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语文
>
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2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
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2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2
2
/12
剩余10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期02月测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材料一:古籍今译是一项在现实生活中发挥广泛作用的工作,近百年来,成果丰硕。从宏观上讲,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或影响上层建筑,使其对经济基础产生反作用,从而调节或改变人的现实生存条件,间接地参与对经济基础的巩固或变革;从细节上看,它以其认识功能影响人的意识,进而影响人的行为,达到影响社会生活的目的。这类工作不可能像衣食住行那样来得直接,也不具有强制性,它就像杜甫说的春雨那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浸润人们心田,陶冶情操。它虽不能与国计民生活动并驾齐驱,但从生存发展的意义上讲,社会是受益于它的。在翻译方式方法的探索上,清末思想家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的标准,受到人们的推崇。我们现在沿用“信、达、雅”三个词,并赋予它们以新的含义。“信”是指忠实地反映原作的内容,包括思想、风格、精神等。“达”是译文要畅达明白,用现代汉语海原作的内容准确地表达出来。“雅,是规范、典雅。雅是有条件的,原作雅,译文才能雅。“信、达、雅”之间、信是基础,是第一位的,达与雅是第二位的。没有信,达与雅就失去了基础。达是信的翅膀,没有达,信也就失去了凭借。雅是达的发展,没有达,不可能有雅。今译的过程是一个矛盾运动的过程,这里存在古今汉语表达形式之间的矛盾,原作的思想内容与译者的理解之间的矛盾等。当译者将原作的内容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忠实地、准确地表达出来,达到了信达雅的统一,上述这些矛盾基本上解决了,今译也就完成了。翻译界历来有直译和意译之说,有人主张直译,有人主张意译,双方进行了长期的争论。主张直译的人批评意译随意胡译、乱译。主张意译的人批评直译逐字呆译、死译。实践证明、直译、意译都是行之有效的今译方法。直译与意译具有共同性,亦有差异性。共同性是都要求忠实于原作。差异性主要表现在方法上,前者强调按原文的结构、语序翻译。其优点在内容上易于忠实地、准确地传达出原文的意义,在形式上可以保存原文的语气及语言上的特色。后者强调反映原文的风格神韵而不必逐字逐句直译。其优点,在内容上能保留原文的风格神韵,在形式上易于再现原文的体裁、风貌。需要指出的是,与直译相比,意译带有更大的主观性。对于这一点,译者应有所警惕。由于二者具有差异性,所以各自都有它们的适应性。直译适宜于翻译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意译适宜于翻译文艺作品,如诗、词、赋、曲等。当然,用直译还是用意译,没有十分严格的界限。能直译者不妨直译,不能直译者须用意译,兼及二者,方为妥当。不管采用哪种方式,今译中原作信息的丢失是肯定的,只是多或少的问题。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的介入,为古籍今译的外化提供了新的途径,甚至促成了古籍今译概念的延伸。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典籍里的中国”,对古籍的活化、诠释做了积极探索。更多不同方式的今译作品正在日益涌现,为我们的研 究提供了新的课题。(摘编自尹波、郭齐《古籍今译的理论与方法》)材料二:古籍今译“为什么”的问题,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从根本上说,古籍今译就是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今译作为古籍资源的转化利用,既是“存亡继绝的工作”,也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最好桥梁”。今译的读者群体是非常明确的,主要是非专业的传统文化学习者和爱好者。要让广大读者走进古籍、热爱古籍,今译无疑是最好的门径。从先秦到晚清、我国古籍浩如烟海,古籍的形态除了它的本然状态之外,还有经过整理之后的现代形态。本然状态当然非常重要,这是它的文物价值。