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安徽省六安市皖西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Word版含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9

2/19

剩余1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绝密★启用前皖西中学2021~2022学年度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本试卷共8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材料一:工匠精神如何助力中国成为制造强国?首先需要厘清工匠精神的现代内涵。工匠精神产生于手工艺时代。先秦时期,《周礼·考工记》曾对工匠的工作有这样的描述:“审曲面势,以饬五材,以辨民器,谓之百工。”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手艺是一种谋生的技能。工匠们结合生产生活实践,创造性地发明了各种生活器皿与生产工具,使各种材料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在使用工匠所制造的器具时,人们能通过这些器具感受到匠心独运的高超技艺,体味到这种匠心之中所包含的生活大智慧。这只是传统的“手工匠”精神,现代工匠精神需要手工技艺与现代科技的有机融合,小至瑞士手表,大至波音飞机,都是传统手工和现代机械技术相得益彰的结晶。在波音生产线上,大量工作主要由人工完成,因为机械流水线保证不了零件高精装配。然而,这只是手工技术和现代科技的初级整合。实现手工和现代科技有机融合,需要更高层次的科技突破。例如,苹果公司iMac支撑架、iPod后盖的高精需求,全世界仅有日本小林研业的纯手工打磨能满足,但产量有限。苹果公司视频记录手工打磨全过程,精密分析手工操作精髓,将结果用于改进机械加工技术,成功实现了机产。真正的工匠精神渴求富创意、有创见、敢创新的匠人,只有在“创”中才能成就这样的匠人。“创”者,从仓从刀,敢于对既有知识仓库内的成果大刀阔斧地改造,这是现代工匠精神应有之意。最近,在美国著名众筹网站Indiegogo上,有一个中国项目Czur扫描仪首发即筹得近百万美元。Czur重新定义了扫描仪,可自动“抚平”卷曲纸张、清除手印、切除白边,可扫描3D物体、变身视频展示台,还能自动连接高速Wi—Fi传输。这种扫描仪跟手工技术 完全不搭界,但无疑是现代工匠精神的完美诠释。通过对扫描仪技术性能的极致开发,完成智能扫描仪的华丽转身,这是只有会思想的芦苇才能完成的任务。如果他们只管鞠躬尽瘁、任劳任怨地在既有技术路线上精益求精,没有批判、创新,那远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工匠精神。“匠”在字形上可以理解为:在有限空间内斤斤计较。工匠精神需要斤斤计较,不仅计较品质、手工技艺的炉火纯青,更要计较手工与科技的相互增益,计较富创意、有创见、敢创新思想的诞生。倘若我们仍是认为鼓励工匠精神是鼓励人人安心做忙碌的陀螺,这不仅极易误导人们,也不利于工匠精神文化的发扬光大。(摘编自刘艳琼《“人技共进”诠释现代工匠精神》)材料二:当下,在中国发展智慧产业、向产业链高端攀升的关键阶段,我们需要关注和重构支撑工匠精神的文化体系。如果没有建立起这种文化体系,中国制造业就无法转型升级,无法从一个制造大国顺利地走向全球制造强国。建设支撑工匠精神的行为文化。要鼓励消费者的“挑剔”行为。美国管理学家波特指出,消费者近似于苛刻的“挑剔”行为,是日本厂商改进产品质量的重要外在力量。因此,马马虎虎、过得去就行的消费行为,其实是纵容厂商在构建工匠精神上的不作为。建设支撑工匠精神的管理文化。国人的工匠精神不足,一个重要的表现是把聪明劲用在了“灵活性”上面,经常对应该遵守的程序和规则采取变通的处理方法,比如对应该严格遵守的加工操作程序和步骤,不是一丝不苟地按部就班,而是“灵活地”跳跃处理。很难想象,这种“不守纪律”和程序的工作态度,可以生产出德国那种高精尖质量的产品。很多时候,固守某种程序,看起来是傻,其实是精明。因此,企业应当在管理方法上处理好“灵活度”与“守纪律”的关系。建设支撑工匠精神的制度文化。工匠精神的确立,主要取决于政府对市场体系的制度规范和管理要求。如果市场秩序混乱,就没有人会愿意去精益求精。例如,如果政府对市场中侵犯知识产权的情况不处理,假货制造与销售得不到应有的处罚,就等于变相地放纵这类行为,最后出现劣币驱逐良币。因此,为了给具有工匠精神的企业创造生存的土壤,鼓励技术创新和提高产品质量,政府必须严格地监管市场竞争者,惩罚造假、侵犯知识产权等不法行为,尽快形成政府、企业、社会的合力,形成制假必重罚的制度。工匠精神的价值观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形态,它需要在长期的价值激励中慢慢形成。让工人技师有崇高的地位及不菲的身价,是鼓励实体经济复苏、抑制社会浮躁、恢复崇尚实业和技术技能风气的开始。如果我们的社会能够共同致力于建构工匠精神的文化体系,我们的企业在全球竞争中应该就是战无不胜的,那时应该就是中国跨国企业屹立于世界之林的时刻。(摘编自刘志彪相关文章) 材料三:冈野信雄,日本神户的小工匠,30多年来只做一件事:旧书修复。在别人看来,这件事实在枯燥无味,而冈野信雄乐此不疲,最后做出了奇迹:任何污损严重、破烂不堪的旧书,只要经过他的手即光复如新,就像被施了魔法。在日本,类似冈野信雄这样的工匠灿若繁星,竹艺、金属网编、蓝染、铁器等,许多行业都存在一批对自己的工作有着近乎神经质般追求的匠人。他们对自己的产品几近苛刻,对自己的工作从无厌倦并永远追求尽善尽美。如果任凭质量不好的产品流通到市面上,这些日本工匠(多称“职人”)会将之看成一种耻辱,与收获多少金钱无关。德国制造最值得信赖。他们制定的标准严谨,甚至苛刻,他们对细节的固执早已成为习惯。即使一支铅笔、一把餐勺,也都彰显着细腻的心思、独到的创意和恒久的品质。很多人都梦想成就百年品牌,但百年品牌的打造需要全力以赴:对每一处细节的关注、对目标达成的坚持、对科技创新的执着以及对消费者需求的洞察。众多德国百年品牌凭借精益品质在各自领域一骑绝尘的同时,更以创新的实践为行业带来深远的影响。