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科学青岛版六三制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023春)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53

2/53

剩余5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52 计第一单元心和脑1.我们的脑【教学目标】1.知道人脑具有高级功能,是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生物基础。2.能基于所学的知识,根据人的行为和情感表现分析得出脑的功能;通过交流讨论,知道大脑有不同的区域,各有不同的功能。3.表现出对脑的结构和功能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4.了解人类对脑功能的好奇和社会需求是脑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的动力。【教学重点】知道人脑具有高级功能,是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生物基础。【教学难点】能基于所学的知识,根据人的行为和情感表现分析得出脑的功能;通过交流讨论,知道大脑有不同的区域,各有不同的功能。【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游戏导入:教师发出“坐下”“向右转”“举右手”等指令,学生做出相应动作或反应。师:谈谈你们的感受。生:非常有趣,考验了我们的反应能力和表现力。师:是什么器官指挥你做出这些不同的反应?生:脑。师: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我们的脑(板书课题;我们的脑)。[讲授新课]二、活动过程(一)“谁”在支配人的行为和情感?师:(出示女排夺冠、学生考场答题、人们参加全民长跑的图片)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描述他们表现出了怎样的行为和情感。生:女排队员整齐站立,面带笑容,非常兴奋。生:考场上学生正在认真思考问题,安静答题。生:人们参加长跑比赛,个个奋勇向前,争先恐后。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他们为什么会表现出这样的行为和情感呢?生:女排队员们可能经历了艰苦的比赛,战胜了对手,获得了冠军奖杯,所以才这么高兴。52 师:女排是我们国人的骄傲和榜样,女排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的。生:考试时,注意力要高度集中,认真思考,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生:长跑时,需要有非同寻常的意志力,才能到达胜利的终点。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准确,良好、积极的行为和情感可以促使人们释放自己的潜能,争取好的成绩。是什么支配人的这些行为和情感的呢?生:脑。师:通过刚才的游戏和同学们的讨论,能不能尝试总结一下脑的作用?生:能指挥人的行动。师:如游戏中“坐下”“向右转”等动作。生:能支配人的情感。师:如人的喜、怒、哀、乐等情感。消极的行为和情感不利于我们的成长和学习。师生总结:脑是人体的“司令部”,能够指挥人的行动,产生思想和情感,进行认知和决策。(二)认识我们的脑。师:同学们能描述一下脑的形态和结构吗?生:根据我搜集的资料,脑的大小跟人两只拳头并拢时差不多大。生:脑的形状像核桃仁,表面有许多褶皱,是由凹陷的沟和隆起的回组成。生:脑是淡粉红色,硬度跟豆腐差不多。师:(出示人脑示意图)这就是人脑,(展示脑的结构图)仔细观察,你还有哪些发现?生:脑分为大脑、小脑、脑干3个部分。生:大脑分为左、右两部分。师:大脑用不同的颜色进行了区域划分,给你什么启示?生:大脑也像地图一样,存在不同的区域吗?生:这些区域代表特殊的含义。生:跑步。生:触摸水杯,感觉水的温度。生:打电话。生:看书。师:发挥你的想象力,能不能将这些活动与大脑图建立联系?生:我猜想图中大脑不同颜色的区域和这些活动相对应。师:大脑图中用不同颜色划分出不同的区域,比如这个区域,它是人的运动中枢,它管理着人体的运动功能。(出示其他对应线条和文字说明)同学们能不能说出其他的中枢名称和功能?生:这是感觉中枢,负责人的感觉。生:这是听觉中枢,负责人的听觉。生:视觉中枢,管理视觉。师:除此之外,大脑还有其他的中枢,如语言中枢、呼吸中枢、记忆中枢等。人脑不同区域的功能相同吗?生:不同。师:大脑的不同区域管理着人体不同的功能,如果大脑某个区域受到损伤,比如说运动中枢受损,会导致什么后果呢?生:会导致人体的运动不灵便,不协调。生:严重的话,人可能会失去运动能力。师:我们生活的周围就有许多这样的人,他们或半身不遂,或行动不便,是由于大脑的运动区域受损所致。师:同样的道理,大脑的其他区域受到损伤,也会导致它们负责的功能产生障碍或失去功能。所以,我们应该怎样做?生:我们应该保护好我们的脑,不能让它受到伤害。师:大家应该树立保护脑的意识。师: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人体的“司令部”,我们要好好爱护好我们的脑,科学用脑。52 [拓展活动]师:脑的奥秘还有很多,如大脑左、右两个半球的功能有区别吗?它们有着怎样的分工?同学们可以继续进行探究,期待大家更多、更有趣的研究成果。【教学后记】2.神经系统【教学目标】1.知道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周围神经共同组成的;了解人体对环境刺激做出反应的过程。2.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方式获取有关人体怎样对环境刺激做出反应的信息。3.表现出对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当多人测的反应速度不一致时,不急于下结论,而是分析原因,再次实验,以事实为依据作出判断。4.初步了解有关神经系统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树立保护神经系统的意识;了解人类对神经系统功能的好奇和社会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教学重点】知道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周围神经共同组成的;了解人体对环境刺激做出反应的过程。【教学难点】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方式获取有关人体怎样对环境刺激做出反应的信息。【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师:大家看看桌子上有什么?生:瓶子里是酒精。生:还有棉签。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活动好不好?生:好。师:请大家仔细阅读一下活动的要求。学生阅读活动要求,并进行活动。(用棉签蘸取酒精擦拭手背,体会感觉。)师:请同学们来说说你们的感觉。生:很凉快。生:冰凉冰凉的。生:有点冷。师:为什么会这样?生:酒精刺激我们的皮肤了。生:冷通过神经传到我们的大脑了。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人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神经系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人体的“神经系统”。52 [讲授新课]二、交流神经系统的组成师:课前大家已经收集了关于神经系统的知识,请大家在小组内交流一下,重点说一说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学生交流。师: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组收集的资料?生:我们知道神经系统是由脑、神经、脊髓组成的。生:由脑发出的神经叫脑神经,由脊髓发出的神经叫脊神经。师: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教师出示人神经系统的组成挂图,让学生观察。师:仔细观察,你能根据神经系统的分布形状,给出一个形象的比喻吗?生:神经系统像大树一样分布在全身各处。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让我赞叹。神经系统就像一株倒长的树,枝丫茂盛,长遍了全身各个角落;它的中心-脑,非常脆弱,被包在头骨的里面。这部分就是脑。(板书:脑。)师:位于躯干中央的粗大部分,就像树干一样,叫脊髓。(板书:脊髓。)由于脊髓也很“娇贵”,它被藏在脊柱里,同学们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平时要注意坐、立、行走的正确姿势,否则脊柱弯曲,会压迫脊髓,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师:由脑、脊髓发出许多像“树根”一样的是神经。(板书:神经。)它们分布的范围最广,遍布全身各处。脑、脊髓和神经共同完成指挥和协调人体一切活动的任务,它们组成了我们身体的神经系统。师:总结一下,神经系统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生:脑、脊髓和神经。师:我们还可以这样理解,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神经是连接脑和身体各部分的“电话线”,能把人体各部分获得的信息及时报告给脑,并能把脑下达的命令传达给人体各部分。脊髓也分担一部分简单的指挥和协调工作,它是脑和神经间的“联络站”。人体就是在神经系统的指挥和协调下,成为一个整体,各器官分工合作,完成各种活动。三、认识神经系统的工作过程及作用教师课件显示生活案例:拍蚊子。师:想一想,拍蚊子的过程中身体都有哪些部位参与,它们各起什么作用?学生分组合作学习,完成下面学习记录单。1.蚊子入侵的声音是哪个部位先发现的?蚊子落的部位是哪个部位发现的?2.它们把信息报告给谁?脑又把命令传递给谁?3.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是谁在起作用?师:下面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交流情况?生:蚊子入侵的声音是耳朵先发现的,蚊子落的部位是皮肤发现的,它们把信息报告给脑,脑又把命令传递给手,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是神经在起作用。师:哪个小组能完整地叙述一遍?生:当蚊子飞近身旁时,耳朵首先听见蚊子嗡嗡的声音,连接耳的神经马上把蚊子入侵的信息报告给脑,脑接到信息后马上警觉起来。当蚊子落在脖子上时,连接皮肤的神经立刻把蚊子的位置报告给脑,脑向手臂肌肉发出命令:收缩,打击。师:大家分析得太准确了!大家再想一想,百米跑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响后,他的身体对刺激会做出哪些反应?反应过程又是怎样的?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师:哪个小组给大家作分析?生:发令枪响后,运动员的耳朵接收到声音刺激,听神经将信号传给脑,脑判断出是起跑信号,将指令通过神经传给肌肉,运动员便开始奔跑。师:大家分析得很正确。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如看到红灯我们会停止、听到上课铃声我们会跑回教室……人体无论简单的还是复杂的活动,都是靠神经系统来调节的。52 四、测定反应速度教师出示运动员起跑反应时间的数据。师:你发现了什么?生:有人反应快,有人反应慢。生:个人的反应情况不同。生:运动员反应比一般人快点。师:这些是通过仪器测量的,可我们身边没有这样的设备,怎样测一测大家的反应速度?生:接某个东西的速度就是反应速度。生:扔沙包的时候,有的同学能接住,有的同学接不住。接住的反应就快,接不住的反应就慢。师:大家的方法都不错。因为场地有限,我们可以利用身边的尺子完成这样的测量。想不想测一测?生:想。师:一位同学捏住尺子的一端,另一位同学手指与尺子的零刻度持平,准备捏住尺子,记录尺子掉下时捏住的刻度,这个距离可以说明反应的速度。教师示范。师:在这个活动中,还需要注意哪些事项?生:不能碰到尺子。生:要让尺子自由下落。生:不能提示。生:要多测几次求平均值。生:要把手肘放在桌子上,防止手臂上下移动。师:大家想得很仔细。下面请大家分好组,记得做好记录。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结果。师:除了了解到谁反应快,谁反应慢,大家还有什么发现吗?生:做的次数越多,我们的反应速度越快。师:对,这也是我们平时在学习中要求大家多做练习的原因。强化练习,大家对相关知识、相关题目的反应速度就会提高。[课堂小结]五、总结提升师:这节课,大家有哪些收获?生:我知道了神经系统的组成。生:我知道我们的活动都是由神经系统调节完成的。生:我知道做实验时要严谨,要考虑很多因素。生:我知道学习中要多做练习,多复习,才能提高反应速度。师:大家都收获了很多,希望能将这些知识应用在以后的学习中。课后,请大家搜集资料,了解运动员是怎样提高反应速度的。【教学后记】3.保护脑【教学目标】1.知道人体是怎样对脑进行保护的;了解保护脑的方法。52 2.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查阅资料等方式获取保护脑的信息,学会保护自己的脑,养成良好的用脑习惯。3.表现出对脑的保护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4.了解保护脑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了解人类对脑的好奇和社会需求是脑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养成良好的用脑习惯。【教学重点】知道人体是怎样对脑进行保护的;了解保护脑的方法。【教学难点】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查阅资料等方式获取保护脑的信息,学会保护自己的脑,养成良好的用脑习惯。【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师:(出示谜语):人类有个宝,用它来思考。我们看不见,智慧在里面。(打一人体器官。)生:脑。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对脑有了一定的认识。请同学们展示一下自己的收获。生:脑是人体的司令部。生:脑可以支配我们的行为和感情。生:脑分为左右两半球,有不同的作用。师:脑对于我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我们应怎样对待自己的脑?生:好好保护它。(引出课题并板书:保护脑。)[讲授新课]二、活动过程(一)人是怎样对脑进行自我保护的?师:脑作为人体的“司令部”,是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有一些自我保护的措施,同学们课前搜集了资料,你找到了哪些关于脑自我保护的知识?学生分组展示课前搜集的关于脑自我保护的资料。生:我找到了头部的解剖图,脑外面有坚硬结实的颅骨,颅骨可以保护内部柔软的脑。生:人的脑袋呈球形,球形抗击打的能力较强。生:人头上长满头发,也有保护作用。生:我从网上查到,打哈欠也是人体疲劳时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师:同学们搜集资料的内容真丰富,下面我们来看看脑还有哪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师:(教师出示人脑模型和打开壳的核桃)请同学们观察人脑模型和打开壳的核桃,你们有哪些发现?生:人脑结构和核桃仁相似。生:坚硬结实的颅骨像核桃壳,它可以保护内部柔软组织。师:(教师出示打哈欠图片)同学们回忆一下,你们在什么时候会打哈欠,为什么会打哈欠呢?生:熬夜或困倦的时候。生:疲劳的时候。生:打哈欠是人体疲劳时增加脑血氧含量的自我保护方式。生:打哈欠的时候,肺部扩张,心脏交换血量增加,血液中的含氧量就会增加,从而缓解疲劳。师:打哈欠可以缓解疲劳,此外,打瞌睡是人脑的睡眠要求引发的,可以作为睡眠不足的补充,也是缓解疲劳、脑自我保护的方法之一。(二)我们如何保护脑?1.探究保护脑的方法。师:课前让同学们回家查找保护脑的相关资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整理汇总,进行展示。(学生组内整理搜集到的资料,班内汇报。)52 生:睡眠对大脑健康有影响。生:睡眠能使脑力得到恢复,尤其对儿童生长发育有影响。睡眠不足会使人注意力不集中,思维反应不灵敏。生:少年儿童每天应保证9~10小时睡眠。一般来说,充足的睡眠应以精神和体力的恢复为标准。生: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无论是每晚的睡眠还是白天的小睡都要尽量保持在同一个时间上床和起床,节假日也不例外。要进行有规律的适度的行动。生:还要有正确的睡眠姿势。一般主张向右侧卧,微曲双腿,全身自然放松,一手屈肘放枕前,一手自然放在大腿上。师:除了睡眠对脑健康有影响,还有哪些因素对脑健康有影响?生:体育锻炼对脑健康有影响。生:能提高我们的记忆力。生:可以使我们反应灵敏,动作准确。师:还有什么因素会影响脑健康?生:均衡的营养对脑的影响也很大。生:营养不好的儿童智商低于营养良好的儿童。生:每餐都应有瘦肉、鱼、鸡、牛奶等含有丰富优质蛋白质的食品。师:还有什么?生:吸烟喝酒都对脑十分有害。生:情绪好坏对大脑也有影响。师:同学们了解的保护脑的方法真不少。在防止外力对脑造成伤害的方面我们应该注意什么?生:同学玩要时注意不能击打头部。生:不到可能有高空落物的地方玩耍,如建筑工地、有落石警示标志的山坡等。