但是,对社会大众而言,所接触到的还是经过整理之后的古籍,所重视的更是其阅读价值。今译就是古籍现代形态的一种特殊体现。说“特殊”,是因为它已经是经过古今语言转换之后生成的文本形式,并不是古籍的原始形态;可是,从文字所表达的内容来说,它又是由原始文本衍生而成的,其内容依赖于原始文本而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今译不是古籍的复制,也不可能替代古籍本身;译文也不能独立于古籍而存在,否则它是没有意义的。译是古代文化信息的现代阐释,古籍不同于一般文物,其核心的价值就在于所承载的文化信息。随着时代发展,古籍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与现代社会有着很大的差异,诸如语言、文字、名物、典章、制度、规范、礼仪、习俗、观念、思想等,许多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不能很好地为现代读者所了解和掌握。今译就是对古代文化信息的综合阐释,是将古籍内容在现代语境中的重新“呈现”。它力求古籍内容完整、准确地再现,同时更要求便于现代读者的理解接受,这也就是程千帆所比喻的“金蝉子转世”与“七仙女下凡”:“佛弟转世,仍是高僧,仙女下凡,依然美妇,虽已今世,不昧前因。”今译就是对古代文化信息忠实、完整、准确、优美的再现,也就是古典文本的现代阐释,这也是古籍生命力的当代传承。(摘编自马世年《为什么要古籍今译》)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其中“信”居首位,只有“达”“雅”而没有“信”的译文毫无意义。B.翻译者对古籍的理解与古籍本身的思想内容之间存在着矛盾,译者用现代汉语翻译古籍,就是为了解决这一矛盾。C.古籍以不同形态呈现,不同形态有着不同的价值,在当今社会,阅读价值才是它最重要的方面。D.今译是古籍的衍生品而不是复制品,今译无法替代古籍,二者相互依存,不能脱离彼此而独立存在。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籍今译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是间接的,所以我们无法看到它对现实生活的改变所起到的作用。B.古籍今译的过程中必定会有信息的丢失,译者应选择合适的方法,尽可能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义。C.与其他类型的文物相比,古籍承载了更多的文化信息,在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方面更直观便捷。D.随着时代的发展,古籍里许多内容与当今社会有较大的差异,如果没有译文,现代读者无法理解全科试题免费下载公众号《高中僧课堂》。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关于“直译”“意译”论述观点的一项是(3分)A.郑振铎:译书自以能存真为第一要义,最好的一面力求不失原意,一面要译文流畅。B.茅盾:(翻译)就我的私见下个判断,觉得与其失“神韵”而留“形貌”,还不如“形貌”上有所差异而保留“神韵”。C.邹韬奋:鄙意以为译书之最大要素,在使看的人懂,而且觉得畅快舒服,若使人看了头痛或糊里糊涂,不但不足劝人看书,反使人懒于看书。D.郭沫若:原作是诗,他的译文也应是诗。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应该允许译者有部分的自由。4.两则材料都论述了古籍今译的重要作用,但侧重点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4分)5.下面是《诗经卫风硕人》的部分原文和译文,请结合材料分析这则译文好在哪里。(4分)原文: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臻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译文:手像春荑好柔嫩,肤如凝脂多白润,额角丰满眉细长,嫣然一笑动人心,秋波一转摄人魂。(二)文学类文本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小题。十八岁的李响蔡楠说实话,我比较讨厌李响。我这些天很忙,正忙一件大事。我越忙,他越来添乱,冷不丁就会出现在我的办公室,还一直蹦来跳去的。他耳不聋眼不花,就是说话含混不清。我讨厌他这一点,有话就说,说完就走不好吗?还有,我怕他蹦来跳去的,要是摔坏了,我可没时间送他去医院。李直也没时间。李直比我更讨厌他。于是我想赶他走。我泡上一杯茶给他端过去,他却轻飘飘地躲开我,像个气球一样飘到了窗户前。我赶紧关严了窗户,我怕他飘出去。我把茶水送到了他的嘴边,说,喝点茶吧,喝了茶哪里来的你就回哪里去,我明天还要出门呢!李响就把一杯茶喝光了。喝完茶,他不蹦不跳了,稳稳当当地站在了那里。