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语文
>
湖北省武汉市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诊断检测试卷(Word版带解析)
湖北省武汉市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诊断检测试卷(Word版带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8
2
/18
剩余16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武汉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诊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命题教师:高二语文组审题教师:高二语文组考试时间:2022年12月考试时长: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先秦儒家在考量人与动物的关系时,强调和谐、仁爱。如何实现此种理想?路径就是“尽物之性”,即万物向荣,各尽其性。董仲舒在总结儒家的仁爱思想时所说的“质于爱民,以下至于鸟兽昆虫莫不爱。不爱,奚足谓仁?”实质上不过是对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下处理人与物之关系的态度的延伸表达而已。不过,在先秦儒家看来,对动物的爱与对人的爱还是有区别的。这种有区别的爱源于儒家的差等之爱理念。这种差等之爱循着“亲亲——仁民——爱物”的路径递减。对人的爱尚且为差等之爱,对动物的爱自然又次之。那么,在利用乃至食用动物方面,先秦儒家如何做到与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相一致的呢?他们的做法是:制天命而用之,杀伐以时。荀子认为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而动物“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其道德地位自然低人一等,因此动物可以为人所用。不过他并不主张对动物随便利用和过度利用,而是主张遵循自然规律而用,即“杀伐以时”。他说:“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鳢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从实践层面讲,这种做法至少始于禹王时代。(摘编自王云岭《儒家视野中人与动物的关系与启示》)材料二:我们之所以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将其作为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和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原则,乃是因为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地球上本无人类,后来才有人类——地球形成已有45亿年,产生生命已有42亿年,出现人类不过短短的300万年,这是科学事实。地球可以没有人类,人类却不可以没有地球,地球是至今为止被发现唯一有生命存在、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这也是科学事实。我们对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讨论应基于上述科学事实,并把握两个所指:其一,人是自然的产物,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孕育了人类,馈赠了人类居所与养分。 自然是人类的根,是人类的源。马克思曾经指出:“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其二,自然界的演化出现了异化,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人类,自从有了人类,地球史便进入“人类纪”,即由人类主导的地质年代。随着文明的发展,今天作为自然界之产物、自然界一部分的人类已有能力把地球和自己一同毁灭,而且人类的所作所为正在毁灭地球和自己,生态危机已经使地球和人类面临劫难。地球要延续,人类要延续,这是文明的思维。地球能否延续,人类能否延续,这是文明的忧患。总之,人类搭乘着地球之舟漂浮在无垠的星际海洋,与地球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人类与地球命运与共,何去何从,全靠人类自己。其实,从更宏阔的视野上看,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在于地球上的自然万物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即生命共同体。山和水是有生命的,山和水形成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是生命共同体,山水林田湖草都是生命共同体。地球是生命的摇篮,反过来又是生命的产物。地球正是因为有了生命才成其为地球——一颗绿色的星球,一颗向太阳开放、从太阳获得源源不断能量补充的星球,否则就会像太阳系其他星球一样是毫无生息的死球。善待地球就要善待生命,善待生物圈的生命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一旦丧失,生物圈这一生命共同体就会崩溃,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就会瓦解。地球自然万物作为生命共同体或生物共生体系的良性运转,是维系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提。