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浙江省金华市两校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2月阶段试题(Word版带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8

2/18

剩余1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学年第一学期12月阶段测试高二历史试题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1.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宗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这里“现代化”的内涵是()A.礼仪与政治分离B.从人治到法治C.国家管理制度化D.为民主政治奠基2.“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A.清朝军机处 B.明朝内阁制C.元朝行省制 D.唐朝三省六部制3.一部反映古代希腊的电影中有以下几个情节,你认为下列哪些情节在电影中发生符合历史真实情况:(  )4.①一个阿拉伯男子为躲避国内的政治迫害来到雅典,取得了各种民主权利5.②公民德里希因为邻里纠纷而向公民大会申诉6.③为鼓励公民参政,公民大会向与会者发放补贴7.④公民沃尔默迪和妻子玛丽亚一起参加公民大会A.①②③B.②④C.②③D.③④8.“国王仍然是国家的主人,但是已经不理国家大事了。”这种现象出现在()A.《大宪章》签署后B.1688年政变后C.《权利法案》通过后D.内阁制形成后9.1912年3月11日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将总统制改为内阁制。其主要目的是A.维护民主共和制B.抑制袁世凯的野心 C.便于人民参政议政D.满足帝国主义要求1.从全球史观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对“新的、不同类型”的正确理解是A.开政党政治之先河B.最早建立责任制内阁政府C.确立了总统共和制D.开创了政府首脑选举制度2.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时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  )A.对科举制的评价完全正确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C.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D.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3.明朝科举自下而上有乡试和会试。明初至中后期,录取人数逐渐上升,但乡试录取率由10%逐步降至3.3%,会试录取率也由21.7%降至8.4%。这可以用于说明,当时(    )A.科举制影响扩大B.世袭制仍然占主导C.政府行政效率低D.程朱理学逐渐衰落4.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彭德尔顿法》对文官制度进行了改革,规定“文官常任,不与执政党共进退”。这一规定的实际意义在于()A.正式确立了文官制度B.打破了两党轮流执政定制C.使政府体制相对稳定D.扩大了政府文职官员权力5.唐律规定“断罪皆须具引律、令、格、式正文”。唐前期的君主也多次强调“律令格式,为政之本”“其制敕不得攀引为例”,禁止“用例破敕及令式”。材料说明唐朝()A.君主失去了立法专断权B.正式确立了中华法系C.法典效力先于制敕权威D.用例判案的做法废止 1.《唐律疏议》规定,子孙在祖父母、父母尚未去世的情况下,就和祖父母、父母分家单过(如为祖父母、父母指示则无罪),徒三年……诈称祖父母、父母死,徒三年。这反映出唐律的主要特点是A.轻罪重刑B.礼法结合C.细密严苛D.条文清晰2.11一12世纪西欧的法律课,教授首先讲授的不是现行法律,而是引入具有现实意义的法律问题,并依罗马法条文以及教会法对它们进行分析。这表明罗马法()A.保持着超越时间的生命力B.有利于维护天主教会的权威C.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D.为文艺复兴奠定了思想基础3.下列与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有关的是()①第一颗原子弹、氢弹试爆成功②涌现出王进喜、焦裕禄、雷锋等英雄模范人物③抗美援朝,保家卫国④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4.新疆地区开始归属于我国的管辖范围之内,开始于哪一机构的建立()A.河西四郡B.西域都护府C.北庭都元帅府D.澎湖巡检司5.15世纪晚期,欧洲各地出现了统一的民族国家和强大的王权,以下不属于这类情况的是A.英国都铎王朝B.神圣罗马帝国C.法兰西王国D.葡萄牙王国6.(  )习近平在庆祝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只要我们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坚持走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西藏必将迎来更加繁荣、更加进步、更加美好的明天。”这说明()A.我国五个省级民族区域自治区都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建立起来的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根本的政治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D.1954年宪法确认民族聚居地区都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下图为1972年毛泽东主席会见美国总统尼克松,这一历史事件表明()2.A.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B.