生:在进行滑冰、骑山地车等运动的时候要佩戴头盔,防止万一摔倒时伤到脑。2.模拟实验。师:戴头盔可以保护脑,你们有办法验证吗?生:做个模拟实验。师:你们准备怎么做呢?生:用一个西瓜模拟人的头部,将其装入塑料袋中,放入头盔中。然后在高处松手,观察西瓜落地后的情况。师:把西瓜装入塑料袋的原因是什么?生:防止西瓜汁液溅出。师:这种实验方案是否科学?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吗?生:为使实验结论合理,需要做对比实验。师:你能详细说一下吗?生:选两个大小差不多的西瓜,分别装入塑料袋中,把其中一个放入头盔中;让它们在同一高度同时落下,观察落地后两个西瓜的状态。师:你的方案比较合理。接下来请同学们做一做。师:谁来说一说你的发现?生:放入头盔中的西瓜完好无损,另一个西瓜被摔裂了。师:由此,你得出什么结论?生:戴头盔能保护脑。师:所以,平时爬山,滑冰,骑山地车、电动车时都要佩戴头盔,这样能保护我们的脑。[课堂小结]三、总结拓展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生:知道了核桃仁和脑结构差不多。生:知道了脑可以自我保护。52 生:知道了保护脑的方法。师:同学们能很好地掌握保护脑的知识,为了让脑更加健康,课下请同学们制作一份科学用脑计划书。【教学后记】4.心脏和血管【教学目标】1.了解心脏和血管的结构和功能,举例说出保护心脏和血管的健康需要采取的主要措施。2.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心脏和血管的结构、功能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能通过观察、查阅资料等方式获取心脏和血管的信息;初步学会保护心脏和血管的方法。3.表现出对心脏和血管的结构和功能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愿意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观点。4.了解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人类的好奇和社会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医疗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福利。【教学重点】了解心脏和血管的结构和功能,举例说出保护心脏和血管的健康需要采取的主要措施。【教学难点】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心脏和血管的结构、功能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能通过观察、查阅资料等方式获取心脏和血管的信息;初步学会保护心脏和血管的方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师:我们的身体像一架精密的仪器在有条不紊地运行着,心脏像发动机,血管像纵横交错的管线,它们的结构分别是怎样的?应该如何保护它们?你想知道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心脏和血管。师生交流,[导入新课],教师板书课题。[讲授新课]二、探究活动活动一:测一测我们的脉搏频率。师:同学们,前几天老师生病了,就到中医院去看中医,你们有没有看过中医?生:看过。师:那你们知道中医是怎样给病人诊断疾病的吗?生:把脉。师:同学们说得很对,中医主要是靠把脉(切脉)来给病人查找病因的。大家一起来做一做。伸出左臂,掌心朝上平放在桌上,左手微微攥拳,右手中间3个手指并拢,用指腹压在左手手腕外侧。(师示范)仔细感觉,仔细体会,你摸到了什么呢?生:一跳一跳的。师:你摸到的“一跳一跳的”是由谁引起的?生:脉搏。52 师:这“一跳一跳的”,在医学上叫作“脉搏”。师:那你知道自己一分钟脉搏的频率是多少吗?生:每分钟60次。生:我的大约是70次。师:想不想亲自来测一测?测之前,要先做好准备,当老师喊“开始”时,你们在心里从1开始记数,老师喊“停”时,就停止记数,然后将你测得的数据填在记录单里。注意在测时一定要认真严肃,保持安静,还可以闭上眼睛,在心里默数。师:一分钟计时开始!师:停!把你的数据记录下来。师:谁来说一说,刚才在1分钟内你的脉搏跳动了多少次?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师:一个人,在一天甚至一生中,每分钟的脉搏频率是一样的吗?生:不一样。师:同学们每天在学校里都要读书、写字、做运动,在这些活动中,每分钟的脉搏频率是一样的吗?生:不一样。师:你们认为在运动时的脉搏频率比刚才快还是慢?生:快。师:究竟是快还是慢,想不想知道?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测一测运动时我们的脉搏频率。一分钟计时开始!学生开始自己测脉搏,教师计时。师:谁来说一说,刚才一分钟内你的脉搏频率是多少?(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师:如果我们的运动再剧烈些,脉搏的频率又会怎样呢?生:会更快。师:现在请同学们离开座位以小组为单位,咱们来跳兔子舞。咱们比一比,看哪个组跳得好,跳得整齐。(师生共同跳舞,跳一分钟。学生开始测量脉搏频率,教师计时。)师:刚才你的脉搏频率是多少?(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师:现在我们将3次测得的数据进行比较,大家有什么发现?生:我发现每分钟脉搏频率与运动有关。师:大家都这么认为吗?看来啊,脉搏频率确实与运动有关,脉搏频率就是动脉每分钟搏动的次数,心率就是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频率和心率一致。那除了运动之外,你在什么情况下还感到过心率与平时不一样?(学生自由回答。)师:是啊,心率还与情绪有很大的关系。实际上,生病时心率也和平时不一样,比如发烧时,心率就会加快,体温每上升1摄氏度,心率每分钟就会增加20~30次。另外,由于年龄、性别和健康状况的不同,心率也不同。活动二:认识我们的心脏和血管。师:心脏在我们身体的什么位置?它的大小、形状是怎样的?哪位同学说一说?生:心脏在我们身体左侧,和拳头一样大。师:心脏就像一个倒放的梨,大小和自己的拳头差不多。同学们伸出拳头来比一比。(学生伸出手在胸前模拟比画。)师:心脏的结构是什么样的呢,谁知道?生:心脏分为4个腔室,分别是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不少,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心脏的结构。(出示图片,老师讲解。)52 师:心脏对人来说如此重要,它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呢?生:血液循环。生:心脏就负责让血液在全身各处循环流动。师:说得太好了!看来同学们都是生活的有心人!非常善于学习!心脏靠什么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呢?是谁充当了血液循环的管道呢?生:血管。师:心脏和血管是怎样完成血液循环的?心脏要通过血管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请同学们设想一下,心脏和血管是怎样配合完成任务的?猜一猜。生:心脏不停地收缩和舒张,推动全身血液不停地流动。师:实际上,心脏的构造以及血液循环是非常复杂的,同学们能想到这么多,已经很不简单了。随着血液在人体内流动,人体要吸收一部分营养物质,比如氧气,还要将一部分废物排出体外,这些营养物质、废物所走的路线是一样的吗?生:不一样。师(出示图片):人的血管有三种。把血液送出心脏的是动脉,把血液送回心脏的是静脉,连接动脉和静脉的是毛细血管。动脉血管的作用是将含氧量多、颜色鲜红的血液传送出去,一般用红色表示。静脉血管,作用是将氧量少、颜色暗红的血液送回心脏,一般用蓝色表示。师:一般情况下,心脏每跳一次泵出的血液约70毫升。算一算,心脏每一分钟泵出的血液,相当于多少瓶500毫升的矿泉水?(小组交流、计算。)师:通过以上研究我们知道,心脏每分钟泵出的血液相当于8~10瓶500毫升的矿泉水,一昼夜泵出的血液,需要一辆大卡车来装!全身的大小血管加起来的总长度可以绕地球两圈半,可血液在人体内循环一周的时间仅仅需要25秒!由此可见,心脏的劳动强度非常大。活动三:怎样保护我们的心脏和血管?师:血液在人体内循环,是由心脏和血管来完成这项任务,所以心脏和血管是人的血液循环器官。心脏和血管很重要,要保护好它们。师:如果心脏和血管不健康,人会有哪些症状?生:会有心脏病,有动脉硬化。生:还有高血压。师:你认为应怎样保护我们的心脏和血管呢?生:我认为应该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可以增强心脏功能。生:吃一些清淡的蔬菜。师:对,应该合理膳食,饮食有节,还应该每天进行户外锻炼,保持情绪平和,乐观向上。活动四:制作一个简易听诊器。师:大家用课前准备的材料,自制一个简易听诊器,听一听同伴或自己的心跳。(学生自由活动。)[课堂小结]三、[课堂小结]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生:我知道了人的脉搏频率和心率一致。生:我认识了心脏的构造。生:心脏和血管对我们很重要,我们要保护好它们。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的收获可真不少!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测量我们的脉搏频率,知道了人的脉搏频率和心率一致,还了解了心脏和血管的作用,因此老师希望同学们随时注意安全,保护好我们的心脏和血管。四、[拓展活动]师:根据这节课的学习,课下统计家庭成员每分钟心跳的次数,看一看有什么发现。【教学后记】52 5.我们的健康档案【教学目标】1.知道身体健康的主要指标有哪些;了解自已身体的健康状况。2.能基于所学知识,通过观察、查阅资料等方式获得人体健康的信息;能够关注并记录自身健康状况,自觉采取行动,预防健康问题和疾病。3.表现出对人体健康状况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在进行多人合作学习时,愿意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意见,形成集体观点。4.意识到医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人体健康的重要保障;珍爱生命,健康生活。【教学重点】“人体健康的标准有哪些?”【教学难点】“分析自己的体检表,建立自己的健康档案”通过完成任务一、任务二,将有助于突破难点。【教学过程】任务一:分析自己的体检表,有什么发现?(检测目标1)(参照教材活动一:分析自己的体检表,有什么发现?)1.回忆:查体时检查了哪些项目?2.分析自己的体检表信息,结合正常值,对照自己在体重、视力、身高、肺活量等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3.讨论分析下面问题存在的原因。(1)有的同学为什么会出现龋齿?(2)有的同学为什么出现近视?(3)有的同学体重指数为什么会超标?还有的同学体重指数不达标?4.完成《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的相关内容。评价标准:(1)每个小组都要推选代表在全班交流;(2)发言时声音洪亮;(3)能分析总结自己的健康状况;(4)阐述自己的猜想时有理有据。任务二:人体的健康标准有哪些?(检测目标2)(参照教材活动二:人体的健康标准有哪些?)1.在小组内讨论自己认为人体健康标准有哪些?2.阅读教科书“阅读探究”部分,学习世卫组织给出的人体健康的标准。3.归纳小结: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的完美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4.完成《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的相关内容。评价标准:(1)能说出人体健康的标准;(2)表述语言清晰、条理、正确。任务三:建立自己的健康档案。(检测目标2)(参照教材活动三:建立自己的健康档案。)1.根据查体的内容,设计自己的健康档案2.小组内交流点评,提出建议。3.归纳小结:健康的档案的信息必须真实,有些特殊情况必须在档案中注明。评价标准:(1)能设计自己的健康档案;(2)填写数据必修真实。【教学后记】52 第二单元空气6.空气的成分【教学目标】1.知道空气是混合气体并非单一的气体,氮气和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2.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设计实验探究空气成分。3.激发学生出对空气组成成分的探究兴趣。4.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和生活的影响。【教学重点】知道空气是混合气体并非单一的气体,氮气和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教学难点】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设计实验探究空气成分。【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一、情境导入师:在我们身边,有一种看不见却无处不在的物质。它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没有它就没有灿烂云霞,没有风霜雨露,没有多彩的生命。大家知道它是什么吗?生:空气。师:对,就是空气。我们这节课就来探究空气,看看空气里面有什么。(板书:空气的成分。)[讲授新课]二、探究空气的成分1.探究空气中有哪些成分。师:大家猜测一下,空气是单一的气体,还是由很多成分混合而成的呢?生:我猜应该是由很多成分混合而成的。师:看来大多数同学认为空气是由多种成分混合而成的。怎么验证我们的猜想呢?生:做实验。师:看来大家经过对科学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科学思维。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实验来证明空气是由多种成分混合而成的。请同学们看一下有哪些实验器材。生:有一个水槽、一个剪掉瓶底的矿泉水瓶、一根蜡烛、火柴、一根细木条、红墨水、玻璃片。师:这位同学介绍得非常详细。你们觉得这个实验应该怎样设计?(学生小组内交流。)师:谁来说说自己的实验方案。生:应该是将蜡烛点燃,观察蜡烛的燃烧,然后将无底的瓶子扣在蜡烛上。生:应该将蜡烛放在水槽里,向水槽里加水,防止外面的空气进去。师:大家说得很好,下面我们来看看实验的步骤(课件出示实验步骤)。学生认真观看实验步骤。实验步骤:(1)点燃蜡烛,将蜡烛固定在玻璃片上。(2)将固定好的蜡烛放在水槽中央,在水槽内加适量的水。(3)将剪掉底的矿泉水瓶扣在蜡烛上面。(4)观察蜡烛的燃烧情况和瓶内水位的变化。52 (5)实验完成后,瓶子不要拿出来,保持原状,后续实验还要继续用。师:对于实验步骤大家清楚了吗?生:清楚了。师:那请大家思考交流:这个实验应该注意什么?(学生小组交流、汇报。)生:老师,我觉得用火柴时要注意安全,小心烧伤,火柴杆不要乱扔。师:非常好,还有其他需要注意的吗?生:实验时要注意别把水溅出来。师:同学们想得很全面,让我们来看看实验注意事项。课件出示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器材轻拿轻放,使用火柴时要注意安全。(2)水不要溅出来。(3)小组合作,做好实验记录。师:请同学们分组开始实验吧。(学生分组实验并记录。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师:大家完成实验后有什么发现,哪个小组来分享一下?生:扣上矿泉水瓶前蜡烛燃烧很旺,扣上矿泉水瓶后,火焰逐渐变弱,直到熄灭。这说明瓶内开始时有支持燃烧的气体。生:蜡烛熄灭后,瓶内水位慢慢上升,说明瓶内的空气少了。生:瓶内的水并没有充满整个瓶子,说明里面还有剩余的气体。师:大家观察得很仔细,推理得很好。燃烧需要空气,但是并不是空气中所有气体都能支持燃烧,只有氧气才能支持燃烧,说明瓶内是有氧气存在的。那么,剩余的气体到底是否支持燃烧,我们怎么去验证呢?(学生小组内部交流。)生:可以把里面的气体取出来,再点一个蜡烛放进去,看能不能在里面燃烧。生:可以点燃纸条放进矿泉水瓶里,看纸条是否继续燃烧。师:大家的办法很好,都是可行的。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木条。实验时同学们还需要注意:由于实验后矿泉水瓶内外水位不一样,如果直接拧开瓶盖,瓶内的水会向水槽中流动,外面的空气就会进入矿泉水瓶。所以,我们打开瓶盖之前,要先向水槽中加水,使瓶内外的水位相同。拧开瓶盖后,再把点燃的木条迅速伸进瓶中,观察木条能不能继续燃烧。现在同学们分组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师:实验中你观察到了什么?生:我看到被点燃的木条伸进瓶里立刻就熄灭了。师:其他同学呢,你们观察到的现象一样吗?生:一样。师:通过这个实验,你能得到什么结论?生:说明剩下的那部分气体不能支持燃烧。师:说得非常好。通过这两个实验,我们发现空气中一部分气体支持燃烧,一部分不支持燃烧。因此,我们认为空气不是一种单纯的气体。经过研究,科学家发现空气中的成分很多,主要有支持燃烧的氧气、不支持燃烧的氮气,还有一些其他气体,不过占比非常少。教师用课件出示资料:空气是一种混合物质,按体积计算,空气中氮气占78%,氧气占21%,二氧化碳等其他气体占1%,其中只有氧气能支持燃烧。由于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因此常用二氧化碳来灭火。2.了解氮气可以做什么。师:我们呼吸需要氧气,动物、植物也需要氧气。那么,是不是氮气就没什么作用呢?其实,氮气有很多作用,很重要。(教师用课件出示氮气的作用,学生观看、汇报、交流。)52 生:氮气可以用来制作肥料。生:做手术时用氮气进行麻醉。