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语文
>
湖南省怀化市名校2023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月考试卷(Word版含解析)
湖南省怀化市名校2023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月考试卷(Word版含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8
2
/18
剩余16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2022-2023学年湖南怀化名校联合月考题(高三)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I卷(非选择题)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5小题,共60.0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材料一:书院,作为中国教育史上一种独具特色的学校教育制度,萌芽于唐,经五代,兴盛于宋,延续于元,全面普及于明清。官立书院起初是中央政府官方修书、藏书、校书,偶尔也为皇帝讲经的场所,性质为官署。开元六年,玄宗下诏改东都洛阳“乾元殿”之名为“丽正殿”(又名丽正修书院、丽正书院)。开元十三年,再下诏改“丽正殿”为“集贤殿”(又名集贤殿书院、集贤书院)。唐代的雕版印刷术发达并在全国迅速推广,不仅书籍的质量得以改善,而且数量大增。这就为民间或私家藏书创造了较好的条件。唐中叶之后,各地民间或私人创建的书舍、书屋、书院之类的设施涌现。在官方丽正书院、集贤书院首先以书院为“修书之地”“藏书之所”命名的诱发下,“书院”之名便在民间更广泛地流行起来。 到了宋朝,书院就成了教育机构。宋初利用唐代以来出现的书院,通过赐书、赐额、赐田、召见山长等方式进行扶持,使其替代官学,为国家培养人才,形成了一批颇有影响的书院。岳麓、白鹿洞、应天府等书院都是因教学有功获得御赐而扬名的。经此一期,书院的教育教学功能得到强化,获得社会认同。北宋书院多设于山林胜地,唯应天府书院设立于繁华闹市。随着晏殊和范仲淹等人的加入,应天府书院逐渐发展为北宋最具影响力的书院。及至南宋,作为一种正式学校教育制度的书院,由南宋理学家朱熹创立。朱熹在《衡州石鼓书院记》中明确指出:“予惟前代庠序之教不修,士病无所于学,往往相与择胜地,立精舍,以为群居讲习之所,而为政者乃或就而褒表之。”宋代创建书院711所,分布在今天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宋代书院分布有三个特点:一是分布范围比唐和五代时明显扩大,海南、香港都有了书院;二是数量猛增,书院分布由点状变为片状,出现几大密集区,江西、浙江、福建位列前三;三是发展极不平衡,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只有19所书院,仅占全国书院总数的2.7%,文化重心明显南移,南方完全取代中原成为教育与学术中心。进入明代以后,书院就迎来了它的成熟推广期。书院的数量在明代大增。据统计,明代书院总数有2000所左右,远超唐、宋、元三个朝代的总和,分布在今天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其中新建1699所。总体来看,明朝书院分为两类:一是重授课与考试的考课式书院,同于官学,另一种是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各学派互相讲会、问难、论辩的讲会式书院,它们多被朝廷禁毁,如著名的东林书院。明代书院的分布总体上由先进发达地区向边远落后地区推进,读书的种子已经撒向神州边陲和发达省份的穷野之地,这标志着书院的发展进入了成熟期推广阶段。清初统治者实行严酷的文化禁锢政策,担心书院的自由讲学之风会撼动统治基础,严格控制书院活动,抑制书院发展,并使之官学化。顺治九年,清政府明令禁止私人创建书院。雍正十一年,清政府在各省城设置书院,后各府、州、县相继创建书院。乾隆年间,官立书院剧增。绝大多数书院都成为以考课为中心的科举预备学校。(摘编自严国昊《浅谈中国古代书院制度的发展》)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对教育地位与作用的认识不断深化和升华,教育在党执政兴国中的战略地位逐步确立,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保证广大劳动人民的受教育权,培养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急需的人才。1949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谋划和确定教育大政方针和发展蓝图。1950年,毛泽东同志在《人民教育》创刊号上题词:“恢复和发展人民教育是当前重要任务之一。”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面对百业待兴、人才奇缺的状况,邓小平同志以极富战略性的眼光指出,“忽视教育的领导者,是缺乏远见的、不成熟的领导者,就领导不了现代化建设”。