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川省双流棠湖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检测试题(Word版带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9

2/19

剩余1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四川省棠湖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检测高一地理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道小题,共计80分)1.在海边旅游的人们,白天感受到海风迎面吹来,这是因为白天海洋比陆地()A.气温高,气压高B.气温低,气压低C.气温高,气压低D.气温低,气压高【答案】D【解析】【详解】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白天陆地升温快,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为低压,海洋升温慢,气温较低,盛行下沉气流,近地面为高压,D正确,ABC错误。故选D。2.来自太空的流星体会在()的高空中燃烧,成为夜晚看到的流星。A.高层大气B.对流层C.平流层D.地球表面【答案】A【解析】【详解】在行星际空间的流星体在接近地球时可能会因地球引力的作用使轨道发生改变从而进入地球大气层。这些流星体与地球相对运动速度很高,会压缩前方气体产生高温并发生电子跃迁,在夜间天空中表现为一条光迹,这种现象就叫流星,一般发生在距地面高度为80~120公里的高空中。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对流层顶平均高约12千米,平流层顶高度约50千米,高层大气位于平流层之上到大气上界,因此流星现象发生在高层大气,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3.使地球上的生命免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被称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大气层次位于()A.对流层B.平流层C.高层大气D.臭氧层【答案】D【解析】【详解】在离地面约20~25千米处,大气中臭氧浓度最大,被称为臭氧层,大气中的臭氧 对太阳紫外线吸收能力强,由于臭氧层的存在,使得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到达地表的较少,使地球上的生命免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被称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D符合题意;对流层和高层大气中臭氧含量少,没有被称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排除AC;臭氧层虽然位于平流层,但只是整个平流层的一部分,平流层不能被称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排除B。故选D。4.臭氧在大气中的含量虽少,臭氧层对地球生命起到保护作用,这是因为臭氧层能够()A.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B.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C.遏制光化学反应发生D.促进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答案】A【解析】【分析】试题考查大气的垂直分层【详解】臭氧位于平流层,能够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辐射,对地球生命起到保护作用,A正确。【点睛】紫外线强度过大会导致地表生物产生病变,如皮肤癌、视力下降等,平流层中的臭氧能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对地球生命起到保护作用。5.下列关于海水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主要有温度、盐度,与深度无关B.一般来说温度高的海域的海水密度相对较高C.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D.海水密度垂直分布上出现的“海中断崖”现象不会影响人类活动【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海水温度高,密度大,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C对。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有温度、盐度和深度;A错。一般来说海水温度越高,密度越低,B错。“海中断崖”现象会影响潜艇活动,D错。故选C。【点睛】6.下图为热力环流示意图。甲处的气压状况和天气状况是() ①低压②高压③晴朗④阴雨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读热力环流示意图可知,图中甲地盛行上升气流,说明甲地近地面为低压中心,气流在上升过程中,由于气温下降,水汽易凝结成云致雨,多阴雨天气,①④正确,②③错。故本题排除ACD三项,选B。【点睛】7.下列四种局部环流形式示意图,不正确的是()A.B.C.D.【答案】C 【解析】【分析】【详解】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可知,热的地方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高空形成高气压,冷的地方空气收缩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高空形成低气压,近地面气流由冷的地方流向热的地方,高空相反。