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浙江省杭州市六县九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4月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0

2/20

剩余18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杭州“六县九校”联盟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联考高一历史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记述道:“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成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直接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材料中新皇帝推行的制度()A.为后世长期沿用B.是秦始皇首创C.官员世代承袭D.削弱了中央集权【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时期的中国。根据“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成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直接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描述的是郡县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对后世影响深远,A项正确;郡县制在秦朝建立之前就已经出现,排除B项;郡县制下的官员由皇帝任命,排除C项;郡县制的实行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排除D项。故选A项。2.下图为我国某一历史时期的政权更迭图示,序号与政权对应有误的是 A.①——魏B.②——前秦C.③——十六国D.④——北魏【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晋结束了三国分裂的局面,因此②是西晋,非前秦,B项符合题意;其它选项对应的政权均正确,排除。故选B项。【点睛】3.近年来,我国政府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所谓匠人有匠心,《诗经》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映的就是古代工匠在雕琢器物时执着专注的工作态度,从古至今,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品质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文化血液。下列作品中,最能体现“工匠精神”的是()A.《齐民要术》B.《梦溪笔谈》C.《天工开物》D.《农政全书》【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得出主要结论:《天工开物》是明朝宋应星编著的一部记载手工业技术的著作,最能够体现“工匠精神”,C项正确;《齐民要术》和《农政全书》都是农书,不是主要记载手工技术的,与“工匠精神”不符,排除AD项;《梦溪笔谈》涵盖手工业技术和自然科学的内容,是一部综合性的科学书籍,与“工匠精神”不符,排除B项。故选C项。4.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随着美国国力的逐步壮大,它与其他列强一起参与了对中国的侵略,并将中国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极大地破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选出这一时期,美国强迫中国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A.《望厦条约》《辛丑条约》B.《望厦条约》《黄埔条约》C《天津条约》《北京条约》D.《望厦条约》《天津条约》【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19世纪四五十年代。据题干材料可主要结论是:19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与其他列强一起对华侵略,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包括《望厦条约》《天津条约》,D项正确;《辛丑条约》是1901年,排除A项;《黄埔条约》是中法签订的,排除B项;《北京条约》是清政府与英、法、俄签订的,排除C项。故选 D项。5.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这场运动有力地打击和动摇了长期以来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在中国社会上掀起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这场运动主要倡导()A.民主与科学B.除旧与布新C.改良与革命D.自强与求富【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5年(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主要结论:陈独秀掀起新文化运动,主要倡导民主与科学,A项正确;除旧和布新不是新文化运动倡导的具体内容,排除B项;改良是康有为、梁启超的主张,革命是孙中山的主张,排除C项;自强与求富是洋务运动提出的口号,排除D项。故选A项。6.下表摘引自某同学按照时间顺序整理的笔记。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表中“Δ”处应该是()A.枪杆子里出政权B.遵义会议C.八七会议D.百团大战【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土地革命时期。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根据所学可知,1935年1月在遵义召开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B项正确;八七会议上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是在上井冈山之前,排除AC项;百团大战是在1940年,排除D项。故选B项。7.武汉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自春秋战国以来,武汉一直是中国南方的军事和商业重镇。1938年6月,中国军民前仆后继、团结抗敌,在这里打响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武汉保卫战。以下对此 战表述正确的是()A.