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安徽省合肥市庐巢八校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联考(二)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4

2/14

剩余1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安徽省合肥市庐巢八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集中练习(二)历史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文明的产生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原始农业发展——私有制产生——社会分工的发展——阶级出现——国家形成B.私有制产生——原始农业发展——阶级出现——社会分工的发展——国家形成C.社会分工的发展私有制产生——原始农业发展——阶级出现——国家形成D.原始农业发展——社会分工的发展——私有制产生——阶级出现——国家形成【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农业和畜牧业产生后,人类由食物的采集者变成了生产者,使得农业和手工业分离;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产品有了剩余,私有制产生,社会分化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两大阶级;统治阶级为维护统治,建立了国家机器,国家形成,D项正确;A、B、C对于文明产生的先后顺序描述均有误,排除A、B、C项。故选D项。2.观察下列三幅图片,从中传达的信息正确的是()A.甲骨文的出土,有力证明了中国的夏朝存在成熟文字B.罗塞塔石碑碑文有楔形文字,是研究古埃及历史的珍贵资料C.不同区域出土了不同的文物,体现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D.《汉谟拉比法典》的出现,说明印度流域进入了文明时代【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时空是古代世界。根据图示及所学可知,甲骨文属于中华文明的成果,罗塞塔石碑属于古埃及文明的成果,《汉谟拉比法典》属于古巴比伦文明的成就。由此可见,不同区域出土了不同的文物,这体现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C项正确;甲 骨文出现在商朝,有力证明了中国的商朝存在成熟文字,排除A项;罗塞塔石碑是象形文字,排除B项;《汉谟拉比法典》出现在两河流域,排除C项。故选D项。3.《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最有代表性和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以王后给国王讲故事为线索,把几百个故事串联起来,这些故事分别来自印度、埃及、波斯和两河流域等地这反映了()A.直接促成了欧洲近代社会的转型B.在保存和传播西方文化上影响深远C.阿拉伯文化兼容并蓄D.阿拉伯人是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一千零一夜》的这部著作中融合了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这说明阿拉伯文化兼容并蓄,C项正确;阿拉伯文化并未直接推动欧洲社会转型,排除A项;印度、埃及等地区的故事并非是西方文化,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东西文化的交流,排除D项。故选C项。4.公元7世纪法兰克王国一份文件中这样写道:“我,某某,委身于尊贵的领主某某.你应该用食物或衣物帮助我或救助我,相应地,我服侍你并当之无愧的获得你的帮助。”这反映出中世纪西欧封建制度建立的基础是A.土地B.契约C.法律D.道德【答案】B【解析】【详解】国王的文件中既有封臣对领主履行义务的承诺,也含有要求领主提供帮助的内容,说明领主和封臣之间是一种权利义务关系,即构成了依附契约,这是西欧封建制度建立的基础,B正确;土地在文件中并未提及,排除A;题干中的文件显然不带有法律性质,排除C;道德强调自觉性,而题干中所列的权利义务带有强制性,排除D。5.中世纪早期,欧洲庄园生产的产品主要用于满足庄园主的奢侈享受,并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然而到了10~11世纪,众多城市开始兴起,生活在城市中的消费群体日益庞大,庄园生产逐渐转型,开始专注生产城市消费所需要的东西。这一变化反映出()A.城市已成为国家的政治中心B.庄园生产的商品化趋势加强C.庄园主成为了新兴资产阶级D.庄园经济自给自足特性消失【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欧洲庄园生产的产品主要用于满足庄园主的……开始专注生产城市消费需要的东西”可知,庄园生产由面向庄园内部到面向城市消费,说明庄园生产的商品化趋势加强,B项正确;材料描述当时庄园生产的特征,无法得出城市是否已成为国家政治中心的结论,排除A项;此时新兴资产阶级还未出 现,排除C项;材料只是强调随着城市发展,庄园产品更多面向城市消费,不能说明庄园经济自给自足特性消失,排除D项。故选B项。6.14世纪,摩洛哥旅行家伊本·泰对摩加迪沙有如下描绘:“这是一座极大的城池。当地人有许多骆驼,每日屠宰数百峰。他们有许多绵羊,们是一些强悍的商人。当地出产的布匹、以摩加迪沙布出名,是无上珍品,运销埃及等地。”由此可知,摩加迪沙A.是当时非洲的最大城市B.经济繁荣,贸易发达C.骆驼肉是人们的主要食物D.布匹生产是当地的支柱产业【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他们有许多绵羊,们是一些强悍的商人”“当地出产的布匹、以摩加迪沙布出名,是无上珍品,运销埃及等地”等信息可知,摩加迪沙人善于从商,当地出产的布匹销往埃及等地,说明摩加迪沙经济发展,商业贸易发达,B项正确;材料内容没有强调非洲各城市的对比,无法得出摩加迪沙是非洲最大的城市,A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摩加迪沙经济繁荣、贸易发达,没有强调当地人们的饮食问题,C项错误;材料只是强调摩加迪沙布出名,并运销埃及等地,没有强调布匹生产是当地支柱产业,D项错误。7.统治集团的形成是和中央集权制的瓦解及庄园制的发展分不开的,他们在封建采邑的基础上,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方式统治国家。这一现象描述的是13世纪的日本()A.进行大化改新B.形成了幕府统治C.形成了君主专制统治D.天皇掌握了实权【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中央集权制瓦解和庄园制的发展,日本在13世纪形成了武士集团,天皇成为了傀儡,幕府将军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方式统治国家,B项正确;日本学习中国唐朝律令制度等进行的改革被称为“大化改新”,建立君主专制统治,排除AC项;13世纪的日本,掌握实权的是以将军为首的幕府,而不是天皇,排除D项。