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必修下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56

2/56

3/56

4/56

剩余5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部编版必修下册第一单元-1.1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激趣导入“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流派众多的诸子学说,浩如烟海的古代史籍,都是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深刻体悟前人的智慧,才能更好地把握当下与未来。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一篇关于古人治国哲学的文章--《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在文章中去体会古人思想碰撞出来的绚丽火花。 1.了解《论语》的相关常识,了解孔子的思想内涵和特点。2.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熟悉论语的语言表达习惯,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3.理解体会孔子通过个人言行去分辨个人性格特点的思维方式,以及由此推及其政治才能的做法。4.了解孔子的教育观和人格魅力以及古人的政治思想和行为规范。素养目标 目录知人论世壹初读感悟贰深度探究叁思考延伸肆 壹·知人论世 走近孔子孔子时代/生年春秋时期/公元前551年姓名字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籍贯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文化熏染鲁文化:崇伦理,尊传统,古朴、持重、醇厚志向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恢复社会秩序寄托寄托于提高人的素质修养即“仁”“礼”的内涵供奉祖先的物品→人际往来的物品→抽象的意识对礼的发展由“礼不下庶人”到“齐之以礼”思想核心“仁”“礼”,“仁”是“礼”的核心,“仁”的本意是“修身”,即反省自己。(克己复礼为仁) 走近孔子孔子重要生平经历出身没落贵族3岁丧父前504年任鲁国小司空前500年任鲁国大司寇前496年周游列国十四年困厄陈蔡:孔子与弟子在陈国、蔡国之间被困绝粮,许多弟子因困饿而病,如丧家之犬。前483年返鲁从教,整理文献晚年之殇前483年,孔鲤逝世。前482年,颜回逝世。前480年,子路死于卫国内战。前479年病逝,葬于泗水。重要成就创办儒家学派,开创私学之风,修订“六经”教育观点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祭孔大典每年农历八月二十七 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域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着其义,以考其信,着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孔子的社会理想:大同社会拓展 “为国以礼”是孔子的治国理念之一。“礼”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祭祀,到西周发展成一整套以维护宗法等级制为核心的礼制,要求以“亲亲”“尊尊”为原则来立法,严格维护“礼”所规定的井田制、分封制、嫡长子继承制以及贵族的各种世袭特权。到了春秋时期,儒家坚持和发展了“礼治”思想,他们以“礼”为根本的国家制度和主要统治方法,以其作为制定法令的指导原则与基本纲领,从而使“礼治”具有了法律的性质和内容。“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以礼为根据,衍生出各种行为规范,老百姓必须严格遵守。孔子的治国理念:为国以礼拓展 了解《论语》《论语》取材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内容涵盖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等。特点辞约义富、浅近易懂编纂体式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篇幅全书共20篇492章,共11705字。评价中国第一书、半部《论语》治天下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君子对贵族男子和统治者的通称→理想的人格目标 语录体:中国古代散文的一种体式。常用于门人弟子记录导师的言行,有时也用于佛门的传教记录。因其偏重于只言片语的记录,短小简约,不重文采,不讲求篇章结构,也不讲求段落、内容间的联系,还没有构成单篇的、形式完整的篇章,故称之为语录体。先秦记载孔子及弟子言行的《论语》及宋代记载程颢、程颐言行的《二程遗书》,均堪称语录体的典范。其中《论语》简明深刻、语约义丰,往往在一两句话里包含丰富的人生哲理和人生经验,流传后世,成为人们常用的成语、警句和格言。了解“语录体” 面对春秋战国那样的乱世,知识分子大都很不满意,于是纷纷思考救国救民、解决社会矛盾的方针路线。各自的想法大不相同,于是形成不同的学说流派。在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之外,先后出现了道家、墨家、法家等不同流派。