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B.是抗战初期华北战场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C.此战之后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D.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美梦【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全面抗战时期。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根据所学可知,1938年6月开始,日军先后集结40多万兵力进攻武汉。为了保卫大武汉,中国军队共部署100多万人参战,并在江西万家岭重创日军。1938年10月,武汉失陷,中国军队撤出武汉。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武汉、广州失陷后,抗日战争进相持阶段。C项正确;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是台儿庄战役,排除A项;忻口战役是抗战初期华北战场上作战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一次战役,排除B项;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美梦,排除D项。故选C项。8.下图是1972年4月我国政府赠送美国的两只大熊猫“玲玲”和“兴兴”,中美“熊猫外交”从此翻开了全新的一页。“玲玲”和“兴兴”不辱使命,不仅成为美国国家动物园的镇园之宝,而且还是传媒宠儿。下列促成“玲玲”和“兴兴”赴美的直接因素是()大熊猫“玲玲”和“兴兴”在华盛顿动物园A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B.中日邦交正常化C.中美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D.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70年代的中美。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根据材料的时间可得出1972年尼克松访华,使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促成了熊猫赴美,C项正确;中美建交在1979年,排除A项;中日建 交与熊猫赴美没有直接的关系,排除B项;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在1971年,与美国没有直接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史无前例的体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光辉典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的一项伟大创举。明确地把这一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会议是()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二大C.南方谈话D.中共十四大【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项正确;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的决策,排除A项;1982年,中共十二大邓小平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排除B项;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视察,多次发表谈话,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改革开放要敢于试验;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些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10.梳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下列各项,与下表中①②③④对应正确的是()A.1978年中共十六大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B.1997年中国十五大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C.1999年中国十六大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D.1997年中国十六大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组合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中国成立后。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根据所学可知,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2002年的中共十六大把三个代表写入党章。2007年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2017年的中共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 项。11.人类最初的文明分别出现于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以及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下图中属于古代西亚地区文化成就的是()①草纸和象形文字②《汉谟拉比法典》③狮身人面像④史诗《摩诃婆罗多》A.①B.②C.③D.④【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西亚。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王国颁布的,属于古代洗牙地区的文明成就,B项正确;草纸和象形文字以及狮身人面像都是古代埃及的文明成就,古代埃及属于北非地区,排除AC项;《摩诃婆罗多》是古代印度的文明成就,古代印度属于南亚地区,排除D项。故选B项。12.古代文明的各自扩张,使不同文明区相互连接起来,促进了大帝国的兴起。下图是古代世界某帝国疆域图,可以判断该帝国是 A.古波斯帝国B.亚历山大帝国C.古罗马帝国D.