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望城区、浏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调研试卷(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3

2/23

剩余2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1年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试卷高二生物学一、单项选择题:1.下面关于多姿多彩的生物的描述,错误的是(  )A.人工合成脊髓灰质炎病毒,就是人工合成了生命系统的基本单位B.培养皿里的大肠杆菌菌落属于种群层次C.发菜属于蓝细菌,细菌群体呈黑蓝色D.颤蓝细菌细胞内有色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答案】A【解析】【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①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②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一群细胞和细胞间质联合在一起构成。③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④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⑤个体:由不同的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⑥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⑦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⑧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他的无机环境相互形成的统一整体。⑨生物圈: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组成。【详解】A、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生命系统的基本单位是细胞,A错误;B、培养皿里的大肠杆菌菌落是由大肠杆菌细胞生长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细胞群体,属于种群层次,B正确;C、发菜属于蓝细菌范畴,由于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细胞群体呈黑蓝色,C正确;D、颤蓝细菌属于蓝细菌中的一种,由于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能进行光合作用,D正确。故选A。【点睛】2.在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在供试植物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时突然停止光照,并在黑暗中立 即开始连续取样分析,在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和C5化合物含量的变化是A.C3和C5都迅速减少B.C3和C5都迅速增加C.C3迅速增加,C5迅速减少D.C3迅速减少,C5迅速增加【答案】C【解析】【分析】解答本题需要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物质变化和相互联系去思考问题。【详解】由题意知,在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在供试植物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时突然停止光照后,光反应即停止,[H]和ATP下降,C3的还原减弱直至停止,而CO2 的固定则继续进行,但由于缺少[H]和ATP,C3不能被还原C5而积累,使C3迅速增加;C5是植物体细胞内具有一定数量且能循环利用的物质,当CO2+C5→C3后又不能被还原再形成C5时,C5将迅速减少。所以,在供试植物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时突然停止光照,并在黑暗中立即开始连续取样分析C3迅速增加,C5迅速减少。故选C。3.一项来自康奈尔大学的研究揭示了体内蛋白分选转运装置的作用机制,即为了将细胞内的废物清除,细胞膜塑形蛋白会促进囊泡(分子垃圾袋)形成,将来自细胞区室表面旧的或受损的蛋白质带到了内部回收利用工厂,在那里将废物降解,使组件获得重新利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膜塑形蛋白在合成过程中,场所由核糖体提供,动力可由叶绿体提供B.“分子垃圾袋”应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C.“回收利用工厂”可能是溶酶体,“组件”可能是氨基酸或核苷酸D.人体细胞内能形成囊泡的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和中心体等【答案】B【解析】【详解】细胞膜塑形蛋白在细胞的核糖体内合成,合成所需要的能量由线粒体或细胞质基质 提供,而叶绿体形成的ATP只能用于暗反应,A错误;根据分泌蛋白形成过程等知识,可判断囊泡(分子垃圾袋)由生物膜构成,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B正确;溶酶体中水解酶可以水解细胞中衰老损伤的细胞器等,可以作为“回收利用工厂”,蛋白质水解的产物为氨基酸,故“组件”是氨基酸,不可能为核苷酸,C错误;中心体没有生物膜结构,故无法形成囊泡,D错误。