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粤教版选修二课件第13课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75

2/75

3/75

4/75

剩余7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四单元第13课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内容概览本单元学习的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体会骈散结合的组织结构和灵活多变的句式特点。所选篇目在内容和形式上不尽相同,各有千秋。《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是初唐四杰之一王勃的代表作,也是唐代骈文的名篇。全文通过描绘滕王阁的景象和宴会盛况,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感慨,表达了作者身处逆境仍力图进取的精神。《后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于元丰五年(1082)十月再游赤壁后所作。本文着重写山、写冬景,惊险恐怖,迷离恍惚,特别是通过道士化鹤的幻觉给文章笼罩了一层缥缈的气氛,反映出作者消极出世的人生态度。 内容概览《荔枝赋并序》撷取作者家乡特产为题材,继承屈原以来的咏物传统,托物言志,抒发了仁人志士连遭贬谪、不能伸张正义的苦闷和无奈。《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是用骈文写成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抒情小品。它以清新俊逸的风格与转折自如的笔调,记述了作者在美好的春夜,与弟兄们聚会于桃李芬芳的名园,饮酒赋诗,畅叙天伦之乐的情况,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欢快心情,也显示了作者俯仰古今的广阔胸襟 学法指导1.归纳文言现象,识记、积累重点字词。2.了解骈赋的特点,体会骈散结合的结构和灵活多变的句式特点。3.把握文章内容,通过诵读精彩段落,体会作者的情感 第13课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必备知识·素养基础 咏 风[唐]王勃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赏析】炎热未消的初秋,一阵清风袭来,给人以快意和凉爽。“肃肃”的凉风吹来了,顿时吹散浊热,使林壑清爽起来。它很快吹遍林壑,驱散涧上的烟云,寻到涧底的人家,卷走山上的雾霭,现出山间的房屋,无怪乎诗人情不自禁地赞美它“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了。这风确实是“有情”的。当日落西山、万籁俱寂的时候,它又不辞辛劳地吹响松涛,奏起大自然的雄浑乐曲,给人以欢娱。诗人以风喻人,托物言志,着意赞美风的高尚品格和勤奋精神。 作者介绍王勃(649—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初唐文学家。十六岁科举中第,不久任朝散郎,入沛王府,旋以戏文《檄英王鸡文》被斥出府,遂入蜀漫游。后因赴交趾(今越南北部)探父,渡海堕水惊悸而死。 唐朝初年,当宫廷文士仍把诗歌当作点缀升平的风雅玩物时,诗坛上逐渐崛起了一批锐意变革的新诗人。他们志同道合,互通声气,使诗歌重新担负起歌唱人生的使命,从而展现出新的时代风貌,唐诗由此获得了真正的转机。他们就是被称为“初唐四杰”的卢照邻、骆宾王、王勃、杨炯。其中以王勃的诗名最盛。 王勃的文学观主张崇尚实用,认为“君子以立言见志。遗雅背训,孟子不为;劝百讽一,扬雄所耻。苟非可以甄明大义,矫正末流,俗化资以兴衰,家国由其轻重,古人未尝留心也”(《上吏部裴侍郎启》)。当时文坛盛行以上官仪为代表的诗风,“争构纤微,竞为雕刻”“骨气都尽,刚健不闻”,王勃“思革其弊,用光志业”(杨炯《王勃集序》)。他创作“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的诗文,对转变风气起了很大作用。 王勃诗现存八十余首,赋和序、表、碑、颂等文今存九十余篇,多为骈体,但不乏佳作。本文在唐代已备受推崇,其中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是脍炙人口。王勃的诗文,虽仍带有六朝“采丽竞繁”的色彩,但其风格清新明朗,已显示出唐代文学的崭新气象。 背景解读此文作于上元二年(675),时王勃父王福畴被贬为交趾令,王勃前往省父。农历九月路过洪州(今江西南昌),当时都督阎公新修滕王阁成,大会宾客,王勃在宴会上赋诗,并写了这篇序文。据《唐摭言》卷五载,“阎公意嘱子婿孟学士者为之”,故当时虽以纸笔遍让宾客,而众人皆不敢当,独王勃慨然不辞,阎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以报。第一报云:“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阎公说:“亦是老生常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阎公闻之,沉吟不言。等报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阎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这篇临别赠言虽为即兴之作,但堪称古代骈文中的精品。