古巴比伦王国【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的疆域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意大利半岛为中心的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是古罗马帝国,C项正确;波斯帝国是位于西亚伊朗高原地区以古波斯人为中心形成的君主制帝国,排除A项;亚历山大帝国(前336年~前323年),是对亚历山大大帝时期的马其顿王国的称呼,由著名的征服者亚历山大大帝开创,其版图东起葱岭与印度河平原,南至波斯湾并包括埃及,西到色雷斯和希腊,北抵黑海及阿姆河,排除B项;古巴比伦王国在两河流域,排除D项。故选C项。13.11世纪的西欧城市出现了新兴的市民阶层,这让教会措手不及。教会似乎没有准备好该如何去统治这个新兴面充满活力的、有文化的阶层。面城市居民总是觉得教会根本不理解他们碰到的问题,总是质疑教会的财富与权力。这反映了当时A.文艺复兴促进了市民的人性解放B.资产阶级革命冲击了封建统治秩序C.经济发展对传统思想提出了挑战D.教会尚未掌握对西欧社会的统治权【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城市居民总是觉得教会根本不理解他们碰到的问题,总是质疑教会的财富与权力”,可以看出新兴的市民阶层对教会的不满,而这一阶层的兴起得益于经济的发展,进而又对当时的现状表示不满,C项正确;此时还未爆发文艺复兴,排除A项;这一时期未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排除B项;教会在这一时期的权力很大,排除D项。故选C项。14.查士丁尼时代最突出的成就是罗马法的编纂,即位之初,他即组织以特里波尼安为首的专门委员会,着手编纂法典……这四部法典合称为《民法大全》,成为后世了解和研究罗马法的主要文献。下列法典中属于这“四部法典”的一组是()①《法学汇纂》②《查士丁尼法典》③《十二铜表法》④《法理概要》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型选择题。时空是拜占庭帝国时期。结合所学可知,《民法大全》包括《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没有《十二铜表法》,①②④正确,因此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15.从公元7世纪开始,穆罕默德和他的继任者们逐渐使阿拉伯帝国成为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国家。关于阿拉伯对世界文化作出的重大贡献,叙述不正确的是A.最早发明了“阿拉伯数字”B.给东方带来了伊斯兰文化C.广泛翻译希腊、波斯的典籍D.将中国的造纸术传入欧洲【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数字是古印度人发明的,因此A错误,符合题意;BCD均是阿拉伯对世界文化作出的重大贡献,不符合题意。故选A。16.元朝《岛夷志略》记载:(非洲)“山少田瘠,气候半热,天常阴晦。俗与羌.....女资纺织为生,男采鸦鹘石为活”“气候稍热,风俗淳....煮井为盐.....贸易之货,用青白花碗、细绢、铁条、苏木、水银之属”。这能够体现出A.中非之间往来频繁B.非洲的社会生活状况C.非洲手工业技艺先进D.非洲小农经济发达【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山少田瘠,气候半热,天常阴晦……女资纺织为生,男采鸦鹘石为活”、“……煮井为盐……贸易之货,用青白花碗、细绢、铁条、苏木、水银之属”,并结合所学可知,《岛夷志略》记载了非洲的社会生活状况,包括自然环境、风俗、生产、贸易等,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中非之间往来频繁,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非洲手工业技艺先进,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非洲小农经济发达,且材料反映的是非洲山少田瘠,气候半热,天常阴晦,这不利于农业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点睛】17.现代英国著名学者古奇才指出:“哥伦布是一个具有时代象征意义的人物,从他所生活的时代开始,西欧社会在地域上与中世纪告别了。”古奇才意在说明()A.新航路的开辟成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B.新航路开辟加速了西欧封建势力衰落 C.哥伦布推动了西欧社会向近代的转型D.哥伦布远航探险促进了整体世界形成【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新航路的开辟时代。据题干可得出主要结论: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拓展欧洲人的视野,促进了整体世界的形成,故D项正确;A项“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是一个历史的分期问题,而材料反映了整体世界的形成,排除A项;新航路开辟后引发西欧社会出现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势力衰落,促进了西欧社会向近代的转型,而材料反映整体世界的形成,排除B、C项。故选D项。18.16世纪初,欧洲人大量移民美洲,亚欧大陆的牲畜、水果引入美洲,美洲特产流入世界各地。同时,欧洲人也将疾病病原体带入美洲和大洋洲。上述现象说明A.人类历史打破彼此孤立的状态B.美洲在世界交往中居于中心地位C.殖民掠夺对美洲传统文明的破坏D.人类社会的横向交流促进文明进步【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16世纪初,欧洲人大量移民美洲,亚欧大陆牲畜、水果引入美洲,美洲特产流入世界各地。同时,欧洲人也将疾病病原体带入美洲和大洋洲。”可得出其强调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开始联系成为一个紧密的整体,人类历史打破彼此孤立的状态,A项正确;美洲不是中心,排除B;C项只是一个方面,排除C;D项与主旨无关,排除D。19.15世纪末以后的100多年中,葡萄牙从非洲运走黄金27.6万公斤。1521—1544年间,西班牙从美洲每年运回黄金2900公斤,白银30700公斤,在1545—1560年运回的黄金和白银达到平均每年5500公斤和24.6万公斤。这种现象A.表明西欧成为世界贸易中心B.促成世界贸易规模不断扩大C.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D.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更为便捷【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可知,西班牙、葡萄牙大量的从美洲掠夺黄金、白银运回欧洲,导致欧洲贵金属价格猛跌,物价上涨,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C正确;通过材料不能说明西欧成为世界贸易中心、也不能说明世界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和世界各地的联系更为便捷,A、B、D错误。 