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知临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8

2/18

剩余1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二历史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计50分)1.《睡虎地秦基竹简·行书》载:“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立即)行之;不急者,日觱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这一记载反映出当时A.公文处理制度严格B.重视公文书写规范C.文书传送方便快捷D.法律日益苛急严酷【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传送命书及标明急字的文书应立即传送,否则会以律论之,反映出当时公文处理制度严格,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公文书写规范、文书传送方便快捷以及法律日益苛急严酷等相关内容,排除BCD项。故选A项。2.下图是距今约2700年前的古希腊陶壶,壶上图案展现了古希腊重装步兵交战的场景。根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古希腊城邦①实行的政治制度包含一定民主因素②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的管理③均历经寡头政治到民主政治的演变④公民承担保卫城邦的责任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古希腊重装步兵交战的场景”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在城邦中公民承担保卫城邦的责任,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的管理,实行的政治制度包含一定民主因素,①②④正确,均历经寡头政治到民主政治的演变太绝对,③错误,B项正确;③错误,排除A项;③错误,排除C项;③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3.商鞅变法时,“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始秦戎翟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今我更制其教,而为其男女之别”,“有父子兄弟之礼,夫妇妃匹之合”。商鞅意在 A.推动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B.加速宗法关系的瓦解C.以法治思想来构建家庭伦理秩序D.消弥德治与法治之争【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可知,商鞅的意思大概是“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其目的除了改革旧的社会习俗外;“秦国的习俗和戎狄一样,父子不分开,男女老少同居一室。如今我改变了秦国的教化,使他们男女有别,分居而住”,有利于构建家庭伦理秩序,C项正确;推动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材料主要体现了构建家庭伦理秩序,加速宗法关系的瓦解说法错误,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德治与法治之争,排除D项。故选C项。4.近代英国实行自由党和保守党轮流执政的政党政治体制,因而两党争斗激烈,内阁换届频繁,但是频繁更选政府并没有动摇资产阶级的统治。此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英国A.政党分肥制的建立B.实行了文官制度C.基层治理体系成熟D.成为“世界工厂”【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文官制度实行“政治中立”,不受政党进退的影响,有利于政府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B项正确;政党分肥制即西方国家执政党领袖把政府官职作为酬劳分配给在竞选中出过力的本党党员和个人亲信的任用制度,它不利于政府的稳定,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文官制度,与基层治理体系无关,排除C项;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排除D项。故选B项。5.如图为“省县公职候选人考试及格证书”,证书上写着“卓士闳,年五十岁,男性。浙江省奉化县公民,应甲等公职候选人考试,经检核及格依省县公职候选人考试法第十条之规定,合行发给及格证书,此证。”落款为“中华民国三十六年二月”,并加盖各类印章。由此可知A.当时公务员的选拔有法可依B.国民政府任用私人现象禁绝C.北洋政府禁止女子参加考试D.北洋政府通过考试选拔人才 【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依省县公职候选人考试法第十条之规定”可知,当时公务员选拔有法可依,A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国民政府时期任用私人现象始终无法禁绝,B项错误;“中华民国三十六年”是1947年,不是北洋政府时期,CD两项错误。6.据统计,《荀子》一书中出现“礼”字309次、“法”字170余次,有“礼义者,治之始也”“法者,治之端也”“隆礼重法则国有常”等说法。这表明荀子A.主张重礼轻法,注重礼义教化B.辨别礼法异同,坚持百家争鸣C.强调礼法并行,重建社会秩序D.