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明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明德中学2023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试卷)语文2022.07命题:高一语文备课组审定:高一语文备课组时量:150分钟总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3分)(一)现代文I(5小题,共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洞庭湖,又名云梦泽、青草湖等。作为湖湘地区的“眉目”和标志,洞庭湖意象源远流长,先秦典籍对其就有不少记述和吟咏。历史人物的不断穿梭其间赋予了它独有的绚丽璀璨的地域文化。但真正把洞庭湖作为故事重要的生发地和表现背景的小说出现在唐代,由此形成的多姿多彩的洞庭湖小说群,烙上了鲜明的地域文化印记。洞庭湖,不再是单纯的地理空间,而是充满浪漫气息的圣地,承载着小说家们对理想爱情的期许,对小说诗意化的审美追求。唐传奇中的洞庭湖常常被视为孕育两情相悦的浪漫之地,许多如歌如泣的婚恋故事在这里演绎。如《柳毅传》中柳毅因科考不中去泾川访友的途中遇到牧羊受苦的龙女,为其送信至洞庭,这才引出了以后曲折复杂而又浪漫动人的故事。《郑德璘》中郑德璘与韦氏两人驻舟相遇以诗达意以及韦氏死后复活重逢意中人等妙趣曲折情节,皆发生在洞庭之畔。这些华美而缥缈的爱情,为洞庭湖涂抹上了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洞庭湖还被唐代小说家用来构建异境异物,打造瑰玮奇丽的文学空间,极大地强化了小说的地域特色和艺术魅力。就异境构建而言,特别引人瞩目的有《柳毅传》中的水下龙宫、《许汉阳》中的“夜明宫”等。水下龙宫是“奇草珍木、无所不有”,“夜明宫”则“四面奇花异木,森耸连云”。这些充满想象力的异境是作者浪漫情怀的充分流露。那么为什么洞庭湖会成为唐传奇中最具浪漫气息的地方呢?中唐时期的历史语境应是洞庭湖情结出现、情感意蕴得以丰富的主要原因。中唐以前,唐代文人多有充满进取的精神风貌。安史之乱以后,国运衰退,士人进取之心渐消,遂多于现实之外寻求寄托。具体到小说创作上,表现为在六朝志怪小说的基础上,辅以想象、虚构,在才子佳人、人神交往等情节中解释现实人生、抒发内心怨愤。洞庭湖作为一个有着丰富历史文化积淀的地域,已升华为一种包容了固定情思的文化符号和普遍意义上的文化象征,很好地满足了这一时期文人的期许。中唐时期重视小说审美特性的风尚促使文人更加注重洞庭湖内蕴的挖掘,这一转变为洞庭湖情结在唐传奇中的拓展提供了契机。中唐时期随着“滋味说”等理论的提出,小说家对小说审美特性的认识也在不断提升。他们从丰富多彩的洞庭湖传说里汲取素材、情思、意境来充实文本,从而形成了浓郁的诗意小说。这种诗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插入诗歌,特别是骚体诗,使得以叙事诗为主的小说具备了浓厚的抒情意味。二是在小说氛围和意境上,有意识地营造一种诗一般的韵味。如《湘中怨解》虽是讲述一个人仙遇合的传统题材故事,但作者并不着意于情节的曲折,而是注重意境的营造。小说在“舞毕,敛袖……须臾,风涛崩怒,遂迷所往”中收尾极具诗的韵味与浪漫气息。此外,洞庭湖自身的地理环境与唐代文人的审美心理相契合,使其逐渐成为文人情感的载体。其风流袅娜的自然美,吸引了文人赋予其丰富的意蕴。“俄见碧山出于远波”(《柳毅传》)、“阔水波澄,高天月皎”(《高昱》),寥寥数语,但都写出了洞庭湖超脱清幽之景。这种美景与中唐文人追求逍遥闲适、与世无争的审美心理相契合,从而在唐传奇中被赋予了浪漫、空灵、清幽的意蕴。(摘编自《洞庭湖何以成为唐传奇最浪漫之地》)
材料二:作为天下驰名的山水佳境,“洞庭”在唐诗笔下,是一个经常被提及的意象。尤其是对于水的描写,经常用洞庭来形容水势的阔大与风景的美妙。在这里,“洞庭”只是一个美好风景的代名词,是为了描绘其他相似景象而采取的类似比喻或者联想的手法。如温庭筠的“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濛隔钓船。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就是用洞庭水色比喻咸阳桥上遇雨时的美妙风景。从洞庭湖所处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内涵上看,其形成的审美意义大多情况下表现为肃杀凄凉。“肃杀”指其自然环境而言,而“悲凉”指其人文内涵而言。这种审美意义在唐人许多诗作中,往往表现为一些更加具体的意象。首先,从自然环境上看,洞庭湖到秋天,草木凋零,万物沉寂,这样的季节中,自然多华发之悲,望乡之叹。