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湖南省衡阳市2023届高三历史三模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5

2/15

剩余1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3届高三全真模拟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共20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春秋战国时期的车轮均为木轮,木轮外包镶铁皮或打上铁钉,轮子普遍较硬也较窄,这样的车子走多了就会在路面上留下车辙,慢慢就变成了“轨道”。各诸侯国在制造车子的时候,有意使本国车轮间距与其他诸侯国不同。这种现象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皇权衰微,礼崩乐坏B.社会动荡,战争频繁C.交通便利,商业繁荣D.文化多元,交流互鉴【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车子走多了就会在路面上留下车辙,慢慢就变成了‘轨道’”“各诸侯国在制造车子的时候,有意使本国车轮间距与其他诸侯国不同”等信息可知,各诸侯国有意使本国车轮间距与其他诸侯国不同,为的是在运送辎重尤其是在运送军用物资的时候,给其他诸侯国造成交通上的不便,因此,道路上的轨道就成为战略防御武器,说明当时社会动荡,战争频繁,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关于礼乐制相关的论述,并且春秋战国时期还未出现皇帝,排除A项;各诸侯国“轨道”不同,交通不便,不利于经济的交流,排除C项;各诸侯国车轮间距不同,是有意为之,而且并无交流,排除D项。故选B项。2.秦朝里的典、老在制度上没有文书的资格,在身份的登记、公证,赋役征发与里内治安等领域,民众与县下诸官直接联系,里及其典、老并不具备多少处理问题或管理的能力、资格,而只负责担保、证明信息无误,并协助上级承担具体的事务。这表明秦朝()A.官僚政治体制的日渐成熟B.文书管理制度相对严格C.基层治理服务于中央集权D.典老职权范围日趋广泛 【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根据题干信息“典、老在制度上没有文书的资格”“只负责担保、证明信息无误,并协助上级承担具体的事务”可知,以典老为代表的基层治理是国家行政体系的一部分,要服务于国家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C项正确;唐朝时期,官僚政治体系日渐成熟,排除A项;题干主旨不涉及文书管理制度,排除B项;典老只是协助上级承担具体事务,并没有职权,排除D项。故选C项。3.南北朝时,各国正史均视已方为正统而详加记载,均视对方为索虏或岛夷而予以贬斥。唐初,在统治者提倡的修史热潮中,李延寿搜集各类史料,重新编写出关于南北朝的史书,并命名为《南史》和《北史》,得到统治者的大力赞誉。这反映出()A.儒学重新占据统治地位B.国家从分裂到统一的历史进程C.南北方文化差异的消失D.唐朝统治者更加重视史学编纂【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北朝至唐代(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南北朝时各国史书贬斥对方,唐朝时重新编写南北朝史书,这是国家从分裂到统一历史进程在文化上的反映,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儒学重新占据统治地位”的相关论述,排除A项;编写南北朝的史书并不能起到消除南北文化差异的作用,排除C项;“更加重视”的说法属于对材料的曲解,排除D项。故选B项。4.宋朝时期,差遣因故离职或任满后仍暂时在职,当年无法满一考,则这一部分任职时间称作“零考”。官员赴任新差遣后,他们需在到任后的一定时限内向本州提出申请,由州“录报在京所属,依格资序一色,方许补满前任,共成考任”。南宋末年,其适用范围已经扩大到了文武官员群体。这项制度()A.体现了官员管理制度精细化B.有利于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C.折射出宋代文人治国的理念D.完善了科举选官制度的流程【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题干信息“差遣因故离职或任满后仍暂时在职,当年无法满一考,则这一部分任职时间称作‘零考’”“官员赴任新差遣后,他们需在到任后的一定时限内向本州提出申请”“南宋末年,其适用范围已经扩大到了文武官员群体” 可知,宋朝对官员考核的规定非常详细,说明对官员的管理非常精细化,A项正确;材料强调官员管理,不涉及政府行政效率,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文人治国的理念,排除C项;“零考”制度是官员考核制度,并非选官制度,排除D项。故选A项。5.清初的一些士人认为天下的兴亡在人心和学术,提出“天下之大本根,人心而已矣。天下之大肯綮,提醒天下之人心而已矣。是故天下之治乱,由人心之邪正;人心之邪正,由学术之晦明”。这种认识A.有利于推动理学复兴B.带动了反传统的学风C.得益于农耕经济繁荣D.