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川省内江市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检测试卷(Word版附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9

2/19

剩余1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内江市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期末检测题语文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选择题(1、2、3、4、5、7、10、11、12、14题)时,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其余试题时,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2.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答题卡收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杜甫夔州诗吟咏的“夔府”多古迹废墟。在艺术史领域,古迹废墟是富含时间感与内省性的审美对象,怀古思幽之情必然为历史的残迹及其磨灭所激发。夔州诗抒写的历史地理时空中,无论是《咏怀古迹五首》还是《秋兴八首》,都是将个人遭际与家国情怀贯注于历史尘埃中颓变失色的旧迹里,形成系列围绕古迹古人、故国旧事而关切现实、怀抱天下的空间抒写,可谓咏古人之遗迹而“己之性情俱现”。夔州诗注重抒写圣人英雄功业消逝所余之“遗迹”,它吟咏人物往往以“英爽赫奕,千载如生”的形象,与他们建功立业留下的“空迹”①对比。杜甫喜用“空”与“虚”字刻画遗迹,以功业被人事与自然消磨而消逝抒写动态的废墟场景。《上白帝城二首》写“英雄余事业,衰迈久风尘”,围绕白帝城与三国祠庙遗迹抒写访古与怀古时空,强调英雄之“事业”不断为时间“风尘”磨砺而成遗迹。通过对“空迹”动态的空间抒写,杜甫塑造了一种对于“纪念”本身的怀古,“英灵如过隙”,功业勋德转眼成空,纪念功业而建的祠庙高堂也终究人迹罕至,功业之迹、纪念之所都陷落于山野江水与时间组成的消逝之网中渐成废墟。夔州诗对遗迹与废墟的抒写往往沿着时间与文明的脉络,寄托着对中华正朔的忧心,呈现出境界阔大的象征意蕴。夔州“夷夏”混合,南诏、吐蕃都先后 引发战火,身处边地不断唤醒着杜甫的中华意识以及对中华文化正统脉络的怀想。夔府之文明与礼乐都在消退,“瘴”代指的物候与“蛮”代指的文化互为表里反复出现,通过这些意象与“地产厚而类繁”的中原景象对比,与圣人英雄遗迹结合描绘出一个华夏文明退场,唯有旧人旧事可追忆的“文化废墟”。因此,他在感慨“塞俗人无井,山田饭有沙”后就接着表达了对国朝恢复、雅颂重兴的期待,他对本地“风土恶”的评价,也建立在对华岳黄河的怀想上。杜甫由夔州一地拓展开到“中国”与“今昔”,塑造了意境阔大至华夏历史之“正”与“变”的空间。杜甫的空间抒写并不止于当下的山林皋壤,而是以主观思绪赋予地点与空间社会意义。他把“废墟空间”塑造由一时一地,推向空间阔大、时间悠远的象征层次:以“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抒写王朝与文明的多事之秋;以“汉朝陵墓对南山,胡虏千秋尚入关”的长时段时空塑造,将王朝危机颓败与华夏文明的危机颓败融于一体进行观照。夔州诗中的空间抒写因而由夔州延展开来,由西南至天下,由当下至往昔,以地理为表而文化为里,形成个体与家国、个体与历史、个体与道统血脉相连的浑厚诗境。在地理书写之外,夔州诗的怀古空间塑造以历史的“空迹”与“废墟”意象为枢纽,既有对 旧迹的游观追思,也有对“文章精神”之遗迹的追慕,并从夔州促狭的地理时空拓出,将家国兴亡、礼乐盛衰的动态历史时空放置在怀古空间抒写中,为怀古诗创作传统增添了浑厚的时空结构与美学意蕴。(摘编自孙纪文、王猛《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杜甫夔州诗的“遗迹”与“废墟”空间抒写》)【注】①空迹:前人空自留下的遗迹,空也含有清冷寂寥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怀古思幽之情必然诞生于感官心灵对艺术史领域中富含时间感与内省性的审美对象的观照中。B.