20世纪90年代,我们党审时度势、顺应历史潮流,作出优先发展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历史抉择。江泽民同志指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胡锦涛同志指出,必须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摘编自《人民日报》)材料三:截至2020年,作为国民教育最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已累计为国家培养输送1000多万高层次人才。这意味着,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的百废待兴,到研究生规模位居世界前列,我国研究生教育走过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不平凡历程,造就了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了重要基石。1000万,对国家创新发展而言,意味着重要而坚实的基石。“氢弹之父”于敏,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中国天眼”首席科学家南仁东和天宫一号总体设计团队,新冠疫苗研发取得重大突破的陈薇院士团队业务骨干,都是我国自主培养的研究生。据介绍,2019年,全国139名新晋院士中,90%以上在我国境内接受过研究生教育,近80%由我国境内高校和科研院所授予最终博士或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有力地支撑科技进步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近年来,高校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的比例稳定在2/3以上,承担着超过80%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学研究生在以上项目人员中超过50%。同时,作为研究生培养主体的高校,承担了全国60%以上的基础研究工作和“973项目”等国家重大科研任务,产出了全国80%以上的高水平论文和社科重大成果。在创业创新的时代潮流中,研究生勇于创新、敢于实践,大批研究生已成长为行业翘楚。研究生教育已成为“中国速度”的强大智慧引擎。(摘编自《北京晚报》)(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书院起初是官府整理书籍、为帝王讲经说法之场所。书院的这种作用在印刷术发达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之后更加明显。B.到了南宋,书院成为正式的教育机构。不少书院因为教授学业有功而获得了御赐,进而扩大了影响力,其教育功能也因此而强化。C.东林书院注重教学与研究结合,与其他注重授课与考试的考课式书院不同,其举办的多是问难、论辩等活动,有百家争鸣之美。D.由于清朝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自由讲学、私人创立书院之风受到抑制。不少书院受到影响,一部分成为科举考试预备中心。(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对教育作用的认识不断深化。其具体表现为对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的认同与日益重视。B.毛主席给《人民教育》创刊号的题词语重心长,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只有教育发展起来了,整个国家才会强大。C.实行改革开放进而同外国开展贸易、合作少不了各种各样、各行各业的人才作战略支撑,这是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优先发展教育的原因之一。D.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在教育方面的资金与公共资源的投入进一步加大,确保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都是一脉相传的。(3)下列各项中,与材料三无关的一项是 ( )A.我国在校研究生对以中国为第一作者单位发表的ESI热点论文的贡献率为36.84%。B.2020年,我国普遍高校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比例达64.3%,大大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C.研究生教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D.“十三五”时期,我国加大基础研究支持力度,突出“从0到1”的原始创新。