粮和饲料粮的稳定供给。 二、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保障粮食安全几组关系的理论辨析2.数量安全与能力安全数量安全是指粮食的生产数量能够满足消费需求,而能力安全是指粮食生产能力能够满足消费需求,后者强调粮食的有效供应能力。是否能有效供应要考虑:①要考虑生产端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即具备生产出满足消费的粮食产量的能力)②需求端的消费结构是否合理(如消费过多肉类等高耗粮食物会徒增供给的压力)③粮食的损失和浪费问题(如有研究表明中国粮食每年在储藏、运输、加工环节损失量超700亿斤) 二、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保障粮食安全五对关系的理论辨析3.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生态安全是指粮食生产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安全,包括资源和环境两个维度。一方面,粮食生产必然伴随水土资源的消耗及耕地负荷的增加,需要思考如何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进行生产;另一方面,粮食生产过程中使用不合理的化学投入品将污染环境,需要思考如何进行绿色生产。 二、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生态资源环境将直接影响中国粮食可持续供应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首先,恶化的生态环境直接损害粮食的生产条件,增加自然灾害发生概率,造成粮食产量下降。其次,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后备农业资源总量减少和质量下降。粮食生产必然会消耗水土资源,而恶化的资源环境质量将使得耕地资源、水资源约束进一步加剧。最后,恶化的环境也会威胁农产品的产量与品质安全,如“镉大米”事件,间接减少可食用的粮食数量供给。而良好的生态环境将有助于提高长期的粮食供给,如采用体耕、免耕等耕作制度,利用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等技术可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中国实现粮食安全的对策1.优化粮食安全观念,弱化短期高自给率追求,强化长期能力安全2.坚守耕地数量和质量红线,保障粮食生产的能力安全要保障耕地的数量和质量安全。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黑土地保护工程,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确保各省份粮食面积和产量的稳定。优化“占补平衡”政策,保障耕地占补产能平衡。潜在的耕地数量是有限的,不宜过度开发后备土地,防止生态破坏。提升耕地质量是挖掘生产潜力、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农田建设方面,要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完善田间排灌和生态防护工程。推广化肥农药减量施用、测土施肥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等绿色农业生产行为,稳步提升耕地质量。 三、中国实现粮食安全的对策3.加大对农业的技术投入,提升农业综合竞争力加强良种技术、机械技术、信息技术等科技成果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转化4.减少食物损失浪费,引导合理膳食结构,保障国民营养安全高度重视中国食物的损失和浪费现象,提升粮食的有效利用率。降低粮食收获、加工、流通、储藏、消费过程中的损失率是提高粮食有效利用率的重要途径。5.统筹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深化合作安全6.构建粮食安全应急保障机制,防范国际市场风险 知识扩展:藏粮于地目前耕地现状:①国家后备土地资源严重不足;②优质耕地产能已经基本饱和,高标准农田的粮食增产空间非常有限;③中低产田有一定的增产空间,但是改造提升难度较大;边际土地在退出耕作,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粮食产能。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加之农业综合效益偏低,山地丘陵地区的耕地撂荒增多,一些坡耕田、细碎化农田在退出耕作。未来要保障能力安全,更应注重保障耕地的长期生产潜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地”分为两个维度:一是夯实粮食安全的物质基础,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手段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能力,这更多属于“增粮于地”的概念;二是保持一定规模土地的潜在生产能力,以紧急时刻能够迅速恢复生产能力为目标。 知识扩展:耕地“非粮化”耕地“非粮化”具有狭义和广义两种内涵。狭义的耕地非粮化是指在耕地上种植蔬菜、水果、花卉等经济作物的行为;而广义上的耕地“非粮化”则是指在耕地上从事一切“非粮化”种植的行为。产生耕地“非粮化”的原因防治措施1.种粮食收入偏低,利用基本1.摸清耕地现状,进行分类整治和管理。农田种植经济作物2.加强丘陵山区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耕作条件。2.资本介入三农领域,耕地被3.综合采用多方手段,降低农民的种植流转后却变为他用成本,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3.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脆弱的地4.要科学调配产业结构,防止特色产业区,撂荒耕地的现象比较突出挤压粮食生产。 【真题练习】(2020·山东·统考高考真题)家住北方某县的小王夫妇,效仿村里一些年轻人的做法,在自家5亩耕地上栽植了杨树后就外出打工了。八年后,小王夫妇将已成材的杨树出售,获利24000元。与原来种植粮食作物、蔬菜等相比,这些收入虽不丰厚,但他们还算满意。据调查,该县耕地上栽植杨树的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0%,这种“农地杨树化”现象引起了有关专家的高度关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当地“农地杨树化”的主要原因是(C)A.生态效益高B.木材销路好C.劳动投入少D.种树有补贴2.针对“农地杨树化”引起的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是(D)A.加大开荒力度B.增加木材进口C.增加粮食进口D.鼓励农地流转 【真题练习】3.(2022·海南·统考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强调:“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用中国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建成不到一年的海南省崖州湾种子实验室,依托南繁科技城正在加快精准设计育种中心等12个科研平台,已建成投入使用生物育种专区等多个实验平台,正在成为世界种业的科研高地。