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12词四首第1课时课件(部编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55

2/55

3/55

4/55

剩余5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秋瑾 同学们,从这几句词中,你是否感受到词人远大的抱负?感受到词人壮志难酬的无奈?今天让我们走进词作,一起感受词人为国为民的远大抱负吧! 12词四首第1课时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CONTENTS教学目录学习目标01必备知识02初读课文03精读课文04课堂小结05 学习目标1.了解词人及写作背景,把握词作大意。2.体会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把握塞外特殊的环境特点。3.感受词人忧国怀乡的思想感情。 走近作者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著有《范文正公集》。他工于诗词散文,风格较为明健。现有《范文正公集》传世。必备知识 宋朝建立后,采取重内轻外的政策,武备松弛,仁宗即位后,积贫积弱之势更加明显,表面上一片歌舞升平,实际上危机四伏。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宋与西夏交兵,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担起西北边疆防卫重任。这首词就是他身处军中的感怀之作。创作背景必备知识 词词是诗的别体,隋唐时兴起,成熟繁盛于宋,是诗演进与发展的产物。词有词牌,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它规定了可供演唱的词的音乐。每一种词牌都规定了词的字数、句数、平仄和用韵。内容上也有大体规定,抒发的感情也有一定的讲究。文学常识必备知识 根据字数多少,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一般认为,58字以内为小令,59字至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根据词作风格,词主要分为婉约与豪放两大派。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朗读指导初读课文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疏通文意初读课文边界要塞之地。这里指当时的西北边疆秋季北雁南飞,传说至湖南衡阳城南的回雁峰而止边塞特有的声音号角层峦叠嶂。嶂,直立似屏障的山峰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译文:西北边境秋天的风景十分奇异,大雁向衡阳展翅飞去,毫无留恋之意。从四面八方传来的各种边塞特有的声音随着号角一起响起,层峦叠嶂之间,长烟直上,落日斜照着紧闭的孤城。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指边患未平、功业未成。燕然,古山名,即今蒙古国境内之杭爱山;勒,刻石记功。据《后汉书·和帝纪》记载,东汉窦宪大破北匈奴,穷追北单于至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羌笛,古代西北羌族的一种乐器征人夜深不能入睡。寐,睡出征的士兵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译文:饮一杯浊酒,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但边患未平、功业未成,还乡之日无法预计。羌笛声悠扬,夜深霜重,征人夜深不能入睡,将军和战士都已满头白发,无不因这种痛苦而落泪。 分析讨论精读课文1.“塞下秋来风景异”一句交代了哪些内容?“塞下”点明词人所在地;“秋”点明季节,“风景异”概括写出了边塞秋季风光十分奇异。 2.请从炼字角度赏析“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异”字突出了西北边塞秋景的奇异,与中原不同,从侧面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为下文勾勒西北边境肃杀凄凉的秋景做铺垫。 3.从写景角度赏析“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1)选景典型生动,边声嘈杂,号角呜咽,千嶂、长烟、落日、孤城,展现了边塞特异的风光。(2)渲染了浓厚的悲凉气氛,为下片的抒情蓄势。 4.结合上片内容,说说塞下风景“异”在哪里。“异”主要表现在与中原地区完全不同,十分奇异。(1)气候异。“衡阳雁去无留意”,秋天边塞的大雁向南飞去,毫无留恋,从侧面表明塞下秋天气候极其寒冷,这与中原地区的气候是大不相同的。 (2)声音异。“四面边声连角起”,大风、羌笛、马嘶等边塞特有的声音同不断起伏的号角声混杂在一起,构成了塞下特异的声音,这些声音在中原地区是听不到的。 (3)环境异。“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坐落在层峦叠嶂间的孤城,当暮霭生成、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了城门,展现了塞下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环境,这当然和中原地区华灯初上时的太平景象迥然不同。 5.“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词人怎样的心理?对比、用典。上句“一杯”与“万里”简单的两个数量词,巧妙地连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鲜活地勾画出边疆将士想要借一杯浊酒消解乡愁,却因家乡遥远还不知归途,而乡愁更浓。 下句化用“勒石燕然”的典故,表明战争没有结束,还乡之计无从谈起,抒发了守边将士渴望成就功业的报国之情。这两句抒发了词人思念家乡,但又因外患未除,渴望建功立业的矛盾心理。 6.请简要赏析“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羌管悠悠霜满地”的环境描写,渲染出萧瑟肃杀的气氛,更添愁思与悲凉之感。“将军白发征夫泪”运用互文,描绘将士们因功业未成难以归家而不能入睡、哀伤流泪的情景,表达了词人思念家乡、功业难成的哀伤,也含蓄表达了对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 7.词的上片和下片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上片侧重描写,下片侧重抒情。表达了词人思念家乡、功业难成(壮志难酬)的哀伤,有凄清悲凉之感,也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对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之情。