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高考
>
模拟考试
>
上海市格致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上海市格致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21
2
/21
剩余19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上海市格致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题一、积累应用1.按要求填空。(1)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恍惊起而长嗟。(李白《__________》)(3)曹操的《短歌行》引用《诗经》中诉相思之情的诗句来表达对贤才的思慕,这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歌窈窕之章②.忽魂悸以魄动③.梦游天姥吟留别④.青青子衿⑤.悠悠我心【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句名篇、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窈窕”“悸”“魄”“吟”“衿”等。2.按要求选择。(1)下列表述中不存在逻辑错误的一项()A.我爱读外国文学,尤其爱读俄罗斯的、拉美的、古典的。B.严禁携带危险、易燃、易爆物品上车。C.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D.生命就是需要不断地超越,也需要不断地突破,才不致枯滞。(2)下列句子中,语言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A.您寄来的大作我已拜读,对文中个别字句我冒昧作了雅正,仅供参考。B.张老师,我们敬请您担任文学社的顾问,劳烦您抽空为我们指点一二。C.老李,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的子弟,他画的兔惟妙惟肖,似将跃纸而出。D.非常感谢在座各位拨冗出席犬子与沈家千金的婚礼,祝这对新人百年好合。【答案】(1)D(2)A【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的逻辑推理的能力。A.“我爱读外国文学,尤其爱读俄罗斯的、拉美的、古典的”不合逻辑。概念并列不当,因为“古典文学”包括中国文学,所以“外国文学”和“古典的”不是从属关系。B.“危险、易燃、易爆物品”不合逻辑。概念并列不当,易燃、易爆、危险物品有交集,应改为“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上车”。C.“最宽阔是海洋”不合逻辑,因为已经用了“最”一词,就没有可比性了,但是后边又说“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显然不合逻辑。 故选D。【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得体的能力。A.“雅正”不得体。“雅正”是敬辞,意思是把自己的诗文书画送人时,表示请对方校正。本句是表达自己为对方改正字句,故用“雅正”不得体。故选A。二、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小题。①文化挪用是指处于一种文化背景中的人将其他不属于自己文化中的元素进行符号特征挪用的行为。对于文化挪用的批评者来说,文化挪用是一种异文化思维下对本土文化的误读与错用,是对被挪用者的冒犯,特别是文化挪用本身所具备的符号化、片面化及多变性等特征让人将其视为是刻板印象的输出。但是,文化传播是从符号开始传播的,即文化传播的第一步永远都是符号化与片面化的。这在好莱坞电影中体现得最为明显,表现中国不离功夫,表现日本不离和服。符号化的目的是便于传播与记忆,只有借助符号化的事物进行文化传播,才能使得更多处于外来文化背景中的传播对自身文化产生兴趣,并在此基础上持续地进行输出。②文化挪用是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文化的传播本质上是携带特定意义的符号的传播,即一种“________—________”形式的传播。从世界文化发展历程与未来趋势来看,世界各文化是以彼此对立又彼此协商、彼此融合又各自独立的姿态进行交流与对话的。③在跨文化传播研究中,文化挪用是一个极具矛盾色彩的词汇。文化挪用的经典定义把文化挪用描述为“一个文本整体或部分元素从原语境中抽离、提取出来,并将其置入一个全新的语境中,利用截然不同的语境和理解结构造成源文本意义的改变或‘语义转换’”,这个定义可以拆分为两个层面,它一方面指将某物从一个语境中拿出来,然后放到另一个语境之中,这里涉及到(西方文化)对异文化的“借用”乃至是“窃取”与“销毁”,是一种“不平衡”的模仿性交会;而另一方面它是一种学习与改造,它不仅是对一种文化的简单模仿与复制,而是在原有意义之上赋予新的意义。长期以来,文化挪用作为一种批判性话语,负面意义的受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其积极意义,这是因为一方面世界快速变革与文化急速演进使得文化焦虑遍地滋生,文化保守主义者错将保持文化特色与文化体系的开放对立起来,另一方面因为后殖民语境下对文化霸权主义、东方主义的批判使得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对立不可协调,而忽略了文化挪用具体而言是一种现代性占据话语中心时,以“自我文化”为视域,以“创造性改写”为中心,将异文化强行纳入自身文化语境与视域之中的一种转化行为,这是世界文化走向交流与碰撞的现代化话语体系展开时的必然现象与走势。④在对文化挪用进行讨论时,要避免“绝对原创性”的误区,避免陷入保守主义与自闭 主义。一种文化若想进入世界舞台,就必须以适合其传播的形式进行改造,以适应不同文化。马克思曾提出“世界文学”的概念,即“用世界性文学来包容所有在其自身文化之外出现与发展的文学作品”,“在最广泛的意义上,世界文学能够包含任何影响力超出本土文化的作品”。作为日益成为学术关注重点的“世界性文化”或“全球性文化”,实际上包含着一种内在的“地方性”,即在全球化时代,每一种文化都不是具体而为之的,而是各个文化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沟通的产物。简而言之,每一种文化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矛盾对立的产物,如果想要自身文化在世界体系中获得发展与尊重,就要让自身文化所具有的特殊性与其他文化中的特殊性相交流,使其特殊性发展为普遍性。⑤当下,中国文化实践坚持“文化自信”。