夔州诗总是将圣人英雄“英爽赫奕,千载如生”的形象,与他们建功立业留下的“空迹”对比。 C.夔州诗中“文化废墟”意蕴丰富,寄托着杜甫对中华正统之忧和对国朝恢复、雅颂重兴的期待。D.“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同时观照王朝与华夏文明的共同危机,塑造长时段时空。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宗明义,点明杜甫夔州诗在古迹古人、故国旧事中寄托个人遭际与家国情怀的特质。 B.文章引用“塞俗人无井,山田饭有沙”,来表现夔州时期杜甫对中华文化正统脉络的怀想。 C.文章按总分总结构展开,主体部分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脉络清晰,思维顺畅,表意严谨。 D.文章末段不仅强调夔州诗空间抒写内蕴深厚的特点,也点明其对怀古诗创作传统的贡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夔州诗吟咏人物不止于悼念英雄人物本身的逝去,更着重抒写圣人英雄之事业不断为时间磨砺而成遗迹的感怀。B.夔州诗中的“文化废墟”由瘴蛮遍布、夷夏混合的夔州空间,富饶繁盛的中原景象与圣人英雄的遗迹共同构成。C.夔州诗在空间抒写上由夔州延展至天下,在时间抒写上由当下沟通往昔,表叙地理,里写文化,形成了浑厚诗境。D.因为夔州诗将书写地理与追思旧迹、追慕“文章精神”遗迹融合,所以能呈现家国兴亡、礼乐盛衰的动态历史时空。(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这是一个不平凡的十年。探月工程“三步走”圆满收官;“天问一号”实现从地月系到行星际探测的跨越;中国空间站建设全面开始实施,并开启有人长期驻留时代;运载火箭加快更新换代,形成陆地、海上多样化发射能力…… 中国航天行稳致远,创新发展,不断刷新攀登航天科技高峰的高度,不断拓展航天科技应用服务的广度。胸怀航天强国梦想,中国航天深刻把握世界科技发展大势,瞄准战略性、基础性、前沿性领 域,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突破,不断增强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空间科学探测和月球探测、火星探测、载人航天等航天工程的实施,使我们对宇宙、太阳、月球和火星的演化,以及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等问题有了更多认识,取得很多科学成果。我国航天正在加速建立自主可控的关键核心基础产品体系、技术体系与保障条件,实现重点装备和重大工程关键核心基础产品自主保障。中国航天的魅力不仅仅在于这些举世瞩目的成就,还在于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培养造就了一批科技创新人才,一批有坚定理想信念、高昂爱国热情、强烈责任担当的航天人才队伍。通过重大工程牵引,我国不断加强航天领域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工作者和创新团队的培养。从天宫、北斗、嫦娥到天和、天问、羲和,一大批航天青年挑大梁、担重任,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节选自光明日报《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材料二:不说情怀与责任,仅算经济账,航天探索的回报也极为可观。“航天的发展确实是需要高投入。但是,航天及其应用所产生的效益更大。据初步统计,可以达到110以上的投入产出比。”据国家航天局对地观测与数据中心主任赵坚介绍,目前,航天应用已经广泛用于国土资源调查、环境保护、农业发展、林草监测、防灾减灾、气象预报、海洋开发、交通运输、教育医疗、城乡建设等经济社会各个领域,衍生出的新技术应用,也已经进入千家万户,老百姓也能切身体会到航天科技所创造的美好生活。赵坚举例,通信广播卫星可以为民众开通全球移动通信、广播电视直播以及提供高速宽带上网,极大方便了人们在信息时代的数字化生活;卫星导航定位成了百姓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助手,极大方便了人们的交通和出行,改变了人 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气象卫星可以提供全球和特定地区的精准气象预报,为人们的衣食住行提供暖心、周到的气象保障。 “致广大而尽精微”是航天技术发展的重要遵循。在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跨越发展的同时,必须算好、用活这笔“经济账”。赵坚言词肯定地说。———节选自崔兴毅《中国航天,向未来》材料三:据俄罗斯卫星社网站11月28日报道,中方已经表示,欢迎其他国家的航天员进入中国空间站开展实验。目前已有多个国家向中国提出选派航天员参与中国空间站飞行任务的需求,中方与相关方面也正在开展对接协调,同时也在积极进行培训国外航天员的相关准备工作。报道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季启明表示,国际合作是航天发展的趋势潮流。在中国空间站研制建设过程中,中方始终坚持和平利用、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与多个航天机构和国际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交流合作。季启明表示,空间站进入到应用与发展阶段后,中方将继续秉承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与致力于和平利用外空的国家和地区一道,开展更多、更深入的务实合作,让中国空间站的科学技术成果造福全人类。报道称,本月早些时候,中国外交部表示,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始终立足自身,也一直面向世界。中国已经与多个航天机构和组织签署合作协议,实施了形式多样的合作项目。中国空间站是历史上此类项目首次向所有联合国会员国开放。———节选自上观网《中国空间站开放共享造福全人类》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空间站建设已经开始实施,并开启了有人长期驻留时代,有力地证明空间站建立的任务已经完成。B.中国航天能行稳致远是因为不断创新攀登航天科技高峰的高度,不断拓展航天科技应用服务的广度。 C.材料二中赵坚列举三种卫星在生活中的作用,是为了证明航天探索能带来可观而直接的经济回报。D.中国空间站向联合国会员国开放,既展现了科技自信,也是中方秉承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生动体现。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空间科学探测和月球探测、火星探测、载人航天等航天工程的实施,对我们取得众多科学成果有重要作用。B.航天事业培养造就了一批科技创新人才,航天青年在各大工程中挑大梁、担重任,二者是互相促进的关系。C.和情怀与责任相比,航天探索的经济回报对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更大,因此必须算好、用活。D.航天科技已经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广泛应用,始终致力于改善民生,为民众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6.中国航天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三则材料,简要概括说明。(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文本一:拐杖①楼道的转角处,有一根乌黑的拐杖。它的手柄已被磨亮了,而下端则绑着一团橡胶。它不就是楼上那位瘸腿的老太太的吗?听说她已经在前几天去世了。 ②老太太和我做了两年的邻居。她住四楼,我住三楼,在我的记忆里,老太太总是无声无息的,连她去了,也去得无声无息。③两年前,我搬进这幢房子时,就听说四楼住着一位瘸腿的老人,她没儿女,而我唯一一次跟她的交往是在半年前。那天,我下班较早,刚要开门,却听见上面在叫:“三楼的大姐,请帮我一下!” ④我寻声走向四楼,看见一位瘸腿的老太太扶着栏杆喘气———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老人,她虽然残废且病弱。但浑身却干净,我问道:“大娘,是您在叫我吗?”⑤她看我走近了,说:“大姐,我想请你帮我把拐杖拿到巷口去修一下,好吗?”说着她递给我十元钱,又指了指地上的拐杖。 ⑥我拿着拐杖看了看,问:“大娘,拐杖没有坏,怎么修呢?” ⑦老人笑了,说:“瞧我这记性!我忘了告诉你了,大姐,请你叫那位修鞋的师傅在拐杖下 面绑上一团橡胶就行了。我原来绑的掉了。”⑧听了这话,我才明白,原来老人怕拐杖磨损太快了。老人真吝啬!我心里想着,也没说什么就帮她拿去修了。⑨今天睹物,不禁思人,却物是人非了。⑩我打开门,收拾好一切就睡觉了。⑪“咚……咚咚……咚……”,看来是楼上的新住户在开舞会了。我用被子捂了头,那些可恶的声音还是穿过被子侵袭我的鼓膜,越睡越清醒,越清醒越烦躁。我怀念起以前的安宁来,怀念起那位已经去世了的行动不方便的老人来,我忍不住叹道:吝啬的老人啊!你的拐杖还没有磨损多少呢!橡胶还在。⑫“老人真的吝啬吗?”我忽有所悟地自问:“我不是从来没听见过拐杖敲楼板的声音吗?不正是因为那团绑在拐杖上的橡胶给了我安宁吗?”⑬我的心被一种暖暖的东西充实着,老人比谁都慷慨啊!⑭楼上的声音更大了,我觉得好像连我屋里的东西都在抖动!我睡意全无了!该怎么办呢?“拐杖!”我灵机一动,想了一个办法,我披衣下床,到楼梯转角处拿了那根拐杖向楼上走去。⑮我按了半天的门铃,终于有人开门了。果然,屋内有一群时髦的男女随着火热的音乐在卖力地舞着。见我来了,都望向这边。⑰“请问你找谁?”开门的姑娘问我。⑱“我是送拐杖来的!”我扬了扬手中的拐杖,说,“瞧,就是这根拐杖。对了,原来这里不是住着一位行动不方便的老大娘吗?这是她的拐杖!”⑲“哦,她是我的姨妈,已经去世了。这房子现在是我的了!”她斜了斜漂亮的大眼睛说:“这拐杖是我扔了的!” ⑳听她的口气,有些怪我多管闲事了,我并不理会她话中的弦外之意,说:“老大娘真好!可怎么就去世了呢?她自己行动不方便,还替别人着想。你瞧,这拐杖的下端还绑着团橡胶,她是怕自己拄拐杖的声音吵得楼下的邻居不安宁啊!老人真好!”那个姑娘美丽的脸慢慢变严肃了。沉默了好一会儿后,她从我手里接过了拐杖,说:“谢谢!”我道了声“打扰”就回家了。楼上的噪音消失了。拐杖又给了我一夜安宁。 以后,楼上再也没有什么噪音了。老太太在世时,她庇护着我,使我得到了安宁。而现在她的拐杖又庇护着我。生活远远不止一根绑有橡胶的拐杖那样简单。也许,这些朴实的东 西我们可以把它们叫作“爱”。(选自《小小说选刊精华本》)文本二:拐杖一七旬老翁,近来身体欠佳,卧床不起,便召回在外的五个子女,还有一个本村的养子。 “看来俺在世的日子不多了,你们看看,这屋里有什么值钱的东西,都搬回去吧。”不一会儿,老翁屋内的彩电、冰箱等值钱的东西都被五个子女搬空了,就剩下发愣的老翁和老实巴交的养子。“儿呀,你为何不动手,难道就没你喜欢的东西?”“爹,不是俺不要,俺知道该怎么做。”养子扶起老翁,“爹,到俺那去吧。”老翁嘴唇动了动,却啥也没说出来。 养子给老翁求医问药,端汤递水,但老翁还是去了。养父惟一的遗物只是一根拐杖。他拿起拐杖,不料,拐杖的抓手部分与拐杖身子分家了。即刻,从拐杖孔里洒落了一地的圈筒纸。养子定睛一看,竟然全是些定期存单。他数了一下,共十张,有人民币一万元整呢。 养子便叫来了哥哥、姐姐。哥哥、姐姐们的脸刷地红了,他们都说,平时数你最孝顺爹,还为爹治病,花去好多钱财。你才是真正的孝子,也只有你最有权利继承这笔遗产啊!(选自《北京晚报》,有删改)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本一第②段两个“无声无息”写出了老人给人的突出印象,这与她死后楼上的喧闹构成对比。B.文本一第⑧段说“老人真吝啬”,第瑏瑣段却说“老人比谁都慷慨”,前后反差使情节更曲折。 C.文本二中,亲生子女眼中只有财产,而养子却侍奉老翁到终老,孝道缺失的行为给读者以深思。D.两篇文章文风质朴,都是讲述关于“孝”的故事,通过老人的孤独,折射出不被善待的凄凉。8.文本一从“我”的视角来讲老人的故事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9.两篇小说都写到“拐杖”,请分析其各自用意。(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文本一: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 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选自《寡人之于国也》,有删改)文本二:公都子①曰:“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孟子曰:“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坏宫室以为洿池民无所安息弃田以为园囿使民不得衣食及纣之之身,天下又大乱。