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初年(中国)。根据题干信息“清初的一些士人认为天下的兴亡在人心和学术”可知,这是针对当时伦理等级被冲击,思想僵化,心学空谈等问题提出的,所以会带动反传统的学风,B项正确;心学也是理学的一部分,排除A项;题干中的认识得益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C项;清初的学者不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排除D项。故选B项。6.鸦片战争后,徐继畬在其著作中写道,西班牙、荷兰虎视南洋之时,众国皆遭吞噬,“苏禄以拳石小岛,奋力拒战,数百年来安然自保,殆番族之能自强者哉”。同时指出“俄罗斯近世之强大,实自彼得罗始也”。据此可知,徐继畬意在()A.唤醒清政府的抗争变革意识B.维护传统的朝贡体制C.推翻腐朽没落的清王朝统治D.学习西方的先进制度【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目题。时空是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据材料“苏禄以拳石小岛,奋力拒战”“俄罗斯近世之强大,实自彼得罗始也”可知,徐继畬主张抵抗外来侵略,并变革自强,A项正确;题干未提到朝贡体制信息,排除B项;徐继畬是维护清王朝统治的,排除C项;徐继畬仅在技术和器物方面学习西方,排除D项。故选A项。7.清廷宣布“仿行宪政”后,1908年,湖南即用知县熊范舆等曾呈请“速设民选议院”,理由是:“革命排满之风潮流行于薄海,祸机已兆,后患难言。及今不图,恐三数年后,燎原莫救,即欲行今日之计,亦不可得”。对该建议理解正确的是()A.清政府的中央权威受到挑战B.资产阶级改良成为社会潮流C.国人政治改革要求日益强烈D.资产阶级革命面临失败局面【答案】C【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根据题干信息“革命排满之风潮流行于薄海”及“恐三数年后,燎原莫救”可知推翻清朝统治,变革政治日益成为国人强烈要求,C项正确;湖南知县的呈请并未挑战中央政府的权威,只是合理的呈请,排除A项;清末新政是地主阶级自上而下的改革,并非资产阶级改良,排除B项;资产阶级革命尚未爆发,排除D项。故选C项。8.1932年1月22日,中共中央在苏区实行巡视员制度,规定巡视员“不只是听报告看文件,而是要亲自到下级党部与支部中去,要广泛发动群众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巡视过程中及巡视后应向派出他的党部作详细的报告,提出具体意见,党的委员会必须迅速的讨论他的报告给下级以指示”。这种做法()A.充分调动了群众参与政权积极性B.是党在民主政权建设方面的有益探索C.巩固和扩大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D.有效解除了国民党对根据地的“围剿”【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关键词,这是影响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2年1月22日(中国)。根据题干信息巡视员“不只是听报告看文件,而是要亲自到下级党部与支部中去,要广泛发动群众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巡视过程中及巡视后应向派出他的党部作详细的报告,提出具体意见”可知,这是党坚持群众路线的体现,也是党在民主政权建设方面的探索,B项正确;题干信息不足以证明群众的参与度,排除A项;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是解放战争时期形成的,排除C项;“围剿”与“反围剿”主要是军事斗争,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9.“一五”计划规定,五年内要使工人职员就业人数增加到2524万人,工资约增长33%,居住及劳动保障等得到适当改善;使农副业产值增长23.3%,农民人均产值增长12.2%;扩大医疗机构、增加医疗设施,广泛开展城乡爱国卫生运动,大力发展卫生、医疗和保育事业。这些规定()A.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平衡发展B.完成了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任务C.体现出新中国政权的人民性D.摆脱了西方国家的封锁和包围【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和影响题。时空是一五计划期间(中国)。据材料“五年内要使工人职员就业人数增加到2524万人,工资约增长33%,居住及劳动保障等得到适当改善……”,可知新政权在发展重工业的同时,非常重视民生,体现出新中国政权的人民性,C项正确;当时重点发展重工业,国民经济结构尚未实现平衡,排除A项;“一化三改”共同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任务,排除B 项;帝国主义国家并未解除对新中国的封锁和包围,排除D项。故选C项。