关注时代亟需,推崇国家权威【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从材料中的内容可得出,“礼”字出现的次数非常多,以及“礼义者,治之始也”“法者,治之端也”“隆礼重法则国有常”等内容可得出,荀子主张礼法并行,重建社会秩序,C项正确,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百家争鸣,排除B项;材料与国家权威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点睛】7.新中国成立后,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广泛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下列外交成就,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中美正式建交②中日正式建交③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④中苏实现关系正常化A.①②③④B.④①③②C.②③④①D.③②①④【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美正式建交于1979年;中日正式建交于1972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在1971年;1985年,中苏实现关系正常化。因此,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③②①④,D项正确;ABC项排序错误,排除ABC项。故选D项。8.如图为驻藏大臣令牌。当时此令牌持有者 A.统领宣政院事务,主管西藏佛教和行政B.掌管都司等机构,维护汉藏间经济交流C.推行改土归流政策,选派流官治理西藏D.代表中央,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驻藏大臣是清代中央政府派驻西藏并参与西藏和清政府中央交流的驻扎大臣,由此可知,驻藏大臣代表中央,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D项正确;宣政院是元朝管理西藏的机构,排除A项;明朝时期,“都司”一词原为都指挥使司的简称,后也用作武职官员的简称,没有管理西藏的职权,排除B项;改土归流主要是在西南地区实行,排除C项。故选D项。【点睛】9.战国时期,各国分别使用布币、刀币、圆钱、蚁鼻钱等多种样式的铜铸币,后秦朝在圆钱基础上将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下图),这种变化反映出A.铸铜技术的进步B.商品交易的需要 C.审美观念的改变D.国家完成了统一【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体现的是秦国在圆钱基础上将各国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是因为秦国统一了全国,所以才能统一货币,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货币的统一,不是铸铜技术的进步,排除A项;材料体现了货币的统一,这主要是因为国家的统一,不是商品交易的需要,排除B项;材料的主旨是货币的统一,不是审美观念的改变,排除C项。故选D项。10.据德国联邦统计局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德国自1991年以来失业率均高于7%,失业者可以得到原工资的53%--67%作为失业救济金,比在职者收入少不了多少,以至于很多失业者宁愿赋闲在家也不愿意出去我工作。德国的福利保障体制A.根除了经济危机弊端B.减轻了政府财政负担C.消除了贫富分化现象D.使经济发展缺乏活力【答案】D【解析】【详解】德国社会保障体制下,失业者收入比在职者收入少不了多少,以至于很多失业者宁愿赋闲在家也不愿意出去找工作,这说明德国的社会保障体制不利于调动人们的工作积极性,使得经济发展缺乏活力,D项正确;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德国并不能通过社会保障制度来消除,排除A项;社会保障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排除B项;社会保障能缓和贫富差距,但是不能消除,排除C项。故选D项。11.叙利亚的阿布胡赖拉遗址是已知最早的农业遗址之一,最初是一个300—400人依靠采集、狩猎为生的定居聚落,约公元前11050年,由于气候突变,该地居民开始尝试种植黑麦。之后其迅速扩展成一个占地近12公顷且规划整齐的村落,房子由半地穴式房屋升格成单层的泥砖房。这表明A.气候因素导致农业出现B.农业改变人类生活方式C.人口增多推动房屋变迁D.叙利亚是黑麦发源地【答案】B【解析】【详解】据题意可知,在采取农业种植之后,阿布胡赖拉从最初的定居聚落迅速扩展成一个占地近12公顷且规划整齐的村落,房子由半地穴式房屋升格成单层的泥砖房,这说明农业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B项正确;气候因素导致了农业种植在当地的出现,但农业革命的出现并不是因为气候,排除A项;房屋变迁是因为农业种植的出现,而非人口增多,排除C项;材料内容只能说明叙利亚的阿布胡赖拉是已知最早的农业遗址之一,并不能说明叙利亚是黑麦的发源地,排除D项。故选B项。 12.李百川小说《绿野仙踪》(乾隆年间成书,据旧钞本)四十九回:何公子递下十二两银子扬长而去,苗秃子帮闲骂道:“不想他是个西番柿子,中看不中吃的歪货物。”据此,对“西番柿子”推断正确的是A.仅作为观赏植物存在B.当时不作为食用蔬菜C.该物种来自西亚地区D.乾隆年间被引入中国【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他是个西番柿子,中看不中吃的歪货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番柿子”是中看不中吃的歪货物,B项正确;明朝,番茄柿子被引入中国,长期被当作观赏和药用植物,排除A项;西红柿来自美洲,排除C项;番茄柿子在明朝时传入我国,排除D项。故选B项。13.《管子·海王》记载:“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若其事立。