【点睛】价格革命:西班牙、葡萄牙大量的从美洲掠夺黄金、白银运回欧洲,导致欧洲贵金属价格猛跌,物价上涨,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20.1403年至1404年,有学者撰文写道:“在佛罗伦萨有那么多的建筑,那么卓越的建筑!这些建筑实实在在地反映出它们的建造者是伟大的天才,居住在其中的人们该有多么幸福啊。”“在佛罗伦萨的建筑城墙之内,有着和外部同样辉煌的装饰。”对作者的意图,最具时代特征的解读是()A.称颂佛罗伦萨城市的壮观和美丽B.费美居民住宅装饰的完美和辉煌C.讴歌人的才智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D.宣扬佛罗伦萨招引学者条件的优厚【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403-1404年”“‘佛罗伦萨……这些建筑实实在在地反映出它们的建造者是伟大的天才,居住在其中的人们该有多么幸福啊’”及所学可知,15世纪是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风格突出人文主义特征,讴歌人的才智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C项正确;AB项都是建筑的表面反映,没有反映建筑的时代特征,排除A项;D项只涉及佛罗伦萨对人才的重视,没有反映出时代特征,排除D项。故选C项。21.文艺复兴时期,某作家在其代表作《歌集》中,直言不讳地抨击教会“是黑暗的监狱,是充满欺骗的场所”,酣畅淋漓地讴歌爱情,描写人的喜怒哀乐,被视为“人文主义之父”。这位作家是()A但丁B.彼特拉克C.薄伽丘D.莎士比亚【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人文主义之父”,结合所学可知是彼特拉克,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彼特拉克,排除ACD项。故选B项。22.16-17世纪,近代科学兴起。某位天文学家提出了“日心说”,否定天主教会宣扬的“地心说”,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他是A.英国人B.法国人C.波兰人D.德国人【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的西欧。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根据所学,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否定天主教会宣扬的“地心说”,建立起一种新的宇宙观。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23.“经过最后一次的冲突和骚动时期以后,最后便到达1688年这一个伟大的年份,这个年份在经济史上同在政治史上都是颇为重要的。”这个年份之所以重要,是因为 A.资产阶级实现夺权B.颁布了《权利法案》C.资产阶级革命爆发D.君主制度被彻底废除【答案】A【解析】【详解】紧扣材料“1688年这个伟大的年份”并结合所学可知,1688年英国发生了“光荣革命”,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战胜封建贵族,国家权力中心由国王转至议会,它成功引发了不可逆转的政治转型,完成了夺取政权的目的。故答案为A项。BC项,根据所学可知,《权利法案》颁布于1689年2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于1640年。此两项表述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D项,根据所学可知,英国“光荣革命”后确立的是君主立宪制,君主制度被保留而不是被彻底废除,排除。【点睛】因果关系类的题,解题首先要注意题干中的“根本原因”,凡是题目中有“根本”二字的(或根本原因、根本目的等),要注重两点:a.一般选择最深层的原因,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阶级本质等;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往往从社会性质和社会主要矛盾方面进行思考。b.许多历史事件的根本原因(或根本目的)是相对稳定的,而具体原因(或具体目的)却可以是经常变化的。24.美国1787年宪法设置了具有双重目的的两院制代议制度,以众议院为既能代表大州利益又能代表民意的机关;以参议院为既能代表小州利益又能防止民意走向极端的机关。这一设置()A.仿照英国的议会制度B.体现了政治势力的妥协C.避免了暴力事件发生D.遏制了政治的腐败问题【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以众议院为既能代表大州利益又能代表民意的机关”可知,众议院代表大州利益和民意,根据材料“以参议院为既能代表小州利益又能防止民意走向极端的机关。”可知,参议院代表小州利益,防止民意走向极端,由此可见美国的两院制下兼顾大小州利益,代表民意但是又有所限制,这实际上体现了政治势力的妥协,B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的两院制下,议会上院是由贵族组成,议会下院由平民组成,尤其包括资产阶级,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避免说法过于绝对化,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美国的两院制遏制腐败问题的信息,政治腐败问题主要靠权力制衡来实现,材料仅仅涉及立法权,没有涉及行政权和司法权,排除D项。故选B项。25.1862年9月30日,俾斯麦在普鲁士议会上发表了著名的“铁血演说”,他说道:“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通过演说和多数人的决定所能够解决的,而是要通过铁和血。”在他的领导下,通过三场王朝战争,实现了德国的统一。这三场战争的对手是() A.英国、法国、俄国B.意大利、法国、俄国C.意大利、丹麦、法国D.丹麦、奥地利、法国【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62年,近代德国(普鲁士)。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德国通过王朝战争实现了统一,从1864—1871年普鲁士先后击败丹麦、奥地利和法国,统一了除奥地利以外的德意志,D项正确;英国、意大利不是普鲁士击败的对象,排除ABC项。故选D项。26.下表是1860年和1900年英、德、美、中四国制造业产量占世界总产量比例示意图,图中变化说明()A.制度变革推动经济发展B.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不平衡C.美国发展成为世界霸主D.各国工业均呈上升趋势【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西方国家。