这一类意象中最重要的是“洞庭波”。“洞庭波起”时,木叶纷飞,江水澄碧,秋风阵阵,凉生枕席。秋天的景物本身具有的肃杀之感和湖水本身具有的阴柔美,都适于抒发哀怨的情感。如“梧桐叶老蝉声死,一夜洞庭波上风”,句中“洞庭波”意象就具有浓郁的凄凉之意。洞庭的凄凉审美意义还表现在“异客”的悲哀上。洞庭湖具有独特的交通地位和政治意义,自古既多逐臣,又多行客。到达洞庭的文人大多非本地人,他们或纵情山水,或在历史文化中寻求慰藉以消遣内心的苦闷。在他们的诗作中,常常不自觉地带着身在异乡为异客的惆怅,这种惆怅与洞庭诗作紧密联系在一起,逐渐地成为了“洞庭”作为一个文学概念的重要内涵。(摘编自《“洞庭”意象在唐诗中形成的独特审美意义》)1.下列选项中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多姿多彩的、具有鲜明地域文化印记的洞庭湖小说群中,洞庭湖承载着小说家们对理想爱情的期许,对小说诗意化的审美追求。B.安史之乱后,有士人在六朝志怪小说的基础上,辅以想象、虚构,在才子佳人等情节中解释现实人生,抒发内心怨愤,这是他们于现实之外寻求寄托的一种具体方式。C.中唐时期小说家对小说审美特性的认识在不断提升,在小说氛围和意境上有意识地营造诗一般的韵味,使小说具备了浓厚的抒情意味。D.洞庭湖具有独特的交通地位和政治意义,很多到达洞庭的非本地文人,在他们的诗作中,常常不自觉地带着身在异乡为异客的惆怅。【参考答案】1.选C。解析:C项“从而使小说具备了浓厚的抒情意味”错误。“小说具备了浓厚的抒情意味”的原因是“插入诗歌,特别是骚体诗”,而不是“在小说氛围和意境上有意识地营造诗一般的韵味”。2.结合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为湖湘地区的“眉目”和标志,洞庭湖意象源远流长,但在唐朝以前还没有出现过描写洞庭湖的小说。B.为了强化小说的地域特色和艺术魅力,唐代小说家常常用洞庭湖来构建异境异物,打造瑰伟奇丽的文学空间。C.《湘中怨解》注重意境的营造,在讲述人仙遇合的传统故事时,有意淡化情节。D.“洞庭波”意象具有秋天的肃杀之感与湖水的阴柔美,比较适于抒发哀怨的情感。【参考答案】2.选D。
解析:A项,原文只是提到“但真正把洞庭湖作为故事重要的生发地和表现背景的小说出现在唐代”,不能由此推断“唐朝以前没有出现过描写洞庭湖的小说”。B项“为了”一词使用错误。“强化小说的地域特色和艺术魅力”是“常常用洞庭湖来构建异境异物,打造瑰伟奇丽的文学空间”的结果,而不是目的。C项“有意淡化情节”错误。原文说“不着意于情节的曲折”,不能据此推断“有意淡化情节”。3.下列诗句用来论证材料二中“洞庭只是一个美好风景的代名词”,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遥看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B.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李白《游洞庭湖五首·其二》)C.洞庭九州间,厥大谁与让?(韩愈《登岳阳楼》)D.雨外鸟归吴苑树,镜中人入洞庭烟。(韦庄《和侯秀才同友生泛舟溪中相招之作》)【参考答案】3.选D。解析:文中“在这里,‘洞庭’只是一个美好风景的代名词,是为了描绘其他相似景象而采取的类似比喻或者联想的手法。”一句说明在唐诗中“洞庭”这一意象常被用来虚指美景,而不是实指洞庭湖。题中A、B、C项中的“洞庭”是实指;D项中的“洞庭”即虚指美景,可以作为论据材料。4.请简要概括材料一的行文思路。(4分)【参考答案】4.解析:①材料一采用层进式结构进行论述。②首先提出唐传奇中洞庭湖是充满浪漫气息的圣地,承载着小说家们对理想爱情的期许,对小说诗意化的审美追求的观点。③接着,论述洞庭湖在唐传奇中的浪漫气息具体表现。④最后,分析指出洞庭湖成为唐传奇中最具浪漫气息的地方的原因。(共4分,每点1分)5.加斯东·巴什拉在《空间的诗学》说:“空间并不是简单的实体容器,而是具有意义的。”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洞庭湖”在唐传奇与唐诗中的“意义”。(4分)【参考答案】5.解析:①洞庭湖,不再是单纯的地理空间,而是充满浪漫气息的圣地,被视为孕育两情相悦的浪漫之地,被用来构建异境异物,打造瑰玮奇丽的文学空间,承载着小说家们的审美追求。②“洞庭”是美好风景的代名词,是为了描绘其他相似景象而采取的类似比喻或者联想的手法。③“洞庭波”已成为一个特定的文学意象,具有肃杀凄凉的审美意义,既有自然环境上的肃杀,也有人文内涵上的凄凉。