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浙江省湖州市三贤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8

2/28

剩余2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1学年第二学期湖州市三贤联盟期中联考高一年级生物学科试题一、单选题1.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代谢越旺盛的细胞结合水越多B.自由水可参与化学反应C.自由水可运输养料与代谢废物D.自由水与结合水可以相互转化【答案】A【解析】【分析】自由水在细胞内、细胞之间、生物体内可以自由流动,是良好的溶剂,可溶解许多物质和化合物;可以参与物质代谢。结合水在生物体内或细胞内与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相结合,失去流动性。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不能溶解其它物质,不参与代谢作用。结合水赋予各种组织、器官一定形状、硬度和弹性,因此某些组织器官的含水量虽多(如人的心肌含水79%),仍呈现坚韧的形态。【详解】A、自由水与代谢有关,代谢越旺盛的细胞自由水越多,A错误;B、自由水可参与化学反应,如水参与需氧呼吸的第二阶段,B正确;C、自由水可作为溶剂,可以运输养料与代谢废物,C正确;D、自由水与结合水不是绝对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与生物的状态及代谢有关,D正确。故选A。2.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能量,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该过程的物质运输方式是()A.胞吞B.胞吐C.主动转运D.被动转运【答案】A【解析】【分析】小分子物质运输方式包括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其中被动运输又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大分子物质运输方式是胞吞(内吞)和胞吐(外排),依赖于膜的流动性,需要消耗能量。【详解】免疫球蛋白是大分子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只能是胞吞,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A正 确。故选A。3.有这样几则广告语:①这种食品由纯天然谷物制成,不含任何糖类,糖尿病患者也可放心大量食用 ②这种饮料含有多种无机盐,能有效补充人体运动时消耗的能量 ③这种营养品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21种必需氨基酸 ④这种口服液含有丰富的Fe、Zn等微量元素。请判断上述广告语中,有多少条在科学性上有明显的错误()A.1条B.2条C.3条D.4条【答案】C【解析】【分析】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1)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其中C、H、O、N为基本元素,C为最基本元素,O是含量最多的元素。(2)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包括Fe、Mn、Zn、Cu、B、Mo等。【详解】①谷物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属于多糖,①错误;②无机盐不能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②错误;③21种氨基酸有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人体的必需氨基酸有8种,③错误;④结合分析可知,Fe、Zn都是组成人体的微量元素,④正确。故选A。【点睛】4.选择合适的实验试剂或材料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选择最合理的是()A.幼嫩的黑藻叶用于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B.过氧化氢酶用于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C.新鲜菠菜叶比同时采摘再烘干的菠菜叶更适合用于叶绿体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D.重铬酸钾溶液用于检测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的CO2【答案】A【解析】【分析】1、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散布于细胞质中,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它的形态。2、叶绿体色素提取的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所以,可以在叶片被磨碎以后用乙醇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3、酵母菌是异养兼性厌氧菌, 其有氧呼吸的产物是CO2和水,厌氧呼吸的产物是CO2和酒精,其中CO2和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鉴定,而酒精可以用酸性的重铬酸钾溶液鉴定。【详解】A、幼嫩的黑藻叶中含有叶绿体,故在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实验中,可直接用黑藻的小叶观察,A正确;B、由于温度影响过氧化氢的分解,所以不能用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B错误;C、采摘再烘干的菠菜叶去掉了大部分的水,比新鲜菠菜更适合用于色素的提取与分离,色素含量更高,C错误;D、重铭酸钾溶液可用于检测酒精,酒精与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混合,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D错误。故选A。5.DNP并不影响需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内膜上与氧结合形成水,但会使该过程所释放的能量都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某些植物的花序在成熟时耗氧速率是一般植物的100倍以上,但单位质量葡萄糖生成ATP的量却只有其他细胞的40%,花序温度比周围空气温度高出十几摄氏度到二十几摄氏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DNP会使线粒体内膜上的酶无法催化ATP的合成B.存在DNP的情况下,葡萄糖的氧化分解不能继续进行C.这些植物所有细胞的需氧呼吸在第三阶段与一般情况都不同D.这些植物花序细胞同时进行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且厌氧呼吸为主【答案】A【解析】【分析】需氧呼吸全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一分子葡萄糖形成两分子丙酮酸、少量的[H]和少量能量,这一阶段不需要氧的参与;第二阶段: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基质中,分解为二氧化碳、大量的[H]和少量能量;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H]和氧气结合,形成水和大量能量,这一阶段需要氧的参与。