10.1963年,美、苏、英三国为了共谋核垄断,出台《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中国政府驳斥条约,揭露美苏合谋阻挠中国核诉求的意图;法国政府愤慨拒签,反对美苏分割世界,期望建立独立自主的核力量。1964年,中法经过外交洽谈,成功建交。由此可知()A.中国对外政策冲破意识形态B.中法两国捍卫独立自主地位C.各国达成禁止核试验的共识D.国际局势决定两国关系走向【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20世纪60年代(中法等国)。据材料“中国政府驳斥条约,揭露美苏合谋阻挠中国核诉求的意图;法国政府愤慨拒签,反对美苏分割世界,期望建立独立自主的核力量”可知,中法两国都有反对三国核垄断的意图,具有共同利益,这是促成中法建交的直接因素,B项正确;20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的对外政策逐渐冲破意识形态,排除A项;题干中美、苏、英共谋核垄断,说明各国并未达成禁止核试验的共识,排除C项;国际局势影响国际关系,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11.卢浮宫博物馆的一件文物——戈贝尔·艾尔一阿拉克刀柄,属于埃及王朝的创立者,该刀柄是象牙材质,长约25.5厘米,宽约4.5厘米,刀柄正面上方图案中一名成年男子双臂分别搏击两头狮子的主题毋庸置疑来自两河流域,男子连面蓄须、头系宽边发带、上身赤裸、下身着过膝长袍的形象,同样具有显著的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的特色。这件文物()A.象征着古埃及王权至高无上B.说明古埃及与古西亚文明相互交流C.体现出古西亚文明最为发达D.反映出战争加强了文明之间的联系【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古代埃及。据材料“刀柄正面上方图案中一名成年男子双臂分别搏击两头狮子的主题毋庸置疑来自两河流域”“同样具有显著的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的特色”可知,古埃及和古西亚文明之间存在交流互动,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古埃及与古西亚文明之间的交流,不能说明古埃及王权强大情况,排除A项;古代文明中心各具特色,没有优劣之分,材料信息无从推断出古西亚文明最发达,排除C项;材料没有提及战争及其作用,排除D项。故选B项。12.下图为中世纪欧洲人所画宇宙全景图。宇宙被描绘为一系列球体的组合,并为天界的诸神所佑护。该宇宙图景() A.启发了近代科学革命的发生B.有利于理性主义哲学的发展C.说明当时欧洲科技领先世界D.符合中世纪神权统治的需要【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欧洲)。根据材料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地心说和诸神护佑的宇宙图景,为中世纪神权统治提供了理论依据,D项正确;近代科学恰恰是在对这种地心说的反对基础上产生的,不能说启发,排除A项;地心说不利于理性主义哲学,排除B项;没有比较无法得出领先世界,排除C项。故选D项。13.独立战争期间,美国派人到法国宫廷活动,争取法国的秘密援助;同时,美国还到加拿大进行宣传鼓动,力图把英国新并入的这一殖民地拉入反叛的阵营。他们在战争形势不甚明朗的关头,匆忙宣布独立,迅速地把帝国内部的殖民地反叛变成国与国之间的战争,而且成功地把法国、西班牙等国拉入了盟友的行列。对该做法解读正确的是()A.美国善于抓住有利的国际时机B.美国独立战争是一场世界战争C.英国的殖民霸主地位开始衰落D.资产阶级革命具有曲折复杂性【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独立战争期间(美国)。据材料“美国派人到法国宫廷活动,争取法国的秘密援助;同时,美国还到加拿大进行宣传鼓动”可知,美国将法国、西班牙、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都引入其独立战争中,共同应对英国,可见美国善于抓住有利国际时机,为其反英斗争服务,A项正确;美国独立战争虽有很多国家参与,但并非世界战争,排除B项;英国殖民霸主地位开始衰落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而不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美国利用国际因素争取独立,无法证明其资产阶级革命具有曲折性,排除D项。故选A项。14.下表为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俄国社会发展情况的一部分内容。据此可知() 工人组织到1905年,俄国共有各种互助组织996个。互助组织的活动范围逐渐扩展,开始有自己的医生、教师和图书馆,举办短期培训和艺术活动,甚至一些互助组织开始将工人的经济需求传达给政府机关工人运动1900年社会民主工党在全俄17个城市建立了地下组织,1901年发展为36个,1902年为49个,1903年为80个。1903年,社会民主工党组织机构遍及俄国53个省,共有47个地下组织在省级城市中开展活动A.十月革命爆发的条件已经具备B.俄国社会各种矛盾严重激化C.布尔什维克政党成为领导力量D.