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C.中美两国从此消除分歧达成一致D.两极格局从此结束3.197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达成了“牙买加协议”,协议确定浮动汇率,成员国自行选择汇率制度,取消黄金官价,实现黄金非货币化,按照市价自由交易。该协议表明()A.资本主义经济已摆脱滞胀B.凯恩斯主义的主导地位得到强化C.原有的货币体系已经崩溃D.资本主义各国采用贸易保护政策4.“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确立美元这一特殊地位的历史事件是()A.《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签订B.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建立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5.洪武年间,朱元璋下令天下置预备仓,并购粮储存以备救荒;设置营田司,专掌水利,使“遇旱涝,民不为病”。此外,朱元璋也重视对灾区的赈济,措施主要有调粟、养恤、除害等。这些措施(  )A.有效地维持了社会长期安定B.成效取决于皇帝的个人权威C.重在防救结合化解灾荒风险D.是休养生息重视农业的表现6.据文献记载:“二十二年更定保甲之法:一、顺天府五城所属村庄暨直省各州县乡村,每户给门牌。十户为牌,立牌长;十牌为甲,立甲长;三年更代。十甲为保,立保长,一年更代。”材料所述的是()A.唐代邻保制B.宋代保甲制C.明代里甲制D.清代保甲制 1.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建国以来,为推进人民健康事业,党和国家做出巨大的努力。这些“努力”包括(  )2.①建立基本卫生医疗体系3.②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4.③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卫生运动5.④建立“福利国家”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6.1881 年 11 月,德皇威廉一世发表的《黄金诏书》宣称:“社会弊病的医治,一定不能仅仅依 靠对社会民主党过火行为进行镇压,同时要积极促进工人阶级的福利”;他认为社会保险是“一 种消灭革命的投资”。这反映出(  )A.德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B.工人运动催生社会保障制度发展C.工业革命消弥了德国的社会矛盾D.政党斗争制约了德国的统一进程7.下列图片是研究小组收集的研究资料,据此可推断其研究主题是()8.A.农村土地制度变革B.城乡文化事业发展C.农村民主政治建设D.城乡经济体制改革9.王国维曾说过:“古来新学问之起,大都由于新发现。”今“清华简”出,则先秦历史之认识,别有洞天。2021 年岁末,一篇名为《五纪》的清华简,因其文有“黄帝有子曰蚩尤”的内容,故而一经媒体报道,立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与讨论。有学者认为《五纪》不过是言黄帝的“百家”之一,有不同的属辞比事(作文纪事)亦属正常;有学者从共同体内君臣关系出发,提出“子”乃子爵之谓;有学者则释“子”为一种“社会性关系称谓”。围绕由清华简引发的上述讨论,说明(  )A.清华简是学界公认的可信史料,对此大可不必予以质疑B.对学界视为定论的传统说法,不可盲从,应当以新史料为据C.研究历史问题既需要百家争鸣,也需要一家独断,更需要媒体的引导D.文献理解要放到历史和文化的背景中去,以避免单纯的字句巧合导致误解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各国的社会福利制度迅速发展。一般说来,现代欧洲各国的“福利国家”制度主要包括医疗、疾病、养老、事故、失业、住房、教育等方面。其失业保险规定:凡出于年老、残废、疾病、分娩、工伤、失业等原因而全部或部分丧失,或暂时丧失劳动能力者,国家将提供一定的社会津贴。除此之外,国家对因公死亡或者伤残的人给予补偿,对有各种困难的人和群体给予补助,同时国家还实行社会救济制度,以保障每个人的最低生活水平。——摘编自刘玉安《北欧福利国家剖析》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福利制度陷入重重困境。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蓬勃兴起与加速发展,资本可以随意跃出国界,工会对福利的任何进一步要求和政府扩大福利支出的政策都会促使资本“外逃”,资本“外逃”反过来又加剧了国内的失业压力。庞大的社会福利支出用于消费,增加了西欧国家产品的生产成本,导致这些国家在对外经济竞争中处于劣势。国民对福利的过度依赖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和劳动力市场僵化,“福利经济”培养出一批坐享其成的懒汉,诱发了长期困扰西方社会的“福利道德”问题。——摘编自代恒猛《全球化与欧洲“福利国家”:一个理论研究视角》(1)根据材料一,概括现代欧洲国家福利制度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福利制度带来的社会问题。(4分) 27.法律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罗马法包含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律关系”,“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恩格斯在法官判决之前,一个人是不能被称为罪犯的。只要还不能断定他已经侵犯了给予他公共保护的契约,社会就不能取消对他的公共保护。——[意]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材料二:1982年宪法序言明确规定:“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宪法确定一切国家机关、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公民个人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还提出要发展包括协商民主和基层民主在内的民主形式。