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15驿路梨花第2课时课件(部编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32

2/32

3/32

4/32

剩余28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15驿路梨花第2课时 学情回顾01精读课文02课堂小结03积累拓展04教材课后习题05CONTENTS教学目录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学习了文章的巧妙构思,这节课,我们重点分析作者寄予“梨花”的情感,并理解文章标题的妙处。学情回顾 我喜欢解放军战士,他们在树林里过夜淋了大雨,就想着建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但并不是为着自己在这里长住,而是为方便过路人而修建。1.文中人物形象较多,你最喜欢哪一个?结合文章说明理由。精读课文分析讨论 我喜欢梨花姑娘,她被解放军感动,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照料小茅屋,出嫁后也让小屋有合适的照顾者。我喜欢梨花的妹妹,她年龄虽小,但也能接过照管小茅屋的任务,还带动小伙伴一起来完成任务。 我喜欢瑶族老人,他四处打听小茅屋的主人是谁,还专门来送粮食道谢,知恩图报,也努力帮助他人。我喜欢“我”和老余,他俩本就是普通的过路人,受到照料后主动留下来修葺小茅屋,向为群众着想的哈尼小姑娘学习。 2.文中的梨花姑娘并没有出场,形象却十分鲜明。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作者是如何刻画梨花姑娘的形象的。 通过间接描写从侧面刻画通过对自然景物梨花的描写。文中多处描写美丽、洁白、香气四溢的梨花,以梨花之美衬托人物之美,赞美梨花姑娘心灵的美好。通过他人的讲述。瑶族老人的讲述、梨花妹妹的讲述,揭示了梨花姑娘学雷锋的缘由,表现了她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 通过对小茅屋中物品的描写。从“我”和老余的视角,由外到内,由整体到局部,细腻而有层次地描写了小茅屋内的陈列,突出了梨花姑娘的细心、周到、乐于助人。 3.“梨花”在文中多次出现,所指不尽相同。请找出来,解释各自的含义,并说说这几次出现对全篇结构的作用。 ①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自然界洁白美丽的梨树林,给暮色中行走在大山深处的“我”和老余,带来了“有人家”的欣喜和希望。点题,为故事情节的展开做铺垫。 ②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实写淡淡月光下轻轻飘落的梨花瓣,表现出梨树林优美、柔和、舒适和清幽的环境特点,创设出充满诗情画意的优美意境,烘托出“我”和老余有了希望,得到安慰时的心情。 同时,为下文小茅屋的出现做铺垫,以自然环境之美烘托屋主人的美好心灵。 ③老人家说到这里,停了一会儿,又接着说下去:“我到处打听小茅屋的主人是哪个,好不容易才从一个赶马人那里知道个大概,原来对门山头上有个名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她说这大山坡上,前不着村后不挨寨,她要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来帮助过路人。”梨花,是哈尼小姑娘的名字。由此,景物“梨花”和人物“梨花”建立起关联。 ④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虚实映衬,香气四溢的梨花林与梨花姑娘相映生辉,为全文营造一种景和人融合的意境,也表达了作者对小茅屋“主人”助人为乐精神的赞美之情。照应文题的同时,产生了第二个误会,推动故事情节向纵深发展。 ⑤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小说结尾,洁白盛开的梨花与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融为一体,花美人更美。“梨花”成了助人为乐的人物群体的象征。梨花的朴实无华,就是边疆少数民族淳朴民风的象征;梨花的香气四溢,就是对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的发扬光大。 “处处开”的“驿路梨花”,饱含作者对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对边疆少数民族的淳朴民风、对发扬光大雷锋精神的一代新人的赞美、崇敬之情。 