我知道,茶水冲掉了这些年堵在他喉咙里的东西,他的声道开始通畅了。我拿出一把宜兴紫砂陶壶,又拿出一罐好茶,一并递给他,说,你可以走了。李响却没有要走的意思,他把东西扒拉到一边,说,我不是来要东西的,我想跟你出门,去南泥湾!我吃了一惊,他怎么会知道我要去南泥湾?我赶紧去扶他,我怕他说胡话犯病啥的。我把座椅搬了出来,放到他的屁股底下。他却不坐,腰板挺直了盯着我,大声说,李游,你说,到底带不带我去?我去是有项目做,你去干什么?我给你当向导,我熟悉那里,我在那里打过仗!李响一字一顿地说。快别说你打仗的事了,你当年是瞒着父母偷着跑出去的,连新婚十天的媳妇都瞒着。知道李直为什么讨厌你吗?就是因为当年你偷着离开家。我那不是偷着跑,是当兵抗日去了。贺龙在冀中打了齐会战斗,大获全胜,部队需要补充兵员,我就跟上队伍走了。李响争辩着。 那你打仗了吗?打了,不过……李响这回坐下了,他的眼神有些黯淡,他缓缓地说,我跟上队伍走的第三天,就在石家庄附近的陈庄和鬼子打了一仗,可还没冲锋,我的腿就中了一枪,后来腿病了,我就当了炊事员。我扑哧一声笑了,刚喝进去的一口茶差点喷出来,问,那后来呢?后来我参加了百团大战,跟着部队去了晋西北,再后来就去了延安。说到这,李响的眼神突然有了光芒,慢慢地说,我是跟着部队一疲一拐地来到延安的。那时候,我和战友们都觉得这回有仗要打了,我们得保卫延安啊!可是……上级却让我们去南泥湾种地了。你是说,你去南泥湾开过荒?怎么这些年没听你说过呢?我觉得李响的话有点离谱。这有什么好炫耀的,我在老家又不是没种过地!再说了,你和李直哪里关心过我啊,啥时候耐心地听我说过话呀?李响说得对,我和李直确实不大关心他。他十八岁就扔下媳妇偷着跑了,李直出生的时候都不知道他爹是谁。李直和娘在动乱的时光里能熬过来就不错了,哪里还能关心他!李响叹了口气,接着说,你们不关心我,可我惦记你们!原来我想打完鬼子就回来,后来我又想等南泥湾的地种好了再回来,可南泥湾很难缠啊……你就别找理由了,你根本没想过回来!我对李响喊道。别……别瞎说,我李响不是那种人。那时候的南泥湾,确实难缠,天寒地冻,荒无人烟。部队开拔到那里,没吃、没穿、没住的地儿,我当炊事员还不知道吗?红米饭、南瓜汤,那是后来才有的。挖野菜也当粮,可大冬天的到哪里去挖野菜啊?反正,炊事班里也没饭可做,我就拿起做饭的铁铲/穿着单衣,去开荒了……听到这,我不说话了。听李直讲过,他两岁的时候,县上的干部把李响的包裹送回来时,里面确实有一把铁铲,不过铲子只剩了个破片片。见我不说话,李响来劲了,说,你相信我说的是真的吧,那就带我去吧!我凑近李响,把他抱住了。他的身体很轻,我知道我抱住的不单是李响,还有李响的故事。我决定带李响走,不乘飞机了,我要亲自开车去南泥湾。李响跟着我来到了南泥湾镇,却蒙了。他怎么也找不到开过荒的地方在哪里了。他不吭声了,任由我给他当向导。我开着导航,带他去了三五九旅旅部旧址、南泥湾垦区政府旧址、党徽广场、稻香门广场,还带他去了南泥湾风景区,参观了南泥湾特有的民宿……看,我就是在这里开过荒,在这里住过!李响在一个被改造成农家院的窑洞前站住了,大呼小叫起来。我知道,我应该办我的大事了。我走进窑洞,一群人早已等在那里了。这些人是南泥湾开发区的领导,我从电脑包里拿了一份签好字的合同,说,这是我们公司引进的石墨烯技术,现在我把它无偿献给南泥湾,用上这种材料,窑洞加热快,也非常环保。再有,我的公司想捐赠一批环保充电车,方便南泥湾的旅游,第一批已经在路上了……办完这件大事,我回头再找李响,却看不见他的踪影了。这下我可急坏了,弄丢了李响,我没法向我的父亲李直交代,他正在家辛苦地帮我带孩子。我猜到李响去了哪里。我急匆匆赶到九龙泉烈士纪念碑前,果然看到李响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确切地说,是他的名字嵌在了纪念碑里。这时,我听到了导游的讲解:李响,河北雄安人,曾经创造一天开荒四亩的纪录,他用铁铲和馒头连续开荒一个月,最后累倒在了地里,那年他只有十八岁…… 我的眼泪疾速地涌了出来,我大声喊道,爷爷,你的孙子来看你了!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篇用“蹦来跳去”“像个气球一样飘到了窗户前”等看似荒诞的语言描写李响,暗示了他的形象萦绕在“我”心里挥之不去。B.“这些年堵在他喉咙里的东西”,指的是李响参加革命直到在南泥湾牺牲的故事。家人不知道这些事,因此对他有些误解和埋怨。C.小说中用“我”的不断追问和“扑哧一笑”的表现,意在说明“我”觉得祖父李响瞒着家里去参加革命是可笑而且没有意义的。D.李直讨厌父亲李响,是因为李响十八岁就扔下父母和新婚的媳妇,偷着离开家去参加革命,没有尽到做儿子、丈夫、父亲的责任。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运用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在魔幻的情节中凸显现实生活酌真实,拓展了小说的内部空间,增加了小说的趣味性,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B.