耕地安全与种子安全同等重要,2022年5月颁发的《海南省关于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工作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海南要进一步强化耕地保护监督,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确保粮食安全,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耕地“非粮化”,切实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1)从政策和技术的角度,说出崖州湾种子实验室建设的优势。①政策:国家为保障粮食安全,需优先实现中国种子安全,国家大力支持种子实验室建设。②技术:实验室依托南繁科技城提供的多个科研平台,建成生物育种专区等多个实验平台,科技实力强,正在成为种业科研高地。 【真题练习】3.(2022·海南·统考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强调:“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用中国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建成不到一年的海南省崖州湾种子实验室,依托南繁科技城正在加快精准设计育种中心等12个科研平台,已建成投入使用生物育种专区等多个实验平台,正在成为世界种业的科研高地。耕地安全与种子安全同等重要,2022年5月颁发的《海南省关于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工作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海南要进一步强化耕地保护监督,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确保粮食安全,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耕地“非粮化”,切实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2)列举严格管控耕地“非粮化”的主要措施。①加强耕地保护监督,严守耕地红线,落实监管责任人;②建立耕地“非粮化”的管理制度;严肃查处、严厉打击违法占用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的行为;③清晰划分粮食和非粮基本农田范围并进行专门保护;④严格落实国家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保证种粮积极性。 【真题练习】(2022·湖南·统考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耕地由种植粮食作物改种非粮食作物的现象,称为种植结构“非粮化”。山东省种植结构“非粮化”率空间差异明显,2019年鲁中南山地丘陵地区明显高于鲁西北平原地区。下图示意山东省山脉水系分布。(1)鲁中南山地丘陵地区与鲁西北平原地区的种植结构“非粮化”率差异大,请从自然条件方面作出解释。与鲁西北平原地区相比,鲁中南山地丘陵地区地形多样,气候温暖湿润,水、热、土组合多样,适宜种植多种农作物。(或与鲁中南山地丘陵地区相比,鲁西北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开阔,水、热、土组合相对单一,适合粮食作物规模经营。 【真题练习】(2022·湖南·统考高考真题)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耕地由种植粮食作物改种非粮食作物的现象,称为种植结构“非粮化”。山东省种植结构“非粮化”率空间差异明显,2019年鲁中南山地丘陵地区明显高于鲁西北平原地区。下图示意山东省山脉水系分布。(2)近年来,山东省部分经济发达地区种植结构“非粮化”类型逐渐由棉花、花生、蔬菜向蔬菜、瓜果转变,说明其变化的主要原因。经济发达地区对蔬菜、瓜果需求量变大;农户种植蔬菜、瓜果经济效益更高;农业生产技术经济条件好。 【真题练习】(2022·湖南·统考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耕地由种植粮食作物改种非粮食作物的现象,称为种植结构“非粮化”。山东省种植结构“非粮化”率空间差异明显,2019年鲁中南山地丘陵地区明显高于鲁西北平原地区。下图示意山东省山脉水系分布。(3)为保障粮食安全,请提出防止耕地种植结构“非粮化”的合理建议。加大粮食种植补贴力度,提高粮食种植的积极性;推进耕地适度规模经营,增加粮食种植收益;改善粮食生产条件,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严格耕地用途管制,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 【模拟练习】(2023·福建·统考模拟预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目前,中国用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约20%的人口。但是,中国的耕地约有90%分布在东部季风气候区,后备耕地资源则主要集中在中西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开发难度较大;由于长期不合理的耕种,以及当前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进程,耕地生产能力降低存在较高的风险。推进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维护粮食安全的重要方式。从耕地资源的角度,说明中国粮食增产所面临的压力,并提出耕地可持续利用的可行措施。人均耕地少,后备耕地资源有限;耕地质量总体欠佳,退化严重;耕地分布不均,水土资源配置不佳;农业灾害频发,粮食产量年际波动大。措施: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划定具有法律效力的耕地红线,耕地红线绝不能突破;已经划定的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绝不能随便占用;建设占用多少基本农田,就要补充多少数量和质量相当的基本农田,做到占补平衡;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如对耕地重金属污染进行治理,加强水土保持,保障土壤肥力;实施高效节水,调节水土配置平衡。(任答三条即可,答之合理即可得分) 感谢观看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解密专题14中国的粮食安全及实现途径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08-03 12:12:01 页数:20
价格:¥3 大小:1.79 MB
文章作者:王贵娥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