图A中环流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A;白天时,谷地因地形阻挡,获得太阳辐射较少,气温较低,谷地中心气流下沉,山顶和山坡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多,气温较高,气流上升,近地面气流由山谷吹向山坡,高空相反,图B中环流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B;由于裸地与林地热力性质不同,白天时,裸地升温快,气温高,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高空形成高气压,林地升温慢,气温低,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高空形成低气压,近地面风应由林地吹向裸地,高空相反,图C中环流与之不同,环流方向不正确,C符合题意;由于城市人口产业集中,排放的废热较多,气温高于郊区,城区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高空形成高气压,郊区气温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高空形成低气压,近地面气流由郊区流向城区,高空相反,图D中环流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D。故选C。【点睛】8.逆温是指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的上升而增高的现象,此时大气相对稳定,空气对流运动减弱或停滞,不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下面四幅图最有利于近地面污染物扩散的是()A.B.C.D.【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题意表明,逆温是指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的上升而增高的现象,气温随高度的上升而增高会使得“热的、轻的空气在上,冷的、重的空气在下”,不利于产生对流,使得空 气中的污染物不易在垂直方向上扩散。选项中四幅图中,图B、图C和图D均在不同高度出现了逆温现象,不利于近地面污染物的扩散,而图A中气温随高度上升而降低,对流运动显著,有利于近地面污染物扩散,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9.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A.地球表面受热不均B.陆地与海洋的差异C.地势地形的差异D.水平气压梯度力【答案】D【解析】【详解】地球表面受热不均,是形成风的根本原因,不是直接原因,排除A。陆地与海洋的差异,有可能产生冷热不均,冷热不均可能产生大气的垂直运动,大气的垂直运动可能导致同一水平面上产生气压差,从而导致风的产生,由此可见陆地与海洋的差异不是产生风的直接原因,排除B。地势地形的差异不是产生风的直接原因,排除C。水平气压梯度力直接导致空气由高气压向低气压运动,形成风,因此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D符合题意。故选D。10.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主要有温度、盐度和深度等。下列关于海水的密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洋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降低B.在垂直方向上,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加深而迅速增大C.海水密度在垂直方向上的突然变化会影响鱼类的生存和繁殖D.海水密度不会影响海水运动【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海水的性质。大洋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A错误。在垂直方向上,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加深而逐渐增大,B错误。海水密度在垂直方向,上层的突然变化犹如海水中隔了一层屏障,使上、下层海水之间的循环、对流受阻,会影响鱼类的生存和繁殖,C正确。海水密度不同会产生密度流,D错误。故选C。11.探空气球可直接测量并实时传回30km高空的气象数据,假设在下列各地同时释放探空气球,并以同样的速度上升,最先测得平流层数据的是()A.海口(20°N)B.广州(23°N)C.上海(31°N)D.哈尔滨(45°N)【答案】D【解析】【分析】 【详解】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以上。若同时释放探空气球,并以同样的速度上升,最先测得平流层数据的地点应该是对流层厚度最小的地点。对流层高度因纬度而不同,在低纬度地区平均高度为17~18千米,在中纬度地区平均为10~12千米,高纬度地区平均为8~9千米;对流层厚度规律大致是从低纬度向高纬度减小。因此同时释放探空气球,并以同样的速度上升,纬度最高的城市对流层厚度小,最先测得平流层数据,哈尔滨(45°N)纬度最高,最先测得平流层数据,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12.影响表层海水密度最明显的因素是()A.盐度B.深度C.径流D.温度【答案】D【解析】【详解】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有温度、盐度和深度等,但表层海水的密度与温度的关系最密切。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13.在“掉深”事故中,中国海军372号艇的官兵,凭借过硬的技术和坚韧的毅力,在3分钟内执行500多个动作,成功处置事故,创造了潜艇史上成功摆脱“掉深”先例。“掉深”即“海中断崖”,是由于海水性质发生跃变,海水浮力由上至下急剧减小,使潜艇犹如人“从山顶跳下悬崖”一样,引发潜艇的破损并导致沉没。下列关于造成“掉深”现象的海水性质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海水盐度由上至下急剧增加B.海水密度由上至下急剧减小C.海水温度由上至下急剧降低D.水下滑坡引起海啸【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题意表明,“掉深”由于海水浮力由上至下急剧减小所致。海水浮力大小与海水密度呈正相关,即海水密度越大,浮力越大,反之越小,因此海水密度由上至下急剧减小,会导致海水浮力由上至下急剧减小,从而导致“掉深”现象的产生,B符合题意;海水密度与海水盐度呈正相关,与海水温度呈负相关,因此海水盐度由上至下急剧增加、海水温度由上至下急剧降低,都会导致海水密度由上至下急剧长高,会导致海水浮力由上至下急剧增加,不会导致“掉深”现象的产生,排除AC;水下滑坡引起海啸可能会导致潜艇震动,不会产生因浮力变化引起的“掉深”现象,排除D。