【详解】A、题意显示,DNP不影响需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内膜上与氧结合形成水,但会使该过程所释放的能量都以热能的形式耗散,故DNP会使线粒体内膜上的酶无法催化ATP的合成,进而导致该过程中的能量主要以热能形式散失,A正确;B、题意显示,DNP不影响需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内膜上与氧结合形成水,故葡萄糖的氧化分解能继续进行,并不受影响,B错误;C、从题中可以看出,这些植物花序细胞的需氧呼吸在第三阶段与一般情况不同,该过程中的 能量都以热能形式散失,其他细胞的第三阶段的能量大部分转化为热能,少部分转变为ATP的化学能与一般情况相同,C错误;D、根据某些植物的花序在成熟时耗氧速率是一般植物的100倍以上,可推测这些植物花序细胞主要进行需氧呼吸,D错误。故选A。6.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线粒体由外膜和内膜组成,内膜和外膜上的蛋白质含量相同B.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C.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D.细胞骨架能维持细胞形态、影响变形运动【答案】A【解析】【分析】细胞核的结构:1、核膜:(1)结构:核膜是双层膜,外膜上附有许多核糖体,常与内质网相连;其上有核孔,是核质之间频繁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孔的数目较多。(2)化学成分:主要是脂质分子和蛋白质分子。(3)功能:起屏障作用,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隔开;控制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2、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核仁有规律地消失和重建。3、染色质: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其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详解】A、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大多数酶都是蛋白质,线粒体内膜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含有很多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故线粒体内膜上的蛋白质含量高于外膜,原因是内膜的功能更复杂,A错误;B、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B正确;C、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状态,其主要成分都是DNA和蛋白质,在细胞分裂间期和末期呈染色质状态,在分裂期的前期、中期、后期呈染色体状态,C正确;D、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由蛋白质纤维聚合而成的三维的纤维状网架体系,能够维持细胞的形态,锚定并支撑许多细胞器,影响变形运动,D正确。故选A。7.下列关于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前期,姐妹染色单体的存在说明间期完成了染色体的复制B.中期,所拍摄的染色体显微照片就是染色体组型图C.后期,纺锤丝的牵引引起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彼此分离D.末期,核膜解体形成的小泡重新聚集成细胞板【答案】A【解析】【分析】染色体组型(核型):指一个体细胞中的全部染色体,按其大小、形态特征顺序排列所构成的图像称为染色体核型。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体细胞的核型一般可以代表该个体的核型。这种组型技术可用来寻找染色体歧变同特定疾病的关系,比如:染色体数目异常增加、形状发生异常变化等。【详解】A、前期,看得到染色体,且每条染色体上有2条染色单体,说明间期染色体完成了复制,A正确;B、中期,所拍摄的染色体显微照片还需要经过剪切、对染色体进行比对、排列,才能得到染色体组型图,B错误;C、着丝粒分裂与纺锤丝无关,不需要纺锤丝牵引,C错误;D、细胞板是囊泡内的物质(主要是纤维素)形成的,但不是核膜解体形成的小泡形成的,D错误。故选A。8.下图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1与细胞表面识别有关B.2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C.3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4一般是大分子物质【答案】D【解析】【分析】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这个支架不是静止的。磷脂双分子层是轻油般的流体,具有流动性。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于整个磷脂双 分子层。大多数蛋白质分子也是可以运动的。题图分析,图中1为糖蛋白,2为磷脂双分子层,3为蛋白质,4为跨膜的物质,该物质的运输过程是通过主动运输完成的,不仅消耗能量,还需要载体。【详解】A、1为糖蛋白,与细胞表面识别有关,A正确;B、2为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B正确;C、3是蛋白质,细胞膜上的大多数蛋白质是可以运动的,因而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正确;D、4代表的物质是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运出细胞的,一般是小分子或离子,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胞吞或胞吞,D错误。故选D。9.下图表示某细胞中发生的物质代谢过程(①-④表示不同过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①过程可在需氧条件下进行,也可在无氧条件下进行B.②过程可产生[H],也消耗了[H]C.③过程可在叶绿体类囊体上进行,也可不在叶绿体中进行D.④过程中CO2可来自过程②,也可来自外界环境【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①表示有氧呼吸第一阶段,②表示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③表示暗反应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④表示二氧化碳的固定。【详解】A、①过程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可在有氧条件下进行,也可在无氧条件下进行,A正确;B、②过程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其中在第二阶段产生[H],第三阶段消耗[H],B正确;C、③过程为暗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基质或蓝藻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C错误;D、④表示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固定过程,CO2可来自过程②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也可来自外界环境,D正确。故选C。10.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高倍镜下可看到核糖体附着在粗面内质网上 B.核孔是生物大分子物质进出的通道,它对物质的通过没有选择性C.分泌蛋白的形成与分泌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及线粒体协调配合的结果D.