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庆市 2022-2023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五)试题(Word版带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0

2/20

剩余18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巴蜀中学2023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五)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中国古代叙述文学中的小说、戏剧、说唱,统称传奇。传奇者,以情节新奇、丰富、多变为特色。《水浒传》等诸多小说的传奇性,正是传统审美意识在小说艺术中的突出特征。传奇就意味着艺术在对生活的把握中,摒弃了那些平凡的、了无生气的素材,而是撷取那些富于戏剧性的、不一般的、跌宕多姿的生活,并以巧合(即诸多偶然性)的形态显现。它总是通过曲折复杂的故事情节或直接表现或暗示出生活中特异的事件。《水浒传》中,鲁智深的故事,是通过三拳打死镇关西、火烧瓦罐寺、大闹野猪林,特别是倒拔垂杨柳等一连串惊人的情节,来描绘这位英雄人物不平凡的经历和英雄性格。而武松的传奇故事,又是通过景阳冈打虎、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等传奇情节,来勾画这位大英雄极度奇异的生平经历。作者正是这样把英雄人物放在矛盾冲突的焦点上,通过曲折复杂的故事,环环紧扣,一浪接一浪,逐步把他们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叙述出来;而英雄好汉丰富的性格特征也在这一过程中被鲜明、生动、活泼地揭示出来。《水浒传》这种善于描写丰富而奇异的情节的技法,把中国小说善于编织传奇性故事的技巧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所以《水浒传》中的故事,绝无一览无余、看头知尾的毛病,很少有板滞枯涩之痕迹。小说的大部分,特别是英雄人物史的故事编织,大都夭矫变幻,摇曳多姿,即使情节的一个片段,也往往是一波三折,极尽曲折之能事。至于“无巧不成书”的运用,充分把“奇”与“巧”的辩证的艺术思维处理得十分自然。巧则奇,奇则巧,“奇”才能传,“巧”才能书。传奇之“奇”,是出奇制胜;“巧”则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由此,我们可以在中西小说比较中发现一个规律性现象:西方小说以写人为主,人中见事,擅长追魂摄魄地刻画人物心灵的流变;而中国古典小说——以《水浒传》为例——则侧重于记事,事中见人,善于声情并茂地展示事件发展的过程。简单地说,西方小说善于雕刻心灵,中国古典小说则善于编织摇曳多姿的故事。当然这只是相对而言。(摘编自宁宗一《浅谈〈水浒传〉的民族审美风格》)材料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开篇即:“话说当日林冲正闲走间,忽然背后人叫。回头看时,却认得是酒生儿李小二……”故事以说书艺人常用的套路开篇,徐徐道来,节奏平缓。看似以闲话开篇,其实一点也不闲,故事的背景、人物、因由、线索都在此得以呈 现。闲话之中交代了李小二的身份特点:林冲的旧相识,曾在东京打工(见多识广),人生有污点(偷过店主家钱财),受过林冲之恩,娶了店主女儿,现为茶酒店老板。这几个身份特点在故事发展中有重要作用,后文处处关合此身份。正是李小二推动着故事向前发展,他是故事的线索人物。林冲沧州街头闲走巧遇李小二,是文本的第一个“巧合”。这个“巧遇”看似巧合,其实是作者的精心设计,是小说讲故事的传统套路——把故事的基本架构呈现在读者面前。这是小说的结构逻辑。在牢城营前经营茶酒店的,可能不止李小二一家,陆谦恰巧就选择了李小二的店作为密谋之地,还让李小二去牢城营请管营、差拨两个来参与谋划,这是文本的第二个“巧合”。为什么密谋地点是李小二的茶酒店?陆谦此行受高太尉差遣,要想尽办法除掉林冲,他在沧州人生地不熟,需要得到当地人的配合;再加之高太尉捎有书信,管营、差拨必须协助陆谦完成此项密令。为了安全、保密、便捷,合谋地点不能离牢城营太远,酒菜的品质也不能差,店里应有东京口味的菜品。综上,李小二的茶酒店就成了首选之地。读者以为这是“无巧不成书”,其实却是作者的匠心安排。这一“巧谋”交代了故事的根源和线索(暗线),林冲处处被人设计,遭人陷害,处境危险。由此,公众号山城学术圈故事的气氛陡然紧张起来。故事就是按照这一线索紧针密线,精巧布置开去。这是小说的线索逻辑。管营安排林冲去照看草料场,当天的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信步投东,那雪正下得紧”“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陆谦等人密谋后为何六天里没有任何动静?密谋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读者一无所知。而林冲赶赴草料场,偏偏遇上风雪天气,这是文本的第三个“巧合”。风雪不期而至,林冲被调往草料场,密谋的内容一步步展现。然而,林冲沽酒御寒,躲过草厅坍塌;古庙避寒,躲过草场大火。陆谦的阴谋步步紧逼,林冲的行为处处退守,最后退入山神庙。林冲被逼得无路可走无处可逃,剩下的只有绝境、死路。由此,小说“逼上梁山”“官逼民反”的主题就被充分体现出来。因而,风雪天气林冲经历的种种巧合,甚至“风雪”本身,都不是偶然的,都是故事发展的必然。所有的设计都指向火烧草料场,“风雪”是推动故事发展的基本前提。这是小说的事理逻辑。这些情节看似处处“巧合”,其实处处有设计。所有“巧合”的情节皆统摄于严谨的叙事逻辑结构之下,读来自然合理,显示出作者高超的讲故事技巧和精妙的叙事艺术。这些“巧合”更是将引人入胜的情节与叙事技巧有机地融为一体,不见斧凿痕迹,读来令人叹为观止!(摘编自张万利《〈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情节“巧合”背后的叙事逻辑》)1.下列对材料结构与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A. B.C.D.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华民族的传统审美风格,体现在小说、戏剧、说唱等古代叙述文学中,主要表现为叙事的传奇性。