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北京市延庆区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2月期末考试试卷(Word版带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8

2/8

剩余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延庆区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一历史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周平王东迁后,中国历史进入东周时期。这一时期的时代特点有①各诸侯纷争不断②礼乐征伐自天子出③华夏族发展壮大④各民族进一步交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右图所列内容充分体现出A.对秦始皇统一和秦制的高度评价B.秦始皇暴虐统治导致秦朝灭亡C.汉承秦制,到汉武帝时达到强盛D.秦大一统局面的形成过程和影响3.下列措施有利于推动西汉强盛的是①铸币权收归中央②设立西域都护③颁布实行推恩令④外戚宦官专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B④4.从西晋末年起,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带来的影响有A.北方自然环境遭到破坏B.江南地区得到开发C.南方政权更加统一稳定D.促进北方经济恢复5.唐朝时期,东北的袜羯族、西南的吐蕃族等少数民族都建立了政权,这些政权A.完全采用地方流官进行管理B.对边疆开发作出贡献C.长期与内地没有任何往来D.政府设置理藩院管理6.秦统一后,围绕郡县制的问题,在朝堂上发生了“师今”和“师古”的争论。李斯认为,“三代之事,何足法也?……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应加以禁止。李斯的主张公众号高中试卷资料下载①有利于巩固统一局面②反映了专制统治的强化③体现了进化的历史观④缓和了中央与地方矛盾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7.皇帝和宫廷依然保持草原习俗,每年随季节转换定期迁徙,迁徙中的行宫成为国家政治中心,有这样习俗的民族是A.契丹族B.女真族C.党项族D.突厥族8.元朝王祯所著《农书》记载了许多农业知识,下列与之类似的书是A.《本草纲目》B.《黄帝内经》C.《齐民要术》D.《梦溪笔谈》9.明朝时期,海防面临的新问题有 ①倭寇的不断骚扰②瓦刺族的威胁③西方殖民者入侵④鞑靼族的骚扰A.①④B.①②C.②③D.①③10.康雍乾时期,君主专制得到进一步加强的具体体现有①实行奏折制度②设置军机处③实行中朝制度④设河西四郡A.①③B.①②C.②④D.②③11.明朝后期,一批儒生开始关注“奇器”的制作,包括工具的机械原理、农业水力工具图解等,出现了《泰西水法》《远洋西器图说》《诸器图说》等著作。徐光启推崇西洋大炮的威力,建议“尽用其术”,“必造我器尽如彼器,精我法尽如彼法”。从这一现象中可以看出A.明代理学倡导“致良知”B.“西学东渐”传播西方科技C.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兴起D.学习西方文化成为社会思潮12.观察右表,侵略者这些权益的取得是在A.第一次鸦片战争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C.太平天国运动后D.甲午中日战争后13.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十八日曾国藩在《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中说:“况今日合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这充分体现出洋务新政的根本目的是A.学习西方制度B.发展交通运输业C.学习西方技术D.维护清王朝统治14.下列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左宗棠→收复了新疆B.刘铭传→台湾建省C.冯子材→镇南关大捷D.邓世昌→中法战争15.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是A.《马关条约》B.《黄埔条约》C.《辛丑条约》D.《南京条约》16.在《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首次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其中民权主义指的是A.推翻清朝统治B.建立民主共和国C.平均分配土地D.驱赶外来侵略者17.下图是截取的一位老师讲授新课的课件,观察此课件,本节课教师最有可能会讲到 ①提倡民主科学②反对专制求民主③德先生赛先生④建立农村根据地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8.五四运动期间学生喊出的口号是A.停止内战,一致对外B.打土豪,分田地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D.一定解放全中国19.重申了中国共产党对红军实行绝对领导的原则,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的是A.秋收起义B.南昌起义C.红军长征D.古田会议20.直接导致东三省沦陷的事变是A.西安事变B.九一八事变C.华北事变D.一·二八事变21.1938年,毛泽东针对国内存在的“中国必亡论”和“中国速胜论”,发表了A.《论持久战》B.《论联合政府》C.《井冈山的斗争》D.《新民主主义论》22.观察下图,判断这是哪场战役的示意图A.三大战役B.渡江战役C.平型关战役D.百团大战23.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政权采取的措施有①抗美援朝②土地改革③稳定物价④淮海战役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4.1955年4月,在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上,中国提出并坚持的方针是A.求同存异B.互不侵犯C.和平共处D.互不干涉25.“……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提出这一社会主要矛盾的会议是A.八七会议B.新政治协商会议C.中共七大D.中共八大26.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广大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涌现出无数先进典型和英雄人物,如王进喜、雷锋和被称为“两弹元勋”的A.李四光B.焦裕禄C.邓稼先D.华罗庚 27.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外交战线取得许多辉煌成就,其中属于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有①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②中美关系正常化③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④与日本正式建交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8.