宪法进一步完善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根据“一国两制”方针规定了特别行政区制度。宪法规定“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明确指出了“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一一摘编自许安标《宪法及宪法相关法解读》(1)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结合所学,分析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4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1982年宪法”所体现的基本精神。结合所学,指出中共十五大报告对法治建设提出的更高要求,指出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6分)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一:宋太祖留下祖训:“与士大夫治天下”,“不杀士大夫及言事者”。古代唯宋朝有此家法。宋真宗亲自写手诏,立宠爱的刘氏为贵妃,派人送给宰相李沆颁布,李沆看后,居然当着使者的面,用烛火将诏书烧了,并让回话:“就说李流认为不可”,真宗只得收“成命”。……在北宋,御史台和谏院合称“台谏”,是中央最主要的监察机构;官 员并称“言官”。台谏官直接参与决策、批评政事,既牵制宰相、又约束皇帝。但台谏官的选择和去留由皇帝亲自决定。……两宋共有134位宰相,其中有123人出身科举,涌现出一批学者型官员。——摘编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材料二:在1855--1870年文官制度改革期间,……最大胆的举措是8个方面借鉴和采用了中国科举制度的原则,对英国文官录用制度作出了革命性的变革。第一,采用科举制公开考试、自由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还强调了新的考试制度必须和英国国情融合、贯通,这是因为当时英国资本主义飞速发展,建立一个工作效率高、人员精干的政府成为工业资产阶级孜孜以求的目标。——严泉《论中国科举制度对西方文官制度的影响》材料三:民国时期,现代的文官制度被引进中国。文官考试有一套极其严格的考试程序:如对褫夺公权,亏空公款,曾因脏私处罚有案,吸用鸦片或其它代用品的人则不允许其参加考试……如考官入闱,即考试院在举行文官考试时,先要聘请一些人为典试委员与襄试委员,这些委员在受命之日起立即启程赴任并住选考试院。在考试期间要断绝一切交际应酬及函电往来,就如同禁闭,一直到考试完毕,出闱以后才恢复自由。入闱期间食宿均在其中。室外、院内警卫森严……监试委员套之任务是监督保证考试的公正严密,纠举徇私舞弊。……试卷之弥封,弥封册号之弥封保管,试题之交出发给,试卷之点收及封莲,弥封之拆去与对号,应试人总成绩之审查,及格人员之榜示,都要在监试委员监视之下为之。——摘编自史新恒《民国时期文官群体初探》(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文官政治的特点。(5分)(2)根据材料二,概述西方人是怎样学习中国考试制度的。(4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国时期文官考试制度的进步性。(6分)29.近代以来,民族国家和国际法的发展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1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民族主义是近代欧洲历史上的一种现象。中世纪大多数人认为自己首先是基督教徒,其次是某一 地区如勃艮第或康沃尔的居民,只是最后才是法兰西人或英吉利人。三个发展逐渐更改了忠诚的这一尺度。一个发展是各种方言的兴起和这些方言在文学表达方面的运用。另一发展是若干国家教会脱离了天主教会。最后一个发展是西欧的一些王朝建立并巩固了几个性质相同的、独立的大国——英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和丹麦。这些发展为民族主义的兴起打下了基础。——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一从史前史到21世纪》材料二结束了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作为欧洲中世纪与近代之交的第一个多边条约,是世界近代史上的一块重要里程碑,其形成的以国家主权原则为基础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对后世影响深远。《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中最突出的内容就是运用法律否定了教皇和皇帝的权威,承认了一系列民族国家的独立及其正统地位。由此形成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也顺应了工商时代的要求,是近代国际政治体系的开端。——摘编自姚娜《浅析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对国际关系发展的重大贡献》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70年来,国际法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国际法主体持续增加并日渐多元,国际法客体也不断扩大,一批国际法新分支陆续形成。国家权力义务范围也并行扩展;另一方面,国际法体系“从主权优先到人权优先”、“从同意导向到强制导向”以及“从整体性到分散性”的转变日趋明显。——摘编自盛红生《战后国际法体系演变与中国角色》(1)据材料一,概括促进近代西方民族国家形成的因素。(4分)(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形成的历史背景。(4分)(3)据材料三,概括二战后国际法发展的表现。