(摘编自刘湘溶《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三点阐释》)材料三:在一个很长的时间内,人们曾经“怨天尤人”,把环境危机的原因归咎于自然界本身。但是,近年来,随着这方面研究的深入和发展,人们充分认识到,环境危机的根源在于人类自身的非科学活动,人类无视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和自我调节机制而为所欲为的必然结果。人类出于自己生存和繁衍的需要,一方面,将自然界视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物资库,任意掠夺和浪费自然资源;另一方面,则错误地把自然界当作“垃圾桶”,肆意弃置生产和生活的废弃物品。到头来,人类意欲征服自然,却反遭自然界的惩罚。究其根源,就在于未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环境危机的产生,并不意味着人的能动性已经发挥到了顶点,而是意味着人类并没有解决好能动性与受动性的关系。其实,真正自觉的能动性的发挥,应当以对受动性的认识为约束条件,能动性本身也应表现为两个方面:在认识自然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和在改造自然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如果后者不以前者为基础,能动性就可能超越受动性而变成一种盲目性的意向活动。要调整好能动性和受动性的关系,人类就得不断推进自己对自然界客观规律的了解。长期以来,急功近利的片面性观念,把人们引向了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无节制的耗费上。在这种价值取向下,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脱离人的受动性而盲目膨胀,这种 “能动性”无疑会祸及自身。恩格斯在总结了人类向自然界索取的经验与教训后精辟地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的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人们不能只注重改造、征服和战胜自然的力量的增长,而忽视了人和自然之间物质交换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摘编自卫美云《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之辨析》)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先秦儒家崇尚仁爱,但对人有亲疏之别、差等之爱,对于人与动物,他们认为爱人甚于爱物,也是有差别的。B.人类离不开地球的哺育,地球更离不开人类的力量支持,二者互相依赖,互相支持,才有了今天生机勃勃的地球生命。C.人类无视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和自我调节机制而为所欲为,最终导致环境危机,是因为人们未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D.材料三中“能动性”主要指人类的主观意向和活动,如“杀伐以时”和“掠夺和浪费自然资源”都属于此类。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荀子看来,人类有智慧和道义,有超出动物的道德水平,因此人利用动物、杀伐捕猎是有其天然的合理性的。B.材料一中多处引用古人古籍名句,材料二中列举了一组数字,这些内容都为观点的论证提供了有力的材料支撑。C.恩格斯的话说明,急功近利的观念最终将祸及自身,所以人们不能忽视人和自然之间物质交换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D.材料二中“生命共同体”,是指人与自然的一切生命都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这与材料一中先秦儒家的观点完全不同。3.下列说法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A.“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B.“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C.“天地有大美而不言。”D.“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4.简述材料三的论证思路。5.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请结合材料谈谈其理论依据。【答案】1.B2.D3.D4.材料三首先立足人类未能摆正自身与自然的关系而导致危机出现这一角度,然后从反面 论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5.①人与自然本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依靠自然而生,都属于地球有机整体中的一员。②只有推动绿色发展,人类才不会无节制、掠夺式地开发,导致危及自身。【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B.“地球更离不开人类的力量支持”“才有了……”错误。夸大人类对地球的作用,原文是“地球可以没有人类”,说明对地球而言,“人类的力量支持”绝非必要。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这与材料一中先秦儒家的观点完全不同”错误。由材料一第一段“先秦儒家在考量人与动物的关系时,强调和谐、仁爱……路径就是‘尽物之性’,即万物向荣,各尽其性”可以看出,先秦儒家的观点是人与动物的关系应和谐仁爱,其“尽物之性”是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是尊重了动物与人是有机整体的存在关系。