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浙江省宁波市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8

2/28

剩余2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宁波市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化学试卷考生须知:1.本卷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Fe56Cu64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水溶液呈碱性的是A.B.C.D.【答案】A【解析】【详解】A.中的水解大于电离,溶液呈碱性,故选A;B.在水溶液中电离出Na+、H+、,溶液呈酸性,故不选B;C.是强酸弱碱盐,水解溶液呈酸性,故不选C;D.是是强酸弱碱盐,水解溶液呈酸性,故不选D;选A。2.下列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B.C.D.【答案】A【解析】【详解】A.不能电离,属于非电解质,故选A;B.在水溶液能电离,属于电解质,故不选B;C.在水溶液能电离,属于电解质,故不选C;D.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故不选D;选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空间充填模型:B.2,3—二甲基丁烷的键线式:C.的电子式:D.基态N原子的轨道表示式:【答案】B【解析】【详解】A.水分子的空间构型为V形,空间充填模型为,故A错误;B.2,3—二甲基丁烷的键线式为,故B正确;C.溴化铵是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故C错误;D.氮原子的原子序数为7,基态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故D错误;故选B。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和碳纳米管互为同素异形体B.甘氨酸与丙氨酸互为同系物C.与是氯元素的两种核素D.乙醇与乙醚互为同分异构体【答案】D【解析】【详解】A.和碳纳米管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A正确;B.甘氨酸与丙氨酸都含有羧基、氨基,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1个CH2,互为同系物,故B正确;C.与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是氯元素的两种核素,故C正确;D.乙醇结构简式为CH3CH2OH、乙醚结构简式为CH3CH2OCH2CH3,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故D错误;选D。5.下列各组比较正确的是A.键能:B.键角: C.酸性:甲酸>乙酸D.沸点:对羟基苯甲醛<邻羟基苯甲醛【答案】C【解析】【详解】A.Si原子半径大于C原子,原子半径越小,键长越短,键能越大,键能:,故A错误;B.HCHO分子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NH3分子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键角:,故B错误;C.烃基对电子有排斥作用,所以酸性:甲酸>乙酸,故C正确;D.对羟基苯甲醛易形成分子间氢键,邻羟基苯甲醛易形成分之内羟基,所以沸点:对羟基苯甲醛>邻羟基苯甲醛,故D错误;选C。6.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N原子的第一电离能大于О原子B.HF的热稳定性和沸点均大于C.和化学键类型相同D.BN和SiC熔化克服的作用力相同【答案】B【解析】【详解】A.N原子2p能级半充满,结构稳定,所以N原子的第一电离能大于О原子,故A正确;B.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HF的热稳定性大于,的沸点大于HF,故B错误;C.和化学键类型都是极性共价键,故C正确;D.BN和SiC都是原子晶体,熔化时克服共价键,故D正确;选B。7.I、II、III分别为三种烃,其结构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合物I存在顺反异构B.化合物III中存在碳碳双键 C.化合物I和II都能与溴水反应D.等质量的化合物I、II、III完全燃烧时,化合物II消耗O2最多【答案】D【解析】【分析】由结构模型可知I为CH2=CH2,II为CH4,III为C6H6;【详解】A.I为CH2=CH2,连接碳碳双键上的是同种原子,不存在顺反异构,A错误;B.III为苯C6H6,苯不存在碳碳双键,B错误;C.II为CH4,属于饱和烃,不能与溴水反应,C错误;D.