小说在刻画主人公李响这一人物形象时,运用了语言、动作、心理、肖像、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等多种表现手法,因而李响的形象鲜活、生动、丰满。C.小说前面说李响要给“我”当向导,后来却变成了“我”给李响当向异,情节上前后照应,侧面写出了经历了不同时代的南泥湾变化之大。D.从前文故事中的李响到导游讲解的烈士李响,读者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感知其形象。小说以“我”的一声呼喊结尾,给读者留下了回味的空间。8.“铁铲”在小说中出现过多次,请简要分析其作用。(6分)9.“南泥湾精神”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请结合李响和李游这对祖孙的故事,谈一谈你对“南泥湾精神”的理解。(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小题。文本一:杨仪字威公,襄阳人也。建安中,为荆州刺史傅群主簿,背群而诣襄阳太守关羽。羽命为功曹,遣奉使西诣先主。先主与论军国计策,政治得失,大悦之,因辟为左将军兵曹禄。及先主为汉中王,拔仪为尚书,先主称尊号,东征吴,仪与尚书令刘巴不睦,左迁遥署弘农太守。建兴三年,丞相亮以为参军,署府事,将南行。五年,随亮汉中。八年,迁长史,加绥军将军。亮数出军,仪常规画分部,筹度粮谷,不稽思虑,斯须便了。军戎节度,取办于仪。亮深惜仪之才干,凭魏延之骁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废也。十二年,随亮出屯谷口,亮卒于敌场。仅既领军还,又诛讨延,自以为功勋至大,宜当代亮秉政,呼都尉赵正以《周易》筵之,卦得“家人”,默然不悦。而亮平生密指,以仪性弱狭,意在蒋琬,琬遂为尚书令、益州刺史。仪至,拜为中军师,无所统领,从容而已。初,仪为先主尚书,琬为尚书郎,后虽俱为丞相参军长史,仪每从行当其劳剧自为年宣先琬才能逾之于是怨愤形于声色叹咤之音发于五内。时人畏其言语不节,莫敢从也,惟后军师费祎往慰省之。仪对袆恨望,前后云云,又语祎曰:“往者丞相亡没之际,吾若举军以就魏氏,处世宁当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复及。”祎密表其言。十三年,废仪为民,徒汉嘉郡。仪至徙所,复上书诽谤,辞指激切,遂下郡收仪。仪自杀,其妻子还蜀。文本二: 评曰:刘封处嫌疑之地,而思防不足以自卫。彭羡、廖立以才拔进,李严以干局达,魏延以勇略任,杨仪以当官显,刘琰旧仕,并成贵重。览其举措,迹其规矩,招祸取咎,无不自己也。(选自《三国志》)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仪每从/行当其劳剧自为/年宦先琬/才能逾之/于是怨愤形于声色/叹咤之音发于五内B.仪每从行/当其劳剧/自为年宦先琬/才能逾之/于是怨愤形于声色/叹咤之音发于五内C.仪每从/行当其劳剧/自为年宦先琬/才能逾之于是/怨愤形于声色灰咤之音发于五内D.仪每从行/当其劳剧自为/年宦先琬/才能逾之于是/怨愤形于声色/双咤之音发于五内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刺史,官职名,汉初指出刺各地检核问事的官员,汉武帝时每部置刺史一人,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B.称尊号,尊崇帝、后或其先王及宗庙等的称号,或指即帝位。文中指前者。C.建兴,三国时期蜀后主刘禅的年号。年号是我国从汉武帝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D.“招祸取咎”的“咎”与“既往不咎”的“咎”意思不同。12.下列对原文中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杨仪颇有才干。当年刘备在世时,和他谈论军国大事,议论政治得失,就很赏识他并加以提拔。B.杨仪很自负。诸葛亮死后,他领军回来,又征讨诛杀魏延,自以为功劳很大,想代替诸葛亮执政。C.诸葛亮认为杨仪胸襟狭窄,难当大任,有意让蒋琬担当重任。后来杨仪未得重用,非常不满。D.乙文段分析了几个人的优缺点。例如彭羡、李严、魏延等人有才干,而刘封思虑不足,杨仪当官爱显摆。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①仪至徙所,复上书诽谤,辞指激切,遂下郡收仪。(4分)②惠王患之,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屈原列传》)(4分)14.杨仪最后为什么招致大祸?请结合两则材料加以概括。(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小题。