B.《水浒传》中的英雄人物史被讲述得夭矫变幻,摇曳多姿,完全得益于“无巧不成书”这一叙事技巧的运用。C.《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看似以闲话开篇,实则为后文处处设伏,照应了材料一中“‘巧’才能书”的说法。D.“风雪”不期而至,使小说后面的种种巧合顺理成章,天衣无缝,这既是对事理的把握,又是艺术的斟酌。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在对中西小说的比较中总结了中国古典小说的长处与不足,但也只是相对而言,不排除一些特例。B.材料一认为《水浒传》的叙事技巧对中国小说贡献巨大,“奇”与“巧”的辩证运用,开创出一种民族审美风格。C.《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叙事逻辑结构既充满叙事的艺术张力,又处处关合故事情节,使情节与技巧浑然一体。D.材料二以“巧合”为分析点,先分后总,论证结构精巧严密;材料一则先提出观点,然后分而论之,最后再行总结。4.摘要又称概要、内容提要,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假如材料二拟在辅导杂志上刊载,请你为其写一则摘要。5.《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除了沧州巧遇、茶酒店巧谋、风雪巧至等“巧合”,还有林冲上街寻仇的“不遇”,沽酒路上与仇敌的“不逢”,山神庙门口双方的“不见”等各种“不巧”。这些“不巧”,其实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巧合”。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答案】1.A2.B3.C4.《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故事情节看似处处“巧合”,其实处处有设计,显示出作者高超的讲故事技巧和精妙的叙事艺术。“结构逻辑”“线索逻辑”“事理逻辑”将引人入胜的情节与叙事技巧有机地融为一体,不见斧凿痕迹。所有“巧合”的情节皆统摄于严谨的叙事逻辑结构之下。5.答案示例:同意。①《水浒传》擅于编织传奇性故事,擅于借助诸多偶然性事件,推动情节发展,使人物故事夭矫变幻,摇曳多姿。②“不遇”“不逢”“不见”等各种“不巧”,仍属于偶然性事件,能使故事一波三折,有张有弛,带给读者“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阅读体验。③这些“不巧”读来自然合理,显示出作者高超的讲故事技巧和精妙的叙事艺术,恰是另一种形式的“巧合”。(或这些“不巧”将引人入胜的情节与叙事技巧有机地融为一体,不见斧凿痕迹,恰是另一种形式的“巧合”。)【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结构及相关内容的梳理能力。A.材料一中,《水浒传》的传奇性体现在“人物经历的不平凡”“故事情节的曲折复杂、奇异”和“无巧不成书”三方面,这三方面是并列的关系。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B.“完全得益于‘无巧不成书’这一叙事技巧运用”这一说法以偏概全。根据材料一的信息,“英雄人物史被讲述得夭矫变幻,摇曳多姿”源于《水浒传》“善于描写丰富而奇异的情节”的技法;而“无巧不成书”只是“技法”中的一种而已。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评价能力。A.“材料一在对中西小说的比较中总结了中国古典小说的长处与不足”错误,材料一没有总结中国古典小说的不足之处,只是比较了中西方小说各自的擅长点。B.“开创出一种民族审美风格”说法不准确。选项的内容出自于材料一的第三段,经分析可知“开创出一种民族审美风格”于文无据。D.“然后分而论之”说法错误,材料一没有分论点,提出中心观点之后就以《水浒传》为例论证“传奇性”的特点,最后总结规律,各层次之间是层层深入的。故选C。【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 首先需要弄懂摘要概念中的几个关键词,即“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然后简明、确切地分析概括材料二的主要信息。分析材料二的结构可知,其结构特点是总分式。由“这是小说的结构逻辑”“这是小说的线索逻辑”“这是小说的事理逻辑”可知,一、二、三段分别从“结构逻辑”“线索逻辑”“事理逻辑”三个方面展开叙述了《水浒传》的三个“巧合”之处;第四段是总结段,所以第四段的内容基本就可以作为摘要的主要内容,即《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故事情节看似处处“巧合”,其实处处有设计,显示出作者高超的讲故事技巧和精妙的叙事艺术。“结构逻辑”“线索逻辑”“事理逻辑”将引人入胜的情节与叙事技巧有机地融为一体,不见斧凿痕迹。所有“巧合”的情节皆统摄于严谨的叙事逻辑结构之下。【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究文本问题并提出见解的能力。首先要明确表达对这一观点的看法,然后再根据材料内容分析其原因。根据材料一第三段“《水浒传》这种善于描写丰富而奇异的情节的技法,把中国小说善于编织传奇性故事的技巧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小说的大部分,特别是英雄人物史的故事编织,大都夭矫变幻,摇曳多姿,即使情节的一个片段……”“至于‘无巧不成书’的运用,充分把‘奇’与‘巧’的辩证的艺术思维处理得十分自然”等内容,可概括出:《水浒传》擅于编织传奇性故事,擅于借助诸多偶然性事件,推动情节发展,使人物故事夭矫变幻,摇曳多姿。林冲上街寻仇的“不遇”,沽酒路上与仇敌的“不逢”,山神庙门口双方的“不见”等各种“不巧”,其实也是作者独具匠心的安排,例如林冲寻仇,读者期待尽快找到,希望当时就手刃仇敌,早有阅读期待。作者偏不按读者的心理去安排,前街后巷,寻了六日,就是“不遇”。一者时间长,足见林冲之用心,一定要消除隐患;二者寻不到,可见贼人的谨慎,躲藏得隐秘;三者寻不遇,也让林冲放松了警惕。此处,林冲杀人的底气不足、情感不足,证据也不足。