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北京市通州区2022-2023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摸底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7

2/17

剩余15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通州区2022-2023学年高三年级摸底考试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中华文明起源和形成过程可概括为“距今万年奠基、八千年起步、六千年加速、五千年进入、四千年过渡、三千年巩固、两千年转型”七个阶段。其中五千年进入指的是()A.开始从事原始农业,生活趋于稳定B.实现了对王畿地区之外区域的控制C.阶级分化较明显,出现了权贵阶层D.王位父死子继,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五千年进入”指的是距今约五千年,处于父系氏族社会,当时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出现权贵阶层,C项正确;距今约1万年前,中国进入了新石器时代,人们开始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生活逐渐趋向稳定,排除A项;西周推行分封制,实现了对王畿地区之外区域的控制,排除B项;夏朝禹死后,其子启继位,王位父死子继,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排除D项。故选C项。2.许倬云先生在《说中国》中提到,汉代“因能容纳,而成其大;因能调适,而成其久。”下列选项能体现“调适”的是()①尊奉黄老无为的思想,采取了“与民休息”的政策②察举制推动社会阶层流动,两汉选拔了大批人才③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分设刺史,进行巡视监察④董仲舒的新儒学提出了儒、佛、道“三教合归于儒”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调适”指是汉朝调和、协调各种制度的制定和施行,所以能够体现汉朝“调适”的是汉朝改变了秦朝时期的严刑峻法,尊奉黄老无为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实行察举制推动社会阶层流动,缓和社会矛盾;实行刺史制度,加强对地方的监察,强化中央集权。①②③符合题意,A项正确;董仲舒提出的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没有提出“三教合归于儒”,④说法有误,排除包含④的BCD项。故选A项。3.交河故城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是唐朝安西都护府的所在地,军事防御功能突出。此外,该城街巷垂直交叉、纵横相连,把建筑群分为若干小区,颇似中国内地城市的坊。对 该材料解读正确的是()①交河故城从唐朝开始建造,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②交河故城的城市规划受到了中原传统城市的影响③安西都护府的设立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④安西都护府的设立有利于丝绸之路的安全与畅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把建筑群分为若干小区,颇似中国内地城市的坊”,可以看出交河故城的城市规划受到了中原传统城市的影响,②符合材料;根据材料“是唐朝安西都护府的所在地,军事防御功能突出”,可以看出安西都护府的设立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并且有利于丝绸之路的安全与畅通,③④符合材料,B项正确;材料并没有提及交河故城是从唐朝开始建造的,①不符合材料,排除ACD项。故选B项。4.唐代服饰宽衣大袖、色彩鲜艳,多用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个性;宋代服饰修长、纤细、淡雅朴素,向着“禁欲”的方向发展。宋代服饰变化的原因是()A.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B.商品经济的发展催生了淡雅之风C.社会成员身份逐渐趋于平等D.儒家思想的变化影响了审美观念【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宋代服饰向着“禁欲”的方向发展,是因为宋朝时期人们受到了理学的影响,理学主张“存天理,灭人欲”等思想,逐渐影响到宋代服饰风格,D项正确;宋朝通过一系列专制集权的措施,国家对社会的控制逐渐加强,排除A项;商品经济发展会促使文化世俗化,而宋代服饰变化的原因是受到了理学的影响,排除B项;在封建社会下,社会成员身份是不平等的,排除C项。故选D项。5.废除人头税后,这种对“被征税”担心的消失,改变了古人的生育观念,中国由此进入了第一波“人口大爆炸”时代。对该材料解释正确的是()A.废除人头税使得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B.废除人头税标志着实物税开始转向财产税C.废除人头税有利于中国清朝人口快速增长D.