等质量的烃的氢元素的质量分数越大,耗氧量越大,I可简化为CH2、,II为CH4,III为CH,CH4中H元素质量分数最大,则化合物II即CH4消耗O2最多,D正确;故选:D。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天然橡胶的主要成分是异戊二烯B.甲苯分子中甲基受苯环影响,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C.可用蒸馏法分离氯气与甲烷反应得到的液态混合物D.德国化学家维勒在制备时得到了尿素【答案】A【解析】【详解】A.天然橡胶的主要成分是聚异戊二烯,它是由异戊二烯发生加聚反应的产物,故A错误;B.苯不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甲苯能被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说明是苯环对甲基产生了影响,故B正确;C.互溶且沸点不同的液体可以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氯气与甲烷反应得到的液态混合物互溶且熔沸点相差较大,所以可以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故C正确;D.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在实验室里将无机物氰酸铵NH4CNO溶液蒸发,得到了有机物尿素[CO(NH2)2],首次人工合成有机物,开启了无机物制备有机物的先河,故D正确;故选:A。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葡萄糖在人体内缓慢水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B.油脂、纤维素、蛋白质等高分子化合物都属于混合物,一定条件下均可发生水解C.在饱和溶液、福尔马林、紫外线等作用下,蛋白质均会发生变性D.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加热一段时间后再加入碘水,溶液不变蓝,可以判断淀粉已完全水解 【答案】D【解析】【详解】A.葡萄糖是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葡萄糖在人体内缓慢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A错误;B.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B错误;C.饱和溶液不属于重金属盐,加入蛋白质发生盐析,不会变性,C错误;D.向水解后的淀粉溶液加入碘水,溶液不变蓝,说明不含有淀粉,可以判断淀粉已完全水解,D正确;故选:D。10.在25℃和101kPa下,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B.C.D.【答案】C【解析】【详解】A.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则2mol氢气燃烧生成液体放出的能量,故A错误;B.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则1mol氢气燃烧生成液体放出的能量,放热反应焓变为负值,故B错误;C.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则1mol氢气燃烧生成液体放出的能量,放热反应焓变为负值,,故C正确;D.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则2mol氢气燃烧生成液体放出的能量,若生成气态水放出的能量小于,故D错误;选C。11.某铜锌原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Zn电极为该原电池的正极B.锌电极发生氧化反应C.若盐桥中电解质为KCl,则电池工作时K+向左侧移动D.Cu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答案】B【解析】【详解】A.活泼金属Zn失电子被氧化作负极,A选项错误;B.Zn作负极失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B选项正确;C.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迁移,该原电池中Cu为正极,C选项错误;D.Cu电极作为原电池正极,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D选项错误;答案选B。1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亚硫酸钠溶液呈碱性:B.用铂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C.苯酚钠溶液通入少量的:2D.乙醛发生银镜反应:【答案】D【解析】【详解】A.亚硫酸钠溶液呈碱性是因为亚硫酸根离子发生微弱水解,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所以正确反应离子方程式为::,故A错误;B.