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高考
>
模拟考试
>
山东省威海市2023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山东省威海市2023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9
2
/19
剩余17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山东省威海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考试结束时,将答题卡交回。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以下内容出自战国秦简《为吏之道》。这反映了()凡为吏之道,必精洁正直……安静毋苛,审当赏罚,严刚毋暴……宽容忠信,和平毋怨……慈下勿陵,敬上勿犯,听谏勿塞。……君鬼臣忠,父慈子孝,政之本也。A.官员个人素质的提升B.儒学统治地位的巩固C.秦国治国理念的转变D.不同政治思想的融合【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可知,战国秦简中“严刚毋暴……宽容忠信,慈下勿凌,敬上勿犯”“仁能忍”,这些内容与儒家经典相似,同时也明显受到法家思想影响,这反映出秦国的治国理念中有不同政治思想的融合,D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的是对官员道德和行为的规范,并不代表官员素质的提升,排除A项;汉武帝时期,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排除B项﹔材料内容体现的是秦国治国理念中有不同政治思想的融合,没有表明治国理念的转变,排除C项。故选D项。2.战国时期,统治者防范亲贵、任用布衣的风潮盛行。各国诸侯宁肯任用那些出身微贱,有贫者之智而无僭窃之嫌的人,也不愿让其同胞手足参与政权。这一现象()A.促成了变法运动的兴起B.导致了分封体制的崩溃C.适应了官僚政治的发展D.表明了贵族集团的衰落【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防范亲贵、任用布衣的风潮盛行,这就打破了世卿-19- 世禄制,有利于君主选拔和任用官员,适应了官僚政治的发展,C项正确;材料现象是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内容,而非原因,排除A项;材料与分封制无关,排除B项;当时贵族集体仍然具有一定势力,并非衰落,排除D项。故选C项。3.秦汉时期,大禹传说盛行于帝国边缘地带。例如吴越民众相信“禹葬会稽”;禹征三苗之说传播于长江中游洞庭、彭蠡之间;禹生于西羌说流行于西北地区。这些传说反映了()A.民族交融进程的开启B.华夏认同意识的扩展C.边疆管理政策的成熟D.中央集权体制的巩固【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秦汉时期本属于中原地区的大禹传说盛行于帝国边缘地带,包括吴越地区,长江中游地区和西北地区等,体现了周边地区对于中原华夏文明的认同,B项正确;民族交融的进程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开启,排除A项;题干为边疆地区的大禹传说,不能反映边疆管理政策问题,排除C项;周边地区的大禹的传说与中央集权体制没有联系,排除D项。故选B项。4.六朝时期,江南世家大族、高官和文人士大夫喜好到深山中探寻美景。而到了唐朝尤其是中唐以后,苏州的太湖、金陵的秦淮河、杭州的西湖等则成为江南闻名天下的旅游名胜。这一变化的出现主要是由于()A.城市经济的进步B.经济重心的南移C.坊市制度的变革D.国家统一的实现【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六朝时江南文人士大夫出外游览的目的地,主要是远离城市的自然山水。到了唐代,江南人们的游览活动向城市聚集和流动,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城市经济的发展,A项正确;经济重心的南移是南宋时完成的,唐朝安史之乱后才开始南移,不是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坊市制度没有大的变革,坊市仍旧分开,排除C项;唐前期国家一直处于统一,材料中的变化是中唐以后出现的,国家统一不是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5.唐宋时期是中华文明的鼎盛时期。下图反映的是()-19- A.唐代诗人分布情况B.唐代军队驻防情况C.宋代词人分布情况D.宋代军队驻防情况【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图片可知,80人以上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且长江中下游地区更加密集,西北地区无分布,由此得出经济重心南移推动文化重心南移,图片反映是宋代词人分布情况,C项正确,排除A项;军队驻防主要分布在边疆地区,排除BD项。故选C项。6.1583年,欧洲传教士利玛窦进入中国。在华期间,他努力学习汉语,钻研中国传统经典,并以儒家所言的“天”“上帝”来称呼天主教的天主。利玛窦上述行为的主要目的是()A.推进西学东渐B.研究儒家思想C.融入中华文化D.减少传教阻力【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583年,欧洲传教士利玛窦进入中国。在华期间,他努力学习汉语,钻研中国传统经典,并以儒家所言的‘天’‘上帝’来称呼天主教的天主。”可知,利玛窦到中国传教,为了减少在传教过程中的阻力,他努力学习汉语,钻研中国传统经典,并以儒家所言的“天”“上帝”来称呼天主教的天主,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西学东渐,但不是利玛窦的目的,排除A项;研究儒家思想只是表象,其目的是传教,排除B项;融入中华文化不是其目的,而是传教,排除C项。