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柳宗元①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方同楚客②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③。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注】①柳宗元,贞元间中进士,登博学鸿词科,后入朝为官,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革新失败后贬至永州十年,后又至柳州,此诗写于贬谪柳州期间。②楚客指楚国诗人屈原,屈原爱橘,曾作《橘颂》,赞美柑橘树。③据《水经注流水》载,三国时荆州人李衡临死时对儿子说他把柑橘树当作奴仆,可以谋利。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从爱柑写起,起句叙事平平,但从“手种”“二百株”等词句中,足见诗人对柑橘树之喜。B.颌联高度认同了屈原笔下柑橘树“秉德无私”的品质,更以种柑橘树可发家致富,表爱木之情。C.颈联遥想柑橘开花结果的热闹场景,用疑问语气表达出不知届时自己是否还在此地的复杂心绪。D.诗人将一颗不平静的心隐藏在平缓的语调后面,形成了“外枯中膏,似淡而实美”的艺术风格。16.清人姚鼐评价此诗时有言:“结句自伤迁谪之久,恐见柑之成林也。而托词反平缓,故佳。”请结合尾联说说理由。(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陆游《书愤》中“,"两句用典明志,追慕先贤的业绩,传达出渴望施展抱负的豪情壮志。(2)在《层原列传》中,司马迁对《诗经》里的《国风》和《小雅》进行评价的句子是:“,"。(3)《过秦论》中写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在文化上采取措施的两句是“,"。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红楼梦》中诗词数量大,样式多,内容丰富,不仅在当时①,在今天也后无来者。曾雪芹不仅让诗词的作用发挥到最大,而且让大观国中的群芳成立诗社,将写诗接词由个人抒情上升到群体咏叹。诗社将《红楼梦》的诗意雅趣推向了高峰,也将其悲剧性演绎到了极致。白海棠地洁娇艳,却指不佳秋风肆虐,“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桃花娇柔鲜妍,却经不起秋雨摧残,“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柳絮洁白轻盈却禁不住命运我害,“空挂纤纤缕,徒垂络络丝,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不能想象,《红楼梦》如果没有了这些诗词,会是怎样一副苍白面孔!林妹妹不会是那个②的林妹妹,湘云不会是那个出口成章的贵族少女,宝玉只会成为一个彻头物尾③的纨绮子弟。红楼诗社的六次活动,经历了成立、兴盛、衰亡的过程。不仅诗社的兴亡是大观园兴亡的缩影,而且是整个贾府兴亡的缩影,更寓意着曹雪芹寻求出路希望的破灭,从而寄托了他物我合一、物极必反、人生如梦的哲学思想。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19.文中面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3分)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引用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析其表达效果。(5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的题。中暑的“终极”就是热射病。它是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出现异常导致的疾病。①。生鸡蛋是一个液态的状态,在给鸡蛋不断地加温后,它 的蛋清和蛋白就变成了固态,这个过程称蛋白质变性。人体内包括大脑、心脏、肝脏、肾脏等等,所有的组织、脏器、各种酶都是由蛋白质参与组成的。而当人体的温度异常增高的时候,这些脏器内的蛋白质就会像开水煮鸡蛋一样发生变性,(),体内的脏器也就不能执行正常生理功能。所以,热射病会导致体内多个脏器功能受损和衰竭。加之夏天大量出汗,丢水的同时丢失大量盐分,这个时候身体极度脱水,也会加速脏器的衰竭,因此一旦发展到这个阶段②。在一些特定的环境下,如蒸桑拿,泡温泉,这里的温度零件40℃左右,在这种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如果蒸泡时间过长,不及时补水,③。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一旦变性之后,这些蛋白质就失去了原有的生理功能B.万一变性之后,这些蛋白质就失去了原有的生理功能C.