于是有所谓“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春秋战国之交的“百家争鸣”,是一个思想大爆炸的时代,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黄金时期。中国传统中很多光辉的思想主张,都产生于那个时代。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即是“百家争鸣”中最重要的一个学术流派。经过历史的淘汰和选择,儒家思想在汉武帝之后成为中国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相关背景 解题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是孔子的学生,年龄分别是51、39、31、18,孔子当时60岁。②“侍”是倍侍长者。 (1)千乘之国千乘之国,指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在春秋后期,千乘之国是中等国家。乘,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后勤人员二十五人,共计一百人。春秋时期,战争频仍,所以国家的强弱都用车辆的数目来计算。(2)宗庙之事宗庙之事,指诸侯祭祀祖先的事。宗庙指天子、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处所。(3)端章甫穿着礼服,带着礼帽,这是做小相时的穿戴。端,古代用整幅布做的礼服。章甫,古代礼帽,用布制。文化常识 (4)关于“子”①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单独使用时相当于“您”;可用在姓氏后,表示对人的尊称,如孔子、孟子。在儒家经典《论语》中,“子”特指孔子。②由于“子”是对男子的尊称,因此春秋时期男子取字经常在字前加“子”,如子路(孔子弟子仲由的字)、子产(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公孙侨的字)、子犯(晋文公的舅舅狐偃的字)。③古代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位是古代帝王对贵戚功臣的封赐,五等爵位分别是公、侯、伯、子、男。④地支的第一位。十二地支可用来纪时、纪月;23点至次日1点被称为子时,冬至所在的月份被称为子月。地支与天干配合可以用来纪日、纪年。文化常识 贰·初读体会 预习检查1.给加点字注音:曾皙(xī)哂(shěn)雩(yú)铿(kēng)尔小相(xiàng)冠(guàn)者喟(kuì)然 任务活动因声求气,品味内涵任务说明:朗诵是一门有声语言艺术。这种有声语言艺术属于二度创作,朗诵者通过对作品的理解和情感的表达,把文字作品转化为带有音韵美的再创作的有声语言形式。在朗诵时,可以深刻体会作者的生活环境、心理特征、思想感情等,陶冶了朗诵者的情操,同时也给聆听者美的享受,引起共鸣。任务活动 任务活动任务1:划分节奏,明确重音和语调。任务2:聆听朗诵。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任务3:学生自读,把握含义。 课文朗读 叁·深度探究 任务活动一疏通文意,品读内涵任务说明:文言文阅读把握关键字词的含义,疏通文意是读懂文章,体会情感和把握主旨的前提。在文言文阅读的过程中要注意到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写作背景,文人的生平经历,理解“义理”这一层面的重要内容。任务活动 任务:划分文章层次第一部分(从开头到“则何以哉”):第二部分(从“子路率尔对曰”到“吾与点也”)第三部分(从“三子者出”到结束):孔子问志。弟子述志。孔子评志。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1.侍:在尊长近旁侍奉2.以:因为3.一日:指很短的时间4.乎:于,比5.尔:你。长乎尔,状语后置句,比你们年长6.毋:不,不要7.以:同“已”,是“止”的意思8.居:平日,平常9.不吾知也:宾语前置句,不了解我10.或:有人11.何以:宾语前置句,即“以何”,做什么任务活动研读下面选段活动一:解释词语 活动二:内容探究思考1:这两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这一部分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性格特点?明确孔子问志。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循循善诱。 活动二:内容探究思考2:对于课文第二段“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一句中后一个“以”字的理解,历来看法不一。虽说各家都将它看作动词,但具体意义却相差甚远。主要释义有三:①认为;②同“已”,止;③用。翻译成现代汉语,分别是:①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你们)不要认为(这样就不对)我(说了)。②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你们)不要因为我(年纪大)(感到拘束)就不敢说话了。③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人家)不用我了。这三种理解,你认为哪一种更恰当?请说明理由。明确第三种理解更恰当。“毋吾以也”既是宾语前置句,也是省略句。前两种翻译补出的省略部分很多,臆测的成分居多。