卵细胞体积较大有利于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为胚胎早期发育提供所需营养【答案】C【解析】【分析】1、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2、细胞体积越大,细胞表面积与体积比例小,不利于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详解】A、核糖体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在电子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A错误;B、核孔是生物大分子物质进出的通道,但是它对物质的通过也具有选择性,如进入细胞核的大分子物质主要是蛋白质,从核孔出来的大分子是RNA,B错误;C、分泌蛋白形成与分泌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及线粒体相互合作的结果,C正确;D、卵细胞体积大,细胞表面积与体积比例小,不利于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D错误。故选C。11.下列生物实验中关于指示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中加入适量本尼迪特试剂混匀并水浴加热出现红黄色,说明溶液中含有葡萄糖B.当溶液中有CO2时,加入的溴麝香草酚蓝由蓝色变成黄色再变成绿色C.重铬酸钾在碱性条件下为橙色,遇酒精变成灰绿色D.在探究膜的透过性实验中碘可以透过透析膜与袋内淀粉反应出现蓝色【答案】D【解析】【分析】还原糖溶液中加入本尼迪特试剂后,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生成红黄色沉淀。检测CO2的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检测酒精的产生: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详解】A、溶液中加入适量本尼迪特试剂混匀,水浴加热后出现红黄色沉淀,说明样液中一定含有还原性糖,但不一定是葡萄糖,A错误;B、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色,B错误;C、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C错误;D、透析袋通常是用半透膜制成的,半透膜具有选择性,不能透过大分子物质,而能透过小分 子物质,淀粉是大分子物质不能透过透析袋,而碘是小分子物质能透过透析袋,碘遇淀粉变蓝色,因此碘可以透过透析膜与袋内淀粉反应出现蓝色,D正确。故选D。12.将同一部位的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分别浸在甲、乙、丙3种溶液中,测得质膜与细胞壁间平均距离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开始时,甲、乙溶液的浓度均小于洋葱表皮细胞液浓度B.实验中丙溶液的变化曲线表明该细胞已经死亡C.实验过程中,丙溶液中没有水分子进出洋葱表皮细胞D.t2时刻与t0时刻相比,浸在甲、乙溶液中的表皮细胞液浓度都有所上升【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放在甲溶液中,原生质层的外界面与细胞壁间距离变化逐渐增大,发生质壁分离,当达到一定的时间后,原生质层的外界面与细胞壁间距离保持不变,说明甲溶液是高渗溶液,该溶质不能被细胞吸收,如蔗糖溶液;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放在乙溶液中,原生质层的外界面与细胞壁间距离变化逐渐增大,达到一定时间(t1)后,原生质层的外界面与细胞壁间距离逐渐减小,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说明乙溶液是高渗溶液,该溶质能被细胞吸收,如硝酸钾溶液等。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放在丙溶液中,原生质层的外界面与细胞壁间距离基本不变,说明丙溶液是低渗溶液。【详解】A、根据分析,实验开始时,甲、乙溶液的浓度均大于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A错误;BC、丙曲线表示细胞放在一个低渗溶液中或等渗溶液中,水分子进入细胞的比出细胞的更多, 表现为细胞吸水或水分子进出大致相等,处于动态平衡,所以质膜与细胞壁之间的距离没有变化,而不是细胞死亡,BC错误;D、实验结束时,甲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由于失水,细胞液浓度增大,乙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由于吸收了溶质分子,因此表皮细胞细胞液浓度都有所增大,D正确。故选D。13.胡萝卜根单个细胞经体外培养,能发育成完整的植株。其根本原因是胡萝卜根细胞A.具有旺盛的分裂能力B.具有该物种的全套基因C.通过有丝分裂形成了植株D.能合成胡萝卜所需蛋白质【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全能性:已高度分化的组织细胞,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详解】胡萝卜根单个细胞经体外培养,能发育成完整的植株,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根本原因在于体细胞中含有该物种的全套基因。故选B。14.某研究小组为测定不同生长期黄瓜的叶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单位面积氧气释放速率,设置4组依次减弱的光照强度(单位:cd),在温度、CO2等适宜条件下进行实验,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本实验的氧气释放速率是指表观光合速率B.实验中结瓜期氧气释放速率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光反应速率下降C.幼苗期氧气释放速率小可能与叶绿素含量少有关,结瓜期氧气释放速率大可能与光合产物输出增加有关D.与结瓜期相比,初花期黄瓜叶片的氧气释放速率受弱光强度变化的影响较大 【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图形:本实验自变量为光照强度和不同生长期黄瓜的叶片,因变量为氧气释放速率,据图结果可知,不同生长期黄瓜的叶片都是随着光照强度增加,氧气释放速率增加,即净光合速率增加。【详解】A、表观光合速率一般指净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是指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是总光合速率减去呼吸速率的值,本实验的氧气释放速率可代表表观光合速率,A正确;B、光反应阶段水光解生成氧气和NADPH,实验中结瓜期随着光照减弱,氧气释放速率下降,其原因是光照减弱,光反应速率下降,B正确;C、幼苗期新长出的嫩叶,光合速率很低,其主要原因是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少,光反应较弱,氧气释放速率小;结瓜期叶片光合作用的产物输出为果实,该时期产物输出增加,叶片光合速率作用增大,氧气释放速率大,C正确;D、分析题图可知,初花期氧气释放速率相对值的变化差值小于结瓜期,因此与结瓜期相比,初花期黄瓜叶片的氧气释放速率受弱光强度变化的影响较小,D错误。故选D。15.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中所用试剂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实验中,需要用酒精洗去浮色B.“观察胞质环流”实验中,若视野中胞质环流是逆时针,则细胞中实际环流是顺时针C.“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实验中,清水的作用是维持细胞的活性D.