一旦变性之后,蛋白质就失去了原有的这些生理功能D.万一变性之后,蛋白质就失去了原有的这些生理功能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文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世间万物,生长最美。有人说,生长是滋出嫩芽,抽出枝条,努力朝向阳光的“向上”蓬勃;也有人说,生长是毛竹四年深钻地底、胡杨立身沙漠的向下“扎根”;还有人说,唯有向下扎根,才能汲取向上生长的力量,没有“尚下”的扎根,就没有“向上”的蓬勃。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袋;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期02月测试语文答案1.A(B项“就是为了解决这一矛盾”错;C项“阅读价值才是它最重要的方面”错;D项“二者相互依存”“不能脱离彼此”错,古籍可独立存在)2.B(A项“无法看到”错;C项“更直观便捷”于文无据;D项“现代读者无法理解”过于绝对)3.C(C项只强调了翻译的目的是使人看懂,没有涉及直译、意译)4.①材料一侧重从宏观和微观方面阐述古籍今译对社会和生活的重要影响。②材料二侧重从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阐述古籍今译的重要作用。(一点2分,共4分)5.①综合运用直译和意译的方法,如“手如柔荑”的译文,除基本信息外,补充了“好柔嫩”,符合“信、达、雅”的翻译标准。②译文既传达了古代文化信息,如“凝脂”“蛾眉”;又符合现代人的接受要求,“倩”“盼”译文分别用“动人心”“摄人魂”巧妙地进行了解释,让人更好理解。(一点2分,共4分)6.C(“可笑而且没有意义”错、“我”在心里与想象中的祖父对话,是因为他瞒着家里离开,没能对家庭尽到责任,“我”的心里有心结需要解开。)7.B(没有肖像描写。)8.①表现了人物形象。既符合李响在部队做炊事员的身份,又是他后来在南泥湾垦荒的工具。②使前后的情节形成照应。李响牺牲后,具上的干部把他的包裹送回来时,里面有一把铁铲,以及小说结尾导游对李响事迹的介绍,形成了前后的照应。③凸显了小说的主题。这把铁铲象征了革命先烈在困苦的环境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一点2分,共6分)9.(1)舍家为国,无私奉献;(2)自力更生,艰苦奋斗;(3)勇于开拓,敢为人先。(一点2分,共6分)(解析:由“快别说你打仗的事了,你当年是瞒着父母偷着跑出去的,连新婚十天的媳妇都瞒着”可知,“南泥湾精神”是舍家为国,无私奉献。由“反正,炊事班里也没饭可做,我就拿起做饭的铁铲,穿着单衣,去开荒了”“李响,河北雄安人,曾经创造一天开荒四亩的纪录,他用铁铲和馒头连续开荒一个月,最后累倒在了地里,那年他只有十八岁”可知,“南泥湾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由“我从电脑包里拿了一份签好字的合同,说,这是我们公司引进的石墨烯技术,现在我把它无偿献给南泥湾,用上这种材料,窑洞加热快,也非常环保。再有,我的公司想捐赠一批环保充电车,方便南泥湾的旅游,第一批已经在路上了”可知,“南泥湾精神”是勇于开拓,敢为人先。)10.B(“仪每从行”,“从行”,词组,随行,之间不断开,排除A、C;“年宦先琬”中,“琬”为人名,句子为“年宦先(于)琬”的省略句,“年宦先琬”与“才能逾之”两句强调了杨仪认为自己在两方面都强于蒋琬,因此在“才能逾之”后断开,排除D。句意为:杨仪每次随行,承担军中繁重的工作,自认为比蒋琬资历老,才能超过蒋琬,于是言语表情经常流露出怨愤之色,斥责他人叹息自己的言语发自内心。)11.B(文中指后者)12.D(“杨仪当官爱显摆”错误,原文“杨仪以当官显”的意思是杨仪因办事恰当而言职显要。故选D。) 13.①杨仪到了流放地,再次上书公开指责批评朝廷,语气措辞激烈,于是朝廷派人下到郡中捉拿他全科试题免费下载公众号《高中僧课堂》。(“徙所”,流放地。“诽谤”,公开批评指责别人的过失。“激切”,激烈。“收”,捉拿。一点1分,共4分)②秦惠王对此担忧,就派张仪假装脱离秦国,用厚礼和信物呈献给楚王。(患,担忧,忧虑;详,通佯,假装;厚币,厚礼。一点1分,句意1分,共4分)14.①心胸狭窄。虽有才能,但没有受到重用,就心生怨恨。②口无遮拦。对费祎说起投靠敌国之话。③知过不改。被流放仍然公开激烈指责批评朝廷。(任答一点1分,任答两点3分)(分析文章内容可得,“亮平生密指,以仪性猬狭”,意思是“而诸葛亮生前已有秘密的打算,认为杨仪性情急躁胸襟狭窄”,可看出其心胸狭窄,从“仪每从行,当其劳剧,自为年宦先琬,才能逾之,于是怨愤形于声色,叹咤之音发于五内”中也看出其心胸狭窄。因此心胸狭窄,虽有才能,但没有受到重用,就心生怨恨,这是招致大祸的原因之一。“往者丞相亡没之际,吾若举军以就魏氏,处世宁当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复及”,意思是“以前丞相去世时,我如果举兵去投靠魏国,今日处世怎会落魄到这种田地呢!