(4)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要概括“研究生类高层教育人才”具备哪些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书院教育源远流长,对现在的大学教育也有一定影响。假设你们学校要创办一所书院,学习东林书院办学理念,请写出这所书院的突出特点,不超过50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文本一:葛 覃孙 犁① 他名叫葛覃。我记得这两个字出自《诗经》,题作“葛覃”的这几段诗,是古代民歌,也很好读。 我们认识的时候,还都是青年,他比我还要小些,不过十七八岁。人虽然矮小一些,却长得结实精神,一双大眼,异常深沉。他的家乡是哪里,我没有详细问过,只知道他是南方人,是江浙一带的中学生。为了参加抗日,先到延安,一九三九年春天,又从延安爬山涉水来到晋察冀边区。我们见面时,他是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文学系的学生。一九四一年,边区文艺工作者协会成立,我们一同参加了成立大会,他已经写了不少抗日的诗歌,他的作品富于青春热情和抗争精神,很多人能够背诵。 后来听说葛覃到了冀中区,后来又听说他到了白洋淀。那个时候,冀中区斗争特别激烈残酷,我们的大部队,已经撤离,地方武装也转入地下,原来在那里的文艺工作者,也转移到山里来了,而葛覃却奔赴那里去了。 我心里想,这位青年诗人,浪漫主义气质很明显,一定是向往那里的火热斗争,或者也向往那里的水乡景色,因为他来自江南。 山川阻隔,敌人封锁,从此就得不到他的消息,也不知道他的生死,我就渐渐把他忘记了。日本投降以后,我回到了冀中,也曾经到过白洋淀,但没有听到他的消息,也没有想到探寻他的下落。经过三年解放战争,我到了天津,才从文艺学院另一位同学那里知道葛覃还在白洋淀。那位同学说:“他一直在那里下乡,也可以说在那里落户了。他的下乡,可以说是全心全意的了吧!”进城以后,大家关心、注意的是那些显赫的人物和事件,报纸刊出的或电台广播的消息是谁当了部长,谁当了主任,谁写了名著,谁得到了外国人的赞扬……作家们还是下乡,有时上边轰着下去一阵,乡下炕席未暖,又浮上来了。葛覃下乡虽然彻底,一下十几年,一竿子扎到底,但他并没有因此出名,也没有人表扬他,因为他没有作品,一首诗也没有发表过。他到底在干什么呀,这倒引起了我的好奇心!因此,我就跟着剧团到白洋淀去体验生活,住在淀边一个村庄。行前,文艺学院那位同学告诉我,葛覃就是在这个村庄教小学。 到那里的第二天早晨,我就去找葛覃,小学在村庄的南头,面对水淀。校舍很宽敞,现在正是麦收季节,校门前的大操场,已经变成了打麦场。到学校一问,现在放假,葛老师到区上开会去了。有一次,看到一个农民穿戴的中年人,从学校出来,手里提了一个木水桶,上到淀边的船上,用一根竹竿,慢慢把船划到水深处,悠然自得,旁若无人。然后打了一桶水,又划回来,望了我一眼,没有任何表情,提着水桶到学校去了。我看这个人的身影,有些像葛覃,就赶快跟了进去。我喊了一声:“葛覃!” 我随他走进屋里,这是他的厨房兼备课室,饭桌上零散地放着一些书籍报纸,书架上也放着一些碗筷,瓶罐。我看着他做熟了饭——一碗青菜汤;又看着他吃完了饭——把一个玉米面饼子,泡在热汤里。在这种气氛下,我也没有多谈,只是翻看他桌上的书报,临走向他借了一本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拿回住处去看。 在村里,我问过村干部。他们说葛老师初来时,敌人正在疯狂烧杀,水淀的水都叫血染红了,他坚持下来了。人很老实,人缘也好。在村里教书整整三十年,教出的学生,也没有数了。 去年,有一位白洋淀的业余作者到天津来,我又问起葛覃的生活。他说:“究竟为什么,一个人甘心老死异乡?除去到区县开会,连保定这个城市也不愿去一趟。认识的老同志又很多,飞黄腾达的也不少,为什么也从不去联络呢?过去好写诗,为什么现在一首也不写呢?这就使人不明白了。” 我说:“因为你是一个作家,所以才想得这样多。我在那个村庄的时候,农民就没有这些想法。他们早把葛老师看成是本乡本土的人了。他不愿再写诗,可能是觉得写诗没有什么用,是茶余酒后的玩艺儿。他一字一句地教学生读书,琅琅的书声,就像春天的雨水,滴落在地下,能生菽粟,于人生有实际好处。他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隐士,他是一名名副其实的战士。他的行为,是符合他参加革命时的初衷的。白洋淀的那个小村庄,不会忘记他,即使他日后长眠在那里,白洋淀的烟水,也会永远笼罩他的坟墓。人之一生,能够被一个村庄,哪怕是异乡的水土所记忆、所怀念,也就算不错了。当然,葛覃的内心,也可能埋藏着什么痛苦,他的灵魂,也可能受到过什么创伤,他对人生,也可能有自己特殊的感受和看法,这也是人之常情,不足为怪,也不必深究了。”文本二: 芸斋主人曰:人生于必然王国之中,身不由己,乃托之于命运,成为千古难解之题目。圣人豪杰或能掌握他人之命运,有时却不能掌握自己之命运。至于凡俗,更无论矣。随波逐流,兢兢以求其不沉落没灭。古有隐逸一途,盖更不足信矣。樵则依附山林,牧则依附水草,渔则依附江湖,禅则依附寺庙。人不能脱离自然,亦即不能脱离必然。个人之命运,必与国家、民族相关联,以国家之荣为荣,以社会之安为安。创造不息,克尽职责,求得命运之善始善终。葛覃所行,近斯旨矣。 一九八四年二月二十三日【注】①孙犁(1913﹣2002),“荷花淀派”创始人。一九三七年参加工作,任华北联合大学教员,晋察冀通讯社编辑等,一九四九年后长期在《天津日报》的《文艺周刊》担任主编工作,晚年自号“芸斋主人”。