废除人头税是康熙时的“摊丁入亩”政策 【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这种对‘被征税’担心的消失,改变了古人的生育观念”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人头税的废除使得人丁不再作为征税的标准,家庭中人口的多少不再影响交税总额,所以为了增加家庭劳动力,中国的人口开始快速增加,从而有利于清朝人口的快速增长,C项正确;虽然废除了人头税,但不意味着农民缴纳赋税减少,农民并一定会有充分的生产时间,排除A项;人头税的废除和实物税转向财产税之间没有必然关系,排除B项;“摊丁入亩”是雍正时期的政策,排除D项。故选C项。6.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国西北、西南、东南边疆地区安全遇到了严重危机,中国人民进行了顽强抗争。下列人物与史实对应正确的是()A.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西藏军务,收复西藏B.老将刘铭传率军取得镇南关大捷,击退法军C.冯子材任台湾军务大臣,多次击退法国军队D.刘永福率军与台湾义勇军反抗日军占领台湾【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东南边疆地区安全遇到了严重危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日军侵占台湾,台湾军民奋起反抗,刘永福率军与台湾义勇军反抗日军占领台湾,D项正确;1909年秋,驻藏大臣赵尔丰率领两万川边军从成都出发,1910年初,清军进入拉萨,平藏之战取得胜利,A项表述左宗棠收复西藏表述错误,排除A项;取得镇南关大捷的是冯子材,不是刘铭传,排除B项;刘铭传任台湾军务大臣,多次击退法国军队,不是冯子材,排除C项。故选D项。7.1912年2月9日,《真相画报》刊登了题为“鹬蚌相争”的漫画,画中鹬蚌的旁边站立着两个人,分别代表了日本人和西方帝国主义势力,该漫画意在说明() A.宋教仁与袁世凯矛盾重重,美、日借机加紧侵华B.“府院之争”的实质是美、日对华的争夺与控制C.南北双方应停止争斗,避免列强坐收渔人之利D.北洋军阀内部派系纷争,导致了军阀割据局面【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12年2月9日,《真相画报》刊登了题为“鹬蚌相争”的漫画,画中鹬蚌的旁边站立着两个人,分别代表了日本人和西方帝国主义势力”可知,反映了1912年孙中山领导的南方革命党人与北洋军阀袁世凯之间的斗争,有利于列强隔岸观火坐收渔人之利,选项符合漫画的意图,C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宋教仁与袁世凯矛盾重重的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府院之争”指黎元洪的总统府和段祺瑞的国务院之间的纷争,两者分别依靠美、日支持,又反映了美、日矛盾。“府院之争”的实质是帝国主义争夺中国的矛盾,时间不符,排除B项;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内部派系纷争,导致了军阀割据局面,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8.长征实现了红军的战略大转移,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如图中关于长征途中重大历史事件的表述正确的是() A.在①的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的胜利结束B.在②的会议纠正了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C.在③处开始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D.在④处中央红军被迫开始了战略的转移【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图中内容可知,①是陕北吴起镇,②是贵州遵义,③是井冈山,④江西瑞金。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战略大转移——二万五千里长征,D项正确;甘肃会宁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排除A项;遵义会议就纠正了李德、博古等人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并非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排除B项;井冈山作为中共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创建于1927年10月,时间点在长征之前,排除C项。故选D项。9.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这段历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时期。这一时期()①建成了世界一流的工业体系②拓展了中国外交活动的舞台③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的意义④形成了崇尚劳动的劳模精神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建成了世界一流的工业体系”说法不符合史实,①所述不符合题意;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1972 年,中美两国结束了长期敌对状态,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这些外交成就极大地改善了中国的安全环境,拓展了外交活动的舞台,②所述符合题意;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时期。