用铂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实质是电解水和硫酸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故B错误;C.苯酚钠溶液通入少量的生成碳酸氢钠和苯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C错误;D.乙醛含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生成银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D正确;故选D选项。13.利巴韦林为广谱抗病毒药,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子中有5个手性碳原子B.利巴韦林水溶性较好,可以与盐酸反应C.利巴韦林能够发生氧化、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D.羟基中的极性强于亚甲基(-CH2-)中的极性【答案】A【解析】【详解】A.连接四种不同基团的碳原子是手性碳原子,分子中有4个手性碳原子,故A错误;B.酰胺基和羟基都属于亲水基,则利巴韦林水溶性较好,酰胺基能和酸、碱溶液反应,所以该有机物能和稀盐酸反应,故B正确;C .利巴韦林中含有醇羟基、醚键、碳氮双键、酰胺基,具有醇、醚等物质的性质,醇羟基能发生氧化反应,酰胺基和醇羟基都能发生取代反应,与羟基相连的邻位碳上有H原子则醇羟基也能发生消去反应,故C正确;D.O比C得电子的能力强,则羟基中O-H的极性强于乙基中C-H的极性,故D正确;故选:A。14.下列“类比”结果正确的是A.是非极性分子,则也是非极性分子B.的分子构型为V形,则二甲醚的分子骨架()构型也为V形C.HF易形成,则HCl也易形成D.充分水解后再加热分解得到,则也可用类似的方法从得到【答案】B【解析】【详解】A.结构简式为CH3CH3,结构对称,是非极性分子;结构简式为CH3CH2Br,结构不对称,是极性分子,故A错误;B.、二甲醚的分子骨架(),O原子价电子对数都是4,有2个孤电子对,空间构型为V形,故B正确;C.HF分子间能形成氢键,所以易形成;HCl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不易形成,故C错误;D.不能水解,溶液加热不能生成,故D错误;选B。15.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基态W原子的核外s能级上的电子总数比p能级上多3个,X与Z同主族,W、X、Y形成的化合物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Y<ZB.电负性:W>XC.X、Z形成的化合物可能为非极性分子D.位于s区的元素有2种【答案】C 【解析】【分析】基态W原子的核外s能级上的电子总数比p能级上多3个,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1,则W为B元素,X能形成2对电子对且原子序数比B大,则X为O元素,X与Z同主族且都是短周期元素,则Z为S元素,Y是+2价的离子,则Y为Mg元素,【详解】分析可知,W、X、Y、Z分别是B、O、Mg、S元素,A.Y、Z分别是Mg、S元素,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减小,则原子半径:Y(Mg)>Z(S),A错误;B.非金属性越强其电负性越大,W、X分别是B、O,同周期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则电负性:W(B)<X(O),B错误;C.非极性分子是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分子里电荷分布均匀,正负电荷中心重合的分子,X为O、Z为S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能为非极性分子如SO3,C正确;D.位于周期表第IA、IIA族元素属于s区的元素,则只有Mg元素属于s区元素,D错误;故选:C。16.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Si原子含有的未成对电子数为B.1mol羟基()所含有的电子数为C.常温下,14g乙烯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为D.25℃,的NaOH溶液中含有的数目为【答案】A【解析】【详解】A.Si原子中有2个未成对电子,1molSi原子含有的未成对电子数为,故A正确;B.含有9个电子,1mol羟基()所含有的电子数为,故B错误;C.1个乙烯分子中含有6个共价键,常温下,14g乙烯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为,故C错误;D.25℃,的NaOH溶液,没有明确溶液体积不能计算的数目,故D错误;选A。17.钙钛矿可用于高温超导领域,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距离钙离子最近且等距离的氧离子4个B.