这和材料二的“生命共同体”的观点是一致的。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二观点是“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A.是孟子劝谏齐宣王施行仁政的话。B.是墨子以染丝为喻,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C.庄子认为天地有自然之美。D.“万物与我为一”与材料二论点“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相符。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思路与结构的能力。材料三第一段,根据原文“但是,近年来,随着这方面研究的深入和发展,人们充分认识到,环境危机的根源在于人类自身的非科学活动,人类无视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和自我调节机制而为所欲为的必然结果”“究其根源,就在于未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可知,材料三首先提出导致危机的根源在于人类未能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材料三第二段,原文首先说“生态环境危机的产生,并不意味着人的能动性已经发挥到了顶点,而是意味着人类并没有解决好能动性与受动性的关系。其实,真正自觉的能动性的发挥,应当以对受动性的认识为约束条件,能动性本身也应表现为两个方面……”,然后 最终提出“人们不能只注重改造、征服和战胜自然的力量的增长,而忽视了人和自然之间物质交换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的观点,可知作者是立足人类未能摆正自身与自然的关系而导致危机出现这一角度,从反面论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根据材料二原文“我们之所以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将其作为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和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原则,乃是因为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其一,人是自然的产物,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孕育了人类,馈赠了人类居所与养分。自然是人类的根,是人类的源”“其实,从更宏阔的视野上看,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在于地球上的自然万物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即生命共同体”可知,人与自然本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依靠自然而生,都属于地球有机整体中的一员。根据材料三原文“长期以来,急功近利的片面性观念,把人们引向了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无节制的耗费上。在这种价值取向下,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脱离人的受动性而盲目膨胀,这种‘能动性’无疑会祸及自身”可知,只有推动绿色发展,人类才不会无节制、掠夺式地开发,导致危及自身。(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矿车【日】芥川龙之介良平八岁那年,小田原和热海之间开始铺设小火车轨道。他每天都去村边观看这项工程。说是工程,其实只是用斗车装运土方——不过良平正是对此颇感兴趣而跑去观看的。他想至少能坐一次矿车,哪怕仅仅一次。一天,良平一个人来到工地,他站在那里看着斗车往上爬,这时正午已经过去了。推这辆斗车的是两个年轻人。良平一见他俩,就感到他们身上有一种平易可亲的气氛。“叔叔,我也来帮你们推好吗?”其中有一个人,——穿着有条纹的衬衣正埋头推着斗车的男工,头也没抬一下,立即爽快地答了话。“哦,来推吧。”良平钻进两个男工之间,开始拼命地推起来。“你这小鬼很有点劲啊。”推了一会儿之后,轨道的坡度逐渐变得平缓起来。“已经不用再推了。”——他们会不会马上说这话了呢?良平心里七上八下地嘀咕着。可是那两个年轻的小工还是闷声不响地继续推他们的斗车,只是腰板比刚才挺得更直了。良平终于忍耐不住,战战兢兢地试探着:“一直照这样推下去好吗?” “当然好喽。”两个男工同时回答。再往前推了五六百米远,轨道又一次碰上了陡坡。这里,两侧是蜜橘园,不少橙黄色的果实沐浴在阳光下。“还是上坡好,这样,他们就可以一直让我推下去啦。”——良平心里这么想,一边使出全身的劲来推着斗车。从蜜橘园中间往上推到最高处,轨道一下子急转直下。身穿条纹衬衣的男工对良平喊了声:“喂,上来。”良平立即举脚跃上斗车。在三个人附着车身乘上来的同时,斗车已扇动着蜜橘园里的香气,在轨道上一股劲儿飞快地滑动起来。“乘斗车比推斗车要美得多呢。”——良平让自己的外衣鼓着野风,一面想着这毋庸置疑的道理。“推着斗车前进的路程越长,回来时乘斗车的机会也越多。”——良平还这么想过。斗车一来到竹丛区,慢慢地停止了飞驰。三个人又像方才那样,开始推起这辆沉重的斗车来。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竹丛已经不见了,代之而来的是杂树林。这里,上坡的路途上,到处都是落叶。沿着这条路,斗车好容易才登上坡顶。这时,只见蓝霞辽海展开在悬崖峭壁的那一边,洋面上寒意轻笼。与此同时,良平马上清清楚楚地意识到,已经走到过分远的地方来了。三个人又乘上斗车,斗车沿着海的左边滑行,同时从杂树林的枝叶下钻过。不过,良平此时的感觉已不像方才那样兴致勃勃了。“斗车马上回去就好了。”