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高考
>
模拟考试
>
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2023届高三历史新高考冲刺模拟试题(Word版附解析)
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2023届高三历史新高考冲刺模拟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4
2
/14
剩余12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2023年新高考冲刺模拟测试历史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管笔填涂;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书写;必须在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无效;保持答卷清洁、完整。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题卷学生保存,以备评讲)。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秦朝服役“失期”处罚的历史叙述。对此解读正确的是()记述出处御中发……期三日到五日,谇(责备);六日到旬,赀一盾(盾牌);过旬,赀一甲(盔甲)……秦简《秦律·徭律》今士五甲(应征者)不会(到岗),治(答)……秦简《秦律.戍律》发闾左戍渔阳,九百人电大泽……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史记.陈涉世家》A.年代久远导致历史真相无法揭示B.实物史料较之文献史料更具价值C.三则史料都是二手史料效力存疑D.多重史料互证可以丰富历史认识【答案】D【解析】【详解】本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关于秦朝服役“失期”的处罚,在秦简和史记的记载中存在不同,这丰富了对秦朝服役“失期”处罚的认识,丰富了历史认识,D项正确;年代久远也可以通过多重史料的研究得出历史真相,排除A项;实物史料和文献史料都具有各自的史料价值,排除B项;前两则史料对研究秦朝律法而言是一手史料,排除C项。故选D项。2.两汉时期,儒学的“五经”伴随着汉字已传播至朝鲜,之后朝鲜参考中国的韵书,创造了自己的文字“谚文”;西晋时期,汉字伴随着儒家思想与中国化的佛教东传入日本,后来日本根据自己语言的发音并 借用汉字的笔画,创制出了假名。据此可知,汉字的传播( )A.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兼收并蓄B.消除了东亚地区的交流障碍C.提升了有关国家的文明程度D.促使宗藩关系体系最终形成【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是两汉至西晋时期。根据材料“朝鲜参考中国的韵书,创造了自己的文字‘谚文’”“日本根据自己语言的发音并借用汉字的笔画,创制出了假名”及所学可知,代中国文明远远领先于周边国家,朝鲜和日本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出本国文字,既有助于本国国内的文化交流,也有利于吸收中华文化,从而推动当地的文化发展,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汉字传播有利于邻国对中华文化的吸收,并不是强调中华文化兼收并蓄的特点,排除A项;“消除了东亚地区的交流障碍”表述有误,汉字的传播有助于增强东亚地区的文化交流,排除B项;汉字的传播并不是推动宗藩体系形成的主要因素,选项与题意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3.根据长沙走马楼出土的吴简记载统计,孙吴时期临湘县乡吏总数的26%、县吏的40%,县卒的33%都出身自“潘”、“蒸”、“邓”、“黄”、“谢”姓五大家族,这说明了当时( )A.江南地区经济进一步开发B.地方大族影响基层社会治理C.皇权与世家大族达成妥协D.朝廷对官员的考核流于形式【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孙吴时期的临湘县。据题意可知,孙吴时期,临湘县的基层官吏多来自于几个当地的大家族,这在基层治理中必然就会考虑到当地大族的利益,说明地方大族影响了基层社会治理,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世家大族对地方基层治理的影响,不是江南地区的开发,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到皇权与世家大族之间的关系,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涉及官员考核,排除D项。故选B项。4.唐代晚期的绘画理论家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讲“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此外,他还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美学命题:“凝神遐想,妙悟自然,物我两忘,离形去智”。张彦远的这些观点反映了唐代( )A.文化交融影响绘画B.绘画门类丰富多彩C.心学发展影响绘画D.绘画风格注重写实【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唐代晚期。根据“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凝神遐想,妙悟自然,物我两忘,离形去智”可知,张彦远的观点中含有儒家和道家等思想流派的内容,因此他提出的这些观点说明文化交融影响了绘画发展,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张彦远关于绘画的观点,不能体现绘画门类丰富多彩和绘画风格注重写实,排除BD项;心学到宋明时期才出现,排除C项。