“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实验中,蒸馏水的作用是使红细胞吸水涨破【答案】B【解析】【分析】酒精是生物实验常用试剂之一,如检测脂肪实验中需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和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中都需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对材料进行解离;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需用无水酒精来提取色素。【详解】A、在用苏丹Ⅲ检测生物组织内的脂肪实验中,50%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A正确;B、显微镜下成的是倒立的像,因此“观察胞质环流”实验中,若视野中胞质环流是逆时针,则细胞中实际环流也是逆时针,B错误;C、“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实验中,清水的作用是维持细胞的活性,保证细胞中叶绿体正常的形态和分布,便于观察,C正确; D、“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实验中,蒸馏水的作用是使细胞吸水涨破,从而使细胞内容物流出,装片上剩余的即为细胞膜,D正确。故选B。16.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实例的是()A.猫的白毛和狗的黑毛B.豌豆的红花和白花C.人的卷发和黑发D.猪的粗毛和短毛【答案】B【解析】【分析】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详解】A、猫的白毛和狗的黑毛,不是同一种生物,不属于相对性状,A错误;B、豌豆的红花和白花,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属于相对性状,B正确;C、人的卷发和黑发,是不同的性状,卷发和直发、黑发和白发才是相对性状,C错误;D、猪的粗毛和短毛,不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不属于相对性状,粗毛与细毛、短毛与长毛才是相对性状,D错误。故选B。17.某科研小组对蝗虫卵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测定不同细胞(未发生变异)中的染色体数目和核DNA数目,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细胞甲乙丙丁戊染色体数(条)NN2N2N4N核DNA分子数(个)N2N2N4N4NA.细胞甲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精细胞B.细胞乙和细胞戊都含有同源染色体C.细胞丙和细胞戊中都不存在染色单体D.细胞丁和细胞戊都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答案】C【解析】 【分析】分析表格:甲的核DNA数目为N,是减数分裂形成的卵细胞或第二极体;乙的核DNA含量为2N,但染色体数目为N,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或中期;丙的核DNA含量为2N,染色体数目为2N,可能处于分裂间期的G1期、有丝分裂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丁的核DNA含量为4N,但染色体数目为2N,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戊的核DNA含量为4N,染色体数目为4N,处于有丝分裂后期。【详解】A、结合题干卵巢切片可知,甲是卵细胞或第二极体,A错误;B、结合分析可知,乙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或中期,不含有同源染色体,B错误;C、结合分析可知,丙可能处于分裂间期的G1期、有丝分裂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戊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丙和细胞戊中都不含有染色单体,C正确;D、结合分析可知,丁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可能发生联会,但是戊是有丝分裂,不可能发生联会,D错误。故选C。18.摩尔根利用偶然发现的一只白眼雄果蝇进行如图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果蝇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有繁殖快、容易饲养等B.根据杂交实验可以推断白眼属于隐性性状C.果蝇的红眼和白眼的眼色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D.摩尔根依据实验结果判断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答案】C【解析】【分析】图中实验图解表明白眼这种性状与性别相联系。摩尔根等对这种遗传方式的解释是:果蝇是XY型性别决定动物,控制白眼的隐性基因(w)位在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上却没有它的等位基因。如果这种解释是对的,那么白眼雄蝇就应产生两种精子:一种含有X染色体,其上有白眼基因(w),另一种含有Y染色体,其上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F1杂合子雌蝇则应产生两种卵子:一种所含的X染色体,其上有红眼基因(W);另一种所含的X染色体, 其上有白眼基因(w);后者若与白眼雄蝇回交,应产生1/4红眼雌蝇,1/4红眼雄蝇,1/4白眼雌蝇,1/4白眼雄蝇。实验结果与预期的一样,表明白眼基因(w)确在X染色体上。【详解】A、果蝇个体小、繁殖快、容易饲养,常用于遗传学实验,A正确;B、F1红眼的后代出现了白眼,因此白眼为隐性,B正确;C、果蝇的眼色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遵循分离定律,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D、摩尔根依据假说—演绎法,假设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通过实验得以证实,D正确。故选C。19.已知某种猫的毛色(黑色和白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下列杂交结果中可以确定黑色和白色显隐性关系的是()A.2只黑猫杂交,生了1只黑猫B.2只黑猫杂交,生了1只白猫C.1只黑猫和1只白猫杂交,生了1只黑猫D.1只黑猫和1只白猫杂交,生了3只黑猫和1只白猫【答案】B【解析】【分析】判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方法:1、“同生不同,同显”解释:“同生不同”意即两个表现型相同的生物杂交,其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表现型的新类型;“同显”即亲本的相同的性状为显性性状,而后代中的新类型则为隐性性状。2、“不同生同,同显”解释:“不同生同”意即两个不同表现型的亲本,生出同一表现型的的子代(父本类型或者母本类型);“同显”即后代的这种相同的性状是显性性状。3、“无中生有,有为隐性”解释: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一患某遗传病的孩子,即“无中生有”,那么该病为隐性病,致病基因一定是隐性基因。4、“有中生无,无为显性”解释:一对都患某遗传病的夫妇,只要生出正常的孩子,就符合“有中生无”,那么该病就是显性病,致病基因一定是显性基因。【详解】A、2只黑猫杂交,生了1只黑猫,可能黑猫为隐性,也可能是显性,黑猫是显性纯合子,或者黑猫是杂合子,但后代数量比较少,没出现相应比例,A错误;B、2只黑猫杂交,生了1只白猫属于同一性状的后代出现不同的性状,可以判断显隐性,B正确;C、1只黑猫和1只白猫杂交,生了1只黑猫,后代数量太少,无法判断,C错误; D、1只黑猫和1只白猫杂交,生了3只黑猫和1只白猫属于测交实验,测交无法判断显隐关系,D错误。