所以一定是“不遇”,这样才能为后边的情节发展蓄势,这也有讲故事的套路使然。因此,“不遇”“不逢”“不见”等各种“不巧”,能使故事一波三折,有张有弛,带给读者“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阅读体验。这些“不巧”和文中列举的“巧合”一样,它属于情节逻辑,读来自然合理,显示出作者高超的讲故事技巧和精妙的叙事艺术,恰是另一种形式的“巧合”。(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阿吾斯奇董夏青青 云霭封锁了雪峰之间偶尔显露的天际远景。阴冷彻骨的北风越刮越大。靶场上掀起沙尘,落到正在一座墓地上挥动铁锹、铁铲的几个人身上。殷营长弓起背使劲铲开沙石,刨飞的尘土打在旁边人的衣裤上嘭嘭作响。七八个人手脚不停地挖了一个多小时,才在坑深两三米的地方碰到棺材。停顿几秒,大伙放缓的动作又快起来,知道要抢在暴雨之前将遗骸装箱。露出棺盖时,站在几米外的一家人走到近前。这家人是埋在靶场东头这位烈士的家属。来靶场之前教导员跟殷营长讲,上世纪七十年代连队骑乘巡逻,一个战士在山口甬道的雪崩中牺牲了。当时连队给战士老家的民政局拍了封电报,一个月后民政局回信给连队,表示家属已知悉,并转达将孩子葬在连队继续守护边疆的意愿。上个月,这位烈士的弟弟辗转联系到团部,说想来接大哥的遗骸回家与父母合葬。拾捡骨殖装箱时,大家发现烈士脚上黄胶鞋的布面已经风化,橡胶鞋底还在。烈士的弟弟跪倒在地,放声恸哭。阖棺前,殷营长爬出坑外。烈士的弟弟上前将他从地上挽起。看他站稳了,松开手倒退两步,向他鞠了一躬。“您是这儿的营长?”烈士的弟弟问。“忘了介绍。”教导员说,“这是南疆军区来指导工作的殷营长,他弟弟是咱们连队的三班长。”“那这正好能跟兄弟见面了。”烈士的弟弟说。“三班长……不在这里……”教导员的声音有些哽咽。回到招待室,殷营长听见沙发背后的窗户被风撞得嗡嗡作响。四月末,南疆的白天已经热起来,北疆山上还潮湿阴冷,棉被盖在身上又潮又重。这两年不知承诺过多少回要来北疆的阿吾斯奇看望小弟,可想不到有一天终于来这儿了,竟然是帮小弟收拾放在连队的被褥衣物和储藏室的行李,然后带走。去年阿吾斯奇的雪下得早、下得多。连队自己烧锅炉,攒的煤渣子多了没地方放,入冬就找乡里派拖拉机来运煤渣。拖拉机上山的时候没油了,驾驶员给连队打电话求助。小弟一听就开着皮卡去给拖拉机送油,送完油顶着风雪往回跑时,对面驶来一辆拉粮食的大半挂车,司机没刹住……殷营长端起热水瓶冲了杯茶,起身拉上窗帘。这时屋门被推开,教导员走进来。“我跟指导员说了,下午你跟他们一块去巡逻。到界碑看看,你弟去年刚带人上去描的字,那里有太多他留下的足迹。”教导员说。他点点头。“你弟带的就是下午去巡逻的这个班,三班。”“他跟我说过,三班都是他兄弟。”坐在巡逻车的副驾驶上向外看,雨前灰暗、阴沉的天空,已经被清澈明亮、瞬息万变的光芒冲破,无垠无底的草野上闪耀着星星点点。 “殷营长,这是您头一回来北疆边防吗?”指导员在后座问。“对。”他说。“南疆那边的边防什么样?”指导员问。“挺高的,每年上山驻训的平均海拔都在三千米以上。”他说。后座一阵惊叹。他一时没话,脑海里却晃动着小弟的身影。2009年,在少林寺学武6年的小弟给正在部队里的他寄来一封信,信中说身边很多师兄弟已开始寻求未来更好的出路。有师兄回家乡办武术培训班,有的去给企业老总当保镖。和自己关系最好的同学去拍了电影《新少林寺》,拜入香港洪家班门下,以后待在横店当专业替身。小弟说,他有两条路可选,一是大师兄推荐他去美国曼哈顿的华人街当私人武术教练;另一份工作,也是自己比较倾向的,是和同班一个德国同学回他在巴伐利亚的老家支教。信的末尾小弟问他,到底是选美元还是欧元。他在信里拉杂说了很多,说童年的趣事,说儿时的梦想,说了两页纸才切入正题。他说,希望小弟参军,为家庭争得荣誉,为祖国贡献力量。小弟练过武功、见过世面,进部队立功受奖的机会比他更多。信寄出后的第三个月,小弟入伍进疆。先在团里的步兵营待了几年,后被调往阿吾斯奇。阿吾斯奇,意为开满小黄花的地方,位于新疆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的中哈边境线上。这里冬季风大雪多,封山期达半年以上,边防官兵巡逻要翻雪山、过冰河、穿密林,生活非常艰险……待车队从浓荫覆盖的崖壁下穿行而过,他眼前连天漫地的帕米尔高原的黑夜,被天顶一轮皓月照亮。墨色山体,铝灰的积雪。少顷,车队再次驶入峰岩夹峙的狭长山道,他眼前仍旧留有刚才一幕的清辉。这晚在阿吾斯奇的图书室,军医从书柜里拿出一幅字赠给殷营长。说知道他要上南疆来,特意练习了写来送给他的。“三班长的东西都收拾好了?”军医问。“刚从储藏室上来。”他说,“想着收拾一下,结果也没什么可收拾的。”“三班长有一回给我说殷营长要他多看书,他就来问我该看啥书。我就推荐了曾国藩的传记和家书,还有大学士苏东坡的传记。曾国藩和他的兄弟连心,仗打得好。苏东坡和他的弟弟苏辙,两个人同朝做官,官做得明白,文章也写得好。”他接过字在桌上展开。写的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军医拍了拍他的肩膀:“苏轼七年没见着苏辙了,苏轼想他的弟弟啊。”(有删改)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那这正好能跟兄弟见面了”,既抒发了烈士的弟弟对兄长已逝的无尽伤痛,又表达出他对殷营长真挚的祝福。 B.教导员邀请殷营长同三班战士一同去巡逻,是希望殷营长能亲身体验其小弟的军营生活,明白小弟工作的艰辛不易。C.在职业选择上,小弟放弃出国赚钱的大好机会而成为一名光荣的军人,这个选择里饱含着他对哥哥的崇敬和信赖。D.军医给三班长推荐曾国藩的传记、家书以及苏轼的传记,既出于对曾、苏二人的敬仰,也是希望他兄弟俩连心卫国。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头的景物描写中,云霭、雪峰、北风、沙尘等展现了边地的苍凉悲壮,交代了烈士牺牲的背景。B.小弟习武6年,最后在哥哥的鼓动下进疆参军,作者用回忆的方式写下这些内容,使情节更加紧凑集中。C.教导员、指导员、军医等人物的出现,对情节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同时作为群体他们让读者对军人有了更多的认识。D.阿吾斯奇,意为开满小黄花的地方。而艰险恶劣环境下顽强生长出来的小黄花,则带有明显的象征意义。8.军医赠给殷营长一幅字“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一细节有着丰富的意蕴,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9.