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粤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热与温度教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6

2/16

剩余1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四单元热与温度18.感受冷和热【教学目标】1.知道冷和热的现象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普遍存在2.通过描述日常生活中冷和热的现象,学习科学的描述方法。3.形成乐于观察、善于发现的意识4.亲身经历用感觉器官判断物体冷与热的过程,体会到科学研究仅凭感觉是不够的【教学重点】亲身经历用感觉器官判断物体冷与热的过程,体会到科学研究仅凭感觉是不够的【教学难点】亲身经历用感觉器官判断物体冷与热的过程,体会到科学研究仅凭感觉是不够的【课前准备】烧杯、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活动1:哪里冷,哪里热冷和热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在生活中普遍存在。1.在我们家里,你发现了哪些冷和热的现象?学生思考、讨论然后回答。  学生1:我发现家里吃火锅的锅是热的。学生2:我知道家里的冰柜是冷的。  学生3:我还发现空调吹出来的风是冷的,刚刚看过的电视后面是热的。2.自然界中你知道哪个季节热,哪个季节冷吗?学生1:夏天的气温比较高,天气热,人们穿的衣服较少。学生2:冬天的天气比较冷,穿的衣服比较多。  3.小组交流: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冷热的现象?热的现象:燃烧的火炉、烧水的电热杯、电褥子、暖气片、沙漠……冷的现象:电扇、冰箱、冰川…… 第二课时(二)活动2:冷热的感觉在我们身边,有许多冷热程度不同的物体。有时我们可以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感知物体的冷热程度。实验1:判断水的冷与热实验器材:三杯冷热不同的水实验过程:把三杯水放在桌子上,通过手、眼等的感觉器官来感觉物体的冷与热。并做好记录。记录:第一杯水第二杯水第三杯水摸一摸热凉温看一看冒着水蒸气,杯口壁上有水珠无现象无现象结论: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大致知道物体是冷的还是热的。实验2:体验冷热的感觉实验步骤:先把两只手分别放到冷水和热水中,再把两只手同时放到温水里,体验不同环境下的不同感觉。并做好记录。记录:冷水热水温水单手凉热温双手凉凉的烫烫的暖暖的。结论:可以通过观察大致知道物体是冷还是热,但是不能凭观察到的现象就能准确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拓展延伸:我们通过手、眼等感觉器官感觉到的冷热只是大概的,怎样才能准确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呢?【教学反思】 19.测量温度【教学目标】1.知道国际上常用摄氏度作为温度的标准单位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2.能正确使用温度计进行测量活动3.认识到要准确地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应根据需要选用合适的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4.逐步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温度计进行测量活动【教学难点】使用温度计测量冰融化成水时的温度变化【课前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仪器、实物投影、教学PPT课件。[学具]体温计、气温计、实验用温度计、水、烧杯、冰块、铁架台、细绳、记录单、电子温度计(条件允许情况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任务驱动设置情境:寒风冷冽下,孩子们都觉得比较冷。妍妍说天气预报上说今天有低温预警。问题:怎么知道现在的温度是多少呢?交流:对琪琪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提出可以用温度计测量温度。任务:要准确地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需要学会正确地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二)活动探究1.活动1:认识温度计提示:人们用温度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常用仪器。问题:常用的温度计有哪些?交流:学生说出自己认识的温度计,教师进行补充。出示:常用的温度计实物、图片和名称。任务:观察常用的温度计有什么特点? 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活动。汇报:学生说出温度计具有玻璃泡、玻璃管、刻度、单位等特点。教师及时补充引导。问题:为什么不能用体温计测量水温?交流:学生提出体温计的测量温度范围仅在40多摄氏度,但是热水的温度可达到100摄氏度,因此不能用体温计测量水温,只能用实验用温度计测量。小结:人们根据需要选用不同的温度计进行测量。第二课时2.活动2:温度计的使用提示:掌握温度计正确的操作方法,才能准确测量物体的温度。示范:测量一杯水的温度的操作规范,读数和记数的方法。要求:温度计下端垂直进入水中、温度计不接触容器、温度计的液柱稳定后读数、读数时眼睛和温度计的液面保持水平。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测量水温的操作练习。