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生物
>
浙江省金华市江南中学等两校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Word版带解析)
浙江省金华市江南中学等两校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Word版带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24
2
/24
剩余22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2022学年第一学期12月阶段测试高二生物试题卷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水体污染和防治的叙述,错误的是()A.水体中氮磷等无机盐含量丰富有利于水生植物的生长繁殖,不属于水体污染B.采用无水印染、无水造纸法,可减少水体污染C.通过建造污水处理厂,发展生产工艺无害化,可减少水体污染D.家庭污水、化学肥料、水土流失的冲积物都是水体污染物【答案】A【解析】【分析】水污染:1、来源:生活污水、工业污水,海洋运输时时有泄露和倾倒污染物;2、表现:富营养化;3、结果:若表现在海洋中称为赤潮,若表现在湖泊等淡水流域称为水华。【详解】A、水体中氮磷等无机盐含量丰富有利于水生植物的生长繁殖,属于水体污染,A错误;B、采用无水印染、无水造纸法,减少工业污水来源,可减少水体污染,B正确;C、建立污水处理厂,减少工业污水来源,属于水体保护和治理措施,C正确;D、家庭污水、化学肥料、水土流失的冲积物都是水体污染物,D正确。故选A。2.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质降低,会引起组织水肿,这时因为( )A.组织液回渗速率降低B.淋巴生成的速率降低C.淋巴循环受阻D.血浆渗入组织液的速率降低【答案】A【解析】【分析】血浆中蛋白质降低,导致其渗透压降低,血浆中的水分进入组织液,导致组织水肿。【详解】AD、血浆蛋白含量降低,导致其渗透压降低,血浆渗入组织液的速率升高,而组织液回渗速率降低,导致组织水肿,A正确,D错误;BC、组织水肿时其渗透压降低,组织液中的水分进入淋巴的更多,导致淋巴生成速率加快,淋巴循环加快,BC错误。故选A。3.新冠肺炎疫情警示人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公共卫生安全意识。下列相关叙述 错误的是()A.戴口罩可以减少病原微生物通过飞沫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B.病毒能够在餐具上增殖,用食盐溶液浸泡餐具可以阻止病毒增殖C.高温可破坏病原体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煮沸处理餐具可杀死病原体D.生活中接触的物体表面可能存在病原微生物,勤洗手可降低感染风险【答案】B【解析】【分析】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疾病,该病毒不能离开活细胞独立生活。【详解】A、戴口罩可以减少飞沫引起的病毒传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新冠病毒,A正确;B、病毒只能依赖于活细胞才能存活,不能在餐桌上增殖,B错误;C、煮沸可以破坏病原体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进而杀死病原体,C正确;D、手可能接触到病毒,勤洗手可以洗去手上的病原体,降低感染风险,D正确。故选B。4.关于下列微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蓝藻细胞内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B.酵母菌有细胞壁和核糖体,属于单细胞原核生物C.破伤风杆菌细胞内不含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D.支原体属于原核生物,细胞内含有染色质和核糖体【答案】C【解析】【分析】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典型细胞核,原核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拟核以及遗传物质DNA等。2、蓝藻、破伤风杆菌、支原体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详解】A、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但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能够进行光合作用,A错误;B、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中的真菌,有细胞壁和核糖体,B错误;C、破伤风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细胞中没有线粒体。破伤风杆菌是厌氧微生物,只能进行无氧呼吸,C正确;D、支原体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仅含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拟核内DNA裸露,无染色质,D错误。故选C。5.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及其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长素主要促进细胞核分裂,细胞分裂素主要促进细胞质分裂 B.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开花和果实发育;脱落酸维持种子休眠C.植物的各个部位都能合成乙烯,其作用是促进果实发育D.植株生长与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的作用均有关【答案】C【解析】【分析】1、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3)防止落花落果。2、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还有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3、细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较高,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此外还有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4、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5、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此外,还有促进老叶等器官脱落的作用.植物体各部位都能合成乙烯。