小说中的主人公均没有出现具体的姓名,一个用“他”和“殷营长”来称呼,一个用“小弟”和“三班长”来称呼,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作者这样设计的意图。【答案】6.B7.A8.①“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苏轼写给弟弟苏辙的,借苏轼对弟弟的思念,来暗示殷营长对小弟的思念。②军医以此赠给殷营长,表达他对三班长的惋惜及对殷营长的安慰,也饱含了作者对戍边战士的祝福和歌颂。9.①小说以“他”和“小弟”的称呼来交代二者关系,使读者感受到兄弟二人之间的感情深厚。用“他”的回忆来展开故事情节,使小说真实、客观又极具感染力。②“殷营长”和“三班长”都是军人的职务称谓,这突显出兄弟二人齐心戍边,为国奉献的无私精神。③兄弟二人均没有出现具体的姓名,他们只是无数官兵的缩影。作者借此歌颂那些无私付出的军人们,有他们的守护和付出,才有国家的安宁。【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是希望殷营长能亲身体验其小弟的军营生活,明白小弟工作的艰辛不易” 错。教导员是想让殷营长寻觅小弟的足迹,这也是对殷营长失去弟弟的一种安慰。而不是希望殷营长明白小弟的艰辛。其实同为边疆军区的军人,殷营长早就知道小弟军营生活的艰辛和不易。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A.“交代了烈士牺牲的背景”错。小说开头的景物描写主要是展现边地特色。故选A。【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苏轼《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原词有一小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子由”就是苏轼的弟弟苏辙。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苏轼差知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这句词是苏轼写给弟弟苏辙的,而军医写下送给殷营长,是借苏轼对弟弟的思念,来暗示殷营长对小弟的思念。殷营长的弟弟三班长,是听了哥哥的话入伍的,却牺牲在阿吾斯奇。军医以此赠给殷营长,表达他对三班长的惋惜及对殷营长的安慰。这句词的意思是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都能平安健康长寿,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赏明月。因此也饱含了作者对戍边战士的祝福和歌颂。【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写作意图和写作手法的能力。文章没有交代殷营长和他弟弟的名字,而只是以“他”和“小弟”的称呼来交代二者关系,如“他一时没话,脑海里却晃动着小弟的身影”,这样写更能强调二者的关系,尤其是“小弟”这一称呼,亲切、亲密,使读者感受到兄弟二人之间的感情深厚。同时,以“他”这个第三人称来写,通过“他”的回忆来交代故事情节,使小说真实、客观又极具感染力。文章又通过“殷营长”和“三班长”来称呼他们兄弟,“殷营长”和“三班长”都是军人的职务称谓,这样突出了他们的军人身份,也照应了文中“小弟练过武功、见过世面,进部队立功受奖的机会比他更多。信寄出后的第三个月,小弟入伍进疆。先在团里的步兵营待了几年,后被调往阿吾斯奇”的描写,突显出兄弟二人齐心戍边,为国奉献的无私精神。 最后,之所以不写二人的具体名字,是因为他们是边防军人的典型代表,是无数官兵的缩影。不强调个人,而突出他们的身份,作者借此歌颂那些无私付出的军人们,有他们的守护和付出,才有国家的安宁。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柳津子仲礼,勇力兼人,少有胆气,身长八尺,眉目疏朗。初,简文帝为雍州刺史,津为长史。及简文入居储宫,津亦得侍从。仲礼留在襄阳,马仗军人悉付之。抚循故旧,甚得众和。中大通中,西魏将贺拔胜来逼樊、邓,仲礼出击破之。除黄门郎,稍迁司州刺史。武帝思见其面,使画工图之。初,侯景潜图反噬,仲礼先知之,屡启求以精兵三万讨景,朝廷不许。及景济江,朝野便望其至。兼蓄雍、司精卒,与诸善赴援,见推总督。景素闻其名,甚惮之。仲礼亦自谓当世英雄,诸将莫己若也。韦粲见攻,仲礼方食,投箸被练驰之,骑能属者七十。比至,粲已败,仲礼因与景战于青塘,大败之。景与仲礼交战,各不相知。仲礼矟将及景,而贼将支伯仁自后斫仲礼,再斫仲礼中肩。马陷于淖,贼聚矟刺之,骑将郭山石救之以免。自此壮气外衰,不复言战。父津登城谓曰:“汝君父在难,不能尽心竭力,百代之后,谓汝为何。”仲礼闻之言笑自若晚又与临城公大连不协景尝登朱雀楼与之语遗以金环。是后闭营不战,众军日固请,皆悉拒焉。南安侯骏谓曰:“城急如此,都督不复处分,如脱不守,何面以见天下义士。”仲礼无以应之。及台城陷,侯景矫诏使石城公大款以白虎幡解诸军。仲礼召诸将军会议,邵陵王以下毕集。王曰:“今日之命,委之将军。”仲礼熟视不对。裴之高、王僧辩曰:“将军拥众百万,致宫阙沦没,正当悉力决战,何所多言。”仲礼竟无一言,诸军乃随方各散。时湘东王绎遣王琳送米二十万石以馈军,至姑孰闻台城陷,乃沈米于江而退。仲礼等并开营降贼。时城虽沦陷,援军甚众,军士咸欲尽力,及闻降,莫不叹愤。论曰:仲礼始终之际,其不副也何哉?岂应天方丧梁,不然,何斯人而有斯迹也。(节选自《南史·列传三十八》,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仲礼闻之言/笑自若晚/又与临城公大连不协/景尝登朱雀楼与之语/遗以金环B.仲礼闻之/言笑自若/晚又与临城公大连不协景/尝登朱雀楼与之语/遗以金环C.仲礼闻之言/笑自若/晚又与临城公大连不协景/尝登朱雀楼与之语/遗以金环D.仲礼闻之/言笑自若/晚又与临城公大连不协/景尝登朱雀楼与之语/遗以金环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储宫本指太子的宫殿,后用来借指太子。类似的用法还有“东宫”“青宫”等。B.“见推总督”与“君既若见录”(《孔雀东南飞》)两句中的“见”含义相同。C.比,等到。与“比去,以手阖门”(《项脊轩志》)一句中“比”的含义相同。D.矫诏,假托或假传的皇帝诏书,或者篡改皇帝的诏令。