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历史
>
安徽省桐城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Word版含解析)
安徽省桐城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Word版含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5
2
/15
剩余13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桐城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史记·夏本纪》记载:“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的不同记载客观上反映了( )A.禅让制在传承中完善B.嫡长子继承制确立C.世袭制形成的曲折性D.启开创奴隶制国家2.东周时期,周桓王、周顷王曾先后派人向鲁国“求丧葬费”“告饥”“求车”。周襄王接受晋侯召唤,参加诸侯召开的会议。周简王时期,晋国的大夫与周王室争田,双方各不相让,最后在晋侯的支持下,周王室获田。据此可知,当时( )A.奴隶社会土地经营方式确立B.传统的政治秩序遭到破坏C.权力和财产的分配制度缺失D.天子与诸侯经济关系紧密3.“苛政猛于虎”语出《礼记·檀弓下》,意思就是统治者的暴政比吃人的老虎更加可怕。《礼记》中这一故事的引人,主要是说明了孔子( )A.“以德服人”的理念B.“有教无类”的思想C.“克已复礼”的要求D.“为政以德”的主张4.汉武帝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选用人才,参与国家政治中枢的决策,尚书令的作用开始提升,秩禄也逐步增高。汉武帝旨在( )A.削弱王国B.整顿吏治C.加强皇权D.打击豪强5.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记》,以本纪、表、书、世家、列传的形式,叙述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年间约3000年的历史。《史记》文字精练,人物刻画与叙事生动形象。由此可见,《史记》( )A.具有较高的史学和文学价值B.堪称为纪传体断代史的典范C.真实还原了历史发展的原貌D.成为儒家核心经典代表作品6.东晋建立之初,高门士族琅琊王氏当权。其代表人物王导在朝中担任宰相,其弟王敦统重兵坐镇长江中游,内外相应。时称“王与马,共天下”。这反映了( ) A.社会阶层流动B.门阀士族专权C.分裂局面产生D.君主权力加强7.如果把“大运河的开凿”、“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遣唐使和鉴真东渡”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最符合这一学习内容的主题是( )A.制度创新走向统一B.繁荣与开放的社会C.政权分立民族交融D.近代前夜与盛世危机8.据《新唐书》记载:“(唐初)租庸调之法,以人丁为本……自代宗时,始以亩定税,而敛之以夏秋”。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大量减少B.贫富差距拉大C.土地兼并严重D.商品经济活跃9.宋代学者叶适在《水心别集》中说:“唐失其道,化内地为藩镇,内外皆坚,而人至不能自安:本朝反其弊,使内外皆柔,虽能自安,而有大不可安者”。作者意在强调( )A.唐朝地方制度的严重失误B.唐朝后期藩镇割据动乱频发C.宋初有效解决了割据问题D.宋朝加强集权措施存在弊端10.公元1279年,伴随着南宋王朝的灭亡,蒙古铁骑正式人主中原统一全国。蒙古统治者继承了女真统治者将金朝统治范围内的人民分为女真、渤海、契丹、汉儿的做法,在中国全境实施“四等人制”的民族政策。关于“四等人制”( )A.民族分化有效巩固了统治B.矛盾激化加速王朝灭亡C.制度传承推动了社会进步D.民族交融加速华夏发展11.中国货币成为域外国家和地区广泛使用的流通货币,到1959年止,东非发现中国、罗马、埃及等国古代钱币总计405枚,其中中国钱币233枚,占57%,其中能鉴定出年代的又有91%是宋钱。这可以佐证( )A.中欧之间贸易长期繁荣B.宋钱已成为世界统一使用的货币C.宋代海上丝绸之路发达D.非洲地区的商品经济非常落后12.永乐十二年,郑和到达榜葛剌国,国王赛弗丁谴使奉表,献“麒麟”,并贡马等物。此后,海外诸国对华输出的动物随之增多。这表明,郑和下西洋( )A.以经济利益为出发点B.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C.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D.导致了海禁政策松动13.有学者指出:“宋代社会,儒生与商贾之间,可能颇有分流,前者以内圣外王自我期许,志在经国济世,尤其理学家们不屑言利。明代中叶以后,风气颇为不同,江南士大夫如有余 力,也会投资商业活动。”明朝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工商业有较大发展B.心学成为主流思想C.科举考试形式灵活D.不再实行重农抑商14.1872年,李鸿章建议清政府“设法劝导官督商办,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洋人代办”。这一建议促进了( )A.大型百货公司创建B.富国强兵目标初步实现C.工厂制度开始引进D.洋务运动民用工业发展15.《万国公报》是近代著名的报刊,以介绍西方、宣传西学著称。1874——1883年,该报总发行量约5万册。而1897——1904年,该报每年发行量都在4万——5万册。《万国公报》发行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戊戌变法的推动B.洋务运动的逐渐发展C.清末新政的开展D.民族危机的不断加剧16.1912年3月,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时提出: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必须遵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孙中山提出这一要求的目的是( )A.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B.防止袁世凯独揽大权C.传播民主共和的观念D.反对北洋军阀的统治17.1916-1920年间,中国面粉出超量为1411.1千关担,1921-1925年间形势逆转,面粉入超量为3270.4千关担,这一变化( )A.助推反帝爱国斗争兴起B.深受世界形势的影响C.抵制了列强的资本输出D.壮大了民族企业力量18.1918年12月,《每周评论》载:大战的结果是公理战胜强权。但是到了1919年5月初,该刊物又写道:“巴黎的和会,各国都重在本国的权利。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这一变化主要缘于( )A.该刊物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C.一战的结果是公理战胜强权D.维新思想得到了广泛传播19.1933年6月,毛泽东在《查田运动的群众工作》中指出,首先要做宣传,“第一口头讲话,第二贴布告,第三写标语,第四出传单,第五演新剧,第六墙报上做文章”。