故选B。20.马的栗色和白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一匹白色公马(♂)与一匹栗色母马(♀)交配生出两匹马(如图所示)。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若马的毛色为常染色体遗传,则白色可能为显性性状B.若马的毛色为常染色体遗传,则12和II2基因型可能不同C.若马的毛色为伴X染色体遗传,则白色可能为显性性状D.若马的毛色为伴X染色体遗传,则12和I12基因型可能不同【答案】A【解析】【分析】几种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及其特点:(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红绿色盲、血友病等,其发病特点:男患者多于女患者;隔代交叉遗传,即男患者将致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其发病特点:女患者多于男患者;世代相传。(3)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多,多代连续得病。(4)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先天聋哑、苯丙酮尿症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少,个别代有患者,一般不连续。(5)伴Y染色体遗传:如人类外耳道多毛症,其特点是:传男不传女。栗色和白色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和a表示。【详解】A、若马的毛色为常染色体遗传,图示中可以看出亲本有栗色和白色,子代也存在栗 色和白色,属于测交类型,不能确定显隐性,则白色可能为显性性状,栗色为隐性,或者白色可能为隐性性状,栗色为显性,A正确;B、通过A选项可知,显隐性不能确定,假如白色是显性则,则12和II2基因型是aa,假如栗色是显性,则12和II2基因型是Aa,故若马的毛色为常染色体遗传,则12和II2基因型相同,B错误;C、若马的毛色为伴X遗传,白色为显性性状,则Ⅱ2一定是白色,与图中颜色不符合,C错误;D、若马的毛色为伴X遗传,则只能是栗色是显性,白色是隐性,则12的基因型为XAXa,I12的基因型为XAXa,D错误。故选A。【点睛】21.某植物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用Y、y和R、r表示。若基因型为YyRr的该植物个体自交,F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Y_R_∶Y_rr∶yyR_∶yyrr=9∶3∶3∶1,下列条件一般不必要的是()A.两对等位基因Y、y和R、r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B.两对等位基因Y、y和R、r各控制一对相对性状C.减数分裂产生的雌雄配子不存在有明显差别的致死现象D.受精过程中各种基因型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文描述:基因型为YyRr的植物,其自交所得F1出现9∶3∶3∶1的分离比,说明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据此分析作答。【详解】A、由“F1中Y_R_∶Y_rr∶yyR_∶yyrr=9∶3∶3∶1”可知,两对等位基因Y、y和R、r独立遗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A正确;B、无论两对等位基因Y、y和R、r各控制一对相对性状还是同时控制一对相对性状,自交后代的Y_R_∶Y_rr∶yyR_∶yyrr均为9∶3∶3∶1,B错误;C、基因型为YyRr的植物,其自交后代出现9∶3∶3∶1的分离比,说明后代中Y_∶yy=3∶1,R_∶rr=3∶1,没有致死现象,同时也说明该植物通过减数分裂产生4种比值相等的雌配子与4种比值相等的雄配子,不存在差别性致死现象,C正确;D、受精过程中各种基因型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是出现9∶3∶3∶1比例的必要条件,D正确。 故选B。22.雌雄异株的高等植物剪秋罗有宽叶、窄叶两种类型,宽叶(B)对窄叶(b)为显性,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中窄叶基因(b)会使花粉致死,如果杂合体宽叶雌株同窄叶雄株杂交,其子代的性别及表现型分别是(  )A.子代全是雄株,其中1/2是宽叶,1/2是窄叶B.子代全是雌株,其中1/2是宽叶,1/2是窄叶C.子代雌雄各半,全为宽叶D.子代中宽叶雌株:宽叶雄株:窄叶雌株:窄叶雄株=1:1:1:1【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宽叶(B)对窄叶(b)是显性,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属于伴性遗传。杂合宽叶雌株同窄叶雄株杂交,其基因型分别为XBXb和XbY。【详解】杂合宽叶雌株的基因型为XBXb,产生XB、Xb两种卵细胞;窄叶雄株的基因型为XbY,产生Xb、Y两种花粉,其中Xb花粉致死,只有Y花粉参与受精,因此后代全部为雄株,1/2为宽叶(XBY),1/2为窄叶(XbY),A正确。故选A。23.下列选项中最有可能发生基因自由组合现象的是()A.基因型为EeFf的个体产生比例相等的4种配子B.A型血的父亲和B型血的母亲生出AB型血的孩子C.以纯合黄色圆形种子与纯合绿色皱形种子为亲本杂交得到F1D.粉红色金鱼花自交,后代中有红色、白色和粉红色三种表现型【答案】A【解析】【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A、基因型为EeFf的个体产生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四种配子比例相同,说明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即发生了基因的自由组合现象,A正确;B、A型血的父亲和B型血的母亲生出AB型血的孩子,是基因分离和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结果,没有发生基因自由组合现象,B错误; C、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纯合黄色圆形豌豆与纯合绿色皱形豌豆中不存在等位基因,所以没有发生基因自由组合现象,C错误;D、粉红色金鱼花自交,后代中有红色、白色和粉红色三种表现型,是不完全显性的结果,没有发生基因自由组合现象,D错误。故选A。24.某植物的花色遗传由一对基因(R-r)控制,现取一株粉红花植株自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粉红花∶白花=1∶2∶1,出现该性状分离比最可能的原因是()A.R对r完全显性B.R对r显性作用不完全C.R与r为共显性D.R与r基因的遗传不符合分离定律【答案】B【解析】【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详解】粉红花植株自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粉红花∶白花=1∶2∶1,可知粉红花的基因型为Rr,自交子代出现RR∶Rr∶rr=1∶2∶1,表现为红花∶粉红花∶白花=1∶2∶1,说明R对r显性作用不完全。故选B。25.鸡的性别决定是ZW型。芦花鸡的羽毛有黑白相间的横斑条纹,是由Z上的B基因决定的,b基因的纯合使得羽毛上没有横斑条纹,表现为非芦花。WW型个体致死。性逆转是指在外界因素影响下,母鸡转变成公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非芦花母鸡和芦花公鸡交配,后代非芦花鸡都是母鸡B.芦花母鸡和非芦花公鸡交配,后代芦花鸡都是公鸡C.芦花母鸡和性逆转成的芦花公鸡(ZW)交配,后代存活的都是芦花公鸡D.性逆转成的非芦花公鸡(ZW)和芦花母鸡交配,后代芦花鸡都是母鸡【答案】B【解析】【分析】题意分析,鸡性别决定是ZW型,性染色体组成是ZW的表现为雌性,性染色体组成是ZZ的表现为雄性。