故选B。【点睛】14.地球低层大气(25千米以下)中,属于干洁空气成分的是()①氧气②氮气③二氧化碳④杂质⑤臭氧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 ①③④⑤【答案】A【解析】【详解】地球低层大气主要由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三部分组成,因此水汽和杂质不是干洁空气的成分,④不符合题意;干洁大气由多种气体混合组成,主要成分有氮气、氧气、氩气、二氧化碳、臭氧等等,因此①、②、③、⑤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15.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升空。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携带月壤返回地球并安全着陆。下图为“嫦娥五号”返回路线示意图。完成“嫦娥五号”升空过程中依次经过的大气层是()A.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B.高层大气、平流层、对流层C.平流层、对流层、高层大气D.对流层、高层大气、平流层【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嫦娥五号”升空最后到达月球,因此此过程中穿越了地球大气层,地球大气层自下而上依次是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嫦娥五号”升空过程中依次经过的大气层是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16.()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而且它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强,使气温升高。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氢气【答案】C【解析】【详解】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利用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因此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同时二氧化碳吸收地面辐射等长波辐射的能办强,大气 中二氧化碳强烈吸收地面辐射而增温,C符合题意;氧气、氮气、氢气不是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而且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不强,排除ABD。故选C。17.大型客机多飞行在平流层,主要因为平流层()A.厚度范围大B.气温下部高,上部低C.臭氧集中分布D.天气晴朗,大气流动平稳【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平流层下层气温低,上层气温高,气流稳定,天气晴朗,B错误,D正确。大气垂直分层中平流层的厚度范围不是最大的,高层大气的厚度范围大,A错误。臭氧层确实存在于平流层,但是臭氧集中分布与适合高空飞行无关,C错误。故选D。【点睛】18.下列关于水循环意义的比喻及其解释,连线正确的是A.“纽带”——地球表面物质迁移的强大动力B.“调节器”——对全球的水分和热量进行再分配C.“雕塑家”——调节地球各圈层之间的能量D.“传送带”——塑造了丰富多彩的地表基本形态【答案】B【解析】【详解】自然界的水循环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水循环是自然界最活跃的物质循环之一。它可以维护全球水量平衡,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被称为“调节器”,B正确;促使自然界物质的运动,对地表太阳辐射能起着吸收、转化、传输和调节的作用,被称为“传送带”;从而使地球表层各圈层之间,以及陆地和海洋之间实现物质的迁移和能量的交换,被称为“纽带”,AD错误;水的循环运动还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并且使水成为自然界最富动力的因子之一,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被称为“雕塑家”,C错误。故选B。19.下列是“太空快递”升空新闻上部分网友的弹幕,没有道理的是()A.我晕,越来越缺氧B.经历了风吹雨打,前途晴空万里C.小哥不易啊,一阵冷一阵热地往上飞D.我要飞得更高,离地300千米去见我的彩虹妹妹【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太空快递”由对流层上升到高层大气,随着高度的升高引力减小,大气越来越稀薄,氧气越来越少,所以越来越缺氧,A正确,不符合题意。在对流层会出现风雨雷电等 天气现象,在平流层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会出现晴空万里的现象,B正确,不符合题意。在对流层气温随着高度的升高而下降,在平流层气温随着高度的上升而上升,会出现一阵冷一阵热地往上飞,C正确,不符合题意。彩虹会出现在对流层中,对流层厚度一般只有十几千米,300千米的高空不会有彩虹出现,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下是西经170°附近三个观测站水温随深度变化曲线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20.三个观测站纬度从低到高的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②①③C.①③②D.③①②21.0-1km深度范围内,海水温度变化最大的是()A.①B.②C.③D.③和②【答案】20.B21.B【解析】【20题详解】表层海水温度呈现出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的趋势,根据深度0km的温度数值进行排序,①处表层海水温度为20°C左右,②处表层海水温度为25°C左右,③处表层海水温度为15°C左右,②>①>③,所以三个观测站纬度从低到高的排列为②①③,B正确,ACD错误。故选B。