【详解】A、生长素主要促进细胞核的分裂,而细胞分裂素主要促进细胞质的分裂,二者共同促进细胞分裂的完成,A正确;B、赤霉素可以促进种子萌发、开花和果实发育;脱落酸可以维持种子休眠,B正确;C、乙烯促进果实成熟,而不是促进果实发育,C错误;D、植物的生长受到多种激素的调控,与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的作用均有关,D正确。故选C。6.科学家将控制豌豆7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定位于特定的染色体上,如下表所示。若要验证自由组合定律,最适宜选取的性状组合是()基因所在染色体编号1号4号5号7号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花的颜色子叶的颜色花的位置豆荚的形状植株的高度豆荚的颜色种子的形状A.花的颜色和子叶的颜色B.豆荚的形状和植株的高度C.花的位置和豆荚的形状D.豆荚的颜色和种子的形状【答案】D 【解析】【分析】自由组合规律是现代生物遗传学三大基本定律之一。当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在子一代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其实质是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即一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与另一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彼此间互不干扰的,各自独立地分配到配子中去。【详解】A、花的颜色和子叶的颜色对应的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A错误;B、豆荚的形状和植株的高度对应的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B错误;C、花的位置和豆荚的形状对应的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C错误;D、豆荚的颜色和种子的形状对应的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D正确。故选D。7.乳糖酶可催化乳糖水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为研究某因素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研究小组利用乳糖酶和乳糖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组别①②③④⑤乳糖浓度10%10%10%10%10%乳糖酶浓度0%1%2%4%8%反应速率(g半乳糖/min)02550100200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目的是验证乳糖酶具有专一性B.组③反应速率大于组②,是因为组③温度更适宜C.组④反应速率低于组⑤,是因为组④部分酶失活D.实验结果表明反应速率与乳糖酶浓度有关【答案】D【解析】【分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2、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比较温和的特性.3、酶的活性受温度和PH值的影响,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4、酶促反应速率受酶活性、酶浓度和底物浓度等因素的影响.5、分析表格:实验的自变量是酶浓度,酶浓度在0~8%范围内,随着酶浓度的升高,相对反应速率逐渐增大。【详解】A、实验目的是验证乳糖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A错误; B、组③反应速率大于组②,是因为组③乳糖酶浓度更高,B错误;C、组④反应速率低于组⑤,是因为组④乳糖酶浓度更低,C错误;D、实验结果表明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是乳糖酶浓度,D正确。故选D。8.用含18O的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18O转移的途径是()A.葡萄糖→丙酮酸→水B.葡萄糖→氧→水C.葡萄糖→丙酮酸→氧D.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有氧呼吸过程中,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是葡萄糖酵解产生丙酮酸和还原氢,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还原氢,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是还原氢与氧气结合形成水,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详解】用含18O的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根据有氧呼吸过程可推知:第一阶段葡萄糖→丙酮酸,第二阶段丙酮酸+水→CO2,故18O转移的途径是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A、B、C错误,D正确。故选D。9.如图表示同一植物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时,有关中间产物的量的变化情况.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曲线a可表示五碳化合物量的变化B.曲线a可表示还原氢量的变化C.曲线b可表示三磷酸腺苷量的变化D.曲线b可表示三碳化合物量的变化【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图形:从光照处转移到黑暗处时,光反应停止,为暗反应提供的ATP和[H]减少,导致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受阻,五碳化合物的合成量减少,同时二氧化碳的固定还在 进行,所以五碳化合物量减少,三碳化合物量增加。【详解】A、由光照转为黑暗,光反应强度减弱,ATP和[H]减少,三碳化合物还原量减少,来源不变,故含量增加,五碳化合物去路不变,来源减少,含量减少,故曲线a不能表示五碳化合物量的变化,A错误;B、由光照转为黑暗,光反应强度减弱,ATP和[H]减少,故曲线a不能表示还原氢量的变化,B错误;C、由光照转为黑暗,光反应强度减弱,ATP和[H]减少,故曲线b可表示三磷酸腺苷量的变化,C正确;D、由光照转为黑暗,光反应强度减弱,ATP和[H]减少,三碳化合物还原量减少,来源不变,故含量增加,五碳化合物去路不变,来源减少,含量减少,故曲线b不能表示三碳化合物量的变化,D错误。故选C。10.