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从总体上看,全党、全国人民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战胜各种困难,我国在工业、农业、科技、国防、外交、文化教育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些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都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的意义,③所述符合题意;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全党、全国人民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形成的崇尚劳动、敬业守信、精益求精、敢于创新的劳模精神不断激励着人们,④所述符合题意。综上,②③④所述符合题意,D项正确;①所述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B项、C项。故选D项。10.1989年到1991年,中国GDP每年的增幅只有5%左右,而在1992年,这个数字就增加到12.8%。此后,中国一直保持“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国家”这一称号。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实现了“翻两番”的目标。这些变化主要得益于()A.香港、澳门的成功回归B.南方谈话后改革开放不断深入C.社会保障制度日趋成熟D.“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实行【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1992年后中国经济飞速增长,结合所学可知为邓小平南方谈话后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B项正确;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排除A项;材料与社会保障制度无关,排除C项;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发展战略,排除D项。故选B项。11.1872年,大英博物馆的文物修复员在整理泥版文书时发现了著名的洪水传说的源头,该洪水传说起源于如图哪一地区()A.①B.②C.③D.④【答案】B 【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洪水传说的源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各地的洪水传说大多起源于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两河流域处于图中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附近的两河流域②处,B项正确;“洪水传说的源头”不在尼罗河附近,排除A项;“洪水传说的源头”不在印度河附近,排除C项;“洪水传说的源头”不在黄河附近,排除D项。故选B项。12.塞万提斯的《唐·吉诃德》、薄伽丘的《十日谈》等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阿拉伯著作《一千零一夜》的影响。阿拉伯哲学家伊本·阿拉比著作中关于先知夜间旅行和登霄的说法,成为意大利诗人但丁《神曲》的先驱。全科免费下载公众号《高中僧课堂》该材料说明()A.阿拉伯文化的西传促进了近代西欧文化的发展B.欧洲文艺复兴的产生源自于阿拉伯文化的西传C.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D.阿拉伯文化是世界上最为悠久最为先进的文化【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近代西欧的文学作品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受到阿拉伯文化的影响,说明阿拉伯文化的西传促进了近代西欧文化的发展,A项正确;欧洲文艺复兴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排除B项;材料只强调了阿拉伯文化对西欧的影响,无法体现其桥梁作用,排除C项;“最为悠久最为先进的文化”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13.历史地图,既是某一历史事件发生的空间位置,又是某一历史时期发展的缩影。对下边地图解读正确的是() A.体现了14世纪西葡为争夺殖民地,矛盾尖锐B.虚线以西的一切土地属于葡萄牙的势力范围C.虚线以东的一切土地属于西班牙的势力范围D.南美洲大部分地区被划入西班牙的势力范围【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图片信息及所学可知,西班牙、葡萄牙为争夺殖民地,矛盾日益尖锐。1493年,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作出仲裁:在亚速尔群岛和佛得角群岛以西100里格的地方,从北极到南极画一条分界线,史称“教皇子午线”,规定该线以西的一切土地属于西班牙的势力范围,该线以东的一切土地属于葡萄牙的势力范围。