故选B项。8.观察早期(17世纪上半叶止)三角贸易示意图,航程①所载的货物最有可能是() A.黑奴和象牙等贵重物品B.镜子等手工业品C.烟草、玉米等种植园产品D.棉布等机器产品【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航程①所载的货物是从西方殖民国家出发。黑奴和象牙等贵重物品是非洲生产的,故A项错误;镜子等手工业品是西方国家生产的,故B项正确;烟草玉米等种植园产品是美洲国家生产的,故C项错误;图片反映的是17世纪上半叶三角贸易,当时工业革命还没有开展,不可能出现棉布等机器产品,故D项错误。9.早期西欧殖民扩张产生的影响有①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原始积累②促进了亚非拉地区资本主义的发展③给被侵略地区带来极大的破坏和灾难④客观上推动了世界市场迅速拓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早期西欧殖民扩张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原始积累,给被侵略地区带来极大的破坏和灾难,客观上推动了世界市场的迅速拓展,C①③④正确,故选C;早期西欧殖民扩张,给被侵略地区带来极大的破坏和灾难,并没有促进亚非拉地区资本主义的发展,排除②,故排除ABD。10.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认为:“中世纪后期,……欧亚大陆西端正经历着一场空前的、彻 底的变革。西欧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几乎都在发生深远的变化。向海外的大规模扩张就是西欧所具有的新动力的一个表现。”用全球史观审视“扩张”所产生的影响主要是A.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B.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隔绝的状态C.为西欧国家进一步扩张提供了条件D.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可知,中世纪后期欧亚大陆西端经历的“空前的、彻底的变革”应为新航路的开辟,它使人类从各民族分散孤立的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故B项正确。11.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资产阶级力量的崛起。三者的共性是A.都反对宗教神学B.都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政权C.均反对君主专制D.都是人文主义的思想运动【答案】D【解析】【详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都在不同程度上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故D正确;三者均反对的是宗教神权统治,不是神学,故A错误;B和C只适合启蒙运动。12.有学者认为“路德战胜了虔信造成的奴役制,是因为他用信念造成的奴役制代替了它。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恢复了信仰的权威。”据此可知,学者意在强调马丁·路德宗教改革()A.确立教会从属于国家的思想B.仍坚持基督教的基本教义C.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D.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恢复了信仰的权威”,可见,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破除了权威独断,有助于解放人们的思想,D项正确;宗教改革中,主张将教会权力置于国家之下,但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A项;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在材料中没有说明仍坚持基督教的基本教义,排除B项;马丁·路德宗教改革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说法正确,但在材料中无法找到依据,排除C项。故选D项。1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逐步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君主立宪制的基本含义是 A.宪法由君主主持制定B.君主按宪法选举产生C.议会由君主负责召集D.君主权力受宪法制约【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君主立宪的基本含义是君主的权力受到宪法限制,故D正确;君主立宪制下,宪法是由议会制定,故A错误;君主立宪制下,君主的产生方式是世袭,故B错误;君主不得干涉议会的权力,所以议会也不是由君主负责召集,故C错误。14.1796年9月,华盛顿在他《告别演说》中,一再告诫“那些领导政府的人们,要谨慎行事,在行使权力时把自己限制在各自的宪法范围内……”华盛顿的用意是强调A.中央集权原则B.自由平等原则C.分权制衡原则D.司法独立原则【答案】C【解析】【详解】“在行使权力时把自己限制在各自的宪法范围内”体现的是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的原则,故C正确。15.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美法德的议会制度都得到发展,但英美的议会政治要比法德成熟,产生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是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同B.资产阶级的革命积极性不同C.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不同D.思想文化的渊源不同【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国、德国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专制传统较为浓厚,英美则是通过自下而上的资产阶级革命发展资本主义的,大部分封建因素被扫清,资本主义发展程度较高,因此材料所述四国差距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同,A项正确;四个国家的资产阶级都体现了较高的积极性,因此资产阶级的革命积极性不是产生材料所述差距的根本原因,排除B项;英美法德四国的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不同,对材料所述差距的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C项;英美法德都属于西方国家,思想文化的渊源相同,排除D项;故选A项。