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浙江省杭嘉湖金四县区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5月调研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5

2/25

剩余2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3年5月杭嘉湖金四县区高二调研测试生物学试题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人类培育的动植物品种十分繁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家鸡的品种超过100种,这体现了(  )A.生态多样性B.物种多样性C.遗传多样性D.细胞多样性【答案】C【解析】【分析】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详解】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目前世界上家鸡的品种超过100种,这体现了物种多样性。ABD错误,C正确。故选C。2.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非细胞型生物,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关于病毒及其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在LB培养基上进行病毒培养B.经减毒处理的病毒可用于免疫预防C.灭活的病毒可用于诱导动物细胞融合D.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答案】A【解析】【分析】对病毒或细菌进行灭活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手段使其失去感染能力,但并不破坏它们的抗原结构,使其既能引起机体特异性免疫,又不导致机体患病。赫尔希和蔡斯设计了两组实验,一组实验是用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经过保温、搅拌、离心等步骤后,发现离心管的上清液中放射性很高,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很低,并且子代噬菌体中没有放射性,该实验结果说明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另一组实验是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经过保温、搅拌、离心等步骤后,发现离心管的上清液中放射性很低,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很高,并且子代噬菌体中具有放射性,该实验结果说明噬菌体的DNA进入了细菌,通过这两组实验,可以证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主要由电融合法、灭活病毒诱导法、聚乙二醇(PEG)诱导法。【详解】A、病毒是非细胞生物,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增殖,因此LB培养基不能进 行病毒培养,A错误;B、经减毒处理的病毒可用作疫苗,既能引起机体免疫反应用于免疫预防,又不会导致机体患病,B正确;C、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主要由电融合法、灭活病毒诱导法、聚乙二醇(PEG)诱导法,C正确;D、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分别用32P和35S标记了噬菌体中的核酸(DNA)和蛋白质,利用这两个相互印证的实验组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D正确。故选A。3.铅可导致神经元线粒体空泡化、内质网结构改变、高尔基体扩张,影响这些细胞器的正常功能。这些改变不会直接影响下列哪种生理过程()A.糖酵解B.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C.分泌蛋白合成和加工D.[H]与O2结合生成水【答案】A【解析】【分析】1、线粒体:线粒体是真核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产生场所,被誉为“细胞的动力车间”,没有了线粒体,细胞或生物体的生命就将终结。2、内质网,蛋白质的运输通道,脂质合成的车间;核糖体,细胞内合成蛋白质的场所,蛋白质的装配机器。3、高尔基体,可以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转运,蛋白质的加工厂,植物细胞分裂时,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与动物细胞分泌物的合成有关。【详解】A、糖酵解是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的场所在细胞质基质,与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无关,A符合题意;B、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方式是胞吐作用,由于铅影响了线粒体和高尔基体的功能,所以会影响该过程,B不符合题意;C、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首先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故该过程会受到影响,C不符合题意;D、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时[H]与O2结合生成水,有氧呼吸的场所主要是线粒体,故会受到影响,D不符合题意。故选A。4.某研究小组在提取淀粉酶时进行了如下操作:称取萌发小麦种子0.5g,置于研钵中加Ⅰ研磨成匀浆,加蒸馏水稀释至25mL,混匀后室温下静置数分钟后离心,然后取Ⅱ备用。Ⅰ、Ⅱ分别代表(  )A.二氧化硅、上清液B.二氧化硅、沉淀C.碳酸钙、上清液D.D.碳酸钙、沉淀 【答案】A【解析】【分析】研磨时加入少许石英砂,其目的是研磨充分,得到更多的提取物。碳酸钙在提取叶片色素时用到,目的是保护色素。【详解】研磨时加入少许石英砂,其目的是研磨充分,得到更多的提取物。本实验是为了得到淀粉酶,离心后在上清液。BCD错误,A符合要求。故选A。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水稻等作物在即将成熟时,若经历持续的干热之后又遇大雨天气,穗上的种子就容易解除休眠而萌发。脱落酸有促进种子休眠的作用,同等条件下,种子对脱落酸越敏感,越容易休眠。研究发现,XM基因表达的蛋白发生变化会影响种子对脱落酸的敏感性。XM基因上不同位置的突变影响其蛋白表达的情况和产生的种子休眠效应如下图所示。5.在调控种子萌发与否的过程中,下列与脱落酸具有拮抗效应的是(  )A.生长素B.赤霉素C.乙烯D.萘乙酸6.