文本一《葛覃》节选自孙犁的《芸斋小说》,文本二是作者放在《葛覃》篇末以“论赞”的形式发表的议论。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小说语言简洁朴实,散淡平静,意味隽永。小说格调散文化,笔下的人物和情状自然,表现出独特的风格魅力。B.葛覃下乡很彻底,在冀中区的白洋淀任小学教师默默教书整整三十年,教出的学生无数,却毫无名气,小说刻画出一个令人崇敬的知识分子形象。C.作者偶遇葛覃时,发现他不是就近在白洋淀边打水,而是旁若无人地划着船,去淀中水深处,打上一桶水,这体现了葛覃特立独行的隐士性格。D.葛覃从学生时代开始就喜欢写诗歌,后来就基本不再写诗了,是因为教学生读书是务实的事情,这种变化是他逐渐成熟的痕迹之一。2.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孙犁是“荷花淀派”的开创者。这一流派的作品充满诗情画意,小说中景物描写清新明净,情感真挚,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葛覃》充分体现了该流派的这一特色。B.主人公葛覃的名字取自《诗经》中《周南•葛覃》篇,人如其名,葛覃也表现出浓厚的浪漫气质,小说风格也与《诗经》的风格一脉相承。C.《史记》《聊斋志异》篇末的“太史公曰”“异史氏曰”部分,都表达了作者对人物的肯定态度,《芸斋小说》继承了这种写法特点。D.文学与社会密切相关,国家剧变往往有时代印记鲜明的文学作品出现。建国前后,也涌现了许多孙犁这样的乡土文学作家,他们的作品大都与时代息息相关。3.文本二中评论“葛覃所行,近斯旨矣”,请分析葛覃所行是如何体现这一评论的。4.有人说,读《葛覃》“是既把它当作小说,又把它当作历史的”。请从这两个角度简析文本一的艺术特征。 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5小题,共20.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试题。孙思邈,京兆华原人。通百家说,善言老子、庄周。周洛州总管独孤信见其少,异之,曰:“圣童也,顾器大难为用尔!”及长,居太白山。隋文帝辅政,以国子博士召,不拜。密语人曰:“后五十年有圣人出,吾且助之。”太宗初,召诣京师,年已老,而听视聪瞭。帝叹曰有道者欲官之不受显庆中复召见拜谏议大夫固辞上元元年称疾还山高宗赐良马假鄱阳公主邑司以居之思邈于阴阳、推步、医药无不善,孟诜、卢照邻等师事之。照邻有恶疾,不可为,感而问曰:“高医愈疾,奈何?”答曰:“人之四支五藏,一觉一寐,吐纳往来,流为荣卫,彰为气色,发为音声,人常数也。阳用其形,阴用其精。失则蒸生热,否生寒;结为瘤赘,陷为痈疽;奔则喘乏,端则憔槁。发乎面,动乎形。高医导以药石,救以针剂,故体有可愈之疾。”照邻曰:“人事奈何?”曰:“心为之君,君尚恭,故欲小。胆为之将,以果决为务,故欲大。仁者静,地之象,故欲方。智者动,天之象,故欲圆。”复问养性之要,答曰:“天有盈虚,人有屯[注]危,不自慎,不能济也。故养性必先知自慎也。慎以畏为本。忧于身者不拘于人,畏于己者不制于彼,慎于小者不惧于大,戒于近者不侮于远。知此则人事毕矣。”初,魏征等修齐、梁、周、隋等五家史,屡咨所遗,其传最详。永淳初,卒,年百余岁,遗令薄葬,不藏明器,祭去牲牢。孙处约尝以诸子见,思邈曰:“俊先显,侑晚贵,佺祸在执兵。”后皆验。太子詹事卢齐卿之少也,思邈曰:“后五十年位方伯,吾孙为属吏,愿自爱。”时思邈之孙溥尚未生,及溥为萧丞,而齐卿徐州刺史。(节选自《新唐书》)【注】屯:此读zhūn,困难、艰难。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帝叹曰/有道者欲/官之/不受/显庆中/复召见/拜谏议大夫/固辞/上元元年/称疾还山/高宗赐良马/假鄱阳公主邑司以居之/B.帝叹曰/有道者/欲官之/不受/显庆中/复召/见拜谏议大夫/固辞/上元元年/称疾还山/高宗赐良马/假鄱阳公主邑司以居之/C.帝叹曰/有道者/欲官之/不受/显庆中/复召见/拜谏议大夫/固辞/上元元年/称疾还山/高宗赐良马/假鄱阳公主邑司以居之 /D.帝叹曰/有道者/欲官之/不受/显庆中/复召见/拜谏议大夫/固辞/上元元年/称疾还山/高宗赐良马假鄱阳公主邑/司以居之/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帝”是庙号,庙号是封建时代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B.“拜”与“除”“授”等词语都表示任命官职,与“迁”“擢”“转”不同。C.“卒”指古代称士大夫之死。由称孙思邈去世为“卒”,可大致推断他曾为官。D.“牢”指古代祭祀所用牲畜,根据牲畜搭配的种类不同,有太牢、少牢之分。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思邈天资聪颖,通晓诸子百家。他擅长讲述老子和庄周的言论著作,独孤信见到幼年孙思邈,赞叹他是神童,觉得以后可能得到重用。B.孙思邈精通医道,医术十分精湛。卢照邻患有恶疾,向孙思邈询问高医愈疾的原因,孙思邈讲述了疾病形成的原因以及高医的施治途径。C.孙思邈淡薄名利,不求奢侈浮华。他长大成人后,隐居在太白山,先后拒绝了隋文帝、唐太宗、唐高宗的授官,要求死后子孙对其薄葬。