俄国工人阶级的组织性增强【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俄国)。根据题干信息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社会的教育水平明显提高,工人组织增多,工人运动也有政党领导,所以,俄国工人阶级日渐走向政治成熟,D项正确;工人阶级壮大只是十月革命爆发的条件之一,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关于俄国社会各种矛盾严重激化的相关论述,排除B项;1903年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布尔什维克政党建立,排除C项。故选D项。15.20世纪60年代,美国帮助玻利维亚修复其最大的国企矿业公司,然而,玻利维亚国内频繁爆发集体罢工和示威游行,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并没有获得令人满意的提高,民主化进程出现了倒退。随着1964年军事政变的发生,玻利维亚重新恢复了独裁政府统治。这可以用来说明()A.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不彻底B.拉美国家的发展任重而道远C.军事独裁统治增强了独立性D.美国进入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根据题干“20世纪60年代,美国帮助玻利维亚修复其最大的国企矿业公司”“国内频繁爆发集体罢工和示威游行,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并没有获得令人满意的提高,民主化进程出现了倒退”结合所学知识,60年代是美苏冷战时期,亚非拉不发达国家是美苏争夺的对象之一,经济援助是主要方式,但美国的经济援助带有殖民色彩,会加大拉美地区对其依赖程度,B 项正确;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是胜利的,但因其经济发展水平低,不得不依赖英美等国家,这一点不能说明其不彻底,排除A项;考迪罗军事独裁的确阻碍玻利维亚的民主化进程,但不能全面说明材料的主旨,排除C项;20世纪60年代,美国进入高速发展期,但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6.二战后,在英国,因社会需要而相继出现了三波次的移民进入浪潮,即第一波次是来自东欧、意大利等地的白种移民,第二波次是来自爱尔兰的移民,第三波次是主要来自英属殖民地与英联邦国家及地区的有色人种移民。至1965年底,定居英国的有色人种移民已达85万人。这种现象()A.是战后英国经济恢复根源B.加剧了英国本土的社会问题C说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失灵D.敦促英国政府完善福利制度【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二战后(世界)。根据题干信息可知,二战后向英国移民的主体有欧洲白人,也有殖民地的有色人种,这会加剧英国本土内的民族、种族矛盾,B项正确;“根源”说法错误,排除A项;题干没有体现国家宏观调控如何实施,排除C项;二战后,英国建立了福利国家,这并不能有效缓解大量移民的问题,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大明宝钞”是明朝政府发行的唯一纸币,使用中却出现了民众“喜新厌旧”的现象,具体表现为:民众喜用新钞、厌弃旧钞,将旧钞折价,甚至完全拒收旧钞。材料立倒钞法。中书省奏:国家行钞日久,岂无昏烂?宜设收换,以便行使。于是议令所在置行用库,每昏烂钞一贯,收工墨直三十文,五百文以下递减之,仍于钞面贯百文下,用墨印昏钞二字,封收入库,按季送部。若以贯百分明而倒易者,同沮坏钞法论。混以伪钞者,究其罪。(五月)已亥,户部言:初造大明宝钞,文曰:中书省奏准印造。今既罢中书升六部,钞印改中书省为户部,宜申谕天下军民,无分中书户部,一体行使。停造新钞。时上以钞法不通,谓夏原吉等曰:国家造钞,本以便民交易,何分新旧?朕闻前者民间用钞,不问残缺,惟字贯稍可辨者,皆通行无滞。自户部榜出,示以钞样,务要明白完全,小民无知,缘此便生好恶,至今为梗。今即停造新钞,在库者亦勿支,拣旧钞堪用者备赏赉,不堪者销毁,庶几钞法可通。于是造钞工匠皆令休息,郡县该办桑穰,悉停止。—据《明太祖实录》有学者认为,民众对大明宝钞“喜新厌旧”是由于通货膨胀导致的,从史料入手,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此观点是否合理。【答案】观点:民众对大明宝钞“喜新厌旧”并非是由于通货膨胀,学者的观点没有合理性。 说明:从史料来看,民众以旧钞换新钞,一方面政府政策引导,由于纸币常年流通,会有破损,政府实行倒钞法;另一方面是政府机构调整所致,明太祖废中书省,权分六部,户部负责宝钞发行,导致民众自行以旧换新;第三,倒钞过程中,出现徇私舞弊,有人恶意作梗,导致民间大量以旧换新。结合时代背景,元朝是由于滥发纸币导致通货膨胀,民众对纸币的信任降低,也会引发民众“喜新厌旧”的现象。如果明朝也是通货膨胀,应该是货币贬值,而不是“以旧换新”。综上,学者的观点不具有合理性,应该从时代背景和史料出发得出结论。【解析】【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明代(中国)。