这就是工匠精神最完美的诠释,也是基业长青唯一的道路。培养工匠精神,是从孩子就开始的。你可以感受到他们快乐的心灵对未来的憧憬,他们的想象力没有被世俗的东西破坏和束缚。孩子从小没有被染上功利心,长大成人以后,无论从事的工作是什么,他们都会倾注精力,认真做好,而不会以功利之心去衡量这份工作是让他卑微还是能够在人前炫耀。这不正是培养工匠精神的土壤吗?(摘编自时寒冰《中国怎样才能培养出工匠精神》)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工匠精神诞生于手工艺时代,《周礼·考工记》对此已有了明确的记载。B.现代化的工匠精神不追求手工至尊,只需加大科学技术的投入和研究。C.从“创”和“匠”字形的角度来理解,工匠精神要求匠人们要敢于创新。D.在平凡的岗位上墨守前人的智慧,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工匠精神。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先秦时期工匠在制造器皿用具时的高超技艺与智慧,体现了“手工匠”精神。B.Czur扫描仪项目因为体现了对既有技术专注精进的追求,所以得到了认可。C.工匠精神的培养应该从孩童时期开始,要努力专注细节、追求完美、精益求精。D.材料一和材料三从不同角度对“工匠精神”进行深入分析,有很强的现实意义。3.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苛刻与挑剔,可以从客观上促进企业追求工匠精神。B.摒弃国人灵活跳跃的思维方式和做事方式,就能提升我国现代工匠精神。C.政府需要联合企业、社会等多方面力量,加强对市场秩序的规范和监管。D.对工人技师施行年薪制、股权制、期权制,能够激励社会崇尚工匠精神。 4.达到“卓越”应具备哪些品质?请结合材料三的事例简要概括。5.现代工匠精神将怎样推动中国成为制造强国?请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说明。【答案】1.C2.B3.B4.①掌握优秀的工艺技能。②追求尽善尽美。③执着于工匠的名誉。④坚守苛刻的标准。⑤关注细节。⑥坚持达成目标。⑦执着于科技创新。5.(1)从微观而言,即工匠自身角度:①工匠们要有鞠躬尽瘁、任劳任怨、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②还要具有敢于质疑、批判,大胆突破、创新的魄力精神。③思想观念不要只追求灵活性,还要脚踏实地遵守纪律,要肯于钻研,不屈不挠坚忍不拔吃苦耐劳恪尽职守,追求质量,讲求“高精尖”。④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学识和素养,练就高技能高水平,淡泊名利甘于奉献。(2)从国家层面而言,要给工匠创造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和保障措施等:①建设支撑工匠精神的行为文化。②建设支撑工匠精神的管理文化。③建设支撑工匠精神的制度文化。④给予工匠们大力的经济支撑。【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A.“《周礼·考工记》对此已有了明确的记载”表述错误。根据原文“工匠精神产生于手工艺时代。先秦时期,《周礼·考工记》曾对工匠的工作有这样的描述”“这只是传统的‘手工匠’精神;现代工匠精神需要手工技艺与现代科技的有机融合”可知,《周礼·考工记》中对于工匠精神的描述仅限于“手工匠”精神,缺少“与现代科技的有机融合”,现代所言的“工匠精神”应该两方面兼具。B.“现代化的工匠精神不追求手工至尊,只需加大科学技术的投入和研究”说法错误。根据原文“现代工匠精神需要手工技艺与现代科技的有机融合”可知,该选项表述过于绝对,不符合文意。D.“在平凡的岗位上墨守前人的智慧,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工匠精神”表述错误。根据原文“工匠精神需要斤斤计较……也不利于工匠精神文化的发扬光大”“如果他们只管 鞠躬尽瘁、任劳任怨地在既有技术路线上精益求精,没有批判、创新,那远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工匠精神”可知,D项曲解文意。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内容,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B.“因为体现了对既有技术专注精进的追求”错误。原文说的是“这种扫描仪跟手工技术完全不搭界,但无疑是现代工匠精神的完美诠释。通过对扫描仪技术性能的极致开发,完成智能扫描仪的华丽转身,这是只有会思想的芦苇才能完成的任务”,因此其并非“对既有技术专注精进的追求”,而是勇于突破创新。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进行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B.“摒弃国人灵活跳跃的思维方式和做事方式,就能提升我国现代工匠精神”说法绝对。原文说的是“建设支撑工匠精神的管理文化。国人的工匠精神不足,一个重要的表现是把聪明劲用在了‘灵活性’上面,经常对应该遵守的程序和规则采取变通的处理方法,比如对应该严格遵守的加工操作程序和步骤,不是一丝不苟地按部就班,而是‘灵活地’跳跃处理”,可见“摒弃国人灵活跳跃的思维方式和做事方式”能弥补国人的工匠精神不足,“就能提升我国现代工匠精神”之说过于绝对。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材料三分别列举了日本和德国的事例,以冈野信雄为例,指出日本工匠“对自己的工作有着近乎神经质般追求”“他们对自己的产品几近苛刻,对自己的工作从无厌倦并永远追求尽善尽美”“如果任凭……金钱无关”;又以德国制造业为例,指出德国工匠“制定的标准严谨,甚至苛刻,他们对细节的固执早已成为习惯”“对每一处细节的关注、对目标达成的坚持、对科技创新的执着”。依据这些信息概括作答即可。