在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中,甲同学分别从下图①②所示烧杯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分别从下图①③所示烧杯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往回原烧杯后,重复100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同学的实验模拟F2产生配子和受精作用B.乙同学的实验模拟基因自由组合C.乙同学抓取小球的组合类型中DR约占1/2D.从①~④中随机各抓取1个小球的组合类型有16种【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模拟孟德尔杂交试验。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②所示烧杯中的小球表示的是一对等位基因D和d,说明甲同学模拟的是基因分离定律实验;①③所示烧杯中的小球表示的是两对等位基因D、d和R、r,说明乙同学模拟的是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实验。【详解】A、甲同学的实验模拟F1产生配子和受精作用,A错误;B、乙同学分别从如图①③所示烧杯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涉及两对等位基因,模拟了基因自由组合,B正确;C、乙同学抓取小球的组合类型中DR约占1/2×1/2=1/4,C错误; D、从①~④中随机各抓取1个小球的组合类型有3×3=9种,D错误。故选B。【点睛】关键要明确实验中所用的烧杯、不同烧杯的小球的随机结合所代表的含义;其次要求学生明确甲、乙两同学操作的区别及得出的结果,再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11.下图是某生物细胞分裂模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该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C.该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D.该细胞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不一定是两个精细胞【答案】C【解析】【详解】该细胞分裂图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也不存在姐妹染色单体,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故A、B两项均正确;细胞质进行的是均等分裂,则该细胞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故C项错误、D项正确。12.下图是某同学在“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实验中拍摄的显微照片,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①中每条染色体着丝粒排列在细胞板上B.细胞②中染色体被平均分配移向细胞两极C.细胞①和细胞②中染色体数目与DNA含量均相同D.继续观察,该同学将会看到细胞①变成细胞②状态【答案】B【解析】【详解】A、细胞①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A错误; B、细胞②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被平均分配,移向细胞的两极,B正确;C、细胞②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4N,细胞①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②中的染色体数目是细胞①中的2倍,但DNA含量相同,C错误;D、“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实验中的细胞在解离时即已死亡,所以不会看到细胞①变成细胞②状态,D错误。故选B。13.下列是发生在人体细胞内的某些生理过程,能说明细胞已经发生分化的是()A.柠檬酸循环B.核糖体的增生C.合成抗原-MHC复合体D.合成ATP水解酶【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分化概念:在个体发育(生物器官和功能的完善)中一个或一种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差异的过程。【详解】A、柠檬酸循环,属于需氧呼吸的第二阶段,而需氧呼吸是人体绝大部分细胞都需要进行的代谢过程,故不能说明细胞已经发生分化,A错误;B、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合成蛋白质是人体绝大部分细胞都需要进行的代谢过程,故不能说明细胞已经发生分化,B错误;C、抗原-MHC复合体是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后合成的,这是特定细胞才具有的功能,故说明细胞已经发生分化,C正确;D、ATP水解酶是ATP释放能量过程需要用的酶,合成ATP水解酶是人体绝大部分细胞都需要进行的代谢过程,故不能说明细胞已经发生分化,D错误;【点睛】14.某种蛾易被蝙蝠捕食,千百万年之后,一部分蛾感受到蝙蝠的超声波时,便会运用复杂的飞行模式,逃脱危险,其身体也发生了一些改变。蛾的变化也影响蝙蝠回声定位系统与捕食策略的改进。当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人工交配后,产出的受精卵不具有生命力。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存在生殖隔离B.蛾复杂飞行模式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蛾与蝙蝠间发生了协同(共同)进化D.祖先蛾种群的基因频率未发生改变【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与进化有关的知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 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详解】生殖隔离指的是种群间的个体不能自由交配,或者交配后不能产生出可育后代,由题干信息可知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人工交配后,产出的受精卵不具有生命力,说明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存在生殖隔离,A正确;由于某种蛾易被蝙蝠捕食,只有感受到蝙蝠的超声波时,会运用复杂的飞行模式的蛾才有可能逃脱危险,被保留下来,不具有这种能力的蛾就被蝙蝠吃掉而淘汰了,因此蛾复杂飞行模式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正确;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的过程,在蛾与蝙蝠的生存斗争中,这两个物种相互选择,实现了共同进化,C正确;祖先蛾种群在进化过程中保留了一部分适应能力强的个体,淘汰了适应能力弱的个体,因此其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发改变,D错误;因此选D。