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苏省百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2月阶段检测试题(Word版带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1

2/11

剩余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江苏省百校联考高一年级12月份阶段检测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还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近日,这一争论冲上了微博热搜。当现实课本和古籍上都记录着“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时,许多认定其是“斯人”的网友除了匪夷所思、大为震惊外,或许还有“穿越”回中学翻翻语文书,亲自确认一遍的冲动。经考证,不同版本的教材竟然也在这一问题上产生了差异。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编辑部回应称,自该出版社1961年首次收录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文以来,一直采用“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文本;而冀教版教材却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斯人”与“是人”两种说法并存于历经严格编辑和审定的教材中,是客观事实。那么,两种说法孰是孰非?中华文化浸明浸昌,文脉悠长,流传下来的典籍不可胜数,经过历朝历代大范围地抄录、转载、著录,同一篇文献在不同典籍中可能存在不小的差异。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唐诗名句“黄河远上白云间”,在明代著作《唐诗品汇》中却作“黄砂直上白云间”;更为人所熟知的《静夜思》《悯农》也存在差别较大的“非主流”版本。在我国文化中类似的“斯人”与“是人”之争,实际上屡见不鲜。问题的核心或许不在于“谁更正确”,而在于该如何认识这种普遍存在的变化。须知,文化不是静止不动的“死物”,语言文字每天都在流变与发展当中,生机勃发。两千三百年前孟子著书之际,我国文字实质上并未统一,无论“是人”或“斯人”,其实都是经历了中华语言大变革洗礼和改造之后,被“抛光打磨”的产物。试图在文化演变当中寻找绝对正确的“唯一真理”,无异于刻舟求剑。从另一角度来看,人类历史上有不少语言沦为只能识别,不能运用的“死语”,才真正陷入了只具备考证价值,而无应用或改变可能的悲哀境界。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孟子》在两千多年后仍然被人们广泛引用,不断参与到语言流变的进程中,这是中华文化具有持久生机和活力的佐证。因此,“斯人”还是“是人”的“正统”争论之声,恰恰是中华文化的强健心跳。我们应该认识到,文化是人类交流使用的符号中介,其本质在于运用,而非背诵。李海峰教授提出,“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语言文字流变加快,许多词语都在加速变化,以适应新的语言发音习惯。“斯人”在发音便捷程度上较“是人”有优势,也更具备“古韵”,很可能因此获得了大众青睐,造成了异于主流教材版本的“集体错觉”。这是文化变迁的大众民意选择,并非简单的谬误。 回归问题的本质,“斯人”与“是人”之争,并非大众记忆的“错漏”,而是富有活力的中华语言在近现代社会正常变迁的结果,是语言文明流变的一次“被目击”。传统文化不是已然作古的“死文化”,而是现代中华文化的根本和“来路”,它与中国人今日的生活融为一体,不可分割,自然也会随着现代生活的发展日新月异。因此,我们不能抱着“唯一真理观”,死守三坟五典中“祖宗之法不可变”的说辞故步自封。《礼记·大学》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发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应该在严谨考证、完好保留、坚持扬弃的精神指导下,悦纳文化生长中产生的分歧和枝丫,鼓励理性争论,保养传统文化在当代继续发展创新的土壤和空间。