本文指假托皇帝的诏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父跟随简文帝入宫后,柳仲礼留在了襄阳,他安抚故交旧更,与众人很是和好。B.侯景暗中谋反,仲礼多次请求率兵讨伐未果,等到侯景真正到来,朝野只好干望着C.柳津认为臣子如果不能尽心竭力救君主于危难之中要遭后人诟病,仲礼却不以为意。D.台城失陷后,仲礼召集将军们商议对策,虽邵陵王以下全都到会,但终无果而散。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韦粲见攻,仲礼方食,投箸被练驰之,骑能属者七十。(2)城急如此,都督不复处分,如脱不守,何面以见天下义士。14.你怎样理解文章最后作者的观点?对此你如何看待?【答案】10.D11.B12.B13.(1)韦粲受到攻击,仲礼正在吃饭,听到消息放下筷子披上战袍奔驰而去,能跟上他的骑兵只有七十人。(2)城池到了这样危急的地步,都督您不再设法应对,如果城池失守,我们有什么面目见天下义士。14.理解:作者认为仲礼从始至终不孚人望,但是又说不清楚原因,只好把这一切归结为要灭亡梁朝天意。看待:从文章看,仲礼的转变似乎有些突然,仅仅打了一次败仗便从此萎靡不振,但这与其自身的性格有很大关系,他年少有为,初被委以重任,众望所归,顺遂的人生经历使之逐渐变得倨傲,自认为是当代英雄,所有将领都不如自己。后被敌军围攻,险些殒命,被人救起才幸免于难,对自视甚高的他来说,在心理上是致命的打击。不能简单地把他的转变等行迹归结为天意使然。另外,起初仲礼“抚循故旧,甚得众和”,不能说他始终都不孚人望。【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仲礼听了父亲的话,言谈欢笑和往常一样。后来又与临城公大连不和。侯景曾登上朱雀楼同他谈话,送给他金环。“闻之”是动宾结构,后面断开;“言笑自若”是主谓结构,不能断开,排除AC;“晚”是“又与临城公大连不协”的时间状语,应与后面联系紧密,不能断开,排除A;“景”是“尝登朱雀楼”的主语,不能断开,排除BC。故选D。【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及文言一词多义的能力。A.正确。B.“见推总督”中的“见”表示被动,而“君既若见录”中的“见” 用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可译为“我”。“见”含义不同。句意:被推荐为总督。/既然蒙您记挂着我。C.两个“比”都是“等到”。句意:等仲礼赶到,韦粲已经失败。/等到离开的时候,用手关上门。D.正确。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等到侯景真正到来,朝野只好干望着”错。“朝野便望其至”中的“其”指仲礼而非侯景,“望”指“希望,盼望”而非“看”。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见”,表被动;“被”,通“披”;“骑能属者”,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能属骑”;“属”,跟上。(2)“处分”,设法应对;“脱”,通“倘”;“何面以见”,有什么面目见。【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分析人物形象及评价作者观点的能力。理解:“论曰:仲礼始终之际,其不副也何哉?岂应天方丧梁,不然,何斯人而有斯迹也”,作者认为仲礼从始至终不孚人望,但是又说不清楚原因,只好把这一切归结为要灭亡梁朝的天意。看待:分析仲礼的人生轨迹,“仲礼留在襄阳,马仗军人悉付之。抚循故旧,甚得众和。中大通中,西魏将贺拔胜来逼樊、邓,仲礼出击破之。除黄门郎,稍迁司州刺史。武帝思见其面,使画工图之”“及景济江,朝野便望其至。兼蓄雍、司精卒,与诸善赴援,见推总督”,他年少有为,初被委以重任,众望所归;“仲礼亦自谓当世英雄,诸将莫己若也”,顺遂的人生经历使之逐渐变得倨傲,自认为是当代英雄,所有将领都不如自己。后来他打了败仗,“仲礼矟将及景,而贼将支伯仁自后斫仲礼,再斫仲礼中肩。马陷于淖,贼聚矟刺之,骑将郭山石救之以免”,被敌军围攻,险些殒命,被人救起才幸免于难,对自视甚高的他来说,在心理上是致命的打击,于是“自此壮气外衰,不复言战”。由此可推知,“天方丧梁”的观点并不准确。从文章看,仲礼的转变似乎有些突然,仅仅打了一次败仗便从此萎靡不振,但这与其自身的性格有很大关系,不能简单地把他的转变等行迹归结为天意使然。另外,起初仲礼“抚循故旧,甚得众和”,不能说他始终都不孚人望。参考译文: 柳津的儿子柳仲礼,勇力过人,少年时便有胆量和勇气,身高八尺,眉清目秀。起初,简文帝任雍州刺史时,柳津担任他的长史。到简文帝进入宫中被立为太子,柳津又成了侍从。仲礼留在襄阳,车马、仪仗和兵士全都交给他。仲礼安抚故交旧吏,与众人很是和好。中大通年间,西魏将军贺拔胜领兵进逼樊城、邓县,仲礼率兵将其击败。被任命为黄门郎,不久迁任司州刺史。梁武帝想见到他,让画工绘画他的样貌。原来,侯景暗中图谋反叛,仲礼先知道此事,多次请求用三万精兵去讨伐侯景,而没有得到朝廷的许可。等到侯景渡过长江,朝中和民间便都希望仲礼兵来。仲礼会集雍州、司州二州的精壮兵士,同各地军队一起赶赴京城救援,被推举任总督。侯景一向听说仲礼的名字,对他很是害怕。仲礼也自认为是当代英雄,所有将领都不如自己。韦粲受到攻击,仲礼正在吃饭,听到消息放下筷子披上战袍奔驰而去,能跟上他的骑兵只有七十人。等仲礼赶到,韦粲已经失败,仲礼便与侯景在青塘作战,大败侯景。侯景与仲礼交战,互不认识对方。仲礼的槊正要刺到侯景身上的时候,敌方将领支伯仁从后面击中仲礼,又砍伤了仲礼的肩膀。仲礼的马陷于泥沼之中,贼人用槊一起刺他,骑兵将领郭山石将他救出得以免于一死。从此仲礼的豪壮气概衰落了,不再谈论作战。他的父亲柳津入城对他说:“你的君主处在危难之中,你不能尽心竭力,百代以后,人们将怎样评论你?”仲礼听了父亲的话,言谈欢笑和往常一样。后来又与临城公大连不和。侯景曾登上朱雀楼同他谈话,送给他金环。自此以后仲礼便闭营不战,军士们天天坚决要求出战,仲礼全都拒绝。南安侯萧骏对他说:“城池到了这样危急的地步,都督您不再设法应对,如果城池失守,我们有什么面目见天下义士。”仲礼没有回话应答他。到台城失陷,侯景假传梁武帝的诏令让石城公大款用白虎旗调用各路援军。仲礼召集将军们一起商议,邵陵王以下全都到会。邵陵王说:“今天,我们的性命交给将军你了。”仲礼仔细看着他却没有回答。裴之高、王僧辩说:“将军您率领百万之众,致使城阙沦陷,正应当全力决战,还有什么多说的。”仲礼最终没有说一句话,各路援军才各自散去。