距离钛离子最近且等距离的钛离子有6个C.晶胞中氧、钙、钛粒子的个数比为1∶1∶3D.晶胞中任何一个粒子都完全属于该晶胞【答案】B【解析】【详解】A.根据晶胞图,距离钙离子最近且等距离的氧离子12个,故A错误;B.根据晶胞图,距离钛离子最近且等距离的钛离子有6个,故B正确;C.根据均摊原则,晶胞中氧粒子数为、钙粒子数为1、钛粒子数为,晶胞中氧、钙、钛粒子的个数比为3∶1∶1,故C错误;D.晶胞中位于顶点、面心、楞上的粒子不完全属于该晶胞,故D错误;选B。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等pH的氨水、Ba(OH)2溶液中:2c(NH)=c(Ba2+)B.向氨水中通入CO2,随着CO2的增加,增大C.将醋酸钠、盐酸两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后的溶液中:c(Na+)=c(Cl-)D.25℃时,某稀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和c(OH-)的乘积为该溶液的pH不可能是7【答案】D【解析】【详解】A.氨水和Ba(OH)2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式分别是c(NH)+c(H+)=c(OH-)、2c(Ba2+)+c(H+)=c(OH-),等pH说明两溶液c(H+)、c(OH-)分别相等,则c(NH)=2c(Ba2+),A选项错误;B.氨水中通入CO2,发生中和反应,溶液中存在NH的水解平衡, ,其中水的离子积Kw、NH的水解平衡常数Kh在温度一定时均为定值,随着反应的进行c(NH)逐渐增大,所以逐渐减小,B选项错误;C.醋酸钠、盐酸两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的电荷守恒式为c(Na+)+c(H+)=c(OH-)+c(Cl-)+c(CH3COO-),溶液呈中性时c(H+)=c(OH-),则c(Na+)=c(Cl-)+c(CH3COO-),C选项错误;D.25℃时,某稀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和c(OH-)的乘积为1×10-20mol2/L2,可得水电离产生的c(H+)=c(OH-)=1×10-10mol/L<1×10-7mol/L,水的电离被抑制,溶液pH可能为4或10,D选项正确;答案选D。19.反应速率v和反应物浓度关系是用实验方法测定的。化学反应包含下列两步:①(慢)、②(快),第一步反应的速率表达式为,式中k为常数,m、n值可用下表中数据确定。T℃时测得有关实验数据如下:序号c(NO)/(mol/L)c(H2)/(mol/L)速率/(mol/(L·min))I0.00600.0010II0.00600.0020III0.00100.0060IV0.00200.006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整个反应速率由第②步反应决定B.分步反应的活化能大小:①<②C.反应①速率表达式:D.相同条件下,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答案】C 【解析】【详解】A.整个反应速率由最慢的一步决定,即由第①步反应决定,A错误;B.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慢,由第①步反应速率较慢因此其或化能较大,则活化能大小:①>②,B错误;C.第一步反应的速率表达式为,由表知c(NO)相同时取实验I和II数据代入可得,解得n=1,c(H2)相同时取实验III和IV数据代入可得,解得m=2,,取实验II数据代入可得,解得k=5000,则反应①速率表达式:,C正确;D.相同条件下,由实验I和II数据可知c(H2)增大一倍反应速率增大2倍,由实验III和IV数据可知c(NO)增大一倍反应速率增大4倍,则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D错误;故选:C。20.汽车尾气处理原理为:。在特定温度下,起始时,甲、乙、丙三个密闭容器中,;平衡时,容器内气体的浓度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实验编号容器温度/℃容器体积平衡浓度NOCON2甲100V10.100.100.20乙100V2xx0.10丙150V1yy0.18A.该反应在低温条件下不能自发进行B.100℃时反应的平衡常数为32C.D.乙容器中CO的转化率小于80%【答案】D【解析】 【详解】A.对比甲、丙数据,可知升高温度,N2的浓度降低,说明平衡逆向移动,则反应的△H<0,△S<0,如能自发进行,△G=△H-T△S<0,可知在低温条件下能自发进行,A错误;B.由表中甲组数据可知100℃时平衡时c(NO)=0.10mol/L、c(CO)=0.10mol/L、c(N2)=c(CO2)=0.20mol/L,则反应的平衡常数为==320,B错误;C.