【考点定位】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名师点睛】解决本题关键要会识别细胞器的结构,知道细胞器的功能。总结如下:名称形态结构成分功能线粒体大多椭球形外膜、内膜、嵴、基粒、基质蛋白质、磷脂、有氧呼吸酶、少量DNA和RNA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动力车间”叶绿体球形,椭球形外膜、内膜、类囊体、基粒、基质蛋白质、磷脂、光合作用的酶、色素、少量DNA和RNA光合作用的场所,“养料制造车间”.“能量转换站”核糖体椭球形粒状小体游离于基质,附着在内质网,无膜结构蛋白质、RNA“生产蛋白质的机器”内质网网状单层膜蛋白质、磷脂等增大膜面积,是蛋白质合成和加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高尔囊状单层膜蛋白质、磷脂等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 基体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中心体“十”字形由两个中心粒构成,无膜结构微管蛋白动物细胞的中心体与有丝分裂有关液泡泡状液泡膜、细胞液、单层膜蛋白质、磷脂、有机酸、生物碱、糖类、无机盐、色素等调节细胞内环境,使细胞保持一定渗透压,保持膨胀状态溶酶体囊状单层膜有多种水解酶“酶仓库”、“消化车间”会产生水的细胞器:核糖体、叶绿体、线粒体、植物的高尔基体;直接参与蛋白质合成分泌的细胞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参与蛋白质合成分泌的细胞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细胞内液:包括细胞内细胞质基质和液泡所含的全部液体;细胞液:液泡里所含的液体。4.下图是关于胚芽鞘向光性及其相关的实验示意图,M、N是琼脂块,分析正确的是()A.甲图胚芽鞘尖端在单侧光下生长素只进行横向运输B.乙图M、N处理的一端可以是胚芽鞘的形态学下端C.分析可知,生长素含量M<N与单侧光照作用于尖端有关D.M侧生长较慢,N侧生长较快,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答案】C【解析】【分析】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单侧光照射使生 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导致背光侧生长素浓度大于向光侧,且背光侧生长速度大于向光侧。【详解】A、甲图生长素不仅进行横向运输也进行极性运输,A错误;B、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乙图M、N处理的一端是形态学上端,B错误;C、生长素在光照作用下发生横向运输,从向光一侧运输到背光一侧,故N侧生长素浓度大于M侧,C正确;D、M、N侧都表现为促进生长,没有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D错误。故选C。5.α—银环蛇毒素能与突触处的神经递质受体结合,阻断兴奋的传递。如下图所示,利用α—银环蛇毒素处理突触,并在A处给予适宜刺激,乙记录仪测量的结果是A.B.C.D.【答案】B【解析】【详解】据图分析,乙记录仪的两侧接在细胞膜的外侧,因此未受刺激时为零电位;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因此刺激A点兴奋会传到甲乙两个记录仪,根据甲记录仪的-70可知,乙记录仪先开始测得的是负值;当兴奋继续向右传导的过程中,乙记录仪的左侧恢复静 息电位;由于α—银环蛇毒素能与突触处的神经递质受体结合,阻断兴奋的传递,因此兴奋不能传到下一个神经元,则乙记录仪不会再测到电位变化,故选B。6.骑行既是一种流行的健身方式,又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对骑行中机体生理改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钠含量降低时,醛固酮可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B.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垂体合成并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多C.汗腺分泌汗液增加,皮肤血管舒张,散热量多于产热量D.细胞呼吸增强,肌糖原分解为葡萄糖维持血糖稳定【答案】A【解析】【分析】体温的相对稳定是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寒冷环境中,机体通过调节使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多,通过促进代谢,加快物质氧化分解来增加产热.人体中的热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放能;散热的途径主要是汗腺分泌汗液和皮肤毛细血管的变化,此外含有传导散热等.体温调节的中枢位于下丘脑;感知觉的形成部位在大脑皮层。【详解】A、醛固酮的作用主要是保钠排钾,因此血钠含量降低时,肾上腺分泌的醛固酮增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A正确;B、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并分泌,垂体释放的,B错误;C、运动时机体产热增加,汗腺分泌汗液增加,皮肤血管舒张,有利于机体散热,总体上产热量等于散热量,从而维持体温稳定,C错误;D、肌糖原不能直接分解形成葡萄糖,D错误。故选A。7.褪黑素是由哺乳动物的松果体(位于脑中的一种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它能缩短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时间,从而起到调整睡眠的作用。