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市太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含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8

2/8

剩余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射洪市太和中学2022年下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高一年级历史学科试卷(答题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班级:姓名:考号:第Ⅰ卷客观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我国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化石点遗址有数百处,代表性的有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和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的北京人。研究元谋人和北京人的原始资料来自于()A.考古发掘B.神话传说C.史书记载D.学术论著2.有学者指出:“把全社会激励体系向农战聚焦,通过建立明确的、以战争和耕织为取向的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掘、调动了全社会的潜力。”能够支撑这一论述的是()A.周王“授土”“授民”B.秦国的商鞅变法C.汉武帝实行“推恩令”D.北魏孝文帝改革3.右图反映的是西周时期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空白处应填入()定义:划分宗族内的嫡庶系统,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制度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影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A.禅让制B.宗法制C.礼乐制D.郡县制4.春秋战国民族同源共祖的意识开始形成,炎黄被尊奉为华夏人文始祖并被周边民族认可。这反映()A.实现统一成为社会共识B.华夏认同观念已经出现C.民族矛盾已经逐渐消亡D.血缘是维系国家的纽带5.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子贡经商致富,“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此现象表明这一时期()①政治家多出自商人阶层②铁制农具使用推动农业进步③出现一批私营工商业者④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受到冲击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6.从西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商鞅“废井田,开阡陌”直接反映了()A.民族关系的变化B.封建专制的强化C.土地所有制的变化D.分封宗法制的瓦解7.在北京曾经发现一处战国时期的遗址,从中出土了燕、韩、赵、魏等国铸币3876枚。辽宁、吉林和内蒙古等地也有燕国货币出土。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有() ①燕国与北方游牧地区有贸易往来②各诸侯国的货币可以相互流通③诸侯国之间商业贸易往来频繁④燕国都城是战国时期唯一的商业中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战国时期,商鞅由魏入秦。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开始变法。①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有:重农抑商,奖励军功等,变法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③④8.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和解释是历史学科的素养要求之一,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A.①B.②C.③D.④9.国家博物馆《秦汉文明展》中出土于甘肃天水的“秦铜诏铁权”(砝码),上面刻有篆字:“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乃诏丞相状、绾(指隗状和王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这件文物可以()①作为研究秦朝历史第一手资料②用来研究秦朝郡县的设置问题③用来研究秦朝衡器的标准问题④用来研究秦朝的文字统一问题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0.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在()A.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B.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C.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D.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11.公元前127年,主父偃向汉武帝提出:“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这一提议旨在()A.增加税收B.恩泽贵族C.削弱王国势力D.减轻徭役和刑罚12.《东汉中期后期政局变化示意图》,图中AB两处应为()A.外戚专权、宦官得宠B.宦官得宠、党锢之祸C.宦官专权、皇帝亲政D.党锢之祸、太后摄政13.《魏书》:“(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尤精释义。”材料说明孝文帝()A.认同汉族文化B.注重学以致用C.锐意改革旧俗 D.潜心文学创作14.《新唐书·食货志》记载:“关中号称沃野,然其土地狭,所出不足以给京师、备水旱,故常转漕东南之粟。”此记载反映()①关中地区农业日益衰落②大运河成为维持唐朝的生命线③唐朝政治重心逐渐东移④南方地区已经得到相当程度开发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5.______所造成的“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封闭局面被_____打破,出身寒微的知识分子也有可能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获得从政机会。横线上应分别填入()A.察举制科举制B.九品中正制科举制C.科举制察举制D.科举制九品中正制16.据统计,魏晋南北朝时期官绅的墓志多数署郡望(世家大族的籍贯族源地),而唐代官绅墓葬中,80%的墓志署名只写官衔,仅有8%的以郡望署名。出现这种变化表明()A.民族交融淡化了族群间的差异B.士族门阀政治逐渐走向衰落C.宗法制是维持家族郡望的关键D.门第社会已转变为平民社会17.唐朝赋税制度规定“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即不论主户客户,一律编入现在所居州、县的户籍,在所居地纳税,征税标准不再按丁,而按资产征税。这一制度是()A.租调制B.租庸调制C.两税法D.摊丁入亩18.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历史上称()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19.隋初,虽确定以三省长官为正式宰相,但已有以他官参与其事。如“柳述为兵部尚书,参掌机事;又杨素为右仆射与高疑专掌朝政”。炀帝时裴矩、裴蕴也都“知政事”。这一做法( )A.使中枢机构办事效率下降B.适应选官制度的变革C.意在不断分散宰相的权力D.显示国家用人的科学性20.《新唐书》载:“武夫悍将虽无事时,据要险,专方面,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以布列天下。”这种状况的主要影响在于(  )A.威胁了中央集权B.分割了相权C.使选官制度完善D.抵御了西方入侵21.北宋设立的州一级某官职的职责为:“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知州共签文书施行。”该官职名称及设置目的分别是()A.通判监督制约知州B.转运司增加地方财政开支 C.知县减轻地方军费D.宰相提高地方行政效率22.宋代名将狄青虽官至枢密使,却因出身行伍而备受歧视,共事的韩琦对他多次羞辱。狄青慨叹,“韩枢密功业官职与我一般,我少一进士及第耳”。