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试题(Word版附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十堰市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题高二生物本试卷共8页,29题,均为必考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并将考号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3.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变异、生物进化等的叙述,错误的是A.突变都会产生新的等位基因,可以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B.基因突变是基因中碱基序列的改变,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C.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进而通过隔离形成新的物种D.地球上千姿百态的物种以及多样的生态系统基本上都是通过漫长的协同进化形成的2.东北虎的栖息地被一条大江分隔为E区和乙区。20世纪90年代初,E区东北虎种群仅剩25只,且出现诸多疾病,为避免该区东北虎种群消亡,由Z区引人8只成年健康雌性东北虎。经过十五年,E区东北虎种群增至百余只。下列对十五年间E区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怀2817A.东北虎种群的基因多样性增加B.东北虎种群的基因突变率增大C.东北虎携带的致病基因频率不会改变D.E区物种多样性出现大幅度下降3.由于地震而形成的海洋中有大小相似的甲、乙两个小岛,某时间段内岛上鸟的种类和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甲岛较乙岛鸟种类增加更多,可能是甲岛的环境变化更大B.两岛上的鸟类存在地理隔离,不同种的鸟类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C.两岛的鸟类各形成一个种群基因库,且两个基因库间的差异越来越大D.最终两岛上鸟类的数量趋于相同,与环境条件的限制有密不可分的关系4.人体内环境主要是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构成的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下列一定不会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过程是A.神经递质的合成B.正常机体内抗体与抗原的结合C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CO2在体内的运输D.甲状腺激素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5.由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直接引起的病症是
A.唐氏综合征B皮肤病C.尿毒症D.地中海贫血症6.房水是由睫状体产生的充满在眼前房后房内的一种透明清澈的液体。房水中的蛋白质含量仅为血浆中的0.5%,葡萄糖含量约为血浆中的80%。房水的主要作用是为虹膜、角膜和晶状体供应营养,并把这些组织的代谢产物运走。如果房水过多,会导致青光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房水的作用和组织液类似B.房水的渗透压大小主要取决于其蛋白质含量的多少C.房水属于细胞液D.适当降低虹膜、角膜和晶状体的渗透压可能对治疗青光眼是有效的7.人体中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被称为自主神经系统。下列有关自主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器官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B.人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C.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D.交感神经作用于效应器,副交感神经作用于感受器8.炎热的夏季,在户外劳作的人会大量出汗,因口渴而大量饮水。关于上述过程中发生的内环境变化及调节,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汗液分泌有利于体温维持稳定,该过程是由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实现的B.大量出汗会引起血浆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渴觉中枢兴奋C.饮用一定量的纯净水会使血浆渗透压下降.抗利尿激索分泌减少D.通过出汗、饮水和避暑,体温能恢复稳定状态,激素分泌量也恢复正常9.为研究中药黄芪的活性成分黄芪皂试(SA)对乳头肌动作电位的影响,研究人员在适宜环境下,使用不同浓度的黄芪皂甙溶液对豚鼠乳头肌进行处理,给予一定强度刺激后,记录乳头肌动作电位的幅度及时程的变化,据图分析,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黄芪皂苷的作用效果与使用剂量有一定的关系B黄芪皂贰可能通过抑制钠离子的内流发挥作用C40mg·L-1的黄芪电贰对钾离子的外流可能具有促进作用D.黄芪皂式对豚鼠乳头肌膜蛋白的作用是可恢复的10.薄荷中有一种叫薄荷醇的物质,这种物质可以刺激皮肤和口腔中的冷觉感受器PRPM8受体,让机体产生“冷"的感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若PRPM8基因的表达量减少,对内环境稳态的调节不会造成影响B感觉神经元上的PRPM8受体与薄荷醇结合后会使突触后神经元受到抑制C夏天喝下加入薄荷的冷饮后,机体会出现汗腺分泌减少、皮肤毛细血管收缩等生理变化