在严格的骈体形式束缚下,作者充分发挥骈文特有的表现手段,熔对偶、声韵、事典、辞藻于一炉,又运散文之气于骈偶之中,严整中呈行云流水之势。 知识链接骈 文文体名,与散文相对。也叫骈体文。因其字句皆成对偶而得名,其以四字六字与四字六字相对为基本句法者,别称四六文。并讲究声律的调谐、用字的绮丽、词汇的对偶和用典。起源于汉魏,盛行于南北朝。《滕王阁序》就是一篇骈文。 zhěnōuhuánɡyìchāncānfēitàménɡchuándìmiǎnyánɡuānɡuànjiǎjiàliáolǎo 孤鹜好高骛远奔驰松弛英俊骏马险峻帷帐维护羡慕银幕暮春饯行客栈 通“舳”,船尾把舵处,代指船通“消”,消散 迎接。说话和做事故意迎合别人心意(含贬义)。朝廷掌管文学撰述的官员。读书人;学位的最低一级,大学本科毕业时授予。 高高的道路。动身,走上路程,上轨道。处境艰难。生活贫困,缺少钱财;用尽;费尽;等等。遥远。赊欠。 形容词,旧的,原来的连词,所以副词,特地名词,原因动词,衰老副词,仍旧,仍然 副词,全,都动词,没有了动词,全部使出动词,完结、消亡动词,属于,是名词,类动词,掌管动词,同“嘱”,嘱托 动词,依附副词,就副词,则,就动词,走近,靠近副词,立即,马上 连词,却副词,将近副词,姑且,暂且语气助词,相当于“了”语气助词,表感叹语气助词,表命令副词,将要副词,尚且 连词,表并列连词,表因果连词,表转折介词,在连词,相当于“而” 名词作动词,看,望名词作状语,像雾一样,像星星一样名词作状语,向上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衣襟;以……为衣带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腾飞,使……起舞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委屈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逃走形容词作名词,俊杰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开阔 文言句式(1)童子何知()(2)奏流水以何惭()(3)访风景于崇阿()(4)千里逢迎()(5)杨意不逢()(6)响穷彭蠡之滨()(7)声断衡阳之浦()宾语前置句,应为“童子知何”宾语前置句,应为“奏流水以惭何”状语后置句,应为“于崇阿访风景”宾语前置句,应为“逢迎千里”宾语前置句,应为“不逢杨意”省略句,省略介词“于”省略句,省略介词“于” (8)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9)尽是他乡之客()(10)宾主尽东南之美()(11)都督阎公之雅望()(12)宇文新州之懿范()判断句,省略了“是”判断句,“是”表判断判断句,省略了“是”定语后置句,应为“雅望之都督阎公”定语后置句,应为“懿范之宇文新州” 本文在描绘了滕王阁四周景色和宴会盛况之后,抒发了羁旅之情,寄寓了怀才不遇的感慨。你如何理解描写和抒情的关系?提示:一般来说,美好的环境会引发人们积极的情绪,但有时候尽管环境优美,愁绪却仍然挥之不去。这种现象在古诗中大量存在,以乐景抒哀情,既能表现作者心情的复杂多变,又可以使文章变化多姿,曲折有致。面对“四美具,二难并”,作者偏感到自己奔波漂泊,才不得用,志不得伸。兴尽悲来,顿觉忧愁满怀,但冷静地观照了数位古人的身世之后,又能抖擞精神,表示了“穷且益坚”的积极情怀。 关键能力·素养培优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本文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篇,文章生动地展示了滕王阁壮美秀丽的风景,描写了宴游唱和的欢乐,并反复抒发了作客他乡、怀才不遇的慨叹,曲折委婉地表达了对所谓“圣君”“明时”的不满,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远大抱负,抒发了因理想不能实现、壮志难酬所产生的深沉的孤独感。 1.鉴赏课文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答案】这一句素称千古绝唱。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好图。这两句在句式上不但上下句相对,而且在一句中自成对偶,形成“当句对”的特点。如“落霞”对“孤鹜”,“秋水”对“长天”,这是王勃骈文的一大特点。 2.体悟作者“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所追求的理想。【答案】这是全文最富思想意义的警语。古往今来有多少有志之士,面对一切艰难险阻,总能执着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即使在郁郁不得志的逆境当中也不消沉放弃。东汉马援云:“大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王勃在此化用,警示那些“失路之人”不要因年华易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而王勃此时正怀才不遇,但仍有这般情怀,确实难能可贵。 3.课文中的景美体现在哪里?试举例说明。【答案】色彩变化之美。文章不惜笔墨,浓墨重彩,极写景物的色彩变化。尤其“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一句,不囿于静止画面色彩,着力表现水光山色之变化,上句朴素淡雅,下句设色凝重,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之句。(2)远近变化之美。作者采用恰当的方法,犹如电影的拍摄技术,由近及远,构成一幅富有层次感和纵深感的全景图。 (3)上下浑成之美。