褪黑素的分泌调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调节哺乳动物褪黑素分泌的环境因素是光照B.完成褪黑素分泌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C.褪黑素分泌过程中存在负反馈调节 D.褪黑素分泌过程中存在分级调节【答案】D【解析】【分析】据图分析:暗信号通过“视网膜→下丘脑→松果体”途径对生物褪黑素分泌进行调控,该调控过程为神经调节,神经调节的反射弧为:视网膜为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为神经中枢、传出神经、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松果体为效应器。【详解】A、暗信号刺激可引起松果体分泌褪黑素,调节哺乳动物褪黑素分泌的环境因素是光照,A正确;B、引起松果体分泌褪黑素的调节过程为神经调节,其结构基础为反射弧,B正确;C、分析题图可知,褪黑素分泌过多会抑制下丘脑的作用,其分泌过程中存在负反馈调节,C正确;D、暗信号通过“视网膜→下丘脑→松果体”途径对生物褪黑素进行调控,该过程没有体现分级调节的特点,D错误。故选D。【点睛】8.某研究小组对洞庭湖地区一公顷范围内褐家鼠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93只鼠,第二次捕获340只鼠,其中有标记的鼠85只。标记物不影响鼠的生存和活动,但鼠有记忆,再次被捕概率会降低,若探测到第一次标记的鼠在重捕前有93只由于竞争、天敌等自然因素死亡,但因该段时间内有鼠出生而种群总数量稳定,下列相应叙述正确的是()A.该调查结果比实际值偏小B.调查期间褐家鼠的死亡率是93只/公顷C.调查期间,褐家鼠种群数量波动一定会引起环境容纳量发生改变D.通过计算可得该地区褐家鼠的种群密度为1200只/公顷【答案】D【解析】【分析】标志重捕法适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种群中的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的标记个体数。【详解】A、标记物不影响鼠的生存和活动,但鼠有记忆,再次被捕概率会降低,因此会导致第二次捕获的个体中含有标记的个体数减少,根据种群中的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的标记个体数,可知该调查结果会比实际值偏大,A错误; BD、据题干信息分析可知,种群中的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的标记个体数=(393-93)×340÷85≈1200只/公顷,调查期间褐家鼠的死亡率是93÷1200≈7.75%,B错误,D正确;C、根据题意可知“因该段时间内有鼠出生而种群总数量稳定",因此褐家鼠种群的数量波动不会引起环境容纳量发生改变,C错误。故选D。9.下列有关如图所示模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A、B、C依次表示同一个种群中老、成、幼年龄段的个体数量,则此种群为增长型种群B.若A、B、C为某生态系统中的三个营养级,则A、B、C构成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C.若A、B、C为某生态系统中的三个营养级,则A、B、C符合能量金字塔D.若A、B、C为某生态系统中的三个营养级,B、C中不会出现同一生物种群【答案】C【解析】【分析】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的种群,幼年龄段个体较多,生殖后期个体少;生物群落指一定区域全部生物的集合;能量金字塔是不同营养级能量的数量关系,一个营养级可以有多种生物,不能用能量金字塔表示不同种群的能量关系;一个营养级可以有多种生物,在食物网中一种生物可能兼跨不同的营养级,即不同的营养级中可能出现同一种生物。【详解】A、老年个体多属于衰退型,A错误;B、只能构成食物链或食物网,生物群落还有分解者存在,B错误; C、一个营养级可以有多种生物,能量金字塔是不同营养级能量的数量关系,三个相邻营养级的能量关系符合能量金字塔,C正确;D、在食物网中一种生物可能兼跨不同的营养级,即不同的营养级中可能出现同一种生物,D错误。故选C。10.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流经所有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均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B.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和传递一定与生物的消化与吸收有关C.蜣螂以大象的粪便为食,即获得了大象的一部分同化量D.生态系统的能量逐级递减与生物的呼吸作用散失热量有关【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流经所有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可以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也可以包括生产者通过化能合成作用固定的化学能,A错误;B、若一个生态系统没有消费者,则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和传递与生物的消化与吸收无关,B错误;C、大象的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其同化的能量,应该属于上一营养极固定的能量,C错误;D、生物体同化的能量大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且还有一部分被分解者分解和没有被下一营养极全部利用,所以能量传递是逐级递减的,D正确。