这说明毛泽东( )A.积极贯彻落实群众路线B.强调商业文化的重要性C.关注农村社会全面振兴D.主张依靠群众反对军阀 20.1945年6月26日上午,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联合国成立大会上,有一位儒雅、沉静的中国人,用毛笔在联合国宪章上签上了“董必武”三个刚劲有力的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国际社会对中共有了全新的认识B.中国在联合国的创立中发挥了主导作用C.中国首次以大国姿态登上外交舞台D.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的改变21.下列文件中被称为“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C.《中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22.1960年11月,中共中央发出新的指示,调整了经济建设政策,规定农村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发还农民自留地,开放自由市场;缩短重工业战线,充实轻工业。此政策实施的背景是( )A.党提出了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B.党制定“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C.三届全国人大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建设目标D.中苏关系恶化加剧了中国边疆地区的危机23.1983年以后,农村改革就成了明星,大家都拥抱农村改革。为什么?效果出来了:农民解决温饱问题了,市场繁荣了,城市老百姓的餐桌上也丰富了,国家征购解决了。这提高了农村改革信誉,提高了整个改革的信誉,提高了改革的信心。这说明( )A.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了商品供需矛盾B.经济建设重在坚持人民自力更生原则C.农村经济改革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D.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拉动农村经济发展24.在1979~2010年的32年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率达到了9.9%,2010年的经济规模是1978年的20.5倍;中国对外贸易年增长率达到了16.3%,在32年间完成了144倍的飞跃式增长。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开展B.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D.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25.2020年11月21日二十国集团峰会以视频方式举行,在会上中国政府强调二十国集团应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多边主义、开放包容、互利合作、与时俱进,在后疫情时代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方面发挥更大引领作用。据此可知( )A.中国积极推进全球治理体系的完善B.中国重视发展与发展中国家的联系C.共商共建共享成为二十国集团的共同政策D.与会各国达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识 二、非选择题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赢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加以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一制度主要由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建立国家元首制度……;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军政事务;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摘编自袁行需等主编《中华文明史》材料二 很多王国被撤销,余存的不仅面积减缩,而且内部的行政权也被中央政府接收,至汉武帝在位期间达到极点。汉武帝公布了帝制意识形态的立场,将所谓的“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向商人抽资产税,政府专利于盐、酒及铁……使中央集权之趋势有进无退。——摘编自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材料三 西汉初年,西北边疆长期受到匈奴的威胁。汉武帝在位时期,改变对匈奴的消极防御政策,积极发动对匈奴的反击战争,进而把西北边防和西北开发结合在一起,修筑西北边塞,移民实边,屯田拓荒、完善行政建置。——摘编自冯勇刚《论汉武帝反击匈奴和经略西北边疆的政策》(1)据材料一,指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三个“环节”的制度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朝地方行政制度确立的影响。(2)据材料二,概括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西北政策的积极影响。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洋务运动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为指导,虽有较强的保守性,但开始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科学文化,并模仿资本主义的教育模式和生产模式开办新式学校和企业,说明洋务运动时期的中国社会已经开始了中国现代化涵义中的民族化和工业化搏动。但是,洋务运动只是单纯而有限地引进一些先进科学技术和设备,在传统的封建社会结构中开办新式企业,且吏治腐败,效率低下,并非改变封建制度。因此,洋务运动是一种局部的、初步的和畸形的早期现代化运动,其求富举措尚有可嘉,其自强之道实属可训;其失败结局令人可悲。——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二 1889年,康有为率先提出建立“新中国”。梁启超1902年发表《新中国未来记》,他设想的“新中国”,曰“大中华民主国”,第一任总统为光绪皇帝。“新中国”采用立宪政体,前期为君主立宪国,到光绪让权时转为民主共和国,“非到万不得已之时,必不轻用急激剧烈手段”。1903年,邹容在《革命军》一书中,将革命成功后建立的新国家定名为“中华共和国”,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政治纲领。——摘编自王玉玲《清末民初“新中国”一词的概念内涵与话语演进》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评价洋务运动。