首先,阅读材料,拟定论题。如由本题设问“有学者认为,民众对大明宝钞‘喜新厌旧’是由于通货膨胀导致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将观点拟定为“民众对大明宝钞‘喜新厌旧’并非是由于通货膨胀,学者的观点没有合理性。”说明:根据材料“国家行钞日久,岂无昏烂?宜设收换,以便行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史料来看,民众以旧钞换新钞,一方面是政府政策引导,由于纸币常年流通,会有破损,政府实行倒钞法。根据材料“中书省奏准印造。今既罢中书升六部,钞印改中书省为户部,宜申谕天下军民,无分中书户部,一体行使。”可知另一方面是政府机构调整所致,明太祖废中书省,权分六部,户部负责宝钞发行,导致民众自行以旧换新。根据材料“民间用钞,不问残缺,惟字贯稍可辨者,皆通行无滞。自户部榜出,示以钞样,务要明白完全,小民无知,缘此便生好恶,至今为梗。”可知第三,倒钞过程中,出现徇私舞弊,有人恶意作梗,导致民间大量以旧换新。根据材料“民众喜用新钞、厌弃旧钞,将旧钞折价,甚至完全拒收旧钞。”并结合时代背景可知,元朝是由于滥发纸币导致通货膨胀,民众对纸币的信任降低,也会引发民众“喜新厌旧”的现象。如果明朝也是通货膨胀,应该是货币贬值,而不是“以旧换新”。综上,学者的观点不具有合理性,应该从时代背景和史料出发得出结论,论从史出,史论结合。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古代中国是一个史学大国,也是一个史学强国。历史学是帮助人们认识历史的主要路径,重视历史,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必须重视史学探究。材料一《北史·柳虬传》中有言:“古者人君立史官,非但记事而已,盖所以为监诫也”。历代史家皆认为“纪政治典章因革损益之故,与夫事之成败得失,人之邪正,用以彰善瘅恶,而为法戒于万世”;“史之为务,申以劝诫,树之风声,其有贼臣逆子、淫君乱主,苟直书其事,不掩其瑕,则秽迹彰于一朝,恶名被之千载”。刘知幾在《史通》中说“史之为用,其利甚博。乃生人之急务,为国家之要道”。龚自珍把“去史”看作是“亡国”的先声,告诉人们“史亡国必亡”的深刻道理。—摘编自杨共乐《中国传统史学是一门治国之学——以古代中西史学比较为视角》材料二1902年梁启超《新史学》的发表,标志着20 世纪初新史学的初步建立。此文开篇,即对传统史学猛烈批判,将传统史学的弊病归结为“四蔽”:“一日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二日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三日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四曰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但同时,梁启超也认为:“历史者何?叙人种之发达与其竞争而已。舍人种则无历史”。“春秋立三世之义,以明往古来今天地万物递变递进之理,为孔子范围万世之精意。”“史学者,学问之最博大而最切要者也,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今日欧洲民族主义所以发达,列国所以日进文明,史学之功居其半焉”。—摘编自徐国利《中国传统史学与近代新史学的创建及历史解释学的阐释——以20世纪初梁启超和章太炎的新史学为中心》材料三马克思主义学者也批评清代考据学未竞全功。翦伯赞认为清代学者的考据学完全拘束在文献材料之中,以文献考证文献。马克思主义学者认为乾嘉学派的考证方法只是史学方法进化中的一个阶段。“假如把史学方法比作镜子,则乾嘉学派的方法是铜镜,逻辑学的方法是玻璃镜,而科学史观则是X光线”。范文澜也说:“甲骨钟鼎,经传诸子,史书地志,小说笔记,哲学宗教,诗文考证,歌谣戏曲,凡此种种,无不属于历史的研究范围之内……要了解中国历史比较近真的情况,却又必须这广泛纷乱的大堆史料中去寻找”。马克思主义学者对传统文献的发掘利用与实证派学者呈现出明显差异,记载、反映社会经济和下层民众的史料文献被置于中心地位。—摘编自陈峰《传统史学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范式的构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传统史学的认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梁启超新史学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3)根据材料三,简析“马克思主义史学是一种新范式”。【答案】(1)认识:尊重历史;中国传统史学兼具记事和鉴戒作用;服务于统治者需求,是一门治国之学;惩恶扬善是主要内容;追求历史学的社会治理功能,追求经世致用。(2)特点:批判继承传统史学;借鉴西方理论(进化论、民族主义等)。原因:传统史学的弊端;近代民族危机,救亡图存是时代最强音;西学东渐;借传统文化之本,传播其新史学理念,减少变革阻力。(3)马克思主义史学提出了科学的历史观(唯物史观);在史料考证方面,讲求实证原则,追求史料的多元化;在解读史料方面,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关注人民群众的作用。