——良平暗暗地祷念起来。接下来,斗车停在一个茶馆前,两个小工进店悠闲自得地又是喝茶又是吃点心。良平独自一人在斗车周围转着,心里焦躁不安。过了一会儿,他们从茶馆出来,临出来的时候,其中一个小工递给良平一包用报纸包着的粗点心。良平冷冰冰地说了声:“谢谢。”但他马上又感到,这么冷淡有点对不起那位男工。良平像是为了掩饰自己的冷淡,就拿起一块点心放进嘴里。山坡一直往前下到坡脚,又有一个和前面差不多的茶馆。两个小工进入茶馆,一出来,就漫不经心地对良平这样说:“你可以回去了。我们今天得在对面住一宿。”“回家太晚了的话,你家里也许要不放心了呢。”良平刹那间瞠目结舌地怔住了。天色快黑下来了,现在必须自己一个人走回家去,——良平一下子明白过来是这么回事了。他几乎要哭出来,然而哭又何济于事呢?良平觉得现在不是哭的时候。他向这两个年轻的小工很不自然地鞠了个躬告辞之后,就拼命地顺着轨道跑步前进。良平不顾一切地沿着轨道的一侧不停地奔跑着,他就这样跑上了陡坡。眼泪一直往上涌,脸就自然而然地歪扭了。——即使勉强忍住了泪,可鼻子总不停地抽嗒作响。良平从竹丛边穿过时,日金山天际的晚霞已经开始消敛。良平越发焦虑不安起来。也许是去和来情况有所不一样的缘故吧,景色的不同也令人担心和不安。来到蜜橘园的时候,周围越来越暗了。好不容易在远处的暮霭当中显出村边工地的影子。这时,良平咬咬 牙不由得要哭,他哭丧着脸,但终于没有哭出来,又继续向前奔跑起来。良平一跑进自己家门,终于止不住扯着嗓子哇地哭出了声音。这一声哭喊,一下子就使父母亲聚集到良平身边来了。大概是因良平的哭声太厉害了,住在邻近的三四个妇女也集聚到良平家昏暗的大门口来了。这些人都异口同声地询问起良平哭泣的原因来。可是无论问什么,良平只好一门心思地大声哭泣。打那么远的地方一鼓作气地跑来,要一回想起刚才路上的凄凉,良平觉得,无论自己怎么放开嗓子不停地啼哭,总有一种没法得到满足的情绪在向自己袭来……良平在二十六岁的那一年,带着妻子儿女一起来到东京。这时,他在一个杂志社的二楼,手拿红笔做着校对工作。可是,不知怎么一来,而且毫无理由,良平有时会回忆起自己小时候的那件事情。毫无理由可循吗?——尘世的操劳使良平疲于奔命,他眼前浮现出一条道路,它和从前的那条一样,路上,竹林一次推车的经历像是一趟人生的旅程。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良平在推矿车时,相较于平缓的路段他更希望多一些需要推车的上坡路,他认为这样矿工就会让他一直帮忙推下去。B.“去的路上推的地段多,那么回的路上自然坐的地段多”,这一理所当然的想法使后文良平得知矿工不回去时的失落更加凸显。C.两位矿工从茶馆出来给良平带了点心,但他只是冷冰冰地说了声“谢谢”,这是因为他生气矿工没有带他一起进茶馆喝茶。D.良平好几次强忍着眼泪一路飞奔,跑进自己的家门才忍不住大哭起来,眼泪只到自己最亲近的人面前才流下,写出了个性。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良平想要推矿车,于是选择和两位看起来平易可亲的矿工搭话,细节描写表现出良平孩童想法的单纯。B.“洋面上寒意轻笼”一句中的“寒意”一词,用环境描写烘托出了良平开始变得害怕担忧的心情。C.小说整体采用全知视角叙述,但也有通过良平的有限视角观察事物的情景描写,如“村边的影子”。D.小说对良平细腻心理描写和一路“蜜橘园”“竹丛”等景物的描写,体现出绚丽华美的语言风格。8.帮矿工推车一事使良平内心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请结合文中内容简要分析。9.现代小说多有象征、隐喻的意义,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答案】6.C7.D8.①渴望推车:从修筑铁路开始,良平就对推车非常感兴趣,他渴望当一个土工推车,哪怕 亲自推一次矿车也好。②一开始尝试推车时心情轻松:良平把握机会帮助两个年轻土工推矿车,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一路上开心、轻松。③意识到推车距离过远时心情沉重:到能看到悬崖、大海的远方时,良平不再感到兴奋,而是担忧自己走得太远了,并盼望着回家,甚至感到焦躁。9.①良平小时候推矿车的经历象征了人一生的轨迹和心理状态;②良平刚开始对矿车感兴趣代表着人对新世界的好奇、探索以及对理想事物的追求;③良平意识到推车离家距离过远时开始担忧、焦躁,代表着人远离故土、来到陌生世界的不安、恐惧。【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C.“这是因为他生气矿工没有带他一起进茶馆喝茶”错误,根据原文中“良平刹那间瞠目结舌地怔住了。天色快黑下来了,现在必须自己一个人走回家去”“良平一下子惊呆了……但他知道哭也无济于事,这也不是哭的时候”,可以分析出良平是因为得知必须自己走回家去,因而感到委屈、害怕,不能分析出良平生气矿工没有带他一起进茶馆喝茶。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D.“体现出绚丽华美的语言风格”错误,根据小说内容分析可知,本文的语言风格是平实质朴的,如写蜜橘园“不少橙黄色的果实沐浴在阳光下……斗车已扇动着蜜橘园里的香气,在轨道上一股劲儿飞快地滑动起来”,写竹丛“良平从竹丛边穿过时,日金山天际的晚霞已经开始消敛”。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题干中“良平对推车一事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要求寻找良平推车的相关情节,“结合文中内容”要求应结合小说情节进行分析。首先要确定答题范围。良平推车的相关情节应从良平对矿车感兴趣开始,到土工告诉良平该回家了结束良平推车相关情节大致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是良平推车之前的内容,“小田原和热海之间开始修筑铁路是良平八岁那年的事,良平天天去村外看施工。说是施工,其实只是用矿车推土——这个让他很感兴趣”“他想至少能坐一次矿车,哪怕仅仅一次”,良平此时对推车是渴望期盼的。