(2)根据材料二,梁启超和邹容对“新中国”的设想有何不同?20世纪初,建立“新中国”的愿望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时期边疆治理的部分举措秦秦始皇派兵北击匈奴,最终夺回“河南地”,设置郡县,移民屯垦;派兵征服东南、南部沿海地区,设置郡县,修筑道路,并征发内地百姓前往戍守。汉汉武帝时期,卫青、霍去病北伐击败匈奴主力,匈奴基本不能再对西汉边境构成威胁;汉廷以征伐、招抚相结合的手段,迫使大批西南夷部族内属,设置郡县,同时亦授当地酋长以王、侯等衔。唐东突厥不断骚扰边境,唐太宗派兵擒获东突厥首领,原属东突厥诸部族皆奉唐太宗为“天可汗”。唐太宗开拓西域,设安西都护府统辖;对吐蕃采取和亲政策。元云南行省下辖37路、2府,多用世袭土官任职。1287年,东北宗王发动叛乱,忽必烈御驾亲征,将其讨平。清乾隆年间,清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清帝频繁召见边疆各族上层人物,用赏赐财物等方式笼络感情;在云、贵、川等地区,“改土归流”,逐步取消土司世袭制度,任命流官管理。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有关中国古代边疆治理沿革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说明。(要求:提取有效信息,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答案一、选择题1.【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可知,反映了启继位的不同历史记载,说明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具有一定的曲折性,C项正确;禅让制在传承中完善,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西周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排除B项;禹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选项表述有误,排除D项。故选C项。2.【答案】B解析:材料体现了东周时期,周天子经济困难,天子天下共主地位受到冲击,井田制被破坏,这表明,当时传统政治秩序被破坏,B项正确;这一时期,井田制正逐步瓦解,新的土地制度尚未确立,排除A项;周朝权力和财产的分配制度是宗法制与分封制,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主旨是天子的权力日益受到诸侯的冲击,而非二者关系紧密,排除D项。故选B项。3.【答案】D解析:“苛政猛于虎”意思就是统治者的暴政比吃人的老虎更加可怕。这主要是说明了孔子“为政以德”的主张,D项正确;“以德服人”的理念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A项;“有教无类”是教育思想,排除B项;“克已复礼”指的是克制自己的私欲,使言行举止合乎礼节的要求,排除C项。故选D项。4.【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选用人才,参与国家政治中枢的决策,尚书令的作用开始提升,秩禄也逐步增高”可知,汉武帝的做法主要是为了掌握选官和决策的权力,加强皇权,C项正确;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排除A项;材料与整顿吏治、打击豪强无关,排除BD项。故选C项。5.【答案】A解析:《史记》以本纪、表、书、世家、列传的形式,叙述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年间约3000年的历史,可见《史记》具有较高的史学价值。《史记》文字精练,人物刻画与叙事生动形象,可见《史记》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A项正确;《史记》是一部纪传体通史,排除B项;《史记》是史书,属于文献史料,不是第一手史料,不能还原历史发展的原貌,排除C项;《史记》不是儒家经典代表作品,排除D项。故选A项。 6.【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高门士族琅琊王氏当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晋政权是司马睿南渡后在门阀士族的拥立下建立的,所以东晋实行士族政治,世家大族把持朝政,出现了材料中的“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B项正确;材料表明门阀士族专权,未体现社会阶层流动,排除A项;材料信息并没有体现出东晋出现分裂割据,排除C项;通过材料“王与马,共天下”及所学知识可知,门阀士族的出现造成君主权力弱化,排除D项。故选B项。7.【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强盛,交通便利,政策开放,中外交流频繁,是一个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大运河的开凿”、“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遣唐使和鉴真东渡”正是“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的写照,B项正确;“制度创新走向统一”是秦朝时代主题,排除A项;“政权分立民族交融”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主题,排除C项;“近代前夜与盛世危机”是明清时期的时代主题,排除D项。故选B项。8.【答案】C解析:根据“(唐初)租庸调之法,以人丁为本……自代宗时,始以亩定税,而敛之以夏秋”可得出从以人丁为主到以田亩为主的收税标准变化的原因是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大量农民没有土地,因此要按田亩收税,增加财政税收,C项正确;ABD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BD项。故选C项。9.【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唐失其道,化内地为藩镇,内外皆坚,而人至不能自安:本朝反其弊,使内外皆柔,虽能自安,而有大不可安者”可知,宋代学者认为,唐朝的藩镇割据导致“不能自安”,而宋代反其道而行,极力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导致更大的不安,该学者旨在说明宋朝加强集权措施存在弊端,D项正确;唐朝地方制度的严重失误,材料主要说明的是宋代的弊端,排除A项;唐朝后期藩镇割据动乱频发,材料主要说明的是宋代的弊端,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宋初有效解决了割据问题,材料主要说明的是弊端,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10.