【点睛】熟悉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并能从题干中获取有效信息,是解题的关键。15.下列各组物质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A.O2、CO2、血红蛋白、H+B.过氧化氢酶、抗体、激素、H2OC.纤维蛋白原、Mg2+、转运蛋白D.Na+、、葡萄糖、肌酐【答案】D【解析】【分析】纤维蛋白原是一种由肝脏细胞合成的具有凝血功能的蛋白质,存在于血浆中。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等)构成的液体环境。不存在于内环境中的几种情况:1、只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过氧化氢酶、呼吸相关的酶、DNA聚合酶、血红蛋白等;2、存在于细胞膜上的物质:载体蛋白、通道蛋白等;3、存在于外界环境中的物质:泪液、唾液、尿液、汗液等。【详解】A、O2、CO2、H+可以存在于内环境中,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不是内环境的成分,A错误;B、过氧化氢酶在细胞内,不是内环境的成分,抗体由浆细胞产生,主要存在于血清中,激素、H2O可以存在于内环境中,B错误;C、纤维蛋白原是血浆中的一种蛋白质、Mg2+属于内环境中的无机盐离子,膜上转运蛋白存在于细胞膜上,不是内环境的成分,C错误;D、Na+、HPO42-等属于无机盐离子,葡萄糖是营养物质,肌酐是代谢废物,都属于内环境中的物质,D正确。故选D。16.下图为膝跳反射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阻断Ⅰ处,敲击Ⅱ处,小腿不能抬起B.敲击Ⅲ处,小腿抬起,这种现象不属于反射C.刺激Ⅲ处,可在Ⅰ处检测到神经冲动D.该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答案】C【解析】【分析】反射弧结构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是反射活动完成的结构基础。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Ⅰ是传入神经,Ⅱ是感受器,Ⅲ是传出神经,Ⅳ是神经中枢。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并解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详解】A、由题图分析可知,Ⅰ是传入神经元,Ⅱ是感受器,Ⅲ是传出神经元,Ⅳ是神经中枢。阻断传入神经元,敲击感受器,反射弧不完整,不能产生反射,小腿不能抬起,A正确;B、敲击传出神经元处,小腿抬起,但反射弧不完整,这种现象不属于反射,B正确;C、在反射弧中兴奋的传导方向为感受器→传入神经元→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元→效应器,刺激传出神经元,传入神经元处不能检测到兴奋,C错误;D、膝跳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D正确。故选C。【点睛】17.下丘脑和垂体之间存在两种联系方式。下图为下丘脑和垂体部分结构模式图,①~④为相关结构,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下丘脑与神经垂体③通过神经分泌束②产生直接联系B.腺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可促进生长发育C.分泌促激素的细胞既属于神经系统,又属于内分泌系统 D.下丘脑可分泌多种下丘脑调节激素,通过①的运输作用于垂体前叶④【答案】C【解析】【分析】1、下丘脑的部分细胞称为神经分泌细胞,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有分泌激素的功能。下丘脑又是植物性神经功能十分重要的中枢。2、下丘脑在机体稳态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代谢平衡。2)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3)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激素或促激素;还能分泌抗利尿激素,并由垂体后叶释放。4)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3、分析图中下丘脑和垂体部分结构模式图可知,①表示血液,②表示神经分泌束,③表示神经垂体,④表示腺垂体。【详解】A、下丘脑与神经垂体通过神经分泌束②产生直接联系,A正确;B、生长激素是由④腺垂体合成分泌的,可促进细胞生长,也促进细胞分裂,从而促进人体的生长,B正确;C、分泌促激素的细胞属于腺垂体,属于内分泌系统,C错误;D、下丘脑可分泌多种促激素释放激素,通过①血液的运输作用于腺垂体,D正确。故选C。18.当动物缺乏某种激素时,可以通过“饲喂法”或“注射法”对该激素进行人为补充,下列可通过“饲喂法”补充的是( )A.生长激素、胰岛素B.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C.胰岛素、抗利尿激素D.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答案】D【解析】【分析】“注射法”补充的激素主要是蛋白质类激素,胃里面有分解蛋白质的酶;“饲喂法”补充的激素不能被胃里面的酶分解,可以吸收到体内起作用,如氨基酸的衍生物等。【详解】A、生长激素和胰岛素为蛋白质,不能用“饲喂法”补充,A错误;B、胰高血糖素本质为蛋白质,不能用“饲喂法”补充,B错误;C、胰岛素、抗利尿激素本质蛋白质、多肽,不能用“饲喂法”补充,C错误;D、甲状腺激素为氨基酸的衍生物,性激素是脂质,可用“饲喂法”补充,D正确。故选D。19.TRPV1是一种膜蛋白,可被辣椒素或43℃以上的高温激活,被激活的有关细胞产生电信号,电信号沿神经传至大脑产生痛觉。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吃辣椒时喝冷饮会减弱辣痛感B.TRPV1可能是一种离子通道蛋白C.43℃的高温会导致TRPV1发生热变性D.吃辣椒时出汗提示TRPV1可能参与体温调节【答案】C【解析】【分析】辣的感觉是通过辣椒素与舌头中的痛觉纤维上的受体(特异性受体)结合而产生的,辣椒素跟该结构结合后就激活了与该结构连在一起的TRPV1离子通道,从而导致阳离子大量内流产生动作电位,并在神经元的轴突末梢释放神经递质,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直到将痛觉信息传入大脑皮层,从而产生痛觉。【详解】A、TRPV1是一种膜蛋白,可被辣椒素或43℃以上的高温激活,被激活的有关细胞产生电信号,电信号沿神经传至大脑产生痛觉。