(《“是人”“斯人”之争》)材料二:既然“斯”与“是”的意思区别不大,是否还有必要较真呢?当然有必要。中学语文老师对于古文学习经常是“锱铢必较”,背诵默写一个字都不能错,这也是今天网友能够展开论辩的基础。对“斯”与“是”的较真,未尝不是中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延伸。当然更多的,还是出于捍卫经典原貌的本能,是对“是”的探索,是对“真”的重视。有网友为了找出“斯人”,大量翻找古籍刻本、教材教辅,甚至连汉语语料库都查了一遍。有疑惑就找证据,有问题就找答案,这种“较真”的意义,其实已经超越对“斯”“是”二字的区分。历来诗人学者都注重推敲文字,汉语博大精深,每个字都有其特定的用法、丰富的含义,一字之差常常谬以千里,对“斯”“是”的辨析,是考据传统的继承,也是求是精神的传承。在网络时代,求是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在网络传播中,以讹传讹的情况十分多见。比如最近某影视剧中一句“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大为流行,但原句是“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还有不少网友对多音异形的字望文生义,张口乱读、随手乱改、误用错用,伤害了字词原本的意蕴,亵渎了汉字文化。汉字有其严肃性,咬文嚼字既要凭考据说话,还要辨其含义。字斟句酌中不仅辨了字形,也能够让人重新审视古文之美。一场“斯”“是”之辩,恰是求“是”之辩。带着思考读文章,带着质疑看问题,论辩之中,自有真意。(《“是人”“斯人”之辩,体现求“是”态度》)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斯人”与“是人”两种说法并存于历经严格编辑和审定的教材中是客观事实。B.因为时间的久远,历朝历代大范围地抄录、转载、著录,同一文献也存在差别较大的“非主流”版本。C.文化是人类交流使用的符号中介,其本质在于运用而非背诵,所以不要去纠结“斯人”与“是人”哪个是正确的这个问题。D.人类历史上的语言如果沦为只能识别不能运用的“死语”,那么就会陷入只具备考证价值而无应用或改变可能的悲哀境界。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于孟子著书之际,我国文字并未统一,所以无论是“斯人”还是“是人”,其实都是对的。B.“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语言文字流变加快,许多词语都在加速变化,“斯人”在发音便捷程度上较“是人”有优势,也更有古韵,因此造成了集体错觉。C.因为中学语文老师对于古文学习经常是“锱铢必较”,背诵默写一个字都不能错,所以“斯”与“是”的较真就是中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延伸。D.现在网络时代,求是精神尤为重要。字斟句酌不仅能辨字形,还能让人重新审视古文之美。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的现象与其余不同的一项是(3分)A.李白的《静夜思》很多古籍写的是“床前看月光”。B.秦观名句“无力蔷薇卧晓枝”,有些版本写的是“无力蔷薇卧晚枝”。C.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乱石穿空,惊涛拍岸”,有的就做“乱石崩云,惊涛裂岸”。D.《论语·泰伯》中“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断句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4.材料一中提到了“是语言文明流变的一次‘被目击’”,请结合材料内容给“语言文明流变”下一个定义。(4分)5.请结合材料内容,谈谈“斯”与“是”之争的原因。(4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排  斧 徐习军“叮叮、咚咚咚;叮叮、咚咚咚……”河南岸修船的排斧声响彻云霄。“叮叮、咚咚咚;叮叮、咚咚咚……”河北岸修船的排斧声震耳欲聋。望见招旗上那大大的圆圈里的“徐”字,便可知道,在河南岸修船的是徐家班子。