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地理
>
福建省三明市2022-2023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Word版附解析)
福建省三明市2022-2023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3
2
/13
剩余11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三明市2023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测高三地理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果需要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所有题目的答案均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游站未来城”位于苏州昆山市,它从高空中看去就如同一座金字塔一般层层叠叠,从低到高的面积逐渐减少。采用层层退台式的设计,让大部分房子都拥有露台。它将私人住宅、居家办公、创意会展中心融合在一起。完成下面小题。1.金字塔式的建筑风格的主要目的( )A.缓解交通拥堵B.改善居住条件C.保护居民隐私D.节省建筑材料2.进驻“游站未来城”的企业类型主要是( )A.小微企业B.中型企业C.大型企业D.特大型企业【答案】1.B 2.A【分析】1.根据材料“采用层层退台式的设计,让大部分房子都拥有露台。它将私人住宅、居家办公、创意会展中心融合在一起”可知,金字塔式的建筑风格的主要目的是改善居住条件。B正确;房屋建筑风格与缓解交通拥堵无关,且底层面积大,占地广,可能会挤占用地面积。 不利于交通条件的改善,A错误;房子都拥有露台,半开放式民居,不利于保护居民隐私,C错误;每个房屋有自己露台,面积较大,不节省建筑材料,D错误。故选B。2.根据材料“它将私人住宅、居家办公、创意会展中心融合在一起”,每个办公环境和创意会展面积不大,且地价较高,因此进驻的企业类型主要是小微企业。中型、大型、特大型企业,占地面积广,不适合入驻。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合理的城市发展规划:(1)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建立与城市经济相适应的城市发展机制;向郊区分散人口和工业,建设卫星城。(2)进行合理规划,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对城市进行功能分区,妥善安排各种用地的相对位置;对工业企业合理布局,适当分散污染源;改善交通和住房条件。“精明收缩”是在部分城市出现经济衰退、人口流失、房屋空置等背景下提出的,推行“更少的人口、更少的建筑、更少的土地利用”的发展理念,将投资重点放在调整城市功能。美国的扬斯顿是实行“精明收缩”的先锋城市,通过重新界定扬斯顿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缩减大量的住宅用地、商业用地和工业用地,将其置换为生态绿地,实现城市的产业转型与环境改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精明收缩”理念限制了城市的()A.服务职能B.人口密度C.城市规模D.服务种类4.扬斯顿通过精明收缩方案的实施,可以()A.优化城乡用地结构B.解决城市交通拥堵C.提高城市化水平D.优化城市产业结构5.下列城市中,宜将“精明收缩”理念用于实践的是()A.重庆B.大庆C.三亚D.上海【答案】3.C 4.D 5.B【分析】3.由材料可知,“精明收缩”将投资重点放在调整城市功能上,缩减大量住宅、商业、工业用地,置换为生态绿地,“精明收缩”能减少城市的盲目扩张,让城市建设相对集中,限制了城市规模,C正确;“精明收缩”能实现城市的产业转型与环境改善,从而促进城市的良性发展,城市的服务职能、服务种类、人口密度都可能会增加,ABD错误。故选C。4.“精明收缩”将投资重点放在调整城市功能上,不是城乡结构,A错误;不能解决交通拥堵,合理规划城市可以缓解交通拥堵,B错误;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是非农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精明收缩”重点是调整城市功能,C错误;“精明收缩”能实现城市的产业转型与环境改善,可 以优化城市产业结构,D正确。故选D。5.根据材料,精明收缩是在出现经济衰退、人口流失、房屋空置等背景下提出的,ACD三个城市均没有上述现象,大庆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可实施“精明收缩”理念。故选B【点睛】精明收缩理念的提出源于欧美国家城市面对人口日益减少和物质环境恶化所采取的一系列策略,其手段主要包括推进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建立土地银行制度,强调规划管控及推进公众参与等方面。“更少的规划、更少的居民、更少的建筑以及更少的土地利用”是对精明收缩最为公认的阐述。“寒热相搏必然生湿于脉,故有脉浮之病变······三焦之热客入脉,与寒相搏而生邪风,风为寒热产生动差的在天之气”,此段文宇为中医介绍风、湿产生的原理。