我们既要注意文化挪用的负面意义,也要看到其背后所承载的积极意义,善用文化挪用,在彼此理解、彼此尊重的基础上,以积极的姿态与“文化星丛”中的其他文化进行对话。只有这样,才能打破西方社会对中国“傅满洲”①式的想象,促进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欣赏,以符号为载体,各文化共同参与编码与解码,实现“文化走出去”与“文化自信”。(摘编自徐冠群《文化传播与文化创新:跨文化传播语境中文化挪用的积极意义》)【注】①傅满洲:1920年代西方文艺作品中的华人反派角色,细眉长眼、两撇胡须,被视为邪恶东方的化身。3.联系上下文,第②段空格处最适合填写的一组词语是()A.借用—归还B.编码—解码C.输入—输出D.窃取—改装4.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文化挪用的符号化、片面化及多变性使其不断输出刻板印象,是对被挪用者的冒犯,因此,文化挪用是一种异文化思维下对本土文化的误读与错用。B.好莱坞电影表现中国不离功夫,表现日本不离和服,说明文化传播始终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符号化、片面化的问题。C.只要借助符号化的事物进行文化传播,就能引发外来文化背景中的传播对自身文化的兴趣,从而实现文化的持续输出。D.打破西方社会对中国“傅满洲”式的想象,中华文化必须经过适合其传播的形式改造,以适应不同文化,在欣赏、学习、沟通中获得发展与尊重。5.根据上述材料,以下行为中不属于“文化挪用”的一项是()A.伏尔泰将元代戏剧家纪君祥所创作《赵氏孤儿》改编成为欧洲经典剧目《中国孤儿》,借用中国文化中的形象符号来宣扬启蒙精神。B.日本导演竹内亮拍摄纪录片《好久不见,武汉》,向全世界展示疫情之后武汉人真实的生活现状。C.国际时尚品牌在服装设计中运用中国元素,如团云、龙凤图样或旗袍、汉服样式,再加 以现代改良。D.美国网飞公司翻拍刘慈欣的科幻巨作《三体》,起用欧美当地演员饰演原著中以中国人为主的主角群体,讲述超越时间、文化和种族边界的故事。6.第①段划线句已经明确了“文化挪用”的定义,你认为第③段还有必要再次下定义吗?7.小明在观看了美国真人版电影《花木兰》之后,发现其对原著有较大改动,发短信向本文作者徐冠群先生请教:“徐老师,中国人是否应该抵制好莱坞挪用我们自己的文化形象?”请依据本文观点和影片介绍,假设你是本文作者徐冠群,写一段150字左右的短信回复小明。附影片介绍:花木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巾帼英雄的代表人物,其忠孝勇烈的精神始终鼓舞着中华儿女保家卫国。迪士尼影片公司出品的真人版电影《花木兰》不同于故事原型,着重讲述了木兰是如何在保持勇敢、忠诚与尽责的情况下依然坚守真我,凸显的是她对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答案】3.C4.D5.B6.有必要。①第一段的定义,是为了让读者明确“文化挪用”到底是一种什么行为,揭示了概念的基本内涵,给读者一个明确的印象;②第三段在引用“文化挪用”的定义时,着重于“在跨文化传播研究中”这一背景,目的在于阐述“在跨文化传播研究中,文化挪用是一个极具矛盾色彩的词汇”。③作者旨在阐明在文化传播与文化创新中,跨文化传播语境中文化挪用的积极意义。7.小明同学,你好。我个人认为就本剧来说不必抵制好莱坞挪用我们自己的文化形象。原因如下:第一,当下,中国文化实践坚持“文化自信”。我们既要注意文化挪用的负面意义,也要看到其背后所承载的积极意义,善用文化挪用,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指的是既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也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因此各个文化应该相互欣赏,用“世界性文化”的眼光来包容其他民族文化。第二,在彼此理解、彼此尊重的基础上,以积极的姿态与其他文化进行对话。只有这样,才能打破西方社会对中国“傅满洲”式的想象,促进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欣赏,以符号为载体,各文化共同参与编码与解码,实现文化走出去与文化自信,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指的是不同文化都以其鲜明的特色丰富着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各个文化问要相互学习和沟通,将自身文化所具有的特殊性与其他文化的特殊性相交流,使其特殊性发展为普遍性,促进世界性文化的发展。【解析】【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由原文“文化挪用是指处于一种文化背景中的人将其他不属于自己文化中的元素进行符号特征挪用的行为”这是一种输入行为,“符号化的目的是便于传播与记忆,只有借助符号化的事物进行文化传播,才能使得更多处于外来文化背景中的传播对自身文化产生兴趣,并在此基础上持续地进行输出”,所以,文化挪用是一种输入与输出的关系。故选C。【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因此,文化挪用是一种异文化思维下对本土文化的误读与错用”错,原文为“对于文化挪用的批评者来说,文化挪用是一种异文化思维下对本土文化的误读与错用,是对被挪用者的冒犯,特别是文化挪用本身所具备的符号化、片面化及多变性等特征让人将其视为是刻板印象的输出”,可见选项因果倒置,且缺少前提“对于文化挪用的批评者来说”。应该属于主题挪用,“风格挪用会主动地表明挪用对象的出处并以此进行自我标记”“主题挪用指在文化塑造中有意地借用其他文化中的个体与机构”。B.“说明文化传播始终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符号化、片面化的问题”理解错误,原文是“文化传播是从符号开始传播的,即文化传播的第一步永远都是符号化与片面化的”,并没有说是“始终”。C.“只要……就”逻辑错误,原句是“只有……才”,“只有借助符号化的事物进行文化传播,才能使得更多处于外来文化背景中的传播对自身文化产生兴趣,并在此基础上持续地进行输出”。故选D。【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重要概念的理解能力。B.根据材料二,文化挪用是“将其他不属于自己文化中的元素进行符号特征挪用”,是“异文化对本文化中文化成果的挪用”,是“利用异文化的符号与象征来创造性地再现本文化”,日本导演拍摄的纪录片目的仅在于展现武汉的真实生活,并没有涉及日本文化。故不属于“文化挪用”。故选B。