故选D。11.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不同培养条件下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取A、B、C、D四支试管,这四支试管中加入的溶液和所处的温度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试管编号ABCD试管内的溶液无菌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mL101055无菌水/mL——55 活化酵母菌液/mL0.10.10.10.1温度/℃525525A.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温度和培养液浓度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影响B.四支试管中都会产生CO2C.试管C的环境容纳量大于试管D的D.吸取培养基进行计数前,要对四支试管进行振荡处理【答案】C【解析】【分析】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很多:营养物质的量、温度、pH、溶氧量等。1.根据表格分析,4支试管内的营养物质的量或者培养温度不相同,因此K值不一定相同。2.同一种生物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环境条件不适宜,K值会下降;当生物生存的环境适宜,K值会上升。【详解】A、表格中自变量为葡萄糖含量和温度,能探究温度和培养液浓度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影响,A正确;B、四支试管中的酵母菌都能利用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B正确;C、试管C、D中葡萄糖的含量相同,但培养温度不同,与试管C相比,试管D的温度条件更适合酵母菌生长、繁殖,试管D的环境容纳量应大于试管C,C错误;D、计数前需振荡处理使酵母菌在液体中分布均匀,减少误差,D正确。故选C。【点睛】12.2020年4月,我国科学家在南海1600米深处发现了罕见的鲸落生态系统。鲸落的形成可能需要几百年的时间,其大致过程如下:首先,鲸死亡后沉入海底,吸引鲨鱼、盲鳗、甲壳类等生物前来吞食其柔软组织;随后,一些多毛类、甲壳类生物在获取食物的同时,又将其作为居住场所;紧接着,大量厌氧细菌分解鲸的剩余有机物并产生硫化氢,另一部分细菌通过氧化硫化氢获得能量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最后,鲸骨的矿物遗骸又以礁岩形式成为生物们的聚居地,构成了美丽的珊瑚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鲸落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属于分解者B.流经鲸落生态系统中的总能量最终来自死亡的鲸 C.鲸落的出现不利于深海生物的繁衍和发展D.鲸落从形成到最终变成珊瑚礁这一过程中发生了群落演替【答案】D【解析】【分析】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其中生产者为主要成分。生产者是是绿色植物,它们能进行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不仅供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也是其他生物类群的食物和能源的提供者。还有一些能利用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自养微生物也是生产者。分解者是异养生物。指生态系统中细菌、真菌等具有分解能力的生物,也包括某些原生动物和小型无脊椎动物、异养生物。消费者是以动植物为食的异养生物,消费者的范围非常广,包括几乎所有动物和部分微生物。2、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可分为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详解】A、鲸落中的一部分细菌通过氧化硫化氢获得能量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属于生产者,A错误;B、流入一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本鲸落中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死亡的鲸中的有机物中的能量,B错误;C、鲸落的出现有利于深海生物的繁衍和发展,C错误;D、鲸落从形成到最终变成珊瑚礁过程中群落发生改变,属于群落的演替,D正确。故选D。二、不定项选择题:13.研究发现,肾小管对葡萄糖逆浓度的重吸收主要依靠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但重吸收能力是有限度的,当血糖超过一定浓度,尿液中就会出现葡萄糖.服用SGLT-2抑制剂可以抑制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使过量的葡萄糖从尿中排出,从而降低血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血糖的主要去路是在组织细胞中氧化分解,同时释放能量B.葡萄糖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C.服用SGLT-2抑制剂的患者尿液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时所对应的血糖浓度会降低D.SGLT-2抑制剂作用于SGLT-2转运蛋白后,导致服药者尿量减少【答案】ABC 【解析】【分析】血糖的来源:食物中的糖类的消化吸收、肝糖元的分解、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去路:血糖的氧化分解为CO2、H2O和能量、合成肝糖元、肌糖元(肌糖元只能合成不能水解)、血糖转化为脂肪、某些氨基酸。