交流:汇报测量到的水温。评价:根据学生的操作规范、读数、记数等规范进行评价。提示:生活中常见的温度有人体的正常体温、水沸腾和结冰时的温度分别是多少。任务:学生活动手册上对3种温度计的结果进行读数和记录。交流:汇报3种温度计的测量结果。评价:对学生是否读数正确进行评价。第三课时3.活动3:测量冰融化成水的温度变化提示:冰在常温下会逐渐融化成水,而水的温度会随着时间的变化逐渐趋向于环境温度。任务:研究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怎样变化?要求:用烧杯盛半杯碎冰,用温度计测量冰的温度。观察冰融化成水的全过 程,并测量温度。每隔一段时间记录一次。出示:实验记录表,测量装置。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测量活动。汇报:说出记录表的结果与发现。小结:当冰没有完全融化成水时,温度稳定;当冰完全融化成后,温度开始上升。4.实践:用电子温度计测量温度提示:用数字化设备测量物体的温度,既灵敏、快速,又直观。任务:用电子温度计,测量水从室温加热到沸腾全过程的温度,了解其温度变化的规律。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测量活动。汇报:展示测量结果和变化规律图。小结:水从室温加热到沸腾的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一直到100摄氏度水沸腾为止。5.科学阅读:体温计任务:了解常见的体温计的种类、特点及使用方法。【教学反思】20.液体的热胀冷缩【教学目标】1.水受热体积膨胀,受冷体积缩小,而重量不变,我们把水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许多液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2.经历设计并改进观察水受热(受冷)后体积变化的实验装置,以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这一过程。3.经历用此装置探究其他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的过程。4.从水到其他液体的研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探究态度,意识到学习科学 知识,要运用到日常的生产和生活。【教学重点】(1)经历对液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探究过程。(2)实验方法完善的讨论。(3)重实证的科学研究态度。【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设计改进实验装置,使之能提供明显可见变化的实验现象。【课前准备】[用具]烧杯、酒精灯、铁架台、火柴、筛子等;[材料]盐、醋、小苏打、食油、沙、水、石灰水、蜡烛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猜测1.播放学生烧满满一壶水的录像,水还没烧开就溢出来了。2.提出问题:看了烧水的视频,你有什么发现?水为什么自己会跑出来呢?3.学生根据视频说想法。[设计意图]: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烧开水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二、水热胀冷缩的探究冷热会对液体有影响。究竟有怎样的影响呢?你们想知道吗?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来找出答案。我们先从大家最熟悉的液体——水开始研究(板书:水)。1.设计水热胀冷缩实验(1)上节课我们做的试管气球皮实验,实验现象不明显。(在试管里装满水,剪一小块气球皮把试管口蒙住,并用橡皮筋扎紧。把试管插在热水杯里,使试管内的水变热,发现气球皮微微鼓起;再把试管插在冷水杯里,使试管内的水变冷,发现气球皮微微瘪下去。)今天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以下的材料(一一出示):烧杯、平底烧瓶、瓶塞、细玻璃管、红墨水、滴管。你们能用这些材料来设计一个实验,清楚地看到水受热或受冷后发生的变化吗?等会请小组讨论一下,并思考这两个问题:老师给大家提供的红墨水有什么作用?用一根细管子有什么好处? (2)小组内交流讨论,设计、完善实验方案。(3)小组派代表全班交流。教师评价学生的实验方案,对不合理的地方适时指导。(4)课件出示实验方案,指名读,自读实验方案。[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材料选择组合,设计实验方案,在讨论交流中发现方案的优缺点,设计出完善可行的实验方案。调动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第二课时2.水的热胀冷缩实验(1)提出实验要求做实验之前,先给大家提几个要求,等会比比哪个组最能按老师的要求做。(课件:①小组成员要分工合作。②仔细观察玻璃管中的水柱有什么变化?思考是什么引起水柱的变化?③记录员及时把实验现象记录在表(一)中。④注意安全,小心热水。)[设计意图]:让学生有目的、有步骤地去实验,使他们既动手又动脑,提高实验的效率,并使实验后的交流更有效。大家都明白实验的要求了吗?(2)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做好记录。教师巡视、指导。(播放背景音乐)(3)小组派代表汇报实验情况。(视频展台展示学生实验记录单)(4)各小组观察到的共同的现象是什么?[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自己做水的热胀冷缩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体验科学实验的乐趣。师生共同总结: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1.