综上所述,谈谈国际法与近代民族国家之间的关系。(7分)2022学年第一学期12月阶段测试高二历史答案解析【答案】1.C2.D3.C4.C5.A6.C7.C8.A9.C10.C11.B12.A13.B14.B15.B16.C17.A18.C19.D20.C21.D22.A23.B24.D25.D 26.(1)特点:社会保障项目设置比较齐全,覆盖面广,具有普遍性;面向低收入阶层;政府主导“福利国家”;国家立法加强福利建设。(2)问题:资本“外逃”,加剧国内失业压力;产品生产成本提高,削弱国家经济竞争力;劳动者生产积极性降低,不利于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27.(1)渊源:罗马法。特征:国家权力结构:权力制衡、三权分立;法律内容:注重保护个人权利;司法实践过程中:坚持程序公正、无罪推定。(2)基本精神: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坚持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要求: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8.(1)特点:皇帝重视文人;对君权形成一定制约;参与决策和纳谏;削弱相权,维护皇权;官员文化素质较高。(2)概述:借鉴中国的科举制,创建文官考试制度;根据本国国情吸收其有益的东西,如:公开考试、自由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3)进步性:有利于公平公正;防止徇私舞弊和官场腐败;有助于提高官员素质;推动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29.(1)因素:民族语言的兴起;教会的削弱(宗教改革的影响);专制王权国家兴起;资本主义经济发展。(2)背景: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民族国家的兴起;宗教改革的影响;国际法基础的奠定。(3)表现:国际法主体增加并日渐多元;国际法客体范围扩大;形成了一批国际法新分支;国际法的内容不断充实,逐渐形成完整体系;国家本位观念逐渐淡化。认识:民族国家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国际法的出现与进步;国际法的发展为民族国家在国际社会广泛合作创造了条件。【解析】 1.考查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中国古代政治从宗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官僚制”体现了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分封制瓦解,列国陆续出现了新的地方行政区划;秦统一六国后,将郡县制推广到全国;体现了国家管理朝着制度化和体系化发展,C符合题意。ABD表述与材料无关。故选C项。2.本题考查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有两层意思,一由材料“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可知,该制度是中央官制,它的实施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二该制度的实施增强了决策施政的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所以只有D是最佳答案。A项是清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与题意不符;B虽为中央官制,但内阁制度创立时,已经废除了宰相制度,不符合题意;C是元朝地方制度,与题意不符。故选D。3.【分析】本题考查古代雅典民主政治概况,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人是不可能拥有雅典公民权的,故排除①。④在古代雅典,妇女不具有公民权,故排除④。②③均符合实际情况,故②③正确。故选C。4.略5.【分析】本题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目的。旨在考查学生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理解以及运用。【解答】A.辛亥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作为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它的最终目的是维护民主共和制,故A正确。B.总统制改为内阁制是针对袁世凯的野心,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直接目的,而材料问的是主要目的,故B不正确。 C、D.将总统制改为内阁制是针对袁世凯的野心而非便于人民参政议政、满足帝国主义要求的原因,故C、D不正确。故选A。6.略7.【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科举制的相关知识,要求具有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C.科举制产生于隋朝,至明朝开始八股取士,帖子对于科举制的叙述不符合史实;科举制是封建社会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把读书、考试、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提高官员文化素质,网友认为科举追求功禄,并非真才实学,评价也比较片面,故C正确。ABD.依据所学知识和以上分析可知,三项明显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BD。故选C。8.【分析】本题考查科举制,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A.题干反映了明朝科举考试录取人数增加,但录取率下降,这说明明朝参加科举考试的读书人数量在不断增加,即科举制影响扩大,故A项正确。B.题干反映了科举制影响扩大,未体现出世袭制仍然占主导,故B项错误。C.题干未体现出政府行政效率低,故C项错误。