因此吃辣椒时喝冷饮会减弱辣痛感,A正确;B、根据题意“TRPV1是一种膜蛋白,可被辣椒素或43℃以上的高温激活,被激活的有关细胞产生电信号”,说明TRPV1可能是一种离子通道蛋白,该离子的流动可能形成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从而产生电信号,传至大脑皮层,B正确;C、43℃的高温会使TRPV1被激活,而不是发生热变性,C错误;D、出汗是体温调节过程中神经调节的结果,吃辣椒时出汗提示TRPV1可能参与体温调节,D正确。故选C。20.下图为人体受寒冷刺激后的部分调节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由图可知此调节过程属于神经调节B.人体受寒冷刺激后需合成甲状腺激素C.甲状腺是激素A和激素B的靶器官D.①和②表示甲状腺激素的灭活途径 【答案】B【解析】【分析】1、分析题图,激素A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激素B表示促甲状腺激素。2、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该过程属于分级调节。3、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这属于反馈调节。【详解】A、由图可知,此调节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A错误;B、人体受寒冷刺激后,需合成甲状腺激素,从而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使机体抵御寒冷的环境,B正确;C、激素B是促甲状腺激素,其靶器官是甲状腺,激素A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其靶器官为垂体,C错误;D、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就会通过①和②过程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这种调节方式称为负反馈调节,故①和②表示甲状腺激素的负反馈调节途径,D错误。故选B。21.我国研究团队发现了青蒿素合成中的一种重要的酶FtmOX1,这一发现加快了青蒿素人工合成的历程。有关该酶叙述错误的是A.降低了合成青蒿素反应过程中所需的活化能B.对青蒿素的合成具有调节作用C.催化反应前后该分子结构不发生改变D.贮存该酶需要在低温条件下冷藏【答案】B【解析】【分析】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作用机理: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酶需要在温和的条件,温度和PH均会影响酶活性。【详解】A、酶能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A正确;B、根据题意可知,酶对青蒿素的合成具有催化作用,B错误;C、酶作为催化剂在催化反应前后结构不变,C正确;D、低温条件下酶的活性很低,但空间结构稳定,因此酶适于在低温下保存,D正确。故选B。22.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部分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S型肺炎链球菌的菌落是粗糙的,R型肺炎链球菌的菌落是光滑的B.S型细菌的DNA经加热后失活,因而注射S型细菌后的小鼠仍存活C.从病死小鼠中分离得到的肺炎链球菌只有S型细菌而无R型细菌D.该实验未证明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是由S型细菌的DNA引起的【答案】D【解析】【分析】型和S型肺炎链球菌的区别是前者没有荚膜(菌落表现粗糙),后者有荚膜(菌落表现光滑)。由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可知,只有S型菌有毒,会导致小鼠死亡,S型菌的DNA才会是R型菌转化为S型菌。【详解】A、S型肺炎链球菌的菌落为光滑的,R型肺炎链球菌的菌落是粗糙的,A错误;B、S型细菌的蛋白质经过加热后已经失活,但其DNA经加热后没有失去活性,B错误;C、S型细菌中的DNA能将部分R性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因此从病死小鼠中分离得到的肺炎链球菌有S型菌和R型菌,C错误;D、该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但不能证明R型菌转化为S型菌是由S型菌的DNA引起的,D正确。故选D。23.在观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现一个细胞中染色体的配对出现如甲图所示的“环”状结构,另一个细胞中出现如乙图所示的“环”状结构,且相应细胞中都只有一对染色体出现这样的异常配对情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和乙所示的变异都发生在后期IB.甲图出现的原因是染色体①发生了重复C.乙图出现的原因是染色体③或④发生了倒位D.由乙图所在细胞形成的子细胞中都有异常染色体【答案】C【解析】 【分析】对甲图分析可知,细胞中染色体的配对出现如甲图所示的“环”状结构,可能是染色体①发生了重复,也可能是染色体②发生了缺失。对乙图分析可知,细胞中出现如乙图所示的“环”状结构,可能是③或④发生了倒位。【详解】甲和乙所示的变异可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A错误;甲图出现的原因是染色体①发生了重复或染色体②发生了缺失,B错误;乙图出现的原因是染色体③或④发生了倒位,C正确;由乙图所在细胞形成的子细胞中含异常染色体的细胞占1/2,D错误。故选C。【点睛】根据题图的“环”状结构准确判断其所属的变异类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4.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发现几种地雀分别分布于不同的岛屿上,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正确的是A.同一种地雀→地理隔离→自然选择→生殖隔离→不同种地雀B.不同种地雀→地理隔离→自然选择→不同种地雀C.同一种地雀→自然选择→地理隔离→生殖隔离→不同种地雀D.同一种地雀→地理隔离→生殖隔离→不同种地雀【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察物种的形成过程,明确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详解】这些地雀原先属于同一雀种,分布在不同的群岛(地理隔离),出现不同的突变和基因重组,经过自然选择,逐渐形成生殖隔离,进而形成新物种,A正确。【点睛】学生对物种形成三个环节理解不清物种形成三个环节的关系图25.某种遗传病的家庭系谱图如下,该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设图中的父亲不携带致病基因,请分析该对夫妇所生男孩患病的概率、再生一患病男孩的概率分别是()A.1/41/4B.1/41/2C.1/21/4D.1/21/8【答案】C【解析】【分析】伴性遗传规律 【详解】分析遗传系谱图:双亲都正常,但他们有一个患病的儿子,说明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又父亲不携带致病基因,则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相关基因用B、b表示),因此这对夫妇的基因型为XBXb×XBY,他们所生男孩为1/2XbY、1/2XBY患病的概率是1/2,再生一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4XbY,C正确。