据此完成6—7题,6.下列四图和“寒热相搏必然生湿于脉”最相似的天气系统是7.下列地理事物的产生原理与“风为寒热产生动差的在天之气”所反映的原理相似的是①海陆风②副热带高气压带③城市风④副极地低气压带的形成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答案】6.A 7.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常见天气系统及其特点、热力环流、气压带的形成。8.雨的形成条件有三个:充足的水汽、降温、有凝结核。A.A选项对应图展示的是冷气团和暖气团“寒热相搏”,形成降水,故A选项正确;B.B选项对应图展示的是大气受山地阻挡被迫抬升,降温形成降水,故B选项错误;c.C选项对应图展示的是空气对流上升降温形成的降水,故C选项错误;D.D选项对应图展示的是空气旋转上升降温形成的降水,故D选项错误;9.①“风为寒热产生动差的在天之气”表明这里的“风”的产生和“寒热”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寒热温差可产生热力环流。因此,这里的“风”是热力作用所产生的。海陆风为热力作用所产生,故①项正确;“风为寒热产生动差的在天之气”表明这里的“风”的产生和“寒热”相关,结合所学知识 可知,寒热温差可产生热力环流。因此,这里的“风”是热力作用所产生的。热岛效应为热力作用所产生,故②项正确;③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形成受动力因素影响,故③项错误;④副极地低气压带的形成受动力因素影响,故④项错误。故C①③正确,ABD错误。岩层产状是指即岩层的产出状态,是由倾角、走向和倾向构成岩层在空间产出的状态和方位的总称。图1为岩层产状三要素示意图,图2为岩层产状图例说明图,图3为某区域略图,图中a、b、c、d、e为沉积岩。全科免费下载公众号《高中僧课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关于图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处岩层具有储水构造B.乙处适合修建地下隧道C.a、b、c、d、e岩层由新变老D.该区域岩层具有明显的片理构造9.沿XY线作剖面,与其相符的地层分布可能是( )A.B.C.D. 10.甲、乙两地地表形态的差异反映了( )A.构造运动不同B.成岩时间不同C.堆积程度不同D.侵蚀程度不同【答案】8.C 9.A 10.D【解析】8.根据岩层产状的定义和图示,可以判断甲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具有储油构造,A错误。乙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具有储水构造;隧道应该选址背斜位置,B错误。根据向斜的岩层新老关系,观察乙地为中心的岩层分布,乙地为向斜岩层应该表现为中间岩层新两翼岩层老,可以判断a、b、c、d、e岩层由新变老,C正确。a、b、c、d、e岩层均为沉积岩,沉积岩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片理构造为变质岩特点,D错误。故选C。9.由图中可知,沿X—Y剖面线沿线,岩层走向大致与等高线平行,故地层分界线与X—Y剖面线平行,A正确;BCD选项中地层界线与剖面线不平行,BCD错误。故选A。10.甲为背斜谷,乙为向斜山,地形倒置,背斜顶部岩层受张力影响,岩性疏松,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常发育成山岭,由此可知,甲、乙两地地表形态的差异反映了侵蚀程度不同。排除ABC,故选D。【点睛】岩层层面与任一假想水平面的交线称走向线,也就是同一层面上等高两点的连线;走向线两端延伸的方向称岩层的走向,岩层的走向也有两个方向,彼此相差180°。岩层的走向表示岩层在空间的水平延伸方向。层面上与走向线垂直并沿斜面向下所引的直线叫倾斜线,它表示岩层的最大坡度;倾斜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指示的方向称岩层的倾向,倾向表示岩层向哪个方向倾斜。为探究温度和湿度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凋落物分解速率的影响,研究人员设计了4个温度梯度(0、5、10和20℃)和2个水分含量(重量百分比25%和40%)共8种高寒草甸凋落物处理试验,下图示意这8种处理下高寒草甸凋落物96天内累计CO2释放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温度和湿度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凋落物分解速率的影响是( )①温度增加,分解速率加快②温度增加,分解速率减慢③湿度增加,分解速率加快④湿度增加,分解速率减慢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2.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凋落物分解速度慢,主要影响因素是( )A.光照B.湿度C.气压D.温度13.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固碳能力( )A.一直升高B.一直下降C.先升后降D.