【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史(中国)。据材料一“历史学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必须重视史学探究”,可得出尊重历史;根据材料一“古者人君立史官,非但记事而已,盖所以为监诫也”,可得出中国传统史学兼具记事和鉴戒作用;据材料“纪政治典章因革损益之故” ,可得出服务于统治者需求,是一门治国之学;据材料“史之为务,申以劝诫,树之风声,其有贼臣逆子、淫君乱主,苟直书其事,不掩其瑕,则秽迹彰于一朝,恶名被之千载”,可得出惩恶扬善是主要内容;据材料“乃生人之急务,为国家之要道”,可得出追求历史学的社会治理功能,追求经世致用。【小问2详解】本题是特点类和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0世纪初(中国)。据材料二“此文开篇,即对传统史学猛烈批判”,可得出批判继承传统史学;据材料“今日欧洲民族主义所以发达,列国所以日进文明,史学之功居其半焉”,得出借鉴西方理论(进化论、民族主义等)。原因:据材料“即对传统史学猛烈批判”,得出传统史学的弊端;从近代的民族危机分析,得出近代民族危机,救亡图存是时代最强音;西学东渐;从减少变法阻力分析,得出借传统文化之本,传播其新史学理念,减少变革阻力。【小问3详解】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史中国。从马克思主义史学本身分析,得出马克思主义史学提出了科学的历史观(唯物史观);据材料“马克思主义学者认为乾嘉学派的考证方法只是史学方法进化中的一个阶段”,得出在史料考证方面,讲求实证原则,追求史料的多元化;据材料“要了解中国历史比较近真的情况,却又必须这广泛纷乱的大堆史料中去寻找”,得出在解读史料方面,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据材料“记载、反映社会经济和下层民众的史料文献被置于中心地位”,得出关注人民群众的作用。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世纪工业化、技术和食物生产 读图,围绕一个主题,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相互关联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答案】示例:主题:工业化进程提高了世界食物供给量。阐述:工业革命中技术的进步,带动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技术,进而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同时,工业革命促进交通工具的变革,大大缩短路程,促进原料、农产品在世界各地的交流,进而提高世界食物供给量。例如,铁路的修建,使更多的肉牛从美国西部草原运输到人口众多的东部地区,丰富人们日常生活。工业化促进食物储存技术的进步,例如冷藏技术,使食物保鲜期更长,进而可以长途运输,实现在全球范围内的食物交流。例如,带有冷藏集装箱的轮船将羊肉从澳大利亚运往世界各地,满足全球日益增长的人口的需求。由此可知,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农业现代化,为消除饥饿、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了条件。【解析】【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19—20世纪的世界。首先,阅读材料,确定主题,根据材料“带有冷藏集装箱的轮船将南美牛肉运往世界各地”并结合所学可知,工业化进程提高了世界食物供给量。其次,展开阐述,结合所学工业革命的影响可知,工业革命中技术的进步,带动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技术,进而提高农产品的产量;根据材料“铁路将牛从西部草原运送到人口众多的东部地区”可知,工业革命促进交通工具的变革,大大缩短路程,促进原料、农产品在世界各地的交流,进而 提高世界食物供给量,例如,铁路的修建,使更多的肉牛从美国西部草原运输到人口众多的东部地区,丰富人们日常生活;根据材料“带有冷藏集装箱的轮船将南美牛肉运往世界各地”可知,工业化促进食物储存技术的进步,例如冷藏技术,使食物保鲜期更长,进而可以长途运输,实现在全球范围内的食物交流,例如,带有冷藏集装箱的轮船将羊肉从澳大利亚运往世界各地,满足全球日益增长的人口的需求。最后总结,由此可知,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农业现代化,为消除饥饿、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了条件。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世纪中期,英国政府中长期负责济贫事务的埃德温·查德威克依托医生群体,通过调研充分了解到英国民众正置身于极为恶劣的公共卫生环境下,他以个人名义起草了一份议案,想要建立从中央到地方都能通用的卫生管理标准规章,这项议案于1848年8月通过议会辩论,成为全国性通用法律,还创设了非临时性的中央卫生管理主导机构-卫生总署。