真是令人追悔莫及”。表现其口无遮拦,对费祎说起投靠敌国之话。这是招致大祸的原因之二。“仪至徒所,复上书诽谤,辞指激切,遂下郡收仪”,意思是“杨仪到了流放地,再次公开指责批评朝廷,语气措辞激烈,于是朝廷派人下到郡中捉拿他”,即知过不改,被流放仍然公开激烈指责批评朝廷。这是招致大祸的原因之三。)参考译文:文本一:杨仪,字威公,襄阳人。建安年间,他为荆州刺史傅群的主簿,背离傅群前往投奔襄阳太守关羽。关羽任命他为功曹,派他奉命西行去见刘备。刘备与他谈起国家军事大计,议论政治得失,非常喜欢他,于是征召他为左将军兵曹。及至刘备为汉中王,又升任杨仪为尚书。刘备称帝后,东征东吴,杨仪与尚书令刘巴不和,便被降职,名义上担任弘农太守。建兴三年(225),丞相诸葛亮任用他为参军,代行相府事宜,准备南行。建兴五年(227),杨仪跟随诸葛亮到汉中。建兴八年(230),杨仪被升为长史,同时兼任绥军将军。诸葛亮多次出兵,杨仪常常帮他规划部署,筹措粮草,做事不需费时考虑,很快就利索地处理完毕。军中调度指挥,都由杨仪安排和检查。诸葛亮深爱杨仪的才干,借助魏廷的骁勇,常遗憾二人不和睦,但又不忍心偏瘦他们任何一方。建兴十二年(234),杨仪跟随诸葛亮出军屯扎在谷口。诸葛亮病逝于沙场。杨仪已率领部队退回,又讨伐诛杀魏延,自以为功劳特大,理当接替诸葛亮执掌朝政,于是招呼都尉赵正用《周易》卜卦,卦为“家人”,杨仪沉默不欢。而诸葛亮生前已有秘密的打算,认为杨仪性情急躁胸襟狭窄,有意让蒋琬担当重任,蒋琬于是为尚书令、益州刺史。杨仪到京城后,被任命为中军师,没有部属,只不过是闲职而已。起初,杨仪任先主手下的尚书,蒋琬为尚书郎,后来虽然都任丞相参军长史,杨仪每次随行,承担军中繁重的工作,自认为比蒋琬资历老,才能超过蒋琬,于是言语表情经常流露出怨愤之色,斥责他人叹息自己的言语发自内心。当时人们都畏惧他言语不加节制,没有谁敢与他交往,只有后军师费祎前往慰劳看望他。杨仪对费袆表示自己的怨恨,说了许多以前的事,还对费祎说:“以前丞相去世时,我如果举兵去投靠魏国,今日处世怎会落魄到这种田地呢!真是令人追悔莫及。” 费袆便秘密地将这些话向上奏报。建兴十三年(235),杨仪被废为平民,流放到汉嘉郡。杨仪到了流放地,再次公开指责批评朝廷,语气措辞激烈。于是朝廷派人下到郡中捉拿他。杨仪自杀,他的妻子孩子回到蜀地。文本二:评论说:刘封处于招致嫌疑的地方,而他的思虑不足以自卫。彭羡、廖立凭借才干而被拔擢进用。李严凭借办事的才干器局而发达。魏廷凭借勇敢智略被任用。杨仪凭借办事恰当而官职显要。刘琰凭借故旧同宗而任职,都能位尊任重于一时,看他们的举止措施,寻求他们做事的准则,招来灾祸,没有不是始于自身的原因。15.B(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和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B.“颌联高度认同了屈原笔下柑橘树‘秉德无私’的品质”错误,“秉德无私”虽出自屈原《橘颂》,诗中只是说因为读“楚客”屈原的《橘颂》而引起他对柑橘树的喜爱:“更以种柑橘树可发家致富,表爱木之情”错误,作者爱柑理由并非是想要以种柑发家致富。领联的意思是我像屈原一样喜爱这天生的美树,不学李衡那样把柑树当作木奴来谋利。)16.①“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意思是如果让我等到柑树成林的那一天,它的美味还能够让我这个老叟滋养受益。②此联表面上是表达对柑树成林滋养受益的期待和喜悦,实际上是自伤迁谪之久,只能望柑之成林的无奈,“坐待”一词表明作者虽有志向但又无法实现而不得不忍受的压抑与悲痛。貌似宽解语,实则不平气。③诗人反话正说,用平缓的语调表达深深的痛苦,增强了悲情,让人读来回味无穷。(一点2分,共6分)17.(1)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2)《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3)(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18.①前无古人(绝无仅有)②才思敏捷(秀外慧中、下笔成文、才华横溢)③不学无术(腹内草莽、胸无点墨)(评分参考:共3分,每处1分;如有其他答案,若符合语境,意思对也可。注意②处要填形容林黛玉才华的成语,而形容其美貌、性格、情感等方面的成语,如“弱不禁风”“多愁善感”等均不得分。)19.诗社的兴亡不仅是大观园兴亡的缩影,而且是整个贾府兴亡的缩影,更寓示着曹雪芹寻求出路希望的破灭。(原句有两处语病,一点1分,语句通顺1分:①语序不当,“不仅”应该放在“诗社的兴亡”之后;②搭配不当,“寓意”应改为“寓示”。)20.①引用“芳心一点娇无力”等诗词,(1分)增加了文学性,富有感染力;(1分)②三个“却“构成排比。(1分)句式整齐和谐,节奏感强;(1分)③引用与排比的综合使用,更加有力地论证了“诗社将《红楼梦》的诗意雅趣推向了高峰,也将其悲剧性演绎到了极致”的观点,增强了说服力。