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Word版带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3

2/13

剩余1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泸县四中2022年秋期高一第三学月考试地理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北京时间2017年10月18日9时,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准时开幕,习近平主席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做报告。大会闭幕会于10月24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在墨尔本(东十区)工作的部分华人约定一起观看开幕会的电视直播。他们收看开幕会电视直播的当地区时是()A.10月18日7时B.10月19日3时C.10月18日11时D.10月17日15时2.十九大开幕时,下列四地中可能已日落的是()A.昆仑站(80°S,77°E)B.纽约(41°N,74°W)C.东京(36°N,140°E)D.新加坡(1°N,104°E)3.十九大会议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公转速度由快变慢B.我国全境昼长变短C.上海正午太阳高度由小变大D.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答案】1.C2.B3.B【解析】【分析】【1题详解】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准时开幕时,为北京时间2017年10月18日9时,墨尔本(东十区)比北京时间的东八区区时早2个小时,开幕时墨尔本(东十区)为2017年10月18日11时,C正确,ABD错误。故选C。【2题详解】十九大开幕时,昆仑站时间为10月18日6时8分,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昆仑站昼长夜短,此时昆仑站处于白天,A错误;开幕时,纽约的地方时为10月17日20时4分,此时太阳已经下山,B正确;东经此时为10月18日10时20分,正值白天,C错误;新加坡此时的地方时为10月18日7时56分,正处于日出之后,D错误。故选B。【3题详解】十九大会议期间为10月18日—10月24日,此时太阳直射点正从7月初的远日点向1月初的近日点移动,地球公转速度由慢变快,A错误;此时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半球昼逐渐变短,我国全境昼长变短,B正确;此时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上海正午太阳高度由 大变小,CD错误。故选B。【点睛】昼夜长短及变化的判断:太阳直射哪一个半球,哪一个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另外一个半球则相反;太阳直射点向哪一个方向移动,哪一个半球就昼渐长,夜渐短。德人牧业小镇距常德市区57km,是依托德人牧业“种植-养殖-加工”产业链、深度挖掘牧业的休闲、体验功能而建立的特色小镇。阅读德人牧业生态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在常德市区及周边县城,有70多家“德人牧香鲜奶吧”,而在北京、广州等大城市却鲜有“德人牧香鲜奶吧”的身影,主要影响因素是()A.市场距离B.产品质量C.交通运输D.人群体质差异5.关于德人牧业未来综合发展的方向,最不可能的是()A.开展中小学生关于牧草、奶牛、牛奶等的研学活动B.发展休闲观光旅游C.发展以奶制品为主的餐饮业D.利用废弃牧草发展造纸业【答案】4.A5.D【解析】【分析】【4题详解】德人牧业小镇距常德市区57km,在常德市区及周边县城,有70多家“德人牧香鲜奶吧”;北京、广州等大城市距离德人牧业小镇更远,鲜奶长距离运输容易变质,因此是由于市场距离太原,导致在北京、广州等大城市却鲜有“德人牧香鲜奶吧”的身影,A正确。产品质量、交通运输、人群体质差异均不是主要因素,BCD错误。故选A。【5题详解】德人牧业小镇是是依托德人牧业“种植-养殖-加工”产业链、深度挖掘牧业的休闲、体验功能而建立的特色小镇,若利用废弃牧草发展造纸业会导致水污染严重,影响当地特色小 镇环境,德人牧业未来综合发展的方向,最不可能的是利用废弃牧草发展造纸业,D符合题意。开展中小学生关于牧草、奶牛、牛奶等的研学活动;发展休闲观光旅游;发展以奶制品为主的餐饮业;均和德人牧业未来综合发展的方向相符合,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托德人牧业公司融合旅游、观光、科普、体验,打造德人牧业小镇,现已获批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游客在牧场品尝鲜奶,见证现代化的乳品加工生产线,直接看到一杯鲜奶生产的全过程。2020年2月,在南极丰岛某科考站附近出现大面积“西瓜雪”现象,引发人们广泛关注。该现象由雪中的极地雪藻微生物导致。极地雪藻微生物在低温下保持“休眠”状态,迅速生长时呈现红色,产生“西瓜雪”现象。完成下面小题。6.“西瓜雪”现象表明()A.南极地区太阳辐射增强B.南极地区地面反射能力增强C.