故选A项。5.南宋时,临安有谚语说:“东门菜,西门水,南门柴,北门米,盖东门绝无民居,弥望皆菜圃。”而南宋诗人赵蕃也在《抚州城外作》中写道“不惟稻陇有佳色,菜畦苗叶相与昌”。上述材料反映出( )A.精耕细作的技术体系B.外来农作物品种传播C.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D.新的经营方式的出现【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宋时期。据题意可知,南宋时期临安城所需要的物资要靠乡村供应,因此体现了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南宋时期的城乡经济联系,并不是精耕细作的技术体系,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外来农作物品种的传入和新的经营方式的出现,排除BD项。故选C项。6.乾隆四十四年,刑部议定“既有定例,则用例不用律”。若案件没有相应的条例依照,则用“比照法”去“比引科断”,例如“奴婢诽谤家长,比依骂家长律,绞”。这一规定体现出,清代()A.人身依附关系加强B.法律判决有随意性C.定例具有最高权威D.司法实践律例并用【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前期(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刑部在定罪量刑时,优先采用案例和条例,反映出清代司法实践律例并用,D项正确;据所学,清朝前期,封建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而非加强,排除A项;法律判决有随意性与材料“既有定例,则用例不用律”等内容不符,排除B项;本题材料没有强调定例高于律法和皇权,不能得出定例具有最高权威的结论,排除C项。故选D项。7.通过对先秦学术与古希腊学术的比较,梁启超认为,中国学术有不少长处,如“国家思想之发达”、“生计问题之昌明”、“世界主义之光大”、“家数之繁多”等;但也存在不足,如“物理学实学之缺乏”、“无抗论别择之风”、“门户主奴之见太深”、“崇古保守之念太重”等。梁启超对中希学术的比较旨在( )A.推动文化开放创新B.传播民主共和理念 C.倡导史学研究革命D.调和中西文化差异【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题意可知,梁启超通过比较中国先秦和古希腊的学术,认为中国学术既有不少长处,但也存在许多不足。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可知,他是为了推动文化创新,挽救民族危机,A项正确;梁启超是在比较中希学术,而不是在传播民主共和思想,排除B项;梁启超是为了推动文化创新,并不是为了倡导史学研究革命和调和中西文化差异,排除CD项。故选A项。8.以下是近代中国城市人口总数及城市化率简表。年份全国总人数(万)城市人口数(万)城市化率(%)18404128127686.7189333671276982192044715474210.6193146884510610.9193646962528111.2194954167576510.6下列关于近代中国城市化说法,正确的是()A.城市化进程持续加快B.缘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强有力推动C.基础设施发展较为平衡D.传统经济结构阻碍了城市化进程【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表格数据可以看出,从1840年到1949年,我国的城市化率提升速度较慢,城市化进程不快,这种情况实际上是我国传统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阻碍了人口向城市的流动,从而阻碍了城市化进程,D项正确;这一阶段城市化的进程并没有加快,排除A项;我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在进入20世纪后才有较快发展,所以并不能说缘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强有力推动,排除B项;根据城市人口数和城市化率的变化无法说明当时城市中的基础设施发展较为平衡,排除C项。故选D项。9.1927年1月至1933年2月,毛泽东在对农村进行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形成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 告》、《兴国调查》、《赣西南土地分配的情形》等重要调查文本。毛泽东的早期农村调查()A.贯彻了八七会议所确定的总方针B.纠正了党内的“左”倾错误路线C.有助于探索符合实际的革命道路D.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7年1月至1933年2月。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毛泽东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农村进行了广泛调查,这种调查有助于加强毛泽东对基层农村的了解,从而有助于探索符合中国世纪的革命道路,C项正确;八七会议是1927年8月7日召开的,所以这些调查并不是为了贯彻八七会议的总方针,排除A项;这些调查是为了加强对基层的了解,并不是为了纠正党内的“左”倾错误,排除B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不是这些调查,排除D项。故选C项。10.如图是根据1952年6月1日刊登在《人民日报》头版的一幅照片制作的宣传画,在当时被大量印制,广泛传播。这幅宣传画()A.是在“双百”方针指引下产生的佳作B.表达了为人民美好愿望而斗争的态度C.反映出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D.