由平衡常数可知,==320,解得x=0.05946mol/L,假设平衡时的体积不变,将实验1和实验2中的平衡状态利用极值可以得到,当c(CO)=0.1mol/L时,实验1中c(N2)=0.25mol/L,实验2中c(N2)=0.01mol/L+mol/L=0.012973mol/L,而此时两个虚拟容器中甲烷的物质的量相同,物质的量浓度之比等于体积反比,V1:V2=0.012973:0.25不等于1:2,C错误;D.根据C选项,可知平衡时x=0.05946mol/L,c(N2)=0.10mol/L,根据反应2NO+2CO⇌N2+2CO2,可知起始c(CO)=0.05946mol/L+0.20mol/L=0.25946mol/L,乙容器中CO的转化率为≈77.08%<80%,D正确;故选D。21.、可与分别形成(无色)、配离子。将无水固体溶于水,得到蓝色溶液,加入浓盐酸后,溶液由蓝色变为绿色。该反应过程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等物质的量的和中σ键数之比为1∶1B.往绿色溶液中加入少量固体,溶液变蓝色,可知配离子稳定性:C.往绿色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变蓝色,是由于增大导致平衡逆向移动D.无水固体中,与通过配位键结合【答案】B【解析】【详解】A.中有4个配位键,4个配体中有8个σ键数;只有4个配位键,所以等物质的量的和中σ键数之比为12:4=3:1,A错误;B.往绿色溶液中加入少量固体,溶液变蓝色,表明加入固体后,被抢夺了 而转化为,而则形成了配离子,所以稳定性,B正确;C.往绿色溶液中加水稀释,导致浓度下降,平衡逆向移动,转化为,溶液变蓝,C错误;D.无水固体中,与通过离子键结合,D错误;故合理选项为B。22.某研究小组将两个甲烷燃料电池串联后作为电源,进行电解饱和NaCl溶液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烷燃料电池工作时,负极的电极反应为:B.电极b上得到的是Cl2C.标准状况下,每个电池通入且完全反应,理论上最多能得到D.若将电极a的石墨棒换成Fe棒,NaCl溶液中发生的总反应式为:【答案】A【解析】【分析】燃料电池中通入燃料一极为负极,通入O2一极为正极,与负极相连的b为电解池阴极,正极相连的a为电解池阳极,据此可分析解答。【详解】A.甲烷燃料电池工作时,负极甲烷失电子被氧化,电极反应为:CH4−8e−+10OH−=7H2O+,A选项正确;B.b连接通入CH4的燃料电池的负极,b为阴极,H2O中H+在此得电子被还原为H2,B选项错误;C.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CH4~~8e-~4H2,所以标准状况下,每个电池通入1LCH4 且完全反应,理论上最多能得到4LH2,C选项错误;D.若将a的石墨换成Fe棒,则Fe作为活性电极自身失电子被氧化,发生反应,D选项错误;答案选A。23.常温下向中逐滴滴加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图(溶液混合时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电离出的:A点大于B点B.在B点,离子浓度大小为C.在C点,滴加的D.在D点,【答案】D【解析】【详解】A.A点为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浓度越大,水的电离程度越小,B点为氢氧化钠和CH3COONa的混合液,CH3COO-水解促进了水的电离,则水电离出的c(H+)A点小于B点,故A错误;B.B点呈碱性,则c(OH-)>c(H+),由于pH=8,混合液中的氢离子、氢氧根离子浓度较小,则正确的离子浓度大小为:c(Na+)>c(CH3COO-)>c(OH-)>c(H+),故B错误;C.滴加的V(CH3COOH)=12.5mL时,恰好反应生成CH3COONa,溶液呈碱性,而C点溶液的pH=7,所以C点V(CH3COOH)>12.5mL,故C错误;D.在D点,V(CH3COOH)=25mL,相当于CH3COONa和CH3COOH的1:1混合溶液,由质子守恒可得:2c(H+)+c(CH3COOH)=2c(OH-)+c(CH3COO-),移项得:2c(H+)-2c(OH-)=c(CH3COO-)-c(CH3COOH),故D正确;故选:D。 24.以和为原料制备高纯度次氯酸的机理如图,V为元素钒,其最高化合价为+5价,、分别为两种不同氨基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机理中化合物A是中间产物B.反应过程中,钒的成键数目不变C.该催化循环过程中有氢氧键的断裂和形成D.该过程的总反应为:【答案】C【解析】【详解】A.该机理中化合物A是催化剂,故A错误;B.反应过程中,从A→B钒的成键数目增多,故B错误;C.B→C过程中有氧氢键断裂,C→D过程中有氧氢键形成,故C正确;D.该过程的总反应为:,故D错误;选C。25.下列方案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目的方案设计A检验乙炔具有还原性 将饱和食盐水滴入盛有电石的锥形瓶中,将产生的气体导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B比较HClO与的酸性强弱常温下,分别用玻璃棒蘸取和溶液点在pH试纸上,观察现象C除去粗苯甲酸样品中少量氯化钠和泥沙取一定量样品加入适量的水,加热充分溶解,趁热过滤,冷却结晶,过滤,用少量蒸馏水洗涤所得晶体D验证向盛有溶液的试管中滴加4滴溶液,振荡后,继续滴加4滴溶液,观察现象A.AB.BC.CD.D【答案】C【解析】【详解】A.