【21题详解】①处,海水温度从20°C到4°C,相差16°C;②处,海水温度从25°C到4°C,相差21°C;③处,海水温度从15°C到4°C,相差11°C;所以0-1km深度范围内,海水温度变化最大的是②,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海水热量的收入和支出:收入主要是太阳辐射;支出主要是海水的蒸发。就全球多年来讲收支基本平衡。但不同季节各个海区收支并不平衡,低纬度海区收入大于支出,中高纬度海区支出大于。22.下列关于长江水与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参与海陆间循环B.只参与陆地水循环 C只参与海洋水循环D.既参与海陆间循环,也参与陆地水循环【答案】D【解析】【详解】长江水从陆地流到海洋,沟通了海洋和陆地,参与的水循环是海陆间循环,同时也能获得陆地植被蒸腾、水体蒸发的水汽,也参与了陆地水循环,故D正确。23.下列海陆风示意图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由于陆地土壤热容量比海水热容量小得多,陆地升温或降温比海洋快得多。白天陆地升温快,气温高于海洋,陆地上空气柱因受热膨胀,近地面形成低气压,海洋上气流下沉形成高气压,近地面的风由海洋吹向大陆,从而形成海风,由此判断,图①正确,图③错误;日落以后,陆地降温比海洋快,到了夜间,海上气温高于陆地,就出现与白天相反的热力环流而形成低层陆风,由此判断,图④正确,图②错误。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点睛】24.低层大气中除了干洁空气,还含有水汽和杂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低层大气中的水汽和杂质含量很多②水的相变不能直接影响地面和大气的温度③杂质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④水汽和杂质含量会因时空差异而变化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D 【解析】【分析】【详解】低空大气的组成主要包括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水汽和杂质含量很少,①错;水的相变伴随着热量的吸收和释放,直接影响地面和大气的温度,②错;杂质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③正确;大气中的水汽和杂质含量,因时因地而异,④正确。③④正确,故选D。【点睛】25.读海洋水温随纬度和深度变化曲线图,完成影响曲线②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海水热容量B.大气环流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太阳辐射【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曲线①表示海洋水温随深度变化而变化的曲线,表层水温受太阳辐射的影响,变化剧烈,随深度的增加,受太阳辐射和表层热量传导、对流的影响小;②曲线是海洋表面水温随纬度变化的曲线,海洋表层水温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影响因素是太阳辐射的影响,从低纬向两极海洋表面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减小;因此主要因素是太阳辐射,D正确。海水热容量在不同的纬度是一样的,A错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的是海洋和陆地间的温差,C错误。大气环流主要影响的是降水的分布,对气温的影响较小,B错误。故选D。【点睛】26.表层海水的盐度主要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A.降水量与蒸发量B.陆地径流C.结冰和融冰D.洋流【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降水使海水稀释,而蒸发使海水浓缩,因此在外海和大洋,影响盐度的最主要的 因素是降水量与蒸发量,A正确;陆地径流影响入海口附近的盐度,对其他海区盐度影响较小,B错误;结冰和融冰,海水盐度不变,C错误;洋流对表层海水盐度有一定影响,但影响只是局部地区,D错误,故选A。【点睛】27.下图为四个海区表层海水年均温(单位:℃)示意图。图示为南半球海域的是()A.甲和丙B.甲和丁C.乙和丙D.乙和丁【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表层海水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由于太阳辐射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因此海水水温也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即在北半球大致向北递减,在南半球大致向南递减。读图可知,甲图和丙图中水温向南递减,应为南半球,乙图和丁图中水温向北递减,应为北半球,因此图示为南半球海域的是甲和丙,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点睛】下图为气象科学家绘制的局部地区某时气压分布图(单位:hPa)。读图,回答下列小题。28.图中风速最大的点为()A.甲B.乙C.丙D.丁29.丁的风向是()A.西北B.西南C.东北D.东南【答案】28.A29.A 【解析】【28题详解】同一幅图中,等压线越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从图中可知,四地中甲地等压线最密集,风速最大。故选A。【29题详解】垂直于等压线从高压指向低压做出水平气压梯度力;丁地位于澳大利亚大陆(南半球),因此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风向左偏,为西北风。故A正确,B、C、D错误。30.下列现象参与了海陆间循环的是()A.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夏季风B.未登陆的台风C.青海湖的湖水D.塔里木河河水【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风,从海洋吹向大陆,给大陆输送大量水汽,参与了海陆间循环的水汽输送环节,A符合题意;未登陆的台风涉及的降水、蒸发、水汽移动等环节都发生在海洋内,基本没有参与海陆间循环,排除B;青海湖的湖水和塔里木河河水最终没有进入海洋,只参与了陆地内循环,没有参与海陆间循环,排除CD。