南极地区大气逆辐射增强D.南极地区地面辐射增强7.“西瓜雪”现象对南极地区带来的影响有()A.冰层中的古老病毒可能被释放B.南极地区水资源越来越丰富C.南极地区变得适合人类居住D.南极地区污染加剧【答案】6.D7.A【解析】分析】【6题详解】由于西瓜雪颜色变深,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增强,地面升温加快,因而地面辐射增强,D正确;西瓜雪对太阳辐射没影响,A错误,西瓜雪使得南极地区地面反射能力减弱,B错误;西瓜雪对南极地区大气逆辐射影响不明显,C错误。故选D。【7题详解】西瓜雪反映南极地区气温上升,南极地区冰川融化速度加快,冰层中的古老病毒可能被释放,A正确;气温上升,蒸发量增加,冰川融化速度加快,水资源流失,总量减少,B错误;尽管南极地区气温上升,目前还不适合人类居住,C错误;西瓜雪现象与南极地区污染加剧没有直接关系,D错误。故选A。 【点睛】出现“西瓜雪”是极地环境变化的标志,说明温度升高,有机质的增加。在藻类未出现的区域,冰可以反射80%的太阳辐射。而藻类出现后,冰面变暗,降低了冰的反射率,这意味着冰川会融化得更快。下图为四种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8.图中地貌的形成与风力有关的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9.第①类地貌在我国最为广泛分布的地区是()A.西北地区B.东南地区C.青藏地区D.西南地区【答案】8.C9.A【解析】【分析】【8题详解】读图可知,图①表示新月形沙丘,由风力沉积作用形成,其形成与风力有关,①符合题意;图②表示河谷地貌,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其形成与风力无关,②不符合题意;图③中地貌表示风蚀蘑菇,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其形成与风力有关,③符合题意;图④中地貌表示三角洲,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其形成与风力无关,④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9题详解】读图可知,①地貌为新月形沙丘,沙丘由风力沉积作用形成,一般形成于风力较大的、气候干旱的地区。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高山阻挡,水汽难以到达,降水稀少,气候干旱;且临近冬季风源地,多大风,因此风力沉积作用普遍,因此西北地区是新月形沙丘广泛分布区,A符合题意;我国东南地区、西南地区主要是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明显,风力作用较弱,不是沙丘地貌广泛分布地区,排除B、D;青藏地区气候高寒,部分地区(如柴达木盆地)风力沉积作用明显,但大部分地区地表风力沉积作用不明显,因此,与西北地区相比,青藏地区并不是沙丘地貌最广泛分布的地区,排除C。故选A。【点睛】在风对地面物质进行吹蚀、搬运和堆积作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统称为风成地貌。世界上的风成地貌主要分布在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区。我国西北地区也有较大面积的风成地貌分布。下图中各箭头符号①②③④⑤分别表示大气的削弱作用、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 逆辐射、大气辐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吐鲁番比邵阳的纬度高,但年太阳辐射总量比邵阳市大,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箭头数值大小有关()A.⑤B.③C.④D.①11.华北平原利用烟雾防冻主要是增强图中的哪个箭头数值()A.①B.②C.④D.⑤12.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效应增强是全世界关注的热点,温室效应增强的大气过程是大气()A.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增强B.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C.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D.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增强【答案】10.D11.C12.B【解析】【分析】【10题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吐鲁番深居内陆,降水少,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即①弱;邵阳是季风气候,阴雨天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①强,D正确。③表示的是地面辐射,④表示大气逆辐射,⑤表示大气辐射,ABC错误。故选D。11题详解】由所学知识及第1题分析可知,烟雾可增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并增加大气的逆辐射④,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减少冻害,C正确。