“层台耸翠”四句,借视角变化,使上下相映成趣,天上地下,城里城外,相与为一,不可分离,体现了作者整齐划一的审美观。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是写景名句,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构成一幅色彩明丽的美妙图画。(4)虚实相衬之美。“渔舟唱晚”四句,即凭借听觉联想,用虚实手法传达远方的景观,使读者开阔眼界,视通万里。 4.试举例分析课文用典及作用。【答案】“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天柱高而北辰远”等句中的用典言简意赅,含蓄有味。(2)“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相遇,奏流水以何惭?”说古喻今,比况自身,化简点睛,以简驭繁地表达情感。(3)“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句中连用四个典故,表明作者幸蒙阎公垂青,得以即席命笔,施展才华的感激之情。 技法镜鉴《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用了大量典故来叙事抒情,有的是历史故事,有的是前人文句。而运用的手法又有所不同,有的是明用,如“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有的是暗用,如“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而犹欢”;有的是正用,如“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有的是反用,如“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典故的运用,加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即时小练】请结合校园生活写一段文字,注意引用典故。(200字左右)【答案】示例:语文老师身披大氅,手执教案,昂然而来。他推门入室,不由得大跌眼镜:眼前除了墙壁、桌椅之外就是空气。“怎么连门口那个一见我就勤于发问的小个子女生也不见了?”他扶正眼镜,细看课表,并未有错。“难道今天要上演一出《新空城计》不成?好,今日我定要生擒诸葛,改写历史!” 对接高考筛选文中的信息【考点透视】1.“筛选文中的信息”常常涉及以下几方面,即表现人物行为举止的信息、体现人物主张的信息、表现人物情感的信息、反映人物思想道德的信息、表现人物性格的信息、反映人物志向的信息和表现人物才智的信息。 2.解题方法:在辨别、筛选过程中,突出在理解的基础上作分析,努力做到“事到理合”。所谓“事到”就是要理清“何人何事”,事属“何类何质”;“理合”就是要推敲“人与人、人与事、事与事”之间叙述的合拍,道理的有据。 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点:(1)读,就是要对给定的材料进行整体阅读,初步了解文章的内容与层次。(2)找,就是要依据题干要求,判明信息的指向,带着问题去理解、辨析。(3)辨,就是要辨明信息的边界。信息的边界规定了信息的外延。(4)断,就是判断正误,选出准确的答案。命题者在设置题目时,往往用“张冠李戴”的办法迷惑人,解题时要认真分析辨别。 【典型例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李允正,字修己,以荫补供奉官。太平兴国中,掌左藏库,屡得升殿奏事,太宗颇记忆其旧故。雍熙中,与张平同掌三班,俄为阁门祗候。四年,迁阁门通事舍人。时女弟适许王,以居第质于宋偓,太宗诘之曰:“尔父守边二十余年,止有此第耳,何以质之?”允正具以奏,即遣内侍辇钱赎还,缙绅咸赋诗颂美。 淳化中,命讨戎、泸州叛蛮。迁西上阁门副使。太宗虑京城狱囚淹系,命允正提总之。尝请诏御史台给开封府司录司、左右军巡、四排岸司印纸作囚簿,署禁系月日,条其罪犯,岁满较其殿最。诏从其请。逾年,开封府上言:“京师浩穰,禁系尤众,御史府考较之际,胥吏奔命,有妨推鞫,况无欺隐,不烦推校。”卒罢之。允正又提点左右藏,屡乘传北面,经度边要。五年,为卫州修河部署。会建清远军积石寨,命诣瀚海部分其役。还,拜西上阁门使、并州驻泊钤辖。俄代张永德知州事,徙代州。 咸平初,使西蜀询访民事,还,进秩东上阁门使,历知镇、莫二州。又为并代马步军钤辖。契丹扰边,车驾驻大名,允正与高琼率太原军出土门路来会,召见便殿。所部有广锐骑士数百,皆素练习,命允正引以入,赐缗钱。遣屯邢州,与石保吉逐辽人,辽人遁去。俄以兵会大名,复还并代。 五年,合泾原仪渭、邠宁环庆两路为一界,命王汉忠为都部署,驿召允正为钤辖兼安抚都监,即日上道。大中祥符三年,累表求还。至京师,将祀汾阴,以疾难于扈从,命为河阳部署以便养。会张崇贵卒,赵德明颇逾轶,亟诏徙允正为鄜延部署,内侍密诏存谕。礼成,领河州团练使。允正颇知书,性严毅,疏财,喜自修饬。素病佝偻,以是罕在要近,累典边任,多杀戮。是秋,徙知永兴军,卒,年五十一。(节选自《宋史·李允正传》)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允正“严毅,疏财”的一组是()①屡得升殿奏事②尝请署禁系月日,条其罪犯③以居第质于宋偓④与石保吉逐辽人,辽人遁去⑤以疾难于扈从⑥累典边任,多杀戮A.②④⑥B.①③⑥C.①②⑤D.③④⑤【答案】A【解析】②④⑥表明其严毅。③表明其疏财。①陈述李允正多次上殿奏事。⑤说他因病不能随从皇帝。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03-16 04:00:02 页数:75
价格:¥3 大小:750.21 KB
文章作者:U-344380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