课件演示实验过程。水柱上升说明水受热后的体积和原来的体积相比有什么变化? 在科学上我们的表述是“体积膨胀”。是什么引起了水的体积膨胀呢?水柱下降说明水受冷后的体积和原来的体积相比有什么变化?在科学上我们的表述是“体积缩小”。是什么引起了水的体积缩小呢?2.能不能用四个字来概括水的这种性质?板书:热胀冷缩3.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热胀冷缩”?设计意图:利用课件演示,清晰再现实验过程,揭示“热胀冷缩”的科学概念。4.猜一猜:这里有两杯冷热不同的水,你能判断出哪杯水的温度更高一些吗?学生自由发言。5.出示温度计,了解温度计原理。设计意图:了解温度计的原理,加深对液体热胀冷缩的认识。第三课时四、探究其他液体的热胀冷缩1.水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其他液体有没有这种性质呢?除了水,你还知道有哪些液体?2.提出实验要求:各小组选择最感兴趣的一种液体来实验。用同样的实验装置和同样的方法来实验,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填写记录单(二)。3.各小组学生选择液体来实验,教师巡视指导。4.提出汇报要求:你们组是用什么液体来实验?实验中看到什么现象?说明这种液体有什么性质?5.归纳总结,板书:液体热胀冷缩6.补充介绍水的冷胀热缩知识。五、应用创新,拓展延伸。1.解决课始的问题:烧满满一壶水,水还没烧开就溢出来了。水为什么自己会跑出来呢?你有什么办法避免这种现象?2.课件出示许多瓶装液体,你有什么发现?瓶装的液体为什么都没有装满呢? 【设计意图】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生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加深学生对液体热胀冷缩的认识。感受到科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3.师演示喷泉实验。刚才大家做过这个红水的热胀冷缩实验,老师也来做一次。(师的装置,装半瓶红水,这样会因为空气的作用干扰实验)在学生惊叫过后,问:你有疑问吗?留下疑问:为什么老师的这个装置热胀的现象会这么明显呢?我的红水怎么会喷的这么高呢?【教学反思】21.气体的热胀冷缩【教学目标】1.知道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2.用实验的方法探究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学习科学的观察、记录方法,尝试对实验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3.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养成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4.通过实验装置进行研究,进行科学的观察、记录,判断空气的体积大小变化会不会受温度影响【教学重点】知道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教学难点】通过实验装置进行研究,进行科学的观察、记录,判断空气的体积大小变化会不会受温度影响【课前准备】气球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活动1:乒乓球能鼓起来吗我们在打乒乓球时容易把乒乓球压瘪。瘪了的乒乓球受热后会重新鼓起来吗? 实验[材料]热水、瘪了的乒乓球实验过程:把瘪了一个小坑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观察并描述乒乓球的变化。注意:不要被热水烫伤。我的发现:瘪了个小坑的乒乓球在放进热水后慢慢鼓起来了,乒乓球恢复原样。拓展:如果乒乓球破了,还能重新鼓起来吗?学生思考。实验:将瘪了一个坑又破了一个洞的乒乓球放进热水里,观察发生的的变化。我的发现:乒乓球没有变化。思考:为什么破的乒乓球不能重新鼓起来?这是否与乒乓球内的空气有关?交流、探讨。没破的乒乓球内的空气受热会膨胀,所以乒乓球会重新鼓起来,破了的乒乓球内的空气受热会流出去了。第二课时(二)活动2:会变化的肥皂膜如果瘪了的乒乓球在热水中能重新鼓起来,是因为乒乓球内空气的体积变大了吗?实验:探究温度变化时,空气的体积怎样改变。实验[材料]肥皂液、烧杯瓶、热水、冷水实验过程:把肥皂液抹在烧瓶口,形成肥皂膜。将烧瓶分别放入冷水和热水中,观察肥皂膜的变化(也可以用手捂热烧瓶而不放进热水中),做好记录。记录:热水冷水肥皂液抹在烧瓶口的烧杯膨胀凹陷结论:肥皂膜在烧瓶放进热水时膨胀了起来,放进冷水中会凹陷了下去。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现在明白视频中瓶子上的气球为什么会鼓起来?瓶子放进热水后气球鼓起来了,放进冷水后又缩回去了。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第三课时生活中,你知道哪些利用气体热胀冷缩的事例?(1)冬天,水瓶塞不能按压太紧,否则瓶胆易爆掉。这是因为冬天温度低,瓶胆内部分子冷缩,按压过紧,热气放不出来,容易发生炸裂。(2)买来的罐头很难打开,冷却后容易打开。这是因为工厂生产时放进去的是热的,气体膨胀,冷却后里面气体体积减小,外面大气压大于内部,所以难打开,而等罐头冷却之后就很容易打开了。讨论:在夏季,为什么人们给自行车充气时常常不会充得太足?学生思考、小组交流。夏季天气炎热,车胎里的空气太多了,会容易受热膨胀而发生爆胎的危险。(五)拓展延伸:说一说你知道的有关气体热胀冷缩的事例?灌热水后,暖瓶的塞子有时会跳出来。【教学反思】22.设计与制作:自制“小喷泉”【教学目标】1.会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小喷泉。2.经历设计、制作、测试、改进的过程制作小喷泉3.根据设计“小喷泉”需要考虑的因素制定方案4.