D.题干未体现出程朱理学逐渐衰落,故D项错误。9.【分析】本题考查美国三权分立的代议制,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解答】A.美国建国就正式确立了文官制度,排除A。 B.两党轮流执政定制从未被打破,排除B。C.题干所述为文官政治的积极作用,文官制度下官员的选择与其政党属性无关,有利于政府体制相对稳定故,故C正确。D.题干无法体现扩大了政府文职官员权力,排除D。故选:C。10.【分析】本题考查唐朝的法律,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C.根据题干“断罪皆须具引律、令、格、式正文”“其制敕不得攀引为例”“禁止‘用例破敕及令式’”可知,唐律和唐前期的君主都指出要以律令为审案的依据,认为律令优先于制敕,即法典效力先于制敕权威,故C正确。A.题干重点在说律令和制敕的效力问题,没有涉及君主立法专权,故A错误。B.题干无法说明正式确立了中华法系,故B错误。D.“废止”说法过于绝对,故D错误。故选C。11.略12.【分析】本题考查罗马法,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A.依据所学可知,罗马法中蕴含的人人平等、法律至上等自然法的理念影响深远。再根据题干”西欧的法律课,教授首先讲授的不是现行法律,而是引入具有现实意义的法律问题,并依罗马法条文以及教会法对它们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罗马法具有超越时间和地域的永恒价值,表明罗马法保持着超越时间的生命力,故A正确。BC.罗马法维护的是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故BC错误。D.题干未体现罗马法对文艺复兴的影响,故D错误。故选A。 13.略14.略15.【分析】本题考查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要求实际基础史实。【解答】B.神圣罗马帝国是一个国家联盟,实际上四分五裂,没有出现强大的王权,故B说法错误。ACD.这三个国家在15世纪晚期都是统一的民族国家并出现强大的王权”,故ACD说法正确。故选B。16.试题分析: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是中国历史的主体内容之一,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区,考查的重点是建国初期的民主政治建设及与三大制度相关的内容。A不对,内蒙古自治区是在1947年5月1日建立的;B不对,这应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不对少数民族聚居 ,材料也无法体现。故选C。17.【分析】本题考查中美,日关系相关知识点。【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2年2月21日,毛泽东在中南海会见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2月28日,中美两国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决定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从此,中美关系掀开了新的一页。故选A18.【分析】本题考查布雷顿森林体系,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A.20世纪70年代仍处于滞涨时期,故A错误。 B.20世纪70年代后西方国家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故B错误。C.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美元与黄金挂钩,会员国货币与美元实行固定汇率,材料体现这两方面的规定都已取消,表明原有货币体系已经崩溃,故C正确。D.题干未涉及贸易保护政策,故D错误。故选C。19.考查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结合所学判断指的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这一体系规定了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货币政策。ABC与题意不符合,排除。故选D项。20.题干“朱元璋下令天下置预备仓,并购粮储存以备救荒;设置营田司,专掌水利”等体现了“防”的特点,题干“措施主要有调粟、养恤、除害等”体现了“救”的特点,故C正确。A说法片面,排除。影响“成效”的因素很多,“取决于”说法片面,排除B。D不合题干主旨,排除。故选:C。本题考查朱元璋加强统治的措施。关键信息有:“朱元璋下令天下置预备仓”“措施主要有调粟、养恤、除害等”等。本题考查明朝巩固统治的措施,旨在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21.【分析】本题考查清代保甲制,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代时期的保甲制的内容是百姓按照一定的户籍编制被统治,在户籍编制中,最小的单位是家庭,一定数量的家庭构成一甲,一定数量的甲构成一保。甲有甲长,保有保长。与题干信息相符,故D项正确。ABC.唐代邻保制、宋代保甲制和明代里甲制的内容均与题干不符,排除ABC项。 2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②③三项均属于建国以来党和政府为推进人民健康事业所做的努力,而④属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故A正确,排除BCD。故选:A。本题考查新时代中国的治国理政,考生需要熟知现代中国为推进人民健康事业所做的努力。本题主要通过新时代中国的治国理政来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调动与运用知识的能力。23.A.德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是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的运动。