故选C。二、非选择题26.在某1年生植物的生长中期采用黑色遮阳网对其进行适当的遮阴处理,测定适当遮阴与未遮阴下(A:30%遮阴,B:无遮阴)其各项光合作用指标,结果如下图。注:净光合速率=真正光合速率-呼吸速率请回答:(1)光合色素存在于________,欲提取与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研磨过程加入的95%乙醇的作用是________,加入碳酸钙的作用是________,研磨液用______进行过滤,利用各种色素在层析液中________的不同分离色素,同时分离出的色素带自上而下第三条是________。(2)卡尔文循环中1分子CO2与1分子RuBP结合形成1分子的_______;遮阴组在8:00至10:00胞间CO2浓度逐渐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3)据图分析,10:00至12:00,无遮阴组净光合速率明显下降,是_______(填“气孔”或“非气孔”)因素导致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从8:00至16:00,有机物积累量更多的是________(填“遮阴组”或“无遮阴组”)。【答案】(1)①.类囊体薄膜②.溶解并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③.防止色素被破坏④.尼龙布⑤.溶解度⑥.叶绿素a(2)①.三碳化合物②.净光合速率逐渐提高,气孔导度逐渐下降 (3)①非气孔②.胞间CO2浓度上升③.遮阴组【解析】【分析】分析题图:8:00至16:00期间,遮阴组和无遮阴组的气孔导度均下降,遮阴组的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在8:00至12:00期间下降,但12:00至16:00期间提高,而无遮阴组的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在12:00至16:00期间不断下降。无遮阴组的净光合速率在12点时达到最低,出现光和午休现象。【小问1详解】光合作用相关的色素存在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在色素的提取与分离的过程中,95%的乙醇用于提取色素,在研钵中同时加入少许二氧化硅和碳酸钙,碳酸钙的作用是防止色素被破坏,研磨后将研磨液迅速用单层尼龙布过滤。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快,反之则慢,分离出的色素带自上而下第三条是叶绿素a。【小问2详解】在暗反应中,1分子CO2与1分子RuBP结合形成1分子的三碳化合物。据曲线图分析显示,8:00至10:00期间,遮阴组的净光合速率逐渐提高,叶肉细胞从胞间吸收的CO2增多,同时气孔导度逐渐下降,通过气孔从空气吸收进入胞间的CO2减少,因此胞间CO2浓度逐渐下降。【小问3详解】10:00至12:00,无遮阴组虽然净光合速率下降,但胞间CO2浓度上升,说明通过气孔吸收二氧化碳的过程不受影响,因此其影响因素是非气孔因素导致。据图分析,8:00至16:00,遮阴组的平均净光合速率大于无遮阴组,而净光合速率=真正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因此这段时间内有机物积累量更多的是遮阴组。27.已知果蝇中,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A、a控制)、直毛与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B、b控制)。如图表示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得到F1的类型和比例。请回答: (1)控制果蝇这两对性状的基因符合_____________定律。(2)由图可判断这两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控制灰身与黑身的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3)若图中F1中的灰身雄蝇与黑身雌蝇杂交,后代中黑身果蝇所占比例为________。(4)请写出亲代到F1的有关直毛与分叉毛的遗传图解(要求写出配子)______。【答案】(1)自由组合(2)①.灰身②.直毛③.X④.常(3)1/3(4)【解析】【分析】只分析灰身和黑身这一对相对性状,子代雌雄果蝇中灰身:黑身均为3:1,说明控制灰身与黑身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亲本的基因型均为Aa;只分析直毛和分叉毛这一对相对性状,子代中雌果蝇全为直毛,而雄果蝇中直毛:分叉毛=1:1,说明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亲本的基因型为XBXb和XBY,因此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Y。【小问1详解】子代雌雄果蝇中灰身:黑身均为3:1,说明控制灰身与黑身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子代中雌果蝇全为直毛,而雄果蝇中直毛:分叉毛=1:1,说明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小问2详解】子代雌雄果蝇中灰身:黑身均为3:1,说明灰身相对于黑身为显性性状,说明控制灰身与黑身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亲本的基因型均为Aa;子代中雌果蝇全为直毛,而雄果蝇中直毛:分叉毛=1:1,说明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直毛相对于分叉毛为显性性状,亲本的基因型为XBXb和XBY,故控制灰身与黑身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小问3详解】亲代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Y,则F1中灰身雄蝇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3AA、2/3Aa,其与黑身雌蝇(aa)杂交,后代中黑身果蝇(aa)所占比例为2/3×1/2=1/3。 【小问4详解】F1的有关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型为XBXb和XBY,遗传图解为:28.