(共4分,第一,二点1分,第三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二)现代文阅读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邻居们老舍明先生对不识字的太太放纵儿女,和邻居吵闹,辞退仆人这些事,给她一些自由,以为是为明家露脸。明先生的头抬得很高。他有在洋人那里赚钱的职业,他求不着别人,所以用不着客气。他永远不看书,因为书籍不能供给他什么。可是,他究竟还有点不满意。他清清楚楚地看见自己身里有个黑点,像水晶里包着的一个小物件。可是他没法去掉它,它长在他的心里。他知道太太晓得这个黑点。明太太所以爱多心,也正因为这个黑点。邻居是对儿姓杨的小夫妇,明先生看不起他们,总以为教书的人是穷酸,没出息的。尤其叫他恨恶杨先生的是杨太太很好看。他看不起教书的,可是女教书的——倘若长得够样儿——多少得另眼看待一点。杨穷酸居然有这够样的太太,比起他自己的要好上十几倍,他不能不恨。
明先生的小孩偷了杨家的葡萄。界墙很矮,孩子们不断地过去偷花草。对此,杨先生始终不愿说什么,他似乎想到明家夫妇要是受过教育,自然会自动过来道歉,可明家始终没来。杨太太决定找明太太去。杨太太很客气:“明太太吧?我姓杨。”明太太准知道杨太太是干什么来的,而且从心里头厌恶她:“啊,我早知道。”杨太太所受的教育使她红了脸,而想不出再说什么。可是她必须说点什么。“没什么,小孩们,没多大关系,拿了点葡萄。”“是吗?”明太太的音调是音乐的,“小孩们都爱葡萄,好玩。我并不许他们吃,拿着玩。”“我们的葡萄,”杨太太的脸渐渐白起来,“不容易,三年才结果!”“我说的也是你们的葡萄呀,酸的;我只许他们拿着玩。你们的葡萄泄气,才结那么一点!”“小孩呀,”杨太太想起教育的理论,“都淘气。不过,杨先生和我都爱花草。”“明先生和我也爱花草。”“假如你们的花草被别人家的孩子偷去呢?”“谁敢呢?”“你们的孩子偷了别人家的呢?”“偷了你们的,是不是?你们顶好搬家呀,别在这儿住哇。我们的孩子就是爱拿葡萄玩。”杨太太没法再说什么了,嘴唇哆嗦着回了家。作为最新式中国人的杨先生不便于当面交涉,客客气气地写封信吧,只求明先生嘱咐孩子们不要再来糟蹋花草。信是杨家仆人送过去的,被明太太窝回去了。下午,老妈子拿进一封信来。杨先生接过一看,门牌写对了,可是给明先生的。他忽然想到扣下这封信,可是马上觉得那不是好人应干的事。告诉老妈子把信送到邻家去。“拿回去吧,我们不看这个!”“给明先生的!”老妈子说。“是呀,我们先生没那么大工夫看你们的信!”“是送错了的,不是我们的!”“送错了的?”明太太翻了翻眼,马上有了主意,“叫你们先生给收着吧。当是我看不出来呢,不用打算诈我!”拍的一声,门关上了。怎么处置这封信呢?私藏别人的信件?拆开看看?是不光明的。想来想去,杨先生决定给外加一个信封,改上门牌号数,扔在邮筒里。第二天早晨,夫妇忙着去上学,忘了那封信。下学回来,刚要吃饭,听见明家闹起来了。饭后,杨家的老妈子知道了消息:明先生打太太是为一封信,要紧的信。杨先生想必定就是他所存着的那封信了。既是要紧的信,为什么不挂号,而且马马虎虎写错了门牌呢?混蛋应受惩罚。他想起那些葡萄来……第二天早晨把那封送错的信和劝告明家管束孩子的信一齐发了,他不希望明先生悔过,只教明混蛋看看读书人是怎样的客气与和蔼,是君子就够了。明先生见着了写信的人,知道了信的内容:他和一个朋友借着外国人的光儿私运了一些货物,被那个洋人晓得了。所以他担心,命令太太去索要那封信。明太太宁肯挨打也不肯去,这太难堪了,就诬说杨家不给。明先生的气不打一处来,就凭个穷酸教书的敢跟我斗气。哼!他向孩子们发了命令。邮差下午四点多送来了信。明先生看完,心中说不出是难受还是痛快。痛快的是,他看明白了那封写错了门牌的信,杨先生没有拆开;难过的是另一封,使他更讨厌那个穷酸,他觉得只有穷酸才能那样客气,客气得讨厌。
路上,杨先生满心痛快:既然把那封信送回了原主,而且客气地劝告了邻居,这必能感动了明先生。一进家门,他愣了,院中的花草好似垃圾箱忽然疯了,一院子满是破烂儿。他知道这是谁做的。怎么办呢?他想要冷静地找主意,可冷静不了,他的那点野蛮的血沸腾起来。扯下衣服,捡起两三块半大的砖头,隔着墙向明家的窗子扔了去。听着玻璃的碎裂,他心里痛快。他似乎忽然由文明人变成野蛮人,觉出自己的力量与胆气,像赤裸裸地洗澡时那样舒服,无拘无束地领略着一点新的生活味道。他等着明先生来找他打架。明先生不想过来,因为他觉得杨先生不那么讨厌了。看着破碎玻璃,虽不高兴,可也不十分不舒服。他开始想到嘱告孩子们不要再去偷花。可一想起杨太太,又不能不恨杨先生;可是恨与讨厌,他现在觉出来,是不十分相同的。“恨”有那么一点佩服的气味在里头。第二天是星期日,杨先生在院中收拾花草,明先生在屋里修补窗户。世界上仿佛很平安,人类似乎有了相互的了解。(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正是因为明先生身上的“黑点”,使得明太太面对杨太太时格外强调杨家葡萄的“酸”。B.杨先生在送回信件后“满心痛快”,是一种现代小市民的自以为是和一点“精神胜利”。C.