-19- 故选D项。7.据记载,明代万历时濮镇“改土机为纱袖,制造绝工,濮袖之名遂著远近;……远方大贾携橐群至,众庶熙攘于焉往”。南浔、乌青、震泽、盛泽等地也出现了类似情况。这反映了()A.市镇经济的繁荣B.官营手工业的衰落C.海外贸易的发达D.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改土机为纱袖,制造绝工,濮袖之名遂著远近;……远方大贾携橐群至,众庶熙攘于焉往......南浔、乌青、震泽、盛泽等地也出现了类似情况”可知,明朝时期,随着生产技术的改进,产品精美,致使大量商人蜂拥而至,全国很多地方出现类似情景,说明了明朝时期市镇经济的繁荣与发展,A项正确;根据材料信息无法判定官营手工业的衰落,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海外贸易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雇佣关系的出现,无法判定是否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排除D项。故选A项。8.下表为雍正至嘉庆时期部分被批准的奏折。由此可知当时()内容出处奏折1为(征战准噶尔)沿边口外均应照例添设驿站,以便文移以重军务事雍正7年(1729年)川陕总督岳钟琪奏折2驻藏大臣应每年亲历后藏一带巡查,并将该处防兵就便查察乾隆54年(1789年)成都将军鄂辉奏折3新疆地方鼓铸乾隆钱二成,嘉庆钱八成,一体行用嘉庆五年(1800年)阿克苏办事大臣阳春A.行政体系完备B.边疆治理水平提升C.对外战争频繁D.封建统治危机初显【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雍正至嘉庆时期部分被批准的奏折......征战准噶尔......驻藏大臣......新疆地方鼓铸乾隆钱二成,嘉庆钱八成,一体行用”可知,雍正至嘉庆时期,通过军事手段、设置官员、统-19- 一货币等手段,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治理,提升了清朝时期的边疆治理水平,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说明行政体系完备的信息,排除A项;对外战争频繁,与材料描述不符,排除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封建统治危机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9.1845年以来,英租界、美租界和法租界相继在上海设立。租界当局负责租界内市政建设,颁布了一系列租界管理的行政法规……外国人在租界中投资公用事业、兴学办报等。上海租界的形成()A.体现了国人基层治理的改变B.揭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C.加剧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D.反映了资本输出时代到来【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845年以来,英租界、美租界和法租界相继在上海设立。租界当局负责租界内的市政建设,颁布了一系列租界管理的行政法规……外国人在租界中投资公用事业、兴学办报等。”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国门被打开,列强在中国相继设立租借,在租界内颁布了一系列租界管理的行政法规,投资公用事业、兴学办报等,加剧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C项正确;列强设立的租借不是中国的基层治理,排除A项;揭开了中国近代化序幕的是洋务运动,排除B项;资本输出时代到来是在19世纪末,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排除D项。故选C项。10.晚清重臣李鸿章曾多次强调:“中土陆多于水,仍以陆军为立国根基,若陆军训练得力,敌兵登岸后尚可鏖战,炮台布置得法,敌船进口时尚可拒守。”这一观点()A.体现了传统的海防观念B.反映了“避战保船”的思想C.导致了海防建设的落后D.造成了北洋海军实力的下降【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李鸿章多次强调中国的国防以陆军为主,如果陆军较强,即便敌兵在海战获得胜利登岸后,仍可继续战斗,在陆地布置炮台,敌船进入港口时也可以进行抵抗,这体现了传统的海防观念,即维持守势,进而以要港封锁、海岸拒止、岸基反登陆作战等陆上行动挫败其攻势,A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传统的海防顾念,并非避开战争的思想,避战保船是甲午海战中的思想,排除B项;观点不会直接导致海防建设落后,排除C项;李鸿章强调以陆战为主,但洋务运动中注重北洋海军的建设,排除D项。故选A项。11.1902年,梁启超发表了《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在书中,他指出中国传统小说是“中国群治腐败之总根源”;“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故欲新道德,必新小说……乃-19- 至欲新人心,必新小说”。据此可知,梁启超旨在()A.批判传统文化B.推行维新变法C.发起文学革命D.推动社会改良【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国群治腐败之总根源......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故欲新道德,必新小说……乃至欲新人心,必新小说”可知,梁启超认为,中国传统小说是中国群治腐败之总根源,要实现新国民、新道德、新人心,就要推行新小说,这是在为推动社会改良提供理论依据,D项正确;批判传统文化是表象,目的是为改良做理论支撑,排除A项;1902年时,维新变法已经失败,排除B项;发起文学革命的是新文化运动,排除C项。