16.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这两次工业革命A.英美两国都发挥了领头羊的历史作用B.都在重工业生产领域出现了重大突破C.都源于科学技术对生产领域直接推动D.都促进了社会生产组织形式发生变化 【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工厂制度的兴起,手工工场被取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了垄断组织,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由此可见,二者均促进了社会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故选D;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英国发挥了领头羊作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德发挥了领头羊作用,故排除A;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主要集中在轻工业、交通等领域,没有在重工业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故排除B;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创造主要源于工匠的生产实践,当时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故排除C。17.学者对于1851年英法两国城市和农村人口对比发现,英国总人口约1800万人,农村人口占48%,城市人口占52%。法国人口约3600万,农村人口占75%,城市人口占25%。造成英法两国城市化有较大差距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基数不同B.社会稳定形势不同C.政治体制不同D.工业化的程度不同【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反映的是英法两国城市化进程的差别,英国的城市化进程远远高于法国,结合题干的时间信息“1851年”可以得出其原因在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工业化程度相对较高,工业革命的展开推动了城市化进程,D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人口基数的信息,A不正确;BC与“主要原因”的要求不符。18.下图中的A、B、C、D四条曲线代表的四个国家分别是A.中国、英国、美国、德国B.英国、中国、德国、美国C.中国、美国、英国、德国D.英国、德国、美国、中国【答案】A【解析】【分析】略【详解】1750年A所占比重最高,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此时中国占世界制造业比重最高,所以A是中国;1830到1860年间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此时英国占世界制造业比重最高,所以B是英国;1900年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此时美国发展最快,占比重最高,所以C是美国,D是德国,故选A,排除BCD。 19.某同学为写历史小论文设计了下侧提纲,据此判断这篇论文的主题是1.动力来源与基础材料的革新2.人类与自然关系的转变3.科技发展对自然环境的破坏4.人类面对环境危机的应对之道A.能源革命与人类生活B.物质文明与环境问题C.科学进步与征服自然D.工业革命与社会转型【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材料和结合所学可知,该论证反映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与自然的矛盾越来越大,引起环境问题,所以物质文明与环境问题最恰当,B项正确;材料信息没有体现能源革命、征服自然、社会转型,排除ACD项。故选B项。【点睛】20.1884年,英、法、德等国签署《柏林会议总议定书》,规定:任何国家在非洲占领新的土地,必须通知其他国家,占领方为有效;各国所占非洲大陆之沿岸地区,有责任保证贸易自由和过境自由。据此推知,此次柏林会议A.解决了欧洲列强争夺非洲的矛盾B.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C.确立了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原则D.导致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各国所占非洲大陆之沿岸地区,有责任保证贸易自由和过境自由”可知柏林协议主要为商品自由流通服务,适应了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B选项符合题意。欧洲列强在对殖民地的争夺异常激烈,A选项排除。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自由主义贸易原则确立,C选项排除。世界殖民体系的确立时间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D选项排除。21.非洲、美洲、亚洲和澳大利亚提供自然资源和农产品,英国、欧洲和美国加工或者消费这些原材料,带动了海上运输和陆地运输的发展。人类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而这一新体系所 带来的利润主要流向欧洲、北美洲和日本。这一格局的出现A表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B.促使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向平衡C.使东方落后于西方格局开始出现D.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的结果【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信息“非洲、美洲、亚洲和澳大利亚提供自然资源和农产品,英国、欧洲和美国加工或者消费这些原材料……这一新体系所带来的利润主要流向欧洲、北美洲和日本”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以欧美和日本为主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故A正确;材料显然说明世界经济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故B错误;工业革命前,东方就已经开始落后于西方,故C错误;此时日本已成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因此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的结果,故D错误。22.