揭示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主题【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2年6月1日(中国)。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952年我国正处于抗美援朝时期。根据“我们热爱和平”可知这幅宣传画表达了我国为人民实现和平的美好愿望而斗争的态度,B项正确;“双百”方针是1956年才提出的,排除A项;我国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才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排除C项;此时我 国还没有提出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主题,排除D项。故选B项。11.公元前287年,经过长期斗争后,平民出身霍腾西阿被任命为罗马独裁官(非常任长官),平民在法律上取得了政治、社会上的权利和经济方面的部分权利,小农经济得以恢复和维持。这种局面( )A.有利于稳固罗马国家统治B.导致贵族的根本利益受损C.推动了帝国对外征服扩张D.确保了平民与贵族平等【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287年古罗马。根据“平民在法律上取得了政治、社会上的权利和经济方面的部分权利,小农经济得以恢复和维持”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种局面有助于调和贵族和平民之间的矛盾,有利于稳固罗马的国家统治,A项正确;这种局面是缓和了贵族和平民之间的矛盾,并没有导致贵族的根本利益受损,排除B项;公元前287年还是罗马共和国时期,不是罗马帝国时期,所以和帝国对外征服扩张无关,排除C项;平民和贵族之间还是存在差异的,不可能实现平等,排除D项。故选A项。12.英国农民感受到时间的新单位是来自于进入村庄中的流动农业机械,谷物脱粒承包人要求按小时收费。很快,拥有机械的农业劳动者帮助邻居耕地也要求按小时计费。年青人都关心的脱粒机和收割机的效益,他们拿着小本子认真地记下这些机械的工作小时和消耗的燃料量。这说明()A.工业文明影响农民的劳动观念B.工业革命加速农业生产衰落C.农民受到工厂制度的严格限制D.农业生产劳动的自主性增强【答案】A【解析】【详解】据题意可知,由于农业机械都要按时间收费,所以劳动者认真的记录这些机械的工作小时和消耗的燃料量以计算性价比,说明工业文明的出现影响到了农民的劳动观念,A项正确;工业革命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排除B项;材料信息是农民在计算使用农业机械的性价比,和工厂制度无关,排除C项;“自主性增强”的说法无从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13.下图是以普鲁士为首的德意志关税同盟的发展示意图。该图可说明19世纪德意志( ) A.国家体制根本转型B.对外贸易迅速发展C.走向统一的必然性D.各邦发展的不平衡【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德意志。根据图示内容可以看出,19世纪的德意志关税同盟范围不断扩展,经济上的联系加强必然有助于政治上的统一,因此该图可以说明19世纪德意志地区走向统一的必然性,C项正确;关税同盟的扩展并不能说明国家体制发生了根本转型,排除A项;图示内容反映的是德意志关税同盟的扩展,并不能说明德意志地区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和各邦发展的不平衡,排除BD项。故选C项。14.1919年3月,为抗议英国殖民当局逮捕华夫脱党领袖扎格鲁尔,埃及爆发了大规模的反英运动,并引发了人民武装起义。起义者在一些城市和乡村建立了“人民委员会”和“苏维埃”,并没收地主和外国人的土地。这表明( )A.民族自决成为斗争的思想武器B.英国殖民当局调整了统治策略C.十月革命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D.埃及社会普遍接受马克思主义【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时空是1919年的埃及。根据材料“1919年3月,……埃及爆发了大规模的反英运动,……起义者在一些城市和乡村建立了‘人民委员会’和‘苏维埃’,并没收地主和外国人的土地。”及所学可知,1919年埃及民族起义的过程中建立了俄国式的革命斗争组织形式,这说明1919年埃及民族起义是十月革命影响了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高潮的重要组成部分,C项正确;民族自决原则是指处于外国奴役和殖民统治下的被压迫民族有自由决定自己命运、摆脱殖民统治、建立民族独立国家的权利。材料未涉及民族自决成为埃及民族起义的思想武器,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英国殖民当局调整统治策略的信息,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B项;材料无法直接得出埃及社会普遍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结论,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5.某同学在研究现代世界发展有关问题时编制了如下表格。据此判断,该同学研究的主题是()时间事件1989年亚太经合组织建立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开始运作1999年二十国集团成立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A.经济区域集团的发展B.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C.国际治理机制的改进D.