故选D项。12.下图为20世纪初出现的竹枝词。文中内容反映了当时()各国归来留学生,一经朝考上蓬瀛。可怜不及格人在,如要某差须自行。A.传统教育的落后B.选官领域的变革C.科举制度的完善D.洋务运动的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各国归来留学生,一经朝考上蓬瀛。可怜不及格人在,如要某差须自行。”可知,这首竹枝词描写的是20世纪初中国官员选拔制度的现象,1905年科举制度被废除,晚清政府通过学堂和留学生渠道选拔官员,反映了当时选官领域的变革,B项正确;材料信息无法判定传统教育的落后,排除A项;科举制度已经不再适应社会的需要,排除C项;20世纪初,洋务运动已经失败,排除D项。故选B项。13.1911年10月,《泰晤士报》在报道辛亥革命时谨慎用词,没有急着对起义进行定性判断。但到了11月则相继发表了《首相袁世凯》《袁世凯的责任》《袁世凯的任务》等文章,而对孙中山的报道则显得不足。这表明《泰晤士报》()A.反对中国实行民主共和制度B.根据中国政体变化调整态度C.默认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行为D.立足英国国家利益进行报道【答案】D-19- 【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11年10月,《泰晤士报》在报道辛亥革命时谨慎用词,没有急着对起义进行定性判断。但到了11月则相继发表了《首相袁世凯》《袁世凯的责任》《袁世凯的任务》等文章,而对孙中山的报道则显得不足。”可知,武昌起义爆发后,英国《泰晤士报》没有表明态度,但为了维护英国的在华利益,对袁世凯进行了大量正面报道,而对孙中山却报道不足,说明英国《泰晤士报》是立足英国国家利益进行的报道,D项正确;在材料中无法判定英国是否反对中国实行民主共和制度,排除A项;英国报道是根据英国在华利益调整态度,而非中国政体变化,排除B项;袁世凯复辟帝制是其篡夺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后,排除C项。故选D项。14.1927年10月,中国共产党党刊《布尔塞维克》指出,“八一革命是适合于客观情形和暴动时机的”;它“是中国工农革命的第一声,开启了布尔塞维克道路的新纪元”。这表明当时的中国共产党()A.认识到武装斗争的重要性B.走上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C.纠正了“左”倾主义错误D.以创建工农红军为首要目标【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八一革命是适合于客观情形和暴动时机的”;“是中国工农革命的第一声,开启了布尔塞维克道路的新纪元”可得出材料肯定了南昌起义的意义,即武装打响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认识到武装斗争的重要性,A项正确;走上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是指上井冈山,这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8月召开的八七会议,纠正了右的错误,当时党内并不存在严重的左的错误,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工农红军,排除D项。故选A项。15.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第一届常驻议员5人都是中共党员。第二届常驻议员5人,其中有1名中共党员,其余4人为前清贡生、商会代表和普通劳动人民代表。第三届常驻议员7人,含1名中共党员。上述调整()A.改变了工农苏维埃政权的性质B.引起了中共党员成分的变化C.打破了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局面D.适应了民族革命战争的需要【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第一届常驻议员5人都是中共党员。第二届常驻议员5人,其中有1名中共党员,其余4人为前清贡生、商会代表和普通劳动人民代表。第三届常驻议员7人,含1名中共党员”可知,抗日战争爆发后,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19- 力量,争取抗战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在边区政府推行“三三制”原则,适应了民族革命战争的需要,D项正确;工农苏维埃政权在边区政府建立后,已经宣布停止,排除A项;“三三制”原则没有导致中共党员成分的变化,排除B项;打破了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局面,与材料信息表述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16.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共产党只同各国共产党交往。20世纪八九十年代,逐步同亚非拉地区的执政党,后来是欧洲社会党、工党等进行交往。这表明中国共产党的党际交往()A.逐渐超越了意识形态的差异B.促成了美苏关系的缓和C.始终立足于国家实力的变化D.受到了多极化格局的影响【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共产党只同各国共产党交往,但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逐步同亚非拉地区的执政党,到欧洲社会党、工党等进行交往,表明中国共产党的党际交往逐渐超越意识形态的差异,A项正确;中国共产党的党际交往与美苏关系缓和没有联系,美苏关系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美苏两国实力的变化,排除B项;中国共产党的党际交往与国家实力的变化关系不大,应为始终立足于国家利益,排除C项;中国共产党的党际交往受到不同时期国家利益的不同要求的影响,且题干并未体现多极化格局对中国共产党党际交往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17.