【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原文第①段给“文化挪用”的定义,是为了让读者明确“文化挪用”到底是一种什么行为,“处于一种文化背景中的人将其他不属于自己文化中的元素进行符号特征挪用的行为”,揭示了概念的基本内涵,给读者一个明确的印象;第③段在引用“文化挪用”的定义时,着重于“在跨文化传播研究中”这一背景,目的在 于阐述“在跨文化传播研究中,文化挪用是一个极具矛盾色彩的词汇”,一是“长期以来,文化挪用作为一种批判性话语,负面意义的受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其积极意义”,二是“世界文化走向交流与碰撞的现代化话语体系展开时的必然现象与走势”,而作者旨在阐明在文化传播与文化创新中,跨文化传播语境中文化挪用的积极意义。因此,第③段的引用很有必要。【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本文作者徐冠群的写作目的在于,阐明在文化传播与文化创新中,跨文化传播语境中文化挪用的积极意义。由原文“在彼此理解、彼此尊重的基础上”实现“文化走出去”与“文化自信”。所以,他的回信应该明确这是一种文化挪用现象,这也是一种传播中国文化的形式。因为他们把主题改为“木兰是如何在保持勇敢、忠诚与尽责的情况下依然坚守真我,凸显的是她对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我们对于这样比较积极的挪用不必抵制。但是,如果他们在挪用的时候诋毁中国人,恶意侮辱或者丑化中国人,我们就要大力批判。阅读下文,完成小题。说起梅花①我出生的那一天,家门前的梅花初绽,据说是朱砂梅,很美,家人就给我取名“梅”字。父亲自小教我古诗,关于梅花的诗很多,到现在还能一口气背出很多,如“冰雪林中著此身,不与桃李混芳尘”“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而我最喜欢曹雪芹的”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池脱旧胎”。在中国,关于梅,人们谈论太多,种梅,赏梅,写梅,画梅,梅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虽知道这名字极美,但每当别人问起我的名字时,又觉得难以启齿,太俗了,取这个名字的人太多,声音听起来也闷声闷气的,对这个名字的尴尬,一直不能释怀,到美国后就马上给自己取了一个雅致的英文名字,以为总可以脱俗了,不料一些好事的西方人非要知道我的中文名字。②记得第一次是有个墨西哥人问我名字,我就告诉他我的名字是梅,他又问“梅”是什么意思,我说是一种花,那人打破砂锅问到底,什么花。我突然张口结舌起来,仿佛记得从生物的相似性来看,梅花翻译成英语应该是plum,就是李子,迟疑了一下,就说plum。那人噢了一声,就不再问了,显然他对plum很熟悉,所以有些失望。③第二次一个美国人又因为我的中文名问起梅花,我接受了上次的教训,不再说李子花,就启发他说,是一种花,中国最美的花,你猜猜看。那人就说“是玫瑰花”。我有点失望,进一步启发说,这种花,很美,在冬天开放,中国人最喜欢,经常把它们画成画挂墙上,写进诗里。那人想了想说:“是牡丹吧,牡丹又大又美,我看很多中国人的家里挂着牡丹花。而且牡丹是我唯一认识的中国花。” ④我一听又没有希望了,也难怪,很少美国人了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何况一种花草。⑤我说梅花是被中国人挂在墙上,捧在手上,供在心里的,是深入血液和灵魂的一种花。他似乎被我感动了,突然对梅来了兴趣。⑥这胖胖的老美认真起来,有一天他突然跑来兴冲冲地告诉我,苏菲,我找到了梅,结一种酸酸的果子,是可以做色拉醋的,很好吃。我讶然了,是的,有些梅是可以结果子的。大多花草有艳花者无果实,有美实者无艳花,难得梅两者俱美,梅的美不仅是果实,这老美只知道吃。⑦第三个问的是搞音乐的意大利人,我想这人是有艺术感受力的,反正他没见过梅花,就信口开河起来。我说梅花是中国最美的花,有几千年的栽培史。梅花是我们中国民族精神的象征,凌寒飘香,不屈不挠,自强不息,铁骨冰心。中国人倾心于梅的很多,清朝曾有一位叫陈介眉的官人,听说孤山的梅花开了,立即丢官弃印从京城千里迢迢骑马狂奔至杭州,“何物关心归思急,孤山开遍早梅花”。还有一个叫林和靖的,有一天独自欣赏梅花时,一下子被梅花的神姿吸引了,从此入孤山种梅花,一辈子没有下山,以梅花为妻。那人睁大了眼睛问:“真的吗?”“真的。”我说,他有一首写梅花的诗,在所有写梅花的诗中独占鳌头,无人能比。“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我脱口而出。如果你读了这诗,看了这梅,你一定能作出美的乐曲,中国有名曲《梅花三弄》,你可以写出“梅花四弄”。⑧从此,那人每次见我,必问梅消息,一天被逼无奈,就从网上找出梅花的照片与绘画作品,其中有一幅《墨梅》。那人端详半天,说,很像桃花嘛,枯瘦的桃花,还有黑色的,很稀有的颜色。我不再想解释那是墨梅,也不想再说那种梅花的美就在于疏、瘦、清、斜。⑨显然这位艺术家也误解了梅花。我怎么能告诉他,万木萧瑟,大雪压境,一树独放,傲雪吐艳,那种惊心动魄的震撼。怎么才能告诉他,千年老梅,铁枝铜干,如枯若死,琼枝微绽,那种绝处逢生的沧桑。怎样还能告诉他,人困于情,辗转反侧,幽梅香袭,悄然而去,那种神魂颠倒的迷离。梅花的美是摄人魂魄的,如果赏梅在淡云,晓日,薄寒,细雨,或小桥,清溪,明窗,疏篱,再加上诗酒横琴,林间吹笛,这时候你很难再做凡人,梅花是人间尤物,人间与仙境的使者。⑩有一次和一个希腊友人闲聊,不知怎么就谈到他自己国家的国花——油橄榄,他异常兴奋,竟说得泪花点点。我也不由自主又谈起梅花,他说他的,我说我的,他说的我不太懂,我相信我说的他也不懂,虽然梅花不是国花,有一点是相通的,对一种花的深入灵魂的热爱。⑪梅花,几千年的书香缭绕得骨清魂香,几千年的诗心陶冶得如此美丽。中国人心里千回百转的梅魂,在与世界相遇的过程中焕发出独异的魅力,成为民族精神的写照。(取材于苏菲的同名散文,有删改)8.请赏析第⑨段划线句的语言特色。9.本文记录了与四位外国友人“说起梅花”的经历,请分析作者这样构思的意图。 10.评析本文所表达的思想意义。11.《红楼梦》中哪一位人物的品性同梅花最为相似,堪称梅仙?请结合本文和《红楼梦》具体内容,阐述理由。【答案】8.①从修辞上,作者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来强调梅花对人的多重价值,用比喻把梅花比成人间尤物,人间与仙境的使者,表明梅花能提升人的境界。②从句式上,作者运用整句来描写不同的赏梅情景,构建起对梅花的全面理解,强调自己对梅花品质格调的深刻理解,同时整散结合,句式参差,错落有致,节奏顿挫,音韵和谐,适合于描绘梅花以及和梅花相关的意境。③从用词上,作者大量选用四字短语和双音节词来描摹赏梅的情境,节奏明快,铿锵有力。.9.以几位外国人对中国梅花的好奇、不解、误解为主线来谋篇布局,构思巧妙而自然。一方面从作者的名字翻译切入,对梅花的内涵的阐释由表及里,逐步深入与丰富,凸显梅花独特的美感和魅力,阐发了梅花所凝聚的民族精神;另一方面,表现了外国人与中国文化的隔膜,流露出对交流和理解的渴望,表明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必要性和紧迫性。10.