周公相武王诛纣,驱虎豹犀象而远之,天下大悦。“世衰道微,邪说暴行又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截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圣王不作,诸候放态,杨朱、墨程②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公明仪曰:‘庖有肥肉,既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享,此率兽而食人也。’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吾为此惧,闲③先圣之道,距杨墨,放淫辞,邪说不得作。”“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④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选自《孟子@滕文公章句下》,有删改)【注】①公都子:孟子弟子。②杨朱、墨翟:战国时人,杨朱主张“我”为中心;墨翟主张“兼爱”“非攻”。③闲:捍卫。④诐:偏颇。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坏宫室/以为洿池/民无所安息/弃田以为园囿/使民不得衣食/B.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坏宫室以为洿池/民无所安息弃田/以为园囿/使民不得衣食/ C.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坏宫室以为洿池/民无所安息/弃田以为园囿/使民不得衣食/D.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坏/宫室以为洿池/民无所安息/弃田以为园囿/使民不得衣食/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粟”,谷子,去壳后称为小米,也泛指谷类。这与成语“沧海一粟”中的“粟”的含义相同。 B.“加”,在文中是“更”的意思,与《游褒禅山记》“则其至又加少矣”中的“加”的含义相同。 C.“相”在文中是“辅佐”的意思,与《孔雀东南飞》“嬉戏莫相忘”中的“相”的含义不同。 D.“诸侯”,是中国古代对帝王的称呼,他们拥有自己的领地,世代掌握着统辖区域内的军政大权。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本二孟子开门见山直接回答了学生的疑问,强调自己并不是天性喜欢辩论,论辩实在是为情势所逼。B.文本二孟子对当时的社会状况看得十分透彻,他对与儒家思想相对立的杨朱和墨翟两家学说进行了批评。是出于不得已。C.文本二孟子在文章的末尾举大禹、周公、孔子三圣的事例,充分说明了他们的“好辩”也 D.文本一和文本二都阐述了君王要施行“仁政”,才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的道理,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5分) (2)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隋宫李商隐 紫泉①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②作帝家。玉玺不缘归日角③,锦帆应是到天涯。于今腐草无萤火④,终古垂杨⑤有暮鸦。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注]①紫泉:即紫渊,长安河名,因避唐高祖李渊讳而改名。②芜城:即广陵(今扬州)。③日角:额角突出,古人以为此乃帝王相,此喻指李渊。④古人以为萤火虫是腐草变化出来的。《隋书·炀帝纪》:“大业十二年,上于景华宫征求萤火,得数斛,夜出游山放之,光遍岩谷。”⑤垂杨:隋炀帝开运河,诏民献柳一株,赏绢一匹,堤岸遍布杨柳。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中的“锁”写紫泉宫被烟霞笼罩,写出了长安宫殿的阴森幽僻,这是下句隋炀帝欲取芜城为帝家的根本原因。B.“锦帆”,代指隋炀帝南巡的龙船,“锦”字状其豪奢,诗人拈取其耽于乘舟,贪图游乐这一典型事例,予以讽刺。