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是一次伟大转折,是因为本次会议有许多重大决定,其中包括有①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②党的工作重点实行转移③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④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9.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A.发展对外贸易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平凡冤假错案D.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2020年,我国经济总量突破100万亿元。2013年至2019年,我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接近30%。这些成就的取得,无不得益于①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②加入世界贸易组织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④科技的发展和推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40分)31.中国古代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促进了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在第二届世界考古论坛上,社科院考古所所长王巍做了题为“汉代之前的丝绸之路”的主题演讲,从考古发现出发,详解了欧亚大陆早期的文化交流。在演讲结束时他指出:“汉代张骞通西域,并非丝绸之路的开始,而是开启了古代东方与西方交流的新时代。即由零星地、断续地、小规模地民间交流转变为大规模地、持续地、官民结合的交流。”史料①:《穆天子传》记载了约三千年前周穆王西游会见西王母的故事,并有周穆王送给西王母“锦组百纯(匹)”的记录。(穆王与西王母会见的地点大约在今天甘肃、青海和新疆一带)史料②:甘肃某遗址黄牛骸骨。甘肃地区多处发现的距今5000年(公元前3000年)的黄牛骨骸,被认定为最早的家牛。在这些骨骼中,发现了原产于西亚地区的黄牛DNA,说明这些家畜来自西亚地区。史料③:俄国阿尔泰地区巴泽雷克墓出土的丝织品(约公元前5世纪)。——据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资料整理 指出材料①②③的史料类型,并依据史料说明“汉代张骞通西域,并非丝绸之路的开始”的理由。(6分)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康乾盛世时期,清政府对边疆地区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使版图在前代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开拓和巩固。清朝中期,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西南抵喜马拉雅山脉。——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述清朝前期经略边疆的主要史实及其重要意义。(6分)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概括上表所列历史事件反映的共同主题(2分)。请任选两件事说明其意义。(4分)34.红色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孕育了一系列具有丰富时代内涵和民族特征的红色精神,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精神谱系,为党带领人民指引方向。A.五四精神B.特区精神C.遵义会议精神D.西柏坡精神E.抗美援朝精神F.红船精神G.延安精神H.探月精神材料一 (1)请将材料-地图中的数字位置与上述有关精神的产生地相对应。(填写字母。5分)①:②:③:④:⑤:材料二为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纠正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中共中央于汉口秘密召集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中国革命从此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道路的艰辛探索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在反对“左”倾机会主义的斗争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终于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摘编自丁俊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第一卷(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是什么?分析其开辟的意义(6分)。35.抗日战争是百年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七七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蹂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兽蹄所至,庐舍为墟。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数不胜数。半个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的奇耻大辱,血海深仇,现在报仇雪耻了。——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材料二民族危亡激发了人民群众对于民族国家的强烈认同,并且奋力维护中华民族的利益。同时,中国在反对法西斯主义的国际舞台上,通过全国人民在抗击日本法西斯主义的斗争,提升了中华民族的地位,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同情和援助。——摘编自宋黎明《中华民族认同与全民抗战》材料一中的“七七”事变发生于哪一年?它标志着中国的抗战进入怎样的阶段?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国际意义。(5分)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站起来的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成果的基础上,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转变,全面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中外历史纲要》(上)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对新中国为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出的努力的认识(6分)。(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结论正确。)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02-21 08:23:08 页数:8
价格:¥2 大小:1.94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