【答案】B解析: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元代蒙古族统治者为保障自己统治利益,推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一“四等人制”。这一政策加剧了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是元朝走向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B项正确;“四等人制”是一种民族分化政策,加剧了民族矛盾,不利于巩固统治,也阻碍了社会发展与进步,排除AC项;“四等人制”加剧了民族间的矛盾,不利于民族交融, 也不利于华夏族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11.【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到1959年止,东非发现中国、罗马、埃及等国古代钱币总计405枚,其中中国钱币233枚,占57%,其中能鉴定出年代的又有91%是宋钱。”可见宋代货币流转到了非洲等地,并且数量较多,反映出宋代海外贸易发达,主要是通过丝绸之路进行对外的经贸交流,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中欧贸易的长期性,排除A项;B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非洲的商业发展状况,排除D项。故选C项。12.【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榜葛剌国国王赛弗丁谴使奉表,献“麒麟”,并贡马等物,海外诸国对华输出的动物增多,体现了中外文化交流频繁,C项正确;郑和下西洋以宣扬国威为目的,不是以经济利益为出发点,排除A项;材料强调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而不是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对海禁政策的态度,得不出海禁政策松动,排除D项。故选C项。13.【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明代中叶以后,风气颇为不同,江南士大夫如有余力,也会投资商业活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冲击了传统的思想观念,江南士大夫也进行投资商业活动,因此材料所述明朝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工商业有较大发展,A项正确;心学强调心即理也,心是世界的本源,强调反省内心获得良知,这些主张不利于材料所述现象的出现,排除B项;科举考试强调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与题干所述士大夫也进行投资经商无关,排除C项;明朝时期没有废除重农抑商政策,这时期仍然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14.【答案】D解析:结合材料官督商办有利于民用工业的发展,D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这一时期没有大型百货公司创建,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富国强兵目标没有实现,排除B项;工厂制度开始引进“开始”说法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15.【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1897——1904年期间,甲午战败后列强掀起瓜分狂潮,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空前加剧,《万国公报》发行量激增反映了民族危机不断加剧,D项正确;戊戌变法在1898年失败,材料中《万国公报》在1897——1904年期间,发行量增加迅速,戊戌变法的推动只 能解释1897——1898年的变化,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1895年甲午战败标志洋务运动破产,所以洋务运动与题无关,排除B项;1901年清政府开始新政,推动向西方学习,但不能解释1897——1901年间《万国公报》发行量变化,排除C项。故选D项。16.【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孙中山对袁世凯就任大总统提出条件,要求袁世凯必须遵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目的是防止袁世凯独揽大权,B项正确;中华民国成立时已经是资产阶级共和国,排除A项;材料不是传播民主共和的观念,而是强调防止袁世凯独揽大权,排除B项;北洋军阀是民国军阀的势力之一,由袁世凯掌权后的北洋新军主要将领组成,排除D项。故选B项。17.【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期间,列强放松了经济侵略,中国面粉大量出口,甚至出现了出超,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中国面粉业发展形势逆转,入超严重,反映出世界形势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影响巨大,B项正确;反帝爱国斗争在19世纪末已兴起,排除A项;抵制了列强的资本输出与一战后出现了面粉严重入超不符,排除C项;壮大了民族企业力量只是部分信息,并非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B项。18.【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1919年5月初,该刊物又写道:‘巴黎的和会,各国都重在本国的权利。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及所学可知,巴黎和会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产物,是帝国主义国家安排战后世界秩序的会议,实质是一次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中国最为战胜国的一方,其合法权益并未得到实现,和会同意把德国的侵华权益转移给日本,并得到英、法的支持,B项正确;该刊物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一战的结果是公理战胜强权,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与维新思想传播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19.【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知识在1933年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指出宣传工作在群众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让更多的群众了解党的土地革命的政策,这说明毛泽东积极贯彻群众路线,A项正确;题干中并未强调商业文化,排除B项;1933年农村主要进行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并非农村全面振兴,排除C项;土地革命时期的革命任务是武装反抗国民党,并非反对军阀,排除D项。