关于XM基因上位点1-4突变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A.位点1突变会使种子对脱落酸的敏感性降低B.位点2突变可以是碱基对发生替换造成的C.位点3突变使XM基因的转录过程提前终止D.位点4突变的植株较少发生雨后穗上发芽的现象【答案】5.B6.C【解析】【分析】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1.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有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发育、防治落花落果等。2.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含有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 3.细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较高,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此外还有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4.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5.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此外含有促进老叶等器官脱落的作用,植物各部分都能合成乙烯。【5题详解】A、生长素能促进植株生长,促进扦插枝条生根,与脱落酸没有明显的拮抗效应,A错误;B、赤霉素能促进种子萌发,而脱落酸能促进种子休眠,可见二者之间为拮抗作用,B正确;C、乙烯具有催熟的作用,与脱落酸没有拮抗作用,C错误;D、萘乙酸能促进植株生长,与生长素作用类似,与脱落酸没有拮抗作用,D错误。故选B。【6题详解】A、结合图示可以看出,位点1突变导致没有想过蛋白合成,对脱落酸的敏感性降低,A正确;B、位点2突变表达的蛋白质结构异常,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数量没有改变,因而可以是碱基对发生替换造成的,B正确;C、位点3突变使XM基因的调控的翻译过程提前终止,因而蛋白质中氨基酸含量减少,C错误;D、位点4突变导致相关蛋白质的合成量增加,对脱落酸的敏感性上升,休眠增加,因而植株较少发生雨后穗上发芽的现象,D正确。故选C。7.某兴趣小组进行酵母菌发酵实验的装置及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气球中的气体在酵母菌细胞溶胶和线粒体中产生B.酵母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C.由实验结果可知酵母菌呼吸酶的最适温度为40℃ D.取部分发酵液在酸性条件下加入重铬酸钾会变为灰绿色【答案】C【解析】【分析】题图分析:图示是进行酵母菌发酵实验的装置及实验结果,其中40℃时气球体积最大,说明其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最多,其次是20℃,0℃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最少。【详解】A、气球中的气体为二氧化碳,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细胞溶胶),因此气球中的气体在酵母菌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产生,A正确;B、酵母细胞发酵过程中产生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转移到ATP中的能量是很少的一部分,B正确;C、根据图中气球的体积大小可知,细胞呼吸酶的活性大小依次为40℃>20℃>0℃,但不能说明酵母菌呼吸酶的最适温度是40℃,C错误;D、取部分发酵液在酸性条件下加入重铬酸钾会变为灰绿色,因为酵母菌无氧呼吸,即发酵过程中产生了酒精,D正确。故选C。8.大型超市里的蔬菜货架上往往带有喷水装置,可以定时喷出水雾,防止蔬菜失水,保持蔬菜挺拔、舒展的姿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新鲜蔬菜细胞的质膜具有选择透过性B.喷水后,蔬菜细胞因渗透吸水而膨胀C.当蔬菜细胞不再吸水时,细胞内外渗透压相等D.环境温度变化会影响水分子通过细胞膜的速率【答案】C【解析】【分析】渗透系统(1)组成:一个完整的渗透系统,由两个溶液体系(S1、S2)以及两者中间的半透膜组成,如图(2)水分的流动判断:①当溶液浓度S1>S2时,水分就通过半透膜由S2流向S1(总趋势);②当溶液浓度S1<S2时,水分就通过半透膜由S1流向S2(总趋势)。 (3)液面静止后S1和S2仍存在浓度差,两者在半透膜两侧形成的渗透压用于维持液面高度差,故漏斗内外液面差的大小取决于S1和S2的浓度差。植物细胞失水达到平衡时,S1=S2;植物细胞吸水达到平衡时,由于细胞壁压力阻止吸水,则S1往往大于S2。【详解】A、新鲜的植物细胞即活细胞的细胞膜功能特性就是具有选择透过性,A正确;B、喷水后,对于细胞内外浓度来说,外界浓度低,而水分子总是从低浓度到高浓度扩散,所以此时细胞开始渗透吸水而膨胀,B正确;C、对于植物细胞来说当渗透平衡时,植物细胞吸水达到平衡时,由于细胞壁压力阻止吸水,则半透膜内浓度往往大于半透膜外侧。所以当蔬菜细胞不再吸水时,细胞内外渗透压不相等,仍然是细胞内大于细胞外,C错误;D、水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有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协助扩散需要借助水通道蛋白,而温度会影响水通道蛋白的活性,进而影响水分子通过细胞膜的速率,D正确。故选C。9.将遗传改造的小鼠胚胎干细胞注入囊胚,通过胚胎工程的相关技术可以获得具有不同遗传特性的实验小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用促性腺激素处理雌鼠可以获得更多的卵子B.体外受精前要对小鼠的精子进行获能处理C.胚胎移植前需用激素对受体进行同期发情处理D.胚胎移植前要检查胚胎质量并在囊胚或原肠胚阶段移植【答案】D【解析】【分析】1、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主要包括:(1)对供、受体的选择和处理。选择遗传特性和生产性能优秀的供体,有健康的体质和正常繁殖能力的受体,供体和受体是同一物种。并用激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用促性腺激素对供体母牛做超数排卵处理;(2)配种或人工授精;(3)对胚胎的收集、检查、培养或保存。配种或输精后第7天,用特制的冲卵装置,把供体母牛子宫内的胚胎冲洗出来(也叫冲卵)。对胚胎进行质量检查,此时的胚胎应发育到桑葚胚或囊胚阶段。直接向受体移植或放入-196℃的液氮中保存;(4)对胚胎进行移植;(5)移植后的检查。对受体母牛进行是否妊娠的检查。2、体外受精主要包括:卵母细胞的采集和培养、精子的采集和获能、受精。