性逆转是指在外界因素影响下,母鸡转变成公鸡,变成公鸡的母鸡 其性染色体组成并未发生改变。鸡的芦花性状是由Z上的B基因控制的,则芦花母鸡的基因型为ZBW,非芦花母鸡的基因型为ZbW,芦花公鸡的基因型为ZBZB、ZBZb,非芦花的公鸡的基因型为ZbZb。【详解】A、非芦花母鸡的基因型为ZbW,芦花公鸡的基因型为ZBZB或ZBZb,二者交配,后代若有非芦花鸡则可能是母鸡,也可能是公鸡,A错误;B、芦花母鸡的基因型为ZBW,非芦花公鸡的基因型为ZbZb,二者交配,后代芦花鸡的基因型为ZBZb,都是公鸡,B正确;C、芦花母鸡的基因型为ZBW,性逆转成的芦花公鸡的基因型为ZBW,二者交配,后代的基因型为ZBZB、ZBW,可见存活的有芦花公鸡,也有芦花母鸡,C错误;D、性逆转成的非芦花公鸡的基因型为ZbW,芦花母鸡的基因型为ZBW,二者交配,后代的基因型为ZBZb、ZBW、ZbW,可见后代的芦花鸡有母鸡,也有公鸡,D错误。故选B。非选择题部分26.下图1是某高等生物的细胞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是人体细胞合成和分泌相关蛋白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除染色质外能在细胞周期中周期性消失和出现的结构是__________(填图中序号)。在图1的①中进行的生理活动,需要氧参与的阶段是在其__________进行的。图1①的膜上_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转运葡萄糖的载体。(2)图2中在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中,③中的蛋白质到达⑥需要借助__________进行运输。细胞通过__________方式将蛋白分泌到细胞外。(3)感知特定分子主要靠细胞膜的__________(成分),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__________的功能。【答案】(1)①.⑥⑦②.内膜上③.没有 (2)①.囊泡②.胞吐(3)①.蛋白质(糖蛋白)②.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解析】【分析】1、由图1分析可知,①是线粒体,②是中心体,③是高尔基体,④是核糖体,⑤是染色质,⑥是核仁,⑦是核膜,⑧是内质网。2、由图2分析可知,①是核膜,②是细胞膜,③是内质网,④是核糖体,⑤是囊泡,⑥是高尔基体。【小问1详解】细胞周期中⑥核仁与⑦核膜会在前期和末期周期性消失和出现,故图1中能在细胞周期中周期性消失和出现的结构是⑥⑦。图1中,结构①是线粒体,线粒体中进行的生理活动是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需要氧参与的阶段是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线粒体不能直接利用葡萄糖,所以①的膜上没有转运葡萄糖的载体。【小问2详解】图2中在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中,③(内质网)中的蛋白质到达⑥(高尔基体)需要借助囊泡进行运输。细胞通过胞吐方式将蛋白分泌到细胞外。【小问3详解】感知特定分子主要靠细胞膜的蛋白质(糖蛋白)作为受体,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的功能。【点睛】本题结合模式图,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细胞器和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分布和功能,掌握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能结合图中信息完成试题解答。27.某科研小组研究外源NO对干旱胁迫下玉米幼苗光合作用和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表外源NO对干旱胁迫下玉米幼苗光合作用和生长的影响处理气孔导度(mmolH2O·m-2·s-1)光合速率(umolCO2·m-2·s-1)根干重(g/plant)对照组0.0619.20.061PEG处理0.0103.10.063NO处理0.0899.10.068NO处理后再PEG处理0.0254.20.078(备注:PEG具有很强的吸水能力,使玉米幼苗细胞因渗透作用而失水) 回答下列问题:(1)玉米分离色素后,滤纸条自上而下的第一第二条色素带合称为_____________,主要吸收可见光中的____________。(2)在供给植物C18O2较长时间后,光合产物能够检测出18O的物质除水外还有______和______。(3)据表分析,使用外源NO处理可显著提高玉米幼苗在干旱胁迫时的气孔导度,直接促进卡尔文循环的_____________过程,使光合速率上升。在幼苗未受干旱胁迫时,使用外源NO处理并不能使幼苗光合速率明显上升,原因可能是未受干旱胁迫时,_________不是限制幼苗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NO处理还能促进光合产物向_____________转运,以适应缺水环境。(4)将某植物的叶片放在密闭容器中(有足够的氧气),在一定条件下,给予充足的光照,容器内的二氧化碳每小时减少22mg。如果将其放在黑暗的条件下,二氧化碳每小时增加4.4mg。如果在充足的光照下,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最后都转变为葡萄糖,这些植物的叶片每小时制造的葡萄糖为__________。【答案】(1)①.类胡萝卜素②.蓝紫光(2)①.有机物(或葡萄糖)②.氧气(3)①.CO2固定/固定②.CO2浓度③.根(4)18mg【解析】【分析】1、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有机物。2、纸层析法提取绿叶中的色素:四条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小问1详解】滤纸条自上而下前两条带依次为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二者合称为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小问2详解】在供应给C18O2较长时间后,光合作用产物H218O 在光反应中被光解,生成18O2,光合作用产生的糖类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了C18O2,C18O2继续被光合作用利用生成了糖类。 【小问3详解】由表可知,使用外源NO处理可显著提高玉米幼苗在干旱胁迫时的气孔导度,可能使CO2浓度增加,直接促进卡尔文循环的CO2固定过程;在幼苗未受干旱胁迫时,使用外源NO处理并不能使幼苗光合速率明显上升,原因可能是未受干旱胁迫时,气孔导度正常CO2浓度供应正常,此时CO2浓度不是限制幼苗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地下部分根系发达有利于水分吸收,地上部分减小可降低蒸腾作用以适应干旱环境,所以NO处理还能促进光合产物向根转运。【小问4详解】足光照下,容器内的二氧化碳每小时减少22mg,为净光合速率,黑暗的条件下,容器内的二氧化碳每小时增加4.4mg,为呼吸速率,由此可知植物光合作用每小时固定二氧化碳为26.4mg,为0.6mol。根据光合作用反应方程式6CO2+12H2OC6H12O6+6O2+6H2O可得C6H12O6为0.1mol即18mg。【点睛】本题考查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之间的联系,需要考生识记相关知识,结合题干进行正确分析。28.已知果蝇眼色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某研究小组让一只纯合朱红眼雌果蝇和一只纯合暗红眼雄果蝇杂交,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说明:每次杂交后代数量足够多,不考虑基因存在X、Y同源区段)(1)由图可知,控制果蝇眼色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填“常”或“X”)染色体上。