ABD错误。故选C。【12题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温室效应增强的大气过程是大气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即大气逆辐射增强,B正确。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吸收作用都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AC错误。 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是大气辐射,能量损失,不能增强温室效应,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大气的受热状况。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包括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吸收和反射作用;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就是大气逆辐射。在对流层中,气温垂直分布一般为“上冷下热“,但有时会出现“上热下冷”的现象,我们称之为逆温。下图为某地某时刻对流层气温垂直分布状况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3.对流层出现逆温时,空气中污染物不易扩散的主要原因是()A.人类排放污染物增多B.抑制了①层空气的对流上升C.增强了③层空气对流上升D.阻挡了①层空气的水平运动14.对流层高度季节变化幅度最大的地区是()A.极地地区B.寒带地区C.赤道地区D.温带地区【答案】13.B14.D【解析】【分析】【13题详解】空气中污染物不易扩散与逆温有关,不是因为人类排放污染物增多,A错误;读图可知,②层空气温度上热下冷,出现逆温,大气层结构稳定,抑制了①层空气对流上升,空气中的污染物得不到及时扩散,B正确;污染物主要在近地面的①层,②层出现逆温对污染物扩散影响大,③层空气运动对污染物扩散影响不大,C错误:逆温主要是阻挡了空气对流运动,不是阻挡空气水平运动,D错误。故本题选B。【14题详解】地面温度高,对流运动强,对流层高度就高,反之则低。由此推断,地面温度变化越大,对流层高度的变化幅度也就越大,反之则小。极地地区和寒带地区地面温度全年较低,温度变化幅度较小,则对流层高度变化幅度也小,A、B错误;赤道地区地面温度全年较高,温度变化幅度较小,则对流层高度变化幅度也小,C错误;温带地区夏季高温,冬季 低温,地面温度变化幅度最大,因此对流层高度年变化幅度也最大,D正确。故选D。【点睛】地面温度变化越大,对流层高度的变化幅度也就越大,所以热带地区和寒带地区对流层高度变化幅度小,温带地区对流层高度年变化幅度大:一般来说,夏季对流层高度高,冬季对流层高度低。某城市公园在河道或沟渠边坡建造植草沟来处理雨水。下图为该公园植草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5.河道或沟渠边坡建造植草沟可以()A.减缓地表径流B.增加降水C.减少下渗D.增加水汽输送16.推广此类公园对城市环境的主要影响有()①构建生态景观②加剧热岛效应③塑造地表形态④减小气温日较差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15.A16.D【解析】【15题详解】在河道或沟渠边坡建造植草沟能增加坡度的粗糙度,能减缓地表径流,故A正确。植被有截留坡面径流的作用,增加坡面下渗量,故C错误。并不能增用降水和水汽输送,故B、D错误。因此选择A。【16题详解】此类公园增加,使城市河道或沟渠边坡植被增加,能缓解热岛效应,使河道或沟渠边坡生态景观变得美观,①正确,②错误;没有改变地表形态,还是河道沟渠,故③错误;植被增加使气温日较差变小,故④正确。因此组合①④正确,故选择D。【点睛】海绵城市,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其实就是通过改变水循环的时间与空间来实现减涝与节水效果的。因此本道题主要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问题。土壤是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下列成土因素,最活跃的是() A.气候和地形B.地形和母质C.地形和生物D.气候和生物18.与陡坡相比,缓坡土壤肥力一般较高是因为()A.自然植被茂密B.有机质积累多C.生物残体分解慢D.岩石风化速度快【答案】17.D18.B【解析】【17题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土壤的成土母质来源于岩石形成的风化物,气候对土壤形成的影响主要是通过降水和气温实现,通过降水影响土壤的水分,通过气温影响土壤的热量,气候影响岩石的物理和化学风化过程;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气候和生物是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比较活跃的因素,D正确。成土母质和地形相对稳定,不会明显变化,成土母质、地形特征对土壤的形成都有影响,但不是比较活跃的因素,ABC错误。