将饱和食盐水滴入盛有电石的锥形瓶中,产生的气体中可能含有H2S,H2S具有还原性,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不选A;B.溶液具有漂白性,不能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故不选B;C.苯甲酸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取一定量样品加入适量的水,加热充分溶解,趁热过滤,冷却结晶,过滤,可除去粗苯甲酸样品中少量氯化钠和泥沙,故选C;D.向盛有溶液的试管中滴加4滴溶液,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氢氧化钠过量,继续滴加4滴溶液,剩余的氢氧化钠和氯化铁反应生成红褐色氢氧化铁沉淀,不能验证,故不选D;选C。非选择题部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 26.25℃时,向的溶液中加入的盐酸(混合后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已知25℃时,。请回答下列问题:(1)混合后溶液的pH=_______。(2)混合后溶液中_______mol/L(写出计算过程)。【答案】(1)1(2)【解析】【小问1详解】硝酸银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反应后溶液中c(H+)=,pH=1。【小问2详解】向的溶液中加入的盐酸,硝酸银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盐酸过量,反应后氯离子有剩余,,混合后溶液中mol/L。27.化合物I()易与Cu2+结合生成化合物II()。请回答:(1)Cu原子的M电子层中有_______个能级,Cu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A.化合物I中S原子采取sp3杂化B.化合物I中碳原子的杂化类型有sp3和sp2C.化合物II中C-C-C键角是180°D.化合物II中存在离子键和共价键(3)化合物I中同周期的两种元素的电负性大小为_______。(4)金属铜的熔点高于钾的原因是_______。(5)Cu可以形成一种离子化合物。若要确定它是晶体还是非晶体,最科学方法是对它进行_______实验;其阴离子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6)CX4的熔沸点如下表所示: CX4熔点/℃-22.888170沸点/℃76.8190329分析上述三种CX4的熔沸点变化原因:_______。【答案】(1)①.3②.(2)AB(3)C<O(4)金属铜的阳离子电荷多、半径小,金属键强,熔点高(5)①.X射线衍射②.正四面体(6)CCl4、CBr4、CI4是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熔沸点越高【解析】【小问1详解】Cu原子的M电子层中有3s、3p、3d共3个能级;Cu为29号原子,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小问2详解】A.化合物I中S原子形成2根键,还有2个孤电子对,采取sp3杂化,A正确;B.化合物I中饱和碳原子为sp3杂化,羧基中的碳原子为sp2杂化,故碳原子的杂化类型有sp3和sp2,B正确;C.化合物II中C-C-C键角接近,C错误;D.化合物II中存在共价键和配位键,不存在离子键,D错误;故选AB;【小问3详解】化合物I中同周期的两种元素为C和O,从左往右电负性逐渐增大,故电负性:C<O;【小问4详解】铜和钾均为金属晶体,金属阳离子电荷越多、半径越小,金属键越强,熔点越高,故金属铜的熔点高于钾的原因是:金属铜的阳离子电荷多、半径小,金属键强,熔点高;【小问5详解】要确定它是晶体还是非晶体,最科学的方法是:X射线衍射;硫酸根中硫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小问6详解】 CCl4、CBr4、CI4是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熔沸点越高。28.是一种常用的硝化剂,常用的臭氧化法制备,反应原理如下:反应I:反应II:(1)298K时,几种物质的相对能量如下表:物质能量(kJ/mol)-90-14-62-181-198请可根据物质的相对能量计算反应I的_______(忽略△H随温度的变化)。(2)在密闭容器中充入和,发生反应I和II。①在恒温恒压条件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A.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不变时说明反应已达平衡B.说明反应Ⅱ已达到平衡C.混合气体密度不再改变说明反应Ⅰ已达到平衡D.