第二层、第三层是良平推车过程中的内容,根据“两侧橘林里有好几个黄果沐浴者阳光”“良平让风鼓满衣服”和“良平脑袋里忽然清楚觉出自己跑得太远了”“可是良平已无法像刚才那样欢天喜地了,他心里盼望快些回去”“天快黑了!想到这里良平再也无法呆 坐下去”“想以此冲掉焦躁的心情”可知,在推车的过程中,良平前后的心情是不同的。一开始是兴奋、轻松的,意识到跑得远了则变得焦躁、沉重。【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题干要求分析小说在对良平幼时推车经历的叙述描写中所暗含的深刻意蕴.那么就应回到原文中具体分析良平推车的经历。小说最后一段讲了二十六岁的良平还会想到当初的自己,在劳顿疲惫的他的眼前还会浮现竹林幽暗、坡道起伏的道路,给人一种人生茫茫的感觉。这一段将良平儿时推车的经历与此时的生活、人生道路相联系,说明良平当初的经历不仅是一段童年往事,更像是人一生的轨迹和心理状态。小说开篇写良平只有八岁。他对矿车感兴趣则代表人们对新事物的好奇、探索以及对理想事物的追求。而根据“良平坐在车上只顾惦记如何回……想以此冲淡焦躁的心情”等可知,这代表着人离开熟悉的地方,来到陌生世界的不安、恐惧。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孔子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吾闻圣人之后,虽不当世,必有达者。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鲁昭公之二十年,齐景公与晏婴来适鲁,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羖①爵之大夫起累绁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以此取之,虽王可也,其霸小矣。”景公说。之齐,景公问政於孔子,孔子曰:“政在节财。”景公说,将欲以尼谿田封孔子。晏婴进曰:“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轨法;倨傲自顺,不可以为下;崇丧遂哀,破产厚葬,不可以为俗;游说乞贷,不可以为国。今孔子盛容饰,繁登降之礼,趋详之节,累世不能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君欲用之以移齐俗,非所以先细民也。”后景公敬见孔子,不问其礼,曰:“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遂行,返于鲁。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门人曰:“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鲁哀公问政,对曰:“政在选臣。”季康子问政,曰:“举直错诸枉,则枉者直。”康子患盗,孔子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然鲁终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 “假我数年,若是,我於《易》则彬彬矣。”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①五羖:指代百里奚,他被用五张黑公羊皮赎来。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身举五羖/爵之大夫/起累绁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B.身举五羖/爵之/大夫起累绁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C.身举五羖/爵之大夫/起累绁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D.身举五羖/爵之/大夫起累绁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游说,指周游各国,凭着口才劝说统治者采纳他的政治主张的行为。B.先,此处“先”的意义和“先天下之忧而忧”“法先王”的意义不同。C.行摄,指代理或兼任官职,有这种意义的词语还有“权”“署”等。D.盗,古代“盗”和“贼”的意义不同,这里“盗”的意义是强盗。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祖先是宋国人,出生于鲁国昌平乡陬邑,孟釐子因为他是圣人之后且年少好礼,临终嘱咐孟懿子师从孔子。B.齐景公向孔子问政,听后很高兴,还准备给孔子封地,但听了晏婴对儒家的评价后,虽然仍然恭敬,却不再问礼。C.孔子五十六岁受重用,面有喜色,门人问:君子不是应该宠辱不惊吗?孔子辩解说,不是因为从下人获重用高兴吗?D.孔子读《易》,把编简牍的熟牛皮绳都弄断了多次;还说,如果多活几年,我可以把《易》的文辞和义理弄得更透彻。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2)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14.孔子在鲁国施政效果显著,请简要概括其政绩。【答案】10.A11.D12.C13.(1)秦国虽然小,但是它国君的志向很大,虽然处于偏僻的地方,但施政却很得当。(2)如果你自己没有欲的话,即使给奖赏,人们也是不会去偷窃的。14.商人不敢漫天要价;男女行人分开走路;百姓路不拾遗;各地的旅客来到鲁国,均有宾至如归的感觉。【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他亲自推举用五张羊皮赎回的百里奚,授予他大夫的爵位,把他从拘禁中解救出 来,和他谈了三天的话,然后让他执掌国政。“爵”是“授予爵位”的意思,依据语境,授予的爵位是“大夫”,所以“爵之大夫”不能断开,排除BD;“三日”是说明“与语”的时间之久,应在“三日”后断句,排除C。故选A。【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文化常识及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B.