【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从工匠自身而言:根据材料一第3段以及“如果他们只管鞠躬尽瘁、任劳任怨地在既有技术路线上精益求精,没有批判、创新,那远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工匠精神”;材料二“比如对应该严格遵守的加工操作程序和步骤,不是一丝不苟地按部就班,而是‘灵活地’跳跃处理……处理好‘灵活度’与‘守纪律’的关系”“让工人技师有崇高的地位及不菲的身价,是鼓励实体经济复苏、抑制社会浮躁、恢复崇尚实业和技术技能风气的开始”,可以概括出第 (1)点。从国家层面而言,要给工匠创造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和保障措施等。根据材料二“如果我们的社会能够共同致力于建构工匠精神的文化体系,我们的企业在全球竞争中应该就是战无不胜的,那时应该就是中国跨国企业屹立于世界之林的时刻”“企业应当在管理方法上处理好‘灵活度’与‘守纪律’的关系”“工匠精神的价值观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形态,它需要在长期的价值激励中慢慢形成”等内容,可以概括出第(2)点。(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崇文书店梁晓声孙赶超开车来到新区,后备厢装了一个大果篮,说要把周秉昆拉到市立一院去。邵敬文感冒后转成肺炎,住院了。“你外甥女周玥不知从哪儿听说到的。因为老邵是你朋友,她觉得应该告诉你,特意让我开她这辆宝马车来接你。”那是周秉昆平生第一次坐上了宝马车。老邵说,他是因为到秉昆家那天出了两次汗,回到家里冲澡时热水器又出了毛病,结果被凉水一激感冒了。秉昆说:“老邵,书店的事太对不起你了。”老邵说:“你没有什么对不起我的,是中国人太对不起书店了。中国都快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了,哪一个阶层的人生活水平都提高了,中国人的阅读率在世界上排名却非常靠后。”秉昆说:“水自流所以才希望能为这个时代做件好事。”老邵叹道:“世负斯人,世负斯人,他死前的愿望是好的。”赶超也说:“人各有命,许多人一死,连儿女都不念叨。他死了,还有你俩这么念叨,命不错了。”崇文书店里里外外早在“五一节”前就改造成肯德基店了。“五一节”却没有什么动作,到了“六一”那天才开张,场面煞是热闹,祝贺的花篮摆满了门两侧的人行道。他们请了几位乐手演奏世界名曲,其中一位吹小号的还是俄罗斯人。两个人穿着儿童剧中公鸡和母鸡的演出服站在门前边舞边唱:“肯德基,美国鸡,小朋友们喜欢的鸡……”肯德基店里的服务员姑娘们一个个头戴着鸡头帽,短裙后边是彩色鸡尾。因为是儿童节,店面所处的位置正是到江畔游玩必经之路,还有买三份送一份并可抽奖的促销,开张当天的营业额就有好几万元。第二天早上,周秉昆正在洗脸,听到郑娟兴奋地喊他:“秉昆,快来看!”电视新闻中,唐向阳正在现场接受记者采访。记者问他,公司是怎么决定开肯德基店的? 唐向阳说,正是在他力主之下决定的。记者问,他在肯德基店中有股份吗?他说有,公司鼓励员工入股。记者问,这条街上唯一的一家书店消失了,他是否感到有点儿遗憾?唐向阳反问:“如果你面临两种投资抉择,一种是月月赔钱,年年赔钱;另一种则月月盈利,年年盈利,你力主选择后者,你会遗憾吗?”年轻的女记者一时语塞。他又反问:“像你们这种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大学一毕业都不怎么再读书了,还指望谁喜欢读书呢?”记者终于憋出了一个问题:“照您这么说,书店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他说:“什么时候读书人口多了,实体书店当然就会多起来。网上购书只不过是购书,逛书店却会对人有更好的文化熏陶,这种熏陶是网上购书没法比的。将书店改成肯德基店不费什么事,反过来也一样。等中国的读书人口多了,我会力主将肯德基店改成书店,并且还会入股。”郑娟评论说:“向阳真有眼光,没想到他还这么会说。”秉昆一语未发,转身又去洗脸。他没想到唐向阳那么会说。因为唐向阳亲口承认,把书店改成肯德基店是其力主的结果,秉昆连续多日心情不好。(节选自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人世间》,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思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周秉昆对邵敬文、水自流心怀愧疚,一是因为老邵为了书店的事奔波而患上肺炎,二是因为没有实现水自流的遗愿。B.“中国人太对不起书店了”有嘲讽口吻与调侃情绪,夹杂着些许失望,表达了老邵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对市场经济的彻底否定。C.唐向阳将崇文书店改造成肯德基店之后,与周秉昆的裂痕进一步增大,两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明显出现了分歧。D.本文善于挖掘周秉昆、邵敬文等人身上所闪现的正直善良和情义担当,表现人物好的一面,体现了作者“好人文化观”的深厚内涵。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采用平民视角,不要花招,如实呈现百姓的日常生活和情感,围绕崇文书店的改造命运展开故事情节,颇具现实主义色彩。B.本文主要运用语言描写、场面描写等方法塑造周秉昆、邵敬文、孙赶超等人物的形象,他们的形象闪烁出人性真善美的光亮。C.本文遵循美丑对照原则,将孙赶超、水自流这些高尚的读书人与唐向阳、郑娟这样的市 侩的利益至上者进行对比,凸显了主题。D.本文语言平实质朴,选用平常的字眼直接陈述,显得真切,平易近人,不追求词藻的华丽,与《平凡的世界》有某种相通的地方。8.文中描写了崇文书店改造成肯德基店开业时的热闹场景,试分析这一场景的作用。9.郑娟评价唐向阳将书店改成肯德基店真有眼光,而周秉昆一语未发,且连续多日心情不好。夫妻二人为何观点不同?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答案】6.B7.C8.