表达了作者对梅花自强不息,不屈不挠,清高孤傲,铁骨冰心等美好品质的赞美,同时也对梅花所凝聚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赞美,表现了外国人与中国文化的隔膜,流露出对交流和理解的渴望。11.李纨堪称“梅仙”。因为李纨和文中梅花一样,不受尘埃半点侵,她谨遵宗法礼教,课子守节,品行端庄,有着梅花般绝处逢生的沧桑的品性;李纨洁身自好,与世无争,安静平和,远离是非,自得其乐;清雅的李纨,有着梅花般晓寒霜姿、傲雪吐艳的风骨。【解析】【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1)从修辞角度分析“我怎么能告诉……”“怎么才能告诉他……”“怎样还能告诉……”构成排比,“万木萧瑟,大雪压境,一树独放,傲雪吐艳,那种惊心动魄的震撼”“千年老梅,铁枝铜干,如枯若死,琼枝微绽,那种绝处逢生的沧桑”“人困于情,辗转反侧,幽梅香袭,悄然而去,那种神魂颠倒的迷离”,从不同角度写梅花的多重价值;“梅花是人间尤物,人间与仙境的使者”运用比喻手法,把梅花比成人间尤物,人间与仙境的使者,表明梅花能提升人的境界。(2)从句式角度分析三个“我怎么能告诉……”“怎么才能告……”“怎样还能告诉……”句式整齐,描述赏梅的不同境界;“那种惊心动魄的震撼”“那种绝处逢生的沧桑”“那种神魂颠倒的迷离”同样运用整句写出对梅花品质格调的深刻理解,构建起对梅花的全面理解;同时也有散句,如“如果赏梅在淡云,晓日,薄寒,细雨,或小桥,清溪,明窗,疏篱, 再加上诗酒横琴,林间吹笛,这时候你很难再做凡人”,这样句式参差,错落有致,节奏顿挫,音韵和谐,适合于描绘梅花以及和梅花相关的意境。(3)从词语运用的角度分析“万木萧瑟,大雪压境,一树独放,傲雪吐艳”“千年老梅,铁枝铜干,如枯若死,琼枝微绽”“人困于情,辗转反侧,幽梅香袭,悄然而去”,这些构建起梅花的独特环境或是赏梅的独特心境;“淡云,晓日,薄寒,细雨”“小桥,清溪,明窗,疏篱”运用双音节词刻画赏梅的情境,节奏明快,铿锵有力。【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的构思意图的能力。文章以外国人对梅花的好奇、不解与误解为主线来谋篇布局,构思巧妙而自然。根据“不料一些好事西方人非要知道我的中文名字”“第一次是有个墨西哥人问我名字,我就告诉他我的名字是梅,他又问‘梅’是什么意思,我说是一种花……梅花翻译成英语应该是plum,就是李子,迟疑了一下,就说plum。那人噢了一声,就不再问了,显然他对plum很熟悉,所以有些失望”“第二次一个美国人又因为我的中文名问起梅花,我……说,是一种花,中国最美的花……那人就说‘是玫瑰花’。我有点失望,进一步启发说,这种花,很美,在冬天开放,中国人最喜欢,经常把它们画成画挂墙上,写进诗里。那人想了想说:‘是牡丹吧,牡丹又大又美,我看很多中国人的家里挂着牡丹花。而且牡丹是我唯一认识的中国花。’我一听又没有希望了,也难怪,很少美国人了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何况一种花草”“第三个问的是搞音乐的意大利人,是搞音乐的,我想这人是有艺术感受力的,反正他没见过梅花,就信口开河起来……我说梅花是中国最美的花,有几千年的栽培史”可知,文章从作者的名字翻译切入,对梅花的内涵的阐释由表及里,逐步深入与丰富,凸显梅花独特的美感和魅力,阐发了梅花所凝聚的民族精神。根据“有一次和一个希腊友人闲聊,不知怎么就谈到他自己国家的国花——油橄榄,他异常兴奋,竟说得泪花点点。我也不由自主又谈起梅花,他说他的,我说我的,他说的我不太懂,我相信我说的他也不懂,虽然梅花不是国花,有一点是相通的,对一种花的深入灵魂的热爱”“梅花是我们中国民族精神的象征,凌寒飘香,不屈不挠,自强不息,铁骨冰心……从网上找出梅花的照片与绘画作品,其中有一幅《墨梅》。那人端详半天,说,很像桃花嘛,枯瘦的桃花,还有黑色的,很稀有的颜色。我不再想解释那是墨梅,也不想再说那种梅花的美就在于疏、瘦、清、斜”“显然这位艺术家也误解了梅花”可知,几位外国人对中国梅花的好奇、不解、误解,表现了外国人与中国文化的隔膜,流露出对交流和理解的渴望,表现出对中国文化的关注,也表明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必要性和紧迫性。【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析本文所表达的思想意义的能力。 结合“我说梅花是被中国人挂在墙上,捧在手上,供在心里的,是深入血液和灵魂的一种花”“我说梅花是中国最美的花,有几千年的栽培史。梅花是我们中国民族精神的象征,凌寒飘香,不屈不挠,自强不息,铁骨冰心”“我不再想解释那是墨梅,也不想再说梅花的美就在于疏、瘦、清、斜”“千年老梅,铁枝铜干,如枯若死,一夜风雪后,突然琼枝吐艳,那种绝处逢生的沧桑感。怎样才能告诉他,当你为情所困,辗转反侧……这时候你很难再做凡人,梅花是人间尤物,人间与仙境的使者”“梅花,几千年的书香缭绕得骨清魂香,几千年的诗心陶冶得如此美丽。中国人心里千回百转的梅魂,在与世界相遇的过程中焕发出独异的魅力,成为民族精神的写照”等分析,文章对梅花的内涵的阐释由表及里,逐步深入与丰富凸显梅花独特的美感和魅力,表达了作者对梅花自强不息,不屈不挠,清高孤傲,铁骨冰心等美好品质的赞美,也表现了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隔膜,流露出作者对交流和理解的渴望。【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中的人物形象的能力。结合“梅花的美就在于疏、瘦、清、斜”“梅花是我们中国民族精神的象征,凌寒飘香,不屈不挠,自强不息,铁骨冰心”“万木萧瑟,大雪压境,一树独放,傲雪吐艳,那种惊心动魄的震撼……千年老梅,铁枝铜干,如枯若死,琼枝微绽,那种绝处逢生的沧桑”分析,《红楼梦》中李纨是青年孀妇,她谨遵宗法礼教,课子守节,品行端庄,有着梅花般绝处逢生的沧桑的品性;结合“人困于情,辗转反侧,幽梅香袭,悄然而去,那种神魂颠倒的迷离。梅花的美是摄人魂魄的”和她的居所稻香村——‘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分析,李纨洁身自好,与世无争,安静平和,就像开在竹篱茅舍间的梅花一样,远离是非,自得其乐;结合“梅花的美是摄人魂魄的,如果赏梅在淡云,晓日,薄寒,细雨,或小桥,清溪,明窗,疏篱,再加上诗酒横琴,林间吹笛,这时候你很难再做凡人,梅花是人间尤物,人间与仙境的使者”分析,探春要起诗社,李纨第一个站出来支持,自荐为社长,立下规矩,承担了组织者和评论者的重任。清雅的李纨,有着梅花般晓寒霜姿、傲雪吐艳的风骨。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赤壁怀古》①【宋】苏辙新破荆州得水军,鼓行夏口气如云。千艘已共长江崄,百胜安知赤壁焚。觜距②方强要一斗,君臣已定势三分。古来伐国须观衅③,意突成功所未闻。《赤壁》【清】赵翼③ 依然形胜扼荆襄,赤壁山前故垒长。乌鹊南飞无魏地,大江东去有周郎。千秋人物三分国,一片山河百战场。