先,引导。句意:恐怕这不是引导老百姓的好办法。先,在……之前。句意: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先,古时的、先前的、先代的。句意:效法古代圣明君王。D.“强盗”错误。“盗”,偷盗、盗窃。句意:季康子忧虑盗窃。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C.“不是因为从下人获重用高兴吗”错误。原文的表述是“有是言也。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所以他是因君王身居高位而礼贤下士而乐。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1)“志”,志向;“辟”,偏僻;“中正”,得当。(2)“苟”,如果;“虽”,即使;“窃”,偷窃。【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的意思是:贩卖猪、羊的商人就不敢漫天要价了,男女行人都分开走路;掉在路上的东西也没人捡走;各地的旅客来到鲁国的城邑,用不着向官员们求情送礼,都能得到满意的照顾,好像回到了家中一样。由此可概括为:商人不敢漫天要价;男女行人分开走路;百姓路不拾遗;各地的旅客来到鲁国,均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参考译文:孔子出生在鲁国昌平乡陬邑。他的祖先是宋国人。孔子十七岁时,鲁国的大夫孟釐子病重,快要死了,釐子告诫自己的后代懿子说:“孔丘,是圣人的后代,我听说圣人的后代虽然不一定能当国君执政,但必定会有才能显达的人出现。现在孔子年纪小却喜欢礼仪,他不就是要显达的人吗?我就要死了,你们一定要拜他为师。”鲁昭公二十年,齐景公和晏婴来到鲁国,景公问孔子:“从前秦穆公国家小,又处在 偏僻的地方,他能称霸是靠什么呢?”孔子回答说:“秦国虽然小,但是它的国君的志向很大,虽然处于偏僻的地方,但施政却很得当。他亲自推举用五张羊皮赎回的百里奚,授予他大夫的爵位,把他从拘禁中解救出来,和他谈了三天的话,然后让他执掌国政。用这种精神治理国家,就是称王于天下也能做到,他只称霸还小了一点。”景公听后很高兴。孔子到了齐国,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说:“管理国家最重要的是节约开支。”景公听了很高兴,打算把尼谿的田地封赏给孔子。晏婴劝阻说:“儒者这种人能说会道是不能用法来约束他们的;他们高傲任性自以为是,不能任为下臣使用;他们重视丧事、竭尽哀情,为了厚葬而不惜倾家荡产,不能让这种做法形成风气;他们四处游说乞求官禄,不能用他们来治理国家。现在孔子讲究仪容服饰,详定烦琐的上朝下朝礼节,刻意于快步行走的规矩,这些繁文缛节,就是几代人也学习不完,毕生也搞不清楚。您如果想用这套东西来改变齐国的风俗,恐怕这不是引导老百姓的好办法。”之后,齐景公虽然很有礼貌地接见孔子,可不再问起有关礼的问题了,景公对孔子说:“我已年老了,不能用你了。”孔子于是就离开齐国,返回了鲁国。鲁定公十四年(前496),孔子五十六岁,他由大司寇代理国相职务,脸上露出喜悦神色。他的弟子说:“听说君子大祸临头不恐惧,大福到来也不喜形于色“。孔子说:“有这句话,但不是还有一句‘乐在身居高位而礼贤下士’的话吗?”孔子参预国政三个月,贩卖猪、羊的商人就不敢漫天要价了,男女行人都分开走路;掉在路上的东西也没人捡走;各地的旅客来到鲁国的城邑,用不着向官员们求情送礼,都能得到满意的照顾,好像回到了家中一样。鲁哀公向孔子问为政的道理,孔子回答说:“为政最重要的是选择好大臣。”季康子也向孔子问为政的道理,孔子说:“要举用正直的人,抛弃邪曲的人,那样就使邪曲的人变为正直的人了。”季康子忧虑盗窃,孔子说:“如果你自己没有欲的话,即使给奖赏,人们也是不会去偷窃的。”但是鲁国最终也不能重用孔子,孔子也不要求出来做官。孔子晚年喜欢钻研《周易》,他详细解释了《彖》《系》《象》《说卦》《文言》等。孔子读《周易》刻苦勤奋,以致把编穿书简的牛皮绳子也弄断了多次。他还说:“再让我多活几年,这样的话,我对《周易》的文辞和义理就能够充分掌握理解了。”孔子享年七十三岁,死在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四月的己丑日。(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六月二十日夜渡海①苏轼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乘桴②意,粗识轩辕奏乐声③。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注】①本诗是苏轼被贬儋州,后遇赦自海南岛返回途中所作。②鲁叟:指孔子。乘桴:乘木筏子。《论语·公冶长》:“道不行,乘桴浮于海。”③轩辕,即黄帝。《庄子·天运》中说,黄帝在洞庭湖边演奏《咸池》乐曲,这是与天地造化合一的音乐。15.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写苏轼深夜渡海,正值雨霁风停,月光皎洁,星斗满天,大海清平,眼前美景空灵壮丽,奠定了全诗明朗的基调。B.颈联巧用儒道两家典故,“乘桴”与“乐声”暗合“渡海”的情景,“空余”是苏轼的诙谐自嘲,含有低回怅惘之情。C.苏轼仕途艰难,以至“九死南荒”,但他却能坦然以对,反视艰难遭遇为奇绝游历,这正是苏轼豁达人格的写照。D.本诗融描写、记叙、抒情、议论于一体,“谁点缀?”暗喻朝廷的赦免,既抒发了感恩之情,又寓含人生无常的哲理。16.纪昀评此诗说:“前半纯是比体。如此措辞,自无痕迹。”“比”,即“以彼物比此物”。请结合本诗前两联简要分析。【答案】15.D16.①此诗前四句借景为喻,运用“比”的手法而不露“比”的痕迹。②首句“参横斗转”是指夜深时分,表面是说渡海时间,实际也用以比喻自己人生黑暗即将过去。③次句“苦雨终风”表面指下了很久的雨,刮了很久的风,实际被用以比喻自己长期以来所受到的种种迫害;“也解晴”既是指天气转好,也比喻这些迫害终于结束。④第三句借“云散月明”的景象比喻围绕自己的政治风波已然过去。⑤第四句“天容海色”一句借雨后天空和海水的清澈来比喻自己光风霁月的人格。