徐家搞水上修理这一行已经历了好几辈人,经验丰富,手艺精湛,名声随着船主已经响遍大江南北。徐氏门徒更是遍及苏北水网。走到任何一个码头,只要有修船的作场,你猜他们是徐家班子,那保准是八九不离十。徐家班子太庞大,虽说名声显赫但也招来大江南北同道们的不满,大有“欺行霸市”之嫌。再加上有些门徒实属鱼目混珠,乘着家大业大“吃大锅饭”,弄得门徒之间常有摩擦,是非也渐渐多起来,这令掌门人徐先生深感不安,他多次想打发他的弟子另立门户出去闯闯,可无人肯离群。偶有一两个勇敢的徒弟想自立,徐老先生便会兴高采烈地送给他们全套工具,并亲自写条子把某地生意划给他。可各地船家、老顾主们不买徒弟的账,只认徐家班子。再加上分布在各地的徐氏班子见到另立门户的弟子,都一再竭尽攻击之能事,搞得已自立的弟子只好灰溜溜地再叩拜返回,龟缩在“徐”字旗下,徐老先生为此忧心忡忡。王大是徐老先生最得意的弟子之一,师傅对他寄予很大期望,有意培养王大接班,可王大却出乎意料地出走自立。这不,河北岸的排斧正是他领的头。 徐老先生对王大出走实在舍之不得,但从长远计又积极鼓励王大一番,依旧送他一套家什,把他送上了“码头”,并给各地打了招呼。不愧是名师出高徒,王大手艺日臻完美,信誉渐高,也组织起了一些人马,赢得了不少桩生意。师傅看到王大能自立于江湖非常高兴。尽管徐家班子中的弟子对王大另立门户骂声不绝,什么“叛徒”“逆子”……甚至王大的老婆、孩子在村里也受尽了村人的谩骂歧视,可徐老先生还是支持王大的,经常到王大的工地来转转,以示助威。河南岸那飘着“徐”字旗的班子的领班是徐老先生的得力弟子朱大虎。大虎不仅生得虎背熊腰、力气过人,且手艺超群,处事待人十分妥帖,由他领头的每一项工程都能为徐家班子赢得极好的声誉。昔日师傅最得意的门徒,今日又很自然地成了擂台上的对头。两岸拖上来的都是清一色的二十吨位的楠木大驳船,正值水运黄金季节,耽误一天营运,损失掉的就是白花花的银子,所以船家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在这时修船的。这时节抢修,除了修船质量外,这速度、工期当然是竞争的主要尺度。钉、灰、油、麻丝、木料备齐,就看两家木工、捻工的水平了。两岸虽未发出竞争的倡议,但从两岸来回穿梭忙碌的举动及两家帮主的言语中已经能感觉出来。船体晒干,河南岸首先发出挑战,那挑战的信号是从排斧声中传来的。船家和业界都知道:排斧是鼓志气、扬威风的,由一个人领头用敲锣或击鼓发号,其他人同一刻出斧击凿,一齐用力不仅阵势浩大,且由于用力均匀修船质量也好。尤其是徐家班子的排斧声,那是威震河网的。一旦徐家班子的排斧声传来,工地周围的四乡八邻都会像看大戏似的涌来观赏。据说有一次在洪泽湖边上修船,排斧声吸引来数百人围观,造成拥挤,堤坝塌陷,落水好几十人,有两人被湖水淹死。为此事徐家班子被庄上人硬逼着作了赔偿,那以后徐老先生一再叮嘱:“慎用排斧!”这一次,为了向王大挑战,大虎决定打排斧。无锣鼓司号,大虎就在船头大勒板上钉了一根爬头钉,用斧头敲击钉子发号,排斧声仍显示出铮铮雄威。王大班子的弟兄们本来手艺也算不错,可遇到了徐家班子便自惭形秽,听得挑战的排斧声顿时心里发毛。王大自分户以来一直有一种对不起徐老先生和徐家班子的感觉,听见那边响起排斧,心理压力更大,自己的班子组建时间不长,刚刚开了好头,要是败下阵来,自己在江湖上无法立足不说,班子的弟兄们也肯定要散伙。可眼前已由不得他多考虑了,只好硬着头皮仓促上阵,也便指挥班子打起排斧来。开始一段时间还挺整齐,不一会儿便乱了阵脚,竞争明显处于劣势。中午收工,王大划着舢板来到对岸,抱拳向徐家班子众弟兄作揖,众人毫不理会不说,还勾三刮四地骂些难听的言语。哀莫大于心死,王大返回自家班子,见众兄弟神情沮丧,犹如战场上溃退下来的败兵。下午捻船开始后,南岸的排斧声,阵阵敲击着北岸工友的心,王大被逼上梁山般心情沉重地走向船头,只听得王大指挥的斧声“叮、叮”响了两声之后便是“哇”的一声惨叫,人们迅速拥过来,只见王大一斧头砸了自己的手腕,断了的左手血淋淋地软软吊在胳膊上……徐老先生得知此事赶到现场,在两家班子弟子前失声痛哭起来。 (选自《微型小说鉴赏辞典》,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徐老先生常感不安,是因为有些门徒鱼目混珠,门徒之间是非较多,徐家班子管理不力。B.作为被培养的接班人,王大出乎意料地出走自立,可见他既有能力,也有闯劲。C.徐老先生发现了一家独大的发展弊端,鼓励弟子创业,可惜对王大的抗压能力估计不足,最终酿成悲剧。D.王大班子的弟兄们在排斧挑战中败下阵来,是羞愧于叛出师门,在心理上先弱了下来,乱了阵脚。