教皇子午线是西方列强瓜分世界、划分势力范围的开始。由于葡萄牙不满这一仲裁,西、葡两国又于1494年缔结条约,把这条线向西移动270里格。根据这个条约,南美洲大部分地区被划入西班牙的势力范围,D项正确;体现了15世纪西葡为争夺殖民地,矛盾尖锐,排除A项;根据这个条约,虚线以西的一切土地属于西班牙的势力范围,排除B项;根据这个条约,虚线以东的一切土地属于葡萄牙的势力范围,排除C项。故选D项。14.19世纪金本位制极大地促进了英国商品的出口,使英国保持大量贸易顺差;英国通过英格兰银行管理着世界金融体系,迫使各国经济遵守“货币体系规则”。该材料说明()A.英镑在世界货币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B.光荣革命推动了英镑霸权地位的确立C.白银失去了在货币体系中的流通功能D.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得以最终确立【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世纪金本位制极大地促进了英国商品的出口,……英格兰银行管理着世界金融体系”,结合19世纪金本位制相关知识,可知19世纪金本位制以黄金为基础,以英镑为中心,A项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光荣革命对英镑地位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白银的流通功能,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排除D项。故选A项。15.下列材料涉及的历史事件,按时序先后排列正确的是()①阿克莱特开办了第一家水力纺纱厂,成为近代工厂的开端。②工人创造的价值全部为资本家所得,这就是资本家日益富裕的秘密。资本家从生产中获得的利润被称为“剩余价值”。③普鲁沙其口为婆罗门,由其双臂造成刹帝利,其双腿变成吠舍,从其双脚生出首陀罗。 ④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否定天主教会宣扬的“地心说”,建立起一种新的宇宙观。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③④①②D.④③②①【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771年,阿克莱特在曼彻斯特开办了第一家水力纺纱厂,成为近代工厂的开端;《资本论》是德国思想家卡尔·马克思创作的政治经济学著作,1867—1894年分为三卷出版。《资本论》通过对剩余价值这个资本主义的核心问题的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的历史趋势;公元前6世纪,古代印度形成种姓(等级)制度,这一制度将人分为4个等级,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1543年(十六世纪),哥白尼发表《天体运行论》,提出太阳中心说,根本上动摇了神学的理论基础。按时序先后排列正确的是③④①②,C项正确;ABD项排序错误,排除ABD项。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16.宋代监察制度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主要由御史监察系统和谏官言谏系统组成。御史又称台官,宋之前,台官主要是对下纠察百官言行违失,谏官主要是对上纠正皇帝决策失误。宋初,谏官沿袭唐制,隶属于中书、门下两省,宋仁宗下诏将原有的门下省改为谏院,这一措施标志着谏议机构开始脱离行政机关而独立运作。此时的谏院已然成为另一个最高监察机构,与御史台共同运作。需要指出的是,谏院的独立只是相对于各行政机关而言的,在专制皇权面前绝无独立之说。宋代谏官职能有所扩大,宋真宗下诏:“官曹涉私、措置失宜、冤滥未伸,并仰谏官奏论。”这是谏官纠弹百官的法律依据,谏官拥有了御史的监察权。台谏系统对外戚的抑制、对相权的制衡、对干政宦官的弹击、对武将的抑制,对巩固宋王朝之内政大有裨益。——摘编自林晓炜《制度何以变迁》等阅读材料,评析宋代谏官言谏制度的变化。要求:提取信息充分,多角度分析,逻辑清晰,结构完整。【答案】(1)①宋代将谏官从唐朝两省分离出来形成了谏院,独立运作②权力扩大,成为最高监察机构③监察权不断集中到皇帝手中④宋代谏官拥有了御史的监察权,台谏趋于合流(或台谏合一)⑤谏官职能由主要纠正皇权失误变为主要弹劾宰相与百官(2)谏官言谏制度的变化是因为宋朝建国后,吸取了以往的教训,希望通过监察制度来强化中央集权制度;防范大臣专权,外戚干政。 (3)综上,宋代谏官言谏制度是君主专制强化的表现;但其对巩固宋王朝之内政又大有裨益。【解析】【详解】审清设问,明确解题思路。首先概括宋代谏官言谏制度的变化有哪些,根据材料可得出:①宋代将谏官从唐朝两省分离出来形成了谏院,独立运作②权力扩大,成为最高监察机构③监察权不断集中到皇帝手中④宋代谏官拥有了御史的监察权,台谏趋于合流(或台谏合一)⑤谏官职能由主要纠正皇权失误变为主要弹劾宰相与百官。其次对这一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根据材料和所学,宋代谏官言谏制度的变化源于对以往教训的吸取,强化中央集权制度;防范大臣专权,外戚干政。最后对此变化的实质和评价进行作答。综上,宋代谏官言谏制度是君主专制强化的表现;但其对巩固宋王朝之内政又大有裨益。17.歌剧艺术与中国社会时间中国歌剧的发展20世纪20年代黎锦晖以民主与科学为内容,以真善美为主题,创作出一种既不同于西洋歌剧又不同于传统戏曲的儿童歌舞剧,可以说是中国歌剧的雏型。20世纪30、40年代出现了《扬子江暴风雨》、《军民进行曲》、《台儿庄》等反对帝国主义的作品,用“话剧加唱”的模式进行歌剧的创作,通俗易懂,适于流传,配合了救亡运动。