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根据英、德、美、中四国制造业产量占世界总产量比例示意图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传统的老牌国家如英国工业增长速度放缓,而后起的德国美国等却发展迅速,这体现出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不平衡性,激化了矛盾,导致后面一战的爆发,B项正确;英美这些国家此时并没有制度方面的变革,排除A项;美国此时并不是霸主,排除C项;从图片可得出英国下降了,排除D项。故选B项。27.1851年的伦敦博览会是英国展出最新工业成果的盛会,它向人类预示了工业化生产时代的到来,所有的展品均代表了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的无限想象力,它被确认为现代意义上的首届世博会。这次博览会中陈列的展品最有可能是() A.铁路设备、柴油内燃机B.电灯泡、蒸汽织布机C.蒸汽锤、铁路设备D.电话机、水力纺纱机【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根据“1851年的伦敦博览会是英国展出最新工业成果的盛会”可得出此时正值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而蒸汽机、铁路等正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C项正确;内燃机、电灯、电话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排除ABD项。故选C项。28.1785年,有律师为阿克莱特辩护时指出:“工艺各部门中最有用的发明并不是关在书房里的专务理论的哲学家们的创作,而是通晓使用技术方法的、从实践中得知什么构成其探讨课题的灵巧的工匠的创作,这是众所周知的事。”这段辩护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一时期工业革命的特点是()A.科学理论与社会生产紧密结合B.手工工场日趋专门化C.工艺发明主要源于工匠的实践创新D.社会信息化成为时代潮流【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工艺各部门中最有用的发明并不是关在书房里的专务理论的哲学家们的创作,而是通晓使用技术方法的、从实践中得知什么构成其探讨课题的灵巧的工匠的创作,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强调工业革命的技术发明源于工匠的实践创新,而不是实验室里的科技成果,C项正确;据所学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发明来源于工匠或技师的实践经验,而不是科学理论,A项说法错误,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1765年工业革命发生,出现了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B项说法违背史实,排除B项;第三次工业革命后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应用,社会信息化成为时代潮流,D项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29.某西方史家这样评论:“从整体来看,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不可否认。马克思主义成功成为工业社会中关注工人生计者的一种表达方式——用以分析、批判和开展政治行动。马克思主义也是众多革命团体的政治思想体系。”下列项中,不属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注“工人生计”的有()①创建“新和谐公社”②发表《共产党宣言》③创立剩余价值学说④指导巴黎公社革命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③【答案】C【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的西欧。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根据所学可知,空想社会主义者创建了“新和谐公社”,与马克思无关。马克思主义并没有指导巴黎公社革命。①④C项符合题意,选择C项;1848年马克思发表了《共产党宣言》。根据所学,马克思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②③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30.1500年,欧洲大国只控制了全球大约7%的土地;到1800年,它们控制了35%;而在1914年,这个数字增长到了84%。欧洲大国的“开疆拓土”()A.意在传播西方工业文明B.体现了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过程C.导致国际关系趋于缓和D.确立了稳定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体现了欧洲大国从新航路开辟以来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占有的殖民地越来越多,体现了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过程,B项正确;欧洲开展殖民扩张是为了服务于本国利益,而非传播西方工业文明,排除A项;结合所学可知,西方大国的殖民扩张加剧了西方和殖民地的矛盾,同时加剧了列强之间的争夺,因此“导致国际关系趋于缓和”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西方殖民扩张确立的国际秩序既不稳定也不合理,排除D项。故选B项。非选择题部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31小题10分,第32小题14分,第33小题16分,共40分)31.宋明时期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都有了新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海外贸易的兴盛刺激了中国的内部生产,宋代的冶铁数量在当时整个世界应该是数一数二的,其他如制造瓷器、丝绸、茶叶、酒类以及各种工艺品,数量之大、种类之多也是惊人的。也因为这些缘故,宋代面对强大的北方敌国可以用金钱和丝帛换取和平……偏安在南边的南宋,地方小了,人口少了,生活条件居然比过去还好。——许倬云《大国霸业的兴废》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写出南宋“面对强大的北方敌国可以用金钱和丝帛换取和平”的一个和议名称及内容,并分析南宋之所以这样做的历史与现实原因。材料二(2)根据材料二,写出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区域。结合所学,指出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并一句话评价之。【答案】(1)绍兴和议;原因:宋代时期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经济发展;宋代重文轻武,军事力量较弱。