当时湘东王萧绎派遣王琳送大米二十万石给仲礼等各路援军,王琳到了姑孰听说台城已经失守,便将大米沉入长江后返回。仲礼等人一起打开营门投降叛军。当时城虽失守,城外援军很多,士兵都想尽力救助,等到听说投降,没有不嗟叹悲愤的。论曰:仲礼从始至终不孚人望,那原因又是什么呢?难道正是应了要灭亡梁朝的天意,不然,为什么这样的人而有这样的做法呢?(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立冬日作刘基①忽见桃花出小红,因惊十月起温风。岁功不得归颛顼②,冬令何堪付祝融③。未有星辰能好雨,转添云气漫成虹。 虾蟆蛱蝶偏如意,豆夕蜚鸣白露丛。【注】①刘基: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此诗当是他在元朝任职期间所作。②颛顼:上古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③祝融:号赤帝,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火神。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在立冬之日忽然看到淡红色的小桃花,感到十分诧异,推断是天暖所致。B.颔联中的“岁”与“乐岁终身饱”(《齐桓晋文之事》)中“岁”的表意相同。C.没有星辰的天气往往能下一场好雨,而雨过天晴云雾缭绕、云气弥漫形成彩虹。D.蛤蟆、蝴蝶之类的动物以为是好天气,还在晚秋的露水中早晚欢快地鸣叫飞舞。16.有人认为此诗“堪称一篇向元朝统治者抗争的辛辣檄文”。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答案】15.C16.①首联写立冬时节却吹起与时令不符的暖风,并且枝头上桃花已泛红,这种反常的征兆隐喻着作者对时局的不满。②颔联写即便是英明如颛顼,如今的丰收也不会归功于他;即便祝融是火神,可立冬时节天气转暖也和他没什么关系。通过否定这种可能来表达作者另有所指。③颈联紧接上句,用生活中的常识来阐明造成不祥之兆的并不是哪一个人的责任,而是整个元朝的气数已尽,积恶成祸,已经到了改朝换代的时候。④尾联说立冬后的天气变暖只是一时现象,最终寒冬将至,然而那些秋天的动物昆虫却不知道,还在那里做着最后的疯狂挣扎,意在讽刺权贵的执迷不悟和坚信元朝的必然灭亡。【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B.正确。两个“岁”都是“年成”的意思。“岁功不得归颛顼”,意思是即便是英明如颛顼,如今的好年成也不会归功于他;“乐岁终身饱”,意思是年成好时能丰衣足食。C.“没有星辰的天气往往能下一场好雨……形成彩虹”错。“未有星辰能好雨”意为“从来没有听说过有星辰的天气能够下雨”;“转添云气漫成虹”的“漫”意为“随意”,指雨过天晴云雾缭绕很容易形成彩虹。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此诗“堪称一篇向元朝统治者抗争的辛辣檄文”,主要体现在:第一,首联句意:立冬时居然看见桃花枝头绽放了清新的小红桃花,推断是因为十月偏暖的温风所致。写立冬时节却吹起与时令不符的暖风,并且枝头上桃花已泛红,这种反常的征兆隐喻着作者对时局的不满。不祥之兆,在古代往往代表着多事之秋,首联即埋下伏笔。 第二,颔联句意:即便是英明如颛顼,如今的丰收也不会归功于他;即便祝融是火神,可立冬时节天气转暖也和他没什么关系。温暖到如此地步,直接乱了季节,简直是火神祝融在管理冬天。通过否定这种可能来表达作者另有所指。第三,颈联句意:从来没有听说过有星辰的天气能够下雨,雨过天晴云雾缭绕很容易形成彩虹。时令气候的形成不是谁的意志改变的,而是众多因素造成的。用生活中的常识来阐明造成不祥之兆的并不是哪一个人的责任,而是整个元朝的气数已尽,积恶成祸,已经到了改朝换代的时候。第四,尾联句意:蛤蟆、蝴蝶之类的动物以为是好天气,还在晚秋的露水中早晚欢快地鸣叫飞舞。此句是说立冬后的天气变暖只是一时现象,最终寒冬将至,然而那些秋天的动物昆虫却不知道,还在那里做着最后的疯狂挣扎,诗人用蛤蟆蛱蝶秋蝉等来形容当权权贵的执迷不悟,用典巧妙,比喻形象,讽刺挖苦,惟妙惟肖,寓情于景,富含哲理,意在讽刺权贵的执迷不悟和坚信元朝的必然灭亡。(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礼运》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勾勒出了理想社会人人相亲,彼此充满关爱的和谐场景。(2)郦道元认为石钟山得名的原因是“水石相搏,声如洪钟”,而苏轼在《石钟山记》一文中对此表示了怀疑,他怀疑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何况是石头呢?(3)《菩萨蛮》中温庭筠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动作描写,表现出思妇的苦闷空虚,孤独寂寞。【答案】①.故人不独亲其亲②.不独子其子③.今以钟磬置水中④.虽大风浪不能鸣也⑤.懒起画蛾眉⑥.弄妆梳洗迟【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磬”“蛾”“妆”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啄木鸟整日啄木会得脑震荡吗?啄木鸟的啄击动作分两种:一种频率极高,但力度不大,通常是为了宣示领地或者求偶炫耀。另一种则是为了觅食或建巢,频率不高,但每次都竭尽全力,不啄出洞来 ①。啄木鸟不会“脑震荡”而死,是因为它有两项绝活,一是“铁头功”。啄木鸟头骨较厚,有海绵构造的层状骨架结构,几乎没有脑脊液,从而避免了脑脊液在啄木过程中因惯性造成的各种问题。二是“绝世轻功”。在鸟类中,啄木鸟的爬树技能②,它可以身体紧贴着树干,头不转向地朝上下左右各个方向快速挪动。身体轻盈且稳定性强,进一步缓冲了啄击动作的伤害。所以,担心它得脑震荡可谓③。还有人担心,啄木鸟会破坏树木吗?野外观察研究发现,啄木鸟喜欢在枯树或者死树上觅食,而在健康的树上停留时间一般较短。啄洞即使会导致少量树木死亡,对于整个森林生态系统而言也基本没有影响,因为森林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系统,整个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运转,树木才会有生有死。