政治多极化格局的形成【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亚太经合组织建立”“欧洲联盟成立”“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开始运作”等内容可得出,材料反映出经济全球化背景之下,区域集团组织及国际组织成立并发挥其在全球治理方面的作用,C项正确;世贸组织不是区域集团,排除A项;材料强调全球治理体系,而不是文化交流,排除B项;材料中的组织大多是经济方面的,并不能体现政治多极化,排除D项。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5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黄帝是先秦时期众多的传说英雄之一,司马迁在《史记》中将其尊为远古第一帝王,并奠定了“自黄帝始”的传统,而散居于各地的部落种族即使不是黄帝的后代,也是受华夏教化之民族。在《史记》中,司马迁虽然有时也流露出对弱小民族的同情,但更多的则是对“以夏变夷”民族融合形式的赞扬,如称“秦取天下多暴,然世异变,成功大”。“(汉)况乃以中国一统,明天子在上,兼文武,席卷四海,内辑亿万之众,岂以晏然不以边境征伐哉!”——摘编自王盛恩《司马迁的民族观及其对民族融合的影响》材料二西欧诸国在反对封建王朝国家构建近代民族国家的过程中,首先产生了近代民族主义思潮。资产阶级把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相结合,形成了具有政治意义的民族主义。这样,这种新型民族国家的基 础不仅是民族的共同心理和文化,更重要的是民族的共同政治认同,即民主、自由、人权等政治原则和观念。当西欧近代民族国家建成之后,民族主义就转化成了一种对别的民族进行侵略和扩张的学说,要把本民族本国的统治扩张到别的民族别的国家,而不管后者同意与否。——摘编自李宏图《论近代西欧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材料三民族主义思潮源自近代西方历史文化语境,其在传入中国之后很快就成为思想家们忠诚信仰的理论来源。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开始将其作为民族自立的依托。近代中国在它的旗帜下,以建立民族国家为历史使命,产生了颇具特色的民族主义理论。民族主义在近代中国的本土化历程伴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进化和丰富。梁启超等人鉴于传统中国积贫积弱的现实,认识到了改变文弱旧习、培养人民尚武精神、增强国力的重要性,强调国家的独立和自由胜于个人的独立与自由。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宣传者们是中西方思想碰撞中位于前沿的先驱,是中华民族走向现代的探索者和领路人。——摘编自郭建民《民族主义的近代中国化:过程、特征与类型分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司马迁的民族观,并简述其形成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西方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西方民族主义中国化的主要内涵,并简述其意义。【答案】(1)民族观:各族同源同祖;华夏处于文明的主导地位;赞成各民族间的相互交融。原因:春秋以来各民族相互交融的加速;秦汉以来国家的统一;西汉国家的强盛和小农经济的日益繁荣;大一统思想的逐渐形成。(2)影响:推动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建立;促进了欧洲民族共同体认同观念的形成;为殖民侵略和掠夺提供了借口;推动了启蒙思想的传播和欧洲的思想解放;推动西方国家近代化的进程;推动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3)内涵:救亡图存,争取族独立;培养尚武精神,增强国民力量;强调国家利益至上。意义:冲击了传统的华夷观念,激发了国民的近代民族意识;推动了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与高涨;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促进了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解析】【小问1详解】民族观:根据材料一“司马迁在《史记》中将其尊为远古第一帝王,并奠定了史“自黄帝始”的传统”可知,各族同源同祖;根据材料一“散居于各地的部落种族即使不是黄帝的后代,也是受华夏教化之民族”可知,华夏处于文明的主导地位;根据材料一“但更多的则是对‘以夏变夷’民族融合形式的赞扬”可知,赞成各民族间的相互交融。原因:结合所学从春秋以来各民族相互交融的加速、秦汉以来国家的统一、西汉国家的强盛、小农经济的日益繁荣、大一统思想的逐渐形成等角度分析。【小问2详解】影响:根据材料二“西欧诸国在反对封建王朝国家构建近代民族国家的过程中” 可知,推动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建立;根据材料二“这种新型民族国家的基础不仅是民族的共同心理和文化,更重要的是民族的共同政治认同”可知,促进了欧洲民族共同体认同观念的形成;根据材料二“即民主、自由、人权等政治原则和观念”可知,推动了启蒙思想的传播和欧洲的思想解放;根据材料二“民族主义就转化成了一种对别的民族进行侵略和扩张的学说,要把本民族本国的统治扩张到别的民族别的国家,而不管后者同意与否”可知,为殖民侵略和掠夺提供了借口。结合所学从推动西方国家近代化的进程、推动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的角度分析。【小问3详解】内涵:根据材料三“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开始将其作为民族自立的依托”可知,救亡图存,争取族独立;根据材料三“认识到了改变文弱旧习、培养人民尚武精神、增强国力的重要性”可知,培养尚武精神,增强国民力量;根据材料三“强调国家的独立和自由胜于个人的独立与自由”可知,强调国家利益至上。意义:结合所学从冲击了传统的华夷观念、推动了民族民主革命运动、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等角度分析。