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若其事立;行服连轺辇者必有一斤一锯一锥一凿,若其事立。不尔而成事者,天下无有。”材料旨在说明A.手工业生产工具不断的改进B.铁制工具对生产活动的重要性C.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存在纺织业D.政府采取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答案】B【解析】【详解】针、刀、铫、斤、锯、锥、凿等都是铁制工具,这说明当时各行各业都离不开铁制工具,说明铁制工具对生产生活重要,B项正确;材料是横向说明、反映不出手工业生产工具的改进而且材料还涉及农业,排除A项;纺织业在商周就出现了,排除C项;通过材料无法看出政府的政策,排除D项。故选B项。14.21世纪,不是一场技术的革命,也不是一场产品的革命,而是一场观念的革命,…用电脑延伸人脑,用邮件延伸人腿,用语音延伸人嘴;光的速度、零的距离、海的容量,瞬间传导全世界。”材料意在说明互联网A.推动了科学技术的深入发展B.重新阐释了传统的价值观念C.代替了传统产业和已有产品D.深刻改变了人们的交流【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体现了互联网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密切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这说明互联网深刻改变了人们的交流,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互联网深刻改变了人们的交流和交往的方式,不是互联网推动了科学技术的深入发展,排除A项;是改变了传统的交流方式,不是重新阐释了传统的价值观念,排除B项;不可能代替传统产业和已有产品,排除C项。故选D项。15.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新的商业经营形式被引入中国,对中国的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影 响。以下各项中,创办于上海的有①1897年中国通商银行②1872年轮船招商局③1876年开平矿务局④1900年先施百货公司A.②③B.①③C.①②D.②④【答案】C【解析】【详解】中国通商银行简称通商银行。系督办全国铁路事务大臣盛宣怀奏准清廷后,于光绪二十三年四月二十六日(1897年5月27日)在上海成立,①正确;1872年轮船招商局在上海创办,②正确;C项正确;开平矿务局即开平煤矿,是清末洋务运动开始后官督商办的大型新式采煤企业。位于滦州开平,③错误,排除A、B项;先施百货公司位于香港,④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16.欧洲货币体系(EMS),是指欧洲共同体国家通过决议建立的货币集团,于1979年3月正式成立。成员国之间实行固定汇率制,对非成员国实行浮动汇率制,旨在共同体内部保持成员国之间的汇率稳定,避免美元不稳的影响。该体系的建立A.削弱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影响B.推动世界多元化货币机制的形成C.消除了欧共体国家间个体差异D.实现欧洲各国货币汇率持续稳定【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成员国之间实行固定汇率制,对非成员国实行浮动汇率制,旨在共同体内部保持成员国之间的汇率稳定,避免美元不稳的影响”可得出非成员国之间易形成多元化货币机制,B项正确;根据所学布雷顿森林体系在1971年已经结束,时间不符,排除A项;根据材料“成员国之间实行固定汇率制”可得出只是在成员国内形成统一货币汇率,不可能消除了欧共体国家间个体差异,排除C项;根据材料“成员国之间实行固定汇率制”可得出只是在成员国内,不是整个欧洲,排除D项。故选B项。17.下图所示的信息,可以反映出 ①19世纪中期,英国基本完成城市化②英国城市化完成与工业革命有关③英国是最早完成城市化的国家④城市化的发展导致英国国内矛盾不断激化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数据可知,至19世纪中期,英国城市人口高于农村人口,可以说这时期基本完成了城市化,①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至19世纪中期,英国基本完成工业革命,其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是导致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英国城市化完成与工业革命有直接的关系,②正确;题干内容没有对其他国家城市化进行对比,无法得出英国是最早完成城市化国家的结论,③错误;材料数据主要体现了英国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的占比,无法得出英国国内矛盾激化的结论,④错误;综上所述,①②正确,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18.观察并分析以下隋朝大运河和元朝大运河示意图,可知大运河的开凿与整修隋朝大运河元朝大运河A.主要为解决沿岸灌溉问题B.解决了北方水源不足问题C.体现农耕文明的外向特征D.反映古代政治中心的变迁【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图示内容可以看出,隋朝的大运河以东都洛阳为中心,元朝弃洛阳,直取都城北京连接杭 州,这体现出两朝政治中心的变化,D项正确;隋唐时期和元朝时期的大运河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解决沿岸灌溉问题,排除A项;B项中的“解决了”说法绝对化,南水北调工程有利于缓解北方水源不足的问题,排除B项;农耕文明具有封闭性特征,而非外向特征,排除C项。故选D项。【点睛】19.2008年12月,四川发生特大地震,全国参加地震灾区医疗防疫人员达10万人次,救治伤病员164万人次。