【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能力。D.“既抒发了感恩之情,又寓含人生无常的哲理”错误。颔联要表达的意思是:云忽散月儿明用不着谁人来点缀,青天碧海本来就是澄清明净的。抒发的是自信豁达之情。故选D。【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修辞手法的能力。理解纪昀的评论,其实就是强调该诗前四句主要运用“比”的手法,“比”,即“以彼物比此物”,通俗点说就是诗中运用比喻的手法。首联“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参横斗转”,是夜间渡海时所见,指夜深时分,表面上说渡海时间“欲三更”,实际上是以“参横斗转”比喻自己人生黑暗即将过去;“苦雨终风也解晴”,“苦雨”比喻人生的凄风苦雨,即自己长期以来所受到的种种迫害; “也解晴”,指天气转好,也比喻种种迫害终将结束。颔联“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一句,看似写景,而诗人意在抒情。“云散月明”比喻所有围绕自己的风波均已结束;“天容海色”比喻自己的光风霁月的人格。“点缀”晴空、翳蔽明月的乌云消散,象征那些曾经攻击诬陷过诗人的恶势力的失败。前四句借景为喻,运用“比”的手法而不露“比”的痕迹。(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诗人写田园景物,用实笔描绘,使之生动美好;而写官场生活,则用比喻,即“__________”和“__________”,使人望而生恶,反衬田园生活的宁静和美。(2)曾子将孔子之道概括为“忠恕而已矣”,孔子对其中“恕”这一概念的定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3)魏征有言:“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而《道德经》早已给出了相应的破解之法——“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误落尘网中②.一去三十年③.己所不欲④.勿施于人⑤.慎终如始⑥.则无败事【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己”“勿”“慎”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展示,很多历经岁月摧残或人为破坏的文物,必须得到定期的维护和修复。与正常修理工作不同,文物修理绝不是简单的“修旧如新”,还要保留依附于文物的历史信息。可以说,文物修复师不仅是在修复作为器物的文物,更是在呵护我们民族的历史遗产。与修复一般器物以小时、天来计算的时间不同,文物修复需要的时间动辄数月,甚至以年为单位,时间漫长,很考验人的耐心。但文物修复师们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用甘坐冷板凳的毅力与耐心,做着自己的工作。正是一代代人的接续守护,才能让我们①的历史遗产留传下去。近年来,文物修复也获得了更多科技赋能。在故宫文物医院,X射线、CT技术已成常规操作,这不仅能了解到前期修复时有无细小裂隙,而且可明确文物具体的损伤情况。修复工具的改进也让文物修复师②,工作效率显著提升。简单地说,文物修复是一项用时间抵抗时间的工作。当下人们花时间、投入资源从事 文物保护工作,进行文物修复,正是为了延续历史遗产的生命。随着文物保护工作在舆论场上不断走红,不少人也③,期待有机会接触文物修复工作。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20.请使用至少一种修辞给上面这则新闻报道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20字。【答案】18.①弥足珍贵②如虎添翼③跃跃欲试19.使用X射线、CT技术已成常规操作,这不仅能明确文物具体的损伤情况,而且可了解到前期修复时有无细小裂隙。20.维护修复历史文物,呵护延续遗产生命【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①空,语段中赞美了文物修复师们,肯定了文物修复工作的意义,此处需要在“历史遗产”前添加一个修饰词,表达文物的珍贵,所以可填“弥足珍贵”之类的成语。弥足珍贵:更加值得珍爱、重视。第②空,横线前设置了“修复工具改进也让文物修复师”这个情境,横线后又说“工作效率显著提升”,一个强调了文物修复工具改进这一前提条件,一个点出了文物修复工具改进带来的效果,显然此处是说文物修复师在文物修复工具改进的帮助下工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所以可填“如虎添翼”之类的成语。如虎添翼:像老虎长上了翅膀,形容强大的得到援助后更加强大。第③空,横线前说文物保护工作不断走红,横线后说人们期待有机会接触文物修复工作,显然此处表达的是人们想要尝试的意思,所以可填“跃跃欲试”之类的成语。跃跃欲试:形容心里急切地想试试。【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划线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技术已成常规操作”主宾搭配不当,改为:使用X射线、CT技术已成常规操作;二是“不仅……而且”之间的内容不合逻辑,“了解到前期修复时有无细小裂隙”与“明确文物具体的损伤情况”相比,是更进一步的,应该将两者调换位置。【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之拟写标题的能力。题干要求给材料拟写标题并至少使用一种修辞,那就必须分析材料内容,抓住所给材料的重点,准确拟写。 本材料共四段,第1段有三句话,讲了文物必须得到定期的维护和修复;修复绝非简单的修旧,还要保留历史信息;修复师不仅是在修复文物,更是在呵护历史遗产。其关键词是:文物、维护和修复、呵护历史遗产。三句话是递进关系。据此可知本段的中心意思是“文物维护和修复能够呵护历史遗产”。第2段讲的是文物修复时间漫长,文物修复师们接续守护历史遗产。第3段讲的是文物修复获得科技赋能。