C.“无萤火”“有暮鸦”,取隋炀帝聚萤佚乐和开河植柳两事,在鲜明对比中,感慨今昔,尽显历史沧桑。D.本诗尾联所写“《后庭花》”,与杜牧“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诗句中“后庭花”,意义相同。15.方东树《昭昧詹言》中评价李商隐在本诗中“寓议论于叙事,无使事之迹,无论断之迹,妙极妙极”。请分析本诗如何将议论融于写景叙事之中。(6分)(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杜甫《登高》中,用“,”两句,表达了诗人白发频添,酒杯难举,国难家恨郁积于心的悲愤之情。(2)《师说》中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是“,”。 (3 )古人常用春花秋月来抒发情思,面对春花、秋月、小楼上的东风,李煜感慨到“”,心忧故国,悲悔万分;面对春江、花朝和秋月,白居易则“”,他落寞孤饮,愁情无限。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7~19题。对外是开疆拓土,军威四震,国内则是相对的稳定和统一。一方面,南北文化交流①(融合、融和),使汉魏旧学(北朝)与齐梁新声(南朝)相互取长补短,②(吐故纳新、推陈出新);另一方面,中外贸易交通发达,“丝绸之路”引进来的不只是“胡商”会集,而且也带来了异国的礼俗、服装、音乐、美术以至各种宗教……无所畏惧无所顾忌地引进和吸取,无所束缚无所留恋地创造和革新,打破框框,突破传统,这就是产生文艺上所谓“盛唐之音”的社会氛围和思想基础。在诗歌上盛唐之音的顶峰首当其冲当然应推李白,无论从内容和形式,都如此。因为这里不只是一般的青春、边塞、江山、美景,而是笑傲王侯,蔑视世俗,不满现实,指斥人生,饮酒赋诗,纵情欢乐。那一代初露头角的知识分子要求突破各种传统的约束和羁勒;他们渴望建功立业,猎取功名富贵,进入社会上层;他们抱负满怀,纵情欢乐,傲岸不驯,恣意反抗……于是,盛唐艺术在这里奏出了最强音,痛快淋漓,天才极致,似乎没有任何约束,似乎毫无规范可循,一切都是冲口而出,随意创造,却都是这样的美妙奇异、层出不穷和③(匪夷所思、不可思议)。这里有不可预计的情感抒发,不可模拟的节奏音调……龚自珍说:“庄屈实二,不可以并,并之以为心,自白始”(《最录李白集》)。尽管时代的原因使李白缺乏庄周的思辨力量和屈原的深沉感情,但庄的飘逸和屈的瑰丽,在李白的天才作品中确已合而为一,达到了中国古代浪漫文学交响音诗的极峰。17.请从括号里的词语中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填入文中横线处。(3分)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3分)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0~21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一种包含菜品的自热米饭套餐(也称方便米饭),俘获了很多上班族和厨房“小白”的芳心。然而,近来有人发现自热米饭中的大米似乎与平常食用的大米不一样。自热米包里的大米不是原始颗粒的天然大米,而是①。其做法是将天然大米磨成米粉,加水做成米糊,蒸熟烘干,压制成大米的形状,最后抛光而成。也就是说,自热米饭里的大米是已经煮熟的“人造大米”(也称“重组米”)。为改善口感,重组大米生产过程中会添加食用玉米淀粉、糯米粉、马铃薯粉、魔芋精粉、单双甘油脂肪酸脂等。这些食品添加剂可以说是生产“人造大米”必不可少的,也是国家标准中允许在食品中使用的,②,对人体并没有危害。但是,③。因为自热米饭中的菜品和大米经过工业化生产的加工,营养成分均会有所流失,难以与新鲜食物媲美,且菜品为迎合大众口味及延长保存期,脂肪、盐等含量往往较高,不利于健康。消费者应客观看待此类产品,按需选择。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21.语段从三个方面回答了人们对“方便米饭”关心的问题,请用三个疑问句分别概括以上语段的内容。(3分)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材料一:“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于1935年9月17日在开学典礼上提出振聋发聩的“爱国三问”,在风雨飘摇的旧中国,种下自强图存的新希望。 