D.口服薄荷后,口腔中的冷觉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的兴奋传到下丘脑形成冷觉11.癌症免疫疗法表明:T细胞上具有接收信号终止免疫反应的CTLA-4和PD-1两种蛋白质,通过抑制这两种蛋白质的功能,可以激活T细胞的免疫能力,从而杀灭更多肿瘤细胞。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CTLA-4和PD-1是T细胞膜上的两种转运蛋白B.CTLA-4和PD-1具有防止机体特异性免疫功能过强的作用C.CTLA-4和PD-1对细胞免疫过程有影响而对体液免疫过程没有影响D.自身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发生的功能,属于免疫系统的免疫自稳功能12.T细胞主要包括抑制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其中抑制性T细胞能抑制辅助性T细胞的活性,从而间接抑制B细胞的分化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杀伤功能,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起负向调节作用。下列有关T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毒性T细胞在体液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B.三种T细胞均来自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分化C增强抑制性T细胞的功能有利于移植器官的成活D.抑制性T细胞功能异常可能会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过强13.科学家在拟南芥细胞中发现一种长链RNA(DRIR)不参与编码蛋白质,但能通过调节其他基因的表达,增强拟南芥的耐旱和耐盐能力。正常情况下拟南芥细胞中DRIR含量较少,干旱或高盐胁迫时含量上升。实验表明,使用脱落酸可以提高植株体内DRIR的水平。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恶苗病”与脱落酸的过量分泌有关B.干旱或高盐等因素通过调节基因组的表达来调节生命活动C.DRIR在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过程中可能充当信息分子D.使用一定量的脱落酸可提高缺水或高盐土壤里植株的生存率14.高等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环境因素调节,光、温度、重力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作用尤为重要。全科试题免费下载公众号《高中僧课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普遍认为植物对重力的感受是通过平衡石细胞来实现的B.光敏色素除能吸收红光和远红光外,还能感受蓝光的刺激C.光敏色素是一类色素——蛋白复合体,被激活后结构会改变D.树木上年轮的形成说明温度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15.随着我国人口生育政策的放开,某些地区人口数量有所增长。下列有关人口种群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A.人口种群具有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特征B.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大小与出生率和死亡率有关C.一个地区的中心城市人口密度大,说明该地区人口数量多D.人口年龄结构较稳定的人群其出生率与死亡率的波动较小16.下图甲为某岛屿上生活着的一种动物的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分为I、II、III三个阶段;图①、②、③表示种群的三种年龄结构。与该动物种群发展相对应的年龄结构顺序最可能是
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①→②D.③→②→①17.群落是在-定地区内,不同种群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有规律地组合在一起形成的。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密度总是随着种群出生率的增大而增大B.草原上的植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C.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群落的空间结构都与生态因素密切相关大乐D.如果时间允许,弃耕农田在自然状态下都会变成茂密的森林18.不同群落中生物种群的数量关系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图甲曲线不能表示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B.图乙可以表示大草履虫和小草履虫的种间关系C.甲、乙两图表示的生物种间关系可能相同D.自然条件下图丙的①、③种群之间不可能是捕食关系19.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A.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演替方向不同B.初生演替不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能形成森林C.火山岩和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分别是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D.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都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才能演替到灌木阶段20.下图表示甲、乙、丙三个神经元(部分)构成的突触结构,甲、乙神经元兴奋时,Ca2+通道开放,使Ca2+内流,由此触发突触小泡前移,并释放神经递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突触包括突触小体、突触前膜、突触间院和突触后膜B.细胞间的信息传递都离不开神经递质,有些神经递质可被回收重复利用C.据图判断,甲神经元兴奋后会引起乙神经元兴奋D.乙酰胆碱和5-羟色胺都能与相应突触后膜上的特定受体结合并引起突触后膜兴奋21.γ-氨基丁酸(GABA)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具有促进睡眠、延缓脑衰老等功能。I和II是神经元细胞膜上GABA的两种受体,GABA与受体I结合后,引起CI-进入突触后膜,然后GABA被主动泵回突触前神经元,并被GABA氨基转移酶代谢降解;GABA与受体II结合后会抑制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科学家向兔脑的侧视区注射GABA后,用光刺激,发现兔侧视区的条件反射受到短暂抑制,但非条件反射不受抑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GABA与受体I结合后,可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从而促进睡眠