公元前5世纪左右,古希腊早期喜剧因以政治生活和当政者为主要讽刺对象而被称为“政治喜剧”,剧中作者经常指出名字辱骂和讽刺政府当局或显要人物。古希腊的“政治喜剧”()A.体现了政治斗争的复杂B.反映了城邦观念的削弱C.折射了民主自由的氛围D.推动了人文思潮的兴起【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剧中作者经常指出名字辱骂和讽刺政府当局或显要人物”可得出通过喜剧可以讽刺与批判统治者,说明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氛围较为浓厚,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不是政治斗争,排除A项;讽刺当政者正是为了共同维护城邦的利益,是集体观念的体现,排除B项;材料与人文主义思潮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8.下图为公元8世纪的形势图。该图主要反映了()-19- A.亚非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B.希腊化时代教育的发展C.阿拉伯帝国对文化的重视D.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加强【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公元8世纪的形势图......设有图书馆或大学的城市”可知,公元8世纪,阿拉伯帝国处于强盛时期,其在帝国控制范围内的城市中建立了多处图书馆或者大学,体现了阿拉伯帝国对文化的重视,C项正确;亚非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在材料中无法判定,排除A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希腊化时代的教育,排除B项;材料没有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描述,排除D项。故选C项。19.在11世纪的西欧,“要调整日益复杂的民事法律关系,需要新的私法。而法律发达的罗马法理所当然成为了首选被接纳对象”。这说明当时的西欧()A商品经济发展B.大陆法系开始形成C.庄园经济崩溃D.法律至上原则确立【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要调整日益复杂的民事法律关系,需要新的私法。而法律发达的罗马法理所当然成为了首选被接纳对象”可知,11世纪的西欧,商品经济发展,民事法律问题逐渐增多,需要对法律进行优化和重新制定,而罗马法成为首先被借鉴和采用的法律体系,A项正确;大陆法系开始形成于13世纪,排除B项;材料信息无法判定庄园经济崩溃,排除C项;1215年《大宪章》确立法律至上原则,排除D项。故选A项。20.15世纪以来,欧洲服饰造型基于人体解剖学制衣的理念,逐渐摆脱了哥特的直线型风格,男性服饰凸显肌肉发达、肩膀宽大,女性服饰呈现细腰、圆臀等特点。这反映了()A.经济发展,女性地位提高B.文化繁荣,宗教信仰动摇C.思想开放,近代科学发展D.王权强化,民族国家兴起-19- 【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欧洲服饰造型基于人体解剖学制衣的理念,逐渐摆脱了哥特的直线型风格”可知,反映了近代科学的发展;依据材料“15世纪以来”、“男性服饰凸显肌肉发达、肩膀宽大,女性服饰呈现细腰、圆臀等特点”并结合所学可知,受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欧洲服饰突破了传统束缚,呈现出人体的曲线美,这体现了思想开放,C项正确;虽然女性服饰摆脱传统束缚,呈现细腰、圆臀等特点,但并不能说明女性地位提高,排除A项;当时处于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并不否定宗教信仰,因此“宗教信仰动摇”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材料与王权强化,民族国家兴起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21.下图为1575年左右佛罗伦萨根据中国瓷器样品制作的油—醋瓶;图1为1690年左右荷兰生产的装饰有中国图案的茶叶瓶。由此可知()A.欧亚地区生活习俗交融B.国际贸易促进文化传播C.茶文化推动了文明交流D.全球贸易网络基本形成【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575年左右佛罗伦萨根据中国瓷器样品制作的油—醋瓶;......1690年左右荷兰生产的装饰有中国图案的茶叶瓶”可知,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联为一个整体,东西方国际贸易的往来,促进彼此间的文化的传播与交流,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生活习俗的交融,排除A项;茶文化推动了文明交流,说法过于片面,排除C项;通过材料中的信息,无法判定全球贸易网络是否基本形成,排除D项。故选B项。22.基于形势的改变,晚年恩格斯(1820年~1895年)以很大热心关注社会主义运动的合法斗争形式。他认为:“实行突然袭击的时代,由自觉的少数人带领着不自觉的群众实现革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上文“形势的改变”主要指()A.社会主义运动的低落B.巴黎公社的失败-19- C.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D.