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是一篇颇具传奇色彩的作品,全篇采用顺叙的手法讲述徐家班子的行业故事,既娓娓道来又大起大落,既从容不迫又徐疾有致。B.小说以排斧为线索,通过王大因为打排斧而败、朱大虎因为打排斧而赢、徐老先生要求徐家班子慎用排斧等情节设计,刻画人物形象,揭示人物性格。C.文中写四乡八邻涌来观赏徐家班子的排斧,是为了侧面烘托徐家班子打排斧的技艺精湛,声势浩大,极具影响力。D.小说以第三人称全知视角讲述故事,在不动声色的叙述中寄寓作者的用意,写得冷静、节制而又有分寸。8.“打排斧”是小说的主要情节,王大在排斧战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请结合作品简要概括。(6分)9.小说多用对比手法,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其效果。(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上问计于卢杞,对曰:“希烈年少骁将,恃功骄慢,将佐莫敢谏止;诚得儒雅重臣,奉宣圣泽,为陈逆顺祸福,希烈必革心悔过,可不劳军旅而服。颜真卿三朝旧臣,名重海内,人所信服,真其人也!”上以为然。甲午,命真卿诣许州宣慰希烈。诏下,举朝失色。真卿乘驿至东都,郑叔则曰:“往必不免,宜少留,须后命。”真卿曰:“君命也,将焉避之!”遂行。李勉表言:“失一元老,为国家羞,请留之。”又使人邀真卿,不及。真卿与其子书,但敕以“奉家庙、抚诸孤”而已。至许州,欲宣诏旨,希烈使其养子千余人环绕慢骂,拔刃拟之,为将剸啖之势;真卿足不移,色不变。希烈遽以身蔽之,麾众令退,馆真卿而礼之。希烈欲遣真卿还,会李元平在座,真卿责之,元平惭而起,以密启白希烈;希烈意遂变,留真卿不遣。朱滔、王武俊、田悦、李纳各遣使诣希烈,上表称臣,劝进,使者拜舞于希烈前,说希烈曰:“朝廷诛灭功臣失信天下都统英武自天功烈盖世已为朝廷所猜忌将有韩白之祸愿亟称尊号使四海臣民知有所归。”希烈召颜真卿示之曰:“今四王遣使见推,不谋而同,太师观此事势, 岂吾独为朝廷所忌无所自容邪!”真卿曰:“此乃四凶,何谓四王!相公不自保功业,为唐忠臣,乃与乱臣贼子相从,求与之同覆灭邪!”希烈不悦,扶真卿出。他日,又与四使同宴,四使曰:“久闻太师重望,今都统将称大号而太师适至,是天以宰相赐都统也。”真卿叱之曰:“何谓宰相!汝知有骂安禄山而死者颜杲卿乎?乃吾兄也。吾年八十,知守节而死耳,岂受汝辈诱胁乎!”四使不敢复言。希烈乃使甲士十人守真卿于馆舍,掘坎于庭,云欲坑之,真卿怡然,见希烈曰:“死生已定,何必多端!亟以一剑相与,岂不快公心事邪!”希烈乃谢之。丁酉,荆南节度使张伯仪与淮宁兵战于安州,官军大败,伯仪仅以身免,亡其所持节。希烈使人以其节及俘馘[注]示颜真卿;真卿号恸投地,绝而复苏,自是不复与人言。(选自《资治通鉴·唐纪》,有删改)[注]馘(guó):古代战争中割掉敌人的左耳计数献功。也指上述情况割下的左耳。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朝廷诛灭/功臣失信天下/都统英武自天/功烈盖世/已为朝廷所猜忌/将有韩白之祸/愿亟称尊号使四海/臣民知有所归B.朝廷诛灭功臣/失信天下/都统英武/自天功烈盖世/已为朝廷所猜忌/将有韩白之祸/愿亟称尊号使四海/臣民知有所归C.朝廷诛灭功臣/失信天下/都统英武自天/功烈盖世/已为朝廷所猜忌/将有韩白之祸/愿亟称尊号/使四海臣民知有所归D.朝廷诛灭/功臣失信天下/都统英武/自天功烈盖世/已为朝廷所猜忌/将有韩白之祸/愿亟称尊号/使四海臣民知有所归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军旅,指军队,后引申为指有关军队及军队作战的事情。文中便是军队作战之义。B.家庙,指儒家为祖先立的庙。古时有官爵者才能建家庙,作为祭祀祖先的场所。C.拜舞,指跪拜与舞蹈,下跪叩首之后舞蹈而退,这是古代朝拜的一种礼节。D.持节,指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执符节以为凭证,也可指官名。文中便是后者之义。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希烈依仗立过军功,骄傲自大,目中无人,朝中将佐没人敢去规劝和阻止他,卢杞便向德宗推荐了颜真卿,德宗同意了卢杞的建议。B.