B.由题干信息推测受体I位于突触后膜,受体II可能位于突触前膜C.上述科学家的实验说明GABA可在兔脑部神经中枢的突触处起作用D.可通过促进突触前膜释放GABA或抑制GABA氨基转移酶的活性来改善睡眠22.如图所示,图中曲线表示正常成年人血液中化学物质X的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X代表胰岛素,则b~c段,机体血糖含量降低B.若X代表甲状腺激素,则其分级调节过程的中枢为垂体C.若X代表血糖,则c→d的变化过程可能与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浓度升高有关D.若X代表抗利尿激素,则a点时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对水的通透性增强23.内环境中性激素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主要与性激素的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有关。为探究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对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是否存在负反馈调节,下列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小白鼠的处理恰当的是A.实验组小白鼠进行手术并切除性腺,注射适量的促性腺激素;对照组小白鼠进行手术并切除性腺,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B.实验组小白鼠进行手术并切除性腺,注射适量的促性腺激素;对照组小白鼠进行手术不切除性腺,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C.实验组小白鼠不手术,注射适量的促性腺激素;对照组小白鼠不手术也不注射促性腺激素或生理盐水D.实验组小白鼠进行手术不切除性腺,注射适量的生理盐水;对照组小白鼠进行手术不切除性腺,注射适量的促性腺激素24.下图1~3表示同一生物种群数量变化的不同指标。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图1中b点的增长速率与图2中的d点相对应B.图1、2、3都可以表示该种群的数量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的增长C.图2中的c~d段种群的数量在减少,图3中的e~f段种群的数量在增加D.图1、2、3中b、d、f点时,种群内部的种内斗争达到最大25.下图表示3个共存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图甲和图乙中3个物种的资源利用状况不同,下列对图甲中3个物种、图乙中3个物种相比较的几种说法,错误的是
A.图甲中的3个物种的生态位重叠度明显低于图乙中的3个物种的B.如果资源有限,图甲和图乙中种群数量受影响最大的都是物种2C.d值越小,生态位的重叠度越大D.图乙中3个物种的种内竞争以及种间竞争都比图甲中3个物种的激烈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26.(12分)某运动员在日常训练时,不慎摔倒,出现腿部擦伤麻木、下肢不能运动语言不清等症状。医生检查发现他的脊神经正常,四肢也没有实质性损伤,但脑部有局部血管阻塞,可能导致其大脑某区出现了损伤。据此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就医时医生用橡皮锤轻轻叩击该运动员膝盖下面的韧带,小腿可以突然抬起,该现象称为,完成该生理活动的结构基础是。(2)随后医生在对该运动员脑部进行检查时发现他听力正常,但是不能讲话,医生初步推测该运动员的受伤部位可能在其大脑皮层的区。(3)经过积极治疗后,该运动员病情很快好转,缩手反射活动也正常,缩手反射属于(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该反射的特点是。(4)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含量增多的激素可能是。(答出2种)。运动过程中机体产热增多,但体温并没有明显升高,这离不开机体的调节作用,此情况下,机体是通过等生理活动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的。27.(14分)新冠疫情在世界各地仍有局部的或较大范围的聚集性暴发,甚至不断反复、不断出现新的变异类型,这给世界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下图表示人体细胞受到病毒攻击后发生的部分免疫反应,据图回答与新冠病毒有关的问题:
(1)新冠病毒侵入人体后首先会被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消灭,该过程属于免疫,是人体的第道防线。(2)图中属于抗原呈递细胞的有,这类细胞在抗原呈递过程中的作用是。(3)图中细胞III代表的是B细胞,激活该细胞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的过程分别是(填图中序号),细胞皿的增殖和分化除与第一-、第二信号有关外,还与的促进作用分不开。(4)病毒疫苗通常是用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腺病毒载体疫苗的作用原理是将新冠病毒S蛋白的基因装入改造后无害的腺病毒并送入人体,经基因表达后可在体内产生,该产物相当于抗原。28.(11分)赤霉素能诱导a淀粉酶的产生,促进种子萌发,6甲基嘌呤是mRNA合成的抑制剂,脱落酸在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科学家用萌发的小麦种子进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上述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该实验的自变量是。(2)在小麦种子的萌发过程中,作用效果相抗衡的物质(或激素)是______。从实验结果可以推测和对小麦种子的萌发作用效果相似。(3)赤霉素除能促进种子萌发外,还有等作用;脱落酸具有促进叶和果实衰老脱落,等作用。(4)小麦等高等植物在生命周期的不同时期各种激素的含量均有差异,这与植物基因表达根据需要做出的调整有关,说明植物的生长、发育、繁殖、休眠,都处在的调控之下。29.(13分)某相对封闭的草原爆发蝗灾,造成数千万亩的天然草场遭受蝗虫的蚕食,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牧业生产。当地科学工作者通过相关实验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调查蝗虫成虫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法。从种群的数量特征考虑,上述草原爆发蝗灾的直接原因是。(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蝗虫密度不超过20只·m-2时对该草原危害最小的蝗虫是,它与其他蝗虫的种间关系是。
(3)研究表明,在一定条件下蝗虫种群数量短时间内可呈“J”形增长,假设迁入某地的蝗虫初始种群数量为M只,每天可增加10%,5天后蝗虫种群数量为(写出表达式即可)。(4)关于捕食者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美国生态学家坦利提出了“收割理论”,该理论认为大型肉食性动物的存在有利于增加_,理由是。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