生:氮气可以用于食品包装,以延长保质期。师:同学们带来了一些包装鼓鼓的小食品,拆开比较一下。(学生拆食品包装袋做比较。)生:食品袋原来是鼓鼓的,我把食品袋撕开,就瘪了。师:食品袋中充满了氮气,使食品和氧气隔离开,延长了食品的保质期。看来氮气有很多作用,可以用于医疗行业、食品包装行业,还可以用于制造肥料等。[课堂小结]三、总结拓展师:大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生:我知道了空气中有氧气和氮气等。生:我知道了氧气是支持燃烧的。师:同学们,科学家对空气的研究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今天,我们之所以经过一节课的探究就对空气有了很多认识,是因为我们是在科学家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探究的。课下,请大家搜集有关科学家探究空气成分的资料。【教学后记】7.氧气【教学目标】1.知道氧气的特点和作用。2.能基于所学知识,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获知氧气的特点。3.在进行多人合作时,愿意沟通交流,形成集体的观点。4.了解人类的好奇和社会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以及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发展。【教学重点】知道氧气的特点和作用。【教学难点】能基于所学知识,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获知氧气的特点。【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大家喜欢看动画片吗?生:喜欢。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动画视频,请看《跳跳鱼世界》。(播放《跳跳鱼世界之氧气管争夺战》。)师:同学们,谁能说一说跳跳鱼小红和小蓝在争夺什么?为什么争夺呢?生:它们争夺氧气管,为了吸氧。生:它们争夺氧气,为了更好地呼吸。师:是的,它们在争夺氧气。你们知道氧气是怎样的一种气体吗?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知识和经验发表看法,教师给予肯定评价。师: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人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氧气。这节课就让我们更深入52 地探究氧气,了解氧气。(板书:氧气。)[讲授新课]二、探究新知(一)氧气有哪些特点?1.观察氧气的特点。(出示一个盖着玻璃片的集气瓶,里面装满氧气。)师:同学们看,这是一瓶氧气。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研究它的特点呢?生:用眼睛看一看,用鼻子闻一闻。师:瓶子口盖着玻璃片,我们怎么去闻呢?(学生说出自己的方法。教师演示指导:左手移开盖住集气瓶的玻璃片,右手同时轻轻扇动瓶口气体,与此同时低头靠近瓶口去闻用手扇过来的氧气气味。)(学生小组合作观察。)师:你们有什么发现?谁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发现?生:我们看到氧气是没有颜色的气体。生:我们发现氧气没有气味。师生归纳总结:氧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2.实验探究氧气的性质。师:同学们,氧气还有什么特点呢?请你们大胆猜一猜氧气能不能支持燃烧?(学生猜测。)师:如何验证这些猜想是否正确呢?生:做实验。师: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设计实验。(课件出示材料:装满氧气的集气瓶、带火星的木条等。)(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实验方法。)(小组汇报实验方案。)教师指导方法,出示温馨提示;实验时,用左手将玻璃片移开一道缝隙后,右手将带火星的木条放进集气瓶。当木条插进瓶口后,移动玻璃片的手应立即拿开。观察时,仔细观察现象,脸部不要靠近瓶口,以免受伤。(小组合作,实验探究。)师:你们又发现了什么?生:我们发现带火星的木条燃烧起来了。生:我们发现氧气能支持燃烧。师生归纳总结:氧气能支持燃烧。3.师生小结: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能支持燃烧的气体。(解释说明氧气在约-183℃时,会变为淡蓝色液体,在约-218℃时会变成雪花状的淡蓝色固体。)板书: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能支持燃烧的气体。(二)氧气有什么作用?师:同学们,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氧气在各个领域的作用。现在谁来向大家展示搜集的成果。(学生展示搜集内容。)(教师在黑板上设计出不同版块,把搜集的材料分类展示。)师:同学们搜集的材料真是丰富多彩,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材料。教师课件出示或播放氧气在生命、航空航天、潜水、登山、医疗抢救、冶炼、化工等领域应用的图片和视频。师:同学们,氧气对于人类来说非常重要。人类可以在不饮水的情况下生存数日,但若不呼吸,几分钟就会窒息而死。人们将氧气储存在特制容器里,以便在潜水、登山、高空飞行等氧气稀薄甚至没有氧气的情况下使用。如果将氧气与乙炔、氢气等可燃性气体混合,混合物燃烧会产生温度极高的火焰,可以用来切割或焊接金属。人类生存离不开氧气,工业的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稳定也离不开氧气。生:氧气对于我们太重要了。52 师:是的。氧气被装在特制钢瓶里时,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请看“资料卡”。课件展示“资料卡”:氧气钢瓶应禁止撞击,远离烟火和易燃易爆物。(三)吸入的氧气越多对健康越有利吗?师:氧气的作用如此广泛,是人们吸入的氧气是否越多越好呢?生:越多越好!生:我认为不一定。师:咱们以“人们吸入的氧气是否越多越好”为题展开一场辩论会。要求用科学例子作为依据。(学生辩论。)教师小结:同学们的辩论很精彩。其实,我们要从正反两个方面去了解氧气,要学会科学地运用氧气。如果吸入氧气量过高,就会出现中毒反应;有些生活在高原地区的人来到平原地区会出现醉氧现象。(播放醉氧的视频。)(出示有关醉氧、过量吸氧的副作用和过量吸氧会加速生命衰老的相关文字资料。)师:同学们,自然状态下空气中的氧气是完全能够维持生命健康的,但当人体呼吸功能严重低下时必须吸进高浓度的氧气。比如:生命垂危的病人、生产的孕妇、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有时就需要吸进高浓度的氧气。[课堂小结]三、拓展活动师: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航天员在空间站里待了3个月,他们呼吸的氧气从何而来呢?请看视频。(播放空间站通过水电解获得氧气的视频。(学生观看。)师:同学们,科学的海洋浩瀚无边,关于氧气的知识还有很多,等着你们去探索发现。课下请查阅资料,了解植物是否需要氧气。【教学后记】8.二氧化碳【教学目标】1.知道二氧化碳的特点和作用。2.能基于所学知识,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获知二氧化碳的特点。3.在进行多人合作时,愿意沟通交流,形成集体的观点。4.了解社会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发展。【教学重点】知道二氧化碳的特点和作用。【教学难点】能基于所学知识,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获知二氧化碳的特点。【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生:喜欢。师:我们先来进行一个猜谜小游戏:有一种物质,农民伯伯说它是“植物粮食”52 ;消防官兵赞美它是“灭火先锋”;环境学家却指责它是造成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这种物质是什么呢?生:二氧化碳。师:对,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的主角,今天我们就一块来研究二氧化碳。(板书课题。)[讲授新课]二、活动过程活动一:制取二氧化碳。师:要想研究二氧化碳,我们要先把它制取出来。那怎样得到二氧化碳呢?我们已经知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很少,要把它从空气中分离出来很困难。人们在实验中发现,把某些物质放在一起,它们发生反应,就会放出二氧化碳。这节课,我们就用这种方法制取二氧化碳。师:老师给大家提供以下实验材料:小苏打、白醋、烧杯、玻璃杯、玻璃片、集气瓶、锥形瓶、带有橡胶管的瓶塞等(出示课件)。其中,小苏打和白醋能发生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利用以上实验材料,你们准备怎样制取二氧化碳?请大家小组讨论一下。(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师:哪个小组来介绍一下你们的实验方案?生:我们小组的实验方案,是先往玻璃杯里放入小苏打,再将白醋倒入玻璃杯中,等把醋倒入杯中后,杯中很快便有了大量的气体产生,然后再用玻璃片盖住杯口。生:我们小组的实验方案是在锥形瓶中放入小苏打,倒入少量醋后,迅速塞上锥形瓶瓶塞。这时,锥形瓶中产生的大量气体会沿导管进入集气瓶中,过一会儿后,用玻璃片将集气瓶盖住,集气瓶中收集的便是我们需要的二氧化碳气体了。师:你们认为在实验过程中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事项吗?生:小苏打不能加得太多。生:倒白醋时应缓缓地沿杯壁倒入。(用课件出示实验注意事项。)师:请同学们按照你们小组的实验方案,选择实验器材进行实验。(小组进行实验。)师:请完成实验的小组整理好实验材料。活动二:探究二氧化碳的特点。师: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已经收集到了二氧化碳气体。我们先来观察一下,瓶内的二氧化碳是什么样的,可以对颜色、气味、透明度等方面进行观察。(用课件出示闻气味的方法。)师:在闻瓶中二氧化碳的气味时,不能一下子就把玻璃片全部移开,应该边移动玻璃片边用手轻轻扇动瓶口的气体,同时将鼻孔靠近扇过来的气体。让我们动手试一试吧。(学生分组进行观察,教师巡视指导。)师:哪个小组先来谈一谈你们的发现?生:它是无色透明的气体。生:没有气味。师:同学观察得真仔细!请大家再仔细思考;像这样把蜡烛放入烧杯中的“台阶”上,将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沿杯壁倒入烧杯,会有什么现象发生?生:燃烧的蜡烛会熄灭。生:一支蜡烛先灭,另一支蜡烛后灭。师:请同学们开始实验,验证你们的猜想吧。(学生动手实验。)师:实验的结果怎么样?生:燃烧的蜡烛熄灭了,而且下面的蜡烛先灭。师:说明了什么?教师小结: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师:同学们还想不想继续研究二氧化碳的特点?生:想!52 师:看老师这个烧杯里面的石灰水是什么样子的?生:是澄清的。师:是的,如果把石灰水倒入二氧化碳中大家猜一猜会发生什么现象。生:石灰水有可能会变浑浊。师:是这样吗?我们还是需要实验来验证。(学生动手实验。)师:你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生:向石灰水中倒入二氧化碳后,石灰水变浑浊了。师:我们通过观察、实验研究了二氧化碳的特点,谁能总结一下二氧化碳的特点?生:二氧化碳无色无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生: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教师出示课件总结二氧化碳的特点: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比同体积的空气重。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活动三:探究二氧化碳的用途。师:根据二氧化碳的特点,你们推想二氧化碳会有什么用途。生:根据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特点,可以用来灭火。生:碳酸饮料里也有二氧化碳。师:老师发现同学们特别善于观察生活,知道得真多!老师这里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些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播放二氧化碳应用的视频。)[课堂小结]三、拓展活动师(播放盲目进入封闭时间较长的地窖发生事故的相关视频);看完视频,相信大家都为鲜活生命的离去感到惋惜。那么,我们怎样才能避免悲剧的发生?为什么地窖和地井会有这么大的危险?究竟应该怎样做才能确保安全?请同学们课下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一下。【教学后记】9.燃烧【教学目标】1.认识然烧的观象,知道燃烧需要县备的条件:知道烧烫伤的预防和应急处理方法。2.能基于所学知识,制订比较完整的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方案;学习烧烫伤应急处遇的技能。3.能大胆质疑,从不同视角提出研究思路,采用新的方法完成探究。4.了解社会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技术的发展影响着社会发展。【教学重点】“燃烧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教学难点】“燃烧需要具备哪些条件?”通过完成任务二,亲身做实验探究将有助于突破难点。【教学过程】任务一:物体燃烧时会产生哪些现象?(检测目标1)(参照教材活动一:物体燃烧时会产生哪些现象?)1.观察教科书,讨论物体燃烧时会产生哪些现象?2.点燃酒精灯,观察并感受燃烧的现象。52 3.完成《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的相关内容。评价标准:(1)每个小组都要推选代表在全班交流;(2)发言时声音洪亮;(3)准确地说出燃烧发出的现象。任务二:探究燃烧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检测目标2)(参照教材活动二:探究燃烧需要具备哪些条件?)1.在小组内设计探究燃烧需要具备的条件的实验方案,小组代表在全班交流方案,其他同学补充完善方案。2.小组同学根据实验方案合作完成以下探究任务,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3.通过以上实验与操作,交流我们我发现。(1)砖块为什么不能被点燃?(2)为什么纸条很快被点燃,而木条不能马上被点燃?(3)盖上灯帽后,酒精灯为什么熄灭?4.归纳总结:燃烧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评价标准:(1)实验过程中对于燃烧现象认真观察,详实记录;(2)小组成员分工明确、人人参与;(3)小组代表有理有据地将本组发现和结论在全班交流。任务三:怎样预防和处理烧伤、烫伤?(检测目标3)(参照教材活动三:怎样预防和处理烧伤、烫伤?)1.讨论:生活中哪些情况下容易出现烧烫伤?2.思考:如果被烧伤、烫伤该怎样处理?3.阅读教科书并观看视频,学习如何安全处理烧伤、烫伤。4.完成《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的相关内容。评价标准:(1)能准确说出生活中预防并处理烧伤、烫伤的方法;(2)表述语言清晰、条理、正确。【教学后记】10.灭火与逃生【教学目标】1.知道灭火和逃生的方法。2.能基于所学知识,制订比较完整的灭火的探究计划。3.能大胆质疑,从不同视角提出研究思路,采用新的方法完成探究。4.了解社会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发展。【教学重点】知道灭火和逃生的方法。【教学难点】能基于所学知识,制订比较完整的灭火的探究计划。【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师(出示燃烧的图片):燃烧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早在远古时期,人们就学会了使用火。火的使用,大大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但是,如果使用不当,火也会像一只凶猛的野兽,吞噬着生命财产,给人们带来巨大的损失。遇到火灾时,我们怎样逃生呢?52 (板书课题:灭火与逃生。)[讲授新课]二、活动过程1.灭火的方法有哪些?师(出示森林火灾的图片):火是人类最早使用的自然力,使用不当也会造成巨大生命财产损失。既然物质只有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时才会燃烧,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根据燃烧的条件灭火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分享你们的看法。(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师:哪一位同学来说一说,你们灭火的方法有哪些?生:将可燃物隔离出来,如关闭燃气阀门,在森林着火时砍掉部分树木做出隔离带等。师:这是根据燃烧的第一个条件,隔离可燃物,一旦没有了可燃物,燃烧就会停止。