D.孙思邈博闻强识,学识积累丰富。魏征等人编辑齐、梁、周和隋等五个王朝的史籍,多次向他询问其中遗漏的史事,他传述得非常详细。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高医导以药石,救以针剂,故体有可愈之疾。②天有盈虚,人有屯危,不自慎,不能济也。4.独孤信的话在文段中有什么作用?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过灵石三峰陆 游其一奇峰迎马骇衰翁,蜀岭吴山一洗空。拔地青苍五千仞,劳渠蟠曲小诗中。其二晓日瞳昽【注】雪未残,三峰杰立插云间。 老夫合是征西将,胸次先收一华山。【注】瞳昽:太阳初出由暗而明的光景。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一》首句写奇峰迎面扑来,令人惊讶,与李白的《送友人入蜀》中“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有异曲同工之妙。B.《其一》第二句写因见到灵石三峰,原先印象中吴蜀山岭的隽秀被洗刷的一干二净,侧面突出了灵石三峰的奇异、灵秀。C.《其二》“老夫合是征西将”一句是说自己作为西征的将领,将要一一收复祖国的大好河山,抒发了诗人的报国之志。D.《其一》中的“五千仞”和《其二》中的“插云间”都运用了夸张手法,表现了灵石三峰高耸入云的挺拔之势。2.沈德潜在《说诗晬语》中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这两首写景小诗浅中有深,平中有奇,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结合诗句分析。四、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阿房宫赋》中,作者多角度铺叙秦人宫殿的巨大耗费,如突出的钉头“______”,纵横的栏杆“______”。(2)《桃花源记》中渔人顺山中小口进入,行数十步后,前面景象豁然开朗,发现眼前土地平整开阔,并且“______,______”。(3)“红旗”以其鲜艳的色彩、独特的意象,被很多古代描写边塞、表现军旅生活的诗歌使用,如“______,______”。五、语言表达(本大题共3小题,共15.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在花卉题材创作中,何香凝偏爱梅花。作品画风工整细致,俊秀婀娜。其梅作中,梅花枝干多以枯笔焦墨_________,多分杈而少转折,疤节以浓墨写出,求老求苍,追求水墨淋漓、墨色相参的效果。此外,何香凝还创作了大量以菊花为题材的作品,_________,富有中国传统工笔画和日本画结合的意味。 临摹前人绘画、学习同时代画家艺术精髓是杰出画家的必经之路。何香凝临摹古画不拘于一家,擅长从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绘画作品中_________营养。如《祖国山河》借鉴了米氏云山的“米点皴”技法,是何香凝在水墨技法实验中的探索之一。合作绘画在何香凝的作品中占有较大比重,也是研究何香凝绘画以及人际交往的重要资料。她其中于1951年与廖承志、徐悲鸿合作的《倚松读书图》同样是其众多合作作品中的精品,此作笔墨精良,风格隽永,轻描与重色相互映衬,余韵悠长,构图简洁。_________何香凝的一生,其艺术生命之长,成就之丰富,令人尊敬,其绘画中的狮虎精神、寒梅品格、山水胸怀,更值得后人景仰。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一蹴而就 意象优美 撷取 回顾B.一气呵成 意境优美 撷取 回眸C.一气呵成 意境优美 汲取 回顾D.一蹴而就 意象优美 汲取 回眸2.下列各句中的双引号,和文中双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鲤鱼和我们生活在两个截然不同的宇宙之中,我们之间被水面这一薄薄的“栅栏”分隔开来。B.黄庭坚又继续了杜甫的发展,写出了《登快阁》那首诗中的名句:“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C.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土”的成语,读本里又有《赤壁赋》,就觉得中国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D.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福建野生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3.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3分)六、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60.0分)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在南部战区海军某防空旅训练场上,筒弹吊装车车长林大臣再次向导弹吊装用时纪录发起冲锋。两声清脆的哨音刚落,只见林大臣果断举起右臂,示意吊装车左侧的发射车完成4枚导弹吊装。