20世纪50年代中国歌剧迎来了一次发展的春天。许多著名音乐家从国外归来,一起加入到中国歌剧的创作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小二黑结婚》、《刘胡兰》等作品,这个时期歌剧的题材转向了对英雄的赞颂和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得到了广大老百姓的喜爱。80年代末90年代初歌剧《原野》曾到美国、法国、荷兰成功演出,成为第一部叩开西方歌剧宫殿大门的东方歌剧,向世界人民传播了中国民族音乐文化,是中国歌剧上划时代的杰作。阅读上述材料,任选两个时期,结合时代背景阐释中国歌剧的发展演变。要:提取信息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结构完整。【答案】示例【“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20世纪20年代,中国歌剧以儿童歌舞剧为主;是中国歌剧的雏形阶段;其是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开展而产生;其宣传了西方民主政治思想,承担着开启民智的功能 【抗战时期:】20世纪30、40年代,民族矛盾逐渐成为国内主要矛盾,民众的反帝爱国情绪空前高涨。这一时期的歌剧创作充满时代特色和革命情怀;其通俗易懂;有利于号召更多的群众投身到抗日反帝的运动【新中国成立初期:】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初期;许多音乐家从国外归来,在和平年代;歌剧题材转向了对英雄的赞颂和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得到了广大老百姓的喜爱,中国歌剧迎来了一次发展的春天。【走向世界:】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歌剧走出国门;凸显了民族音乐文化特色;促进了中国歌剧的新发展【综上】中国歌剧创作与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社会文化紧密联系;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时代的进步【解析】【详解】本试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学生根据题目要求正常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按照题目要求任选两个时期,学生可根据自身掌握的基础知识选取两个较为容易且比较熟悉的时期进行阐释,根据材料中的“20世纪20年代,创作出一种既不同于西洋歌剧又不同于传统戏曲的儿童歌舞剧,可以说是中国歌剧的雏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歌剧以儿童歌舞剧为主,是中国歌剧的雏形阶段”;根据材料中的“黎锦晖以民主与科学为内容,以真善美为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其是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开展而产生,其宣传了西方民主政治思想,承担着开启民智的功能”;根据材料中的“20世纪30、40年代,出现了《扬子江暴风雨》、《军民进行曲》、《台儿庄》等反对帝国主义的作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抗战时期,民族矛盾逐渐成为国内主要矛盾,民众的反帝爱国情绪空前高涨”;根据材料中的“用‘话剧加唱’的模式进行歌剧的创作,通俗易懂,适于流传,配合了救亡运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抗战时期的歌剧创作充满时代特色和革命情怀,其通俗易懂,有利于号召更多的群众投身到抗日反帝的运动”;根据材料中的“20世纪50年代中国歌剧迎来了一次发展的春天。许多著名音乐家从国外归来,一起加入到中国歌剧的创作与发展过程中”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新中国成立初期,许多音乐家从国外归来,在和平年代”;根据材料中的“这个时期歌剧的题材转向了对英雄的赞颂和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得到了广大老百姓的喜爱”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歌剧题材转向了对英雄的赞颂和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得到了广大老百姓的喜爱,中国歌剧迎来了一次发展的春天”;根据材料中的“80年代末90年代初歌剧《原野》曾到美国、法国、荷兰成功演出,成为第一部叩开西方歌剧宫殿大门的东方歌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走向世界,80年代末90 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歌剧走出国门”;根据材料中的“向世界人民传播了中国民族音乐文化,是中国歌剧上划时代的杰作”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凸显了民族音乐文化特色;促进了中国歌剧的新发展”;在阐释过程中,应注意信息提取充分,史论结合;最后,对所论述的内容进行简单的总结。18.