果蝇眼色中显性性状是_____,若用A/a表示相关基因,F1雌雄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____和_________。(2)若只考虑果蝇控制眼色的这一对等位基因,则F1雌果蝇的一个原始生殖细胞通过减数分裂会产生_________种卵细胞。(3)已知果蝇的翅形(截翅、正常翅)受等位基因B/b 控制,现有纯合截翅和纯合正常翅雌雄果蝇若干。为判断截翅和正常翅的显隐性及B/b所在的染色体种类,常采用的交配方法是________。当实验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判断正常翅为显性性状且B/b位于常染色体上;当实验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判断截翅为显性性状且B/b位于X染色体上。【答案】(1)①.X②.暗红色③.XAXa④.XaY(2)1(3)①.正反交(或“正交和反交”)②.正反交结果相同,子代全为正常翅③.正反交结果不同,一组是子代全为截翅,另一组是子代雌蝇全为截翅,雄蝇全为正常翅【解析】【分析】1、确定基因位置的方法:(1)正反交法:若正交和反交实验结果一致,则在常染色体上,否则在X染色体上;(2)根据后代的表现型在雌雄性别中的比例是否一致进行判定:若后代的表现型在雌雄性别中的比例一致,则说明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否则在X染色体上;(3)选择亲本杂交实验进行分析推断:对于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可选隐性雌性个体和显性雄性个体进行杂交;对于ZW型性别决定的生物,可选项显性雌性个体和隐性雄性个体进行杂交。2、由遗传图解可以看出,子二代未出现3:1,说明该对等位基因不在常染色体上。假设其在X染色体上进行推理,符合题干要求。【小问1详解】假定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子一代雌雄果蝇是杂合子,子二代果蝇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由题图可知,该果蝇子二代果蝇的暗红眼与朱红眼之比是1:1,与假设矛盾,因此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设朱红眼对暗红眼为显性,且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亲本基因型为XAXA和XaY,那么F1的基因型为XAXa和XAY,可得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朱红眼雌果蝇(XAXA和XAXa):暗红眼雄果蝇(XaY):朱红眼雄果蝇(XAY)=2:1:1,与题中实验结果不符,因此朱红眼为隐性,亲本基因型为:XaXa和XAY,可推断出F1基因型为XAXa、XaY。【小问2详解】若只考虑果蝇控制眼色的这一对等位基因,则F1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AXa,一个原始生殖细胞通过减数分裂会产生1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故会产生1种卵细胞。【小问3详解】 通过分析杂交结果可判断基因的显隐性,通过正反交可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一般情况下,正反交结果一致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正反交结果不一致则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故为判断截翅和正常翅的显隐性及B/b所在的染色体种类,常采用的交配方法是正反交。当正常翅为显性性状,且B/b位于常染色体上时,正反交的实验结果相同,子代全为正常翅;当截翅为显性性状,且B/b位于X染色体上时,正反交的实验结果不同,且截翅(♀)×正常翅(♂)的子代全为截翅;正常翅(♀)×截翅(♂)的子代雌蝇全为截翅,雄蝇全为正常翅,即一组是子代全为截翅,另一组是子代雌蝇全为截翅,雄蝇全为正常翅。【点睛】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使用条件,果蝇的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应用演绎推理的方法设计遗传实验,预期结果、获取结论。29.豌豆花的位置(顶生和腋生)、花的颜色(红色和白色)分别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B(b)、D(d)控制。为研究其遗传机制,选取腋生红花豌豆与顶生白花豌豆杂交,F1中全为腋生红花,F1自交产生F2,F2的表现型及数量为:腋生红花315株、腋生白花108株、顶生红花101株、顶生白花豌豆35株,回答下列问题:(1)在花的颜色这一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红花豌豆和红花豌豆杂交,后代出现_____________现象。用遗传图解表示对F1红花植株进行测交的过程_____________。(只需写出花的颜色遗传图解)。(2)根据杂交结果可知花的颜色这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定律。F2腋生红花豌豆中杂合子占_______。(3)F1豌豆的体细胞染色体数是2N=14,产生的F2以及后代染色体数目一般是相对恒定的,这主要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_这两个过程决定的。(4)让F2中的腋生豌豆自交,则其子代(F3)的表现型(考虑上述两对相对性状)及比例为_____。 【答案】(1)①.红花②.性状分离③.(2)①.分离定律②.8/9(3)①.减数分裂②.受精作用(4)腋生红花:腋生白花:顶生红花:顶生白花=25∶15∶5∶3【解析】【分析】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亲本杂交,F1中显现出来的亲本性状为显性性状;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亲本杂交,F1中未显现出来的亲本性状为隐性性状;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作性状分离。【小问1详解】具有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后代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即红花豌豆和红花豌豆杂交,后代出现了白花这种表型,故白花是隐性性状,红花是显性性状,这种现象叫作性状分离;测交实验是让F1红花植株与隐性纯合子(白花植株)进行杂交,如图所示:【小问2详解】据题意可知,F1自交产生F2,F2的表现型及数量为腋生红花315株、腋生白花108株、顶生红花101株、顶生白花豌豆32株,其中红花:白花≈3:1,说明花色遗传遵循分离定律;F2中的腋生红花豌豆是双显性个体,故基因型有4种,分别是BbDd、BBDd、BbDD、BBDD,腋生红花豌豆的杂合子BbDd、BBDd、BbDD占8/9。 【小问3详解】F1豌豆的体细胞染色体数是2N=14,产生的F2以及后代染色体数目一般是相对恒定的,这主要是由减数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减半)和受精作用(使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体细胞数目)这两个过程决定的。【小问4详解】让F2中的腋生豌豆(1AABB、2AABb、2AaBB、4AaBb、1aaBB、2aaBb)自交,先考虑腋生和顶生,即1/3BB、2/3Bb,则其子代(F3)中顶生豌豆的比例为2/3×1/4=1/6,则腋生豌豆的比例为1-1/6=5/6,即F3中的表现型及比为腋生∶顶生=5∶1;再考虑红花和白花,F2中为AA:Aa:aa=1:2:1,令其自交,子代中A-:aa=5:3,综上所述,F3中腋生红花:腋生白花:顶生红花:顶生白花=25∶15∶5∶3。【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有关知识及概率计算,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学以致用。