①营造意境,刻意渲染喜庆气氛,通过小场景体现大环境,展现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人间世相。②推动情节发展,引出下文唐向阳接受采访,烘托人物情感,反衬出周秉坤、老邵的悲凉心情。③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思想,让周秉坤、唐向阳等人在一定环境中真实地展开活动。④暗示主题,将作者的倾向在具体的场面描写中自然流露出来。9.①郑娟认为唐向阳口齿伶俐,能说会道,投资抉择英明,迅速盈利,顺应了市场经济大潮。②而周秉昆价值取向不同,认为开书店是为这个时代做件好事,书店自有它存在的意义,功德无量,极力想让这条街上唯一的一家书店不要消失。③他为没能实现水自流的遗愿、老邵的心愿而伤感,同时,也为昔日好友唐向阳的思想变化而心生不满且失望。【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小说思想内容的能力。B.“对现实强烈不满,对实行市场的彻底否定”言过其实,从文中来看,老邵的话是在抱怨中国人不爱读书这一现象,与实行“市场经济”无关。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鉴赏艺术特点的能力。C.“遵循美丑对照原则……将孙赶超、水自流这些高尚的读书人与唐向阳、郑娟这样的市侩的利益至上者进行对比,凸显了主题”分析错误,孙赶超、水自流并非高尚的读书人,唐向阳、郑娟也算不上利益至上的市侩,谈不上进行美丑对照,体现的是思想观念的不同,并非是进行美丑对照。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首先分析场景的特点,然后从氛围渲染、情节推动、形象塑造、主题暗示等方面分析作用。先看崇文书店改造成的肯德基店开业时的热闹场景在氛围渲染上的作用,从文中来看,崇文书店改造成肯德基店,“六一”那天才开张,场面煞是热闹。这一场面描写,既渲染喜 庆气氛,又能展现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人间世相。为人物(唐向阳)的出场制造了氛围。然后分析情节推动上的作用,这样一个热闹的场面,自然引起了媒体的采访报道,从而引出下文唐向阳接受采访,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接着分析形象塑造烘托方面的作用,可以烘托人物情感,反衬出周秉昆、老邵的悲凉心情。把人物置于复杂的矛盾冲突中,有助于塑造人物形象,对于把崇文书店改造成肯德基快餐店这件事来说,唐向阳、周秉坤等人的想法是不同的,这一场面描写,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思想。最后分析主题方面的作用。作者通过改造后的肯德基店“六一”开业的热闹场面描写,渲染喜庆气氛,意味着这条街区唯一一家书店的消失,字里行间表现了作者的担忧,深化了主题。【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结合全文分析可知,对于崇文书店改造成肯德基店,唐向阳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那番话,既把自己力主改造的事实说出来,又用花言巧语搪塞外界的质疑。郑娟称赞唐向阳不但会投资,使企业迅速盈利,还能说会道,是单纯从企业盈利的角度考虑的。而周秉坤对此却一言不发,闷闷不乐,因为他认为开书店是一件好事,极力想让这条街上唯一的一家书店不要消失。而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他的昔日好友唐向阳的思想变化让他心生不满和失望。同时由上文“水自流所以才希望能为这个时代做件好事”“世负斯人,世负斯人,他死前的愿望是好的”可知,崇文书店改造成肯德基店让水自流的遗愿落空,这让他内心伤感;且唐向阳的变化让周秉昆失望,因而,他多日心情不好。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沉郁顿挫,随时敏捷,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右拾遗。与房琯为布衣交。琯以客董廷兰罢宰相。甫上疏言: “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司亲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乃解。甫谢,且称:“琯宰相子,少自树立为醇儒,有大臣体,时论房琯才堪公辅,陛下果委而相之。观其深念主忧,义形于色,然性失于简。臣叹其功名未就,志气挫衄,觊陛下弃细录大,所以冒死称述,涉近讦激,违忤圣心。陛下赦臣百死,再赐骸骨,天下之幸,非臣独蒙。”然帝自是不甚省录。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会严武节度剑南东、西川,往依焉。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至其家。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尝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亦暴猛外若不为忤中衔之一日欲杀甫及梓州刺史章彝,集吏于门。武将出,冠钩于帘三,左右白其母,奔救得止,独杀彝。武卒,崔旰等乱,甫往来梓、夔间。因客耒阳。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节选自《新唐书·杜甫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尝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亦暴猛外若/不为忤/中衔之/B.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尝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亦暴猛/外若不为忤/中衔之/C.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尝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亦暴猛/外若不为忤/中衔之/D.