【详解】A、血糖的主要去路是在组织细胞中氧化分解,同时释放能量,A正确;B、由题干信息“肾小管对葡萄糖逆浓度的重吸收主要依靠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分析可知,葡萄糖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B正确;C、服用SGLT-2抑制剂可以抑制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使过量的葡萄糖从尿中排出,降低血糖,故服用SGLT-2抑制剂的患者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时所对应的血糖浓度会降低,C正确;D、服用SGLT-2抑制剂可以抑制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使过量的葡萄糖从尿中排出,这使得原尿中渗透压变高,导致服药者尿量增加,D错误。故选ABC。14.如图a~d表示不同的生物或生态系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若Y表示种群密度,则a~d四种野生生物的所处的营养级最低的一定是d种群B.若Y表示物种丰富度,a~d表示不同演替阶段,则自然演替的顺序为a→b→c→dC.若Y表示生物的能量,则生态系统a~d四个种群间一定有食物链d→c→b→aD.若Y表示物种多样性,a~d表示四个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中,抵抗力稳定性最强的是a【答案】B【解析】【分析】由图可知a~d表示不同的生物或生态系统,Y表示的值关系为a<b<c<d。【详解】A、若Y表示种群密度,则a~d四种野生生物的所处的种群密度最大的是d,但不一定营养级最低,如食物链树→虫→鸟,虫的种群密度远远大于树,A错误;B、若Y表示物种丰富度,自然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增加,营养结构复杂,则a~d表示不同演替阶段,顺序a→b→c→d,B正确; C、若Y表示生物的能量,由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a能量最少,可能位于最高营养级,则可能有食物链d→c→b→a,但四个种群不一定构成食物链,C错误;D、生态系统生物种类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自我调节能力越小,抵抗力稳定性越低,若Y表示物种多样性,抵抗力稳定性最强的是d,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群落的演替、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解题关键是记忆一些特例,如A选项中树和虫的数量关系;C选项中食物链一定由生产者作为第一营养级。15.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微(ITP)是一种出血性疾病,是由于人体产生抗血小板自身抗体导致吞噬细胞破坏血小板过多而造成血小板减少,急症1TP患者可通过注射IVIG降低发生严重出血的风险,IVIG制品中的主要成分是1gG抗体,其包括Fab和Fc片段。研究人员分别用1VIG、Fab片段和Fc片段注射给小鼠,检测血小板的数量变化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属于自身免疫病B.产生抗体的细胞与吞噬细胞都具有识别抗原的能力C.IVIG能减缓血细胞减少的主要成分是Fc片段D.该实验所用的小鼠必须是各项生理功能正常的小鼠【答案】AC【解析】【分析】自身免疫病是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反击而引起的,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详解】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由于人体产生抗血小板自身抗体,导致吞噬细胞破坏血小板过多而造成血小板减少,其属于自身免疫病,A正确; B、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浆细胞没有识别抗原的能力,B错误;C、相比于对照组、Fab片段和Fc片段组中血小板数量的变化,实验结果中IVIG可以减缓患ITP小鼠体内的血小板降低,且Fc片段组延缓血小板数量的下降效果仅次于IVIG组,说明起作用的主要是Fc片段,C正确;D、该实验所用的小鼠是患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小鼠,D错误。故选AC。16.鸭为杂食性水禽,除捕食昆虫和其他小动物外,对稻田中几乎所有的杂草都有取食。为研究稻鸭共作复合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某兴趣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表。相关叙述错误的是()杂草密度(株/m2)物种丰富度(种)杂草相对优势度草龙节节草稗草陌上草异型莎草常规区40120.2470.1890.10.1020.094稻鸭区2.35.300.2590.2710.0890注:相对优势度表示植物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A.调查杂草密度应采用样方法,通常选取杂草种类较多的区域调查B.稻田中养鸭会使其捕食的昆虫和其他小动物之间的竞争关系减弱C.分解者将鸭的粪便分解成无机盐供水稻利用能够促进物质的循环D.