先降后升【答案】11.A 12.D 13.D【解析】11.读图可知,随着温度、湿度增加,青藏高原高寒草甸96天内累计CO2释放量上升,说明凋落物分解速率变快,①③正确,②④错误。故选A。12.读图可知,在0、5、10℃情况下,湿度变化对累计CO2释放量影响小,但20℃时,湿度变化才对累计CO2释放量影响大,说明气温是主要影响因素,D正确;湿度影响程度只有在温度较高时才能体现,B不符;光照、气压对分解影响较小,A、C不符。故选D。13.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青藏高原高寒草甸首先表现为凋落物加速分解,固碳能力下降,但又会因为生长条件改善,草甸生长旺盛,固碳能力提高,因此表现为固碳能力先降后升,D正确,排除ABC。故选D。【点睛】温度和湿度被认为是影响凋落物分解主要的气候因子。凋落物随着温度升高分解速率加快,增加土壤湿度对凋落物分解有积极作用。潮流是指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海水垂直涨落时水体的周期性水平运动现象。按运 动形式分为往复流和旋转流。左图示意海南岛中东部海域水深分布。右图示意海南岛中东部海域最大半日潮潮流椭圆(某一地点不同时间的潮流矢量终点连接起来的接近椭圆的封闭曲线,长半轴和短半轴分别代表最大流速和最小流速,长轴方向代表最大流速方向,椭圆扁率越大的为往复流,扁率越小、越接近圆形的为旋转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关于海南岛中东部海域最大半日潮说法正确的是( )A.海域越深潮流流速越快B.旋转流以逆时针旋转为主C.海域越深旋转流越明显D.最大流速方向与海岸平行15.潮流形成旋转流的主要原因是( )A.海底地形的变化B.地转偏向力影响C.海水的往复运动D.海水的涨落幅度16.下列关于潮流说法正确的是( )A.影响沿岸气候B.形成大型渔场C.塑造海岸地貌D.不利污染扩散【答案】14.C 15.B 16.C【解析】14.长半轴代表最大流速,北部水深较浅的海域潮流流速快,南部水深较深的海域潮流流速慢,A错误;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旋转流是顺时针方向旋转,B错误;东南部海域深度最大,潮流椭圆扁率越小、越接近圆形,说明该海域旋转流最明显,C正确;长轴方向代表最大流速方向,由北部海域潮流椭圆可知,最大流速应是南北方向,与海岸线不平行,D错误。故选C。15.潮流是指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海水垂直涨落时水体的周期性水平运动现象。其周 期性水平运动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会发生水平偏转,来回周期运动,使潮流出现旋转运动,进而形成旋转流,B正确,A、C、D错误,故选B。16.潮流是水体周期性水平运动,与海水的大规模定向运动不同,不会形成寒暖流,不会影响沿岸气候,A错误;不会形成渔场,B错误;作为海水的运动,可以塑造地表形态,形成海岸地貌,C正确;同时海水运动是一种复合运动,潮流作为海水的一种运动形式参与海水复合运动之中,对水体污染扩散是有利的,D错误。故选C。【点睛】潮汐是海水的一种周期性涨落现象,它的成因与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有关,其中月球的引潮力是引起潮汐现象的主要力量。一天中通常可以观察到两次海水涨落,白天海水的涨落称为潮,夜晚海水的涨落称为汐。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黄河下游因黄河多次决口形成泛滥平原(黄泛平原),沙岗地和洼地广布,冬春季节风沙活动频繁。红薯是地下块茎的高产作物,喜温怕涝,喜疏松土壤。开封市在沙地采用起垄方式种植红薯,一年两熟,大面积种植红薯却加剧了当地的风沙活动。当地积极倡导采用“冬小麦—红薯”两茬轮作的保护性耕作模式(收割完冬小麦残茬的地表上,免耕直接种植红薯),很好地抑制了风沙活动。下图示意黄泛平原及起垄种植红薯景观。(1)当地春季红薯种植采用地膜覆盖技术效果显著,说明采用这种技术的主要目的。(2)分析开封沙岗地起垄种植有利于红薯生长的原因。(3)说明“冬小麦—红薯”两茬轮作的保护性耕作模式能抑制风沙的原因。【答案】(1)当地春季蒸发旺盛,采用地膜可以减少水分蒸发,提高土壤含水量;春季易受冷空气影响,地膜覆盖可以改善热量条件,起到保温、增产效果;当地春季风沙活动频繁,可 起到抑制风沙的作用。(2)沙地土壤疏松、通气性良好;岗地利于排水,不易发生涝灾;起垄种植可加厚土层,有利于地下块茎生长,且更易排水。(3)两茬作物种植季节相连,可减少地面裸露时间;红薯生长初期可利用小麦秸秆覆盖地表,或留茬免耕减少对土壤的扰动。【分析】本题以黄河下游因黄河多次决口形成泛滥平原为区域背景,考查区域生态环境的治理及区域农业发展,注重了对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地理核心素养的考查。(1)从水分蒸发的角度来看,当地地处华北,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采用地膜可以减少水分蒸发,提高土壤墒情。从气候角度来看,华北地区春季易受冷空气影响,地膜覆盖可以改善热量条件,起保温、提前种植、增产等效果。华北地区春季多大风天气,黄泛区沙岗地广布,风沙活动频繁,采用地膜可起到抑制风沙效果。