还有什么方法呢?生:炒菜时锅里的油着火,可以用锅盖盖灭,也可以用泡沫灭火器来灭火。师:你们是通过隔绝氧气来灭火的,这也是一种方法,还有吗?生:用水灭火,降低温度到物质的燃点以下,这样它就不会燃烧了。师:看来大家都发现了灭火的方法,隔离可燃物、隔绝氧气、把温度降低到该物质的燃点以下,都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灭火的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情形下需要使用不同的方法,请大家观看视频,了解一下其他灭火的方法。师(播放视频,介绍书籍、电器着火时的灭火方法):如果火情较严重,我们无法控制时,要赶紧拨打119火警电话。拨打电话时,要说清楚着火物品与着火地点,撤离到安全地带,等待消防人员的到来。师:同学们,你们会使用灭火器吗?现在,咱们就来看看灭火器怎样使用。(拿出灭火器。)现在老师给你们示范一下。(教师示范。)师:现在哪位同学能按照老师刚才示范的操作步骤自己操作一遍?(学生操作。)2.遇到火灾怎样逃生?师:如果不幸遇到了火灾,大家如何利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安全逃生呢?生:首先我们要保护自身安全,不能够乘坐电梯,要走楼梯撤离。师:这点非常重要,火灾时首先就要保护自身安全,一定不要乘坐电梯,这时候电梯往往容易因为断电造成电梯“卡壳”,将逃生人员困在电梯中。生:穿过浓烟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使身体贴近地面。师:火灾时要防止浓烟进入口鼻中,湿毛巾可以起到这个效果。生:还可以披上湿被褥。师:披上湿被褥有什么作用呢?让我们通过一个小实验来证明一下。我们先准备好酒精灯和三脚架,在上面支起一个“纸锅”,里面加上一些水,点燃酒精灯,大家认为纸锅可以把水烧开吗?为什么?生:我认为可以。由于热传导,加热时纸的热量会传给水,纸就不会燃烧。(学生分组用“纸锅”烧水。)师:是的,纸的燃点大约是183℃,水的沸点是100℃,所以水可以烧开,纸锅不会被点燃。这样,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逃生时要用湿被褥保护身体了吗?生:湿被褥可以将热量带走,避免人被烧伤。师:发生火灾时,浓烟温度较高,会先充满屋顶,再逐渐向地面下移,直至充满整个空间。因此,逃生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量压低身体,以减少浓烟的伤害。[课堂小结]三、[课堂小结]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生:我知道发生火灾时,浓烟温度较高,会先充满屋顶,再逐渐向地面下移,直至充满整个空间。因此,逃生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量压低身体,以减少浓烟的伤害。生:我学会了使用灭火器。52 师:大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学习了灭火与逃生的相关知识,又提高了自我保护能力,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也能够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拓展活动]师:课下请同学们画出学校、家庭应急安全逃生路线。【教学后记】11.让空气更清新【教学目标】1.了解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2.能基于所学知识,通过观察、调查等方式获取周围空气污染情况的信息;能够针对空气污染问题提出适当建议。3.在探究空气污染时,能进行多人合作,愿意沟通交流,形成集体的观点。4.了解人类活动会对环境产生影响,自觉采取行动,保护环境。【教学重点】了解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教学难点】能基于所学知识,通过观察、调查等方式获取周围空气污染情况的信息;能够针对空气污染问题提出适当建议【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两幅图片,一幅为鸟语花香的图片,另一幅为雾霾天气的图片。)师: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两张图片,想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如果让你们选择一个地方居住,你们会选择哪儿?生:我肯定选择空气清新的地方呀!师:为什么?生:空气清新对我们身体有好处。师:老师的选择也和大家一样。[讲授新课]二、探究交流1.我们为什么需要清新的空气?师:大家都愿意在空气清新的地方居住,那么我们为什么需要清新的空气?生:有利于身体健康。生:清新的空气没有异味。生:清新的空气里面没有尘土。师:大家知道得真多,一口气说了这么多清新空气的好处。是啊,清新的空气可以让人更加健康。那么,我们周围的空气质量怎样呢?有没有受到污染呢?2.调查我们周围空气的污染情况。(学生课前分组开展调查活动。)(1)交流调查结果。52 师:洁净的空气对于人类和其他动植物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随着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对空气造成了污染,被污染的空气会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农作物生长。课前,大家都对我们周围的环境做了调查。下面,请各组把你们的调查结果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并把你们的调查结果整理后,填写在老师发给你的调查记录表中。学生组内进行交流,填写调查记录表,教师巡回指导。(2)小组汇报交流结果。师:老师发现同学们课前调查的内容非常多,也非常仔细,有的同学还调查了很多具体的实例。通过对调查资料的分析交流,你们有什么发现?师:下面,请各小组派一名代表,与大家共同分享一下你们的调查结果,其他小组要认真倾听。生:有的工厂会散发出刺鼻的气味。生:校园内绿化带的植物叶子上有一层灰尘。生:公路上,汽车、拖拉机奔驰而过,排放尾气,卷起灰尘。生:农田里、菜园里使用的杀虫剂发出刺鼻的气味。生:刚刚装修过的楼房内,感觉刺眼和刺鼻。生:家里用的煤炉灶排放出烟尘和废气。师小结:通过同学们的调查,我们知道人们不合理的活动影响了空气的质量,至造成了空气污染。3.为了让空气更清新,人们采取了哪些措施?师:人们为了让空气更清新采取了哪些措施?(师生交流,减少空气中有害成分的办法。)生:人们大力植树造林。植树造林可以防风固沙,净化空气。生:为了减少尾气污染,人们倡导“绿色”出行。师:对,为了更好地保护大气,我们国家还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大家请看相关的条文。(教师出示教科书中相关条文,学生阅读。)师:你读懂了什么?生:我们一定要遵守法律,保护好空气。生:我们从现在开始就要积极宣传,让人们都知道保护空气的重要性。师:清洁的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保护好空气,也是在保护我们自己。空气受到污染对人类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我们能为净化空气做些什么?生:不论在学校还是在家中,我们都要有保护空气的意识。生:经常开窗通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生:植树造林,净化空气。生:不乱扔垃圾。生:低碳出行。师:同学们说得不错。只有学会用科学的手段保护空气,我们才能生活在清新的空气中。[课堂小结]三、拓展延伸1.写一份有关保护空气的建议书。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清洁的空气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条件。因此,每个人都有保护空气不受污染的责任。课下,请同学们结合调查结果写一份有关保护空气的建议书。2.做一做:让自己家中的空气更清新。师:家是温馨的港湾,我们的家人居家的时间都比较长。因此,家中的空气是否清新对我们家人的健康影响很大。课后,请同学们在家长的帮助下想办法让自己家中的空气更清新。【教学后记】52 第三单元春夏星空12.看星空【教学目标】1.知道夜空中星的亮度有区别;知道观星箱的制作和使用方法。2.能基于所学知识,对星亮度不同的原因展开猜测;会制作观星箱;能正确使用观星箱观察夜空中的星,做好记录;能制订观星计划,开展中长期观察活动。3.乐于参加中长期观察活动,并能在活动中克服困难、完成预定任务。4.认识到大气污染、光污染会影响到星空观测的效果,树立环境保护意识;了解人类的好奇心和社会的需求是星空观察技术发展的动力。【教学重点】知道夜空中星的亮度有区别;知道观星箱的制作和使用方法。【教学难点】能基于所学知识,对星亮度不同的原因展开猜测;会制作观星箱;能正确使用观星箱观察夜空中的星,做好记录;能制订观星计划,开展中长期观察活动。【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一、创设情境导入师:“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你们在晴朗的夜晚仰望过星空吗?有什么发现?生:看过星空,我认识北极星。生:我能找到北斗七星。……师:下面,老师带同学们欣赏一下璀璨的星空。(播放星空视频。)(师板书课题:看星空。)师:神秘而美丽的星空给我们带来无限的遐想。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究“看星空”。[讲授新课]二、探究新知活动一:怎样观察星空?师:同学们是善于观察的好孩子,有的看到了北斗七星,有的看到了天狼星,还有的认出了大熊座。谁愿意将自己观察星空的办法和大家分享一下?生:确定方向后,可以在北方的天空中看到像勺子形状的7颗星,那就是北斗七星。生:面朝南,可以看到天狼星。生:夜深时比傍晚看到的星更明显。师出示课件,总结观察星空的方法:在晴朗的夜晚,选择周围没有强光的地方观察星空;明确站立方向,确定参照物,作好记录。师:看来同学们有一定的观星经验。你们在观察的过程中,发现这些星有什么特点呢?生:有的星大,有的星小。52 生:有的星很亮,有的星发出的光比较弱。(师引导生思考看到的星亮度不同的原因。)师:这是什么原因呢?生:可能不同的星离我们远近不同。离得远,星看起来就暗;离得近,星看起来就亮。生:会不会是这些星本身的亮度就不同呢?(师通过模拟实验,让生观察竖立物体的影子,帮助生理解不同的星亮度不同的原因。)师:根据实验现象,我们可以推断出什么呢?生:亮度差不多的星,离我们近的星看起来比较亮,离得较远的星看起来比较暗。距离相同,本身发光比较强的星看起来比较亮。(教师出示星等的概念。)活动二:做个观星箱,观察星空。师:原来星的亮度是分等级的啊。除此之外,你们还发现星有哪些特点?生:星在天空中的位置会发生变化。师:你们想知道星的运动规律吗?这需要经过长期的观察,还要借助观察工具。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用来观察星的工具——观星箱。(师板书:观星箱。)师:请同学们研究一下它是怎么做成的。(师引导生观察观星箱的结构,鼓励生猜测其制作过程和使用方法。)生:将纸盒内壁涂黑,用细线做出网格线,再在纸盒一端钻出观察孔。(教师用图片展示星箱的制作过程。)师:下面请同学们按照教材提示,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制作观星箱。(师鼓励生利用课前准备的材料分组制作观星箱,巡回指导。)师:观察星空是一件需要长期坚持的事情。观察开始前,我们要确定观星计划。打算怎样利用观星箱进行观察呢?生:我要将观星箱放在我家的阳台固定位置进行观察。生:我将观星箱放在窗台上观察。生:我要每天晚上都去观察,并做好记录。生:一个周观察一次行吗?(师记录并总结。)师:怎样将你们的观察结果记录下来呢?生:我觉得要画出像观星箱上格子分布一样的表格,然后将观察到的星星的位置在表中对应标出来。师:说得好。(师总结,出示课件。)师:你们打算在什么时间段观察星呢?(教师引导学生在相互交流讨论中,制订观星时间表。)[课堂小结]三、总结拓展师:课后,请同学们利用观星箱坚持不懈地观察,并记录观察结果,相信你们一定会有所发现。【教学后记】52 13.春季星空【教学目标】1.知道星座的概念;认识春季星空中的显著星座;知道在宇宙中不同的位置观察某个星座,星座的形状及星座内各星的位置关系是不同的。2.能基于所学知识,找到春季的显著星座;能通过北斗七星找寻北极星;能制作北斗七星的空间分布模型。3.对星空的变化表现出探究兴趣;能开展中长期的观察活动,树立中长期探究的意识。4.了解人类的好奇心和社会需求推动了星空观测技术的发展。【教学重点】知道星座的概念;认识春季星空中的显著星座;知道在宇宙中不同的位置观察某个星座,星座的形状及星座内各星的位置关系是不同的。【教学难点】能基于所学知识,找到春季的显著星座;能通过北斗七星找寻北极星;能制作北斗七星的空间分布模型。【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师(播放与星星主题相关的儿歌,谈话导人):同学们,欢快的儿歌,把我们带入袤而深邃的宇宙。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春季星空。(师板书课题。)[讲授新课]二、探究过程(一)交流课前观察星空的发现。师:课前,同学们都对天空中的星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观察,相信同学们一定有所发现。请同学们结合观察记录,交流、分享你们的发现。(学生小组内交流观察的结果和搜集的信息。)师:同学们交流得都很认真。谁先来展示一下交流的成果?生:我借助地面固定标志物作为参照物进行观察,这样可以使我在后续几天方便地找到我观察的星并对它们进行持续观察。我主要观察了星空中相邻的几颗星的亮度,发现它们的亮度不同。生:我用自制的观星箱观察星空中相邻的星,选择在同一天的不同时刻进行观察,如果把这几颗星星连起来,可以组成一些简单的几何形状,而且这些形状在我观察的几天中没有发生变化。师:经过长期观察,人们发现恒星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固定不变的。为了更好地观察和研究星空,人们把星空划分成很多区域,这些区域称为星座。全天共分为88个星座,天空中每一颗恒星都属于某一特定星座。(二)认识春季星空中的显著星座。师(多媒体出示春季星空图):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春季星空中有哪些星座?生:大熊座。生:小熊座。生:猎犬座。师:大熊座是春季星空中的显著星座。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看到的资料说说发现。生:大熊座是北方春季星空中最醒目、最重要的星座。生:我同意他的观点,大熊座是在北半球全年可见、较容易找到的星座。生:大熊座的尾巴上,不就有我观察过的呈勺子形状的几颗星吗?师:春季的夜晚,向北仰望星空,可以看到有7颗亮星组成了勺形,这就是北斗七星。北斗七星属于大熊座,位于“大熊”的臀部和尾部,是寻找到大熊座的重要标志。生:老师,我还知道北天有一颗星叫北极星。妈妈说如果夜晚出去玩迷路了,可以利用北极星辨别方向。师: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找到北极星呢?生:想要找到北极星,最简单的方法是先找到北斗七星。待我们找到北斗七星“勺头”上的52 “天璇”“天枢”后,将其连线向斗口方向延长大约5倍距离,就能找到北极星了。师:晚上面向南方,还可以看到哪些显著星座呢?生:我知道,能看到狮子座。(师生交流关于狮子座的相关资料。)师:同学们通过书籍、网络等渠道了解了不少关于狮子座的信息。其实,关于狮子座的知识不限于我们说的这些,大家还可以在课下继续探究。(三)探究宇宙中的北斗七星是什么样的。师:我们都知道,从地球上看,北斗七星是个勺形。如果离开地球,到达另一个地方观察它,看到的还会是一个勺形吗?生:有可能。生:还要根据观察角度来确定。师:用什么办法可以验证我们的猜想呢?生:做实验,制作北斗七星的模型进行观察。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依据教科书上提供的数据,按照方法指导中的步骤,在透明亚克力板上描画北斗七星的位置,计算吊挂每个小球所需的绳长,将它们组装起来。(学生小组自主阅读操作方法,计算数据,制作模型,进行观察,汇报结果。)师:通过制作和观察北斗七星模型,同学们有哪些发现?生:我知道北斗七星中的每一颗星都有自己的名字,便用不同颜色的小球分别代表这7颗星。生:我知道每颗星距离地球远近不同,便按数据等比例裁剪了不同长度的绳子用来悬挂小球。生:我分别从透明亚克力板的上方和侧方看这7个小球,发现看到的样子完全不同。[课堂小结]三、拓展活动师:这节课,我们对春季星空又有了一定的了解。课后,请同学们选定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星座,使用观星箱继续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教学后记】14.夏季星空【教学目标】1.知道夏季星空与春季星空的不同;认识银河与夏季星空中的显著星座。2.能对课前观察记录进行整理分析,从中归纳得出星空的运行规律;初步学会通过已知星座找寻其他星座的方法。能进行中长期的观察活动。3.对星空的变化表现出浓厚的探究兴趣;乐于参与中长期观察活动,并能在活动中克服困难,完成预定任务。4.了解人类的好奇和社会需求是星空观测技术发展的动力。【教学重点】知道夏季星空与春季星空的不同;认识银河与夏季星空中的显著星座。【教学难点】能对课前观察记录进行整理分析,从中归纳得出星空的运行规律;初步学会通过已知星座找寻其他星座的方法。能进行中长期的观察活动。【教学过程】[导入新课]52 一、[导入新课]师:“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描述的是唐诗里的夏季星空;“七月流火”描述的是《诗经》里大火星由夏到秋的位置变化。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夏季星空。