【详解】A、促性腺激素可以使雌鼠超数排卵,获得更多卵子,A正确;B、精子只有获能后才能完成受精,故体外受精前要对小鼠的精子进行获能处理,B正确;C、胚胎移植前需要对受体进行同期发情处理,保证胚胎能正常移植到受体子宫内,C准确;D、胚胎移植前要检查胚胎质量并在囊胚或桑葚胚阶段移植,D错误。 故选D。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就像鞋带末端有塑料帽以防止系鞋带时的磨损一样,染色体的末端也有一种名为端粒的分子帽来保护染色体,当细胞持续分裂和复制DNA时防止它们相互融合。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末端缺失的染色体因失去端粒而不稳定,其姐妹染色单体可能会连接在一起,着丝粒分裂后向两极移动时出现“染色体桥”结构,如图所示。10.人类染色体末端的端粒是一组TTAGGG重复序列,其基本单位是(  )A.氨基酸B.葡萄糖C.脱氧核苷酸D.核糖核苷酸11.某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出现“染色体桥”,并在两着丝粒间任一位置发生断裂,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移到细胞两极。不考虑其他变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可在分裂中期观察到“染色体桥”结构B.其子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会发生改变C.其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上连接了非同源染色体片段D.若该细胞基因型为Aa,可能会产生基因型为Aaa的子细胞【答案】10.C11.D【解析】【分析】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10题详解】端粒存在于真核生物染色体的末端,是由DNA序列及其相关的蛋白质所组成的复合体,人类染色体末端的端粒是一组TTAGGG重复序列,构成的DNA,DNA的基本单位为脱氧核苷酸,ABD错误,C正确。故选C。【11题详解】 A、着丝点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所以可在分裂后期观察到“染色体桥”结构,A错误;B、由于在“染色体桥”的两着丝点间任一位置发生断裂,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能移到细胞两极,所以其子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不会发生改变,B错误;C、“染色体桥”结构是由姐妹染色单体连接在一起形成的,所以其子细胞中的染色体上不会连接非同源染色体片段,C错误;D、由于姐妹染色单体连接在一起形成“染色体桥”后,在两着丝点间任一位置发生断裂,所以该细胞基因型为Aa时,可能会产生基因型为Aaa的子细胞,D正确。故选D。12.血清素是能够给人带来愉悦感的一种信号分子,脑中的血清素90%以上来自于肠道,某些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会促进肠道上皮细胞产生血清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肠道产生的血清素运输到脑部神经元,经过的内环境依次是组织液→血液→组织液B.血清素与脑部神经元上的受体结合而进入细胞,引起大脑皮层产生愉悦感C.长期精神紧张,副交感神经兴奋时胃肠道蠕动减慢,紧张情绪进一步加剧D.长期服用抗生素,导致肠道产生的血清素减少,将会对情绪产生负面影响【答案】D【解析】【分析】由题干“血清素是能够给人带来愉悦感的一种信号分子”可知,血清素是一种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单向的,且存在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可以使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详解】A、肠道产生的血清素通过血液运输到脑部神经元,其中肠道细胞和脑部神经元生活的液体环境为组织液,因此该过程经过的内环境依次是组织液→血浆→组织液,A错误;B、血清素与脑部神经元上的受体结合,可导致Na+大量内流,神经元细胞产生动作电位,引起大脑皮层产生愉悦感,B错误;C、长期精神紧张,交感神经兴奋使得肠道蠕动减慢,C错误;D、长期服用抗生素,肠道产生的血清素减少,降低了人的愉悦感,将会对情绪产生负面影响,D正确。故选D。13.抗PD-L1单克隆抗体能与肿瘤细胞膜表面的PD-L1特异性结合,能将抗癌药物准确地聚集到肿瘤细胞。下图表示制备抗PD-L1单克隆抗体的流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B淋巴细胞来自小鼠脾脏,分离B淋巴细胞前需要对小鼠注射PD-L1B.经PEG诱导后融合的细胞即为杂交瘤细胞,需严格控制融合时间以防细胞过度融合C.图中细胞群a~d均为杂交瘤细胞,其特点是既能大量增殖,又能产生特定抗体D.可将图中细胞群a注入小鼠腹腔,从小鼠腹水中分离获取抗PD-L1单克隆抗体【答案】B【解析】【分析】单克隆抗体制备利用的是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和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在该过程中需要进行两次筛选,第一次筛选需要用到选择培养基,其目的是筛选获得杂交瘤细胞,第二次筛选需要进行单克隆培养和抗体检测,其目的是获得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详解】A、肿瘤细胞膜表面的PD-L1是抗原,对小鼠注射该抗原,可以从小鼠脾脏中获取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用于后续的细胞融合操作,A正确;B、经PEG诱导融合后的细胞有B淋巴细胞自身融合细胞、骨髓瘤细胞自身融合细胞和杂交瘤细胞三种,B错误;C、分析题图可知,细胞群a~d是经特定选择培养基筛选后获得的细胞,因此都是杂交瘤细胞,杂交瘤细胞兼具骨髓瘤细胞能大量增殖的特点,又具有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能产生特定抗体的特点,C正确;D、细胞a经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后,具有阳性反应,说明其是可以产生特异抗体(即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将其注入小鼠腹腔,可以从小鼠腹水中分离获取抗PD-L1单克隆抗体,D正确。故选B。14.三峡金线鲃是2019年在长江三峡库区湖北江段发现的一个珍稀洞穴盲鱼新种,该鱼外形奇特,有两对像胡须一样的触须,没有眼睛,是研究动物适应极端黑暗环境的重要材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三峡金线鲃种群在极端黑暗环境的诱导下发生了丧失视力的变异B.一起偶然事件可能引起三峡金线鲃种群基因频率发生较大变化C.三峡金线鲃的触须可能与其在黑暗环境中感知周围环境有关 D.