反应达到平衡后,再往容器中通入稀有气体Ar,反应Ⅰ平衡不移动②保持温度不变,对反应体系加压,平衡时的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请解释压强增大至的过程中逐渐增大的原因:_______。③保持容器体积2L不变,10min时反应达到平衡,此时的转化率为50%,O2的物质的量为0.2mol,反应II的平衡常数K=_______。④以固体催化剂M催化反应I,若O3分子首先被催化剂的活性表面吸附而解离,该反应机理分为两步,写出第二步的化学方程式:步骤a.;步骤b._______。(3)T℃时,在密闭容器中充入,保持压强不变,只发生反应II,t1时到达平衡, 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在t2时刻继续充入一定量的,t3时刻重新到达平衡,请在图中作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__________。【答案】(1)(2)①.C②.加压,反应II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浓度增大,有利于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逐渐增大③.0.36④.(3)【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物质的相对能量,(-198-90+14+181)kJ/mol=-93kJ/mol;【小问2详解】①A.和都是反应I的生成物,物质的量之比始终为1:1,所以和物质的量之比不变时,反应不一定平衡,故A错误;B.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比等于系数比,时反应Ⅱ没有达到平衡,故B错误;C.反应II 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是变量,则容器体积是变量,反应前后气体总质量不变,密度是变量,混合气体密度不再改变,说明反应II得到平衡状态,则浓度不变,所以反应Ⅰ一定达到平衡,故C正确;D.反应达到平衡后,再往容器中通入稀有气体Ar,容器体积增大,反应II正向移动,浓度减小,则反应Ⅰ平衡逆移动,故D错误;选C。②保持温度不变,对反应体系加压,反应II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浓度增大,有利于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逐渐增大。③保持容器体积2L不变,10min时反应达到平衡,此时的转化率为50%,O2的物质的量为0.2mol,则0.2mol参与反应Ⅰ,0.3mol参与反应II,生成NO2的物质的量为0.6mol,反应II的平衡常数K=。④总反应为,步骤a为;总反应-步骤a得步骤b的方程式为。【小问3详解】T℃时,在密闭容器中充入,保持压强不变,只发生反应,t1时到达平衡,在t2时刻继续充入一定量的,t3时刻重新到达平衡,0~t1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t1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在t2时刻继续充入一定量的,容器体积增大,反应物浓度增大、生成物浓度减小,突然增大、突然减小,新达到平衡与原平衡等效,所以新平衡的速率和旧平衡相等,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为。29.乳酸亚铁()是一种常见的食品铁强化剂。某兴趣小组利用废旧聚乳酸()材料与碳酸亚铁制备乳酸亚铁实现“变废为宝”,并测定产品纯度。 I.制备乳酸实验步骤如下(部分环节已略去):已知:乳酸常温下为易溶于水、乙醇等溶剂的淡黄色黏性液体。(1)实验室加热回流装置如图所示,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2)写出聚乳酸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II.制备乳酸亚铁晶体将FeCO3加入乳酸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在75℃下搅拌使之充分反应,然后再加入适量乳酸至铁粉完全溶解,低温下蒸发浓缩,冷却,加入少量乙醇并充分搅拌,过滤,洗涤,干燥。(3)加入乙醇的作用_______。III.乳酸亚铁晶体纯度的测量:用Ce(SO4)2标准溶液滴定Fe2+进行测定,生成Fe3+与Ce3+。测定时,先称取4.680g样品,溶解后进行必要处理,配制成250mL溶液。每次取25.00mL,用0.1000mol/LCe(SO4)2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4)滴定过程要用到酸式滴定管,从下列选项选择合适操作并排序:蒸馏水洗涤→加入标准液3~5mL→→→→→→准备开始滴定(润洗操作只进行一次)。_______a.加液至“0”刻度以上2~3mL处b.倾斜转动滴定管,使液体润湿滴定管内壁c.调整液面至“0”或“0”刻度以下,记录读数d.