颜真卿去许州李希烈处传达圣意,满朝大臣觉得他此行凶多吉少,都大惊失色。郑叔则和李勉劝告他暂留东都,颜真卿未听,毅然前往。C.朱滔、王武俊、田悦、李纳等分别派遣使者到李希烈处,劝他称帝,李希烈洋洋自得地让颜真卿看这些使者,遭到了颜真卿的斥责。D.张伯仪的朝廷大军与李希烈的怀宁军作战,大败而还。李希烈叫人把张伯仪的旌节以及被俘士兵的左耳给颜真卿看,颜真卿看后悲痛欲绝。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希烈遽以身蔽之,麾众令退,馆真卿而礼之。(4分) (2)死生已定,何必多端!亟以一剑相与,岂不快公心事邪!(4分)14.朱滔、王武俊、田悦、李纳分别派遣的四位使者劝颜真卿投靠李希烈并做其宰相,颜真卿是如何痛斥他们的?请简要概括。(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渔 家 傲朱 服①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恋树湿花飞不起,愁无比,和春付与东流水。九十光阴能有几?金龟②解尽留无计。寄语东阳沽酒市,拚一醉,而今乐事他年泪。[注]①朱服,字行中,湖州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北宋熙宁六年(1073)进士。《全宋词》存其词一首,格调凄怆。②金龟:唐三品以上官员佩金龟,李白《对酒忆贺监》诗序记,贺知章曾解下金龟,“换酒为乐”,以酬李白。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篇两句,词人选取纤雨、细风、柳烟等典型意象,描绘出一幅绿暗红稀的暮春景象。B.“金龟解尽留无计”一句用贺知章解金龟酬李白的典故,表达了词人欲挽留友人而不得的伤感。C.“而今乐事他年泪”一方面写今日买醉春风里的快乐,一方面借想象表达将来追思今日之乐而不可再得的悲哀,一意化两。D.全词上篇着意写景,景中寓情;下篇着意抒情,感叹时光易逝,产生不如及时行乐的思绪。16.朱服“恋树湿花飞不起”一句,广受后世称道,请联系上下文,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归园田居》(其一)中,“  ▲  ,  ▲  ”运用对偶和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诗人身在宦海却心系田园的心情。 (2)儒道两家都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与荀子《劝学》中“  ▲  ,  ▲  ”表达的意思是相同的。 (3)酒在古人的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杜甫《登高》和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到酒的句子分别是“  ▲  ”和“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春分之后,油菜花踮着脚尖儿一个劲往上蹿,几天工夫就把我们小孩子压了下去。油菜花耀武扬威,把金脸蛋玉脖子翘得高高的,早已把小辫子一样的土路吞没了,当然也把半大不小的我们吞没了。春天的河岸上,泥塘子    ,到处都是,不稀罕!如果走在油菜花海中,看不见泥塘子,同样可以玩斗草的游戏。那就按照铲锹落地的形状, 比试点子的大小。点子大小当然是人为规定的。铲锹在花海中翻着跟头,不停地变换着各种姿势,或立或躺,或坐或侧。叮叮当当,银光四闪!金嗓子的紫燕不仅被吸引过来了,而且银嗓子的蜜蜂也被吸引过来了,就连花枝招展的彩蝴蝶也吸引过来了!此刻,输赢已失去了意义,斗草的过程就是快乐!即便有人输光了也    ,大家会    帮他铲些盐巴草凑凑数,但猪不吃的石灰草是万万不可充数的!归途中,满载着青草的泥香,背负着一面铜锣似的太阳,大家叽叽喳喳,仍然    ,变着花样玩斗草的游戏。每人手里握着一把青草,背在身后,让对方猜草的名字,猜中了,不费一点儿力气,一把青草就归了你,多有意思!我叫一声“麦娘娘”,你喊一声“狗尾巴”,一阵阵惊叹和一个个青草的芳名叮叮当当撒了一路。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俯拾即是  不以为然  齐心协力  甘之如饴B.星罗棋布不以为意齐心协力乐此不疲C.星罗棋布不以为意同舟共济甘之如饴D.