杨先生家的花园“遭难”,是明先生家的小孩“做”的,但背后却是得到明先生指示的。D.明太太两次都没有接受杨家的送信,是因为她不识字,又小聪明,不知道信是给明先生的。【参考答案】6.D(“明太太两次都没有接受杨家的送信,是因为她不识字”错误。第一次没接受不是因为不识字,而是因为她的泼辣。)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葡萄事件”中,作者最出色的塑造在明太太的语言上,寥寥几句,句句带着居高临下的蛮不讲理,泼妇的气息扑面而来。B.在“信件事件”中,通过对杨先生不同发展阶段的心理变化的描写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使故事节奏张弛有度。C.“踏花事件”中杨先生通过“以暴制暴”的方式,意想不到地换来了两家的太平,这样的结局处理其实在意料之中。D.小人物、小事件,合乎老舍短篇小说“集中”“紧凑”的要求,最精巧的是人与事的配合相辅相成,丝毫不见突兀。【参考答案】7.C(“这样的结局处理其实在意料之中”错误。结局在意料之外,而非意料之中。)8.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4分)【参考答案】8.①讨厌杨先生,是因为杨先生身上的客气和穷酸气惹人心烦。(或答因为明先生讨厌读书人。)②而恨是因为杨先生有一个让自己羡慕的太太,(或答“因嫉妒而恨”),同时恨中又包含了对其胆气和血性的佩服。(每点2分)9.小说运用多种手法以取得的讽刺的艺术效果,请从文中举出三处手法不同的例子,并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
9.①杨先生知书达理和后文野蛮动粗,这两处形成鲜明对比,极具讽刺意味。(或答“葡萄事件”中,杨太太的客气礼貌与明太太蛮不讲理的对比)②文章结尾的“平安”“了解”,使用了反语的艺术手法,暗藏嘲弄。③“杨穷酸”“明混蛋”,“漫画式”笔法刻画人物形象,展现了辛辣的嘲讽。④结尾本应暴力相对的两人之间居然产生了相互的了解,突转的手法带来了讽刺意味。(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可得满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9分)(一)文言文阅读(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苏洵《六国论》)材料二宋二苏氏论六国徒事割地赂秦,自弱、取夷灭,不知坚守纵约;齐、楚、燕、赵不知佐韩、魏以摈秦:以为必如是,而后秦患可纾。夫后世之所以恶秦者,岂非以其暴邪?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当是时,东诸侯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国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兵连祸结,曾无虚岁。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曰:“若是,则六国无术以自存乎?”曰:奚为其无术也。焉独存,虽王可也。孟子尝以仁义说梁、齐之君矣,而彼不用也,可慨也夫!(李桢《六国论》)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决定,确定B.始速祸焉招致C.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假如D.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当……时候【参考答案】10.D解析:当,如果。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二苏:指的是苏洵和苏辙,他们都曾写过《六国论》。B.纵约:即“合纵”,是六国联合对抗秦国的战略。C.东诸侯:指的是崤山、函谷关以东的各诸侯国。D.王:指的是变法图强,以武力统一海内,称霸天下。【参考答案】11.D王,行王道(仁政)以统一天下。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B.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C.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D.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参考答案】12.D译文:假使拥有的地理形势有利如秦国,并且得到上天的帮助,那么六国当中的一国也可以象秦国一样统一中国。