该物种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丰富了长江的鱼类多样性【答案】A【解析】【分析】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A、该盲鱼丧失视力的变异是自发产生的,不是极端黑暗环境诱导的,极端黑暗环境只起到选择的作用,A错误;B、地质灾难等偶然时间有可能导致三峡金线鲃种群个体死亡较多,引起种群基因频率发生较大变化,B正确;C、三峡金线鲃没有眼睛,但是具有两对像胡须一样的触须,推测其触须具有感知周围环境的作用,C正确;D、该物种的形成是极端黑暗环境对其种群进行自然选择的结果,自然选择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形成,D正确。故选A。15.藤壶是一种附着于海边岩石上的有着石灰质外壳的节肢动物,研究人员调查了某海岸线岩石上共同生活的两种藤壶。星光小藤壶生活在浅水,退潮时经常暴露在空气中;寒仿藤壶栖息地更深些,很少暴露在空气中。将寒仿藤壶人为移除,星光小藤壶能够很快占领深水区域;但将星光小藤壶移除后,寒仿藤壶不能在浅水区生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可用标记重捕法调查两种藤壶的种群密度B.星光小藤壶和寒仿藤壶的生态位完全相同C.星光小藤壶生活在浅水区是与寒仿藤壶竞争的结果D.星光小藤壶的存在使得寒仿藤壶只能生活在深水区【答案】C【解析】【分析】样方法适用于植物和活动范围小,活动能力弱的动物。标记重捕法使用于活动范围广,活动能力强的动物。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动物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的栖息地、天敌、食物、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详解】A、藤壶附着于海边岩石上生活,因此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不适用标记重捕法,可以用样 方法调查种群密度,A错误;B、星光小藤壶和寒仿藤壶分别主要生活在浅水区和深水区,二者的生态位不完全相同,B错误;C、移除寒仿藤壶,星光小藤壶能够很快占领深水区域,说明在未移除时,二者之间存在生存空间的竞争,星光小藤壶生活在浅水区是与寒仿藤壶竞争的结果,C正确;D、由题干可知,移除星光小藤壶,寒仿藤壶仍然只能生活在深水区,说明星光小藤壶是否存在都不影响寒仿藤壶的生活区域,寒仿藤壶只能生活在深水区是由其他因素造成的,D错误。故选C。16.某研究人员以小鼠为材料进行了与甲状腺相关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切除小鼠垂体,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机体产热减少B.给小鼠注射甲状腺激素抑制剂后,其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C.给成年小鼠注射甲状腺激素后,其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会增强D.给小鼠注射促甲状腺激素受体阻断物,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答案】D【解析】【分析】下丘脑合成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当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通过负反馈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详解】A、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而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促进代谢、增加产热,因此切除小鼠垂体,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机体产热减少,A正确;B、当甲状腺激素达到一定含量,会通过负反馈抑制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给小鼠注射甲状腺激素抑制剂后,甲状腺激素含量减少,负反馈减弱,其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B正确;C、甲状腺激素能够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C正确;D、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给小鼠注射促甲状腺激素受体阻断物,甲状腺上的受体无法与促甲状腺激素结合,其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D错误。故选D。17.聚羟基脂肪酸酯(PHA)是由嗜盐细菌合成的一种胞内聚酯,它具有类似于合成塑料的理化特性,且废弃后易被生物降解,可用于制造无污染的“绿色塑料”。科学家从某咸水湖中寻找生产PHA的菌种,流程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步骤②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将湖水接种到含合成塑料的选择培养基上 B.步骤③所用的培养基中无机盐浓度越高,对嗜盐细菌的生长越有利C.步骤④应挑取多个单菌落分别扩大培养,以便筛选PHA产量高的嗜盐细菌D.步骤⑤检测细菌数目时,可使用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进行计数【答案】CD【解析】【分析】选择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加入(缺少)某种化学物质,以抑制不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促进所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用以菌种的分离。【详解】A、由题意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从某咸水湖中寻找生产PHA菌种,所以步骤②是将湖水接种在培养基上,由于该菌是嗜盐菌,所以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到含盐量较高的选择培养基上,A错误;B、如果培养基中无机盐浓度过高,会影响嗜盐菌的生长,所以步骤③所用的培养基中无机盐并不是浓度越高,对嗜盐细菌的生长越有利,B错误;C、分析图可知,步骤④是扩大培养,可以挑取多个单菌落分别扩大培养,并分别测定嗜盐细菌的PHA含量,以便筛选PHA产量高的嗜盐细菌,C正确;D、步骤⑤检测细菌数目时,常用的是涂布平板计数和显微计数法,由于前一步是扩大培养使用的是液体培养基,因此可使用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进行计数,D正确。故选CD。18.当细胞缺乏氨基酸时,负载tRNA和空载tRNA可参与基因表达的调控,图示①②③④表示相关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核糖体abcd同时参与②过程,可提高翻译的效率B.