引入鸭增加了稻田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性,提高了其抵抗力稳定性【答案】ABD【解析】【分析】1.样方法常用于计算植物或运动量非常小的动物的种群密度,以若干样方(随机取样)平均密度估计总体平均密度的方法。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明显推断出,鸭的作用可以抑制一些杂草的生长,如龙草;同时有些杂草取代了它的优势地位,如节节草。不同的物种在生态系统中处于不同的空间,所以要根据群落的结构采用适应的处理方法。分解者主要某腐生细菌和真菌,也包括蚯蚓等腐生动物。它们能分解动植物遗体、粪便等,最终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详解】A、样方法常用于调查某种植物的种群密度,需要随机取样,A错误;B、鸭为杂食性水禽,除捕食昆虫及其它小动物外,对稻田中几乎所有的杂草都有取食,故稻田中养鸭不会使其捕食的昆虫和其他小动物之间的竞争关系减弱,B错误;C、分解者将鸭的粪便分解成无机盐供水稻利用能够促进物质的循环,C正确;D、鸭为杂食性水禽,对稻田中几乎所有的杂草都有取食,可知稻鸭共作能显著降低稻田群落中杂草的物种数目,因此“稻鸭式”养殖模式有利于降低农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D错误。故选ABD。三、非选择题17.下图表示几种育种方法的大致过程。请分析回答:(1)在图一中过程中发生了可遗传变异中的_______________.若以②为模板转录过程中参与的酶是_______________。(2)图二中控制高产、中产、低产和抗病与感病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F2的表现型有_________种,F2中的高产抗病植株占__________。(3)图二中利用的花粉形成新个体④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在⑤中基因型为AABB植株所占的比例_____________.秋水仙素处理获得⑤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基因突变②.RNA聚合酶 (2)①.6(六)②.3/16(3)①.花药离体培养②.1/4③.抑制纺锤体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解析】【分析】1、图一表示用化学药剂诱变,使基因中的碱基发生替换;图二表示杂交育种和单倍体育种。2、花药离体培养:一般是离体培养花粉处于单核时期(小孢子)的花药,通过培养使它离开正常的发育途径(即形成成熟花粉最后产生精子的途径)而分化成为单倍体植株,这是目前获得单倍体植株的主要方法。【小问1详解】图一中DNA发生了碱基对替换,属于基因突变。转录过程中参与的酶是RNA聚合酶,具有解旋和形成磷酸二酯键。【小问2详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F1(AaBb)自交得到的F2中高产、中产、低产的基因型分别为AA、Aa和aa,抗病与感病的基因型分别为(BB、Bb)和bb,因此F2的表现型有3×2=6种,F2中高产抗病植株占1/4×3/4=3/16。【小问3详解】图二中利用F1的花粉形成新个体④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F2的基因型是AaBb,可产生1/4AB、1/4Ab、1/4aB、1/4ab四种配子,经过秋水仙素加倍产生的AABB占1/4。秋水仙素处理获得⑤的原理:抑制纺锤体形成,使得染色体不能移向两级分别进入到两个细胞,从而使染色体数目加倍。【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生物变异及其应用,要求考生识记生物变异的类型;识记几种常见育种方法的原理、实例,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18.甲状腺位于颈部,除了能分泌甲状腺激素外,还能分泌降钙素,调节血钙的浓度.甲状旁腺附在甲状腺上,能分泌甲状旁腺激素(PTH),能增加小肠对钙、磷、镁的吸收.机体的许多重要生理活动受激素调节.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PTH与降钙素在血钙调节上起_________作用。这是因为PTH能作用于小肠细胞,_________,从而增加血钙浓度。钙离子经小肠黏膜吸收进入血液过程中,至少需要通过_____________层磷脂分子。(2)降钙素能与肾小管壁细胞膜上____________结合,引起尿液中钙离子浓度____________。(3)切除甲状腺的病人往往需要定期服用“优甲乐”,来替代甲状腺激素起作用。甲状腺激素可提高____________,使机体产生更多的热量:也可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答案】(1)①.拮抗②.将Ca2+释放入血液③.8(2)①.特异性受体②.上升(3)细胞代谢速率【解析】【分析】据图分析,血钙浓度降低引起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激素(PTH),促进小肠将钙吸收如血液、肾脏钙重吸收、骨将钙释放如血液;血钙浓度上升引起甲状腺分泌降钙素,促进肾脏排出钙、促进骨吸收钙。【小问1详解】由分析可知,甲状旁腺激素(PTH)可以增加血液中钙的含量,与降钙素在血钙调节上起拮抗作用,前者能够作用小肠细胞,将Ca2+释放入血液;钙离子经小肠黏膜吸收进入血液过程中,需要经过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2层细胞膜、毛细血管壁细胞的2层细胞膜,因此至少需要通过8层磷脂分子。 【小问2详解】降钙素具有降低血钙浓度,能够与肾小管壁细胞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促进肾脏排出钙,引起尿液中钙离子浓度升高。