(2)最远:非洲东海岸和红海;目的:宣扬国威;评价:郑和下西洋历时长、次数多、规模大、形式多、地域广,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解析】【小问1详解】本问是列举类、原因类的题目。根据所学可得出是绍兴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原因:根据“宋代的冶铁数量在当时整个世界应该是数一数二的,其他如制造瓷器、丝绸、茶叶、酒类以及各种工艺品,数量之大、种类之多也是惊人的。”可得出宋代时期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经济发展;根据所学可从北宋的政策角度概括可得出宋代重文轻武,军事力量较弱。 【小问2详解】本问是列举及评价类的题目。最远:明成祖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用中国的货物换取海外的奇珍。1405年到1433年,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目的:根据所学可得出是为了宣扬国威;评价:根据所学,郑和下西洋历时长、次数多、规模大、形式多、地域广,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32.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14-18世纪的西欧相继发生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中世纪,人类意识一直是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者半醒状态。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1517年马丁·路德写出《关于赎罪券的95条论纲》,在论纲中提出“信仰得救”理论,个人可以通过阅读《圣经》和上帝直接对话,个人理解是支配自身行为的唯一指南。《论纲》得到了普通民众的支持。他坚持主张由国家掌握宗教领导权,得到部分诸侯和世俗统治者的认同。——摘编自武寅主编《简明世界历史读本》(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导致在意大利“纱幕最先烟消云散”的文化因素,概括马丁·路德的两大主张,并指出其在推动欧洲社会转型中所起的进步作用。材料二社会契约绝不是要消除自然的平等状态,相反,它是用道德和法律上的平等代替了自然状态所加之于人类身体上的不平等;这样,不管人类在力量与智力上是如何的不平等,人类也可以凭借契约和权利来实现平等的状态。——卢梭《社会契约论》(2)根据材料二,归纳卢梭的观点。结合所学,列举英国和德国的启蒙思想家各一位,并简要分析启蒙运动的作用。【答案】(1)文化因素:文艺复兴率先在意大利兴起;主张:人的灵魂获救靠自己的信仰,不靠烦琐的宗教仪式;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主张建立独立的民族教会和廉俭教会,力主用民族语言进行宗教活动。作用:解放了人们思想,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成长,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2)观点:社会契约论。英国:洛克;德国:康德。作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有助于在这些国家建立资产阶级统治。启蒙思想也成为殖民地半殖民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武器。【解析】【小问1详解】 本题是原因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4-18世纪的西欧。因素: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导致在意大利“纱幕最先烟消云散”的文化因素是文艺复兴在意大利的兴起。主张: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马丁·路德的主张包括人的灵魂获救靠自己的信仰,不靠烦琐的宗教仪式;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主张建立独立的民族教会和廉俭教会,力主用民族语言进行宗教活动。从中任选两项进行作答即可。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他的主张在推动欧洲社会转型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主要是解放了人们思想,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成长,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小问2详解】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14-18世纪的西欧。思想家:根据“社会契约绝不是要消除自然的平等状态,相反,它是用道德和法律上的平等代替了自然状态所加之于人类身体上的不平等”可知卢梭的观点是主张社会契约论。英国的启蒙思想家有洛克,德国的启蒙思想家有康德。作用: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启蒙运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有助于在这些国家建立资产阶级统治。启蒙思想也成为殖民地半殖民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武器。33.新航路开辟和工业革命都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欧洲对外殖民扩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5—18世纪,由于各种现实动机与航海技术的不断进步,亚洲和欧洲的航海家都发起了大规模的航海活动……欧洲人开辟了多条新的远洋航线。欧洲影响力的扩大有助于全球性的交通、通信和交流网络的建立……在错综复杂的贸易网络中诞生了一个世界性的经济体系。——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人开辟了多条新的远洋航线”中首次到达印度的航海家,以及“世界性的经济体系”中来自美洲的物种两例。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材料二1771年,阿克莱特在克莱普顿建立了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工厂”……至此,工厂化过程已基本完成了,它与机器的使用、蒸汽动力的出现共同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同时又改变了整个社会生活。