B.从材料可以去看,厨师要强调保障工人的福利待遇,这是由于19世纪中后期工人运动不断的发展,而促使资产阶级进行的政策调整。C.选项表述是错误的,德国的社会矛盾并没有被消弭。D.材料的侧重点是工人的福利待遇问题,不是强调德国的统一进程,实际上德国1871年已经统一。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福利国家制度,要求学生结合近代德国政治体制的特征和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特点来分析。解答本题要搞清楚,德国近代君主立宪制的发展过程特征,还要搞清楚德国民主政治和工人运动的影响。24.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画材料信息的能力,归纳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由四幅图片分别得出“农业生产合作社”、“人民公社”“1965年粮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的信息,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是城乡经济体制改革,故选D。考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国经济体制的建设·各个历史阶段的史实25.【分析】本题考查史学方法中的史料实证问题,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 D.2021年岁末,针对清华简《五纪》“黄帝有子曰蚩尤”的内容,学者们从当时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出发,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主张不能仅以字面意思去理解,以避免单纯的字句巧合导致误解,故D项正确。A.清华简属于文献史料,也是需要质疑、需要其他史料验证的,排除A项。B.对学界视为定论的传统说法,不可盲从是正确的,但是不能仅仅以新史料为据,还需要多种史料的验证,去伪存真,排除B项。C.媒体的引导并不一定利于历史研究,一家独断更不是历史研究应当主张的,排除C项。26.(1)本题考查现代欧洲国家福利制度的特点,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根据材料一“包括医疗、疾病、养老、事故、失业、住房、教育等方面”“提供一定的社会津贴”“实行社会救济制度,以保障每个人的最低生活水平”进行归纳。(2)本题考查欧美国家福利制度带来的社会问题,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根据材料二“资本‘外逃’”“国内的失业压力”“增加了……生产成本”“对外经济竞争中处于劣势”“培养……懒汉”等关键信息加以总结归纳。27.1.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西方法律制度,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渊源:依据材料“罗马法包含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律关系”,得出罗马法(或《罗马民法大全》)。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国家权力结构,权力制衡、三权分立;法律内容,注重保护个人权利;司法实践过程中,坚持程序公正、无罪推定。2. 本题考查新时期的法治建设,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基本精神:依据材料“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得出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依据材料“还提出要发展包括协商民主和基层民主在内的民主形式”,得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依据材料“一国两制”,得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依据材料“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得出坚持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要求: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律: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28.本题主要考查中西方的选官制度,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第一问可结合宋代文官政治的相关内容来分析。第二问可结合近代西方学习中国考试制度的内容来作答。第三问可结合中国近代的文官考试制度进行概括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西方的选官制度,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中西方的选官制度属于考试重点内容,考生平时应加强相关习题的练习,不断总结相关知识点,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和解题能力。29.本题主要考查民族国家的兴起和国际法的发展。第一小问要结合近代民族国家兴起的影响因素来分析;第二小问要结合国际法发展的特点来分析;第三小问要结合国际法发展的表现和影响来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民族国家的兴起和国际法的发展,侧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02-21 07:53:02 页数:18
价格:¥2 大小:179.14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