蔗糖的世界之旅材料一世界蔗糖业传播路径示意图材料二葡萄牙的巴西殖民地是早期近代世界上最大的蔗糖生产者,1625年,葡萄牙几乎为整个欧洲供应来自巴西的蔗糖。据现代学者估算,来自巴西的各种蔗糖到里斯本后,价值增加2.5倍到4倍。但甘蔗是一种非常耗费地力的作物,一块土地种植甘蔗15年左右,其肥力就开始下降,所以葡萄牙殖民者强迫黑奴不断砍伐森林,开辟新的种植园,但在1808年以前,巴西进出口贸易完全由葡萄牙垄断,种植园主并不与世界市场发生直接联系⋯1635年法国控制马提尼克岛后,殖民者开辟甘蔗种植园,到19世纪30年代,该岛屿3/4的森林都毁灭了。因为森林砍伐剥夺了许多动物栖息森林的天然习惯,过度的砍伐森林导致数百种动植物灭绝。——摘编自施诚《早期近代世界文明互动的表现》等(1)观察世界蔗糖业传播路径示意图,按时间顺序描述蔗糖的洲际传播路径(写出大洲即可)。(2)阅读材料二,分析蔗糖的生产与贸易对世界历史的影响。【答案】(1)从大洋洲的新几内亚岛一到亚洲一再到非洲一再到欧洲一最后到美洲(2)①种植园经济;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或限制了殖民地经济的发展;或使美洲形成了单一的种植园经济,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在经济上依附于西方。②黑奴贸易或三角贸 易;使非洲损失了精壮劳动力,造成了非洲的落后。或为美洲种植园经济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③对森林的大面积砍伐;导致了大量森林的毁灭和动植物灭绝④蔗糖贸易或商品贸易;密切了各地之间的联系,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世界蔗糖业传播路径示意图,公元前1世纪,由大洋洲的新几内亚岛传到亚洲,公元3世纪传入非洲,公元6—8世纪传入欧洲,15世纪传入美洲,因此蔗糖的洲际传播路径应是“从大洋洲的新几内亚岛一到亚洲一再到非洲一再到欧洲一最后到美洲”。(2)根据材料二中的“1625年,葡萄牙几乎为整个欧洲供应来自巴西的蔗糖……价值增加2.5倍到4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使美洲形成了单一的种植园经济,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在经济上依附于西方”;根据材料二中的“甘蔗是一种非常耗费地力的作物……葡萄牙殖民者强迫黑奴不断砍伐森林,开辟新的种植园”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黑奴贸易或三角贸易;使非洲损失了精壮劳动力,造成了非洲的落后同时为美洲种植园经济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根据材料二中的“在1808年以前,巴西进出口贸易完全由葡萄牙垄断,种植园主并不与世界市场发生直接联系⋯1635年法国控制马提尼克岛后,殖民者开辟甘蔗种植园”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蔗糖贸易或商品贸易;密切了各地之间的联系,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根据材料二中的“因为森林砍伐剥夺了许多动物栖息森林的天然习惯,过度的砍伐森林导致数百种动植物灭绝”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对森林的大面积砍伐;导致了大量森林的毁灭和动植物灭绝”。19.外交体系材料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种基于“天下共主”理念的中央王朝,以四夷为外服,以“朝贡”为理想,构建了一种“华夷秩序”。一些周边国家向明清朝廷“纳贡称臣”,接受明清皇帝的册封,但宗主国不干涉藩属国内政,且这种关系不是通过武力形成的。这些藩属国一旦遭受外敌入侵,中央王朝会出兵援助;而他们前来进贡时,本朝皇帝会给予高出贡品数倍的重礼,以示恩惠。——摘编自王承庆《中国外交体制的建立与近代化转型》等材料二1648年订立的《威斯特伐利亚合约》,结束了欧洲的混战局面,形成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且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这一体系改变了中世纪的帝国观念,代之以主权平等的观念。然而,西方各国在国际法应用中实行双重标准,为了谋取利益经常违反国际法,在殖民主义和资本主义的驱动下,它又成了向外扩张的“世界国家秩序”。——摘编自李育民《条约制度的建立及其影响》等 材料三伴随着法国大革命,民族主义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而拿破仑战争亦加速了自由、平等的思想传播,推动了1815年第二次国际秩序的变革。各国之间签订了许多国际公约,制定了一系列战争法规,试图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但这一秩序没有常设机构,在发生国际危机时任何成员国均可召集并主持召开相应的会议。——摘编自陈安迪《四大国际体系转型成因及特征探究》等(1)阅读材料一、二,比较中西方外交体系的不同特点。(2)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评析“第二次国际秩序的变革”。【答案】(1)①中国朝贡体系以自己为中心;西方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强调主权国家间的平等②中国朝贡体系对于藩属国给予保护与赏赐,不干涉内政,是一种和平的体系;西方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是一个“不断向外扩张”的体系。