资本主义的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实行突然袭击的时代,由自觉的少数人带领着不自觉的群众实现革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可知,恩格斯认为,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人的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升,已经无法再次进行大规模的突然袭击式的运动了,这里的“形势的改变”主要指工业革命的推进,资本主义的发展,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社会主义运动的低落的信息,排除A项;巴黎公社的失败,与恩格斯表述信息无关,排除B项;世界殖民体系形成与19世界末20世纪初,排除C项。故选D项。23.下表内容摘编自1918年1月8日,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的《世界和平纲领》,即“十四点原则”。据此判断,威尔逊的主要目的是()(2)领海以外……必须保持公海航行的绝对自由(3)尽可能地消除一切经济壁垒,建立平等的贸易条件(5)对所有殖民地的要求做出自由的、坦率的和绝对公正的调整(14)为了大小国家都能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必须成立一个具有特定盟约的普遍性的国际联盟A.消弭民族情绪B.开放全球门户C.构建合理秩序D.维护世界和平【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1918年美国总统威尔逊在《世界和平纲领》中提出“尽可能地消除一切经济壁垒,建立平等的贸易条件”“对所有殖民地的要求做出自由的、坦率的和绝对公正的调整”和提出建立国际联盟,其主要的目的是开放全球门户,便利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B项正确;威尔逊提出“对所有殖民地的要求做出自由的、坦率的和绝对公正的调整”并非为了殖民地利益,而是美国利益,排除A项;美国试图构建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秩序,通过国际联盟攫取世界霸权,其目的并非构建合理秩序和维护世界和平,排除CD项。故选B项。24.1922年,列宁在答复外国记者提问时说到,“掌握在私人手中、大多数居民所从事的规模很小的生产,提供的利润最多”。他还曾明确指示,“要尽可能慎重,以免因不得当的干涉而妨碍-19- 农业生产的顺利发展”。据此可知,列宁()A.肯定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利用市场体制促进农业发展C.支持经济中出现的新气象D.主张把小农引向公有制轨道【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22年......掌握在私人手中、大多数居民所从事的规模很小的生产,提供的利润最多......要尽可能慎重,以免因不得当的干涉而妨碍农业生产的顺利发展”可知,1921年,苏俄推行新经济政策,支持和鼓励私营经济的发展,在材料中,列宁强调规模很小的生产,提供的利润最多,要尽量不去妨碍其顺利发展,说明支持经济中出现的新气象,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市场体制,排除B项;主张把小农引向公有制轨道,与新经济政策相悖,排除D项。故选C项。25.图1、图2分别为1952年苏联和1959年美国的宣传画。两国的行为()A.加速了两极格局形成B.带有浓厚的冷战色彩C.体现了明显霸权思想D.导致局部战争的频发【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以看出,苏联的宣传画在讽刺美国的“海盗”行为,美国的宣传画引导美国远离共产主义阴谋,可知美苏两国的冷战对抗,B项正确;两极格局在1955年的时候已经形成,排除A项;材料只是意识形态的对抗,并没有霸权,排除C项;材料并没有结果,不能得出局部战争,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2-19- 分,第29题14分,共50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宋代社会保障制度概况构成措施或机构说明荒政振济以赈济和赈贷为主,如仁宗皇佑五年“诏转运司振邕州贫民户贷米一石”,哲宗元佑八年“出钱粟十万振流民”等调粟由政府出面解决灾年的粮食暂时性短缺问题,如嘉定二年“命江西、福建二广丰稔州,籴远以给临安”仓储主要包括常平仓和义仓。到1069年时,常平仓贮谷总数竟达一千四百万石;义仓是农村储粮备荒进行社会救济的主要形式养恤居养院收养孤寡等贫穷不能自存者为主的综合性慈善机构安济院主要功能为收养鳏寡孤独贫病不能自存之人并给以医疗保障慈幼局主要针对社会弃子溺婴这一社会问题而设立,在保婴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每年收养男女婴儿达两万人之多漏泽园类似现代公墓设施。作为孝道的表现之一,政府重视收埋“无主者”和“军民贫乏亲属,愿葬漏泽园者”其他义庄也称义田,主要由一些入仕的士大夫用其秩禄买田置办,赈养族人,对官方社会保障起了重要的辅助作用——摘编自杜伟《略述两宋社会保障制度》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宋代社会保障制度的认识。【答案】背景:两宋以文治国;其政治理念与措施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或者理学思想);农耕经济高度繁荣为社会救济提供了物质基础;土地兼并严重,贫富分化加剧;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民族战争也时常出现,天灾人祸频现;中国古代有优抚弱势群体的传统;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逐渐兴起。