①过程产生的mRNA直接参与②过程,从而提高基因表达效率C.当细胞中缺乏氨基酸时,负载tRNA会通过③过程转化为空载tRNAD.当细胞中缺乏氨基酸时,空载tRNA通过抑制①和②过程抑制基因表达 【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是缺乏氨基酸时,tRNA调控基因表达的相关过程,其中①是转录过程,②是翻译过程,③是tRNA脱氨基酸过程,④表示空载tRNA(没有携带氨基酸的tRNA)抑制转录过程,图中还有空载tRNA通过激活蛋白激酶Gen2P抑制翻译过程。由以上图中信息可知,当细胞缺乏氨基酸时,空载tRNA通过抑制基因的转录,也可以通过激活蛋白激酶抑制基因的翻译,因此空载tRNA通过抑制转录和翻译过程来快速停止蛋白质的合成。【详解】A、过程②翻译中核糖体abcd分别依次在mRNA上移动,同时参与②过程,分别完成多条肽链的翻译,可提高翻译的效率,A正确;B、在基因表达时,一条mRNA链上同时结合了多个核糖体参与②翻译过程,从而提高基因表达效率,B错误;C、由图可知当细胞中缺乏氨基酸时,负载tRNA会通过③过程转化为空载tRNA,C正确;D、由图可知:当细胞中缺乏氨基酸时,空载tRNA通过抑制①转录过程和通过激活蛋白激酶Gen2P抑制②翻译过程来抑制基因表达过程,D正确。故选B。19.研究发现,草食性动物粪便挥发释放的某些物质对粪食性金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粪食性金龟以粪便为食,其对粪便的取食和活动能够直接促进粪便的分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金龟属于分解者,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成分B.粪便的气味对粪食性金龟的吸引属于化学信息的传递C.金龟的食物来自于草食性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三营养级D.金龟取食动物粪便所同化的能量属于生态系统的总次级生产量【答案】C【解析】【分析】1、生态系统的信息分为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2、在食物链中,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食草动物为第二营养级,食草动物粪便中的能量还是属于第一营养级。【详解】A、粪食性金龟以粪便为食,金龟属于生态系统必不可少的成分,即分解者,A正确;B、粪便的气味属于化学物质,属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中的化学信息,B正确;C、植物属于第一营养级,草食性动物是第二营养级,粪食性金龟以草食性动物的粪便为食,属于分解者,不构成捕食食物链,故不属于食物链中的任何营养级,C错误;D、粪食性金龟捕以草食性动物粪便为食,利用现成有机物质而生产出来有机物质,故金龟取食动物粪便 所同化的能量属于生态系统的总次级生产量,D正确。故选C。20.某性原细胞(2n=16)的DNA全部被32P标记,其在含31P的培养基中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后继续进行减数分裂。下表中能正确表示每个细胞中含32P的染色单体及含32P的核DNA分子数目的是(  )选项有丝分裂前期含32P的染色单体数减数分裂I前期含32P的核DNA分子数A3216B1616C168D88A.AB.BC.CD.D【答案】A【解析】【分析】1、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⑤)未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2、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3、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性原细胞(2n=16)的DNA全部被32P标记,其在含31P的培养基中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后,DNA是半保留复制的,所以DNA的两条链分别是32P、31P。【详解】将含16条染色体的性原细胞进行培养,由于开始所有染色体DNA都含32P标记,之后放在含31P的培养基中培养,进行一次有丝分裂,DNA复制一次。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因此有丝分裂前期每个细胞中含32条染色单体,32个DNA分子,且都含有32P 。之后再进行一次减数分裂,DNA再复制一次,减数分裂I前期含有32条染色单体,32个DNA分子,16条为32P和31P,16条为31P,所以有16个DNA,A正确,BCD错误。故选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21.稻田养鱼模式生态高效,鱼为水稻除草、除虫,水稻为鱼提供小气候、饲料,从而减少化肥、农药、饲料的投入,鱼和水稻形成和谐共生系统。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稻田中生物间的______关系,可构成的典型的捕食食物链,第一营养级应该包括水稻在内处于食物链______所有生物的总和。(2)稻鱼共生系统通过“鱼食昆虫杂草-鱼粪肥田”的方式,使系统自身维持正常循环,实现系统内部废弃物______,起到保肥和增肥的作用。(3)常规稻田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弱,维护系统稳定的能力差,下列各项中属于其原因的是哪几项?A.物种丰富度低B.结构简单C.功能薄弱D.气候多变(4)流经该稻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一般来说,能量在稻鱼间传递时不能逆向、不能循环的原因有______。【答案】(1)①取食和被取食②.第一环节(同一环节)(2)资源化(3)ABC(4)①.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饲料中的化学能②.食物链中的捕食关系不能逆转;细胞呼吸放出的热能不能再次被固定【解析】【分析】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能量流动的途径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小问1详解】根据生物间的取食和被取食(捕食)关系,可构成典型的捕食食物链。营养级是指生物在食物链之中所占的位置,第一营养级应该包括水稻在内处于同一环节的所有生物总和。【小问2详解】稻鱼共生系统通过“鱼食昆杂草-鱼粪肥田”的方式,使系统自身维持正常循环,将鱼粪用于肥田,实现系统内部废弃物资源化,起到保肥和增肥的作用。【小问3详解】生态系统越复杂,保持稳定的能力越强。常规稻田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弱,维护系统稳定的能力差,是由于结构简单,物种丰富度低、功能薄弱等导致的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弱;故选ABC。 