(板书课题:夏季星空。)[讲授新课]二、探究新知(一)交流我们的观察和发现。师:课前,同学们已经对夏季星空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观察,请大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观察记录。师:哪个小组先来汇报?生:我使用《看星空》那节课上制作的观星箱观察了北斗七星。我每隔半小时进行观察,发现北斗七星向西移动了。我不仅完成了星空观察记录表,还把经历写成了观察日记,画了北斗七星的位置图。生:我也使用了观星箱,观察的是北极星。我选择了一个晴朗的夜晚进行观察,分别在7时、8时、9时各观察一次,通过画北极星的位置图,发现北极星的位置基本没变,因此,我想到了在晴朗的夜晚,北极星可以帮人们辨别方向。(学生汇报时,教师投影展示学生的星空观察记录表、观星计划等作品。)师:同学们,你们能够学以致用、坚持观察,还能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观察结果,真棒!老师为你们点赞!(二)认识夏季星空的显著星座。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搜集了有关夏季星空显著星座的资料,请同学们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说出的星座名称最多。(学生分小组交流。)师:哪个小组先来说一说你们找到的星座?(学生按小组依次汇报,教师在黑板上记数。汇报结束后,教师表扬数量最多的学生小组。)生:大熊座、小熊座、天鹰座。生:天鹰座、天琴座。师:原来夏季的夜空有这么多显著星座呀!接下来,让我们玩一个小游戏是谁?这是夏季星空图,请一名同学上台描述一下自己喜欢的星座的位置,一猜它是哪个星座。生:我喜欢的星座在银河东岸,著名的牛郎星就属于这个星座。生:它是天鹰座。师:同学们猜得很准确,你们一定是在课下认真搜集和整理了这些星座的资料。老的也搜集了一些资料。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星光璀璨的夏季星空吧。(教师播放有关银河、天鹰座、天琴座、天蝎座等夏季显著星座的图片或视频。)师:看完了视频,我们脑海中的夏季星空更清晰了。在这些星座中,你们最喜欢哪个星座?请同学们小组合作,为你们最喜欢的星座建立一个“小档案”吧。(学生小组讨论,整合资料,完成星座小档案。)星座小档案1.我的名字:2.我的样子:3.我在天空中的位置:4.我的小故事:师:哪个小组先来为你们喜欢的星座“代言”?(教师为上台汇报的同学戴星座头饰。)生:我是天蝎座,位于南方离地平线不远的天空中。我张着两个大钳子,剧毒的尾巴高高翘起,精神抖擞,威风凛凛!生:我有一颗最醒目的红色亮星,就像我的心脏,它就是著名的心宿二,也叫大火星,前边提到的“七月流火”,说的就是在农历七月,大火星向西移动,天气转凉的情况。52 生:我的小故事……师:同学们,你们搜集的信息丰富,语言描述科学合理,星座图绘制漂亮,故事生动有趣,你们是最棒的“小小星座代言人”,掌声送给优秀的自己!老师送给大家一首夏季星座小诗,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记住这些星座。《夏季星空斗柄南指夏夜来,天蝎人马紧相挨。顺着银河向北看,天鹰天琴两边排。天鹅飞翔银河歪,牛郎织女色青白。心宿红心照南斗,夏夜星空记心怀。(三)认识银河。师:刚才认识星座的过程中,我们很多次提到了银河。你了解银河吗?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学生展示银河的资料)(四)观察星空,我们一直“在路上”。师:同学们,璀璨的星空不仅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个生动的神话故事,它的背后还蕴藏着无穷的奥秘。早在中国古代,人们就开始观星,探索星辰运行的规律。(教师播放关于张衡观星的故事及取得成就的视频或图片。)师:听了这个故事,你们有什么感想?生:观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科学成果的取得需要付出巨大的辛苦和努力,因此,我想制订一份一年的观星计划,把我的观星“事业”继续下去。生:我读过牛郎和织女的神话传说,所以我想持续观察牛郎星和织女星。生:我国的天文学家真厉害!我感到很自豪!生:我觉得我知道的关于星空的知识还是太少,我想去图书馆或者上网搜集更多的信息。师:同学们的想法非常好,“少年强则国强”,让我们以天文学家为榜样,持之以恒地观察研究下去,相信你们会收获更多![课堂小结]三、课后拓展师:随着科技的进步,更多先进的工具为人们观星提供了方便,现代天文学家使用了哪些先进工具观星?我们可以怎样利用它们?课后,选取一个星座,在每天固定的时刻用观星箱观察,把发现记录下来。【教学后记】第四单元电磁铁15.电磁铁一【教学目标】1.知道电磁铁是由铁芯和线圈构成的,电磁铁是将电能转换成磁能的装置;电磁铁通电有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2.会制作简易的电磁铁;能基于所学的知识利用观察、比较、类比推理等方法推测电磁铁可能具有哪些性质,提出可探究的问题。52 3.表现出对电磁铁的结构、功能、变化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在进行多人合作时,愿意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4.了解电磁铁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及给人类带来的便利;了解人类的好奇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发展。【教学重点】知道电磁铁是由铁芯和线圈构成的,电磁铁是将电能转换成磁能的装置;电磁铁通电有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教学难点】会制作简易的电磁铁;能基于所学的知识利用观察、比较、类比推理等方法推测电磁铁可能具有哪些性质,提出可探究的问题。【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一、激趣导入(教师播放玩具电动小车比赛的视频,学生观看。)师:同学们,这个比赛精彩吗?生:精彩!师:你们玩过玩具电动小车吗?知道电动小车运动的秘密是什么吗?生:是利用电。生:我觉得还与车里有个小马达有关系,通电后,小马达就会转,我拆开看过。生:对,我在一本书上看过,电动小车是利用小马达把电能转化成了动能。师:看来大家都是喜欢读书、善于探究的同学,你们真棒。电动玩具小车的运动确实是与电、小马达都有关系,而马达是电动玩具小车的主要部件。师:小马达里蕴藏着什么科学道理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解开其中的奥秘吧。[讲授新课]二、探究新知(一)认识电磁铁。师:今天每个小组都带来了废旧玩具汽车的小马达,我们怎样才能发现里面的秘密呢?生:拆开它。师:对,这位同学说得非常棒。下面我们就用工具拆开小马达,看看里面有什么。拆之前,先想一想:拆开时要注意什么?生:要注意安全,别伤到自己。生:拆开后,仔细观察里面的构造。生:要小心,不要损坏里面的部件。生:要及时记录自己的发现。师:同学们考虑得非常全面。老师提醒大家:拆分的部件要按一定的顺序摆放在桌子现在我们分组活动吧。(学生分组活动,用工具拆开马达观察。教师巡回指导。拆解过程中,教师适时进行拨,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到铁芯和线圈上来,使学生拆解实验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师:同学们,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汇报一下自己的发现吧。生:我们组发现,马达里面有铜线圈,中间还有一个铁棒。生:我们组发现里面有磁铁。生:我们发现里面有三组铜线圈,中间有一根铁棒。而且我们还发现有三块弧形磁铁。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描述得非常准确。下面,同学们看一下老师拆分马达的达,认识马达的核心部件。(教师播放拆分马达的视频,利用图片让学生清晰地认识铁芯、线圈等。)师:我们通常把中间的铁棒称为铁芯,把绕成圈的铜线称为线圈。实际上,马达的核心部件就是铁芯和线圈。我们把这种由铁芯和线圈组成的装置称为电磁铁。电磁铁就是马达的核心部件(板书课题)。52 师:电磁铁工作的动力来源是什么?生:电。师:同学们说得非常正确,当电流通过绕制的线圈时,电磁铁就开始工作了。(二)制作、玩电磁铁。1.设计、制作电磁铁。师:做电磁铁需要用到什么材料呢?生:铁芯和线圈。生:我觉得还需要电池、开关。师:请同学们打开材料袋1。利用这些材料,你们能做一个简易电磁铁吗?你们打算怎样去做?生:我们可以把大铁钉当作铁芯,然后把导线绕在铁钉上当作线圈。生:我觉得绕线时一定要绕紧,并且固定好。生:我觉得要想让电磁铁工作还得通电,所以还要把导线的两端连接在电池上。生:还要连接上开关,这样可以控制电流。连接时要断开开关。师:说得非常好。哪个同学把制作方法总结一下?生:首先把导线绕在铁钉上,固定好,然后利用导线连接上开关和电池。师:现在大家明白电磁铁的制作方法了。在制作之前,哪位同学提醒一下大家在做磁铁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生:分工明确,注意配合。生:仔细观察,做好记录。生:连接前要先断开开关。师:同学们提醒的事项都非常重要。老师再补充几点:(1)在大铁钉上绕导线的时候只能按一个方向绕,要么向外绕,要么向内绕,而且一定要绕紧,并且固定好(老师示绕的方法)。(2)不能长时间通电,更不能直接用导线连接电池的正负极,否则电池导线会发热,电池的电能一会就消耗掉了。师:电磁铁的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都清楚了吗?下面我们动手做吧。又快又好。做好后,把你做的电磁铁画到《科学手册》上。(学生动手做电磁铁,看哪个小组做得好教师巡回指导。)2.玩电磁铁。谈发现。师:经过同学们的努力,电磁铁制作成功了。同学们想不想统一下自己制作的电磁铁呀?生:想。师:你们打算怎么玩呢?生:我想用电磁铁去接近这些曲别针,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师:同学们先猜一下:会发生什么现象呢?生:大铁钉会吸引曲别针。生:我觉得不会,必须得通电才行。师:是不是如此呢?我们通过实验验证一下吧。(学生动手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师:电磁铁通电后,去接近曲别针,结果真能吸引曲别针吗?汇报一下你们的发现吧。生:我们小组发现通电时,电磁铁能吸起曲别针了。生:我们还发现,通电时能吸曲别针,断电后就不能吸起曲别针了。师:说得很正确。电磁铁没有通电时,没有磁性,不能吸引曲别针;通电后,电流通过了绕制的线圈,有了磁性,也能吸引曲别针了。所以从能量转换的观点来说,电磁铁是一种把电能转换为磁能的装置。(三)推想电磁铁的其他性质。师:刚才同学们都总结得非常好。电磁铁同以前我们学过的磁铁一样,都有磁性,能吸铁。回忆磁铁的性质,你们猜测一下:电磁铁还有哪些性质呢?电磁铁的性质与磁铁的性质可能有哪些不同呢?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推测电磁铁的性质及可能出现的不同。52 (各小组讨论交流,并记录。)师:下面我们先来分享第一个问题:电磁铁可能会有哪些性质?电磁铁也是一种磁铁,我猜测它也有南极和北极。生:磁铁有南极和北极。生:我觉得电磁铁也像磁铁一样,两极磁性强,中间磁性弱。生:我觉得电磁铁也像磁铁一样,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生:我觉得电磁铁也像磁铁一样,能隔着物体吸铁。生:我觉得电磁铁也像磁铁一样,能干扰电磁波。师:刚才,同学们根据电磁铁和磁铁都能吸铁的性质,推想电磁铁可能也具有磁铁的其他性质,这种做法在科学上就叫类比推理。类比推理是科学探究中一种常用的、推理方法之一。当然,类比推理的结果仅仅是一种可能性,推想结果是否正确,需要进步验证。我们刚才推测的电磁铁的性质到底对不对呢?下一节课再去验证。师:下面我们来分享第二个问题。电磁铁与磁铁在结构上有很多不同之处,猜测一下;电磁铁与磁铁在性质上可能会有哪些不同之处呢?说出你的理由。生: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固定的,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可能会改变。因为电磁铁的铁芯的粗细、长短不一样,线圈绕得多少也不一样,所以这些因素的改变可能会导致磁力大小的改变。生:对,我同意刚才同学的观点,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可能会改变。因为铁芯和绕圈会改变,电池的大小、多少也会改变,这些因素都会影响磁力的大小。生:电磁铁的磁极可能也会改变。因为电池有正负极,而且线圈缠绕的方向也是会改变的,所以这可能会引起磁极方向的改变。师:同学说得都非常有道理,不过这个问题也要留到下一节课去探究。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课下进行探究,再上课时与我们分享成果。[课堂小结]三、[课堂小结]师: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非常好,发现了不少秘密。哪位同学来总结一下?生:我知道了小马达的主要部件是电磁铁。生:我知道了马达里铁芯和线圈组成的装置是电磁铁。电磁铁通电后,才有磁性。切断电源磁性消失。生:我今天学习了科学探究中一种常用的推理方法:类比推理。生:我知道了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用科学可以解开生活中的秘密。四、[拓展活动](教师演示电磁铁断电后,大铁钉仍然能吸引曲别针。)师:用普通的铁钉作铁芯制成电磁铁,断电后磁性不会立即消失。怎样才能让电磁铁断电后磁性立即消失呢?请同学们课后继续探究,找到解决的办法吧。【教学后记】16.电磁铁二【教学目标】1.知道电磁铁有两极,两极磁力最强,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知道电磁铁的磁极是可以改变的:改变线圈的缠绕方向或改变线圈与电池正负极的连接方向,电磁铁的磁极会发生改变。52 2.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电磁铁的结构、功能、变化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问题并展开问题猜想、假设、制订科学探究计划等系列科学探究活动。3.表现出对电磁铁的结构、功能、变化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在进行多人合作时,愿意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观点。4.了解人类的好奇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发展。【教学重点】知道电磁铁有两极,两极磁力最强,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知道电磁铁的磁极是可以改变的:改变线圈的缠绕方向或改变线圈与电池正负极的连接方向,电磁铁的磁极会发生改变。【教学难点】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电磁铁的结构、功能、变化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问题并展开问题猜想、假设、制订科学探究计划等系列科学探究活动。【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一、类比质疑,产生猜想。(教师板书两个名词:磁铁电磁铁)师:同学们,看到这两个名词你们有设有疑问或者猜测?生:电磁铁是否跟磁铁一样有磁极?生:电磁铁的磁极是否可以改变?生:电磁铁的磁力能否改变?生:磁铁和电磁铁谁的磁力更强?(鼓励学生质疑猜想。)[讲授新课]二、自主探究师:怎样验证电磁铁有没有磁极呢?请大家看一下黑板上老师板书这两个词,或许能给你启发。生:我认为可以用判断磁铁磁极的方法来判断电磁铁有没有磁极。我们可以将电磁铁靠近一堆铁屑,观察电磁铁各部分吸引铁屑的数量。师:运用类比的方法来探究新的知识,真是善于思考的好孩子。谁还有想法?生:我认为可以用电磁铁吸引曲别针,观察电磁铁各部分吸引曲别针的数量来判断磁极。师:同学们的方法真多,那我们就来实际操验证一下,看大家的想法是否正确。师:谁来展示汇报一下?生:这是我们小组的操作:我们观察到电磁铁两端吸引的铁屑多,中间吸引的铁屑少因此得出结论:两端磁力最强即为两极。师:同学们同意他们小组的观点吗?生:同意。师:那么,请问哪一端是N极?哪一端是S极?生:我们依然可以用研究磁铁的方法来研究电磁铁。师:具体怎么做呢?生:分别将钉帽和钉尖靠近小磁针,根据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性质来判断电磁铁的极性。师:请大家动手试一试吧!(学生分组实验。)师:实验中你有什么发现?生:我们小组的钉帽与小磁针的南极相吸。生:我们小组的钉帽与小磁针的南极相斥。师:恭喜大家找到了电磁铁的南北两极。可是听了这两位同学的汇报,你有什么疑向吗?生:同是钉帽一端,有的是南极,有的却是北极,这是为什么?52 师:你听讲很认真,思考也很细致。为什么电磁铁的磁极发生了变化?请同学们认真对比一下各小组的实验方法以及电磁铁的构造差异,相互讨论后填写老师发给大家的表格,小组内说说自己猜想的依据。师:我们可以分析一下:电磁铁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哪些部分是可以改变的?这些部分哪些可能改变电磁铁的磁极?生:我们猜测磁极与线圈的缠绕方向有关。生:我们猜测磁极与电池正负极的连接方向有关。生:我们猜测与钉尖钉帽的方向有关。师:大家的猜想都有一定的依据,我们用实验来验证吧!当老师做磁极与线圈的缠绕方向有关的实验时,可不可以也同时改变电池的正负极?