俯拾即是不以为然同舟共济乐此不疲19.请指出画波浪线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五代两宋的花鸟画既有院体的工笔重彩,又有文人的水墨写意。院体以宫廷画院为中心,展开了画院内外以画工为主的群体创作,画风以工笔重彩为主,  ①  ,为后世所不及。水墨花鸟写意画则以文人的参与为主,常见梅、兰、竹、水仙等题材,开启了后代文人写意画的先声。肇始期有两大画派:  ②  ,以黄荃父子为代表;一是水墨写意的画风,以徐熙为先导,画史称为“徐黄异体”。西蜀黄荃父子作为宫廷画家,以工笔重彩画奇花珍禽,  ③  ,因而称其为“黄家富贵”,传世作品有《写生珍禽图》,其后有赵佶、赵孟、吕纪等人继承。南唐徐熙为江湖处士,用水墨淡彩画汀花水鸟,有野逸的韵致,称其为“徐熙野逸”,作品有《雪竹图》,之后王渊、张中、徐渭、朱耷、齐白石等皆属此派。 21.下列句中引号的作用与画线句中引号的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A.“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B.要做这种手术,首先要有心脏,但是目前心脏“供不应求”,许多病人因此失去了治疗的机会。C.江南是“鱼米之乡”,雨水充足,河流多,利于水稻种植和水产养殖。D.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30余万件包裹,32万公里,零差评、零投诉、零安全事故,这是京东物流快递小哥宋学文从业以来创造的业绩。一辆车、一部手机,接单、发货、配送……日复一日,来去匆匆却风雨无阻。11年时光,宋学文从一名普通的快递配送员成长为“最美快递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二十大党代表。对未来,宋学文表示要多学习、思考、总结,“我要以高标准完成每一单快递配送,在平凡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党的二十大代表中,还有很多像宋学文一样在平凡岗位上干出不凡业绩的基层工作者。请结合材料,联系现实,写一篇议论文,表达你对“平凡”的认识和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江苏省百校联考高一年级12月份阶段检测语文试卷参考答案1.C(C项内容见材料一第六段。强加因果)2.D(A项见材料一第四段,“其实都是对的”表述不准确。B项见材料一第六段,原文“很可能因此获得了大众青睐,造成了异于主流教材版本的‘集体错觉’”。C项见材料二第一段,“就是中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延伸”表述不准确)3.D(是统治阶级改后宣扬愚民权术的名言)4.①语言文明流变是语言文字在社会的正常变迁中,(1分)②不断参与语言流变的进程,(1分)③在被广泛运用的过程中加速变化,(1分)④以适应新的语言习惯的现象。(1分)5.①中华文化文脉悠长,经过历朝历代大范围地抄录、转载、著录,同一文献在不同典籍中可能存在不小的差异。②《孟子》在后世不断地被人们广泛应用,不断参与到语言流变的进程中,是语言流变的产物。③“斯人”获得大众青睐,是文化变迁的大众民意选择。④对“斯”“是”的辨析,是考据传统的继承,也是求是精神的传承。(每点1分)6.B(A项原因分析错误。徐老先生不安的原因还包括同道们的不满。且管理不力文中无据。C项“可惜对王大的抗压能力估计不足,最终酿成悲剧”原文支撑不够,理解层面较为简单。D项王大班子的弟兄们在排斧挑战中败下阵来,有技艺不高的原因,也有自立门户的因素。王大班子的“弟兄们”更多是惭愧手艺不如徐家班子)7.A(“顺叙的手法”有误,运用插叙手法)8.①左右为难,矛盾纠结,(2分)(如写“心理压力大,惴惴不安”给1分)既有愧疚的感觉,又怕败下阵来无法立足。②心怀侥幸,希望求和,(2分)主动去对岸抱拳作揖求和。③心如死灰,沮丧绝望,(2分)(如写“心情沉重”给1分)求和失败心死,手腕断了绝望。9.①王大前后状态的对比:从意气风发自立门户到自断手腕心灰意冷,体现了挑战传统价值的失败结局。②不同人对王大态度的对比:对王大自立门户一事,徐老先生虽舍不得但积极鼓励支持,徐家班子的其他弟子对他及家人辱骂、歧视、打压,表现了挑战者承受压力之大。③徐老先生的弟子不同选择的对比:有人自立门户,有人不肯离群,反映了勇于挑战传统之难。