故选A项。20.【答案】A 解析:根据“1945年6月26日上午,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联合国成立大会上,有一位儒雅、沉静的中国人,用毛笔在联合国宪章上签上了‘董必武’三个刚劲有力的字。”可得出当时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中国的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使世界对中国有了全新的认识,A项正确;主导的说法太绝对,排除B项;C项是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排除C项;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排除D项。故选A项。21.【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它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22.【答案】B解析:“农村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发还农民自留地,开放自由市场;缩短重工业战线,充实轻工业”是20世纪六十年代初国民经济调整的表现,即当时党中央制定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B项正确;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是经济领域“左”倾错误的体现,与题干现象不符,排除A项;1964年第三届全国人大召开,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题干内容不属于边疆地区,与D项内容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23.【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农村改革取得了重大成就,赢得了人民的认可,可见,农村经济改革可发挥示范引领作用,C项正确;“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了商品供需矛盾”,说法过于绝对,商品包含多样,而且商品来源不仅仅来于农村,排除A项;材料中未涉及人民自立更生的原则问题,排除B项;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拉动农村经济发展,再来材料中未涉及,而且,农村经济改革为城市经济改革提供了范本,排除D项。故选C项。24.【答案】B解析:1979—2010年,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进行了局部调整,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对外开放、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是其中的具体内容,B项正确、排除D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开展于1984年,与材料时间不符合,排除A项;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是1992年中共十四大,初步建立于21世纪初,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B项。25.【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国政府强调二十国集团应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在后疫情时代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方面发挥更大引领作用”可知,中国政府为后疫情时代世界向何处去、二 十国集团该怎么办指明了方向,表明中国积极推进全球治理体系的完善,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问题,并未涉及重视发展与发展中国家联系的信息,排除B项;共商共建共享是中国政府倡导二十国集团应遵循的原则,不能说明共商共建共享成为二十国集团的共同政策,排除C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政府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的中国方案,选项表述绝对化,排除D项。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26.【答案】(1)制度名称: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郡县制的影响:实现了对地方的有效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被以后的王朝长期沿用,影响深远。(2)措施: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的势力;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思想上大一统;经济上,将盐、酒及铁的经营权收归中央(盐铁官营),向工商者征税。(3)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加强了对西北边疆地区的治理;维护了西北边疆的安全促进了西北地区的开发。解析:(1)制度名称:由材料“一是建立国家元首制度……;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军政事务;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可知三个“环节”的制度名称分别为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郡县制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的有效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被以后的王朝长期沿用,影响深远。(2)措施:结合材料“很多王国被撤销,余存的不仅面积减缩,而且内部的行政权也被中央政府接收,至汉武帝在位期间达到极点。”可知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的势力;思想上,根据材料“汉武帝公布了帝制意识形态的立场,将所谓的‘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可知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思想上大一统;经济上,由材料“向商人抽资产税,政府专利于盐、酒及铁……使中央集权之趋势有进无退。”