总之,到19世纪中期,英国已经是一个工业化国家,往昔那种田园诗般的风情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一个忙忙碌碌的世界。当然,英国工业化也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给后来实行工业化的国家留下了许多深刻的教训。———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瓦特改良的蒸汽机能够“改变整个社会生活”的原因。举例说明“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并简析“工厂”的出现对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带来的影响。材料三 不列颠人是第一批发展程度高于印度的征服者,他们破坏了本地的公社,摧毁了本地的工业,夷平了本地社会中伟大和突出的一切,从而消灭了印度的文明……在亚洲社会里第一次出现并且主要由印度人和欧洲人的共同子孙所领导的自由报刊,……从那些在英国人监督下土著居民中间,正在成长起一个具有管理国家的必要知识并且接触了欧洲科学的新的阶层。蒸汽……把印度的主要海港同东南海洋上的港口联系了起来,使印度摆脱了孤立状态,而这个一度是神话中的国度就将同西方世界实际地联结在一起了。——节选自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标题并阐释英国侵略印度的影响。(要求:需有标题,逻辑清晰,语句通顺,表述成文。)【答案】(1)航海家:达·伽马;物种:玉米、甘薯;动因: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寻金热”的兴起,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阻断传统商路,传播基督教的需要。条件:指南针在航海中的运用,造船技术的进步,地理知识的进步,葡萄他和西班牙王室的支持。(2)原因:蒸汽机的发明给人类带来了新的动力机器,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为新的交通工具的发明提供了动力机器。社会问题:贫富分化、阶级矛盾和环境污染等。影响:工厂制度带来生产组织和管理形式的巨变,有利于科学管理、提高生产效率,挖掘工人的劳动潜质,获得更大经济效益;改变了生产方式,推动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3)示例:英国的侵略给印度带来了多重影响。论述:英国对印度的侵略破坏了印度当地的公社和工业,从印度掠夺了大量财富,这些财富转化为资本,促进了英国经济发展,但给印度造成了巨大的灾难。英国的侵略在给印度造成巨大灾难的同时,客观上也将先进的生产技术等因素传入印度,有利于印度的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列举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5-18世纪欧洲。第一小问航海家, 结合所学新航路开辟内容可知,“欧洲人开辟了多条新的远洋航线”中首次到达印度的航海家是达·伽马,1497-1498年,达·伽马率船队绕过好望角驶达印度;第二小问物种,根据所学新航路开辟史实可知,新航路开辟促进物种交流,欧洲人把大麦、燕麦、大麦、裸麦等农作物,橄榄和葡萄等水果引入美洲,美洲的特产马铃薯、玉米、番茄、甘薯、花生、南瓜和可可等流向世界各地,因此材料所述“世界性的经济体系”中来自美洲的物种有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等,从中任选两例进行做大即可。第三小问动因,结合所学新航路开辟史实可知,14-15世纪,地中海沿岸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随着封建庄园制度的逐渐解体,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出现,西欧各国的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对金银财富的需求以及开拓新市场的意愿日益迫切;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原因是商路危机,即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阻断传统商路;新航路开辟的思想文化方面的动力是传播基督教的需要。第四小问条件,结合所学新航路开辟条件方面史实回答即可。西欧人在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的长期航行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相信大地是球状的,有关季风和洋流等方面的地理知识日益丰富,懂得选择风向最有利的季节出海远航,与此同时,造船技术也不断提高,西班牙、葡萄牙王室有条件支持远航,这一切都为远洋航行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条件。【小问2详解】本题是背景类、列举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8世纪中后期。第一小问原因,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瓦特改良的蒸汽机能够“改变整个社会生活”的原因主要是蒸汽机的发明给人类带来了新的动力机器,使人类社会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为新的交通工具的发明提供了动力机器。第二小问社会问题,带来的社会问题则是出现了贫富分化、阶级矛盾和环境污染等。第三小问影响,根据“英国已经是一个工业化国家,往昔那种田园诗般的风情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一个忙忙碌碌的世界”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工厂”的出现对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带来的影响主要是带来生产组织和管理形式的巨变,有利于科学管理、提高生产效率,挖掘工人的劳动潜质,获得更大经济效益;改变了生产方式,推动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小问3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探究结论论证题。根据“们破坏了本地的公社,摧毁了本地的工业,夷平了本地社会中伟大和突出的一切,从而消灭了印度的文明……在亚洲社会里第一次出现并且主要由印度人和欧洲人的共同子孙所领导的自由报刊”可知英国侵略印度带来的多种影响。主要从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两个方面进行阐述,言之有理即可。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06-01 17:54:02 页数:20
价格:¥2 大小:3.27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