在神经和激素的调节下人体能够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其中下丘脑和垂体在人体内分泌活动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如图所示是部分激素分泌调控模式图,主要包括①~⑤五个过程,a、b、c代表人体内不同的激素请回答下列问题:(1)冬天,寒冷刺激人体皮肤里的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经过传入神经传到下丘脑中的____________中枢,引起人体产热增加,散热减少,维持体温稳定,兴奋传至______部位产生冷的感觉,引起我们主动更衣。在此过程中产热量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散热量,垂体分泌b激素的分泌量受到两种激素调节,这两种激素间的作用关系为_________作用,①~⑤过程中属于反馈调节的是____________。(2)当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使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增强,血糖浓度下降,此过程属于______调节。胰岛分泌的胰岛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对_____________细胞起作用。(3)下丘脑可以分泌抗利尿激素促进__________________重吸收水分的能力,减少尿量,调节血浆渗透压。【答案】(1)①.体温调节②.大脑皮层③.等于④.拮抗⑤.④⑤##⑤④(2)①.神经-体液②.几乎全身所有的细胞 (3)肾小管和集合管【解析】【分析】据图分析,①为下丘脑合成、分泌TRH,运输到垂体,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TSH(激素b),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c),激素a为生长激素,④⑤是甲状腺激素的负反馈调节(抑制作用),②③体现激素的分级调节(促进作用)。【小问1详解】寒冷刺激人体皮肤里的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经过传入神经传到下丘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引起人体产热增加,散热减少,维持体温稳定,兴奋传至大脑皮层产生冷的感觉,引起我们主动更衣。在此过程中体温是平衡的,故产热量等于散热量。b是TSH(促甲状腺激素),垂体分泌b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受到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和甲状腺激素的调节,这两种激素间的作用关系为拮抗作用,其中TRH是促进,而甲状腺激素是抑制TSH的分泌。据分析可知,①~⑤过程中属于反馈调节的是④和⑤,且为负反馈调节。【小问2详解】当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使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增强,血糖浓度下降,此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胰岛分泌的胰岛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由于全身几乎所有细胞的细胞膜上都有该激素的特异性受体,因此几乎对全身所有细胞都起作用。【小问3详解】若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会刺激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该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于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以减少水的排出量,调节细胞外液渗透压。【点睛】本题的知识点覆盖面较广,需要学生熟练掌握血糖调节、体温调节、水盐调节、下丘脑的相关知识才能解决相关问题。29.在濒危动物的保护方面,只有通过调查获知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性别比例、年龄结构等特征,以及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才能准确了解该种群的生存状态,预测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进而采取合理的保护对策。如图为关于某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乙纵坐标λ为当年种群数量与前一年种群数量的比值)(1)由图1可知,b点的含义是_____,d点的含义是_____。(2)影响该种群数量直接因素是_____。由图2可知,前4年该种群数量_____,第9 年调查该种群的年龄组成,最可能表现为_____。第_____年该种群密度最小,如果该种群维持第16~20年间的增长趋势,则该种群数量将呈_____型曲线增长。(3)在渔业上,人们总是希望每年获得更多的鱼,又不危及第二年鱼的产量,所以渔网的网目不能过小,否则影响来年鱼的产量,原因是_____(请从种群特征角度解释)。(4)研究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对种群数量影响的因素在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点)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5)请解释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答案】(1)①.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的点②.种群数量最大的点(2)①.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②.基本不变③.衰退型④.9或10⑤.“J”(3)如果渔网网目过小,许多幼鱼也会被捕捞,影响鱼种群年龄结构,从而影响未来鱼种群出生率,造成第二年鱼的产量下降(4)有害动物防治、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濒危动物种群的拯救和恢复(5)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有限,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斗争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使种群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当死亡率增加到与出生率相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而形成“S”型曲线【解析】【分析】1、“J”形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2、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形成“S”形增长曲线.