(2)分析开封采用沙岗地起垄种植方式有利于红薯生长的原因,需要充分考虑红薯生长需要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特殊的种植方法所带来的益处。红薯喜温,从通透性角度来看,沙地土壤疏松、透气性良好,有利于提高土壤温度。红薯怕涝,从排水角度来看,岗地起垄种植利于排水,不易发生涝灾。红薯是地下块茎的高产作物,从土壤厚度角度来看,起垄种植增加土层厚度,利于地下块茎生长,且更易排水。(3)“冬小麦—红薯”两茬轮作的保护性耕作模式能很好抑制风沙的原因,需要考虑如何使农作物隔绝风沙。从地面裸露时间角度来考虑,两茬作物生长季节相连,可减少了地面裸露时间。从对土壤的影响角度来看,留茬免耕可以减少对土壤的扰动,同时又增加了地面粗糙度,可削弱风力。【点睛】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冰冻圈是地球系统中水体处于冻结状态的负温圈层,主要分布在地球两极和部分高山地区,是体现气候变化最为敏感和明显的证据。它为人类提供淡水资源供给、水文和生态调节等各种惠益,也带来雪崩、泥石流等严峻挑战。随着全球变暖和温室效应现象的出现,冰冻圈范围正在发生变化,这不仅影响自然系统,也将对全球的人文、经济、社会产生深刻影响。 下图是1979—2019年北极海冰和南极海冰范围的变化图。(1)地球各圈层间存在密切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关系。说出与冰冻圈联系密切的圈层名称。(2)分析地球北极、南极海冰范围变化的特点。(3)冰冻圈范围变化是温室效应导致气候变暖而造成的。分析其形成机制。(4)为保障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倡议实施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经济模式。简述可采取的措施。【答案】(1)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2)全球(北、南极)海冰整体规模缩减;北冰洋海冰(北极海冰)自1980年以来海冰整体范围呈减少趋势;南大洋海冰(南极海冰)海冰范围较稳定;2015年后两地区的海冰范围均为减少趋势;20世纪最后几年到2015年间还略有增长。(3)(大气受热过程角度):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对可见光(太阳短波辐射)有高度透过性,对地面长波红外线辐射有高度吸收性,通过大气长波辐射将大部分能量返还地面,补充地面能量损失,产生对地面保温作用;(人类活动影响角度):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和破坏自然界植被,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浓度)升高;加快全球大气温度的上升,产生和加剧温室效应和气候变暖,造成全球冰冻圈范围的不断缩减。(4)减少使用化石燃料,减少C02排放:发展煤炭气化(液化技术),提高石化能源的利用率(节能减排;减少能耗);大力发展清洁(可再生)新能源(积极推进核电建设;使用清洁能源),调整和改善能源利用结构: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率),改善和提升植被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消化能力;提高公众的节能环保意识(减少能源废弃物排放;尽可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等);国际合作,实施减缓措施等。【分析】本题以全球变暖和1979—2019年北极海冰和南极海冰范围的变化图为试题背景,涉 及了全球变暖的影响和应对措施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1)结合所学,根据材料“冰冻圈是地球系统中水体处于冻结状态的负温圈层,主要分布在地球两极和部分高山地区”可知,冰冻圈是水体冻结,属于水圈;冰冻圈冻结或融化受气温影响,涉及大气圈。冰冻圈融化可以为生物提供水源,涉及生物圈。冰冻圈部分分布于部分高山地区,涉及岩石圈。(2)读图可知,地球北极、南极海冰范围变化2020年比1980年都少,即北、南极海冰整体规模缩减。北极海冰自1980年以来,海冰在绝大部分年份都在减少,且整体减少幅度大,即整体范围呈减少趋势。南极海冰范围也在减少,但较稳定,且变化幅度小。2015年两地海冰有明显增加,20世纪最后几年到2015年间两地海冰略有增长趋势,2015年后两地区的海冰范围波动减少,均呈减少趋势。(3)从大气受热过程角度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能大量吸收长波辐射,二氧化碳对可见光有高度透过性,对地面长波红外线辐射有高度吸收性,并通过大气长波辐射将大部分能量返还地面,补充地面能量损失,产生对地面保温作用。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吸收的地面辐射增加,产生的大气逆辐射增加,保温作用增强。从人类活动影响角度分析,人类生产生活中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破坏自然界植被,光合作用减弱,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二氧化碳增加,温室效应增强,加快全球大气温度的上升,产生和加剧气候变暖,气温升高,导致冰雪融化,造成全球冰冻圈范围的不断缩减。