④环境氛围的对比:之前看大戏似的围观时场面热闹,现在断肠痛哭时氛围凄凉,暗示了传统行业发展乏力的结局。(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得满分,意思答对即可)10.C(“失信天下”的主语应是朝廷,而非功臣,可排除A项和D项;“都统英武自天”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自天”是用来修饰“英武”的,指李希烈的英武是上天赐予的,“功烈盖世”则是劝李希烈称帝的另一个原因,可排除B项。“使四海臣民知有所归”表目的,中间不可断开)11.D(文中指符节) 12.B(“郑叔则和李勉劝告他暂留东都”错误。根据原文“郑叔则曰:‘往必不免,宜少留,须后命。’……李勉表言:‘失一元老,为国家羞,请留之。’又使人邀真卿,不及。”可知,郑叔则是劝告颜真卿,而李勉是上表劝谏皇帝并派人阻截颜真卿)13.(1)李希烈急忙用自己的身体挡住颜真卿,挥手命令众人退下,将颜真卿安置在馆舍中并以礼相待。(“遽”“麾”“馆”“礼”各1分)(2)既然我的生死已经决定,何必要那么多花样呢!赶快一剑砍死我,不是使你心中更痛快些吗!(“亟”“相”“快”各1分,句意通顺1分)14.①将自己和哥哥颜杲卿类比,表明自己不畏生死的态度;②要保持晚年的气节,不受他人的威胁利诱。(答出一点得1分,两点得3分,意思答对即可)【参考译文】德宗向卢杞询问计策,卢杞回答说:“李希烈是一员年轻骁勇的将领,仗恃着立了军功,骄横简慢,将佐无一人敢规劝和阻止他;假如能够选出一位温文尔雅的朝廷重臣,奉旨前去宣示圣上的恩泽,向李希烈讲清逆为祸、顺为福的道理,李希烈一定能够洗心革面,幡然悔过,可以不用兴师动众而使他归服。颜真卿是玄宗、肃宗、代宗三朝老臣,名声为海内所推重,人人都信服他,真是出使的最好人选!”德宗认为有理。甲午(十七日),德宗命令颜真卿到许州安抚李希烈。诏书颁下,举朝大惊失色。颜真卿乘驿车来到东都洛阳,郑叔则说:“若是前往,一定不能幸免,最好是稍作逗留,等待尔后发来的命令。”颜真卿说:“这是皇上的命令啊,我能躲避到哪里去呢!”于是出发了。李勉上表说:“丧失一位元老,乃是朝廷的羞辱,请将颜真卿留下来吧。”李勉又让人拦截颜真卿,但没有赶上他。颜真卿给他儿子去信,只命他“供奉家庙,抚育孤子”罢了。来到许州,颜真卿准备宣布诏旨,李希烈让他的养子千余人环绕着他谩骂,还拔出刀剑向他比画着,作出要将他细割吞食的架势;颜真卿脚不移动,脸不变色。李希烈急忙用自己的身体挡住颜真卿,挥手命令众人退下,将颜真卿安置在馆舍中并以礼相待。李希烈打算将颜真卿放回去,正值李元平在座,颜真卿责备了他,李元平惭愧地站起来,以密信向李希烈提出建议;于是李希烈改变了主意,把颜真卿留下,不让他回去。朱滔、王武俊、田悦、李纳各自派遣使者到李希烈处,上表称臣,劝他称帝,使者们在李希烈面前行拜舞礼,劝李希烈说:“朝廷杀害有功之臣,对天下言而无信。都统英明威武,得自天授,功业压倒当世,已经遭到朝廷的猜忌,将有如韩信、白起被害的大祸。希望都统早称皇帝尊号,使全国的臣民知道有所归依。”李希烈叫来颜真卿,让他看四镇派来的使者,并说:“现在冀、魏、赵、齐四王派遣使者推戴我,不谋而合,太师看看这事态时势,难道我会因朝廷猜忌而无地自容吗?”颜真卿说:“这四人乃是四凶,怎么叫四王!你不肯自保所建树的功劳业绩,做唐朝的忠臣,反而与乱臣贼子相互追随,是要和他们一齐覆灭吗?”李希烈心中不快,将颜真卿扶了出去。另一天,颜真卿又与四镇的使者一起参加宴会,四镇的使者说:“早就听说太师崇高威望,现在都统就要称帝号,而太师恰好到来,这是上天把宰相赐给都统啊。”颜真卿大声呵斥四镇使者说:“说什么宰相!你们知道有个痛骂安禄山而死的颜杲卿吗?他便是我的哥哥。我已经八十岁了,只知道恪守晚节而死,难道会受你们的引诱胁迫吗!”四镇使者不敢再说话了。于是李希烈让甲士十人在馆舍中看守颜真卿,在庭院中挖了一个坑穴,说是准备活埋他,颜真卿神色安然,见李希烈说:“既然我的生死已经决定,何必要那么多花样呢!赶快一剑砍死我,不是使你心中更痛快些吗!”于是李希烈向他道歉。丁酉(二十日),荆南节度使张伯仪与淮宁兵在安州交战,官军大败,张伯仪仅自身幸免于难,还失去了所持节度使的旌节。李希烈叫人把张伯仪的旌节以及被俘士兵的左耳给颜真卿看;颜真卿痛哭扑地,气绝而复苏,从此不再与人讲话。15.B(结合上句“九十光阴能有几”,这里的“留无计”是指留不住这九十日的短暂春光,而不是挽留友人而不得)16.①“恋”字用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赋落花以深情,落花有离树之愁,人也有惜春之情。