只是他们最终没有能够做秦国所做的事,因此(六国)是自己削弱(自己),而导致灭亡的。13.下列对材料一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引用古人的话,以“抱薪救火”为比喻,说明以地事秦必然导致灭亡的严重后果。B.选文以齐、燕、赵三国灭亡的进程,具体论证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的道理。C.这两段文字体现了苏洵文章的特点:行文纵横恣肆,气势逼人;语言朴素简劲,富有表现力。D.两段文字均采用对比论证及事实论证的方法,论证文章中心论点,发人深思,令人警醒。【参考答案】13.B解析:B项,应是具体论证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道理。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14.(1)况且,燕、赵两国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几乎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势孤立危急,战败而灭亡,实在是不得已的。(革灭、殆尽、智力孤危、诚)(2)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2)他们沉溺于武力攻打,习惯于尔虞我诈,弱肉强食,(这)与秦国相比没有什么不同。(其、溺、虞诈、视秦无异也)【参考译文】宋朝苏洵和苏辙认为六国只会割地贿赂秦国,(六国的割地)是自己削弱自己而导致灭亡的。(他们)不知道坚守合纵盟约的重要;齐国、楚国、燕国、赵国不知道帮助韩国、魏国来(一起)抵抗秦国(的重要):认为必须像这样(割地贿赂秦国)之后,秦国的威胁(就)可以消除。后人痛恨秦国的原因,难道不是因为秦国统治者的残暴吗?据我看来,那六国都想做秦国所做的事,未必只是因为秦国有罪。在这个时候,山东诸侯六国中,没有一个(诸侯国的实力)能超过秦国的啊,他们沉溺于武力攻打,习惯于尔虞我诈,弱肉强食,(这)与秦国相比没有什么不同。战争连续不断,战祸连年不绝,假使拥有的地理形势有利如秦国,并且得到上天的帮助,那么六国当中的一国也可以象秦国一样统一中国。只是他们最终没有能够做秦国所做的事,因此(六国)是自己削弱(自己),而导致灭亡的。(有人)说:“如果这样,那么六国就没有办法来保存自己了吗?”回答说:哪里是他们没有办法啊!岂止是保存下来,即使称王(也)可以。孟子(就)曾经用仁义游说梁国、齐国的君王,而他们都不采纳,可叹啊!(二)古代诗歌阅读(2小题,9分)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15—16题。短歌行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子衿《诗经·郑风》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注:《诗经·郑风·子衿》是一首爱情诗,写女子对情人的思念与埋怨。青衿,读书人穿的衣服。又,郑玄曰:“礼,父母在,衣纯以青。”意为父母健在,应着纯青色衣服以示孝敬。15.下列对《短歌行》一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全诗四句一节,共八节。开头两句抒发对时光易逝的感慨,蕴藏着及时努力之意。B.三、四节引古喻今,突出了他求贤而不得时的朝思暮想和求得贤才后的恭敬热情。C.五、六节承接上文,进一步抒发诗人渴望贤才的情怀,时忧时喜,感情有起伏。D.最后两节运用借代和引用的手法,深化诗人渴求贤才的热望和统一天下的雄心。16.曹操《短歌行》对《子衿》篇的化用有何深意?(6分)15、D.运用比兴和引用的手法,而不是借代。16、①“青青子衿”象征知识与才能,代表的正是曹操日思夜想的青年俊秀。②据郑玄笺:“礼,父母在,衣纯以青”,“青青子衿”又可隐喻忠孝、淳厚的人品,这也正是曹操所求贤才的重要品质。③“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原指对情人的思念,此处隐喻对贤才的思慕。④用典中被省略的“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表达了因天下青年才俊不够主动或者说不理解其政治抱负而产生的寂寞之情和悲凉之感!作者的英雄气概、一统天下的韬略伟志,竟然鲜有人知,这也就是他“沉吟至今”“忧从中来,不可断绝”的深层次的缘由。(任答三点得满分)(三)名篇名句默写(1小题,10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谏太宗十思疏》中指出君王有重大权利和地位的两句是:,。