文中的“驿路”,指过往行人所走的道路。它是“我”和老余在边疆行走的道路,是雷锋助人精神长盛不衰的地域见证。4.想一想,本文用“驿路梨花”做标题有什么妙处? “驿路梨花”是盛开在边疆路上的梨花,在作者笔下,这既是自然界的梨花——开满枝头,洁白如雪,香气四溢,又是梨花姑娘——助人为乐,充满朝气,淳朴热情,还是雷锋同志助人为乐精神的象征——处处盛开,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更是边疆民族优良民风的体现——朴实热情,知恩图报,从善如流。 “驿路梨花”将标题与主题,形式与内容,梨花的自然美和人物的心灵美,巧妙联系,和谐一体;同时,“驿路梨花”语出陆游的诗,这也为文章增添了文化韵味。 课文主旨课堂小结本文通过云南边疆哀牢山中路边一间小茅屋的故事,生动地表现了雷锋精神在少数民族地区生根开花不断传递的动人情景,热情地歌颂了人民群众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 课堂小结写作特色1.构思巧妙,引人入胜小说以“我”和老余的见闻为线索,围绕“小茅屋的主人到底是谁”,巧设了三个悬念、两次误会。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结合插叙,使故事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 2.写景抒情,以花喻人作者多次描写梨花。第一次描写梨花盛开,把读者带进优美的意境中。第二次写梦见梨花,是虚写,以梨花的洁白衬托人物美好的心灵。第三次写到梨花,人花并提,以大自然之美衬托人物精神之美。这样行文,可谓新颖别致,匠心独运,堪称寓情于景之妙笔。 驿路梨花梨花林中发现小屋小屋解除我们的疲劳、饥饿课堂小结板书设计得知小屋主人名叫梨花山峦层叠天色晚,做铺垫小屋无灯无人,设置悬念小屋主人周到,彰显品质猜小屋主人,深化悬念误认小屋主人,再设悬念说出小屋主人名字,似解悬念小姑娘讲述小屋来历讲出盖屋之人,又生悬念小姑娘说明原委,解开悬念热情赞美结束全篇:梨花衬人,心灵纯美雷锋精神代代传 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南宋)陆游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积累拓展更多积累详见《教材帮》 一、下面的人物分别与小茅屋有过什么故事?谁是小茅屋的主人呢?“我”和老余瑶族老人一群哈尼小姑娘解放军战士梨花“我”和老余:在梨树林边,发现了小茅屋;在小茅屋中得到了照料;第二天和瑶族老人一起为小茅屋加草,挖排水沟。教材课后习题 瑶族老人:打猎迷路,在小茅屋中得到照料;专门到小茅屋送粮食,方便路人;修葺小茅屋。一群哈尼小姑娘:照料小茅屋。解放军战士:向雷锋同志学习,为方便过路人,建造小茅屋。梨花:被解放军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感动,照料小茅屋。他们都为小茅屋作出了贡献,都是小茅屋的主人。 二、本文构思巧妙,层层设置悬念和误会,使故事情节一波三折。结合课文内容分析这种写法,说说其表达效果。本文设置了三层悬念和两次误会。第一层悬念:“我们”正为夜晚住宿焦急时,发现小茅屋,屋里却没人没灯,由此产生“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的疑问。 第二层悬念(第一次误会):“我们”误以为瑶族老人是主人,然而他不是,那么主人到底是谁?第三层悬念(第二次误会):“我们”和瑶族老人误以为哈尼小姑娘是主人,然而她也不是,那么谁才是小茅屋真正的主人?文中设置层层悬念和误会,不断推进情节发展,吸引着读者的注意力;同时,这种写法使全文情节跌宕起伏,避免了平铺直叙,读来引人入胜。 三、“梨花”在文中多次出现,所指不尽相同。请找出来,解释各自的含义,并说说这几次出现对全篇结构的作用。再想一想,用“驿路梨花”做标题有什么妙处?答案详见《教材帮》 四、这篇小说所写的朴实民风是否让你感动?读完后,你对“公德”这个概念有什么想法?联系现实,和同学们讨论这个话题。 示例:感动。“公德”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具有的基本素质。然而,在现实社会中,仍然存在一些缺乏公德的人,他们只顾一己之私,从不关心、帮助他人。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应加大宣传培养公德意识的力度,学习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07-08 23:00:01 页数:32
价格:¥2 大小:4.22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