【小问3详解】甲状腺激素可促进新陈代谢,加速物质氧化分解,使机体产生更多的热量;还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动物激素的相关知识点,能够根据题干信息和图形分析出血钙浓度降低或升高后引起激素调节的机理,进而利用所学知识结合题干要求分析答题。19.某生态系统由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不包括分解者)形成一定的营养结构,下表列出了各种群相关的能量值。下图中的B表示种群乙同化的能量,其中①〜⑦表示能量值的多少。种群甲乙丙丁戊同化的能量(kJ)1.1×1082×l071.9×l099×l073.4×l06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kJ)5.6×l079.5×l063.1×1084.2×l072.2×l06(1)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____________,物种甲和物种丁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2)种群乙和种群戊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3)图中的C表示的是用于乙种群____________的能量,其中④的能量值为____________。(4)图中⑥所对应的能量值中____________(填“包含”或“不包含”)乙种群生物排出的粪便中所含有机物的能量。【答案】①.②.竞争③.17% ④.生长与繁殖⑤.1.05×107⑥.不包含【解析】【分析】根据提供信息已知,B表示种群乙同化的能量,为2×l07kJ,则D表示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为9.5×l06kJ,因此④的能量值=2×l07-9.5kJ×l06kJ=1.05×107kJ。分析表格:丙的能量最多,为生产者;甲、丁的能量次之,为初级消费者;乙、戊分别为次级消费者和三级消费者;分析题图,A表示摄入能,B表示同化能,C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D表示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E表示分解者分解利用的能量。【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丙的能量最多,为生产者;甲、丁的能量次之,为初级消费者;乙、戊分别为次级消费者和三级消费者,则食物网为:,根据食物网的组成可知物种甲和物种丁之间为竞争关系。(2)根据表格数据进行计算,种群乙和种群戊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种群戊的同化量÷种群乙的同化量×100%=3.4×106÷(2×107)×100%=17%。(3)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的C表示的是用于乙种群的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④的能量值=2×l07-9.5kJ×l06kJ=1.05×107kJ(4)乙种群生物排出的粪便中所含有机物的能量属于其上一个营养级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不属于图中⑥所对应的能量值。【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表格中的能量的多少和能量流动的特点,判断五个种群的捕食关系,并写出食物链,还要根据不同营养级含有的能量计算能量传递效率。20.免疫系统与神经、内分泌系统联系紧密.图1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对免疫活动的调节示意图。(1)图1中虚线所示过程是一种负反馈调节,即当糖皮质激素的量达到一定浓度时,通过负反馈调节,使得_________。 A.对免疫活动的抑制作用增强B.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量减少C.糖皮质激素的分泌量增加D.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量减少(2)在HPA途径之外还存在另一种免疫调节机制——“脑—脾神经轴”,如图2所示。①图2中所示的免疫活动所属的免疫方式为_____________(细胞免疫/体液免疫)。②据图2可推测,乙酰胆碱在该免疫调节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在抗体的合成过程中,须经历两次与碱基配对有关的生理过程,进行这两个生理过程的场所分别是_____________。③科研人员欲用手术法验证脾神经对抗体的产生有促进作用,设计以下实验。实验操作:将小鼠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小鼠_____________,对照组小鼠_____________,给两组小鼠注射等量、适量的相同疫苗,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两组小鼠体内相应的抗体水平并进行比较.预期实验结果:实验组小鼠的抗体水平_____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对照组小鼠。【答案】(1)BD(2)①.体液免疫②.刺激B细胞增殖和分化③.细胞核、核糖体④.手术切除脾神经⑤.做手术但不切除脾神经⑥.低于【解析】【分析】1、分析图解:图中1虚线所示过程是一种负反馈调节,即当糖皮质激素的量达到一定浓度时,通过负反馈调节使其含量维持稳定。2、抗体的本质是免疫球蛋白。3、转录的场所是细胞核,翻译的场所是核糖体。【小问1详解】图中1虚线所示过程是一种负反馈调节,即当糖皮质激素的量达到一定浓度时,通过负反馈调节,使得对免疫活动的抑制作用减弱、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量减少、糖皮质激素的分泌量减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量减少。