特点:措施全面(或形成较为完备的社会保障制度);方式(机构)多样;救济范围(对象)广-19- 泛(或救济对象主要为老人、孩子和贫民);官方与民间保障并存(或国家救助与宗族内部救助并存);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起来。影响: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了基本保障;稳定了社会秩序,巩固了封建统治;推动扶贫济困的社会风尚健康发展;为后世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借鉴。【解析】【详解】背景:由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实行“以文治国”的国策,优待文人,其政治理念与措施深受儒家“仁政”思想的影响;宋代农耕经济高度繁荣,为社会救济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宋代实行“不抑兼并”的政策,土地兼并严重,贫富分化加剧,许多农民破产沦为流民;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民族战争也时常出现,个体小农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较弱;中国古代有怜贫恤老,优抚弱势群体的传统;封建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逐渐兴起。特点:由材料“救助措施(赈济、调粟、仓储)”可知,宋代的社会保障措施比较全面,形成较为完备的社会保障制度;由材料“救助机构(居养院、安济院、慈幼院、漏泽园)”可知,宋代的社会保障机构多种多样,救济对象广泛,主要为老人、孩子和贫民等弱势群体为主;由材料“义庄:也称义田,主要由一些入仕的士大夫用其秩禄买田置办,赈养族人,对官方社会保障起了重要的辅助作用”可知,宋代的社会保障中官方与民间保障并存,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起来。影响:由所学知识可知,宋代的社会保障制度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了基本生产保障,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巩固封建统治;宋代的社会保障措施的实行,推动扶贫济困的社会风尚健康发展;为后世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借鉴。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张謇(1853年~1926年),字季直。生于江苏通州海门长乐镇(今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常乐镇),生平简介如下:1853年出生于江苏通州海门长乐镇(今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常乐镇)。1894年参加恩科殿试成为状元,授翰林院修撰。1895年在南通筹办大生纱厂,创办了中国第一个民营资本集团。1901年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农业股份制企业通海垦牧公司。1902年建中国第一所师范学校——通州师范学校。1903年筹建中国第一个现代化渔业公司。1905年担任江苏教育会会长。创建中国第一所公共博物馆——南通博物苑。1906年发起成立中国第一个政治性立宪团体——预备立宪公会;创办第一所本科制民办女子-19- 师范学校——通州女子师范学校。1909年当选江苏咨议局议长。1912年创建中国第一所盲哑学校。1913年营筑中国第一所气象台——军山气象台。1919年建更俗剧场。创建中国第一所戏曲学校——伶工学社。——摘编自张孝若《南通张季直先生传记》材料二胡适是这样评价张謇的:“张季直先生在近代中国史上是一个很伟大的失败的英雄。他独力开辟了无数新路,做了30年的开路先锋,养活了几百万人,造福于一方,而影响及于全国。”——摘编自蔡小柳、钟小梅《爱国企业家的典范:张謇与荣德生》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材料二中胡适的观点。【答案】胡适认为张謇是一个“伟大的失败的英雄”。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危机严重,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题。为救亡图存,张謇走上了立宪改良和实业救国道路。为此,他在政治领域开展了创办政治性立宪团体及机构等实践。随着“皇族内阁”的出台,张謇的立宪理想最终破灭。在经济领域,他也进行过建立各类现代企业的探索;在文化教育领域,他在博物馆、学校等各类社会公益事业方面也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在内忧外患、国弱民贫的时代,张謇放弃仕途,回到家乡大办实业、大兴教育,不仅造福了当地人民,而且也为中国近代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他是“伟大的英雄”。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在专制政府及帝国主义的双重压力下,张謇的实业救国道路最终失败。随着“皇族内阁”的出台,张謇的立宪理想最终破灭,因此,他是“失败的英雄”。但是张謇的强烈的爱国之心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及敢作为,有担当,勇为天下先的精神,值得后人学习。【解析】【详解】本题为观点阐述题,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首先,根据材料信息,明确材料中胡适的观点,根据材料“张季直先生在近代中国史上是一个很伟大的失败的英雄。