故选A。【点睛】31.在水循环的环节中,目前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A大气降水B.地表径流C.蒸发D.水汽输送【答案】B【解析】【详解】人们可以通过拦蓄径流、影响植被、改变局部地表性质等多种行为直接或间接影响地表径流,因此地表径流是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环节,B符合题意;人们对大气降水、蒸发和水汽输送等环节的影响程度较低,排除ACD。故选B。32.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下图是某地城市水循环示意图,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中四个环节的变化以及影响符合实际的是 A.a流动速度加快,容易出现城市内涝B.b下渗加强,出现地下漏斗区C.c流量减少,周边地下水位下降D.d水汽蒸发增加,周边空气湿度增加【答案】D【解析】【详解】“可呼吸地面”能增加b下渗,c地下径流流量增加,不会出现地下漏斗区;使截留水分能力增强,从而使a地表径流流动速度减慢,d水汽蒸发增加,周边空气湿度增加。D正确,ABC错误;故选D。33.如图为8月份世界海洋表面水温分布图(℃)。完成影响南半球等温线分布较北半球平直的主要因素是()A.海陆分布B.洋流C.地形D.纬度【答案】A【解析】【详解】读图可知,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且海陆相间分布,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 相同的时间内海洋和陆地升温和降温的幅度不同,导致等温线弯曲;而南半球以海洋为主,下垫面单一,气温变化小,所以影响南半球等温线分布较北半球平直的主要因素是海陆分布,A对,排除BCD。故选A。34.下图为近地面某气压场中的受力平衡的风向图,图中字母a代表的是()A.水平气压梯度力B.地转偏向力C.摩擦力D.近地面风向【答案】B【解析】【分析】考查近地面风的受力分析及风压关系。【详解】近地面风受三个力的作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其中,水平气压梯度力始终垂直等压线且由高压指向低压,由此可判断d箭头代表水平气压梯度力;根据风压关系,北(南)半球风向右(左)偏,风向与等压线斜交,故c箭头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右偏,为风向;地转偏向力始终与风向垂直,图中a箭头与风向垂直,故a代表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与风向相反,故箭头b代表摩擦力。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在近地面的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作用,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高空的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风向与等压线平行。该题难度一般。35.早在秦汉时期,先民们就已经开始在河套地区开渠引水,通过灌溉发展农业。开渠引水直接改变的水循环环节是()A.蒸发B.地表径流C.地下径流D.下渗【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据材料可知,开渠引水是将黄河水通过水利工程引到灌溉区,发展灌溉农业,所以直接改变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36.下列四图中,表示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以下单位为百帕)(  ) A.B.C.D.【答案】C【解析】【分析】考查近地面和高空风向。【详解】北半球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斜交,由高压指向低压,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转,C正确。AB风向与等压线平行是高空风向,均错。D向左偏说明是南半球风向,D错。故选C。37.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以及它在图中对应字母的组合,正确的是()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AB.大气的反射作用——DC.大气的吸收作用——BD.大气的逆辐射作用——C【答案】D【解析】【详解】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主要是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对地面有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是从大气到地面的辐射,图中对应字母是C,选择D。38.人类活动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使大气中()A.氧气含量增加B.臭氧的含量减少C.水汽含量减少D.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变化得以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入大量二氧化碳,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进而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蒸发旺盛,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增多,因此D正确,C错误;臭氧的含量减少与电冰箱、冰柜(氟利昂制冷剂)等的广泛使用,使大气中的氟氯烃的含量不断增加,氟氯烃可以肖平流层弹的臭氧(或说大气中的臭氧)反应,破坏大气中的臭氧有关,B错误;燃烧煤、石油 主要消耗大气中的氧气,会导致氧气含量减少,A错误;据此分析,本题选择D。下图为某地理考察小组在沙漠地区利用“日光蒸馏法”取水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39.该方法揭示了水循环的主要动力包括()①风力②地球重力③太阳能④温室效应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0.