材料二:近年来,“躺平”一词蹿红社交网络,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当代部分青年在面对现实中难以改变、无力掌控、难于解决的事情时,摆出无所谓的态度,不奋斗不努力、挣多少就花多少,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心态。材料三: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勇于砥砺奋斗。奋斗不只是响亮的口号,而是要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中见精神。———新时代领路人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请结合以上材料,联系自身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1.(3分)C(A项于文无据,原文为“怀古思幽之情必然为历史的残迹及其磨灭所激发”;B项“总是”以偏概全,原文为“夔州诗吟咏人物往往以‘英爽赫奕,千载如生’的形象,与他们建功立业留下的‘空迹’对比”;D项张冠李戴,原文为“以‘汉朝陵墓对南山,胡虏千秋尚入关’的长时段时空塑造,将王朝危机颓败与华夏文明的危机颓败融于一体进行观照。”) 2.(3分)B(原文“塞俗人无井,山田饭有沙”表现的是杜甫对夔州风土物候条件恶劣、夷夏混杂的评价。)3.(3分)D(强加因果,原文三者为并列关系。)4.(3分)D(A项“有力地证明空间站建立的任务已经完成”,于文无据;B项强加因果,“中国航天能行稳致远”“不断创新攀登航天科技高峰的高度,不断拓展航天科技应用服务的广度。”并不构成因果关系;C项论点论据不匹配,赵坚所举例子是为了说明“老百姓也能切身体会到航天科技所创造的美好生活”,“可观而直接”错误。)5.(3分)C(文章并未将二者进行比较,且无法得出“航天探索的经济回报对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更大”这一结论。)6.(6分)①行稳致远,创新发展,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突破,不断增强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②重视人才储备,不断加强人才培养,培养造就了一批科技创新人才和一批有航天精神航天队伍。③始终立足自身,也一直面向世界。与多个航天机构和国际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交流合作,始终致力于造福全人类。(每点2分) 7.(3分)D(第一篇小说的主题并不是“孝”。)8.(6分)①增强小说的真实性。“我”作为整个事件的参与者,见证者,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②增强文章的抒情性。第一人称“我”便于更直接表达对老人的感念之情。③更有利于推动情节发展。借助“我”的口吻叙事,串联起过去的“老人”和现今的“年轻人”,让两段情节有联系的纽带。④更有利于突出主题(或“更有利于凸显老人形象”)。小说欲扬先抑,我对老人的态 度由错怪到后来的领悟感念,更能表现对老人给予他人的润物无声的无私关爱的赞美。(每点2分,任答其中3点即可得满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9.(6分)文本一的“拐杖”:①串联全文的线索。由老人的“拐杖”引出他生前身后事,让文章结构严谨。②老人形象的象征。拐杖虽旧,但老人的品质却依旧闪亮,“拐杖”底下的橡胶,更体现了为人着想的无私情怀。③突出主题。“拐杖”上的橡胶,彰显了换位思考,为人着想的品德。而且新住户仍然通情达理,延续了老人美的品质。(任答到2点,即可得4分) 文本二的“拐杖”:①承上启下。文章借助这一物象自然完成了文意上的过渡与转折,由老人生前写到死后。②深化主题。老人去世后,拐杖里有定期存单,这是对养子的回馈,告诉我们善孝之人必有善果。而结尾亲生子女的表现也表明他们完成了人性的升华,养子之孝,养子之厚德,推己及人,感染了更多人。(任答1点,即可得2分)10.(3分)C(“暴君代作”是“圣人之道衰”的结果,“暴君代作”后面应停顿,且“坏宫室以为洿池”和“弃田以为园囿”两句句式相称,故排斥A、B、D三项。11.(3分)D(中的“诸侯”解说错误,“诸侯”是古代帝王统辖下的列国君主的统称。 