2019年末新冠疫情在湖北武汉发现,为救治感染患者,武汉的火神山、雷神山医院从方案设计到交付使用仅用了10天;全国各地的医疗机构在政府的统一调配下,各地医护人员迅速分批赶往湖北、支援武汉,为夺取抗疫胜利提供了重要保障。材料说明中国的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在防疫抗灾上①把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②充分体现了全国协作抗疫上的制度优势③没有重视灾后的防疫和疫情方面的控制④基础医疗建设为抗灾防疫提供物质支持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答案】B【解析】【详解】据题意可知,在发生灾难的时候国家都组织医疗人员进行救灾活动,说明把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①符合题意;我国在组织医疗人员使涉及到了全国各地,说明体现了全国协作抗疫的制度优势,②符合题意;没有重视灾后的防疫和疫情方面的控制的说法明显不符合实际,③不符合题意;根据“武汉的火神山、雷神山医院从方案设计到交付使用仅用了10天”可知基础医疗建设为抗灾防疫提供物质支持,④符合题意。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20.源远流长的中医药学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下列中医药成就叙述正确的是①成书于战国至西汉间的《黄帝内经》是一部重要的中医基础理论著作②东汉医学家张仲景著成的《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③唐朝医学家孙思邈总结前代经验,著成临床百科全书《唐本草》④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著成中药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成书于战国至西汉间的《黄帝内经》是一部重要的中医基础理论著作;东汉医学家张仲景著成的《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著成中药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B正确;孙思邈编著的是《千金方》,排除A、C、D。 21.顺治帝曾说:“尔汤若望来自西洋,精于象纬,闳通历法。徐光启特荐于朝,一时专家治历如魏文魁等,实不及尔。但以远人,多忌成功,终不见用。朕承天眷,定鼎之初,尔为朕修《大清时宪历》,迄于有成。”这说明了A.徐光启是清朝的重臣B.中西文化交流非常顺畅C.当时中国接受了西学D.中国历法借鉴西方历法【答案】D【解析】【详解】顺治帝承认汤若望在历法方面的造诣,让汤若望修《大清时宪历》,这说明中国历法借鉴了西方历法,D项正确;徐光启是明朝官员,排除A项;根据材料“但以远人,多忌成功,终不见用”可知,中西文化交流并不顺畅,排除B项;材料只能说明一定程度上接受了一些西方的学说,但不能说接受了西学,排除C项。故选D项。22.在白人踏上美洲几个世纪前,危地马拉、墨西哥和安第斯高地的印第安人已经拥有几乎具有一切文明特征的较高的文化。假如不是被征服的话,他们完全可以会为发展中南美自己的文化打下一个基础,这一文化可以同任何其他洲的文化相媲美。这反映了A.印第安文明被欧洲白人文明所同化B.欧洲殖民者对印第安人实行种族灭绝C.印第安人的文化发展进程被殖民侵略打断D.印第安人的社会发展程度与其他大陆相近【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在欧洲殖民者到来之前,美洲部分地区已经发展出了较高文化,如果不是被征服,中南美洲会出现一个不亚于其它洲的文化,这说明是欧洲殖民者打断了印第安文化的发展,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欧洲殖民者对印第安文化进程的阻断,而非印第安文明被同化,排除A项;B项与题无关,而且殖民者并没有明确的种族灭绝政策,排除B项;材料指出,印第安人发展出了不同于其它地区的文化,并没有将两者发展程度进行对比,排除D项。故选C项。23.1901年清末新政实施后,留日学生逐年增多,到1905年废除科举制后,形成留日高峰。1909年美国拿出庚子赔款的一部分,支持清政府发展留美教育,中国留学生的流向又开始转向美国。清末留学潮的兴起A.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B.导致优秀人才的外流C.开启中国教育的近代化D.巩固了清政府的统治【答案】A 【解析】【详解】清末留学潮的兴起,为中国培养了大批的专业人才,在政治经济思想各方面都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发展,A项正确;材料未提及当时的留学人员是否归国,排除B项;中国教育近代化开始于洋务运动,排除C项;留学人员多接受了西方的民主共和思想,回国后多有参与排满反清运动,排除D项。故选A项。24.依据下图的资料,提炼一个最为恰当的主题。魏晋墓壁画砖《驿使图》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腾讯公司的微信图案A.摄像技术的演变B.信息传播方式的演变C.中外文明的交流D.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中《驿使图》是中国古代传播信息的方式,无线电报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出现的传播信息方式,微信是当代传播信息的方式之一,故主题是信息传播方式的演变,B项正确;题干没有设计摄像技术,排除A项;C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题干没有涉及人工智能的相关知识,排除D项。故选B项。25.15世纪末,金属活字印刷术传遍欧洲。路德准确地捕捉到新技术带来传播方式的革命,用一场“革命”换来了另一场“革命”的胜利。由此可见A.中国技术推动了欧洲政治变革B.现代印刷术促进文化发展C.印刷术的诞生促进了思想解放D.