生:不可以!师:为什么?生:我们作对比实验要控制变量,每次只改变一个变量。师:提醒得真好。请各小组根据你们的猜想完成实验,填好实验报告单。在填写的过程中要注意仔细、规范、完整,要把实验过程是怎样做的、观察到什么现象分步填写完整、清楚。(学生分组实验操作。)师:请几个小组来汇报一下。生:我们猜想电磁铁的磁极与电池的正负极连接方向有关。我们的实验过程是改变电池的正负极连接方向,其他条件不变,用小磁针进行测试,发现电磁铁的磁极发生了变化。师生小结:通过实验探究发现,改变线圈缠绕的方向,或者改变线圈两端连接的电话正负极,可以改变电磁铁的磁极。[课堂小结]三、拓展活动师:大想不想亲手做一个U形电磁铁来玩玩?我给大家准备了电池、U形铁芯、线,请大家课后自己动手操作。做好后,找一找它的磁极。【教学后记】17.电磁铁三【教学目标】1.知道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可以改变的:增加线圈匝数或电池节数,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会发生改变。2.能基于所学知识,从电磁铁的结构、功能、变化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问题并展开问题猜想、假设、制订科学探究计划等系列科学探究活动。3.表现出对电磁铁的结构、功能、变化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在进行多人合作时,愿意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4.了解电磁铁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了解人类的好奇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发展。【教学重点】知道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可以改变的:增加线圈匝数或电池节数,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会发生改变。【教学难点】52 能基于所学知识,从电磁铁的结构、功能、变化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问题并展开问题猜想、假设、制订科学探究计划等系列科学探究活动。【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一、情境导入,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魔术吗?现在老师给你们表演一个魔术,注意观察。(教首先消示电磁铁吸曲别针少的实验,再在原电磁铁的铁芯上快速替换已准备好的电池。线圈,演示电磁铁吸曲别针多的实验。)大家有问题要问吗?生:真神奇啊!为什么一会儿吸得少一会儿吸得多呢?师:这是电磁铁的磁力大小的问题,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吧![讲授新课]二、大胆猜想与假设师:同学们,我们现在进行比赛,看哪一组能想出更多办法,使“电磁铁的磁力更大”。我们先来猜想: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请大胆假设。生:我们认为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与电池多少有关,如果电池多,磁力就大,电池少,磁力就小。(教师板书:电池的多少。)生:我们认为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与铁钉缠绕的匝数有关,如果绕的线圈匝数多,磁力就大。(教师板书:线圈匝数。)生:我们认为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与铁芯的大小有关。(教师板书:铁芯的大小。)生:我们认为绕电线的松紧也会影响电磁铁磁力的大小。(教师板书:绕电线的松紧。)师:同学们善于思考,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猜想出这么多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你们真棒!三、精心设计探究性实验师:大家说得很有道理,究竟谁的更有道理,还要靠实验来验证。这么多的因素都要研究的话,一节课的时间肯定不够用。这节课我们先来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和线圈匝数、串联电池的多少有没有关系。师:我们已经确定了研究问题,而且已经做出了假设。那么,我们怎样设计这个实验呢?(学生讨论,分组制订研究计划并填写实验计划表。)师:你觉得在这个实验中要改变的条件是什么?不变的条件是什么?生:我们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和线圈匝数有没有关系,所以在实验中应该改变的是圈的匝数,不变的是电池节数、铁芯粗细、铁芯长短、导线长短……生:我们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和串联电池数量有没有关系,所以在实验中改变的是联电池的数量,不变的是线圈匝数、铁芯粗细、铁芯长短、导线长短……师:为了使实验更加科学准确,改变一个条件后我们一般要做3次实验。在实验前,老师要提醒各小组注意以下几点(展示注意事项):(1)不要长时间接通电池,减少耗电。(2)吸过的曲别针放在一边,不要再吸。(3)小组分工合作,细心操作,及时记录。师:请你们分好工,有计划地一步一步做,并填写好活动记录表。四、认真开展合作探究活动师:现在老师给你们10分钟的时间进行实验。同学们开始吧!(教师介绍并分发实验材料及实验记录表。)(各小组根据实验计划进行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到各组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指导。)五、汇报交流,共享成果52 师:同学们研究得非常认真,小组合作得非常好,能认真记录研究成果。下面咱们开一个科学交流会,分享各小组的研究成果。在小组汇报时,同学们要认真听别人的研究成果,看看跟自己的是否一样,如果不一样,具有相同研究课题的小组可以站起来补充。明白吗?生:明白。师:哪个小组先来汇报?好,有请第三小组上来,掌声鼓励。生:我们研究的因素:串联电池的多少。(学生一边讲一边做实验。)我们用1节电池和3节电池做对比实验,发现用3节电池吸起的曲别针比用1节电池吸起的曲别针的数量要多,证实了串联电池的多少这个因素会影响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师:他们做得多认真,汇报得多有条理呀!给点掌声好吗?其他小组有没有补充?生:我们组用1节电池和4节电池来做对比实验,结果也是串联电池多的磁力大,电池少的磁力小。师:下面哪个小组来汇报?好,请第一小组上来,掌声鼓励。生:我们小组研究的是线圈的匝数与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关系。(一边讲一边做。)我们用一条电线、两节电池、两根铁钉做实验。我们在两根铁芯上缠绕不同的匝数,一根铁芯缠绕的匝数多,一根铁芯缠绕的匝数少。结果线圈匝数多的电磁铁吸曲别针的数量多,线圈匝数少的电磁铁吸曲别针的数量少。这证实了线圈匝数多少这个因素会影响电磁铁磁力的大小。生:我认为他们应该用同一根导线、同一根铁芯,只是线圈匝数不同。因为要排除不同导线、不同铁芯对磁力大小的影响。……师:通过这节课,你们知道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是什么吗?生:串联电池的多少、线圈的匝数。师:要制作一个磁力强的电磁铁,可以怎样做?生:增加串联电池的数量。生:增加线圈的匝数。师:每个小组的同学都讲得不错,其他组的同学也很认真地听,你们做得非常棒。学到这里,你们知道这节课开始时老师做的魔术是怎么一回事吗?生:知道了。师:科学来源于生活,更要应用于生活。你们了解电磁铁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吗?生:我知道电磁选矿机、音箱。生:我知道耳机、磁悬浮列车。生:我还知道电磁起重机。师: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希望你们能将这节课学到的知识用到平时的生活中去。[课堂小结]六、总结与拓展师: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生:我知道了影响电磁铁的磁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生:我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生:我虽然只做了一项研究,但通过交流,我收获了大家的研究成果。生:我会制作磁力大的电磁铁了。师:看来同学们今天的收获真不少。现在的科学研究越来越成为多人共同完成的工作。大家一起分析问题、设计实验、分工研究,最后汇集成果,共享成果。没有分工合作,就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大的研究任务。师:利用今天共同研究所得,你们可以制作一个更强的电磁铁了。课后设计制作一个“电磁起重机”玩具,比一比,看谁做得最好。【教学后记】52 第五单元密切联系的生物界18.光合作用【教学目标】1.知道植物可以吸收阳光、空气和水分,并在绿色叶片中制造其生存所需的养料。2.观察植物叶子在不同季节的变化,提出叶子与植物生长有什么关系等可探究的科学问题;运用分析、比较、推理等方法得出植物生长需要的养料与绿叶的关系。3.大胆质疑,能从不同视角研究植物生长需要的养料来自哪里;能采用新的方法开展探究,培养创新精神。4.认识到人类、动植物、环境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的关系;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发展。【教学重点】知道植物可以吸收阳光、空气和水分,并在绿色叶片中制造其生存所需的养料。【教学难点】观察植物叶子在不同季节的变化,提出叶子与植物生长有什么关系等可探究的科学问题;运用分析、比较、推理等方法得出植物生长需要的养料与绿叶的关系。【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师:一个人从小长大需要吃很多东西,那么一颗种子从发芽到长成一棵高大的植物也需要养料吗?它需要的养料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学生交流。)生:从土壤里来的。师:其他同学同意这种说法吗?生:同意。师:大多数同学认为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主要是从土壤里来的。人们在很早之前也是这样认为的。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来看看科学家们曾经做的几个著名实验。[讲授新课]二、探究新知(一)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教师出示海尔蒙特的探究实验资料。师:请大家阅读这段材料,看看你们能获得哪些信息。(学生阅读。)师:哪位同学来说一说?生:柳树刚开始是2.5kg,5年后增加了82kg。师:柳树的变化说明了什么?52 生:柳树吸收营养了。师:柳树吸收了养料,5年间长大了很多。你还获得哪些信息?生:泥土5年的时间只减少了0.1kg,说明植物生长的养料不只是来自土壤。师:你们觉得还来自哪里?生:水,因为这5年他只浇水。师:这位科学家也是这样认为的,即植株重量增加的部分来自水。大家再想想,他忽略了哪些因素?(学生讨论。)生:还有阳光、空气。师:大家分析得很有道理。阳光、空气这些因素对植物的生长有影响。植物的营养器官有根、茎、叶,你们觉得会和哪个器官有关?生:叶。师:为什么是叶?生:根吸收水分,茎运送物质,因此我认为和叶有关。(二)实验探究。1.证明绿叶制造淀粉实验。师:植物生长需要的养料与绿叶有关,我们来做个实验吧。(教师出示“方法指导”,并演示。)师:课前,大家已经完成了前两步。把植物在黑暗处放置24小时有什么作用?生:把养料都消耗尽。师:叶片一半遮光、一半不遮光,为什么要这样做?生:是不是要做对比?师:对,就是要形成对照组。师:我们现在把叶子摘下来,放入锥形瓶中,加入酒精,用棉花堵住瓶口。为什么要用棉花堵住瓶口?生:怕酒精“跑”出来。生:加热的时候有保温作用。师:刚才大家分析得很有道理。我们把锥形瓶放入有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这个过程要注意什么?(学生回答。)师:在给叶片加热的过程中要注意安全,还要观察叶片的变化。之后,要先把叶片放在清水中漂洗,再往叶片上滴碘液,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师:好,下面请各组按分工完成实验,要注意纪律,做好记录。(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师:哪个小组汇报你们的现象?生:加热的叶片变成了黄白色。用清水清洗后往上再滴碘液,发现有的地方变成了蓝色,有的地方还是黄白色。师:其他小组也是这样的发现吗?生:是。师:叶片的哪部分变成了蓝色?生:见光的部分。生:没遮住的部分。师:这部分为什么会变成蓝色?生:淀粉使碘液变蓝色,说明这里有淀粉。师:这说明什么?(学生汇报。)师:对,植物生长所需婴的养料绝大部分是由绿叶制造的。(教师出示有关光合作用的图片,并讲解。)52 而:绿叶中含有很多叶绿体,每一个叶绿体都是一个小小的“绿色食品加工厂”。在阳光的照射下,叶绿体可以把根吸收的水分和由气孔进来的二氧化碳合成植物生长需要的养料,同时释放出氧气。叶的这种作用叫作光合作用。2.证明绿叶能产生氧气实验。师:为了更好地理解光合作用,科学家还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展示实验内容。)师: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生:有了植物和动物后,里面的空气循环了。师: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最终,科学实验证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会排出二氧化碳,消耗氧气。师:后来,有人重复他的实验,结果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失败了。你们觉得可能是哪个因素影响了实验结果?生:光照。师:我们应该怎样设计实验证明呢?生:用有无光照作为变量,设计对比实验。师:人们就是在不断质疑、实验的过程中,发现了植物的光合作用,解开了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的奥秘。(三)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教师出示有关合理密植的图片。师:大家看,农作物为什么要这样种植呢?我们可不可以将植物种得密一些或稀一些呢?生:不可以。师:为什么?生:如果种植过稀,会浪费土地,导致农作物不会高产;如果种植过密,植株叶片互相遮挡,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因此,种植农作物时,既不能过稀,又不能过密,要合理密植。师:通过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可以提高产量吗?生:可以。师:光合作用的原理在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你们还知道其他方法吗?生:不同季节种不同作物。(学生回答。教师补充。)[课堂小结]三、课堂总结师:想一想,这节课你们有哪些收获?生:我知道了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生:我知道什么是光合作用。生:我知道科学要不断实验,用证据说话。四、拓展延伸师: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以科学家为榜样,不断去摸索,用事实说话,最终找到科学的真谛。课后,请大家查阅资料,了解植物光合作用与人类的关系。【教学后记】19.生物的栖息地【教学目标】52 1.知道栖息地能满足生物的基本需要,为生物提供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等条件;了解保护生物栖息地的措施。2.运用分析、推理、概括、归纳等方法得出栖息地为生物生存提供的条件。3.大胆质疑,能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表现出探究兴趣;能采用多种方法开展探究,培养创新精神。4.了解人类活动会对动物生存环境产生影响,树立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的意识。【教学重点】知道栖息地能满足生物的基本需要,为生物提供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等条件;了解保护生物栖息地的措施。【教学难点】运用分析、推理、概括、归纳等方法得出栖息地为生物生存提供的条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师出示企鹅、狮子、小鸟、海龟及它们生存环境的图片。)师:这些动物分别生活在什么环境里?请你们送它们回家。生:企鹅生活在南极,狮子生活在草原。生:小鸟生活在树林,海龟生活在大海。师:这些环境里还有其他生物吗?生:大海里还有很多种鱼。生:树林里还有猴子、昆虫等。生:草原上还生活着斑马、大象等。师:它们为什么生活在这些环境中?生:有食物。生:有水。生:有空气。师:不同的生物生活在不同的环境里,这就是它们的栖息地。课前,同学们搜集了生物栖息地的资料,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生物的栖息地。