故选D。【18题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热带雨林自然植被茂密,土壤肥力较低,因此自然植被茂密不是影响陡坡、缓坡土壤肥力差异的主要因素,A错误。在陡坡上,水流速度快,侵蚀强,地表疏松物质迁移速度较快,有机质、矿物养分难以保留,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缓坡水流速度慢,地表疏松物质迁移速度较慢,有机质、矿物养分积累多,土壤肥力一般较高,B正确。温度高,生物残体分解快,陡坡和缓坡温度差异不大,C错误。坡度对风化作用影响小,陡坡缓坡的岩石风化速度差异不大,D错误。故选B。【点睛】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有: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和人类活动。春季,树木的新生细胞数量多,体积大,质地疏松,颜色浅,形成的部分被称为“早材”或“春材”;随着秋季的到来,气温渐凉,雨量减少,树木生长缓慢,长出的细胞数量少,颜色较深,这部分称为“晚材”或“秋材”。“晚材”与来年长出的“早材”之间会形成一道明显的界线,就形成了“树轮”,也称“年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9.影响树木“年轮”宽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土壤肥力B.水热条件C.海拔高低D.纬度位置20.有些地区的树木“年轮”不明显甚至没有,这些树木最有可能是()A.热带雨林B.热带稀树草原 C.温带落叶阔叶林D.亚寒带针叶林【答案】19.B20.A【解析】【分析】【19题详解】由材料信息可知,“年轮”宽窄主要受水热条件影响,水热条件好的年份,树木新生细胞数量多,体积大,树木生长快,材质较疏松,“年轮”较宽;水热条件不好的年份,树木新生细胞数量相对少,体积相对小,树木生长相对缓慢,“年轮”较窄,B正确。风力强弱、海拔高低、土壤肥力都不是影响“年轮”宽窄的主要因素,ACD错误。故选B。【20题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气温和降水季节变化大的地区,树木在不适合生长的季节里,处于休眠状态;在水热条件好的季节,树木生长较快,“年轮”明显。由于热带雨林地区全年高温多雨,树木一直处于较好的水热条件下,所以树木“年轮”不明显甚至没有,A正确。热带稀树草原地区全年高温,降水有明显的旱雨两季,所以树木年轮明显,B错误;温带落叶阔叶林分布的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所以树木年轮明显,C错误;亚寒带针叶林主要分布在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区,夏季凉爽而短暂,冬季寒冷而漫长,所以树木年轮明显,D错误。故选A。【点睛】树木一直处于较好的水热条件下,树木“年轮”不明显甚至没有;气温和降水季节变化大的地区,树木年轮明显。二、非选择题21.读南美洲附近海洋表面盐度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1)ABCD四海区盐度由高到低的排序是________。 (2)C海区较B海区盐度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3)D海区较A海区盐度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4)E海区盐度与北半球同纬度海区的盐度相比偏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5)安第斯山脉是纵贯南美洲西部的高大山脉,南段山脉以东为草原和荒漠,南段山脉以西为森林,产生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答案】①.BACD②.C点附近有寒流经过,C处水温更低,蒸发弱,盐度低③.D位于近岸处,有陆地河流注入,稀释盐度④.高⑤.北半球60°附近陆地广阔,有较多河川径流入海,对海水有稀释作用⑥.山脉西侧为迎风坡降水多,东侧是背风坡降水少【解析】【分析】本题以南美洲附近海洋表面盐度分布示意图为主要资料设置试题,涉及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详解】(1)根据图中海水等盐度线可判断B>A>C>34‰,而D<34‰,所以四海区盐度由高到低排序为BACD。(2)C海区和B海区位于同一纬度,且附近都无河流注入,可排除纬度和河流因素。C地有秘鲁寒流经过,海区温度低于B地,蒸发弱,盐度低。(3)D海区和A海区位于同一纬度,同样可排除纬度因素的影响。但D海区位于近岸处,有陆地河流注入,盐度被稀释,所以D海区盐度低于A海区。(4)E海区盐度较北半球同纬度海区的盐度高。因为E地纬度接近南纬60°,北半球同纬度地区陆地广阔,有较多河川径流入海,稀释海水。(5)安第斯山脉南段受到盛行西风影响,南段山脉以西地区为迎风坡,降水多;南段山脉以东地区为背风坡,降水少。22.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绿肥作物是提供作物肥源和培肥土壤的作物。栽培绿肥以豆科作物为主,如紫云英、苜蓿、草木棵(见下图)等。绿肥作物经过一定时间生长之后,将其绿色茎叶切断直接翻入土中,可以节省人力,减少运输费用,也可沤制土肥施用。