第4段讲的是文物修复工作能够延续历史遗产的生命,人们想尝试文物修复工作。根据上述内容可知,本材料在首段总述主要内容,其他三段是对主要内容的具体说明,因此拟写标题时主要考虑第1段内容即可。据此再使用至少一种修辞来拟写即可得出答案:维护修复历史文物,呵护延续遗产生命。(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菌草,有人将其称为“幸福草”。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家,菌草被当地百姓亲切地称为“中国草”。①?简单地说,这是一种可用作食用菌、药用菌栽培的高大草本植物。1996年,来自中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国的专家学者在福建福州参加首届菌草业发展国际研讨会,菌草从此有了中英文名称和定义。值得骄傲的是,直到现在,国际上菌草的英文名字都是汉语拼音“Juncao”,因为菌草技术是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技术。②?最初,它被用于食用菌、药用菌的培养基,栽培出优质食药用菌。经过多年选育、创新,其功能也从最初的“以草代木”种菇,拓展到菌草饲料、菌物肥料、菌草生物质能源开发等领域。菌草还是生态治理的先锋植物。它根系发达、光合效率高、适应性广,耐旱、耐盐碱、耐瘠薄,抗逆性强、保水保土。其中,巨菌草高度可达7米,富含内生固氮菌,可在坡地、沙地、盐碱地快速生长,从而③。福建平潭的幸福洋滩涂盐碱地,见证着盐碱地变菌草良田的奇迹。21.下列句子中引号的用法和文中画横线处“Juncao”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不打艰苦的持久战,很难获得重大的成就。B.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C.“希望工程”是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为救助中国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儿童而开展的一项公益事业。D.这里说“只能”“才是”,就是说,标准只有一个,没有第二个。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答案】21.C22.①菌草到底是什么草②菌草有什么用③有效改良盐碱地【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标点符号的用法的能力。画线句中“Juncao”是英文的特定称谓。A.表示直接引用,引用名句“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B.表示特殊含义。“招牌”含义是表示什么云就是什么天气。C.“希望工程”表示特定称谓。D.表示突出强调。“只能”“才是”加引号表示强调的词语。故选C。【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根据句后问号和后文“简单地说,这是一种可用作食用菌、药用菌栽培的高大草本植物”对它的回答可知,此处问的是菌草的概念,故可填:菌草到底是什么草。第二空,根据句后问号和后文“最初,它被用于食用菌、药用菌的培养基,栽培出优质食药用菌……”可知,此处问的是菌草的用处,故可填:菌草有什么用。第三空,根据段首总起句“菌草还是生态治理的先锋植物”和前文“富含内生固氮菌,可在坡地、沙地、盐碱地快速生长,从而……”可知,此处应填菌草的生态治理效果,故可填:有效改良盐碱地。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接力棒寓意团结拼搏向上的体育精神。接力棒是在接力赛跑时使用的短棒,需要运动员传递,有木质的但是大多数是用金属制成。金属接力棒为空心管状短棒,起源于古代奥运会中以长矛在跑步中互相传递的运动。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本题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材料围绕“接力棒”展开,“接力棒寓意团结拼搏向上的体育精神”是材料的关键句,接力棒的寓意是审题立意的出发点。而材料引发我们思考的已经不再局限于“体育精神”, “团结拼搏”的精神是一切事业成功的基础。“团结”是“拼搏”的基础,很多情况下,单枪匹马是很难完成复杂的工作的,如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各行各业的团结协作才能让国家运行平稳,才能让国家得到全面的发展;小到一个学校、一个企业,都需要学校或企业中的各个部门团结拼搏,才可以让学校或企业发展的更好。没有“团结”的拼搏,难成大事,正所谓独木难成林,只有众人划桨才能开动大船。因此,“团结”是“拼搏”的条件,“团结拼搏”是成功的方法和保障。行文中不能只谈“团结”和只谈“拼搏”,应该把二者结合来谈。写作指导:开头简短引入论点,如“‘团结拼搏’,共圆中国梦”;正文部分可运用递进式结构行文,先论述“团结拼搏”的益处;接着论述不团结的害处;最后阐述新时代青年应“团结拼搏”,共圆中国梦;结尾回扣论点,使文章结构严谨。文章要综合运用举例论证、正反对比论证和引用论证等论证方法,以充实有力地说理。如列举屠呦呦、袁隆平的科研团队、北斗卫星导航科研团队、中国乒乓球团队等创造奇迹的事例来论证“团结拼搏”的必要性。立意:1.众人划桨开大船。2.发扬“团结拼搏”的精神。3.“团结拼搏”,共圆中国梦。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湖北省武汉市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诊断检测试卷(Word版带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02-18 11:20:09
页数:18
价格:¥2
大小:47.56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