今日经过已陈迹,月明渔父唱沧浪。【注】①此诗大约作于元丰三年,苏辙到黄州看望苏轼之时。此前北宋在与西夏的多次战役中处弱势,此后北宋又出兵伐夏,但各军因粮草不济,无功而返。在对夏政策上,苏辙一直主张退守求和的态度。②觜距:鸟类的嘴和爪,比喻战斗的武器。③观衅:窥伺敌人的间隙以便行动。④赵翼:清代史学家、诗人,这首诗是他弃官归乡,途经赤壁时所作。12.选出没有在这两首诗中出现过的一项艺术手法()A.虚实结合B.今昔对照C.托物言志D.借古讽今13.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诗首联写曹操“破荆州,下江陵”时的意气风发,与苏轼《赤壁赋》所依据的历史事实基本相同。B.苏诗中“安知”一词强调了曹军在赤壁的意外惨败,并与结句“未闻”形成呼应。C.赵诗颔联化用苏轼《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形象地写出赤壁一战曹操兵败、周瑜得胜的结局。D.赵诗尾联用典,“沧浪”指渔父劝慰屈原的短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14.这两首诗同为赤壁怀古之作,但寄寓的情志有所不同,请结合这两首诗的尾联分析。【答案】12.C13.D14.苏辙诗尾联从曹操的失败中得出结论,认为自古以来攻伐他国需要等待时机、准备充分,想要突然成功是不可能的,表达对国事的担忧。赵翼诗尾联写赤壁古战场已为陈迹,只剩明月下渔父的吟唱。往事如烟,胜败成空,表达了脱离政治纠葛后淡泊超脱的心境和不慕名利的归隐之意。【解析】【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艺术手法的能力。两首诗都是咏史怀古史,写过去为虚,现在为实;苏诗从赤壁之战中引出教训,借古讽今,隐含对统治者贸然出兵的批判;赵诗从历史与现实的差异,时间与空间的对照来表现今昔之感。两首诗都没有托物言志。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 D.“‘沧浪’指渔父劝慰屈原的短歌”错误。“月明渔父唱沧浪”,渔夫在月光下唱着歌谣。“沧浪”此处指渔歌。故选D。【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比较阅读之赏析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苏辙此诗的尾联“古来伐国须观衅,意突成功所未闻”,认为自古以来攻伐他国需要等待时机、准备充分,想要突然成功是不可能的。这是借对曹操失败的评论,表达了对当时的统治者宋神宗贸然进攻西夏的批判之情。赵诗写三国鼎盛时期的骁勇善战的豪杰只存于人心,赤壁古战场已为历史陈迹,现在只剩明月高照、渔父吟唱的安逸无忧的景象。诗人写即目所见,着力于感怀三国历史,借此表达往事如烟、山河遗迹、胜败成空的感叹,抒发历史变迁的沧桑之感。与潇洒自在的渔父相比,那些在政治上曾一度风云显赫的人们也显得可怜可叹了。作者盛年退隐,甘愿从轰轰烈烈归于平淡安静,是对人生的彻悟,也是千帆历尽后的豁然开朗,借渔父的形象表达了自己脱离政治纠葛后淡泊超脱的心境和不慕名利的归隐之意。阅读下文,完成小题。《李温陵传》(节选)【明】袁中道①李温陵者,名贽①。少举孝廉,后为姚安太守。为守,法令清简,不言而治。久之,厌圭组,遂入鸡足山阅《龙藏》不出。御史刘维寄其节,疏令致仕以归。初与黄安耿子庸善,罢郡遂不归,携妻女客黄安。体素癯,澹于声色,又癖洁,恶近妇人,故虽无子,不置妾婢。后妻女欲归,趣归之。自称“流寓客子”。既无家累,又断俗缘,参求乘理,极其超悟。②公至麻城龙潭湖上,与僧无念、周友山、丘坦之聚,闭门下键,日以读书为事。一日恶头痒,倦于梳栉,遂去其发,独存鬓须。公气既激昂,行复诡异,钦其才,畏其笔,始有以幻语闻当事。当事者误信而逐之,火其兰若,而马御史经纶②遂恭迎之于北通州。又会当事者欲刊异端以正文体疏论之遣金吾缇骑逮公。③公病,病中复定所作《易因》,其名曰《九正易因》。常曰:“我得《九正易因》,死快矣。”《易因》成,病转甚。至是逮者至,邸舍匆匆,公以问马公。马公曰:“卫士至。”公力疾起,行数步,大声曰:“是为我也。为我取门片来!”遂卧其上,疾呼曰:“速行!我罪人也,不宜留。”马公愿从。公曰:“逐臣不入城,制也。且君有老父在。”马公曰:“朝廷以先生为妖人,我藏妖人者也。死则俱死耳。终不令先生往而己独留。”马公卒同行。至通州城外,都门之牍尼马公行者纷至,其仆数十人,奉其父命,泣留之。马公不听,竟与公偕。明日,大金吾置讯,侍者掖而入,卧于阶上。金吾曰:“若何以妄著书?”公曰:“罪人著书甚多,具在,于圣教有益无损。”大金吾笑其倔强,狱竟无所置词,大略止回籍耳。久之旨不下,公于狱舍中作诗读书自如。一日,呼侍者剃发。侍者去,遂持刀自割其喉。时 马公以事缓,归觐其父,至是闻而伤之,曰:“吾护持不谨,以致于斯也。伤哉!”乃归其骸于通,为之大治冢墓,营佛刹云。【注】①李贽,字宏甫,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明代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一代宗师。②马经纶,通州人,曾做御史,后因直言被削职回乡。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1)澹于声色()(2)妻女欲归,趣归之()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1)逐臣不入城,制也()A.控制B.限制C.裁决D.制度(2)都门之牍尼马公行者纷至()A.跟随B.阻止C.趋近D.迎接17.第②段画波浪线部分有两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两处标识出来。又会当事者欲刊异端以正文体疏论之遣金吾缇骑逮公。18.把第①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久之,厌圭组,遂入鸡足山阅《龙藏》不出。御史刘维寄其节,疏令致仕以归。19.作者为什么在《李温陵传》中花许多笔墨写马经纶?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20.请从文体角度比较《李温陵传》与《枕中十书序》叙李贽去世一事的差异。予诘之曰:“尔数部中,谁是最得意者?”卓吾曰:“皆得意也,皆不可忽也。《藏书》,予一生精神所寄也;《焚书》,予一生事迹所寄也;《说书》,予一生学问所寄也。别有十种,约六百余纸,于中或集诸书,或附己意,此予一生神通,游戏三昧所寄也,尚未终册,完当请门下校之。”自是分袂,伊南我北。不数年,卓吾竟以祸殒,惜哉!(选自袁宏道《枕中十书序》)【答案】15.①.澹:冷淡,不喜欢。②.趣:通“促”,立刻,迅速。16.(1)D(2)B17.又会当事者欲刊异端以正文体/疏论之/遣金吾缇骑逮公。18.时间长了,李先生讨厌官场束缚,就到鸡足山里看佛经,隐居不出了。御史刘维很佩服李先生的节操,上奏朝廷让他退休回老家。19.①写李温陵被地方官从麻城龙潭湖赶走后,马经纶把他接回家,突出李温陵与马经纶友情深厚,也从侧面表现了李温陵受人敬重。