宗教改革发生具有必然性【答案】C【解析】【详解】随着金属活字印刷术的传播,马丁·路德利用这一技术变革大力宣传新教思想,推动了宗教改革,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C正确;马丁·路德并未提出政治理念,排除A;题干涉及的并不是现代印刷术,排除B;通过题干信息无法得出当时宗教改革发生具有必然性,排除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其中26题、27题各为10分,28题、29题各为15分)26.宪法是一国法制的根本,也是时代变迁的反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临时约法》采用总统制还是责任内阁制,革命党人内部颇有分歧。孙中山主张实行总统 制,而宋教仁主张行责任内阁制。后来孙中山态度发生变化转而支持宋教仁。居正回忆道:“迨孙公解职,袁氏继任,中央政府须得解组,约法问题因之而起。孙公命胡汉民召集同志、参议院及我等讨论大体,……至中央则宜改总统制为内阁制。”——摘编自张学继《再论<临时约法>的“因人立法”问题》材料二它的根本指导思想就是用根本法的形式,将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固定下来,为整个过渡时期的经济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提供根本法上的依据。作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宪法,在整部宪法的内容上,充分体现了过渡时期的特点和要求。——殷啸虎:《过渡时期理论与1954年宪法》(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分析《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的原因及其主要规定。(2)简要指出材料二中“过渡时期”的含义,并列举1954年宪法所体现的两大原则和它所确立的重要政治制度。【答案】(1)原因: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的职位,由袁世凯继任;革命党人为防止袁世凯专制独裁规定:国务员须副署临时大总统公布的法律及命令。(2)含义:指是新中国成立后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实现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原则: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重要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解析】分析】【小问1详解】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从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的职位,由袁世凯继任、革命党人为防止袁世凯专制独裁等角度进行分析;规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务员须副署临时大总统公布的法律及命令,体现的是因人设法。【小问2详解】含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过渡时期指是新中国成立后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实现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宪法的两大原则是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重要的政治制度:结合建国初期的三大政治制度进行分析,如人民代表大会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点睛】27.“中国”一词蕴含的意义极其丰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整个中国是一个“天下”,“天下”没有边,也没有边界,只有向远处扩散而逐渐淡化的影 响力。而且,这种影响力不一定是统治的权力,而是通过文化交融而构成的一个新文化,其中包含了各种地方文化。将各种地方文化吸纳入中原文化,使“天下”的文化多元而渐变,共存而不排他。这样一个核心,加上其放射的影响力,终于形成了“后世”的中国。——摘编自许倬云《说中国》材料二“中国”一词并非我国的专称。释者皆以印度为中国,他方为边地。……天主教则以如德亚(古犹太国)为中国,而回教以天方国(阿拉伯地区)为中国。——(清)魏源《海国图志》(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特点。(2)阅读材料二,概括世界其他地区使用“中国”一词时的共同内涵,并结合所学概述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主要历程。【答案】(1)特点:本土性;多样性;包容性;凝聚性;连续性。(任答四点)(2)内涵:将宗教起源之地视为中心。历程: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魏晋南北朝时,佛教日趋兴盛,逐渐同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相融合;隋唐时期,佛教完成本土化;宋明时期,以儒家学说为核心兼容佛教和道教理论的宋明理学形成,佛教融合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解析】【详解】(1)特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本土性;根据材料“其中包含了各种地方文化。将各种地方文化吸纳入中原文化,使‘天下’的文化多元而渐变,共存而不排他”可知,多样性、包容性、凝聚性;根据材料“这样一个核心,加上其放射的影响力,终于形成了‘后世’的中国。”可知,连续性。(2)内涵:根据材料“释者皆以印度为中国,他方为边地。……天主教则以如德亚(古犹太国)为中国,而回教以天方国(阿拉伯地区)为中国”可知,将宗教起源之地视为中心。