(2)《阿房宫赋》中用“,”来总结若六国“爱人”则不被秦灭,接着写如秦也“爱人”,便不可能亡国灭族。(3)亲朋无一字,。戎马关山北,。(杜甫《登岳阳楼》)(4)子曰:“,。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十二章)(5)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十二章)【参考答案】17.(1)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2)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3)老病有孤舟凭轩涕泗流(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5)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三、基础知识掌握与运用(6小题,18分)(一)字音/字形/成语18.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青蒿(hāo) 疟疾(nüè) 把柄(bǎ) 蚌埠(bènɡ)B.砒霜(pī) 细胞(pāo) 朔风(shuò) 背包(bēi)C.遐想(xiá) 栅栏(shān) 杜撰(zhuàn) 惊诧(chà)D.鄙视(bǐ) 怪诞(dàn) 潜心(qiàn) 刨根(páo)【参考答案】18.A【解析】B项,有错误,“细胞(pāo)”读音应为“bāo”;C项,有错误,“栅栏(shān)”读音应为“zhà”;D项,有错误,“潜心(qiàn)”读音应为“qián”。故答案为:A19.下列句中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盛名 瑰宝 受予 截然不同B.侠窄 拼凑 夸耀 汹涌不息C.深渊 酌情 模糊 冷嘲热讽 D.综迹 导致 湮没 漆黑一团【参考答案】19.C【解析】A项,受予——授予;B项,侠窄——狭窄;D项,综迹——踪迹。故答案为:C2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作为学者,林庚先生是出类拔萃的;作为老师,林庚先生是平易近人的;作为人,他用自己的平凡表现出他做人的崇高境界。B.但就在他美滋滋地打着名著的主意时,跟风书和“本土”经管书、励志书也纷纷出版——跟风出版让人一言难尽。C.荆山之巅的大禹雕像头戴栉风沐雨的斗笠,手握开山挖河的神锸,脚踏兴风作浪的蛟龙,再现了他与洪水搏斗的雄姿。D.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不仅在舞台上风姿绰约,在日常生活中也气度不凡,无论何时何地,他总能让人为之倾倒。20.答案:CA正确,出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符合语境。B正确,可见一斑:比喻见到事物的一小部分也能推知事物的整体。符合语境。C搭配不当。“栉风沐雨”指风梳头,雨洗发,形容奔波劳碌,不避风雨。一般作谓语,不能作定语。D正确,“风姿绰约”形容风度姿态柔美动人。这里用来形容梅兰芳是可以的,因为他扮演的是旦角。(二)语病/文化常识/衔接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3题。中华民族自古就是崇尚劳动的民族,从“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耕作,到“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匹晚霞”的纺织,再到“六月调神曲,正朝汲美泉”的酿造,古往今来,对劳动的赞歌绵延不绝。
“青春激情绘理想,攀科学高峰为祖国争光,机器轰鸣马达响,云霓织成锦绣万里长,麦浪滚滚牛羊壮,丰收的歌声传遍四方。”建党百年前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中,一段戏曲表演生动再现了新中国劳动者意气风发登上历史舞台的场景,令观众久久难忘,劳动的光荣、崇高、伟大与美丽,凝聚在唱词里,也驻留在人们心间。()人行天地间,只有不图安逸,不惧困苦,爬过高山,趟过激流,拼搏过,奉献过,才能感受“千淘万滤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喜悦与充盈,才能体会生而为人的自在与尊严。劳动创造财富,劳动者在劳动中所体现出的坚守与热爱,更是一笔无与伦比的财富。他们让我们相信,有奋斗,有梦想,有机会,美好的一切东西都能够生产出来。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创造了财富的劳动,也砥砺着精神。