②写李温陵被捕时不让马经纶跟随,在马经纶回家探望父亲时在狱中自杀,突出李温陵一人做事一人当,不牵连朋友的高尚品格。20.①《李温陵传》是一篇人物传记,主要记述了李贽的生平事迹,传记对人物的生平事件 记述详细,所以这篇文章中对李贽的死记述的很详细。②《枕中十书序》是一篇袁宏道评论李贽生平事迹和其写作成就的文章,题干中所选文字高度赞扬了李贽做学问的用心,作者用“祸殒”抒发对李贽拥有超人的才能但却在狱中去世感到痛惜之情。【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1)澹:冷淡,不喜欢。句意:不喜欢音乐美女。(2)趣:通“促”,立刻,迅速。句意:老婆女儿想回老家,他立刻打发她们回去。【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1)制:规定,制度。句意:被贬谪的官员不准进北京城,这是朝廷规定。故选D。(2)尼:阻止。句意:京城里阻止马经纶进京的文书纷纷而至。故选B。【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又恰逢当局正在打击异端邪说来纠正文体,于是就被检举并上奏到朝廷判处他的罪行,朝廷就派锦衣卫快马逮捕李先生。“又会当事者欲刊异端以正文体”中“刊异端以正文体”是指打击异端邪说来纠正文体,“文体”是宾语,“疏论之”中“疏”是上奏,“论”是判罪,由此可知这两个句子是两个意思,所以应该从“疏论之”前边断开;“遣金吾缇骑逮公”中“金吾缇骑”是朝廷派遣的逮捕李先生的人,“逮”是谓语,“公”是宾语,这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所以应该从“遣金吾缇骑逮公”前边断开。故原句应断为:又会当事者欲刊异端以正文体/疏论之/遣金吾缇骑逮公。【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圭”,古代测日影的器具,这里指官场;“组”,名词作动词,束缚;“寄”,佩服;“疏”,上奏章;“致仕”,退休。【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原文第二段“当事者误信而逐之,火其兰若,而马御史经纶遂恭迎之于北通州”可知,马经纶把他接回家,突出李温陵与马经纶友情深厚。是被陷害而不得不离开麻城龙潭湖,此时马经纶把他接回家,突出李温陵与马经纶友情深厚,文中“恭迎”也从侧面表现 了李温陵受人敬重。根据原文最后一段“公曰:‘逐臣不入城,制也。且君有老父在。’”可知,李温陵被捕时,极力阻止马经纶跟随;“一日,呼侍者剃发。侍者去,遂持刀自割其喉。时马公以事缓,归觐其父,至是闻而伤之”可知,李温陵选择在马经纶回家探望父亲时在狱中自杀,突出李温陵一人做事一人当,不牵连朋友的高尚品格。【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分析比较文体的能力。《李温陵传》是一篇人物传记,人物传记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根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的编排、描写与说明而成。传记和历史关系密切,某些写作年代久远的传记常被人们当史料看待。根据传记的特点,本文对李温陵死的情况记叙比较详细,“一日,呼侍者剃发。侍者去,遂持刀自割其喉。时马公以事缓,归觐其父,至是闻而伤之”记叙了李温陵在好友马经纶回家探望父亲时持刀割喉而死,“乃归其骸于通,为之大治冢墓,营佛刹云”记叙了马经纶在李温陵死后为其他大修坟墓,还造了一座寺庙。《枕中十书序》是一篇袁宏道评论李贽生平事迹和其写作成就的文章,该文重在评论,文章引用李温陵的话高度赞扬了李贽做学问的用心,“自是分袂,伊南我北。不数年,卓吾竟以祸殒,惜哉”说明两人自此分别后没有再见面,“祸殒”表达了作者对李温陵意外死亡的意外,伤感,“惜哉”表达了作者对李温陵拥有丰富的学识却受迫害的惋惜。参考译文:①李温陵先生,名叫李贽。年轻时被提拔为孝廉,后来当上云南姚安太守。李先生当太守,法律命令很简单,他话很少,而地方太平。时间长了,李先生讨厌官场束缚,就到鸡足山里看佛经,隐居不出了。御史刘维很佩服李先生的节操,上奏朝廷让他退休回老家。起初李先生与湖北黄安耿子庸关系很好,辞了太守后,于是也不回泉州老家。他带着妻子女儿客居黄安。他长得很瘦,不喜欢音乐美女,又有洁癖,讨厌接近女人,所以他虽然没有儿子,也不讨小老婆。后来老婆女儿想回老家,他立刻打发她们回去。他自称“外地客人”,既没有家庭拖累,也不和俗人交往,追求佛法哲理,极其高明清晰。②李贽到麻城龙潭湖上,和无念和尚、周友山、丘坦之聚会,关了门,上了锁,天天以读书谈天为事。有一天头皮极痒,但又懒得洗头梳头,就剃了光头,只剩下了两鬓和胡子。李先生气宇轩昂,行为诡异,官场人物往往敬佩他的才能,而害怕他的文笔,开始有人以莫须有的罪名告发李先生,地方长官错误相信,而赶走了李先生,烧了李先生的芝佛院。于是被削职回乡的御史马经纶恭敬地把李先生接到河北通州。又恰逢当局正在打击异端邪说来纠正文体,于是就被检举并上奏到朝廷判处他的罪行,朝廷就派锦衣卫快马逮捕李先生。③刚到通州,李先生病了,在病中又校订了自己的著作《易因》,起名为《九正易因》。他常常说:“我写完《九正易因》,就是死了也痛快了。”《易因》写好了,先生病 重了。这时候,锦衣卫上门了,宿舍里面一片慌乱,李先生问马先生怎么回事。马先生说:“锦衣卫的人来了。”李先生强撑病体站了起来,走了几步,大声喊:“他们来是抓我的。给我拿一块门板来!”于是睡在门板上,大喊:“快走!我是罪人,不宜久留。”马先生愿意一起投案。李先生说:“被贬谪的官员不准进北京城,这是朝廷规定。而且您还有老父亲在。”马先生说:“朝廷认为先生是妖人,我是藏着妖人的人,要死我们一块儿死,决不让先生一个人进京受审,而我留在通州。”马先生终于一同进京。到了通州城外,京城里阻止马经纶进京的文书纷纷而至,家里的仆人几十人,以马老爷子的名义,哭着求马先生留下来。马先生不听,还是和李先生一起去坐牢。第二天,锦衣卫都督开始审讯李先生。看守人员扶着进门,李先生只能躺在台阶上。锦衣卫都督问:“你为什么乱写文章?”李先生说:“我写了很多文章,都在那里,对于教化是有益无害。”都督嘲笑他顽固不化。案子审完了,也没有什么实质罪行,大致结果就是阻止回泉州原籍。时间长了,判决结果还不下来,李先生在牢房里读书写字,和平时一样。一天,他喊看守人员来给他理发。看守人员离开了,李先生就拿着剃刀割自己的喉管。当时马先生因为案情缓和,回通州拜见父亲,此时得知消息,非常悲痛,说:“我没有照顾好李先生,竟然受到这样的灾祸。痛苦啊!”于是把李先生的遗体运到通州,为他大修坟墓,还造了一座寺庙。阅读下文,完成小题。《杂说》【明】李贽①《拜月》《西厢》,化工也;《琵琶》,画工也。夫所谓画工者,以其能夺天地之化工,而其孰知天地之无工乎!今夫天之所生,地之所长,百卉具在,人见而爱之矣。至觅其工,了不可得,岂其智固不能得之与?要知造化无工,□有神圣,亦不能识知化工之所在,而其谁能得之?由此观之,画工虽巧,已落二义矣。文章之事,寸心千古,可悲也夫!