(教师板书:生物的栖息地。)[讲授新课]二、探究新知(一)草原为生物提供了哪些生存条件?师(出示一段马在草原奔跑和饮水的视频):同学们看到了什么?生:马在奔跑。生:马在饮水。师:马在草原上奔跑是为了躲避敌害,需要补充水分时就要饮水,这些条件都是什么环境提供的?生:草原。师:广阔的土地、水源都是草原提供的,草原就是马的栖息地。师:还有哪些动物生活在草原上?生:野兔、蝗虫。生:狼、羊。师(出示图片):这些动物都生活在草原上。通过图片,你们发现草原为它们提供了哪些生存条件?(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草原为生活其中的多种动物提供了生存条件。草原中除了有很多动物,还有很多植物。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生:动物吃草。52 生:狼吃兔子。生:动物的粪便可以用来做草的肥料。师:草原上生活着很多动物和植物,这些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教师板书:相互依存。(二)多种多样的栖息地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哪些条件?师(出示有关湿地、海底、森林的图片):你们认识这些栖息地吗?这些栖息地中生存着哪些生物?生:湿地中生存着鱼、水鸟、水草等。生:海里生活着鱼、珊瑚、螃蟹、章鱼等。生:森林里生活着猴子、蛇、大象等动物。师不同的栖息地中生活着多种多样的动物,它们为什么会选择这些地方作为栖息地?生:栖息地可以为它们提供需要的生存条件。师:每种栖息地能够为生物提供不同的生存条件,满足它们生存的需要。你们认为这些条件都有什么?生: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食物等。师:栖息地为生物提供了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食物等基本需要。生物需要适宜生存的栖息地。师:是不是所有的生物都有固定的栖息地呢?请同学们阅读资料并思考。(学生阅读“资料卡”,教师巡视。)师:不同的动物按照自己喜爱的环境条件选择生存和繁衍的地方,从而形成不同的栖息地。(三)怎样保护生物的栖息地?师(出示图片):栖息地对生物很重要,但是我们身边的很多生物栖息地却遭到破坏。怎样保护生物的栖息地呢?(学生小组交流、汇报。)师:《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的义务。这说明保护生物的栖息地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课堂小结]三、拓展延伸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物栖息地相关知识。课下,请同学们选择一种动物,观察记录其在栖息地中的生活情况,撰写观察日记。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发现更多关于生物栖息地的知识。【教学后记】20.生物链【教学目标】1.知道动物以植物或其他动物为食,动物维持生命需要消耗这些食物;能说出常见植物和动物之间吃与被吃的链状关系。2.运用观察、查阅资料、调查和案例分析等方法,获取生物之间、生物和环境之间关系的信息。3.大胆质疑,能对生物间的食物关系表现出探究兴趣,能采用多种方法开展探究,培养创新精神。52 4.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认识到人与自然环境应该和谐相处以及保护身边多种多样的生物的重要性。【教学重点】知道动物以植物或其他动物为食,动物维持生命需要消耗这些食物;能说出常见植物和动物之间吃与被吃的链状关系。【教学难点】运用观察、查阅资料、调查和案例分析等方法,获取生物之间、生物和环境之间关系的信息。【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教师播放有关“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视频。(学生观看。)师:视频中都出现了哪些生物?生:蝉、树、螳螂、黄雀等。师: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关系?生:螳螂把蝉吃了。生:螳螂又被黄雀吃了。师:它们之间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生物间的食物关系。[讲授新课]二、探究新知1.认识食物链。师:这几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可以怎样表示?(学生讨论、汇报。)师:为了方便、直观地展示它们之间的关系,我们常用“→”表示。请同学们画出这种食物关系。(教师针对学生画的情况进行指导。)师:谁能发现他们画的有什么不同?生:箭头的方向不同。生:有的箭头指向了被吃的动物,有的指向了吃它的动物。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请同学们思考:箭头的方向应该指向什么动物?(学生思考、汇报。)师:箭头的方向应该指向吃的一方,表示物质、能量的转移和传递。请同学们修改自己画的生物间的食物关系。(学生修改、展示。)师:我们再看一下这条食物关系:蝉吸食树的汁液,蝉被螳螂吃,螳螂被黄雀吃,黄雀被鹰吃。像这种一环扣一环的关系,像什么?生:链条。师:根据食物关系,可以把一些动植物紧密地联系起来,成为一串,就像一条由很多链环组成的锁链一样。人们把动物、植物之间的这种食物联系叫作食物链。2.认识食物链的特点。师(出示课件):我们接下来换个场景,来到草地上。草地上这些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是怎样的?请同学们画出这些生物间的食物链。画食物链前,请同学们注意这些事项。第五单元密切联系的生物界(学生读注意事项。)师:小组要明确分工,合作完成,最好用铅笔画。(小组合作,画食物链。)师:下面我们找个小组上台展示。52 (学生展示。师生评价,补充完善。)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每一条食物链,它们有什么共同点?生:食物链的起点一般是植物。生:食物链终点的动物很凶猛。师:食物链常从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食物链包含一系列物质和能量的传递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动物通过食物获取它们生存所需的营养物质和能量。3.认识食物网。师:请看这些相互交错的食物链,大家觉得它们像什么?生:像一张网。师:由于一种动植物可能与多种动植物有食物联系,食物链相互交错,就形成了食物网。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假如把草原上的草原狐全部消灭掉,将会发生什么情况?生:兔子的数量会增加。生:草原上的草会大量减少。师:当一种生物消失后,其他生物的数量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师(出示“资料卡”):请同学们阅读“资料卡”。你们有什么发现?(学生汇报。)师:每一种生物都对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促进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4.保护多种多样的生物,(教师课件出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图片和遭到破坏的生态环境图片。)师:请同学们对比这两幅图片,你们喜欢哪幅?生:第一幅。师:为什么呢?生:因为这里的环境优美。生:我感觉多种生物能够共同生活在这个家园里。师:第二幅给你们什么感觉呢?生: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师:确实这样,这就是生态环境对生物的重要性。我们怎样保护多种多样的生物?(学生回答。)师:我们要保护多种多样的生物,促进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课堂小结]三、拓展延伸师:课下,请同学们观察花园里的生物,找一找它们之间的食物关系,画一画食物链,并记录在《科学手册》中。【教学后记】第六单元物质的变化21.蜡烛燃烧【教学目标】1.知道有些物体发生了变化,构成物体的物质也发生了改变。2.能基于所学知识设计实验,探究物质的变化。52 3.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方法探究蜡烛燃烧发生的变化;乐于合作与交流,对探索物质变化充满兴趣。4.了解所学的知识有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难点】知道有些物体发生了变化,构成物体的物质也发生了改变。能基于所学知识设计实验,探究物质的变化。【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燃烧的蜡烛图片。2.提出问题:晚上,小华家所在的小区停电了,小华拿出蜡烛点燃照明。过了一段时间,小区来电了,小华在吹灭蜡烛的时候发现蜡烛变短了。蜡烛变短的部分哪儿去了?(学生自由发言。)3.小结: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我们周围的物质都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隐藏着什么科学道理?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蜡烛燃烧的变化。教师板书课题。二、探究活动(一)探究蜡烛燃烧的变化。1.蜡烛燃烧产生水。(1)提出问题:蜡烛燃烧时变短了,跟切割时变短一样吗?学生自由发言,认为蜡烛切割时变短的部分还在,而燃烧时变短的部分不见了。思考并交流:蜡烛燃烧时变短的部分去哪儿了?学生猜测并提出自己的观点。(2)谈话:用什么方法验证?学生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①把铁片放在蜡烛火焰上,观察现象。②把干燥的烧杯罩在燃烧的蜡烛上,观察烧杯的内壁,观察现象。学生汇报实验方案,师生交流,补充完善实验方案。(3)提出实验注意事项。(4)学生动手操作,验证自己的想法。(5)汇报实验现象,师生交流,得出结论。2.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1)提出问题:蜡烛燃烧还会生成什么新物质?(2)学生猜想:可能还会生成二氧化碳。(3)设计实验证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①学生尝试设计实验方案。②师生交流,教师出示方法指导和注意事项。方法:取一个烧杯罩在蜡烛的火焰上方,翻转烧杯,迅速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烧杯中并震荡,观察石灰水的变化。注意事项:轻拿轻放,不要让石灰水溅到手上,以免被灼伤。把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时,用毛巾包住烧杯外壁,以免被烫伤。(4)学生实验,教师适时指导。(5)汇报交流实验现象:将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一段时间后,把烧杯翻转过来,迅速把澄清的石灰水倒入烧杯中摇晃,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了。(6)师生总结,得出结论:蜡烛燃烧时,产生了水、二氧化碳等新物质。(二)生活中有哪些生成新物质的现象?1.观察鸡蛋壳、小苏打分别与食醋的反应。提出问题:把鸡蛋放入醋中会发生什么现象?(师生交流。)2.教师播放生活中物质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图片或视频,学生认真观察。52 纸燃烧变成灰烬;切开的梨、苹果变色.....3.谈话:你们还知道哪些生成新物质的现象?(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由发言。)4.生成新物质的变化中经常伴随的现象。师生交流。总结:生成新物质的变化、一般伴随着发光、发热或改变颜色等现象。三、拓展活动谈话:课下,请同学们找一找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这些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教学后记】22.铁生锈【教学目标】1.知道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生锈时构成铁的物质发生了改变;知道铁生锈的原因。2.能基于所学知识,设计单一变量的实验方案,探究铁生锈的原因。3.对铁生锈的条件表现出探究兴趣;在进行多人合作时,愿意沟通交流结合考虑小组成员意见,形成集体观点。4.通过对铁生锈的认识理解铁生锈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教学重点】“探究铁在什么条件下容易生锈”【教学难点】“设计铁生锈对比实验”通过完成任务二,小组讨论思考将有助于突破难点。【教学过程】任务一:观察铁生锈。(检测目标1)(参照教材活动一:观察铁生锈。)1.观察、比较铁片和铁锈的颜色、光泽等外部特征。2.通过敲击、把铁锈接入电路、用磁铁吸引等方法研究铁与铁锈的不同。3.观看铁生锈的视频资料4.总结铁和铁锈是不同的物质。5.完成《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的相关内容。评价标准:(1)对于铁和铁锈能认真观察,详实记录;(2)小组成员分工明确、人人参与;(3)小组代表有理有据地将本组发现和结论在全班交流。任务二:探究铁在什么条件下容易生锈?(检测目标2)(参照教材活动二:探究铁在什么条件下容易生锈?)1.在小组内设计探究铁生锈的实验方案,小组代表在全班交流方案,其他同学补充完善方案。2.小组同学根据实验方案合作完成以下探究任务,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3.通过以上实验与操作,交流我们我发现。(1)分析实验记录(一),铁在哪种条件下容易生锈?(2)分析实验记录(二),铁生锈的快慢一样吗?4.归纳总结:铁在什么条件下容易生锈?评价标准:(1)实验过程中对于铁钉生锈的状态认真观察,详实记录;(2)能说出铁钉生锈的条件;(3)表述语言清晰、条理、正确。【教学后记】52 23.防锈技术【教学目标】1.了解铁生锈的危害;知道防止铁生锈的有关常识和技术;了解防锈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2.基于对铁生锈原因的认识,能通过对比实验探究防止铁生锈的办法。3.对防锈技术表现出探究的兴趣。4.关注与防锈有关的科技知识,乐于用所学知识改善生活;了解社会需求是技术发展的动力。【教学重点】了解铁生锈的危害;知道防止铁生锈的有关常识和技术;了解防锈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难点】基于对铁生锈原因的认识,能通过对比实验探究防止铁生锈的办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教师展示生锈铁锅的图片):同学们,老师家里做饭的铁锅生锈了,谁能告诉师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生:铁锅与空气、水接触会生锈。生:铁锅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生锈。师:生活中有很多铁制品容易生锈,你们知道铁生锈有什么危害吗?生:铁制品生锈后不再坚固耐用,许多用钢铁建造的大桥、机器在生锈后容易引发全事故。生:生活中,如果我们使用的铁制品生锈了,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师:有什么办法可以防止铁锅生锈呢?生:我们要保持铁锅的干燥。生:铁锅干燥后再用食用油擦一遍也能起到防锈的作用。师:同学们根据生活经验想出了很多防锈方法,为大家提供了很好的生活小妙招。师(用课件展示铁制品生锈的图片以及因生锈而造成安全事故的图片):我们需要办法去防止铁制品生锈,减少损失和安全隐患。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防止铁生锈的方(板书课题)。[讲授新课]二、探究活动师:既然铁生锈对我们的生产、生活造成这么多的不利影响,我们应该怎样防止铁锈呢?请同学们大胆猜想,说出你们的防锈方法。生:将铁制品放到干燥的环境中可以防止其生锈。生:我们可以在铁制品上涂油或者刷油漆来防止铁生锈。师:大家提出了很多防止铁生锈的观点。我们如何验证这些方法是否可行呢?生:做实验。师: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老师准备了实验器材(课件出示实验器材图片如砂纸、试管、试管架、铁钉、凡士林、干燥剂等),请同学们根据这些实验器材设计验方案探究防止铁生锈的方法。(学生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师:哪个小组汇报来你们的实验方案?生:我们取3枚铁钉,将第一枚铁钉直接放入试管中,将其一半浸入水中、另一半置于空气中;将第二枚铁钉表面涂抹凡士林后放入试管,将其一半浸入水中、另一半置于空气中;将第三枚铁钉放入装有干燥剂的试管中。然后,每天观察并记录3枚铁钉的生锈情况。师:同学们对这个方案有其他想法吗?52 生:为什么要在第二枚铁钉上涂抹凡士林呢?生:这样做是为了让铁钉同时隔绝空气和水。师:还有要补充的吗?生:为了避免实验结果有误差,可以事先把3枚铁钉表面的铁锈用砂纸去除。师:同学们齐心协力想出了这么好的方法,老师为你们点赞。做实验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多媒体展示注意事项:1.小组合作分工明确。2.合作过程中轻声交流,动作幅度要小。3.将铁钉放入试管时,注意动作要轻,防止碰坏试管。4.干燥剂的使用注意事项:①要在尽量短时间内将干燥剂、铁钉放入试管中,并立即将试管进行密封。