“南美解放者杯”与“世界杯”等都属于世界足球的重大赛事,“南美解放者杯”的创立是为了纪念(  )A.华盛顿B.玻利瓦尔C.提拉克D.马赫迪【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初在玻利瓦尔等人的领导下,经过多年征战,西属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取得了独立运动的胜利,因此B正确;华盛顿是北美独立战争的领导者,故排除A;提拉克是印度资产阶级民族运动的领导人,故排除C;马赫迪是非洲苏丹的民族英雄,故排除D。23.早在19世纪初很多拉美国家就获得了独立,但是拉美的资产阶级却成为了国际资本主义的单纯工具,成为给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带来创伤的这台世界机器上的得力部件。地主是资产阶级的同伙,他们对解决“土地问题”漠不关心。这反映了拉美()A.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艰巨B.受到美国武力干涉C.资本主义共和国方案失败D.社会经济发生衰退【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独立战争的领导权掌握在土生白人的地主和官吏手里,因此独立后大土地所有制保留下来了,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仍然很缓慢,外国资本趁机入侵,使拉美各国无法摆脱欧洲殖民主义国 家的控制。从这个意义说,拉丁美洲独立是一次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没有完全扫清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拉美各国人民仍然面临着艰巨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美国武力干涉,排除B项;“失败”说法绝对,拉美国家需要完善共和制度,排除C项;当时拉美社会经济缓慢发展,并未衰退,排除D项。故选A项。24.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各国民族忧患意识觉醒,出现了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伊朗的立宪革命,中国的辛亥革命。这些运动与19世纪中期的民族解放运动相比,最显著的特点是A.反帝与反封建相结合B.各阶层人民广泛参加C.武装斗争和政治斗争相结合D.民族资产阶级起了领导作用【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和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标志着亚洲的觉醒。其中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伊朗的立宪革命和中国的辛亥革命均由民族资产阶级领导,这是亚洲民族解放运动最显著的特点,D项正确;“反帝与反封建相结合”“各阶层人民广泛参加”“武装斗争和政治斗争相结合”都属于亚洲觉醒的特点,但不是最显著的特点,排除ABC项。故选D项。二、材料分析题2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有人说西欧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材料二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导言》里对文艺复兴时代“巨人”的论述至今仍闪烁着真理的光辉,他说:“那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材料三17、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提供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人”被发现和“世界”被发现分别指的是什么事件?(2)文艺复兴的实质是什么?(3)启蒙运动的思想武器是什么?(4)列举三位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及主要学说。【答案】(1)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2)资产阶级文化兴起。(3)理性主义。(4)伏尔泰:反对君主专制,抨击天主教会,主张君主立宪制。 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卢梭:社会契约论与“人民主权”说。【解析】【详解】(1)事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欧封建社会末期”“人”和“世界”被发现分别指的是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2)实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是欧洲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所以文艺复兴的实质是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3)武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启蒙运动的思想武器是理性主义。(4)思想家及主要学说:根据所学知识,举出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及其主要主张即可。26.政治制度的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动力,而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古今中外的人们都在不断地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它)基本上是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比如议会必须定期召开,享有讨论国事和言论自由的权利,征税权属于议会,国民可以自由请愿等等。从表面上看,它似乎没有什么新意,但事实上,这却是政体制度上一次真正的革命。——钱乘旦《在传统与变革之间》材料二美国的创新在于:它建立了这样一个政府,它分权但不分裂,制衡却不抗衡……——摘编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材料三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说道:“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它”指的是哪部法律文件?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如何理解它“似乎没什么新意……却是政体制度上一次真正的革命?”(2)据材料二,简要概括自实现独立后美国是如何实现政治制度创新的?并综合分析制度创新对美国的积极影响。