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宋朝()A.“冗官”“冗兵”严重B.“崇文抑武”国策C.宰相权力被严重削弱D.理学观念影响政治23.997年,宋太宗分全国为十五路,转运司掌管一路大权。1007年后,宋真宗在此基础上陆续增设了经略安抚司、提点刑狱司和提举常平司等机构。宋真宗这样做是为了(  )A.铲除了地方割据的根源  B.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C.增设机构,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D.分化事权以相互牵制24.判断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政权依次是()A.辽、西夏、金B.西夏、北宋、辽C.金、辽、北宋D.金、西夏、南宋25.辽代统治者为应对国内既有“耕稼而食,城郭以居”的汉族居民,又有“渔猎而食,车马为家”的契丹族人民的社会经济状况,在政治上实行()A.定期迁徙行营B.猛安谋克制C.南北面官制D.四等人制26.下列主张体现北宋时期程朱理学思想的是()A.“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B.“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C.“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D.“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27.下列三幅地图体现了同一历史现象,其影响是()A.导致了藩镇割据B.加强中外文化交流C.推动北方经济开发D.促进了民族的交融28.下表为辽宋榷场贸易中商品交易种类与限制交易情况。这反映了宋辽时期 类别内容宋对辽输出的主要商品茶、药材、布帛、瓷器、珍珠、象牙宋对辽严禁输出的商品铜钱、金、银、铜、铁等金属,硫磺、硝、书籍辽对宋输出的主要商品羊、骆驼、皮革、毛毡、盐、马具辽对宋严禁输出的商品马、粮谷A.宋辽间交流又对立的特殊关系B.宋与辽的经济互补性非常强C.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程度加深D.南北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频繁29.元朝在沿用郡县制一系列基本制度和规则的基础上增加了行省设置。行省从中央领受部分权力,代中央行事,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较高级演化形态”表现在(  )A.行省制否定了秦朝推广的郡县制B.元朝彻底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C.行省充任中央控制地方的枢纽D.元朝开创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30.下列三张中央官制示意图,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三公九卿      ②三省六部      ③中外朝A.①③②B.①②③C.②③①D.③①②第Ⅱ卷主观题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31.为实现和巩固国家的统一,历代统治者都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  材料一:汉王朝在开疆拓土的过程中,成功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边疆政策,促进了疆域的巩固和发展,增强了国家的凝聚力。汉王朝对匈奴采取了优待和赏赐匈奴降众的政策,尊重他们的政治地位,保护他们的经济利益,使匈奴纷至沓来。尊重西域各国制度习俗,得到诸国拥护。扶植和发展边疆的农业,缩小了经济差距。推进文化交流,汉王朝在边疆地区实行的鼓励文化发展、文化交流的政策,丰富了中国文化内容,促进了中华民族文化共同提高。——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   材料二:唐朝时周边各族迅速发展。7世纪前期,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他多次遣使向唐朝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大批手工艺品和多种技术,医药书籍等。9世纪中期,吐蕃与唐会盟,此后,唐蕃间基本上停止了纷争。唐玄宗统治时期,东北的林羯族粟末部强大起来,唐玄宗封其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中外历史纲要(上)》(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代的边疆政策。(8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唐代处理边疆民族关系的方式。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汉唐加强边疆管理的积极意义。(10分)32.(20分)选官用人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中国古代选官用官制度蕴含了许多政治智慧。材料一汉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举后直接授官,充分适应了君子贤人任官以“轨德立化”的思想。自东汉光武帝始,察举实施中“授试以职”,举主对秀才、孝廉先委以一定职务,以此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合格者方举至中央。顺帝阳嘉元年考试经术笺奏,从而出现了一个新环节,构成了察举制向科举制演进的初阶。——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材料二曹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通典》卷一四材料三唐代科举考生可以“怀牒自列于州县”,允许自由报考,当时的取士原则兼顾着士子的平日才学和科场表现,若仅就规则而言,尚不周严。为杜绝舞弊,自宋真宗朝始,各级考试的试卷一律“封弥”、“誊录”,由皇帝主持的殿试也实行初考、复考、详定三级评定制度。在宋代,科举入仕者逐渐增多,成为文职官僚队伍中的核心力量。赵宋统治者鼓励敞开言路,士大夫们在处理各类国家事务之际亦敢于负责而直抒己见。——袁行霈《中华文明史》(1)材料一,概括西汉察举制的选官标准,简述东汉察举制的发展表现。(6分)(2)据材料二,指出曹魏选官制度及选官标准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8分) (3)据材料三,归纳唐宋科举制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的意义。(8分)射洪市太和中学2022年下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高一年级历史学科试卷参考答案12345678910ABBBDCADCC11121314151617181920CAADBBCBCA21222324252627282930ABDBCCDACA31.(18分)(1)政策:对匈奴采取了优待和赏赐等政策;尊重少数民族的制度习俗等;扶植农业经济发展;鼓励文化发展和交流。(8分)(2)方式:通过战争维护边疆稳定;设置机构加强管理;和亲、会盟;册封爵位。(4分)积极意义:密切民族关系,促进民族交融;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促进疆域的巩固和发展,增强国家的凝聚力;丰富中华文化内容,促进中华民族文化共同繁荣;为后世制定民族政策提供借鉴。(6分)32.(22分)(1)选官原则:以德(孝廉)取人;(2分)发展表现:对举荐的人才试用以检验其吏治能力;举荐与考试相结合(4分)(2)变化:察举制演变为九品中正制;(2分)原则:重德才到重门第;(2分)影响:将评议权收归中央,利于选拔人才,一定时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九品中正制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阻碍社会阶层流动;(4分)(3)趋势:开放性;严密化;规范化。(2分) 意义:使读书人通过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官吏的来源;追求公平公正,推动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成熟;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对近现代东西方选官制度产生深远影响(对西方近现代文官考试产生重要影响)。(答出三点得6分)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03-03 11:35:02 页数:8
价格:¥2 大小:920.99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