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发展是任何一个追求现代化的国家和民族积极的历史实践及其社会进步的过程,而发展所面临的主体与环境、理想与现实、手段与目的、条件与愿景、收益与代价等之间的矛盾及其在不同时空背景下的具体表现,又决定了发展的步骤和实现必然是一个需要始终面对并有效回应各种风险挑战乃至困境危机的艰难复杂的历史奋斗过程。因此,把发展和安全统筹起来,在追求发展的同时守好安全底线,在保障安全的同时达成发展目标,既是现代化发展的内在逻辑,也是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必须切实遵循的现代化建设规律。——摘编自冯鹏志《深入把握发展和安全的辩证法》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现代史上“安全和发展”的问题,任选一个角度,自拟论题进行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答案】示例论题:安全与发展相互依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基本保障。阐释: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20世纪50年代,在两极格局的国际背景下,为打破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威胁,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一边倒”的方针,开展抗美援朝战争,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营造了有利于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国际环境。20世纪70年代,为拓展发展的国际空间,经过努力,中国取得了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结束中美长期敌对状态并与美国正式建交、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等外交成就,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国家安全保证。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围绕和平与发展两大时代主题,中国奉行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全方位和平外交,发起并成立上海合作组织,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倡导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提供了积极的国际关系保证。随着我国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家安全的物质基础大为增强。总之,要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防范和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各种风险,筑牢国家安全屏障。(“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卷唯一答案)【解析】【详解】根据题意要求,围绕中国现代史上“安全和发展”的问题,任选角度,自拟论题进行阐释。首先,仔细阅读材料,提取材料信息,理解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及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由此可以拟定论题“安全与发展相互依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障”然后,结合所学知识,阐明新中国成立后安全与发展的表现及两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最后得出结论,对阐述部分进行总结,但不要重复论题中的观点,言之有理即可。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世纪初,德意志地区纷纷开始改革,系统的资本主义进程正式开启。在速一过程中,第二产业从业者占比越来越大。1875年,普鲁士“矿业、冶金业与盐业”部门便有105家企业为工人开设培训课程、教育课程及讲座。19世纪末,凯兴斯泰纳等认为“职业教育”应是面向全体公民义务实施的国民教育。至此,职业教育实践开始进入国家层面。《工商条例》《进修学校条例》等使工商职业教育逐渐成为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大多数城市也通过地方法规,从法律上规定进修学校的义务教育性质,按职业分类的进修学校开始在全德试行。——摘编自李超《德国职业教育历史源起与勃兴——以19世纪为考察对象》材料二伴随着洋务运动,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拉开序幕。民国初年,职业教育得到迅速发展,但1913—1917年却又停滞不前了。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职业教育又出现了短暂的发展。近代职业教育的倡导者认为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为此,很多职业学校的招生原则是“应收寒素子弟求学,费用务使减轻”。为培养工商界的管理人才与中等技术人才,很多职业学校特别注重学生的实习,力求使学生掌握“纯熟之技能”,所学知识真正能“学以致用”。同时,职业学校还注重培养学生“勤勉诚实克己公正诸美德”,以使学生成为“立身社会”的“善良之公民”。