他独力开辟了无数新路,做了30年的开路先锋,养活了几百万人,造福于一方,而影响及于全国。”可知,胡适认为张謇是一个“伟大的失败的英雄”。其次,围绕提炼的胡适观点,结合所学知识与材料中关于张謇的传记信息,进行详细的论述,如: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危机严重,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题。为救亡图存,张謇走上了立宪改良和实业救国的道路。为此,他在政治领域开展了创办政治性立宪团体及机构等实践。随着“皇-19- 族内阁”的出台,张謇的立宪理想最终破灭。在经济领域,他也进行过建立各类现代企业的探索;在文化教育领域,他在博物馆、学校等各类社会公益事业方面也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在内忧外患、国弱民贫的时代,张謇放弃仕途,回到家乡大办实业、大兴教育,不仅造福了当地人民,而且也为中国近代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他是“伟大的英雄”。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在专制政府及帝国主义的双重压力下,张謇的实业救国道路最终失败。随着“皇族内阁”的出台,张謇的立宪理想最终破灭。最后,对观点进行总结,在强调胡适观点的同时,从更深层次和历史发展角度进行评价,如:因此,他是“失败的英雄”。但是张謇的强烈的爱国之心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及敢作为,有担当,勇为天下先的精神,值得后人学习。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青年团不同时期的入团誓词(部分)时间入团誓词1953年12月我志愿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我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我一定努力学习,积极工作,锻炼身体,遵守团的纪律,执行团的决议,紧密联系群众,为保卫祖国和实现社会主义社会而奋斗。1957年7月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忠实执行团的决议,严格遵守团的纪律。我一定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积极劳动,密切联系群众,吃苦在前,得利在后,为保卫祖国,为我国建成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1982年12月新团员必须在团旗下进行入团宣誓,誓词如下:“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团的章程,执行团的决议,履行团员义务,严守团的纪律,勤奋学习,积极工作,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团章中将入团宣誓单列一条,是共青团历史上的首创。——摘编自黄志坚等《中国共青团入团誓词的历史沿革、演进规律与时代价值》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新中国成立以来青年团入团誓词变化的理解。(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答案】新中国成立以来青年团入团誓词的变化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1953年的入团誓词,强调保卫国家安全和为向社会主义过渡而奋斗。主要原因是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胜利;新中国经济恢复,政权巩固;党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19- 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誓词是社会主义革命成为时代潮流的反映。1957年的入团誓词,青年团进行了更名,强调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主要原因是随着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中共八大召开,确立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为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生产力的矛盾,建设先进的工业国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誓词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大潮不断前进的反映。1982年的入团誓词,将入团誓词明确写入团章;对团员提出了更全面和更严格的要求;团员应承担的政治责任;加强团员的理想信念教育。主要原因是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党的工作重心向经济建设转移;中共十二大召开,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改革开放新局面出现;誓词是顺应党和国家大政方针不断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潮的反映。青年团入团誓词的变化体现了党和政府在不同时期对青年的殷切期望,调动了广大青年建设祖国的热情和积极性(或强化青年团员的使命担当)。【解析】【详解】本题为开放试题,设问为对青年团入团誓词变化的理解。