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文中画横线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答案】18.①誓不罢休②出类拔萃/超群绝伦③杞人忧天19.即使啄洞会导致少量树木死亡,对于整个森林生态系统而言也基本没有影响,因为森林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系统,树木有生有死,整个森林生态系统才会健康运转。【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常见的成语,情境补写的能力。①结合前文“不啄出洞来”的假设,此处应是表达“就不会停止”之意,故可填“誓不罢休”。誓不罢休:意为发誓不达目的决不甘休,表示具有坚定的决心。②根据前文“在鸟类中”来讲啄木鸟的爬树技能,可知此处应是说其爬树技能高,可填“出类拔萃/超群绝伦”。出类拔萃/超群绝伦:意为超出那一群;比喻超过聚在一起的同类人或物,多用于形容才德超出众人之上的人。③根据前文综合分析啄木鸟不会脑震荡的内容可推知这种担忧是多余的,没有必要的,故可填“杞人忧天”。杞人忧天:比喻缺乏根据和不必要的忧虑。【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语病的能力。画线句共有两处语病:①关联词位置错误。“即使……也……”所属的两个分句,前后主语不一致,前句主语为啄洞,后句主语为死亡,故“即使”应放在“啄洞”前。②不合逻辑,因果倒置。应该是树木有生有死,森林生态系统才会健康运转,故可修改为“树木有生有死,整个森林生态系统才会健康运转”。 故句子可修改为:即使啄洞会导致少量树木死亡,对于整个森林生态系统而言也基本没有影响,因为森林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系统,树木有生有死,整个森林生态系统才会健康运转。(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一九四一年八月七日,日机开始对重庆进行日夜不停的“疲劳轰炸”,几乎每日一百多架分炸四川各地,其目的在摧毁中国人的抗战心防。至十三日,一周之间,日以继夜,无六小时之间隔。重庆市内饮水与灯光皆断,人民断炊,无家可眠,如在炼狱,但在这种凌虐下,抗战意志却更为坚强。有一日,日机轰炸沙坪坝,要摧毁文化中心精神堡垒,我家屋顶被震落一半,邻家农夫被炸死,他瘦弱的母亲坐在田坎上无休无止地哭了二天三夜。我与洪婵、洪娟(我爸爸好友洪兰友伯伯的女儿)勇敢地回到未塌的饭厅,看到木制的盆中白饭尚温,她们从厚厚的炮灰中摸出碗筷,竟然吃完了一碗才回学校。当天晚上,下起滂沱大雨,我们全家半坐半躺,挤在尚有一半屋顶的屋内。那阵子妈妈又在生病,必须躺在自己床上,全床铺了一块大油布遮雨,爸爸坐在床头,一手撑着一把大油伞遮着他和妈妈的头,就这样等着天亮……那就是我最早的青春岁月的场景。死亡可以日夜由天而降,但幸存者的生命力却愈磨愈强,即使只有十七八岁,也磨出强烈的不服输精神,也要发出怒吼。(摘自齐邦媛《巨流河》)20.选文第一段写敌寇的轰炸时间用了“至十三日”,而不是用“到13日”,作者为何这样写?21.文中画横线部分,强有力地回应了前文“其目的在摧毁中国人的抗战心防”,请从句间关系的角度分析这一表达效果是如何取得的。2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请结合原文分析其表达效果。【答案】20.①“至十三日”用汉字描述时间,与前文时间词“一九四一年八月七日”在表述上保持行文风格的一致。②“到13日”较口语化,“至十三日”更书面典雅,选用“至十三日”与后文的多个四字句保持结构上的整饬,简洁有力,既兼顾了史料性质,更显示出文学风采。21.①运用转折关系阐释直面死亡的勇毅。面对不分日夜从天而降的死亡,幸存者用越磨炼越强韧的生命力予以回应,毫不畏惧。②运用假设关系进一步展示年轻人的抗战意志。在幸存者中仅仅观察十七八岁的年轻人,他们尚不服输,更何况其他成年人呢?③运用递进关系具体展示抗战心防。十七八岁的年轻人不仅有不服输的内在精神,更要发出怒吼,回击敌寇。22.细节描写。“厚厚的炮灰”这一细节表现出轰炸现场之惨烈。“白饭尚温”“吃完了一碗才回学校”吃饭的细节描写,表现出两位友人的勇敢坚韧,面对敌军的轰炸,还能冷静从容地吃饱饭去学校。“竟然……才……”这组关联词,也精准刻画出我内心对“她们” 的敬佩之情。【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分析词语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前文“一九四一年八月七日”用文字表示大的年代背景,而此处用“至十三日”表示日机轰炸的具体时间。因此,用“至十三日”这一汉字形式,能与大的时间背景“一九四一年八月七日”在表述上保持行文风格的一致。同样表示到达某个时间段,“到”是口语化的表达,而“至”则是书面语,因此用“至”这一书面语会使行文更加典雅。此外,根据前文的“几乎每日”和后文的“一周之间”“日以继夜”可知,这些时间虽都根据史料而来,但作者在这里运用了一连串的四字词语的文字形式来表示时间。这种表达方式会使得行文更为整齐,也更简洁有力,这就使得作者对于时间和事件的表达既能兼顾史料性质,又能显示出文学风采。【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品析语句的表达效果的能力。根据关联词“但”可知,“死亡可以日夜由天而降,但幸存者的生命力却愈磨愈强”运用了转折关系的表达。作者通过这一转折连词,强调了后者“幸存者的生命力却愈磨愈强”。这种“愈磨愈强”的生命力,在面对“其目的在摧毁中国人的抗战心防”这一情境,面对“日夜由天而降”的死亡时,都不会受到阻碍。根据关联词“即使……也……”可知,作者运用了假设关系的表达。“只有十七八岁”的年轻人看似是力量无比渺小、生命无比脆弱的一群人,但他们都能以“不服输”的精神去面对日寇“其目的在摧毁中国人的抗战心防”,其他更为年长、更有力量的中国人的态度和精神也就可见一斑了。根据关联词“也……也要……”可知,作者运用了递进关系的表达。这些看似弱小的十七八岁年轻人,面对日寇“其目的在摧毁中国人的抗战心防”的丑恶目的,不仅不会被压倒,能以不服输的内在精神来抵抗,更能用“发出怒吼”来给予有力的反击。【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作品的艺术手法,品析语段表达效果的能力。画波浪线句中,“未塌饭厅”“木制的盆中”“厚厚的炮灰”是对环境的细致描写,而“厚厚的炮灰”这一细节描写则生动地展现了日军轰炸时间之久、状况之惨烈。