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尝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亦暴猛外若/不为忤/中衔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飨庙,“飨”通“享”。是指帝王祭祖庙。文中的“飨庙及郊”是指玄宗到城郊祭祖庙。B.六经,指《诗》《书》《礼》《乐》《易》《春秋》。文中“六经”和《师说》中的“六艺”相同。C.省视,指看望父母、尊亲等。文章的“省”和《劝学》“参省”中“省”的含义相同。D.李杜,杜甫年轻时与李白齐名,当时号称为“李杜”。“小李杜”指晚唐诗人李商隐和杜牧。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杜甫很有文才。杜甫虽然没有考中进士,但因为文章写得好,仍然在天宝年间受到皇上的赏识。 B.杜甫仗义执言。杜甫因自幼同房琯就有深交,所以在房琯受牵连被免去宰相职务时,极力救助。C.杜甫时有率性。严武和杜甫是世交,严武对待杜甫很优厚,而杜甫对待严武常有放肆行为。D.杜甫常年漂泊。杜甫年轻时曾游历吴越齐赵,曾经寓居西南天地之间,最后客死在耒阳。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2)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14.简要概括杜甫为什么要替房琯辩驳。【答案】10.C11.C12.B13.(1)李邕对他的才学感到惊奇,先前去见他。(杜甫)参加科举考试落第,困居长安。(2)唐肃宗即位,杜甫疲困衰弱(穿着破旧的衣服)想要从鄜州投奔行在(皇帝的住处),(中途)被寇贼捉住。14.①房琯罪小;②房琯有才能;③房琯深忧君主;④房琯有大义【解析】【分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瞪视”的意思是“瞪着眼”,意思完整,关系紧密,中间不能断开,排除选项BD;“外若”修饰“不为忤”,中间不能断开,排除选项A。故选C。句子翻译:杜甫见严武,有时竟不穿衣服,而性格褊狭放诞,曾经酒醉登上严武床,瞪着眼说:“严挺之竟然有这样的儿子”,严武也是暴躁勇猛的人,表面上看不在意,可是内心恨杜甫。【11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C项,“文章的‘省’和《劝学》‘参省’中‘省’的含义相同”错误,含义不同,《劝学》中“省”指“省察”。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B项,“杜甫因自幼同房琯就有深交”错误,强加因果。由原文“与房琯为布衣交。琯以 客董廷兰罢宰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可知,杜甫和房琯是平民之交,房琯因为受他的门客董延兰(牵累),被罢黜了宰相职务。杜甫上疏说:“罪行小,不应该罢免大臣。”由此可知,原文只是说他们是“平民之交”,并不是“深交”。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赋分点:(1)奇:意动用法,感到……奇怪。不中第:科考落第。困:困居。(2)羸服:疲困衰弱。行在:皇帝的住处。为贼所得:被寇贼捉住。【14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归纳能力。由原文“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可知,杜甫上疏说:“罪行小,不应该罢免大臣。”由此可知,因为房琯罪小;由原文“琯宰相子,少自树立为醇儒,有大臣体,时论房琯才堪公辅,陛下果委而相之”可知,房琯,是宰相的儿子,年轻时就树立远大理想要成为纯儒,有大臣的体器,时人认为房琯有三公之才,陛下果然委以宰相一职,由此可知,房琯有才能;由原文“观其深念主忧,义形于色”可知,我看他深切地为陛下担忧,形色中显出大义,由此可知,房琯深忧君主,有大义。【点睛】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不可凭大意去翻译。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词都落实到译文中去,这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直译为主”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保证达到“字字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最佳方法。“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子、大多数词语,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二是意译为辅,文句通顺。所谓“意译为辅”就是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句通顺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是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考生一定要养成推敲语句的习惯。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修改、润色,适当的进行意译。翻译:杜甫字子美,少时家贫不能够养活自己,旅居于吴、越、齐、赵之地。李邕对他的才学感到惊奇,先前去见他。(杜甫)参加科举考试落第,困居长安。天宝十三年,唐玄宗朝拜献祭于太清宫,祭祀天地和祖宗,杜甫进献了三篇赋。皇上对这几篇赋感到惊奇,让他在集贤院等待诏命,命令宰相考试文辞,提拔为河西尉,杜甫没有接受任职,后来改为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杜甫)多次献上赋和颂(两种文体),于是就自己大力赞扬自己,并且说:“臣的先祖恕、预以来,继承儒学保有官位十一代,等到(祖父)审言时,凭文章显扬于中宗时。