可知将盐、酒及铁的经营权收归中央(盐铁官营),向工商者征税。(3)结合材料“进而把西北边防和西北开发结合在一起,修筑西北边塞,移民实边,屯田拓荒、完善行政建置。”及所学知识可分析出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加强了对西北边疆地区的治理;维护了西北边疆的安全促进了西北地区的开发。27.(1)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为指导,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侵略;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 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2)不同:梁启超主张改良,经君主立宪逐步过渡到民主共和;邹容主张反清革命,推翻清朝,建立共和国家。现实: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国人对腐朽的清王朝彻底失望;民主、平等、自由等西方政治思想广泛传播;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兴起。解析:(1)根据“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并非改变封建制度”“其失败结局令人可悲”得出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为指导,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根据“开始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科学文化,并模仿资本主义的教育模式和生产模式开办新式学校和企业”得出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侵略;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根据“开始了中国现代化涵义中的民族化和工业化搏动”得出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2)不同:根据“前期为君主立宪国,到光绪让权时转为民主共和国”得出梁启超主张改良,经君主立宪逐步过渡到民主共和;根据“邹容在《革命军》一书中,将革命成功后建立的新国家定名为‘中华共和国’”得出邹容主张反清革命,推翻清朝,建立共和国家。现实:根据所学,可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国人对腐朽的清王朝彻底失望;民主、平等、自由等西方政治思想广泛传播;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兴起等方面进行总结。28.信息(任意两组体现“沿革”发展的内容)说明(任意四点内容即可)秦始皇北击匈奴;汉武帝时期,卫青、霍去病北伐击败匈奴;唐朝东突厥不断骚扰边境,唐太宗派兵擒获东突厥首领。实力强大的王朝往往不惜采用军事手段打击侵扰势力,有利于维护边疆安全。元朝忽必烈御驾亲征,平定东北叛乱;乾隆年间,清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对分裂和叛乱势力予以坚决打击,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唐对吐蕃采取和亲政策;清帝频繁召见边疆各族上层人物,用赏赐财物等方式笼络感情。重视处理与边疆民族上层人士的关系,有利于促进各民族交融、交往。 秦在东南、南部沿海地区设置郡县,汉在西南设置郡县;元设置行省。边疆管理割度在继承中不断创新。(健全与完善)边疆治理从间接管理逐步向直接管理发展,体现出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势。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开发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汉授当地酋长以王、侯等衔;元朝云南多用世袭土官任职;清朝在云、贵、川等地区,“改土归流”.总而言之,中国古代王朝边疆的治理出于维护封建统治的主观目的,但客观上蕴舍了高超的政治智慧,有重要的借鉴价值。解析:属于开放性试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并从材料获取有效信息,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有关中国古代边疆治理沿革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说明。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秦、汉、唐、元、清等朝代对边疆治理的措施,解答时选择自己熟悉的角度,可以选择不同朝代治理边疆的共同措施入手,结合相关措施加以阐述;也可以选择不同朝代治理边疆的意义角度入手,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分析回答。要求,提取有效信息,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安徽省蚌埠市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Word版含解析)
安徽省池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Word版含解析)
安徽省桐城市某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月考(1)试卷(Word版含解析)
安徽省桐城市某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月考(1)试卷(Word版含解析)
安徽省桐城市某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英语上学期月考(1)试卷(Word版含解析)
安徽省桐城市某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月考(1)试卷(Word版含解析)
安徽省桐城市某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月考(1)试卷(Word版含解析)
安徽省桐城市某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月考(1)试卷(Word版含解析)
安徽省桐城市某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月考(1)试卷(Word版含解析)
安徽省桐城市某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月考(1)试卷(Word版含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03-03 13:35:02
页数:15
价格:¥2
大小:36.74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