而在如此惨烈的战况下,洪婵、洪娟这两个年轻的小姑娘,还能“摸出碗筷”“吃完了一碗才回学校”。这一对他们吃饭的细节描写,足以看出她们面临大难时无比冷静从容的心态。作者对她们如此冷静的细节描写得越细致,作者这两位小友人的勇敢坚韧的形象也就表现得越生动。此外,作者在描写这一生活细节时,还添上“竟然……才……”这组关联词 来表示作者自己的态度。在如此惨烈的情况下,两位姑娘还能如此冷静,“竟然”生动地表现了作者的难以置信。而通过这难以置信的态度,也精准刻画出我内心对“她们”的敬佩之情。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2022年11月1日,结构生物学家颜宁在2022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上以“归去来兮”为题发表演讲,告诉大家,她即将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辞职,回国创建深圳医学科学院。据悉,颜宁2000年清华大学本科毕业;2004年获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2007年,学成归国,成为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最年轻教授;2017年,离开清华,成为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首位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在此次演讲中,颜宁在概括描述完自己从清华到普林斯顿再到深圳的人生经历之后,总结到:第一阶段是吸纳,努力学习充实自己;第二阶段是证明:努力工作获得认可;第三阶段是输出:把自己的所学所感传递给更多人、帮助更多人、扶持更多人。这如同树的生长,枝叶无限伸展的高度,是来自于向下扎根的深度。果实或绿荫的存在证明了泥土下力量的巨大。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才使人与自然的生态呈现出活性,颜宁也说了,做出更多成果,培养下下代科学家,那种传承的成就感,甚至已经超越了她自己做出科研突破时的快乐。以上材料中提到的“吸纳·证明·输出”,不只适用于做学问、搞科研,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或处事经验,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本题为引语式材料作文题。材料由著名科学家、清华大学最年轻的教授颜宁在2022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上所做的《归去来兮》的演讲,引出了人生的三阶段:“吸纳·证明·输出”。考生在审题时,需思考“吸纳·证明·输出”这人生的三阶段的内涵。什么是吸纳,就是努力学习。这个动作,不是只指学生阶段的学习。精彩的人生,是一个持续吸纳的过程。如同树的生长,枝叶无限伸展的高度,是来自于向下扎根的深度。泥土中的力量,才能引领我们向上。现实生活中,不少人从学校毕业后,学习就停止了。其实,最重要的学习阶段,恰恰是从走上社会才真正开始。 什么是证明,就是付诸行动,用成果证明,你的学习吸纳是有用的。赢得证明,不是为了跟别人比,要比别人强。赢得证明,是为了赢得自己,跟过去的自己比。真正的高贵,不是优于别人,而是优于过去的自己。跟别人比,你只会有得失心;跟自己比,你才会有获得感。有获得感,才会有成就感,这是继续前行的动力。车需要动力才能前进,人需要动力才能前行。材料第三段以生动的比喻,诠释了什么是输出。输出就是把自己的所学,传递给更多人。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成人达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和快乐。颜教授说:做出更多成果、培养下下代科学家,那种传承的成就感,甚至已经超越了我自己做出科研突破的快乐。作为科学家,颜宁教授创立医学科学院,挑战生物医学难题,回报社会,这就是输出和传承。作为普通人,立足专业领域,将自己多年工作学习的所得、所获,总结出来、传递出去,也是输出和传承。接下来需弄清“吸纳·证明·输出”三者的关系。不主动吸纳,就不会有高质量的输出。没有输出的倒逼,吸纳可能也会失去持续的动力。广纳百川而不惜细流,吸纳一切又输出所有,这是我们应有的品格。吸纳、证明、输出,这是人生历程的闭环三步曲。没有吸纳,就没有获得证明的能力;没有证明,就没有有效输出的资本;没有输出,就没有持续吸纳的动力。坚持吸纳学习,坚持证明行动,坚持输出传播。当三者形成有效闭环,当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通,当个人成长与他人成长相连,相信肯定能拥有一个更有意义、更通达的生命。作文导语中“以上材料中提到的“吸纳·证明·输出”,不只适用于做学问、搞科研”,这要求考生可以从“做学问、搞科研”中获得启示,但不能被其束缚,要从中跳脱出来,从更广泛的领域深入思考其给人以启示。“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或处事经验”,是要求考生作文中要有“我”,并且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如学习、生活或处事经验来写这篇文章。而不是天马行空泛泛而谈,更不是从他人身上谈感悟。在写作中,如果写成议论文,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行文思路,重在阐述如何实现“吸纳·证明·输出”。综合运用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对照法等论证方法,使论证更有说服力。论据要来自于考生自己的学习、生活或处事经验,现身说法,更让人信服。立意:1.走好人生“吸纳·证明·输出”三部曲,助力青年成长。2.把握好人生“吸纳·证明·输出”三个阶段,最大化地实现人生价值。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02-18 10:51:14 页数:20
价格:¥3 大小:180.56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