臣依赖继承的祖业,从七岁开始写文章,将近四 十年,然而衣不蔽体,常常靠人接济生活,私下里担心会死在荒郊外,还希望皇上同情、怜爱我。如果让臣继承先祖的旧业,改变地位低下的长时间的屈辱,那么臣的著述,即使不足以宣扬六经,极为含蕴深刻、感情抑扬,切合时宜、文思敏捷,可以企望赶得上扬雄、枚皋。有这样的臣子,陛下怎能忍心舍弃呢?”适逢安禄山叛乱,皇上逃入四川,杜甫避乱奔走于泾、渭等三江流域。唐肃宗即位,杜甫疲困衰弱(穿着破旧的衣服)想要从鄜州投奔行在(皇帝的住处),(中途)被寇贼捉住。至德二年,杜甫逃往凤翔拜谒唐肃宗,被授右拾遗的官职。杜甫和房琯是平民之交,房琯因为受他的门客董延兰(牵累),被罢黜了宰相职务。杜甫上疏说:“罪行小,不应该罢免大臣。”唐肃宗大怒,召见三司来质问。宰相张镐说:“如果让杜甫抵罪,这是在断绝言路。”唐肃宗(怒气)才缓解。杜甫谢罪说“房琯,是宰相的儿子,年轻时就树立远大理想要成为纯儒,有大臣的体器,时人认为房琯有三公之才,陛下果然委以宰相一职。我看他深切地为陛下担忧,形色中显出大义,可是他的性情有些傲慢。我感叹他功名没成,志气被挫败,非分地希望陛下您弃小错取大德,所以冒着死罪称述,我直言激怒、违背了圣意。陛下赦免了罪当百死的我,又赐我还乡,这是天下的大幸,不仅我独自蒙受圣恩。”但是皇帝从此很少视察并录用(登记)人才了。当时,杜甫所在的地方到处是盗寇抢掠,而杜甫家眷寓居于鄜州,生活终年艰难贫穷,小儿子甚至被饿死,于是杜甫自身前往鄜州探视。从京城回来,出任华州司功参军一职。适逢严武统辖剑南东西二川兵马,杜甫前往归附他。严武再次统领剑南时,表荐杜甫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严武因为与杜甫是世交老友,对待杜甫非常友好,亲自到杜甫家探望。杜甫见严武,有时竟不穿衣服,而性格褊狭放诞,曾经酒醉登上严武床,瞪着眼说:“严挺之竟然有这样的儿子”,严武也是暴躁勇猛的人,表面上看不在意,可是内心恨杜甫。有一天想要杀杜甫和梓州刺史章彝。将出去的时候,帽子被帘子的钩钩住好几次,左右的人(把这件事)告诉严武的母亲,严武的母亲跑去相救,严武才作罢,只杀了章彝。严武死后,崔旰等作乱,杜甫往来于梓州、夔州之间。于是客居耒阳。当地县令送给他牛肉和白酒,一天大醉后死去,时年五十九。杜甫为人旷达放荡不能自我约束,喜好谈论天下的大事,高谈而不贴合实际。年轻时与李白齐名,当时号称为“李杜”。多次饱尝寇贼作乱的痛苦,坚持自己的气节不被玷污,作诗歌,感伤世事同情弱者,忠诚不忘君主,人们爱他的忠义。(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游西湖苏辙①闭门不出十年久,湖上重游一梦回。行过闾阎争问讯,忽逢鱼鸟亦惊猜。 可怜举目非吾党,谁与开尊共一杯。归去无言掩屏卧,古人时向梦中来。【注】①苏辙:北宋宰相、文学家,晚年为避新旧党争之祸,辞退官职,筑室于颖昌(今河南许昌市东),自号颍滨遗老。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说从梦中醒来到西湖上再游览一次,结尾说古时的贤人在梦中纷纷向“我”走来,前后照应,强调“梦”带来的快乐。B.颔联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通过描述乡民和鱼鸟对他出游西湖的反应,从侧面烘托出诗人多年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C.颔联出句较平淡,但对句的拟人手法使诗味倍增,写百姓问询,对以“鱼鸟惊猜”,人已陌生,物亦惊猜,表意深刻,形象生动。D.尾联“归去无言掩屏卧”一句,是说回到家后什么话也不说,挡住屏风就睡下,这是前面主要事件——游西湖的结局。16.与陶渊明“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心情相比,诗人在尾联表达出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答案】15.A16.陶渊明是田园诗人,向往田园生活。“樊笼”比喻官场生活,“复得返自然”,如鸟儿离开樊笼一般投进大自然的怀抱,内心的快意不言而喻。而苏辙虽是辞官归隐,但由注释可知,是迫于无奈。通过“闭门不出十年久”可知其深居简出的生活,并无投身自然的乐趣。通过尾联“古人时向梦中来”可知诗人不与外界交往,只与古人为友,聊以自慰,写出了内心的孤独、寂寞、无奈之情。【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语言、表达技巧把握的能力。A.“强调‘梦’带来的快乐”说法错误,从“怜举目非吾党,谁与开尊共一杯”一句可知,其感情应是郁郁寡欢、苦闷的,只有古人入梦能成为作者的知音,更衬托出作者现实的苦闷。故选A。【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陶渊明“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表达的是远离官场重返自然的快乐心情。其中“樊笼”比喻官场生活。“自然”既是指自然的环境,又是指顺适本性、无所扭曲的生活。这两句再次同开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相呼应,同时又是点题之笔,揭示出《归园田居》的主旨。全诗从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新生活的愉快,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来。这样的结尾,既是用笔精细,又是顺理 成章。陶渊明作为田园诗人,一直向往过清新自然、无拘无束的田园生活,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此时终于脱离官场,如鸟儿离开樊笼一般投进大自然的怀抱,其中的快乐溢于言表。而苏辙的辞官与陶渊明的辞官不同,因为朝廷的党争,苏辙受到新党的政治迫害被迫辞官,作者此时为避祸隐居于颖昌,从诗中“闭门不出十年久”可知其深居简出的生活,并无投身自然的乐趣。