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为K值。3、同一种生物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环境遭受破坏,K值会下降;当生物生存的环境改善,K值会上升。分析图1:该曲线是某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该曲线的K值是100,对应的点是d点;b点对应的点是K/2,此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分析图2:0~4年时λ=1,种群数量不变;4~10年时λ<1,种群数量减少;在10~20年时λ>1,种群数量持续增加。【小问1详解】图1该曲线是某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该曲线的K值是100,对应的点是d点,表示种群数量最大的点;b点对应的点是K/2,此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小问2详解】 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是影响该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分析图2:0~4年时λ=1,种群数量不变,故前4年该种群数量不变;4~10年时λ<1,种群数量减少,故第9年调查该种群的年龄组成,最可能表现为衰退型,在第9或10年该种群密度最小,在10~20年时λ>1,该种群数量将呈“J”型曲线增长。【小问3详解】如果渔网网目过小,许多幼鱼也会被捕捞,影响鱼种群年龄结构,从而影响未来鱼种群出生率,造成第二年鱼的产量下降,故不应使用网目过小的渔网。【小问4详解】研究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对种群数量影响的因素在有害动物防治、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濒危动物种群的拯救和恢复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小问5详解】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当死亡率增加到与出生率相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而形成“S”型曲线。30.欲验证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提出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材料与用具:小鼠若干只,胰岛素溶液,葡萄糖溶液,生理盐水,注射器等。(要求与说明:血糖浓度的具体测定方法及过程不作要求,实验条件适宜)(1)实验思路:①分别测定_____________________,并记录;②将小鼠分为A、B两组,A组______________,B组注射生理盐水。每隔一段时间,分别测定两组小鼠的血糖浓度,并记录;③当出现低血糖症状后,A组注射葡萄糖溶液,B组______________。每隔一段时间,分别测定两组小鼠的血糖浓度,并记录;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预测实验结果(设计一个坐标,用柱形图表示至少3次的检测结果)_______________;(3)分析与讨论:①正常人尿液中检测不到葡萄糖,其原因是_________。②当机体血糖水平升高时,胰岛中的内分泌细胞及其分泌的激素变化是_________。此时,机体细胞一方面增加对葡萄糖的摄取、贮存和利用,另一方面_____________。【答案】(1)①.每只小鼠的血糖浓度②.注射胰岛素③.注射生理盐水④.对每组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3)①.胰岛素促进肾小管对过滤液中葡萄糖的吸收②.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减少③.抑制非糖类物质(氨基酸等)转化为葡萄糖【解析】【分析】分析题意可知: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根据实验材料,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胰岛素,因变量是血糖浓度。当注射胰岛素的实验组小鼠血糖浓度下降后,可向对照组和实验组小鼠分别注射生理盐水和葡萄糖溶液,进一步验证胰岛素的作用。另外实验设计要遵循等量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原则。【小问1详解】根据实验目的,结合给出的实验材料,依据实验设计原则,实验思路:①验证胰岛素的生理作用,实验前需要测定各处理组小鼠的血糖浓度,作为实验前后的对照数据;②实验分组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小鼠分为A、B两组,A组注射适量胰岛素,另一组B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每隔一段时间,分别测定两组小鼠的血糖浓度,并记录;③当注射胰岛素的实验组小鼠血糖浓度下降后,可向对照组和实验组小鼠分别注射生理盐水和葡萄糖溶液,进一步验证胰岛素的作用。因此待小鼠出现低血糖症状后,给A组低血糖组小鼠注射葡萄糖溶液,B组空白对照组小鼠注射生理盐水,每隔一段时间,分别测定两组小鼠的血糖浓度,并记录;④对每组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小问2详解】A、B两组小鼠的初始血糖浓度应差别不大;胰岛素有降低血糖的作用,故A组注射胰岛素后血糖浓度应有一定程度下降,B组小鼠血糖浓度应在正常范围内波动平衡;A组小鼠注射葡萄糖后血糖浓度会上升,但由于注射的胰岛素作用较为持久,与B组小鼠相比可能还会偏低,故预测的实验结果如下: 【小问3详解】①正常人尿液中检测不到葡萄糖,是因为人体正常分泌的胰岛素能够促进肾小管对过滤液中葡萄糖的吸收;②机体调节血糖平衡的激素主要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血糖水平升高时,会刺激胰岛B细胞合成分泌胰岛素,并抑制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此时,机体细胞一方面增加对葡萄糖的摄取、贮存和利用,另一方面抑制其他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水平至正常。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浙江省金华市江南中学等两校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Word版带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生物
发布时间:2023-02-21 09:19:09
页数:24
价格:¥2
大小:1.41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