他随即转向,遥控吊具移动到吊装车右侧,继续为第二组发射车吊装导弹……“比上次快了将近1 分钟,改进一下训练方法或许还可以更快……”林大臣打开笔记本,认真记下新的训练成绩。在他手绘的一张训练成绩图表上,一条上升的折线记录着这个成绩的来之不易。林大臣的训练给你什么样的启发?请你给林大臣写一封信,与他交流自己的看法或受到的启发。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署名为“你的朋友”;不少于800字。七、其他(本大题共2小题,共15.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试题。 形状记忆材料属智能材料,能够“记住”第一次成型时的初始形状,在适当条件下它会呈现临时形状,但当受到热、光、电等外界刺激时,又可以从临时形状回到初始形状。近年来,形状记忆材料与纺织品碰撞出科技感十足的“火花”,让服装变得有记忆、更“聪明”。比如把镍钛合金形状记忆纤维加入“体型庞大”的婚纱或者演出服中,折叠后只需用电吹风吹一下就会恢复“出厂设置”。再如应用镍钛合金形状记忆纤维制造防烫伤服装,(甲),然后固定在服装面料内。当该服装表面接触高温时,(乙),在两层织物内形成很大的空腔,使高温远离人体皮肤。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A.(甲)首先把它加工成平网状,再进一步加工成宝塔式螺旋弹簧状(乙)纤维迅速由平网状变回宝塔状,形状记忆。纤维的形变被触发B.(甲)首先把它加工成平网状,再进一步加工成宝塔式螺旋弹簧状(乙)形状记忆纤维的形变被触发,纤维迅速由平网状变回宝塔状C.(甲)首先把它加工成宝塔式螺旋弹簧状,再进一步加工成平网状(乙)形状记忆纤维的形变被触发,纤维迅速由平网状变回宝塔状D.(甲)首先把它加工成宝塔式螺旋弹簧状,再进一步加工成平网状(乙)纤维迅速由平网状变回宝塔状,形状记忆纤维的形变被触发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答案和解析1.【答案】(1)C (2)A (3)D (4)①具有创新、创造精神;②能够承担学术研究任务;③成为国家乃至世界的行业战略、领军人才;④具有高度爱国热情与奉献精神。(5)①注重自由讲学,注重教学与研究相结合,不做考课式的书院;②注重现代思想文化与古代思想的碰撞、交融。【解析】(1)A项,“书院的这种作用在印刷术发达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之后更加明显”错。材料一第3段中说的是“唐代的雕版印刷术发达并在全国迅速推广,不仅书籍的质量得以改善,而且数量大增。这就为民间或私家藏书创造了较好的条件”,与“官府整理书籍、为帝王讲经说法”无关。B项,张冠李戴。根据材料一第4段中“宋初利用……经此一期,书院的教育教学功能得到强化,获得社会认同”可知,是北宋时期不少书院因教学有功获得御赐,其教育功能得到强化。D项,“一部分成为科举考试预备中心”错。材料一最后一段说的是“绝大多数书院都成为以考课为中心的科举预备学校”,而非“一部分”。故选C。(2)A项,“其具体表现为对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的认同与日益重视”错。选项强调的是人的主观性,而材料二说的是“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强调的是客观事实。(3)D项,材料三主要强调的是研究生教育对科技、国家发展的重要性,D项并未突出强调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性。(4)根据材料三最后一段“在创业创新的时代潮流中……已成长为行业翘楚”可知,研究生类高层教育人才需要具备创新精神。根据材料三第4段“作为研究生培养主体的高校,承担了全国60%以上的基础研究工作和‘973项目ˈ等国家重大科研任务,产出了全国80%以上的高水平论文和社科重大成果”可知,研究生类高层教育人才能够承担学术研究任务。根据材料三第3、4段中的大量数据,我们可得出研究生类高层教育人才能够成为国家乃至世界的行业战略、领军人才。除此之外,根据我们日常获取的信息可知,研究生类高层教育人才还应具备高度爱国热情与奉献精神。将以上几点稍加整合即可得出答案。 (5)结合材料一第7段“总体来看,明朝书院分为两类:一是重授课与考试的考课式书院,同于官学;另一种是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各学派互相讲会、问难、论辩的讲会式书院,它们多被朝廷禁毁,如著名的东林书院”分析,可得出结论:学院应注重自由讲学,注重教学与研究相结合,鼓励各学派互相讲会、问难、论辩,不做考课式的书院;同时,应以“旧理念”办“新书院”,要注重新旧思想的碰撞、交融。除此之外,加上一些自己的观点也可。要注意字数限制,语言要简练严谨。2~5.【答案】C、D、①葛覃以家国、民族命运为自己的终极追求。抗日战争期间,不惧艰难,积极投身到激烈残酷的革命斗争中。②抗战结束后,在平凡的教育一线,三十年如一日,克尽职责,坚守自己的革命初衷。、①从小说角度看,葛覃个性鲜明,故事情节完整,社会、自然环境描写真实自然,主题思想深刻。②从历史角度看,这篇小说也是纪事,写的是真人真事,都准确反映了真实的历史与时代特色。【解析】1. C.