(1分)(评分参考:共5分,①引出诗句“芳心一点娇无力”等,表示引用的构成得1分,“增加文学性”“增添文化底蕴”“富有感染力”答出引用的效果,任意一点1分,②三个“却”构成排比得1分,排比的效果“整齐和谐”“节奏感强”“增强语势”任何一点1分;③论证了“诗社将《红楼梦》的诗意雅趣推向了高峰,也将其悲剧性演绎到了极致”的观点,得1分。) 21.A(分析所填句子,“变性”是“蛋白质就失去了原有的生理功能”的条件,两句应是一种条件关系,应选用“一旦……就……”这一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万一”表示可能性极小的假设。“脏器内的蛋白质”变性并不是可能性极小的情况,只要温度湿度达到就会发生,因此“万一”使用是错误的。据此排除BD;再比较AC,“这些”强调的应是“蛋白质”,而不是“生理功能”,应放在“蛋白质”之前,据此排除C。)22.①就拿煮鸡蛋打个比方②将会有生命危险/死亡率是极高的/后果不堪设想③也会有热射病的情况发生(写“也会有生命危险”的给1分)(写其他答案的酌情给分)23.审题: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材料是关于万物生长的相关论述。材料分别论述对生长的看法,有人认为人生应努力“向上”,向阳生长、从这个点可以思考,人生也是如此、要努力向上、仰望星空,确立远大目标。有人认为生长是向下“扎根”,深钻地底。由此可思考,人生应当要沉潜、修行、丰富自身、充实增强自己的能力。还有人是把向下扎根和向上生长结合起来,认为向下生长是为向土生长积蓄能量,打好基础,两者是不可分离的。由这个点可以思考,向下生长和向上生长二者不可偏废,对立统一。肉下生长,是在为向上生长汲取力量,向上生长,则是为向下生长指明生长的目标和方向。在立意时,既可以选择其中一点进行论述,“奋力向上,向阳生长”或“向下扎根,汲取力量”进行写作。还可以综合两种立意,既需要扎根厚土,也需要向阳向上。行文构思上,可以概述材料、由材料引出观点,如人生,既需要扎根厚土,也需要向阳向上、接下来先论述扎根厚土、汲取向上生长的力量、沉潜下来,积蓄力量。再论述在打好基础前提下,应当向上向阳,要有远大而明确的目标,为沉潜修行指明方向。最后联系当下,明确当代青年在时代大潮中既应当查力向上生长、又应当努力向下积聚力量。立意:1.奋力向上、向阳生长。2.厚植深土,积蓄力量。3.在向下中沉潜,在向上中奋进。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1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
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英语上学期1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
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1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
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2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
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2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
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2月测试试题(Word版附答案)
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2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
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2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
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2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
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2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03-28 22:30:02
页数:12
价格:¥2
大小:40.90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