故选BD。 【小问2详解】①图2所示免疫活动有抗体参与,故免疫方式为体液免疫。②据图2分析,乙酰胆碱可与B细胞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进而促进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故乙酰胆碱在该免疫活动调节过程中能刺激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抗体属于蛋白质,其合成需要经过转录和翻译,转录的场所主要是细胞核,翻译的场所是核糖体。③实验目的为“验证脾神经对抗体的产生有促进作用”,则实验的自变量为脾神经的有无,因变量为抗体的数目,实验设计应遵循对照原则与单一变量原则,故可设计实验如下:将小鼠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小鼠手术切除脾神经,对照组小鼠做手术但不切除脾神经(单一变量原则);给两组小鼠注射等量、适量的相同疫苗,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饲养(无关变量一致);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两组小鼠体内相应的抗体水平并进行比较。因预设条件为脾神经对抗体的产生有促进作用,而实验组小鼠切除脾神经,故预期结果为实验组小鼠的抗体水平低于对照组小鼠。【点睛】本题考查人体免疫调节、体液调节、转录和翻译等相关知识点,要求考生识记人转录和翻译的场所,掌握负反馈调节,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解答。21.乙酰胆碱和NO都是重要的神经递质,图1为二者作用机理示意图:(1)如图1,乙酰胆碱以________的方式由突触前膜释放,与突触后膜上的________结合后发挥作用;NO进入突触后神经元激活鸟苷酸环化酶,催化GTP生成_______,后者是重要的胞内信号分子,发挥多种作用。(2)为研究NO否在学习记忆过程中发挥作用,研究人员将雄性大鼠随机分为两组,A组在海马区注射微量(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B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以Y型电迷宫 (图2)检测学习记忆能力。一支臂不通电并有灯光信号表示安全区,另外两支臂通电.两组均于注射后第4天进行测试。Ⅰ、学习测试:将大鼠放入迷宫箱,适应环境后训练其逃至安全区,记录学习达标所需次数。Ⅱ、记忆测试:学习测试24小时后,测试大鼠记忆达标所需次数。测试结束后测定各组大鼠海马区NO含量。组别习达标所需次数(次)记忆达标所需次数(次)NO含量(蛋白)A组55.7828.1164.33B组29.5012.7090.20①实验开始时,电迷宫中的灯光是无关刺激,当动物移动至迷宫通电臂时,足底受到电击,引起神经元_______,形成动作电位,兴奋传导到__________产生痛觉,多次重复后动物学会分辨信号逃避电击,即形成了_________反射。②实验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3)有研究表明,NO也可由突触后神经元释放,作用于突触前神经元,作为一种“逆行信使”发挥特定作用。NO可以“逆行”的原因是_________。【答案】(1)①.胞吐②.相关受体③.cGMP(2)①.内流②.大脑皮层(神经中枢)③.条件④.海马区NO含量较高则有助于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的提高(3)NO能够以自由扩散方式通过细胞膜【解析】【分析】题图分析:图1是乙酰胆碱和NO两种神经递质作用机理示意图,乙酰胆碱由突触前膜以胞吐的方式释放,然后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发挥作用,而NO通过自由扩散由突触前膜释放后,可进入突触后神经元激活鸟苷酸环化酶,催化GTP生成cGMP而发挥作用。图2为Y型电迷宫,一支臂不通电并有灯光信号表示安全区,另外两支臂通电。【小问1详解】据图1可知,乙酰胆碱以胞吐的方式由突触前膜释放,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发挥作用;NO通过自由扩散由突触前膜释放后,可进入突触后神经元激活鸟苷酸环化酶,催化GTP生成cGMP而发挥作用。【小问2详解】 ①当动物移动至迷宫通电臂时,足底受到电击刺激,引起神经元Na+内流,产生兴奋形成动作电位,兴奋传导到大脑皮层产生痛觉。实验开始时,电迷宫中的灯光是无关刺激,多次重复后动物学会分辨信号逃避电击,灯光变成条件刺激,小鼠形成了条件反射。②研究人员将雄性大鼠随机分为两组,A组在海马区注射微量L−NA(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B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则A组海马区NO含量较低,B组海马区NO含量较高。从实验结果可知,A组小鼠的学习能力比B组弱,由此说明海马区NO含量较高则有助于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的提高。【小问3详解】据图1可知,NO能够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故NO可以“逆行”,由突触后神经元释放,作用于突触前神经元。【点睛】本题考查兴奋传导和传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生物
发布时间:2023-02-16 11:08:10 页数:23
价格:¥2 大小:426.73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