【答案】(1)《权利法案》传承:重申了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继承和保留了君主制和议会制。创新:从法律上确立了议会至上原则(或议会主权),建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2)政治制度创新:颁布1787年宪法/《合众国宪法》,确立联邦制/总统制/共和制(或三权分立,分权制衡的政治体制或者民主共和制)。影响:确立和保障了民主制度,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解析】 【详解】(1)法律文件,据材料一“(它)基本上是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这却是政体制度上一次真正的革命”,结合所学可知该文献主要是《权利法案》。理解,据材料一“它比如议会必须定期召开,享有讨论国事和言论自由的权利,征税权属于议会,国民可以自由请愿等等、这似乎没什么新意”,结合所学可知,中世纪《大宪章》的签订是英国议会限制王权的开始,而《权利法案》中保留了君主制与议会制;“但事实上,这却是政体制度上一次真正的革命”结合所学可知,《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限制了国王的权力,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2)制度创新,据材料二“它建立了这样一个政府,它分权但不分裂,制衡却不抗衡”,结合所学可知,独立后的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建立了联邦制共和政体,实行联邦制原则,三权分立原则,人民主权原则。影响,依所学,美国建立了统一的联邦政府,建立起联邦制共和制政体,维护了国家统一,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7.人类自开始生产活动以来,就出现了因接触生产环境和劳动过程中有害因素而发生的疾病。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工业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全世界的生产方法和工作关系……更快的生产速度,更长的劳动时间,有限和封闭的空间,为日益增加的劳动大军带来了新的疾病。工人劳动状况持续恶劣,职业病及传染病流行。19世纪后期大规模的采矿、冶炼、煤化学工业的生产等导致工人出现了急性苯胺染料中毒、煤焦油引起癌等问题。从20世纪开始,欧美发达国家出现了多种急、慢性化学中毒和职业性肿瘤等新问题。19世纪起,职业性危害受到西方社会的广泛关注。各国开始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进行职业性病伤的防治。英国改革家和医生计算、度量和证明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对英国工人生命的影响,承认折磨着工业人口的职业病具有广泛性。欧洲社会主义运动认为工人健康的恶化证实了工业资本主义造成了难以接受的社会代价。为了保护自身的生存权利,工人也广泛组织起来进行斗争,促使一些国家建立职业安全卫生以及劳动保险的法规,开展防治职业病机与研究。各国政府通过实行有限的社会和健康保险计划对工业化的影响作出反应,旨在解决由于工作相关的残废、疾病或死亡而造成的新式依赖。进入20世纪,德国和英国立法规定,必须为死亡老家庭提供基金以及为残废和患病工人提供照顾。美国各州开始通过工人赔偿法。在二战前的几十年里,政治家劳工、经理、保险公司代表、医生和律师都提出了国家新工业的工作场所的职责和危险问题,涉及的问题范围广泛,囊括了从责任的认定到资助受害雇员等一系列问题。——摘编自【美】理查德·W·布利特等著《20世纪全球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以来西方职业病形势严峻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方职业病防治特点。(3)综合述材料谈职业病防治与工业文明的关系。【答案】(1)工业革命后,工业化和城市化引发诸多职业性病伤;科学技术的负面作用;工人生产生活环境恶劣(机器轰鸣、环境污染、劳动强度大、资本家剥削过重);职业卫生防护意识薄弱。 (2)职业病防治意识增强;参与及推动主体多元;科学技术日益发挥重要作用;国家立法保障;范围广泛;政府干预力度有限。(3)工业文明的发展既是造成职业病的重要原因,又推动了医学与科技的进步,为职业病的防治提供了条件。【解析】【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工业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全世界的生产方法和工作关系……更快的生产速度,更长的劳动时间,有限和封闭的空间,为日益增加的劳动大军带来了新的疾病”可知,工业革命后,工业化和城市化引发诸多职业性病伤;根据材料“19世纪后期大规模的采矿、冶炼、煤化学工业的生产等导致工人出现了急性苯胺染料中毒、煤焦油引起癌等问题”可知,科学技术的负面作用;根据材料“工人劳动状况持续恶劣,职业病及传染病流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人生产生活环境恶劣(机器轰鸣、环境污染、劳动强度大、资本家剥削过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职业卫生防护意识薄弱。(2)特点:根据材料“19世纪起,职业性危害受到西方社会的广泛关注。各国开始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进行职业性病伤的防治”可知,职业病防治意识增强;根据材料“英国改革家和医生计算、度量和证明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对英国工人生命的影响,承认折磨着工业人口的职业病具有广泛性。欧洲社会主义运动认为工人健康的恶化证实了工业资本主义造成了难以接受的社会代价”可知,参与及推动主体多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科学技术日益发挥重要作用;根据材料“促使一些国家建立职业安全卫生以及劳动保险的法规,开展防治职业病机与研究”可知,国家立法保障;根据材料“在二战前的几十年里,政治家劳工、经理、保险公司代表、医生和律师都提出了国家新工业的工作场所的职责和危险问题,涉及的问题范围广泛,囊括了从责任的认定到资助受害雇员等一系列问题”可知,范围广泛;根据材料“各国政府通过实行有限的社会和健康保险计划对工业化的影响作出反应,旨在解决由于工作相关的残废、疾病或死亡而造成的新式依赖”可知,政府干预力度有限。(3)关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工业文明的发展既是造成职业病的重要原因,又推动了医学与科技的进步,为职业病的防治提供了条件。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06-17 09:50:03 页数:14
价格:¥2 大小:178.96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