(2)第二次的国际秩序变革指的是维也纳体系的建立。拿破仑帝国崩溃或拿破仑战争失败。以大国协调;欧洲均势为特征。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欧洲长时间的和平或外交制度进一步发展、或国际法的应用范围扩大;但这一秩序容易被破坏,利益的冲突难以调和。【解析】【详解】(1)特点:①根据材料一“这种基于‘天下共主’理念的中央王朝,以四夷为外服,以‘朝贡’为理想”可得出中国朝贡体系以自己为中心;根据材料二“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代之以主权平等的观念”可得出西方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强调主权国家间的平等②根据材料一“宗主国不干涉藩属国内政……藩属国一旦遭受外敌入侵,中央王朝会出兵援助;而他们前来进贡时,本朝皇帝会给予高出贡品数倍的重礼,以示恩惠”可得出中国朝贡体系对于藩属国给予保护与赏赐,不干涉内政,是一种和平的体系;根据材料二“成了向外扩张的‘世界国家秩序’”可得出西方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是一个“不断向外扩张”的体系。(2)评析:根据材料三“推动了1815年第二次国际秩序的变革”可知,第二次的国际秩序变革指的是维也纳体系的建立。然后进行分析评价,从两个角度作答,在拿破仑帝国崩溃,拿破仑战争失败的情况下,根据材料三“各国之间签订了许多国际公约,制定了一系列战争法规,试图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可得出以大国协调,欧洲均势为特征,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欧洲长时间的和平或外交制度进一步发展,国际法的应用范围扩大;根据材料三“但这一秩序没有常设机构,在发生国际危机时任何成员国均可召集并主持召开相应的会议”可得出这一秩序容易被破坏,利益的冲突难以调和。 20.文献综述材料一文献综述是在对文献进行阅读、选择、比较、分类、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研究者用自己的语言对某一问题的研究状况进行综合叙述的研究成果。文献综述的前提是选题的确定,选题要注重前沿性和科学性,搜集整理文献时要注意文献与选题的关联度。文献综述的目的是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工作,通过了解目前的研究水平,分析其中存在的不足,寻求新的研究突破点和研究的意义。——摘编自王俊芳《撰写文献综述的基本要求》等材料二某历史问题的相关研究成果序号时间成果①1984年《近代北京市政建设史料》②1984年《北京历史纪年》③1985年《北京古今十讲》④1990年《北京历史纲要》⑤1991年《定陵考古发掘报告》⑥1994年《北京通史》⑦1994年《北京建制沿革》⑧1994年《北京名园趣谈》 ⑨1996年《老北京天桥的平民文化》⑩1997年《北京历代城坊、宫殿、苑囿》⑪1997年《北京城市生活史》⑫1997年《北京历史自然灾害研究》⑬2000年《北京古代交通》⑭2006年《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研究》⑮2007年《北京近千年生态环境变迁研究》⑯2011年《北京商业史》⑰2012年《北京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综合考察研究》⑱2020年《填补北京史空白的上宅文化遗址》⑲2022年《北京原点——琉璃河遗址的保护探索》(1)阅读材料一,概括撰写文献综述的基本要点。(2)阅读材料二,为这一历史问题撰写一个文献综述。要:研究主题明确,涵盖基本要点,逻辑清晰。 【答案】(1)①确定选题或主题明确;②收集、整理文献,或选择、比较、分类、分析文献;③明确目前研究成果;④发现研究中的不足;⑤寻找研究的突破点;⑥明确研究意义。(2)①主题:北京史的研究;②研究成果:在北京通史研究,建城史、经济史、文化史、民俗、宗教、交通、商业等专各个专题史研究以及遗址遗迹研究方面成果丰硕;③研究的意义:有利于普及北京历史文化知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了城市规划、文物保护、环境保护、旅游开发等各项事业的发展;④研究的不足与未来的突破点:加强国际视野下的北京史研究,加强对北京史相关的外文资料进行整理;利用老照片加强对北京图像史的研究。其他合理答案也可酌情给分。【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文献综述的前提是选题的确定”得出确定选题或主题明确;根据材料“搜集整理文献时要注意文献与选题的关联度”得出收集、整理文献,或选择、比较、分类、分析文献;根据材料“文献综述的目的是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工作”得出明确目前的研究成果;根据材料“通过了解目前的研究水平,分析其中存在的不足”得出发现研究中的不足;根据材料“寻求新的研究突破点和研究的意义”得出寻找研究的突破点,明确研究意义。(2)材料二列举的研究成果都与北京历史有关,故研究主题应当为北京史的研究。按照撰写文献综述的基本要点,从研究成果、研究的意义、存在不足与未来的突破点等角度进行阐述。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03-10 10:20:01 页数:17
价格:¥3 大小:1.31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