②杂剧院本,游戏之上乘也。《西厢》、《拜月》,何工之有?盖工莫工于《琵琶》矣。彼高生者,固已殚其力之所能工。惟作者穷巧极工,不遗余力,是故语尽而意亦尽,词竭而味索然亦随以竭。吾尝观览《琵琶》而弹之矣,一弹而叹,再弹而怨,三弹而向之怨叹无复存者,此其故何邪?岂其似真非真,所以入人之心者不深邪?盖虽工巧之极,其气力限量,只可达于皮肤骨血之间;则其感人,仅仅如是,何足怪哉!《西厢》、《拜月》,□不如是。意者宇宙之内本自有如此可喜之人,如化工之于物,其工巧自不可思议耳。③且夫世之真能文者,此其初皆非有意于为文也。其胸中有如许无状可怪之事,其喉间有如许欲吐而不敢吐之物,其口头又时时有许多欲语而莫可所以告语之处,蓄极积久,势不能遏。一旦见景生情,触目兴叹,夺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诉心中之不平,感数奇于千载。④呜呼!若彼作者,吾安能见之与! (有删改)21.可填入第①、②段方框处的虚词是()A.况,亦B.将,则C.虽,乃D.或,反22.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西厢》《拜月》《琵琶》都是杂剧院本。B.作者认为《西厢》《拜月》是自然天成的。C.作者对《琵琶》之工巧是持否定态度的。D.作者认为为文应该重视文学积累,厚积薄发。23.概括第②段的论证思路。24.根据第③段李贽对“世之真能文者”的描述,结合《李温陵传》、《枕中十书序》,判断他自己是否属于真能文者,并阐述理由。【答案】21.C22.A23.首先提出观点,元人杂剧是游戏娱乐文章的最高层次,并举例说明。接着从反面举例论证过分雕琢的作品不能深入人心。最后点明自然天成作品的艺术价值之高。24.李贽属于真能文者。李贽病中还在执着写书,可见作品出自真性情,是不吐不快;官府说他“胡乱写书”,可见他“胸中有如许无状可怪之事”,并写了出来。李贽评价自己的书都是得意之作,是描摹人生、寄托理想、抒发性情的积久而成的作品。其作品都属天成之作,泣血之作,无意之作。【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第一处,“有神圣,亦不能识知化工之所在”,即使具有很高的智商,可也找不到“化工”在什么地方。此处应表假设,应选用“虽”。第二处,“《西厢》、《拜月》,不如是”,结合语境,应是“而《拜月》《西厢》,却不是这样”,此处表转折,应选用“乃”。故选C。【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都是杂剧院本”错误,结合“杂剧院本,游戏之上乘也。《西厢拜月》,何工之有?盖工莫工于《琵琶》”分析,元人杂剧,是游戏娱乐文章的最高层次了,《拜月》、《西厢》,有一丝一毫的雕琢痕迹吗?大概雕琢下功夫最多的该是《琵琶》一书。则《琵琶》应不属于杂剧院本。故选A。 【2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证思路的能力。“杂剧院本,游戏之上乘也也。《西厢》、《拜月》,何工之有”,开篇首先提出观点,元人杂剧是游戏娱乐文章的最高层次;“盖工莫工于《琵琶》矣”“惟作者穷巧极工,不遗余力,是故语尽而意亦尽,词竭而味索然亦随以竭……盖虽工巧之极,其气力限量,只可达于皮肤骨血之间”,大概雕琢下功夫最多的该是《琵琶》一书吧。正是由于他不遗余力地人工雕琢,才使该作品到最后是语尽意也尽,词竭之后味道也不存在了。大概是写作工巧过了头了,就会使文章内容比较肤浅,文章的影响力仅能进入皮肤而不能深入骨髓。从反面举例论证过分工巧反而使作品肤浅,不能打动人心;“宇宙之内本自有如此可喜之人,如化工之于物,其工巧自不可思议耳”,在这个世界上,原本真有这样可喜的人,好比化工与客观世界的物体的关系,它的工巧原本就让人不可思议。最后总结自然天成作品的艺术价值。【2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观点,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首先明确李贽属于真能文者。结合“世之真能文者,此其初皆非有意于为文也。其胸中有如许无状可怪之事”“公病,病中复定所作《易因》,其名曰《九正易因》。常曰:‘我得《九正易因》,死快矣’”“以妄著书”可分析出,李贽病中还在写书,是不吐不快,且写书出自真性情,表达心中诸多不可名状、可怪之事。结合“其喉间有如许欲吐而不敢吐之物,其口头又时时有许多欲语而莫可所以告语之处,蓄极积久,势不能遏”“皆得意也,皆不可忽也。《藏书》,予一生精神所寄也;《焚书》,予一生事迹所寄也;《说书》,予一生学问所寄也。别有十种,约六百余纸,于中或集诸书,或附己意,此予一生神通,游戏三昧所寄也”可知,(所有的书)都是我得意的作品。都不能忽视。《藏书》,是我一生的精神寄托;《焚书》,是我一生经历的寄托;《说书》,是我一生学问的寄托。另外还有十本书,大约六百多张纸,在其中或者汇集了几本书(的内容),或者附加了我自己的想法,这是我一生的精神通达,娱乐让自己心神宁静时的寄托。据此分析出,李贽的书,是“蓄极积久,势不能遏”,是人生阅历的积淀,是思想感情的勃发,是可见真性情的天成之作,泣血之作,无意之作。参考译文:《拜月》《西厢》,是属于自然界自然天成的东西,没有丝毫人工雕琢的痕迹。而《琵琶》,则好象是用意刻画出来的作品。所谓画工即用心雕琢出来的作品,作者认为他能够模仿天地的化工,而作者哪里知道天地生长的万物是根本不露任何雕琢刻划的痕迹的。现今天地所生长的,百花百草都是,每个人见了都会喜欢,要想寻找它生长的轨迹,根本找不 到,难道是人们的智慧不高,因而看不出它的雕琢痕迹吗?要知道造化是没有痕迹可寻找的。你虽然具有很高的智商,可也找不到“化工”在什么地方,而谁又能获得它呢?由此来看,“画工”虽然方法巧妙,可已经落在第二个层次了。文章千古事,得知寸心知。真是可悲啊!元人杂剧,是游戏娱乐文章的最高层次了,《拜月》、《西厢》,有一丝一毫的雕琢痕迹吗?大概雕琢下功夫最多的该是《琵琶》一书吧。该书的作者高生,确实使用了种种凡是可以拿来使用来的技巧了,正是由于他不遗余力地人工雕琢,才使该作品到最后是语尽意也尽,词竭之后味道也不存在了。我曾仔细研究过《琵琶》一书,第一遍感觉不怎么样,第二遍感到有问题,看过三遍之后真是无话可讲了。这是什么原因呢?难道其中事情不够真,所以不能够打动人吗?大概是写作工巧过了头了,就会使文章内容比较肤浅,文章的影响力仅能进入皮肤而不能深入骨髓,它能够打动人的地方,仅此而已,这有什么可奇怪的呢?而《拜月》《西厢》,却不是这样,感觉在这个世界上,原本真有这样可喜的人,好比化工与客观世界的物体的关系,它的工巧原本就让人不可思议。而且世界上真会作文章的人,在其当初开始写文章之时,大都没有意思到他是要写文章,心中有这么多不可名状、可怪之事,其喉间有这么多欲吐而不敢吐之物,其口头又时时有许多想说而又没法去找地方去说的事情,蓄积的太多太久了,没有办法把它遏制住。一旦见景生情,就会触目兴叹,借酒浇愁,借助文章诉说心中的不平,感叹千年来命运的好坏。唉,至于那样的作者,我能见得到吗?三、写作25.