【小问4详解】由题可知,该生态系统有人为投入饲料,因此该稻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饲料中的化学能。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而食物链中的捕食关系不能逆转,且细胞呼吸放出的热能不能再次被固定,因此能量在稻鱼间传递时不能逆向、不能循环。22.在植物体内,制造或输出有机物的组织器官为“源”,接纳有机物用于生长或贮藏的组织器官被称为“库”。图1中的旗叶是小麦植株最后长出的、位于最上部的叶片,对麦穗籽粒产量有重要贡献。图2表示小麦旗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的简图(①~④表示具体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与其他叶片相比,旗叶进行光合作用更具优势的环境因素是______,旗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一部分用于“源”自身的______,另一部分______。(2)发生过程②的场所是______;晴朗的白天,旗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过程包括______。(3)若要研究小麦旗叶和麦穗籽粒的“源”“库”关系,可以进行下列哪几项?。A.阻断旗叶有机物的输出,检测籽粒产量的变化B.阻断籽粒有机物的输入,检测旗叶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C.使用H218O浇灌小麦,检测籽粒中含18O的有机物的比例D.使用13CO2“饲喂”旗叶,检测籽粒中含13C的有机物的比例(4)进一步探究小麦生长过程中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选用该植物A、B两个品种,在正常光照和弱光照下进行实验,部分实验内容与结果如下表。品种光照处理叶绿素a含量(mg/cm2)叶绿素b含量(mg/cm2)类胡萝卜素总含量(mg/cm2)CO2吸收速率(mg/cm2)A正常光照1.810.421.024.59A弱光照0.990.250.462.60B正常光照1.390.270.783.97B弱光照3.83.040.622.97①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测定小麦叶片光合色素含量时,可先用______作为提取液提取光合色素,再 进行测定。②据表分析:A、B两个植物品种中,更耐阴的是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答案】(1)①.光照强度②.呼吸和生长③.输送至“库”(输送至麦穗)(2)①叶绿体基质②.①③④(3)ABD(4)①.植物品种和光照强度②.95%乙醇##无水乙醇③.B④.与正常光照相比,弱光条件下B的叶绿素含量显著提高、CO2的吸收速率下降幅度较小,故更耐阴【解析】【分析】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①光反应阶段:光合作用第一个阶段中的化学反应,必须有光能才能进行,在叶绿体内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随着水的光解,同时光能转变为ATP和NADPH中活跃的化学能。②暗反应阶段:光合作用第二个阶段中的化学反应,没有光能也可以进行,在叶绿体内的基质中进行。通过CO2固定和C3还原生成有机物,并将ATP和NADPH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能产生少量ATP,其反应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生少量ATP,其反应场所是线粒体基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产生大量ATP,其反应场所是线粒体内膜。光合作用光反应能产生ATP,其反应场所是类囊体膜,暗反应不生成ATP,同时消耗ATP,反应场所是叶绿体基质。提取光合色素的原理:光合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中,因此可以利用有机溶剂,例如无水乙醇,来提取色素。【小问1详解】由题干可知,旗叶是位于最上部的叶片,因此更容易获得阳光,使其在光合作用中更具优势。由题干可知,“源”为制造有机物的组织器官,为了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供应,其制造的有机物有一部分用于自身呼吸作用和生长,同时“源”还可以输出有机物,因此其制造的有机物另一部分输送至“库”(输送至麦穗)。【小问2详解】由图可知,过程②利用光反应生成的NADPH和植物吸收的CO2等合成有机物,因此过程②代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暗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由图可知,过程①发生水的光解,因此①代表光反应,该过程会生成ATP;过程③中O2和NADH(即[H])结合生成水,因此③代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该过程会生成ATP;过程④有机物生成二氧化碳,因此过程④代表有氧呼吸第一和第二阶段,这两个阶段也生成ATP;晴朗的白天,旗叶叶肉细胞既可以进行呼吸作用又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因此产生ATP的过程包括①③④。 【小问3详解】据题干信息可知:本实验目的为研究小麦旗叶与籽粒的“源”和“库”关系,且据以上分析可知,源物质可转移至库,也可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等,故可从阻断向库的运输及检测自身物质方面入手A、阻断旗叶有机物的输出,检测籽粒产量的变化,若籽粒的产量有所下降,说明旗叶为籽粒提供有机物,A正确;B、如果旗叶和籽粒之间有“源”“库"关系,阻断籽粒有机物的输入,旗叶会因有机物积累引起光合作用速率下降,B正确;C、使用H218O浇灌小麦,H218O会进入小麦全身细胞,无法确定籽粒中含18O的有机物是否来自旗叶,C错误;D、使用13CO2饲喂旗叶,旗叶进行光合作用将13C固定在有机物中,检测籽粒中含14C的有机物所占的比例,可以证明旗叶是否为籽粒提供有机物,D正确。故选ABD。【小问4详解】①由题干可知,该实验选用A、B两个品种,在正常光照和弱光照下进行实验,因此实验自变量是植物品种和光照强度。光合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因此可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来提取光合色素。②分析题表数据可知,与正常光照相比,植物品种A的光合色素含量显著降低,CO2吸收速率(即光合祖率)也显著降低,但是品种B光合色素含量却显著提高,CO2的吸收速率下降幅度较小,因此品种B更耐阴。23.水稻为二倍体雌雄同株植物,花为两性花。现有三个水稻浅绿叶突变体W、X、Y,这些突变体的浅绿叶性状均为单基因隐性突变(显性基因突变为隐性基因)导致。