而第三种理解,只补一个主语,直接明了,易于理解。另外,“以”作“认为”讲时,后面往往直接带有成分,意思非常明确,如“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而第一种翻译缺少“认为”的内容。“以”同“已”也比较常见,但一般都是作副词来用,如“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而很少见到作动词“已”来理解的。所以第二种理解也是不妥的。 任务活动研读下面选段活动一:解释词语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1.率尔:轻率、毫不思索的样子。尔,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2.千乘之国: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3.摄:迫近。此处作“夹”讲。4.乎:于,在。5.师旅:指军队。6.因:接续。7.饥馑:五谷收成不好为“饥”,蔬菜和野菜吃不上叫“馑”,泛指饥荒。8.为之:为,治。之,指千乘之国。9.比及:等到。10.方:道,指是非准则。11.哂:微笑。 活动二:内容探究思考1:子路之志是什么?侧重点是什么?他的性格特点又是怎样的?明确治理一个受大国侵略而遭受饥荒的千乘之国,并保证三年内使人民勇于作战且懂得义理。侧重于强国。子路:有抱负、坦诚,却鲁莽轻率。 活动二:内容探究思考2:“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一句中的“哂”字,有人译为“讥笑”,孔子笑子路鲁莽、轻率;有人译为“微笑”,孔子以此表明其内心难以言说的复杂情感。你赞成哪一种译法?说说你的理由。明确译为“微笑”比较好。子路回答后,孔子一“哂”;冉有、公西华的回答一个比一个谦逊,一个比一个表现自己的不足,但孔子并没有给予任何肯定。这三个弟子都在表达个人的理想和追求,但这些理想和追求与孔子的理想并不相符。而曾皙的理想则符合孔子追求的最高境界,故而孔子“与”之。前面三个人的理想与孔子不一致,孔子不可能只讥笑子路一人,所以译为“微笑”比较好。 研读下面选段活动一:解释词语“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1.方六七十,如五六十: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国家。方,计量面积用语;2.如:或者,连词,表示选择关系。3.可使民足: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足,使动用法。4.如:至于5.俟:等待任务活动 活动二:内容探究思考1:冉有之志是什么?侧重点是什么?他的性格特点又是怎样的?明确治理一个小国,三年内使百姓富足。至于礼乐教化,还很难办到。侧重富民。性格:谦虚谨慎,说话有分寸。 研读下面选段活动一:解释词语“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1.能之:能做……事2.焉:兼词,在这方面。3.宗庙之事:指诸侯的祭祀活动4.如会同:如,或者,连词,表示选择关系。会同,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统称。5.端章甫:端,礼服;章甫,礼帽。此处为名词活用作动词,穿着礼服,戴着礼帽。6.相:诸侯祭祀或会盟、朝见天子时,主持赞礼和司仪的官。任务活动 活动二:内容探究思考1:公西华之志是什么?侧重点是什么?他的性格特点又是怎样的?明确能在诸侯举行祭祀或会盟时担任一个“小相”。侧重以礼治邦。谦恭有礼,娴于辞令。 研读下面选段活动一:解释词语“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1.希:通“稀”。指弹瑟的速度放慢,节奏逐渐稀疏。2.铿尔:铿的一声,琴瑟声止住了。铿,象声词,指弹瑟完毕时最后一声高音。尔,“铿”的词尾3.作:起身、站起来。4.撰:才能,这里指为政的才能5.伤:妨害6.亦:表语气的减弱,“不过”“只是”。 研读下面选段活动一:解释词语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1.莫春:指农历三月。莫,同“暮”2.既:已经3.冠者:成年人。周代男子在二十岁时行加冠礼,表示成年。4.童子:未加冠以前的少年。5.浴乎沂:状语后置句,“乎沂浴”,到沂河里去洗洗澡。乎,介词,用法同“于”。6.风乎舞雩:状语后置句,“乎舞雩风”,到舞雩台上吹吹风。风:吹风,乘凉。名词活用作动词。舞雩。鲁国祭天求雨的地方,设有坛,在今山东曲阜县南。7.喟然:长叹的样子8.与:赞许,同意任务活动 活动二:内容探究思考1:曾晳之志是什么?侧重点是什么?明确暮春时节,脱下冬衣,穿上春衣,和五六个二十岁的成年人,带着六七个少年,在沂水边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回来。侧重点是娱情山水。 研读下面选段活动一:解释词语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1.已矣:罢了。2.让:谦让。3.是故:因此。任务活动 研读下面选段活动一:解释词语“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1.唯:句首语气词,表反问,无实义2.邦:国。3.安见:怎见得。4.为:做。5.之:指诸侯。任务活动 活动二:内容探究思考1:由评志部分及孔子对众弟子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秉承何种治国理念?明确以礼治国。补充:仲由,字子路,又字季路,春秋时鲁国卞人,比孔子小9岁,时年51岁。