卫生总署对各地的公共卫生问题提出管理意见:第一,当有超过十分之一的纳税人申请在该地区实施公共卫生法案时,卫生总署有权命令一个调查员进行细致调查,根据调查报告确定法案是否实施。第二,卫生总署可任命若干调查员监督地方卫生管理工作并参与法案实施监管,还可通过地方调查员的实际调查情况来决定是否应针对妨碍地方卫生管理的行为进行上诉……第五,地方卫生机构如想要贷款,必须首先获得卫生总署的批准。从实践来看,卫生总署权力虽有法律保障,其政策却很难贯彻落实到地方。《泰晤士报》上发表文章认为:“我们宁可冒得霍乱和其他病的危险,也不愿受欺侮而保持健康。”这些反对声浪使得查德威克于1854年被迫离职。—摘编自王广坤《19世纪中后期英国公共卫生管理制度的发展及其影响》材料二据统计,中国流动人口的规模已经自1982年的657万增加到2018年的2.44亿,其占总人口的比例从0.65%增加到17.43%。中国城市管理领域亟待注重城市管理的系统性、协同性等本质特征,提出一个整体性的管理框架,建立完善的城市管理系统,创新城市管理机制,实现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科学与现代化。网格化管理思想源于计算机领域的“网格”,是指利用互联网将地理上广泛分布的计算相关技术融合为一体,根据社区所辖范围、分布特点、人口数量、居住集散程度、群众生产生活习惯等情况,结合各街道、社区党员干部和相关单位工作人员数量合理划分责任网格,合理配置组团人员,可以形成专业化管理服务团队。2004年10月北京市东城区率先启用网格化管理模式。自此,城市管理问题的发现率达到90%以上,任务派遣准确率达到98%,处理率为90.09%,结案率为89.78%。—摘编自陆军等《智慧网格创新与城市公共服务深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查德威克被迫离职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网格化”城市管理的特点及背景。【答案】(1)原因:查德威克的改革措施激化了中央与地方的分权矛盾;违背了英国自由主义的传统;英国政党政治和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卫生总署不属于内阁任何部门,执行力较弱。 (2)特点:科技引领;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相协调;系统性、协同性强。(任答两点即可)背景:城市人口流动性增强;改革开放促进城市化;信息技术发达;国家治理能力提高。(任答两可)【解析】【小问1详解】原因: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根据材料一“从实践来看,卫生总署权力虽有法律保障,其政策却很难贯彻落实到地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查德威克的改革措施激化了中央与地方的分权矛盾。根据材料一“卫生总署可任命若干调查员监督地方卫生管理工作并参与法案实施监管,还可通过地方调查员的实际调查情况来决定是否应针对妨碍地方卫生管理的行为进行上诉。”可知查德威克的改革措施违背了英国自由主义的传统。根据材料一“他以个人名义起草了一份议案,想要建立从中央到地方都能通用的卫生管理标准规章,这项议案于1848年8月通过议会辩论,成为全国性通用法律,还创设了非临时性的中央卫生管理主导机构-卫生总署。”可知英国政党政治和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卫生总署不属于内阁任何部门,执行力较弱。【小问2详解】特点: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根据材料二“网格化管理思想源于计算机领域的“网格”,是指利用互联网将地理上广泛分布的计算相关技术融合为一体,根据社区所辖范围、分布特点、人口数量、居住集散程度、群众生产生活习惯等情况,结合各街道、社区党员干部和相关单位工作人员数量合理划分责任网格,合理配置组团人员,可以形成专业化管理服务团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网格化”城市管理的特点是科技引领;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相协调;系统性、协同性强。背景: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根据材料二“据统计,中国流动人口的规模已经自1982年的657万增加到2018年的2.44亿,其占总人口的比例从0.65%增加到17.43%。中国城市管理领域亟待注重城市管理的系统性、协同性等本质特征,提出一个整体性的管理框架,建立完善的城市管理系统,创新城市管理机制,实现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科学与现代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城市人口流动性增强;改革开放促进城市化;信息技术发达;国家治理能力提高。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06-01 23:42:02 页数:15
价格:¥3 大小:1.05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