自己只是“古人时向梦中来”,通过读书与古人为友,聊以自慰,这与陶渊明投身自然的快乐是完全不同的,这里所表现的是他饱经政治风霜而隐退多年的内心的孤独、寂寞、无奈之情。(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论证积累的重要性,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老子》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2)曹操《短歌行》“_____,_______”两句借用《诗经》中的原句,含蓄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慕。(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两句,由对英雄的追慕转向对自身现实的嗟叹。【答案】①.故不积跬步②.无以至千里③.青青子衿④.悠悠我心⑤.多情应笑我⑥.早生华发【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跬、至、衿、悠、华。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范仲淹确实是文章好手,他用与洞庭湖波涛差不多的节奏,把写景的文势________得滚滚滔滔。游人仰头读完《岳阳楼记》的中堂,转过身来,眼前就会翻卷出两层浪涛,耳边的轰鸣也更加响亮。范仲淹趁势突进,猛地递出一句先忧后乐的哲言,让人们在气势的卷带中完全________。于是,________的洞庭湖,一下子成了文人骚客胸襟的________。使人们对着它,知使命,想人生,思荣辱,游历一次,便一次修身养性。胸襟大了,洞庭湖小了。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A.张扬吞吐浩淼化身B.宣扬吞吐浩荡替身C.张扬吞纳浩淼替身D.弘扬吞纳浩荡化身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人们对着它,想人生,思荣辱,知使命,游历一次,便是一次修身养性。B.人们对着它,知使命,想人生,思荣辱,游历一次,便是一次修身养性。C.使人们对着它,想人生,思荣辱,知使命,游历一次,便是一次修身养性。D.使人们对着它,想人生,思荣辱,知使命,游历一次,便一次修身养性。20.文中加点的“两层浪涛”分别指的是什么?【答案】18.C19.A20.一层是洞庭湖的波涛,一层是《岳阳楼》滚滚滔滔的文势。【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张扬:声张宣扬,侧重于气势或个性。宣扬:广泛宣传、传播或者传扬,侧重于传布。弘扬:大力宣扬,程度深。此处与“文势”搭配,应选“张扬”。吞纳:汇合;容纳。吞吐:指吞进和吐出,比喻出纳、隐现、聚散等变化。此处指人们对文句的完全吸纳,应选“吞纳”。浩淼:指水面广阔,多形容烟雾水波广阔深远之貌。浩荡:形容水势汹涌壮阔。此处形容洞庭湖水得到广阔,应选“浩渺”。替身:替代别人的人。化身:原为佛教用语,指佛或菩萨出现在世间的形体,后来指体现人、物或某些抽象观念的具体形象,是一种修为。文中运用比喻,把“洞庭湖”比作“文人骚客胸襟”,应选“替身”。故选C。【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划线句子有两处错误:第一:“使人们对着它,知使命……”缺主语,句首“使”淹没主语,删掉“使”;第二:“知使命,想人生,思荣辱”语序不当,按照逻辑,应是“想、思”然后才“知”,改为“想人生,思荣辱,知使命”;全部修改正确的只有A项。故选A。【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结合语境“用与洞庭湖波涛差不多的节奏,把写景的文势张扬得滚滚滔滔。游人仰头读完《岳阳楼记》的中堂,转过身来,眼前就会翻卷出两层浪涛,耳边的轰鸣也更加响亮”可知,“两层浪涛”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游人眼前实景,指洞庭湖的波涛;另外一层是虚 写,是游人心中所想,结合“把写景的文势张扬得滚滚滔滔”指的是《岳阳楼记》滚滚滔滔的文势。(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德尔塔”毒株目前是全球疫情流行的一个最主要的毒株。①,它对身体的适应力增强,传播速度比较快,病毒的载量比较高,治疗时间比较长,也比较容易发展成为重症。“德尔塔”毒株虽然可能存在免疫逃逸,②。(),转为重症或者发生重症的比例显著高于接种疫苗的人;接种疫苗的病例从确诊到产生抗体阳性的时间短、CT值高、住院时间短。③?目前已形成的诊疗方案对绝大多数病人行之有效。治疗需个体化、一人一策。还可采用中西医结合,以此阻断病情从轻型向普通型,普通型向重型发展。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没有接种过疫苗的确诊病例B.确诊病例里面没有接种过疫苗的人C.没有接种过疫苗的人被确诊D.确诊病例里面有人没有接种过疫苗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答案】21.B22.①这个毒株有一些新的特点②但疫苗仍有保护作用③如何救治“德尔塔”毒株感染者【解析】【分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的能力。联系后文“高于接种疫苗的人”,比较的对象为“人”,所以这一处的中心词应为“人”。故选B【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处前文围绕着“德尔塔”毒株来说的,而后面是在说“德尔塔”毒株的特点,而且是和以前的毒株进行的比较,所以本处可填“这个毒株有一些新的特点”。第二处,和前面的“虽然”相搭配的关联词为“但是”,后面说到接种疫苗的病例相对于没有接种疫苗的病例都具有优势,所以疫苗是有保护作用的,所以本处可填“ 但疫苗仍有保护作用”。第三处后面是围绕着治疗方案来说的,所以本处可填“如何救治‘德尔塔’毒株感染者”。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一个民族的精神,就是对真理的坚守深入骨髓,代代相传,几乎成为潜意识。