12.(3分)C(举大禹、周公、孔子的事例不是为了说明他们不是“好辩”之人,而是为了说明有了圣人,才会社会安定,思想纯正。)13.(1)粮食和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就使百姓对供养活着的人和为死者办丧事没有什么遗憾了。(“胜”“养生”“丧死”三处,各1分,句意2分)(2)杨朱、墨翟的学说不停止(传播),孔子的学说不发扬光大,这样,邪恶的言论就蒙蔽了百姓,阻塞了仁义。(“道”“著”“诬”三字,各1分,句意2分) 14.(3分)A(“阴森幽僻”错误,应是巍峨壮丽;隋炀帝欲迁都芜城的根本原因是骄奢淫欲。) 15.(6分)①首联,上句极写紫泉宫殿巍峨壮丽之景,下句话锋一转,叙写隋炀帝“欲”迁都芜城之事,巧用一“欲”,含蓄地讽刺了隋炀帝“荒淫之欲”。②颔联,叙写唐高祖称帝、隋炀帝游幸江都的史实,采用假设、借代、夸张、虚实结合等技巧,借“不缘”“应是”之词,再次深刻批判隋炀帝荒淫无涯之乐。③颈联,叙写隋炀帝聚萤佚乐和开河植柳两事,在一“有”一“无”,“于今”“终古”的今昔对比之中,即状凄凉之景,也深寓隋炀帝荒淫亡国的历史教训。④尾联,诗人取隋炀帝梦遇陈叔宝的典故,以“若”“岂宜”等假设、反诘的语气,又一次尖锐批判了隋炀帝荒淫误国的本性,揭示诗歌主题,发人深省。(学生任答三点均可,每点2分。)16.(6分)(1)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2)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3)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往往取酒还独倾(每句1分)17.(3分)①融合②推陈出新③不可思议(一空1分)18.(3分)盛唐之音在诗歌上的顶峰当然应推李白,无论从内容或形式,都如此。 19.(5分)引用龚自珍说:“庄屈实二,不可以并,并之以为心,自白始”(1分),首先指出庄周与屈原艺术差异巨大,很难融为一体(1分);接着高度评价李白将庄周和屈原艺术巧妙地合二为一,从而又一次肯定李白的天才极致(2分);结构上回应了前文所说的“盛唐之音在诗歌上的顶峰当然应推李白,无论从内容或形式,都如此”(1分)。20.(6分)①以天然大米为主料制作的“重组米”②在合理(适量)使用的情况下③不宜经常食用自热米饭(各2分)21.(3分)①自热米饭中的大米与天然大米有何区别?②重组米对人体有危害吗?③自热米饭可以长期食用吗?(各1分)22.(60分)略文本二参考译文:公都子问:“别人都说老师您喜欢辩论,请问为什么?” 孟子回答说:“我哪里喜欢辩论,我是迫不得已!”“尧舜死后,圣人之道衰微,残暴的国君接连出现。他们毁坏住宅把它作为玩乐的池塘,百姓无处安居繁衍;毁弃良田把它变成苑囿,使百姓没吃没穿。邪恶的言论和残暴的行为又随之兴起。苑囿、池塘、草泽多起来,各种禽兽出没。到商纣的时候,天下又大乱起来。周公辅佐武王讨伐纣王,把虎豹犀牛大象都赶到边远的地方,天下百姓都非常高兴。”“世道衰微,邪恶的言论和残暴的行为又随之兴起。有臣下犯上作乱杀掉君王的,有儿子不孝杀掉父亲的。孔子对此很忧虑,就写了《春秋》。《春秋》,是关乎天子大事的。”“圣明的国君再也没有出现,诸侯肆无忌惮,一般的士人胡乱议论,杨朱、墨翟的言论充斥天下。天下的学说不归杨朱一派,就属墨翟一派。杨朱派主张只为自己,这是目无国君;墨翟派主张爱要一视同仁,这是目无父母。目无父母,目无君主,这样的人就是禽兽。公明仪说:‘厨房里有肥肉,马圈里有肥马,但百姓面有饥色,野外有饿死的人,这大概像野兽吃人啊!’杨朱、墨翟的学说不停止(传播),孔子的学说不发扬光大,这样,邪恶的言论就蒙蔽了百姓,阻塞了仁义。我对此很忧虑,才出来捍卫先圣之道,批驳杨朱、墨翟的学说,排斥荒唐的言论,使那些邪恶的言论无法传播。邪恶从心里产生就有害于事;对行事有害,就会扰乱政治。即使圣人再次降生,也不会改变我的观点。”“从前大禹治水,天下太平;周公兼并夷狄驱赶猛兽,百姓安宁;孔子著成《春秋》,乱臣贼子心生忌惮。我也是想使人心端正,消除邪恶的言论,反对偏激的行为,批判荒唐的言论,来继承大禹、周公、孔子三位圣人的事业。(我)哪里是喜欢论辨?我是迫不得已啊!能够表示反对杨朱、墨翟的,就是圣人一类人。”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03-28 23:24:02 页数:19
价格:¥2 大小:45.56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