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ChatGPT是一款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程序,它能够通过学习和理解人类的语言来和人类进行对话,甚至能按要求写诗歌、小说、论文。有些大学将使用ChatGPT视作抄袭,禁止学生使用;但也有人不以为然。对此,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科技向善要靠法规与伦理约束ChatGPT,让学生的作业效率大大提高,却也容易产生学术欺诈。人们享受着诸如ChatGPT等人工智能科技发展的成果时,也在被动接受科技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在亡羊补牢中奔忙不已。一场关于科技的伦理革命、法规革命确实很有必要。从长远看,回答好科技如何纠偏、怎样向善的问题,更是一种未雨绸缪。想必很多人都有过这种体验:手中的线越放越长,人对风筝的驾驭感就越来越弱。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 度改变人类生活,如果说过去的科技还是精英化的,那么在当下以及更远的未来,则是大众化的、普及化的。这意味着,科技将触及更多未知领域,诸多可预见、不可预见的风险正在加速集聚。比如,脸书人工智能研究所的一个项目中,两个聊天机器人竟然自行发展出了人类无法读懂的语言。比如,有科学家预言一百年内人类就可以向“神人”迈进,而就在去年,世界首例基因编辑婴儿诞生了。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其负外部性正加速溢出,甚至超出了人类可控的范围。如果不能防患未然,我们就无异于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鉴古知今,察往知来。引导科技向善,我们必须弄清科技是如何“作恶”的。技术本身是中性的,不存在“原罪”一说,如今显现的种种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问题。当一种新技术、新业态萌芽时,本身自然存在不完善之处,但各路人马在利益的驱使下一味地抢占先机,甚至乱加利用,势必催生一系列乱象。而监管举措的出台、法律法规的制定、社会共识的达成等,往往带有一定的滞后性,这在无形中加剧着技术的野蛮生长。就拿20世纪的科技发明来说,从核武器到塑料袋,很多都是毁誉参半。这正反映出科技改变人类社会的深刻之处,一旦“缰绳”套得太晚,这匹“野马”就要横冲直撞,甚至造成不可逆的负面影响。科学的意义,永远在于展现其天使的一面而非魔鬼的一面,在于为人所用,而非让人类自毁长城。其间的尺度,完全存乎人心。在面对科技时,我们不能不保持敬畏;在利用科技时,我们既需大智大勇又需至纤至悉。也正是因为要管住“人”,所以科技向善不能空谈,必须以科技伦理尤其是严苛规则来捍卫。就比如,谷歌曾因将用户“同意”选项设定为“全局默认设置”,被处以5000万欧元的天价罚款。说到底,人是科技的尺度,价值观决定着科技的方向。未来新技术还会层出不穷,社会治理面临的挑战势必越来越多。只有完善规则、管好人心,我们才能充分享受科技红利。如果说科技决定了一个时代的起跑速度,那么价值观则决定了它最终能跑多远。永远不要沦为技术的囚徒,始终恪守着法律法规、公序良俗,坚信“技术为体、文化为魂”,人类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材料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点出“ChatGPT”概念和特殊作用;第二部分则交待不同学校或人们对待“ChatGPT”的不同态度。总体来说,对待“ChatGPT”这类人工智能技术既要肯定其出现是人类创新和突破的结果,对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思想、思维等方面的积极影响,还要看到其对人们的消极影响;既要看到人们对这类技术的积极利用,又要 看到人们的主动抵制。当然,最应意识到的是,科技本无罪,关键还是在于人类如何去运用这些高科技,以更好地造福人类。对此,写作时,首先应正确理解“ChatGPT”这类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产生、意义、影响及人们应有的正确态度和做法等,然后由此引发对科技发展的全面思考。如,新事物新技术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有一定的必然性;人们对它的认识和理解也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我们对它的态度也会逐步理性和客观。因此,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学会辩证全面深入认识新生事物,合理有节制地运用新技术,做新技术的主人而不是被新技术所主宰牵制。立意:1.对人工智能既要乐观以待,也要秉烛忧思。2.用乐观的心态迎接人工智能,让其为我所用。3.宁用保守的眼光去接受人工智能。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上海市实验学校2022届高三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
上海市建平中学2022届高三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
湖北省沙市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语文下学期2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上海市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
浙江省杭州市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湖南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语文下学期3月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湖南省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语文下学期3月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浙江省浙里卷天下百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三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考 - 模拟考试
发布时间:2023-04-26 09:33:02
页数:21
价格:¥3
大小:49.58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