冉有,名求,字子有,春秋时鲁国南武城人,比孔子小29岁,时年31岁。曾晳,名点,字子皙,春秋时鲁国南武城人,比孔子小29岁,时年31岁。公西赤,名赤,字子华,春秋末年鲁国人,比孔子小42岁,时年18岁。尊对卑称名,卑自称也称名,对平辈或尊辈则称字。 任务活动二品读内涵,分析形象任务说明:语言是作者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外在载体,不仅在形式上会有修辞、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变化,而且在内涵上往往也是多重的,既有比较浅白的字面意思,还有寄寓其中的深刻内涵。把语句拿来细细揣摩,品味,才能够更加真切的理解作者的内心。把握住了关键的关键语段的内涵,有利于我们概括人物,总结主旨。任务活动 思考1:通过列表格,概括四弟子的志向以及孔子的态度,并分析其性格。志向孔子态度性格子路治理“千乘之国”,“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哂之直率、信心十足,失之于莽撞冉有治理“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小国,“可使足民”,不过“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叹之谦虚、实事求是公西华在“宗庙之事,如会同”时,“愿为小相”惜之更谦虚、敏而好学,(失之于墨守成规)曾晳“莫春者,春服既成,咏而归”与之洒脱、淡泊于功名、从容不迫深度探究 深度探究思考2:你更喜欢哪种性格,你认为什么样的性格更能适应当下社会的发展呢?试着说一说。明确角度一:我更喜欢子路的性格,虽然子路的性格中有不足的地方,他轻率、冒进,但是也有其正面的作用,他直率、大胆、有远大理想、敢作敢为,我认为这样的人更能适应当下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具有这样性格的人适合做一些富有挑战性、创新性和变革性的工作,这能大大满足他们的成就感。角度二:我更喜欢公西华的性格,他足够的谦逊,又知不足而后勇,不断的求知,不断地上进。在当下这个以“终身学习”为理念的社会里,他能够紧紧的跟着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汲取时代发展所产生的新的元素,丰富自己。他适合做执行岗位,既有一定的管理权,有能够接触到最实际的应用层面,谦虚的姿态会让他的管理游刃有余,广博的学识会让他的威信倍增。 深度探究思考3:请同学们结合课文中的言、行、神态描写,试着分析一下孔子的形象。明确首先,文章写出了孔子的理想抱负。孔子要求弟子“各言其志”,他自己并没有“言其志”,但我们可以从他对弟子们“言志”的态度及评论中了解他的志向。孔子赞同曾皙的说法,是因为曾皙所描绘的太平盛世的景象,正是他所渴望和追求的。其次,文章还写出了作为师长的既能严格要求学生,又和蔼可亲,善于启发和诱导的特点。孔子提出话题,要求学生言志,选择的是人生的重大课题,这是对学生的最大的关心与教育。师生在谈话,曾皙却在一旁鼓瑟,可见师生关系的融洽,谈话气氛的和谐。曾皙提出疑问,孔子又耐心给以解答。由此可以看出,孔子并不是可畏的圣人,而是一位可敬、可亲的师长。 深度探究总结本文通过孔子和四个弟子一次十分融洽的谈话,表现了孔子的政治抱负和追求。作者在记述孔子的抱负和理想时,不仅记录了孔子和四弟子各人的言行,更重要的是刻画了一组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无论是子路的直率、自负,冉有的敦厚、谦虚,还是公西华的忍让、虚心,曾晳的豁达、洒脱、自得,孔子的循循善诱,都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今天读来,人物依然如在目前。 任务活动三分析特色,学以致用任务说明:写作特色是指文章在某些方面所体现出来的显著的写作技巧、写作特点和效果。写作特色因人而异,写作特色运用得好,能增强文章的表达力,使得文章引人入胜。写作特色内涵丰富,例如结构、修辞、语言、叙事特点、表达方式等等。准确分析并概括文学作品的写作特色,有助于提升阅读者的感悟力,也为表达提供了方法借鉴。任务活动 深度探究思考1:写作特点明确①本文的突出特色是能扣紧每个人的性格特点来记述,五个人的发言都合乎各自的个性、身份、志趣、教养,显得深刻而生动。②全篇以“言志”为中心组织材料,思路清晰,极有层次,不枝不蔓,文意明晰。表现力较强。③成功地运用对话和人物动作来塑造人物形象。孔子师生间的对话,将人物的心情语态,精神气质,都传神地表现出来,写得简练含蓄,生动感人。 任务活动四比较阅读,拓展延伸任务说明:同样一个题材,不同作者会选择不同的形式加以表现,不用的语言加以呈现;同一体裁,不同时间会有不同的情感寄寓和志趣表达。文学的“和而不同”的美学观念,从未过时。将相关作品放在一起进行对比阅读,可以拓宽品读者的情感体验,加深对主题的认识,鉴赏不同的艺术手法。任务活动 对比阅读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思考:《侍坐》与材料部分都有关于乐器的记叙,请概括并分析其中反映的思想特点。明确《侍坐》文中曾皙鼓瑟,材料中孔子学琴,反映了儒家对音乐的重视,孔子将礼乐并重,认为音乐能促进人格的养成。 肆·思考延伸 材料一:叙事的概念本是从文学研究的领域产生的。法国文学批评家热拉尔•热奈特指出“叙事”是“某人讲述某事(从叙述行为本身考虑)的事件”。叙事是叙述者通过讲述故事的方式让受述者感受故事背后的深刻内涵和人文思想。教育叙事则是叙事学概念的发展和延伸,是叙事学运用到教育领域的一个范例。