鲁迅先生向来语言冷峻,但他曾动情地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屈原如此,谭嗣同如此,方志敏也如此,耄耋之年深入“毒穴”的钟南山如此,那些逆行的医生护士亦如此……中国人的脊梁,中国人的浩然正气,中国人的为民情怀,就是中国精神。你心中的中国精神是什么?请结合材料含意,联系自己的认知、理解和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向世界展现中国精神“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上下求索,为追求美政九死不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戊戌六君子之谭嗣同为变法慨然赴死……鲁迅先生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我想说,这就是中国精神。何为中国精神?我想每一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就像大家都有自己认同的价值准则一样,这就是一个国家的精神。而中国在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在灿若星辰的文化长河中,不断形成自己的精神气质。每一个中国人将其根植内心,自觉传承,它早已内化为一种集体潜意识,流淌进中国人的血液中,指引人们前行。在不同的时代,中国精神有着不同的内涵。在民族危难之时,广大中华儿女都能够毁家纾难、赤胆忠心地为国奉献,用血肉筑起新的长城。在国家需要之时,他们总能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中国精神”,不图回报,只因生在华夏,人人如此。这既是一种传承,更是一种自觉。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中国人排除万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开拓。为我国石油事业立下汗马功劳的铁人王进喜,曾发出“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言壮语,这疾呼掷地有声,“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创造出的条件就是井喷之时,奋不顾身跳进齐腰深的泥浆池,用身体搅拌。可能各位同学无法想象这样的场景,甚至不能理解。但在我们的国家,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很多,他们一心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他们用自己的顽强意志,胸怀大局,书写着中国精神。 而在新时代,中国精神则是亿万中国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披荆斩棘,开拓进取,不断创新,追逐梦想。尤其在这不平凡的2020,在疫情防控时期,像钟南山、李兰娟一样的民族英雄以及无数的普通人更是发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汇聚起众志成城、齐心战“疫”的磅礴伟力,让“中国精神”生动丰富,熠熠生辉。“中国精神”远不止这些,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精神”是在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但不管如何发展,有一点是相通的:无数种精神的背后尽显的是中国人的顽强意志、不屈人格、浩然正气,是中国人始终心系天下,爱国爱民,心怀“小我”,更有“大我”!愿你我读懂中国精神,继承并发扬中国精神,让世界更加了解我们的中国。【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本题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首先论述“中国精神”是一种坚守,代代相传,并内化于心,潜意识下人人都在恪守。然后援引鲁迅的名言佐证,其中的关键词为“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这些词都是民族精神的具体诠释。第三句列举了自古至今的具有中国民族精神的典范人物,这些人都是在国家处于危难之时挺身而出、舍身为国的人,尤其要注意“钟南山”和“逆行的医生护士”,这是在有意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反思中国精神的时代性。材料的核心概念是“中国精神”,通过引用鲁迅的名言和从古至今的英雄人物,来阐释“中国精神”的具体内涵,这是写作的真实情境,考生写作时不得脱离该情境。同时还要注意材料的关键语句:“一个民族的精神,就是对真理的坚守深入骨髓,代代相传,几乎成为潜意识。”这说明“中国精神”应是深植于每一个国人心中,己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的事物,这是考生写作的大前提。写作指导:阅读材料可知,这则材料立意集中,选材自由。材料中所列举的人,无论古今,其身上所展现的不同“中国精神”,考生均可深入挖掘。“中国精神”就是“中国人的脊梁”,中国人的浩然正气,中国人的为民情怀……考生可选择其一深入论证,也可提炼不同人物身上的相同精神特质,还可介绍“中国精神”如何代代相传,延续至今。写作时,只要能够结合材料谈出对中国精神内涵的理解都视为符合题意。立意:1.中国精神,烛照未来。2.中国精神,民族之魂。3.国之脊梁,为国为民。4.中国精神,浩气永存。5.我所理解的中国精神。6.中国精神,让世界了解中国。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02-17 08:37:05 页数:19
价格:¥2 大小:52.25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