——摘编自徐东《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变革与发展》(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世纪德国职业教育迅速发展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特点及意义。(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德近代发展职业教育带给我们的启示。【答案】(1)原因:①新兴工业就业人口的增加。②工业革命进程中工业化发展的需要。③有识之士的推动。④国家立法的保障。⑤职业学校的发展。 (2)特点:①发展的不稳定性。②目标的平民性。③注重实践性。④强调育人性。(以上共4点,任答3点即可。答案要体现出概括性,每点表述基本到位或类似表述即可,但完全摘抄材料不给分。)意义:①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或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②缓解了近代社会的生计问题。③改变了国人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或起到思想解放的作用)。④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等。(3)启示:①社会稳定及国家立法是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前提。②发展职业教育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③发展职业教育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④职业教育的发展直接影响工业经济的发展。⑤发展职业教育既要吸收传统又要学习外来经验等。【解析】【小问1详解】原因:根据材料一“第二产业从业者占比越来越大”可得出新兴工业就业人口的增加;根据材料一“1875年,普鲁士‘矿业、冶金业与盐业’部门便有105家企业为工人开设培训课程、教育课程及讲座”及所学可得出工业革命进程中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根据材料一“19世纪末,凯兴斯泰纳等认为‘职业教育’应是面向全体公民义务实施的国民教育”可得出有识之士的推动;根据材料一“《工商条例》《进修学校条例》等使工商职业教育逐渐成为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可得出国家立法的保障;根据材料一“按职业分类的进修学校开始在全德试行”可得出职业学校的发展。【小问2详解】特点:根据材料二“民国初年,职业教育得到迅速发展,但1913—1917年却又停滞不前了。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职业教育又出现了短暂的发展”可得出发展的不稳定性;根据材料二“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可得出目标的平民性;根据材料二“很多职业学校特别注重学生的实习,力求使学生掌握‘纯熟之技能’,所学知识真正能‘学以致用’”可得出注重实践性;根据材料二“职业学校还注重培养学生‘勤勉诚实克己公正诸美德’,以使学生成为‘立身社会’的‘善良之公民’”可得出强调育人性。意义:根据材料二“伴随着洋务运动,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拉开序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近代职业教育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或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根据材料二“为培养工商界的管理人才与中等技术人才。”可知缓解了近代社会的生计问题。根据材料二“很多职业学校特别注重学生的实习,力求使学生掌握‘纯熟之技能’,所学知识真正能‘学以致用’。”可知改变了国人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或起到思想解放的作用)。根据材料二“民国初年,职业教育得到迅速发展。”可知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等。【小问3详解】启示:要从整体上把握中德近代职业教育发展的一般性规律或对我们现在发展职业教育的借鉴等。根据材料一“ 职业教育实践开始进入国家层面。《工商条例》《进修学校条例》等使工商职业教育逐渐成为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材料二“1913—1917年却又停滞不前”等信息及所学可得出社会稳定及国家立法是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前提;根据材料一“为工人开设培训课程、教育课程及讲座”、材料二“注重学生的实习”等信息可得出发展职业教育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根据材料一“第二产业从业者占比越来越大”、材料二“伴随着洋务运动,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拉开序幕。民国初年,职业教育得到迅速发展”“勤勉诚实克己公正诸美德’’等信息及所学可得出发展职业教育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既要吸收传统又要学习外来经验,以及职业教育的发展直接影响工业经济的发展等。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2023届高三历史新高考冲刺模拟试题(Word版附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考 - 模拟考试
发布时间:2023-06-21 08:50:05
页数:14
价格:¥3
大小:154.45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