20世纪80年代,教育界掀起了一股教育叙事的热潮,这股热潮于90年代传入中国,并对中国现有教育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丁钢认为“以叙事的方式回归教育时空中各种具体的人物、机构及事件,叙事本身所揭示的各种教育存在方式或行为关系,以及当事人在此行为关系中的处境与感受,便成了教育学文本所要表达的‘意义’”。邱瑜指出“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特点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怎么做,它只是给读者讲一个或多个教育故事,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或应该怎么做”。思考延伸 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教育叙事一直存在,《论语》就是教育叙事的典型文本。从传统的学术认知看,《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儒家经典,其中记载了大量孔子及其弟子之间的教学活动,可以说《论语》是关于孔子的教育叙事。在师者孔子与弟子的互动事例叙述中,孔子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与教学原则鲜明生动地印刻于故事诠释中,简短浅显的教育叙事之下却蕴含着诸多深刻的教育思想。(摘编自苏婷婷《孔子教育叙事研究一以<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篇为例》,)思考延伸 材料二:《论语》是对孔子教育活动的再现,也是对孔子教育思想的概述,故而我们可以说《论语》是关于孔子的教育叙事,其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以下简称《论语•侍坐》章)堪称孔门教育叙事的典范,集中体现了孔子诸多优秀的教育思想,为我们今天的课堂教学提供许多借鉴之处。《论语•侍坐》章是一次比较完整的教学活动,整场教学从孔子“问志”切入,以众学生各自“言志”为展开,最后以孔子“评志”答疑为结束。在教育目的上,孔子强调经邦济世,即希望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拯救人世,治理国家。《论语•侍坐》章秉承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的目的观,在孔子询问其弟子理想时,教学目的清晰明确,使学生各言其志。“言志”,即学生的理想教育课。讨论由孔子“问志”引出。在整场讨论活动中,孔子让学生各言其志、畅谈理想,认真听取每个学生的见解,在“评志”中态度明晰,肯定曾点,其实也是将孔子的道德观传播给学生,最后完成一堂以“各言其志”为教育目的的高效课堂。思考延伸 “侍坐”指学生陪坐在老师近旁,这种教学方式是对传统课堂的突破,师生平等,氛围轻松。孔子在讨论开始之前用“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轻松导入,鼓励众人打消身份顾虑,大胆言说。师生平等的课堂环境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基础,师生平等能够调动学生课堂参与度,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倾诉、辩论、质疑,养成思辨思维。孔门弟子三千,性格、资质各有不同,《论语•侍坐》章所记载的孔子的四个学生就是志趣不同、性情各异的典型代表。子路轻率急躁,冉有谦虚谨慎,公西华委婉曲致,曾皙高雅宁静,孔子都坚持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针对四人的“言志”,孔子充分尊重学生的理想,“亦各言其志也已矣”,并不失分寸地赞扬、鼓励。对于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特征,孔子的教育也不是千篇一律,空洞说教,而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子路才华超群,志向远大,自信满满,可是莽撞冲动,孔子回以一个意味深长的表情“哂之”,既肯定学生的才能和实力,又含蓄地批评了他说话冲动、毫不谦让的态度。思考延伸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论语•侍坐》章中,孔子秉承组织、引导的原则,巧妙提问,循循善诱。讨论开始前,将问题以简洁明了的形式抛给学生,并且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提供明确的思考角度与立足点。在子路回答后,孔子没有急于评价,干扰其他学生思维,而是引导、组织其余学生各言其志。在讨论中,孔子根据学生回答,及时抓住时机,循循善诱,既对课堂节奏充分把控,又能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独立思考。(摘编自张静《<论语•侍坐>章教育叙事特点及启示》,《文学教育(下)》2020年第5期)思考:请根据材料,概括《论语•侍坐》章的教育叙事特点。明确①目的清晰,使学生各言其志。②师生平等,氛围轻松。③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④提问巧妙,循循善诱。思考延伸 完成同步资源的《分层作业》课后作业 结束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07-31 23:54:02 页数:56
价格:¥3 大小:15.68 MB
文章作者:王贵娥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