基本的答题思路为,首先确立观点,此观点应该围绕青年团入团誓词的变化进行确定。例如新中国成立以来青年团入团誓词的变化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其次了论证的过程中要按时间发展线索,梳理不同时期入团誓词的变化,以及变化的原因,这一步骤需要全面的解读材料表格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解读。最后进行总结升华,新中国成立以来青年团入团誓词的变化是时代的产物。29.美国学者大卫·克里斯蒂安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等视角出发,将历史的发展分为了8道门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11章跨越第8道门槛(公元1700~1900年),目录如下:11.1门槛8:现代世界门槛8的理论基础为什么是英国和西欧?全球背景11.2英国的社会、农业和工业革命社会关系的变化,农业变化、工业中的革命11.3工业革命的传播西欧、美国、日本和俄国11.4政治革命:现代国家的兴起法国:第一个现代国家-19- 其他地方的现代国家(英国、美国、德意志)11.5两个世界的出现一发达世界和发展中世界正式和非正式的殖民地西方的安抚思想阐释帝国主义和两个世界11.6工业革命的其他影响材料二为什么是英国和西欧?全球背景视角1推动英国开启工业化的重要因素,就是正在变化的全球气候。大约1250年到1900年间,即通常所说的小冰期,世界许多地区温度下降,原因似乎是普遍的火山喷发以及大气中二氧化碳和甲烷含量的减少。为了取暖,世界各地的人们只得烧掉更多木材,英国人耗尽了小岛上的森林,被迫想办法更加有效地开采煤炭。——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美国学者大卫·克里斯蒂安《大历史·虚无与万物之间》(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为该书“第11章”重新拟写一个主题,并从“11.2~11.6”中任选两节目录进行阐述。(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视角1与英国迈向工业化的关系,并从其他视角再举一例说明英国开启工业化的原因。【答案】(1)示例:通向现代化的突破。选取11.4、11.6两节目录。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社会的工业化历程,也推动了政治上的变革。法国大革命后,逐渐走上了民主共和道路。英国通过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日益参与到国家政权,现代化的民族国家日益成熟。工业革命也推动了社会变革。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初等教育不断推广,文化素质逐渐提高;也推动了妇女解放,地位日益提高。(2)材料二从全球气候变化的角度,分析了英国大规模开采煤炭的客观因素;煤炭的开采为工业化提供了能源,并在客观上推动了机器的发明、推广。其他视角:三角贸易,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为工业化积累资金;17世纪,通过英荷战争,逐渐控制了海上贸易。(或濒临大西洋,成为大西洋贸易体系的枢纽);争夺世界殖民地,建立“日不落帝国”;中国实行海禁(或闭关锁国),逐渐退出东南亚市场(或印度洋贸易)。【解析】【小问1详解】依据材料时间“公元1700~1900年”并结合所学可知,可以拟写主题为通向现代化的突破,选取-19- 11.4、11.6两节目录,阐述主要从工业革命对政治上的影响、推动社会变革、城市化进程加快、推动妇女解放、工业资产阶级地位不断提高等方面进行论述。【小问2详解】关系:依据材料“大约1250年到1900年间,即通常所说的小冰期,世界许多地区温度下降”“英国人耗尽了小岛上的森林,被迫想办法更加有效地开采煤炭”可知,从全球气候变化的角度,分析了英国大规模开采煤炭的客观因素;煤炭的开采为工业化提供了能源,并在客观上推动了机器的发明、推广。其他视角:可以从三角贸易、英荷战争胜利控制海上贸易、建立“日不落帝国”、中国实行海禁(或闭关锁国)等当面进行分析。-19-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山东省威海市2022届高三历史二模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山东省威海市2022届高三物理二模试题(Word版附答案)
山东省威海市2022届高三语文二模试题(Word版附答案)
山东省威海市2022-2023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山东省威海市2022-2023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附答案)
山东省威海市2023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山东省威海市2023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山东省威海市2023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答案)
山东省威海市2023届高三英语上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山东省威海市2023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答案)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考 - 模拟考试
发布时间:2023-05-24 21:10:02
页数:19
价格:¥3
大小:1.95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