在观察或交流的基础上,对他人的想法、草图等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教学重点】经历设计、制作、测试、改进的过程制作小喷泉【教学难点】根据设计“小喷泉”需要考虑的因素制定方案【课前准备】气球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任务1.喷泉利用什么现象制作的?利用气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制作。2.我们可以做什么小制作?选择身边合适的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个“小喷泉”。(二):设计先要进行设计,考虑哪些因素?如:选择什么材料、多大的瓶子做容器?选择什么粗细的材料做喷管?瓶子里的水要有多少?浇的水要有多热?……(三)根据构思,制订设计方案。我的设计设计:_______________材料:_______________设计图:______________(四):制作按自己的设计,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制作。播放视频《小喷泉的制作》(五):测试制作好的“小喷泉”进行效果的测试,仔细观察测试结果。注意不要被热水烫伤。说一说,小组轮流进行测试的情况。小组1:我们的管太粗了,水流不大。小组2:管太高,需要水量大。小组3:我们的制作很成功,喷水效果好!第二课时(六):评价与改进 利用学生活动手册的评价表,从多方面对“小喷泉”进行评价。反复测试、评价和改进,让“小喷泉”喷得更高。你从哪些方面进行评价呢?材料是否合适?装置设计是否合理?瓶子里液体的量是否合适?效果是否明显?成品是否美观?【教学反思】23.固体也会热胀冷缩吗【教学目标】1.知道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2.用实验的方法探究固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学习科学的观察、记录方法,尝试对实验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3.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养成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4.通过实验装置进行研究,进行科学的观察、记录,判断铜球的体积大小变化会不会受温度的影响【教学重点】知道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教学难点】通过实验装置进行研究,进行科学的观察、记录,判断铜球的体积大小变化会不会受温度的影响【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活动1:高架桥上的缝隙 出示:高架桥、铁轨等建筑物上的缝隙图片。思考:生活中,还能在哪里看到这种现象?这和物体的热胀冷缩有关吗?学生查阅资料、交流;然后回答。生活中我们看到:马路上的缝隙;家里瓷砖的缝隙;水泥墙面的缝隙……温度每变化1℃,1米长的钢轨大约伸缩0.000018米,假如一年中气温变化60℃那么1000千米长的铁路就要伸缩708米。如果不留缝隙,冬天受冷收缩,就会被冻裂成几段,夏天钢轨受热膨胀,就会变得七扭八歪,有的朝上拱起。因为有热胀冷缩,所以钢轨之间必须有缝隙。第二课时(二)活动2:铜球能穿过铁环吗1.利用铜球实验装置研究固体是否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1)用什么加热和冷却铜球呢?酒精灯(2)怎样检测铜球的体积有没有发生改变?刚好能让铜球通过的金属环2.酒精灯的使用方法。(1)左手扶灯体,右手摘下灯罩,将灯罩口朝下倒扣在桌上。(2)划着火柴,让火焰朝上从侧面接近灯芯点燃酒精灯。不能直接在灯芯的上方点燃。不能用燃烧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3)甩灭火柴,将熄灭的火柴梗投入污物桶。(4)讲解火焰的分层,指出外焰温度,加热时要使用外焰。(5)熄灭酒精灯时,左手扶灯体,右手取灯帽,快而轻地盖上,待火焰熄灭后,提起灯帽,再盖一次。3.实验步骤:(1)将铜球悬挂在铁架台上,让铜球穿过铁环,然后移开铁环,给铜球加热,复位铁环,看铜球能否穿过铁环。(2)移开铁环,用冷水冷却铜球,复位铁环,看铜球能否穿过铁环。 (3)认真观察,做好记录。注意不要被烫伤。记录:物体名称观察方法加热后现象冷却后现象铜球铜球能否穿过铁环我发现:铜球被加热后不能穿过铁环,说明铜球受热后体积增大,铜球冷却后能穿过铁环,说明铜球遇冷时体积变小。小结: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为什么夏天架设电线时候不能太紧?你认为工人师傅这样做的道理是什么呢?电线在夏天会热胀,冬天会冷缩。如果电线架设的太紧,冬天受冷收缩就会发生断裂。第三课时(三)实践:巧开瓶盖当我们刚从冰箱拿出玻璃瓶时,往往难以打开它的盖子。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刚从冰箱拿出玻璃瓶时,因为热胀冷缩的原因,瓶盖与瓶口冷缩的很紧,所以很难打开。我们用热水把瓶盖烫一烫,金属盖受热膨胀,与瓶子产生了缝隙,就能拧下来(四)拓展延伸:说一说,生活中有关热胀冷缩的事例?水泥路面上有缝隙。因为水泥路面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夏天被太阳晒的滚烫,受热体积膨胀,就要向四面延伸。有了这些缝隙,留出了延伸的余地。冬季温度低,水泥路又要收缩。如果没有预先留下整齐的缝隙,那么水泥路面将自己的冷缩得四分五裂,整个路面就要坏掉。 【教学反思】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小学 - 科学
发布时间:2023-06-20 17:20:01 页数:16
价格:¥7 大小:24.99 KB
文章作者:135****156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