②按实验要求进行操作,避免干燥剂进入眼、口、鼻。师:请同学们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师:由于这个实验需要的时间比较长,我们可以把实验装置放在教室内,同学们每天要注意观察,并及时做好记录。一周后,我们来分享实验成果。[课堂小结][导入新课]第二课时一、成果展示会1.汇报交流铁钉生锈的实验记录。师(PPT出示实验记录单):大家请看这个小组实验记录单。你们有什么发现?生:通过这个小组的实验记录单,可以发现:浸在水中、没有涂凡士林的铁钉会生锈,水和空气交界的部位生锈最严重。生:我还发现涂上凡士林和放在有干燥剂的试管中的铁钉没有生锈。师(用课件展示实验记录):我们再来看一下其他小组的实验记录。生:我们发现涂了凡士林和放在干燥剂中的铁钉没有生锈。师: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隔绝水、空气可以防止铁制品生锈。[讲授新课]二、总结师:生活中我们常用到哪些防锈技术?生:给铁喷上漆、涂上油,就像是在实验中给铁钉涂上凡士林一样,把铁与空气、水隔绝开,这样铁就不会生锈了。生:把铁放置在干燥的地方,铁也不会生锈。师:同学们,我们通过实验知道铁与水、空气接触时容易生锈。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用给铁制品表面涂油、喷漆的方法防止铁生锈,避免将铁制品放在潮湿环境中,还可以用烤蓝、电镀等技术在铁制品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保护膜,防止铁制品生锈。[课堂小结]三、拓展活动1.查阅资料,了解大海中的轮船是怎样防锈的。师:课前,老师还让大家搜集了大海中的轮船是怎样防锈的资料。哪个同学先把自己搜集的资料分享给大家?2.学生用投影展示,分享搜集到的资料。生:船在海水中比在淡水中更易生锈,因为海水中所含的盐类物质可以加速铁的生锈。为了避免轮船的钢制外壳被腐蚀,通常采用的防锈措施有刷油漆、电镀等,还可以在轮船外壳上附着一层比铁活动性强的金属等。3.布置作业。52 师:课后,请同学们查阅资料,了解建造轮船时应用了哪些防锈技术。【教学后记】第七单元创新与设计24.我们的住宅【教学目标】1.了解一项工程需要由多个系统组成,如建造住宅需要考虑结构、供水、采光、供暖系统等;了解各个系统需要协调工作。2.能基于所学的知识探究各系统的构成及功能。3.在探究家庭设施建设的工程中,对各系统构成及功能表现出探究兴趣。4.了解某些工程在生产和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各个系统在所处工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了解科技产品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教学重难点】了解一项工程需要由多个系统组成,如建造住宅需要考虑结构、供水、采光、供暖系统等;了解各个系统需要协调工作。能基于所学的知识探究各系统的构成及功能。【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初步了解住宅的设施。教师出示课件:家庭中客厅、卧室、卫生间等场所的三维动画。教师谈话:你们知道家里有哪些设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方便、舒适了吗?学生讨论后回答:有电灯、暖气、空调、自来水管道等。教师讲解:电灯给我们带来光亮,但照明只有灯管是不行的,人们用导线、开关等将每个灯管连接起来,并通上电,这样我们的住宅就有了光亮,家中多个部分组成的、共同完成照明任务的系统叫作照明系统。这节课,我们研究的设施不是一个单一的物体,而是包含多个组成部分的系统。2.再次了解住宅的设施。教师提问:住宅里的哪些系统让我们感到方便、舒适?学生讨论后回答:照明系统、空调系统、供暖系统、供水系统等。教师谈话:这些系统在家中是怎样安装的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我们的住宅》,了解其中的奥秘。(板书课题:我们的住宅。)二、探究新知1.探究家庭供暖系统的组成、作用和工作流程。教师出示PPT,请学生根据提示思考:(1)供暖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2)供暖系统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3)供暖系统在家中是怎样工作的?52 学生小组讨论后,教师出示绘制的家庭供暖系统图进行交流:供暖系统一般由锅炉、进水管、出水管和暖气片组成,会让我们在冬天感受到温暖。它的工作流程是供热公司锅炉的水烧热后,通过管道进到家里,暖气片将热水的热量散发到房间里,冷水通过出水管道回到供热公司的锅炉里重新加热。2.探究家庭供水系统的组成、作用和工作流程。教师谈话:刚才,我们学习了家庭供暖系统组成部分的工作流程。谁能说一说家庭供水系统的组成部分和工作流程呢?(学生回答,教师总结)3.尝试绘制供水线路图。教师谈话:同学们,现在大家已经了解了供暖系统的线路图和供水系统。那么,你们能利用我们今天的所学画一下自家供水系统的安装线路图吗?画的时候,老师有几点要求。(出示要求。)(学生绘图,教师巡回指导。)4.展示交流绘制的供水线路图。教师引导学生展示交流自己的设计图,让学生说清楚画的系统名称以及线路图的设计意图?。(学生交流。)教师点评:大家画得都比较清晰,讲解细致。看来大家对今天所学的知识有着浓厚的兴趣,都有成为设计师的潜力。三、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对住宅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我们的住宅之所以能够方便、舒适,是因为安装了多个不同功能的系统。请大家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回家了解一下自家的太阳能热水系统。第二课时一、回顾旧知教师引导学生对上节课学习的供暖系统和供水系统进行知识回顾,让学生介绍一下这两个系统的构造和功能。(学生介绍。)教师小结:同学们对上节课学的知识掌握得很好,今天我们继续研究住宅中的另一个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板书课题:我们的住宅。)二、探究新知1.了解太阳能热水系统工作原理。(1)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太阳能热水系统的作用。学生讨论后回答:太阳能热水系统能让我们洗一个舒服的热水澡,能让我们一年四季都享受到热水。(2)教师出示资料卡,引导学生了解太阳能热水系统最重要的部分。学生学习资料卡,了解太阳能热水系统一般由太阳能集热器、储热水箱、连接管路及控制系统构成。(3)教师出示太阳能热水器工作原理图,引导学生了解太阳能热水器是怎样工作的。(学生学习后回答。)2.探究太阳能热水系统安装注意事项。教师出示思维导航,谈话:既然大家了解了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那么太阳能热水系统应该怎样安装呢?安装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呢?(学生先小组讨论交流,再进行全班交流。)3.确定设计方案,画出设计线路图。教师谈话:经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是不是已经在脑海里想象出了太阳能系统的安装线路图了呢?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画出你们的路线设计图。画的时候要注意几点要求。(PPT出示要求。)(学生绘图,教师巡回指导。)4.展示交流。教师请每个学生小组派一个代表进行展示,展示过程中讲清楚设计原理。其他小组可以指出设计中的优点及不足。最后,根据别组的建议,对本组的设计进行改进与完善。52 教师小结:一个好的设计师不能只会设计一种系统,在建造住宅时,不仅需要考虑房屋结构、供水系统、采光系统、供暖系统等,还要注意各个系统之间的相互协调。三、拓展与创新1.了解其他工程有哪些系统组成。教师谈话: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工程,它们在建造和装修时,都会安装多个系统保廓人们的生活需求。你们还知道哪些工程有多个系统吗?(学生讨论后回答:有隧道、电脑、跨海大桥.....)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隧道工程有哪些系统。学生通过讨论知道,隧道一般有通风系统、照明系统、消防系统、应急通信系统、防系统、排水系统等多个系统。教师小结:由此可见,一项工程通常由多个系统组成,而且需要多个系统相互协调来成工作。一个工程的工作量是巨大的,设计一项工程,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稍有不慎,会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损失,如家庭装修中如果出现两个系统之间不协调,或者漏装个系统,则需要重复装修,造成资源浪费。优秀的设计是实现优质工程的前提,优质工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和舒适,优秀的创意设计能够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课后,请家查阅资料,了解电脑和跨海大桥工程分别由哪些系统组成。【教学后记】25.展示创意【教学目标】1.了解展示创意与构想的基本方式有摄影、录像、绘图等。2.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表达创意与构想;能在表达创意作品的过程中总结、反思各种表达方式,并在交流中相互启发,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乐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反思、调整自己的创意设计;在进行多人合作时,愿意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观点。4.了解创意设计能给人类生活带来便利;了解好奇和社会需求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教学重难点】了解展示创意与构想的基本方式有摄影、录像、绘图等。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表达创意与构想。【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创意无限1.教师(出示小板凳)提出问题:小板凳有哪些用途?学生边演示边回答:可以坐在板凳上面;可以站在凳子上使人能够触摸到投影仪的开关;可以在板凳上放书……2.教师(展示小视频)一个小朋友把小板凳放在高低不平的地上,来回晃动。提出问题:这个小朋友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小板凳有什么缺点?你们希望板凳有哪些新用途呢?(学生讨论交流。)板凳的缺点:小板凳放不平、小板凳占空间、在书桌旁使用有些矮……板凳新用途:收纳功能、变成玩具……3.创意小板凳,亮出新主意。师:针对想到的关于板凳的缺点及其新用途,你们有哪些创意呢?(学生交流完善并汇报不同的创意。)52 二、探究新知,学习怎样表达创意1.出示“自动找平凳”。介绍同龄人的“创意设计”:把凳子放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凳子的4条腿会自动伸缩,使凳面始终保持水平状态。这只凳子具有自动找平的功能。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才能清晰、准确地展示我们的创意。讨论交流创意的展示方式:用文字表达、绘图、摄影摄像等方式表达创意。适时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交流,锻炼学生独立思考与分析的能力。3.小结:我们用文字表达时需要写出该设想的科学原理、创新点和应用价值;绘图表达时可以形象地表达自己的创意,将结构和要点标注在图上;用摄影、摄像表达时要从不同的角度拍摄作品,这样才能全面展示自己的创意与设想。4.学生利用已有的材料进行不同方式的展示创意。三、拓展与创新。1.举办创意发布会。(教师出示生活中常用的物品。例如:创意可折叠靴子支撑架、创意隐藏式车用挂钩等。)(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进行创意设想。学生小组展示,举办一次创意发布会。)2.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找一找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需要改造,利用文字表达或者绘图、摄影摄像的方式展示自己的创意,想办法把创意转化为模型或实物。【教学后记】26.照明拖鞋【教学目标】1.知道轻触开关的作用;了解创意的实现需要经过多次改进和完善。2.能基于所学的知识,利用拖鞋、电线、灯泡、轻触开关、电池等材料,将自己的简单创意转化为照明拖鞋实物。3.乐于对自己和他人的照明拖鞋提出改进建议;愿意接受他人的建议,反思设计制作过程、调整自己的作品,使作品更完善。4.了解人类的好奇和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科技产品给人类社会带来很多便利。【教学重点】“制作照明拖鞋”【教学难点】“测试与改进照明拖鞋”通过完成任务三,使用过程中改进将有助于突破难点。【教学过程】一、问题与需求教师创设情境:漆黑的夜晚,小明起床去上厕所。由于天太黑,开灯又会打搅爸爸、妈妈,于是小明选择抹黑去了厕所,一路磕磕碰碰,很不方便,还差点摔倒……同学们是否有相似的生活经历?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与交流,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的电路知识构思出一个小发明、小制作来解决问题,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制作照明拖鞋。(教师板书:照明拖鞋。)【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入手,创设情境,引出对照明拖鞋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二、探究与实践52 (一)设计照明拖鞋。1.教师提出问题:如果制作这样一个照明拖鞋,大家希望能实现哪些功能呢?学生讨论得出结论:首先有照明的功能;还需要控制起来比较简单,如果能用脚一踩就亮就更好了。2.教师提出问题:哪位同学可以归纳一下设计目标?学生交流设计目标:(1)能照明。(2)能用脚控制亮灭......师交流:同学们的想法很好,可以用脚来控制灯的亮灭。基于设计目标,我们需要准备哪些材料呢?(学生积极交流回答,教师补充。)教师展示材料:拖鞋、灯泡、电池、电池盒、轻触开关、导线、美工刀、直尺、铅笔、胶水等。教师提问:每一种材料的功能是什么呢?它们在制作过程中分别起到什么作用?(学生积极交流回答,教师纠正。)3.提问:怎么利用这些材料制作成一个可照明的拖鞋呢?(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师生总结:灯泡、导线、开关、电池、电池盒可以连接成一个电路使小灯泡发光;小灯泡置于拖鞋前段可以起到照明效果;美工刀等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将电路置于拖鞋内(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画出设计简图。)(二)制作照明拖鞋。1.教师谈话: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是先把材料放置拖鞋里再连接开关,还是先连接好电路呢?(学生积极讨论回答。得出结论:先连接好电路更为科学。)教师引导学生考虑开关、灯泡、电池、电池盒放在拖鞋的哪个部位比较合适。学生讨论后回答:(1)灯泡放在鞋子前端。(2)电池、电池盒放在鞋底脚心处不容易被踩坏。2.教师提问:连接好电路后,如何将电路放在拖鞋内部呢?(学生积极讨论交流,教师指导。)师生总结:用直尺测量出电池盒的厚度和长、宽,用铅笔、直尺在鞋底上绘出与电池盒、开关厚度长宽相同的长方形,用铅笔在鞋底绘制导线的位置便于切割。如果出现在槽内放置得不牢固的情况,可以使用胶固定。课件出示活动要求:(1)小组内分工合作,互相配合。(2)掌握美工刀的正确使用方法,注意自身和他人的安全。3.谈话:我们的设计是否能成功呢?让我们动手制作完成吧。(学生开展实验活动,教师参与到其中,不断地巡视,及时给学生的操作以规范和提示,确保学生的安全。)(三)测试改进。提问:请各小组测试一下拖鞋能否够达到用脚一踩就亮的要求。(各组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测试分析。)教师提出问题:这个拖鞋还有哪些缺点?怎样改进它?学生积极思考:照明拖鞋在洗手间不能防水,容易打湿电路,可以用胶密封一下;拖鞋忽亮忽灭,会对视觉产生影响,可以考虑让灯具有延时熄灭的功能。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体会到一个创意的实现需要经过多次改进和完善。三、拓展与创新52 教师总结:这节课,同学们通过努力探究设计,在拖鞋原有的功能上增加了照明功能,发明出了具有照明功能的拖鞋。请同学再想一想:照明功能除了可以加在拖鞋上,还可以使用在哪些物品上面?课后,请和其他同学一起进行试验,大胆尝试,创造出有创意又实用的新发明。【教学后记】52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小学 - 科学
发布时间:2023-02-16 19:44:02 页数:53
价格:¥8 大小:213.50 KB
文章作者:U-2009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