30.图1为某二倍体动物(2n=10)细胞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仅示部分染色体),图2是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细胞含有______对同源染色体,它属于图2中类型______的细胞。(2)若某细胞属于图2类型c,取自卵巢,没有同源染色体,那么该细胞的名称是______。(3)在图2的5种细胞类型中,一定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类型有______,能发生交叉互换的细胞类型有______(用图中的字母填空)。(4)着丝粒分裂导致图2中一种细胞类型转变为另一种细胞类型,其转变的具体情况有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和箭头表述)。(5)在“减数分裂模型的制作研究”活动中,先制作4个蓝色(2个5cm、2个8cm)和4个红色(2个5cm、2个8cm)的橡皮泥条,再结合细铁丝等材料模拟减数分裂过程。将4个8cm橡皮泥条先按同颜色扎在一起再并排,模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4②.a(2)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3)①.a、b②.b(4)①.b-a②.d-c(5)1对同源染色体的配对【解析】【分析】分析图1:该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分析图2:a是染色体数为体细胞的2倍,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或者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中期;c可以是体细胞也可以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d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或中期细胞;e细胞为精细胞、卵细胞或极体。【小问1详解】图1中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由此可推断出其分裂的方式和时期是有丝分裂后期。细胞遗传物质在间期已复制加倍,由原来的2对同源染色体变成4对同源染色体,因此,该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有4对同源染色体,属于图2中a类型细胞。【小问2详解】若某细胞属于图2类型c,则其可以是体细胞也可以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又由于其取自卵巢,没有同源染色体,则该细胞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小问3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图2的5种细胞可能的具体类型中,其中一定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a、b,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能发生基因重的细胞是b。【小问4详解】着丝粒分裂导致图2中一种细胞类型转变为另一细胞类型,其转变具体情况有b→a(有丝分裂前期细胞转为有丝分裂后期细胞)、d→c(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转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小问5详解】同源染色体一般大小相同,一条来自母方,一条来自父方(用不同颜色表示),故将4个8m橡皮泥条按同颜色扎在一起再并排,模拟1对同源染色体的配对。【点睛】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各时期DNA、染色体、染色单体等变化特点,能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准确分析细胞分裂图和柱形图,再结合 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31.生物兴趣小组利用不同发育时期的大豆作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回答问题:(1)为了观察大豆细胞中的脂肪,所用鉴定试剂的名称是____________,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视野中被染成______色的脂肪颗粒清晰可见。能否观察到位于两个细胞之间的脂肪滴?________(填“能”或“不能”)(2)选取大豆的叶片进行“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在研磨时除加入无水乙醇外还要向研钵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10g大豆种子经5天萌发质量增加到20g,其有机物总量_____。(填“增加”或“降低”或“不变”)(3)若利用大豆植株研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影响,现选用无色、绿色、红色和蓝色的4种玻璃纸分别罩住聚光灯,用于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在相同时间内,用_______玻璃纸罩住的实验组O2释放量最少。用精密试纸检测溶液pH值来估算光合速率变化,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引起溶液pH的改变。研究发现Rubisco酶是光合作用过程中的关键酶,它催化CO2被固定的反应,可知该酶存在于叶绿体__________________中。【答案】(1)①.苏丹III②.橙黄色③.能(2)①.碳酸钙、二氧化硅②.减少(3)①.光波长对光合作用的影响②.绿色③.黑藻将溶液中的CO2转化为有机物④.基质【解析】【分析】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绿色植物(包括藻类)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阶段和碳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的特征是在光驱动下生成氧气、ATP和NADPH的过程。碳反应阶段是利用光反应生成NADPH和ATP进行碳的同化作用,使气体二氧化碳还原为糖。由于这阶段基本上不直接依赖于光,而只是依赖于NADPH和ATP的提供,故称为碳反应阶段。【小问1详解】苏丹III染液可以与脂肪发生橙黄色反应,可以作为脂肪的鉴定试剂;显微镜下看到橙黄色颗粒;若切割大豆时将大豆细胞切破,也可看到两个细胞之间的脂肪滴。【小问2详解】碳酸钙有助于保护叶绿素,二氧化硅可以使研磨更充分,提取色素时都应加入;种子萌发代谢加快,消耗种子中的有机物,没有光合作用,只有呼吸作用,因此有机物总量减少。【小问3详解】 无色、绿色、红色和蓝色的4种玻璃纸可以探究光波长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由于植物几乎不吸收绿光,因此用绿色玻璃纸罩住的实验组O2释放量最少;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黑藻将溶液中的CO2转化为有机物,引起pH改变,因此用精密试纸检测溶液pH值可以来估算光合速率变化;CO2固定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因此该酶在叶绿体基质中。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生物
发布时间:2023-04-27 02:57:03 页数:28
价格:¥2 大小:738.08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