请回答下列问题:(1)利用诱变育种选育水稻品种时,除出现浅绿叶突变外,还出现了叶片黄化、白化等突变体,上述现象说明基因突变具有______的特点。(2)进行水稻杂交实验时,应先对母本进行______处理,再套上纸袋,套袋的目的是______。若将W与野生型纯合绿叶水稻杂交,F1自交,F2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3)为判断这三个突变体所含的浅绿叶基因之间的位置关系,育种人员进行了杂交实验,杂交组合及F1叶色见下表。实验分组母本父本F1叶色第1组WX浅绿 第2组WY绿第3组XY绿实验结果表明,W的浅绿叶基因与突变体______的浅绿叶基因属于非等位基因。为进一步判断X、Y的浅绿叶基因是否在同一对染色体上,育种人员将第3组实验的F1自交,F2的表型及比例为绿叶∶浅绿叶=1∶1,据此结果可知X、Y的浅绿叶基因______。请用遗传图解表示第3组F1自交得F2的过程______(基因分别用A/a、B/b表示)。(4)育种人员利用转基因技术将抗除草剂基因转入不抗除草剂水稻,并成功选育出纯合抗除草剂水稻甲和乙。将甲与乙杂交所得的F1自交,F2共获得抗除草剂水稻715株、不抗除草剂水稻48株,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_。【答案】(1)多方向性(2)①.去雄②.防止外来花粉的授粉(干扰)③.绿叶∶浅绿叶=3∶1(3)①.Y②.在同一对染色体上③.(4)甲和乙的抗除草剂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甲和乙抗除草剂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解析】【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小问1详解】分析题意可知,利用诱变育种选育水稻品种时,除出现浅绿叶突变外,还出现了叶片黄化、白化等突变体,上述现象说明基因突变具有多方向性(不定向性)。【小问2详解】水稻为雌雄同株两性花,利用水稻进行杂交时,应先除去母本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防止自花受粉),即进行去雄处理;为防止外来花粉干扰,需要进行套袋处理;若将浅绿叶W(隐性纯合)与野生型纯合绿叶水稻杂交,F1为杂合子,自交后代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绿叶:浅绿叶=3:1。【小问3详解】分析表格:W、X、Y、Z均为单基因隐性突变形成的浅绿叶突变体,第1组W、X杂交,F1仍为浅绿叶,说明W和X为相同隐性基因控制,属于等位基因,第2组W、Y杂交,F1均表现绿叶,说明W的浅 绿叶基因与Y不是同一基因,即属于非等位基因;设W(X)的浅绿叶基因为a,Y的浅绿叶基因为b,当任何一对隐性基因纯合时就表现为浅绿叶,第3组实验的F1AaBb自交,F2的表型及比例为绿叶∶浅绿叶=1∶1,说明X、Y的浅绿叶基因在同一对染色体上;用遗传图解表示第3组F1自交得F2的过程为:。【小问4详解】将甲与乙杂交所得的F1自交,F2共获得抗除草剂水稻715株、不抗除草剂水稻48株,抗除草剂∶不抗除草剂≈15∶1,是9∶3∶3∶1的变形,说明甲和乙的抗除草剂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甲和乙抗除草剂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24.安化黑茶是一种发酵茶,因茶砖内含金花而俗称“金花黑茶”,具有良好的降脂解腻效果,深受广大茶友喜爱。安化黑茶的制作流程包括杀青、初揉、渥堆、复揉、烘焙、压制和发花等,其特有的“金花”是冠突散囊菌(一种霉菌)发酵的产物。请回答下列问题:(1)杀青是将茶叶放入300℃左右的铁锅中炒制2分钟,此过程不仅能快速去除茶叶中的水分,同时还能______,从而减少茶叶中茶多酚等营养成分的分解。制茶时对茶叶进行揉捻不仅有利于茶叶外形的塑造,更可以______,从而有利于后续微生物发酵的进行。(2)严格的无菌操作是菌种选育成功的前提,下列关于无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哪一项?A.接种操作要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B.浸泡在酒精中的涂布器在涂布前需灼烧灭菌C.含有葡萄糖的培养基在121℃下高压蒸汽灭菌15minD.接种间和超净工作台可以采用紫外灯进行消毒(3)培养冠突散囊菌时往往会在培养基中添加一些乳酸,其主要目的是______。(4)为保持茶树品种的品质,常采用植物组培技术繁育茶树苗。从自然界获取的茶树组织经______后接种于培养基上,经过诱导会______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经培育获得再生植株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由愈伤组织的细胞先分化产生芽和根后再形成一个完整植株的______途径,二是由愈伤组织细胞产生胚状体后再萌发形成完整植株的______途径。另外也可不通过愈伤组织阶段而直接采用带腋芽的茎段培养成丛状 苗,再诱导生根获得再生植株,其原因是腋芽中存在______。(5)使用茶树叶片等成熟植物组织经离体培养获得的幼苗往往带有病毒。而取______等生长点部位作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获得的再生植株有可能不带病毒,其原因是______。(6)由于在细胞和原生质体培养时进行人工诱变,诱变频率______个体或器官水平,而且在较小的空间内一次可处理大量材料,科研人员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茶树新品种。【答案】(1)①.使催化茶多酚等反应形成其他物质的酶失活②.使细胞破碎,将细胞内物质释放出来(2)C(3)维持培养基pH值至中性偏酸(抑制细菌生长,促进霉菌生长)(4)①.消毒②.脱分化③.器官发生④.体细胞胚发生⑤.分生组织(5)①.茎尖、根尖、芽尖等②.植物生长点附近的病毒浓度很低甚至无病毒(6)大于(高于)【解析】【分析】制作黑茶实际上是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目的是获得其代谢产物。【小问1详解】高温使催化茶多酚等分解的酶失活,从而减少茶叶中茶多酚等营养成分的分解,揉制的主要目的是使细胞破碎,将细胞内物质释放出来,而有利于后续微生物发酵的进行。【小问2详解】A、酒精灯火焰附近温度较高,空气中微生物都被杀死,因此接种操作要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A正确;B、浸泡在酒精中的涂布器在涂布前需灼烧,既可以防止酒精涂布到培养基上,又可以灭菌,B正确;C、含有葡萄糖的培养基在121℃下高压蒸汽灭菌15-30min,C错误;D、接种间和超净工作台可以采用紫外灯进行消毒,D正确;故选C。【小问3详解】在培养冠突散囊菌时培养基中添加一些乳酸,既可以维持培养基pH值至中性偏酸,酸性环境也可以抑制细菌生长,促进霉菌生长。【小问4详解】自然界获取的茶树组织经消毒以后接种到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茶树组织经过诱导会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体细胞胚发生分生组织。