(1分)②借景抒情,(1分)借湿花恋树寄寓人的恋春之情。(1分)③结构上,“湿”字既照应上文“小雨”,又启示下文“飞不起”。(2分)17.(1)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2)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3)潦倒新停浊酒杯 一尊还酹江月(每空1分,多字、漏字、错字等均不得分) 18.B(星罗棋布:像天空中的星星和棋盘上的棋子那样分布着。形容数量很多,分布很广。俯拾即是:一弯腰就可捡得到,到处都是。形容数量很多且容易得到。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不以为意:指不把它放在心上。齐心协力:形容思想认识一致,为了一个目标而共同努力。同舟共济:比喻在困难的环境中同心协力,战胜困难。乐此不疲:乐于做某件事而不感觉疲倦。甘之如饴:感到像吃糖那样甜。表示甘愿承受艰难、痛苦)19.该句使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2分)将油菜花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油菜花的繁茂高大、生机勃勃。(1分)将小路比作“小辫子”,生动形象地写出路的狭窄细长,更加衬托出油菜花的繁盛高大。(1分)20.不仅金嗓子的紫燕被吸引过来了,而且银嗓子的蜜蜂也被吸引过来了,就连花枝招展的彩蝴蝶也被吸引过来了!(“不仅”提到句子前面2分,“被”2分)21.C(文中引号作用是特定称谓。A项为引用;B项为强调;C项为特定称谓;D项为反语)22.①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写出“成就”得2分) ②一是工笔重彩的画风(句式1分,“工笔重彩”1分) ③有富贵的气象(写出“富贵”得2分)23.【写作提示】一、审题立意1.材料理解材料第一段叙述快递小哥宋学文在平凡岗位上干出不凡业绩的先进事迹。第二段概述在平凡岗位上干出不凡业绩的基层工作者。2.立意参考普通人在平凡岗位上能够实现不凡的人生价值。把每一项平凡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平凡的人可以获得不平凡的人生。平凡的工作可以创造不平凡的业绩。二、评分参考1.54-60分:紧扣“平凡”这一核心关键词,能谈对“平凡”的观察和思考、能论述平凡到不平凡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能结合当今时代生活;作者对“平凡”有独到理解、层次清晰、选材精当、论述有力、语言有特色的,体现新时代青年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担当。2.48-53分:紧扣“平凡”这一核心关键词,能谈对“平凡”的观察和思考、能论述平凡到不平凡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能结合当今时代生活。文章观点明确,层次清晰,选材恰当,论述充分,语言通顺,有新时代青年的主体意识。3.43-47分:围绕“平凡”这一核心关键词行文,能结合时代生活论述平凡到不平凡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文章结构基本完整,选材基本恰当,语言基本通顺。4.39-42分:围绕“平凡”这一核心关键词行文,但行文重点落在怎么实现从平凡到不平凡的人生,文章主体转而谈坚持、努力、奋斗、踏实等;或不会议论,罗列事例,以叙代议;或结构不明晰,选材不太恰当,语言不太通顺,有错别字。5.36-38分:文章首尾扣住“平凡”,但主体部分偏离“平凡”,如写“每个人都了不起”“每个人都是英雄”“我很重要”等。6.36分以下:①完全脱离关键词“平凡”,另起炉灶;②仿作套作,抄袭;③价值观明显错误。7.没有标题扣2分,书写卷面视情况可加减1-3分;未完篇(不足600字即视为未完篇)的不超过35分,字数不足每50字扣1分。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02-18 09:57:08 页数:11
价格:¥1 大小:48.02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