历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佛教传入过程: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魏晋南北朝时,佛教日趋兴盛,逐渐同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相融合;隋唐时期,佛教完成本土化;宋明时期,以儒家学说为核心兼容佛教和道教理论的宋明理学形成,佛教融合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玉米的首次确切记载是在1555年,出自河南;最初应该在中国其他地区引种。在那之前,玉米可能是以适合各种谷物的通用名而被断断续续地引用。玉米肯定是经海路而来,同时也可能取陆路从云南入境。在前哥伦布时代,玉米在中国并不为人所知,但欧洲人一到远东,无疑就被引进了;葡萄牙人发现,玉米在热带条件下比其他任何农作物都长得更好,所以他们到处种植,而且经常当其刚刚首航到某地区时就这样做。由于产量高,甚至在丘陵和贫瘠土壤中也易于生长,玉米迅速地传播开来。——摘引自【美】尤金N安德森《中国食物》 材料二贡德弗兰克认为,从“航海大发现直到18世纪末工业革命之前,是亚洲时代”,中国“是这个时代全球经济体系的中心”,但当代学者张跃发却认为“那时确实出现了一个全球经济体系”,但是这个体系的中心“不在中国而在西欧”。——摘编自【德】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张跃发《近代文明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玉米传入中国的三条主要途径并简述玉米传入中国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2)阅读材料二,关于当时全球经济体系的中心,您侧重于哪一种观点?试结合史实扼要阐述。(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答案】(1)途径:从西亚、中亚传入西北地区;从印度、缅甸传入西南地区;从菲律宾传入东南沿海地区。影响:丰富了粮食种类,提高了抗饥荒能力,促进人口增长;促进了畜牧业发展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扩大了耕地面积,过度垦荒造田导致水土流失。(2)观点一:认为中国是全球经济体系的中心:中国的生丝、茶叶、瓷器等商品大量出口,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中国在国际贸易中占优势地位;中国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且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欧洲商品相对难以打开中国市场。观点二:认为西欧是全球经济体系的中心:新航路开辟和西欧殖民扩张,各洲间贸易扩大,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君主专制不断强化,逐渐落后于世界。【解析】【小问1详解】途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玉米传入中国的三条主要途径是从西亚、中亚传入西北地区;从印度、缅甸传入西南地区;从菲律宾传入东南沿海地区。影响:依据材料“葡萄牙人发现,玉米在热带条件下比其他任何农作物都长得更好,所以他们到处种植,而且经常当其刚刚首航到某地区时就这样做。由于产量高,甚至在丘陵和贫瘠土壤中也易于生长,玉米迅速地传播开来”并结合所学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分析,积极方面是丰富了粮食种类,提高了抗饥荒能力,促进人口增长;促进了畜牧业发展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扩大了耕地面积;消极方面是过度垦荒造田导致水土流失。【小问2详解】首先依据材料得出观点,依据材料“贡德弗兰克认为,从‘航海大发现直到18世纪末工业革命之前,是亚洲时代’,中国‘是这个时代全球经济体系的中心’”可以得出观点一:认为中国是全球经济体系的中心;依据“当代学者张跃发却认为‘那时确实出现了一个全球经济体系’,但是这个体系的中心‘不在中国而在西欧’” 可以得出观点二是认为西欧是全球经济体系的中心。然后任意选择一个观点,如侧重于观点一,结合所学从中国的生丝、茶叶、瓷器等商品大量出口,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中国在国际贸易中占优势地位;中国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且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欧洲商品相对难以打开中国市场等角度进行阐述;如侧重于观点二,结合所学从新航路开辟和西欧殖民扩张,各洲间贸易扩大,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君主专制不断强化,逐渐落后于世界等角度进行阐述。29.如何有序有效治理社会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一项重要体现,古今中外都在不断的探索社会治理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规矩之于方圆也。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此之谓也。——《礼记·经解》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今皆亡国者,其群臣官吏皆务所以乱而不务所以治也。其国乱弱矣,又皆释国法而私其外,则是负薪而救火也,乱弱甚矣!——《韩非子·有度》材料二基于尽快恢复国际金融秩序的考虑,美、英两国自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1941年起就开始了一系列的双边对话和谈判,最终达成一致并于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由44个国家派代表参加的国际金融会议。