右手握住滴定管,左手打开活塞快速放液e.橡皮管向上弯曲,挤压玻璃球,放液f.控制活塞,将洗涤液从滴定管下部放出g.将洗涤液从滴定管上口倒出(5)实验记录数据如表:滴定次数Ce(SO4)2溶液滴定前的刻度/mL滴定后的刻度/mL 10.10198520.1221.3231.0520.70则产品中乳酸亚铁晶体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乳酸亚铁摩尔质量为234g/mol)。【答案】(1)球形冷凝管(2)(3)降低乳酸亚铁的溶解度,促进其析出(4)bfadc(5)9850%【解析】【小问1详解】仪器A为球形冷凝管,起到冷凝回流和导气作用;【小问2详解】聚乳酸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完全,反应方程式为;【小问3详解】加乙醇降低乳酸亚铁的溶解度,促进其析出;【小问4详解】按照“润洗—装液—排气—调零—读数”的顺序可知正确操作顺序为bfadc;【小问5详解】3次消耗Ce(SO4)2溶液的体积为19.75mL、21.20mL、19.65mL,其中21.20mL误差较大而舍去,故消耗Ce(SO4)2溶液的平均体积为mL,用Ce(SO4)2标准溶液滴定Fe2+进行测定,生成Fe3+与Ce3+,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Ce(SO4)2与乳酸亚铁的反应物质的量比为1:1,则产品中乳酸亚铁晶体的质量分数=。30.有机物I是合成药物的重要中间体,某课题组设计的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①A中有两个环,其中一个为苯环②③请回答:(1)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I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A.化合物D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B.化合物E可以发生加成、取代、消去、加聚反应C.1molI最多能与2molNaOH反应D.A→B与G→H反应类型相同(3)D+E→F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4)写出2种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化合物E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不包括立体异构体)_____。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但不能使氯化铁溶液显色②核磁共振氢谱显示4个吸收峰(5)设计以为原料合成E的合成路线_______(用流程图表示,其它无机试剂任选)。【答案】(1)①.②.酰胺基、碳溴键(2)AB(3)+H2O(4)、、 (5)【解析】【分析】由D的结构和C生成D的反应条件可知发生酯化反应,则C为,已知A中有两个环,其中一个为苯环,则A为,A发生卤代反应生成B为,D和E发生已知信息②反应生成F为,由F和G的分子式可知多了2个H原子,说明发生加成反应,G为,G发生已知信息③反应生成H为,H中羟基与HBr发生取代反应生成I;【小问1详解】由分析可知,B的结构简式是;I中官能团的名称是酰胺基、碳溴键;【小问2详解】A.化合物D中苯环、醛基、酯基都是平面型结构,由于单键可旋转,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A错误;B.化合物E含有苯环,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含有羟基,可发生取代反应、与羟基相连的邻位碳上有H原子可发生消去反应,不能发生加聚反应,B错误;C.I中含有酰胺基、碳溴键可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则1molI最多能与2molNaOH反应,C正确;D.A→B是发生卤代反应即取代反应,G→H是取代反应,两者的反应类型相同,D正确;故选:AB;【小问3详解】 D和E发生已知信息②反应生成F为,D+E→F的化学方程式是+H2O;【小问4详解】满足条件: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但不能使氯化铁溶液显色说明不含有酚羟基,②核磁共振氢谱显示4个吸收峰,化合物E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小问5详解】苯甲醛先与HCN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N再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可得E,合成路线为:。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3-06-20 17:44:02 页数:28
价格:¥2 大小:2.19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