更多赏析详见《教材帮》 课文主旨课堂小结这首词通过写边塞的战地风光,表现了词人渴望报国立功的英雄气慨和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感慨情怀,同时也写出了边塞战士的艰苦生活。 板书设计课堂小结塞下秋景征人之情渔家傲·秋思雁去边声千嶂长烟落日孤城浊酒归无计羌管人不寐白发征夫泪荒凉、萧瑟的气氛思乡忧国功业难成思家难归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CONTENTS教学目录学习目标01必备知识02初读课文03精读课文04课堂小结05 学习目标1.了解词人及写作背景,把握词作大意。2.品读词句,感受词人的豁达胸襟和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他在诗、文、词、书、画等领域,均取得了极大成就。其散文豪放自如,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走近作者必备知识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突破了词传统的抒情模式和创作心态,把词的题材拓展到社会生活、个人情感的方方面面,扩大了词的境界,或怀古,或讽今,多抒发文人士大夫的襟怀,后人称之为“东坡体”。他与同为豪放派的辛弃疾并称“苏辛”。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传世。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等。 创作背景必备知识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苏轼因和王安石政见不合,自请外任。他先在杭州任通判,熙宁七年(1074),迁任密州知州。当时苏轼虽年近不惑,但依然雄心勃勃,在贬官外任中,不但尽力解除民间疾苦,而且时刻准备驰骋疆场,为国效力。这首词是熙宁八年(1075)冬天苏轼与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 豪放派豪放派为宋词一大流派,由北宋苏轼开创,经南宋辛弃疾而达到高峰。内容上多抒发强烈的政治热情,豪爽的英雄本色;语言畅达流利,直抒胸臆;风格豪迈奔放,意境雄奇阔大。文学常识必备知识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朗读指导初读课文 疏通文意初读课文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作者自称黄犬往上托,举苍鹰形容骑马的随从很多,骑,一人一马的合称全城孙权 典故一【亲射虎,看孙郎】“看孙郎亲射虎”。孙郎,指孙权。据《三国志·吴书·吴主传》,孙权曾经“亲乘马射虎”。作用:词人以孙权自喻,表示勇武可用。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译文: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人的狂傲之气,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着苍鹰,头戴锦缎帽子,身穿貂皮衣服,浩浩荡荡的大部队像疾风一样,席卷平坦的山冈。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还开阔雄伟稍白终将饰以彩绘的弓星名 典故二【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朝廷什么时候派遣冯唐到云中来赦免魏尚呢?云中,古郡名,治所在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载:汉文帝时,云中郡守魏尚抵御匈奴有功,却因为上报战功时多报了六颗首级而获罪削职。冯唐为之向文帝辩白此事,文帝即派冯唐持节去赦免魏尚,复为云中郡守。作用:词人以魏尚自许,表示可以为国戍边。 典故三【天狼】星名。传说天狼星“主侵掠”(《晋书·天文志》)。《楚辞·九歌·东君》:“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作用:喻指侵扰西北边境的西夏军队。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译文:我喝足了酒,胸襟开阔,胆气豪壮。鬓角稍白,又有什么关系呢?朝廷什么时候会像派遣冯唐到云中来赦免魏尚一样赦免我呢?我终将拉开饰以彩绘的弓,使之呈现满月的形状,瞄准西北,把代表西夏的天狼星射下来。 分析讨论精读课文1.“老夫聊发少年狂”中的“狂”字妙在何处?“狂”字是上片的文眼,奠定了全词纵情、豪迈的感情基调。用“狂”字贯串全篇,抒发了词人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气。 2.“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一句描写了词人怎样的形象。这三句写词人出猎时装备齐全、一身猎装的姿态,刻画了他气宇轩昂、威风凛凛的形象。 3.古人用语往往一字传神。试赏析“千骑卷平冈”一句中的“卷”字妙在何处。“卷”字极言行走之快,不仅表现了出猎场面的盛大壮观,而且写出了随从矫健的身姿和如虹的气势。 4.“鬓微霜,又何妨!”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境?其言外之意是什么?表达了词人不服老的心境。其言外之意是:我虽然年纪大了,但我仍能跃马驰骋疆场,迎击来犯之敌。 5.结合词作内容,说说苏轼的“狂”表现在哪些方面。苏轼的“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上片出猎时的“形狂”(行为语气之狂)和下片请战时的“心狂”(心态志向之狂)。 “形狂”一指“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的行为之狂,二指“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的语气之狂。苏轼出猎把猎狗和苍鹰这样凶猛的动物带在身边,穿着打扮张扬,带着“千骑”场面盛大,并且“报”知全城百姓去看他像当年孙权那样射虎打猎,这些足见苏轼的“狂”。 “心狂”一指“鬓微霜,又何妨”这种不服老的心态之狂,二指“会挽雕弓如满月,西边望,射天狼”这种沙场杀敌、报国立功的远大抱负之狂。“又何妨”一句斩钉截铁、不容置疑地表现出了他对“鬓微霜”的不在乎,苏轼自比魏尚,渴望一展抱负、报国杀敌、建功立业,这些更能体现苏轼的“狂”。 课文主旨课堂小结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了词人渴望被朝廷重用、建功立业、为国杀敌的豪情壮志。 板书设计课堂小结江城子·密州出猎上片:冬猎盛况下片:表明志向威武雄壮牵黄擎苍千骑卷平冈倾城相随鬓霜何妨盼遣冯唐西北望,射天狼壮志满怀老当益壮渴望报国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07-11 17:09:02 页数:55
价格:¥2 大小:5.14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