“这体现了葛覃特立独行的隐士性格”错误。材料一中说“他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隐士,他是一名名副其实的战士”,材料二中说“个人之命运,必与国家、民族相关联,以国家之荣为荣,以社会之安为安。创造不息,克尽职责,求得命运之善始善终。葛覃所行,近斯旨矣”。综合两则材料可知,葛覃不是隐士,而是战士。去深处取水是因为深处水更干净,体现了葛覃清高纯洁的文人性格。故选C。2. A“《葛覃》充分体现了该流派的这一特色”错,《葛覃》与孙犁早期的风格不同,是晚年孙犁深沉隽永风格的代表。B“葛覃也表现出浓厚的浪漫气质”错,葛覃青年时期爱写诗,有浪漫气质,后期当小学老师,不再写诗,转而关注现实人生。另“小说风格也与《诗经》的风格一脉相承”也不准确,《诗经》呈现出的是一种多样风格的,而本文侧重于写实风格,在传统叙述角度上还是有差异的。C“都表达了作者对人物的肯定态度”错,“太史公曰”“异史氏曰”这种论赞体发表的议论不都是肯定的,比如《史记•项羽本纪》。故选D。3. 题干让根据文本内容分析“葛覃所行,近斯旨矣”,也就是让分析葛覃的行为是接近评论的主旨的。先要弄清楚评论的主旨是什么。考查文本二的内容可知,其主旨是“个人之命运,必与国家、民族相关联,以国家之荣为荣,以社会之安为安。创造不息,克尽职责,求得命运之善始善终”。考查文本一,可以从“抗日战争期间”和“抗战结束后”两个角度作答。 “抗日战争期间”,文中说“原来在那里的文艺工作者,也转移到山里来了,而葛覃却奔赴那里去了”“我心里想,这位青年诗人,浪漫主义气质很明显,一定是向往那里的火热斗争”,可见其不惧艰难,积极投身到激烈残酷的革命斗争中。“抗战结束后”,文中说“他的下乡,可以说是全心全意的了吧”“在村里教书整整三十年,教出的学生,也没有数了”,可见其在平凡的教育一线,三十年如一日,克尽职责,坚守自己的革命初衷。无论是在什么时期,他都以家国、民族命运为自己的终极追求,符合文本二评论的主旨。4. 题干中的关键内容是“当作小说”和“当作历史”。“当作小说”是说这篇小说具有小说的要素,具有小说的艺术特征,可以从小说的三要素和主题的角度进行分析。小说中人物是葛覃,他个性鲜明,以家国、民族命运为自己的终极追求;小说的情节完整,写了葛覃在抗日战争期间的人生选择“后来听说葛覃到了冀中区,后来又听说他到了白洋淀”和抗战胜利后在农村教书;环境描写真实、自然,写出了美丽的水乡景色和抗日战争、战争胜利后的社会环境;小说主题深刻,“个人之命运,必与国家、民族相关联,以国家之荣为荣,以社会之安为安”。由此,可以说此小说具有小说的艺术特征。“当作历史”是说这篇小说有史料特征,历史要求真实、准确,反映时代特征。葛覃这样的人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中有很多,他们以家国、民族命运为自己的终极追求,反映了真实的历史与时代特色。由此,可以说此小说具有历史特征。6~10.【答案】C、A、A、①高明的医家善于用药物和砭石来疏导,用针灸来救治,因此,人的身体有能治愈的疾病。②天有盈满和不足,人有疾病艰难,如果不能自己谨慎地养生,就不能治愈疾病。、①突出了孙思邈的“大器”特点;②暗示出孙思邈的性格特点;③为下文的记述埋下伏笔。【解析】1. 结合文意可知,“有道者”是“帝”对孙思邈的赞叹,是“曰”的内容,“欲官之”是“帝”的行为,前面是评价,后面是做法,二者之间要断开,排除A。“召见”是固定短语,中间不可断开,排除B。“高宗赐良马”主谓宾俱全,句子结构完整,后面要断开,排除D。句意:太宗赞叹说:“这是位有道德和才能的人。”想让他做官,孙思邈又没有接受。唐高宗显庆年间,高宗再次征召孙思邈,任命他担任谏议大夫,他坚决推辞。唐高宗上元元年,孙思邈自称有病要求回太白山。唐高宗赠送他好马,还把已废的鄱阳公主宅第给他居住。故选C。2. A.“文帝是庙号”错误,“文帝”不是庙号,而是谥号。故选A。 3. A.“可能得到重用”错误,文中“顾器大难为用尔”意思是“只是才器过大恐怕难以被人任用吧”,可见应为“可能很难被任用”。故选A。4. 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①“导”,疏导;“救”,救治;“愈”,治愈;“导以药石,救以针剂”,状语后置,用药物和砭石来疏导,用针灸来救治。②“盈虚”,盈满不足;“屯危”,疾病艰难;“慎”,谨慎养生;“济”,治愈。5. 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分析能力。解题时应抓住与题干相关的关键语句,文中如只出现关键词,那还需要改写;如题目要求自己概括,文中重要的句子就必须翻译。答题时一定要按关键点作答。首先找到独孤信的话,理解句意,然后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作用。独孤信说“圣童也,顾器大难为用尔”,意思是“神童啊,只是才器过大恐怕难以被人任用吧”,这是独孤信对孙思邈的评价。从内容来看,前一句“圣童”是对孙思邈的肯定,认为他有“大器”;后一句说孙思邈才器过大恐怕难以被人任用暗示了他的性格特点。从结构来看,下文写孙思邈多次拒绝朝廷征召,这在独孤信的话中已经有所体现,所以独孤信的话其实为孙思邈后来的情况埋下了伏笔。参考译文: 孙思邈,是京兆府华原县人。精通诸子百家的学说,擅长讲述老子和庄周的言论著作。北周的洛州总管独孤信见到年纪尚小的孙思邈,认为他不平凡,说:“神童啊,只是才器过大恐怕难以被人任用吧!”