B.劳动,砥砺着精神,也创造了财富。C.砥砺着精神的劳动,也创造了财富。D.劳动,创造了财富,也砥砺着精神。21.D。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文章围绕“劳动”展开,作为段首句,应以“劳动”开头,排除AC;按照由浅到深的顺序,应是“财富”在前,“精神”在后,排除B。故选D。22.文中而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他们让我们相信,有机会,有奋斗,有梦想,美好的东西一切都能够创造出来。B.他们让我们相信,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生产出来。C.他们让我们相信,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D.他们让我们相信,有奋斗,有梦想,有机会,美好的东西一切都能够生产出来。22.C。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划线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按事理顺序,应是先有梦想,再把握机会,再去奋斗,即“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是搭配不当,“美好的东西”应是“创造”出来。只有C项修改正确。故选C。23.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莎士比亚是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一生创作了诸多经典的戏剧,例如“四大悲剧”:《李尔王》《奥赛罗》《麦克白》《罗密欧与朱丽叶》。B.《说“木叶”》中所说的“暗示性”在古代诗歌中其实并不罕见,“柳”“梅”“月”“鸿雁”等形象都具有比较强的暗示性。C.《庄子》今存33篇。庄子的文章想象奇特,构思巧妙,善于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鲁迅先生赞誉说:“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D.奏疏一类公文,往往针对具体政事阐发观点,务求实效,因而要精心构思,巧妙措辞,选取恰切的立足点和切入点,比如李斯的《谏逐客书》。23.A。《罗密欧与朱丽叶》应为《哈姆莱特》。四、写作(60分)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滤镜是用来实现图像的各种特殊效果的工具。近年来,滤镜技术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人们在存留日常生活的影像时也常常使用滤镜,曾有人戏言,“照片”现在都成“照骗”了。一些热门影视剧也因滥用滤镜,致使画面失真,导致口碑崩塌。为了更美而诞生的滤镜技术,反而成为大众审美异化的催化剂。这使我们不得不反思:在求美和求真之间,在审美需求与价值取向之间,我们应该何去何从?对此,你有怎样的启发与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文题解析】题目从滤镜的概念起始,谈及以变美为目的的滤镜技术受到人们的钟爱,来作为引发写作的起点。滤镜衍生出的滤镜技术可以让一切变得更美,满足大众审美需求,但却也让“照片”变成了“照骗”,引导大众审美异化。更有甚者,一些热门影视剧也因滥用滤镜,致使画面失真,导致口碑崩塌。命题人对此持否定的判断。题目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在求美和求真之间,在审美需求与价值取向之间,我们应该何去何从?这正是审题的核心所在。“‘照片’现在都成‘照骗’”和“为了更美而诞生的滤镜技术,反而成为大众审美异化的催化剂”“画面失真、口碑崩塌”这些内容都凸显命题人的否定态度。既然否定了这种求美的做法,那么“在求美和求真之间,在审美需求与价值取向之间,我们应该何去何从?”要求“美”,更要求“真”,不可为求“美”而失“真”。可以正向立意:用滤镜过滤一切杂质,发现生活的别样美好与新奇;也可以反向立意:过多使用甚至依赖滤镜,会让人陷入虚幻,迷失方向,打破滤镜才能客观清醒的认识世界;也可以辩证立意,该美化时用滤镜,该清醒时弃滤镜……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入手行文,只要能写出自己的启发和思考即可,就是年轻人应该正确对待“美”,认知“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