(4)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清洁(可再生)新能源,如积极推进核电建设、使用太阳能、水能、潮汐能等清洁能源,减少使用化石燃料,减少C02排放。利用科学技术,发展煤炭气化、液化技术,提高石化能源的利用率,节约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率,充分发挥光合作用,改善和提升植被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消化能力。加强环保宣传,提高公众的节能环保意识,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减少能源废弃物排放,出行时尽可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等,降低个人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加强国际合作,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 区发挥优势互补,加强技术、资金等方面的合作,有效实施减缓全球变暖的措施等。1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在地质史上,四川盆地经历了海盆-湖盆-内流盆地-外流盆地的沧桑巨变,形成了震旦纪(元古宙晚期)—中三叠世海相沉积层和晚三叠世到始新世(新生代古近纪)陆相沉积层,两大沉积层厚度分别达4.7千米和2.7千米。独特的地质演化史使得四川盆地蕴藏了丰富的煤、石油、天然气、页岩气等资源。材料二川江(长江四川盆地段)地质历史时期曾经为古长江的西支,自东向西汇入南流的古金沙江。受流水作用影响,其与古长江的东支即现今的长江中下游得以贯通,流向转为向东流。图为“四川盆地地形与水系示意图”。(1)指出四川盆地海相沉积层的化石中可能所含有的动植物种类。(2)流水作用使川江流向改变并与古长江东支贯通,请描述其作用过程。(3)从地层特征说明四川盆地能源矿产丰富的原因。【答案】(1)藻类;无脊椎动物;鱼类(2)由于古长江东支溯源侵蚀;河流切穿分水岭;袭夺了川江,川江改向东流,两河贯通(3)有古生代到中生代早期深厚海相沉积地层,可能蕴藏油气资源;中生代为成煤重要时期,有中生代到新生代的陆相地层,可能蕴藏煤炭资源;沉积层巨厚,矿产储量丰富且储存条件优越 【分析】本题以四川盆地地形与水系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地球地质历史、流水侵蚀、地层与矿产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图文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详解】(1)海相沉积层所处的地质年代是震旦纪(元古宙晚期)—中三叠世,历经了元古宙晚期,整个古生代,中生代早期,相应时期在海洋中的生物有藻类、无脊椎动物、鱼类。(2)由于古长江东支溯源侵蚀;河流切穿分水岭;袭夺了川江,川江改向东流,两河贯通,整体向东流;古长江东支是袭夺河,古川江是被袭夺河。(3)有古生代到中生代早期深厚海相沉积地层,可能蕴藏油气资源;中生代为成煤重要时期,有中生代到新生代的陆相地层,可能蕴藏煤炭资源;沉积层巨厚,矿产储量丰富且储存条件优越。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重庆市 2022-2023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适应性月考试卷(三)(Word版附解析)
重庆市永川 2022-2023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Word版附解析)
福建省三明市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Word版含答案)
福建省三明市2022-2023学年高三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Word版附答案)
湖南省怀化市2022-2023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Word版附答案)
江苏省泰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Word版附答案)
江苏省苏北四市2022-2023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Word版附答案)
江苏省海安市2022-2023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Word版附答案)
福建省三明市2022-2023学年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Word版附答案)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地理
发布时间:2023-03-07 04:50:01
页数:13
价格:¥3
大小:1.89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