等到孙思邈年长时,隐居在太白山。隋文帝杨坚在北周辅佐政事时,曾以国子博士的职务征召孙思邈,孙思邈没有应召。他私下对人说:“五十年以后将有圣明的君主出现,我将要帮助他。”唐太宗执政初年,征召孙思邈到京都长安,当时孙思邈已经年老,然而还是耳聪目明。太宗赞叹说:“这是位有道德和才能的人。”想让他做官,孙思邈又没有接受。唐高宗显庆年间,高宗再次征召孙思邈,任命他担任谏议大夫,他坚决推辞。唐高宗上元元年,孙思邈自称有病要求回太白山。唐高宗赠送他好马,还把已废的鄱阳公主宅第给他居住。孙思邈对于阴阳学、历法学、医药学没有不擅长的,孟诜、卢照邻等人都拜他为老师。当时,卢照邻患有恶性疾病,长期不能治愈,曾经感慨地询问孙思邈:“高明的医生能治愈疾病,这是为什么?”孙思邈回答说:“人的四肢和五脏六腑,一动一静,呼吸往来,流动运行成为荣气和卫气,表现为气色,发出成为声音,这是人体的正常变化规律。在外表现为形貌,在内表现为精气。如果阴阳失调或者阴阳不交就会郁蒸发生热病,或者产生寒症;血气聚结就成为肿瘤,下陷成为毒疮;气血上冲就气喘短促,气血枯竭人就会变得枯焦。发生在面部,表现在形体上。高明的医家善于用药物和砭石来疏导,用针灸来救治,因此,人的身体有能治愈的疾病。”卢照邻说:“人养生的方法是怎么一回事?”孙思邈回答:“心为五脏六腑的君王,君王崇尚谦恭谨慎,因此要小心。胆为五脏六腑之将,把处事果敢决绝作为任务,所以要大胆。高尚的人性情沉静,好像地的形象,因此,要求品行端方正直。聪明人的举动行止,就好像天体运行的形象,所以要思想灵活。”卢照邻又问养生方法的要领,孙思邈回答说:“天有盈满和不足,人有疾病艰难,如果不能自己谨慎地养生,就不能治愈疾病。所以,养生一定首先要懂得谨慎小心地对待自己啊!‘谨慎’以敬畏之心作为根本。对自己具有忧患之心的人,不会被人束缚;对自己有敬畏之心的人,不会为他人所限制,对小的事情能够谨慎的人,不会被大事吓住,对身边的事情有警戒的人,不会被远处的事情所侮辱。通晓了这些情况就能完全辨别养生的方法了。”当初,魏征等人编辑齐、梁、周和隋等五个王朝的史籍,多次向孙思邈询问遗漏的史事,孙思邈传述得非常详细。唐高宗永淳初年,孙思邈逝世,享年一百多岁,遗嘱葬仪要简单,不要随葬器物,祭祀时不用牛羊等牲畜。孙处约曾经带领几个儿子去拜见孙思邈,孙思邈说:“你的几个儿子中,孙俊最先发达,孙侑晚年时显贵,孙佺在执掌兵权方面有灾祸。”这些预言,以后都得到验证。太子詹事卢齐卿年轻的时候,孙思邈曾对他说:“你五十岁以后要担任地方长官,我的孙子将成为你的下属官员,请你自我保重。”当时,思邈的孙子孙溥还没有出生,等到后来孙溥做萧县县丞时,卢齐卿正好担任徐州刺史。 11~12.【答案】C、①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拔地青苍五千仞”“三峰杰立插云间”,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山峰高耸入云的壮阔之景,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②展现了诗人自信的才情。“劳渠蟠曲小诗中”,即有劳他乖乖地到我的小诗里来吧,“千仞”高山写入一首“小诗”,大和小的对立显示出诗人扛鼎的笔力。③表现诗人广阔胸襟和恢宏气度。“胸次先收一华山”,表现了诗人吞纳山河的博大襟怀。13.多于在庾之粟粒,多于九土之城郭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14.C15.C16.①“她其中”改为“其中她” ②“余韵悠长,构图简洁”改为“枸图简洁,余韵悠长 17.参考立意:1.不要满足已有成绩,要不断进步;2.学无止境,要不断追求;3.善于总结,善于改进方法是成功的重要一环;4.不要奢望成绩的直线上升;5.失败时,只要善于总结,善于改进方法,终究能成功。18~19.【答案】C、①前半句运用了比喻,将形状记忆材料与纺织品结合所产生的效果比作“火花”,把两者结合所产生的效果表达得形象可感;②后半句运用了拟人,将应用形状记忆材料的服装当作人来写,把这种服装智能的特点表达得更生动有趣。【解析】1. 甲处,结合“然后固定在服装面料内”可知防烫伤服装最后应该是“进一步加工成平网状”,排除AB;乙处,逻辑上应该是先“被触发”再“变回”,排除D。故选:C。2. 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掌握情况。前半句运用了比喻,本体为“形状记忆材料与纺织品结合所产生的效果”,喻体为“火花”,没有比喻词,为借喻。语句极富想象力,化抽象为具象,把两者结合所产生的效果表达得形象可感。后半句运用了拟人,以“记忆”“聪明”来形容应用形状记忆材料的服装,把服装当作人来写,这就把这种服装智能的特点表达得更生动有趣,耐人寻味,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湖南省怀化市名校2023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月考试卷(Word版含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02-22 09:36:09
页数:18
价格:¥3
大小:82.50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