愈伤组织可以先分化产生芽和根后再形成一个完整植株,这是器官发生途径,也可以胚状体后再萌发形成完整植株,这是的体细胞胚发生途径。不通过愈伤组织阶段而直接采用带腋芽的茎段培养成丛状苗,再诱导生根获得再生植株,其原因是腋芽中存在分生组织,由于植物细胞的全能性,能发育成完整的个体。 【小问5详解】取茎尖、根尖、芽尖等生长点部位作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获得的再生植株有可能不带病毒,其原因是植物生长点附近的细胞由于刚发育而来,病毒浓度很低甚至无病毒。【小问6详解】细胞和原生质体培养时进行人工诱变,诱变频率大于(高于)个体或器官水平,因为个体和器官由多个细胞组成,变异方向不确定,可能很难成功。25.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科研人员在转入光敏蛋白基因的小鼠下丘脑中埋置光纤,通过特定的光刺激下丘脑CRH神经元,在脾神经纤维上记录到相应的电信号,从而发现下丘脑CRH神经元与脾脏之间存在神经联系,即脑-脾神经通路。该脑-脾神经通路可调节体液免疫,调节过程如图所示。材料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当HIV入侵人体后,主要攻击辅助性T细胞,导致辅助性T细胞的数量持续下降,人体免疫功能被严重削弱。目前科学家仍然没有找到根治HIV感染的有效方法。(1)兴奋由下丘脑CRH神经元传递到脾神经元的过程中,兴奋在相邻的两个神经元间传递需要通过的结构是______,脾神经元释放去甲肾上腺素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______。(2)图中T细胞为______(填“细胞毒性”或“辅助性”)T细胞,可分泌______作用于B细胞,促使B细胞增殖分化为______。(3)已知切断脾神经可以破坏脑-脾神经通路,请利用以下实验材料及用具,设计实验验证破坏脑-脾神经通路可降低小鼠的体液免疫能力。请设计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实验材料及用具:小鼠若干只,N抗原,注射器,抗体定量检测仪器等。完善实验设计思路:取生理状态相同的小鼠若干只,随机均分为两组,将其中一组小鼠的______作为实验组,另一组作为对照组;分别给两组小鼠注射______;一段时间后,检测两组小鼠______的产生量。预期实验结果:______。(4)HIV主要攻击辅助性T细胞,而不会攻击肌肉细胞、皮肤细胞等细胞,从细胞膜结构角度分析,其原因最可能是______。当HIV进入细胞后会通过______的作用形成互补的DNA并整合到辅助性T细胞的DNA中。由于目前科学家仍然没有找到根治HIV感染的有效方法,采取一定的措施预防HIV感染显得尤为重要。下列选项中可能导致艾滋病感染的是哪几项?______A与他人共用牙刷和剃须刀B.使用未经消毒的器械文眉、穿耳 C.与HIV感染者握手、拥抱D.与他人共用注射器针头注射吸毒【答案】(1)①.突触②.一定的流动性(2)①.辅助性②.细胞因子③.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B淋巴细胞和记忆B淋巴细胞(3)①.脾神经切断②.(相同剂量的)N抗原③.抗N抗体④.实验组小鼠的抗N抗体产生量低于对照组的产生量(4)①.辅助性T细胞表面有HIV特异性受体,而肌肉细胞、皮肤细胞等细胞的表面没有HIV特异性受体②.逆转录酶③.ABD【解析】【分析】1、神经元间兴奋的传递: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通过突触完成,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突触后膜上有神经递质的特异性受体,当兴奋传至轴突末端时,轴突末端的突触小体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使突触后膜所在神经元兴奋或抑制。2、动作电位: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加,即钠离子通道开放,Na+内流,使得刺激点处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产生动作电位。3、体液免疫过程为:(1)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小问1详解】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是以兴奋的形式进行,而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是通过突触完成的。脾神经元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去甲肾上腺素,该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小问2详解】体液免疫过程:一些病原体可以和B细胞接触,为激活B细胞提供第一个信号;树突状细胞、B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摄取病原体,而后对抗原进行处理,呈递在细胞表面,然后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表面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这是激活B细胞的第二个信号;辅助性T细胞开始分裂、分化,并分泌细胞因子;细胞因子能促进B细胞的分裂、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小问3详解】本实验目的是验证破坏脑-脾神经通路可降低小鼠的体液免疫能力,因此实验中的自变量为脑-脾神经通路是否被破坏。设计实验时要围绕单一自变量,保证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最终体液免疫能力的高低可通过产生抗体的量来进行检测。实验设计思路为:取生理状态相同的小鼠若干只,随机均分为两组,将其中一组小鼠的脾神经切断作为实验组,另一组小鼠不作任何处理作为对照组;分别给两组小鼠注射相同剂量的 N抗原;一段时间后,检测两组小鼠抗N抗体的产生量。【小问4详解】辅助性T细胞表面有HIV特异性受体,而肌肉细胞、皮肤细胞等细胞的表面没有HIV特异性受体,所以HIV主要攻击辅助性T细胞,而不会攻击肌肉细胞、皮肤细胞等细胞。HIV是逆转录病毒,遗传物质是RNA,则HIV进入细胞后会通过逆转录过程形成互补的DNA并整合到辅助性T细胞的DNA中。AB、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则与他人共用牙刷和剃须刀,使用未经消毒的器械文眉、穿耳可能导致艾滋病感染,AB正确;C、与HIV感染者拥抱、握手不会使人感染HIV,日常生活中应对艾滋病病人多一份关爱,少一份歧视,C错误;D、与他人共用注射器针头注射吸毒可能导致艾滋病感染,D正确。故选ABD。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生物
发布时间:2023-06-17 09:43:03 页数:25
价格:¥2 大小:773.50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