绿肥作物一般与主产作物轮作,多数可兼作饲料。 (1)从植被形成的角度看,图片中绿肥作物所属植被都为____________植被。(2)简述将绿肥作物茎叶切断直接翻入土中的好处。(3)绿肥作物一般与主产作物轮作,指出这种耕作方式的优点。(4)多数绿肥作物可兼作饲料,说明这种做法的好处。【答案】(1)人工(2)减少运费,节省人力;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加速土壤的形成过程;等。(3)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气候资源等。(4)充分发挥绿肥作物优势,一种作物,多种用途,在强化其环境效益的同时,还有一定的经济效益。【解析】【分析】本题以绿肥作物为背景,涉及植被与土壤的关系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材料的能力。【详解】(1)基于植被形成的角度(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判断绿肥作物的植被类型为人工植被。(2)由材料可知,将绿肥作物茎叶切断直接翻入土中的好处可以从两个角度思考,一个角度是就地翻入土中,节省时间和劳动力,减少运费;另外,这些翻入土中的茎叶给土壤带来的好处(生态改良作用),即增加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的结构;加速土壤的形成过程(熟化)等。(3)轮作能够提升土地的利用效率,充分利用当地的土地资源和气候资源;利于保持土壤肥力;增加农作物的品种,增加收入等。(4)绿肥作物能够增加土壤肥力,减少化肥的使用,具有环境效应,同时能作为饲料,利于畜牧业发展,可以增加收入,获得经济效益。【点睛】2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7月初,重庆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到某山区研学考察,下图为该山区等高线地形图。 (1)研学小组在考察中发现,M坡植被长势比N坡好,分析此现象产生的自然原因。(2)研学小组调研过程中了解到当地经常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请推测该地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原因。(3)为解决图中村落用水问题,计划修建一条引水渠道。在①、②两条引水线路中,选择你认为最适宜的线路,并说明理由。【答案】(1)与N坡相比M坡坡度较缓,土壤物质的淋溶、侵蚀作用较弱;土层较厚,土壤肥力较高;M坡为阳坡光照、热量条件较好。(2)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地质:岩体比较破碎,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地形:该地位于山区,地势起伏较大;植被:植被覆盖度较差人为原因:破坏植被、工程建设频繁。(3)①引水线路水质好(引水线路地势由高到低)水能自流。或②引水线路水量大,距离短(建设成本低)。【解析】【分析】本题以等高线地形图为背景情境,考查影响山地垂直分异的因素,地质灾害的成因,以及引水工程等。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区域认识水平、综合思维能力、地理实践力以及人地协调观的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读图可知,M坡比N坡等高线稀疏,M坡比N坡坡度缓,坡面径流M坡较N坡速度缓,土壤物质的淋溶、侵蚀作用较弱;土层较厚,土壤肥力较高;根据图中的指向标可知,M坡在山地的南侧,N坡在山地的北侧,M坡为阳坡光照、热量条件较好。所以M坡的水热条件较N坡好,植被长势比N坡好。【小问2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形成原因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自然原因包括降水、地形地质、植被;人为原因是人类对植被的破坏用。该地是重庆中学研学考察的某山地,又多滑坡泥石流。因此可推知该山地位于南方地。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且多暴雨;从图中可知,该地有陡崖分布,岩体比较破碎,具有丰富的松 散物质;从地形条件看,该地位于山区,海拔较高,相对高度大,地势起伏较大;植被条件应该是植被覆盖度较差。图中山谷中有村落分布,可能存在较陡的坡地开垦土地,生活用能到山中樵采等活动,还可能存在在草山坡过度放牧等人类活动,导致对破坏植被;同时工程建设对山体岩石的破坏,产生陡坡和松散岩石。因此容易产生滑坡和泥石流现象。【小问3详解】读图可知,线路①从上游引水,水量较小,但是从海拔较高处引水到海拔较低处,引水线路水质好,引水线路地势由高到低,水能自流。线路①施工路线较长,建设成本较高;图中②引水线从下游引水,引水量较大,但容易被上游村落生活生产产生的污水染,水质较差,线路②距离短,建设成本低。但线路②需要逐级提水,消耗能源。【点睛】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地理
发布时间:2023-02-21 08:29:05 页数:13
价格:¥1 大小:851.06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