该方法可以模拟水循环的环节主要有()①蒸发②水汽输送③大气降水④地下径流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39.C40.B【解析】【39题详解】塑料薄膜内风力微弱,①错误。由图可知,坑内的水分接受太阳光照(太阳能)蒸发,至塑料薄膜处冷却凝结成水滴,在重力作用下滑至塑料薄膜底部最下方,再滴入容器内。其揭示了水循环的主要动力包括地球重力和太阳能,②③正确;温室效应与水循环无关,④错误。综合上述分析,②③正确,C正确,排除ABD,故选C。【40题详解】由图可知,坑内的水分蒸发后,至塑料薄膜处冷却凝结成水滴,演示了蒸发和大气降水,①③正确;水分均在坑与塑料薄膜围成的空间内,没有外来水汽输入(即水汽输送环节),②错误;图中水滴都进入了容器内,没有模拟出下渗及地下径流的环节,④错误。综合上述分析,①③正确,B正确,排除ACD,故选B。【点睛】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及地下径流、地表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水在自然界中的三态变化是水循环的内因,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为水循环提供了能量和动力,是水循环的外因。二、综合题(2道小题,共计20分)41.读大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的变化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字母ABC中代表海水温度的是____,代表海水盐度的是____,代表海水密度的是____。(2)全球海水温度水平分布规律大致是由____向____递减,全球海水盐度水平分布规律大致是由____向____递减。(3)C线中数值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出现最大值主要原因是____少,____大。(4)海水热量的支出主要是____消耗的热量。【答案】(1)①.A②.C③.B(2)①.赤道(低纬)②.两极(高纬)③.副热带海区④.两侧(赤道和两极或向低纬和高纬,或向南北)(3)①.蒸发(量)②.降水(量)(4)海水蒸发【解析】【分析】本题以大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的变化图为载体,考查海水温度盐度分布规律,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小问1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大洋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大致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所以A代表海水温度;海水盐度是由南北半球副热带海区向两侧的高低纬递减,所以C代表海水盐度;海水密度与海水温度大致呈负相关,所以B代表海水密度。【小问2详解】根据上一题分析,A代表海水温度,由曲线的变化,可得出全球海水温度水平分布规律大致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C代表海水盐度,由曲线的变化,可得出全球海水盐度水平分布规律大致是从副热带海区向赤道和两极(向低纬和高纬,或向南北)递减。【小问3详解】C代表海水盐度,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全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温高,降水少,蒸发旺盛,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所以盐度最高。【小问4详解】 海水热量的收入主要来自太阳辐射,支出主要是海水蒸发消耗的热量。42.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写出图中下列字母所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2)从水循环发生的领域来看,水循环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海上内循环三种类型,其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水循环是________________。(3)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对水循环中的__________(环节)的直接影响最大。(4)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________圈、水圈、岩石圈、________圈四个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答案】(1)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2)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陆间循环(3)地表径流(4)大气生物【解析】【详解】(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名称A是蒸发、B是水汽输送、C是降水、D是地表径流。(2)从水循环发生的领域来看,水循环可分为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三种类型,其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水循环是海陆间循环。(3)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对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的直接影响最大。(4)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四个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地理
发布时间:2023-02-21 08:30:03 页数:19
价格:¥1 大小:2.13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