会议通过了《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从而形成了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即通常所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摘编自章磊《从布雷顿森林体系看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际社会成立了两个刑事审讯法庭,审讯在前南斯拉夫及非洲的户旺达进行的“种族清洗”罪行,这又再一次燃起国际社会对成立国际刑法制度的希望,联合国后来更在1998年召开会议,正式通过国际刑事法院的条约,该罗马条约在2002年7月1日正式生效,至2008年已获一百零六个国家签署,并在海牙成立国际刑事法院,审讯像战争罪行、种族灭绝、反人道罪等违反国际法的严重罪行。——摘自《香港法概论》(1)针对春秋战国的“失序”,根据材料一概括儒、法两家在有序治国理念上的差异,结合所学指出其中哪一流派的主张更符合战国时期统治阶级的需要,并分析原因。(2)为了实现战后世界经济的有序发展,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重构的背景及建立了哪些主要世界经济组织。(3)两极格局解体后,国际治理在国际法领域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根据材料三概括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法新发展的具体表现;并结合所学指出这体现了国际法新发展的哪些特征?【答案】(1)差异:法家认为统治者应该用法来管理国家;儒家认为应用礼来治理社会。流派:法家思想更符合当时社会需要。原因:儒家的思想并不适用于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时期,并且难以落到实处。法家思想既能带来富国强兵的现实利益,又满足了各国君主专制的愿望。 (2)背景: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造成世界经济秩序的严重混乱;战后西方各大国实力对比发生变化,使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根本改变;大战带来的灾难和惨痛教训;美国经济实力膨胀,积极主导建立新的经济组织,以确立其世界经济霸权地位。国际经济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3)表现:审讯战争罪行、种族清洗等;国际法的领域大大扩展;联合国在国际法的制定上作用突出。特征:主体增多,包括主权国家、国际组织等;适用范围扩大,由欧洲到全世界;领域不断扩展,由国家安全到国际事务各方面。【解析】【小问1详解】差异:根据材料“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可知,法家认为统治者应该用法来管理国家;根据材料“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可知,儒家认为应用礼来治理社会。流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家思想更符合当时社会需要。原因:结合所学从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统治者需要以及儒家和法家的思想主张分析,即儒家的思想并不适用于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时期,并且难以落到实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家思想既能带来富国强兵的现实利益,又满足了各国君主专制的愿望。【小问2详解】背景:依据材料“基于尽快恢复国际金融秩序的考虑,美、英两国自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1941年起就开始了一系列的双边对话和谈判,最终达成一致并于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由44个国家派代表参加的国际金融会议”并结合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解答,即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造成世界经济秩序的严重混乱;战后西方各大国实力对比发生变化,使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根本改变;大战带来的灾难和惨痛教训;美国经济实力膨胀,积极主导建立新的经济组织,以确立其世界经济霸权地位。国际经济组织:结合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机构解答,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小问3详解】表现:依据材料“审讯在前南斯拉夫及非洲的户旺达进行的‘种族清洗’罪行”、“审讯像战争罪行、种族灭绝、反人道罪等违反国际法的严重罪行”可以得出审讯战争罪行、种族清洗等;依据“该罗马条约在2002年7月1日正式生效,至2008年已获一百零六个国家签署”可以得出国际法的领域大大扩展;依据“联合国后来更在1998年召开会议,正式通过国际刑事法院的条约”可以得出联合国在国际法的制定上作用突出。特征:依据材料“至2008年已获一百零六个国家签署,并在海牙成立国际刑事法院,审讯像战争罪行、种族灭绝、反人道罪等违反国际法的严重罪行”并结合所学从主体增多,包括主权国家、国际组织等;适用范围扩大,由欧洲到全世界;领域不断扩展,由国家安全到国际事务各方面等角度分析。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06-20 17:46:03 页数:18
价格:¥2 大小:5.30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