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1-2022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联考试卷(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30

2/30

剩余28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宁波市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九校联考高一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组成脱氧核糖的化学元素是(  )A.C、H、OB.C、H、O、NC.C、H、O、N、PD.C、H、O、N、S【答案】A【解析】【分析】糖类大致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只有C、H、O三种元素组成。【详解】脱氧核糖属于单糖,是构成DNA的组成成分之一,其组成元素只有C、H、O三种。A正确。故选A。2.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A.蛋白质B.水C.淀粉D.糖原【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的鲜重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分别是O、C、H、N,干重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分别是C、O、N、H;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无机物包括水和无机盐,有机物包括蛋白质、脂质、糖类和核酸,鲜重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干重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详解】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3.下列各组生物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棉花的长绒和细绒B.绵羊的白毛和黑毛C.家鸽的长腿和牛的短腿D.豌豆的黄粒和圆粒【答案】B【解析】【分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相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判断生物的性状是否属于相对性 状,需要扣住关键词“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答题。【详解】A、棉花的长绒和短绒才是相对性状,A错误;B、绵羊的白毛和黑毛属于相对性状,B正确;C、家鸽的长腿和牛的短腿属于不同种生物,不属于相对性状,C错误;D、豌豆的皱粒和圆粒才是相对性状,D错误。故选B。4.豌豆叶肉细胞中的核酸,含有的碱基种类是()A.1种B.4种C.5种D.8种【答案】C【解析】【分析】豌豆叶肉细胞中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详解】组成DNA的碱基有A、C、G、T四种,组成RNA的碱基有A、C、G、U四种。因此,豌豆叶肉细胞中的核酸,含有的碱基种类是A、C、G、T、U五种;故选C。5.人的红细胞中K+浓度比血浆中的高30倍,红细胞吸收K+的方式是()A.胞吞B.自由扩散C.协助扩散D.主动运输【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人体红细胞中K+的浓度比血浆高30倍,还能不断从血浆中吸收K+,说明K+的运输方向能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属于主动运输。【详解】由分析可知,红细胞吸收K+的过程是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运输的,逆浓度梯度进行,说明其方式为主动运输,该过程还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D正确。故选D。6.下列关于生物组织中物质鉴定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选项待测物质实验材料鉴定试剂实验结果A蛋白质豆浆双缩脲试剂紫色B酒精酵母菌培养液酸性重铬酸钾溶液灰绿色C脂肪花生子叶苏丹Ⅲ染液红色 D淀粉马铃薯匀浆碘液蓝色A.AB.BC.CD.D【答案】C【解析】【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4)淀粉遇碘液变蓝。【详解】A、豆浆中富含蛋白质,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A正确;B、酵母菌无氧呼吸可产生酒精,酒精与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颜色为灰绿色,B正确;C、花生子叶富含脂肪,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C错误;D、马铃薯匀浆富含淀粉,遇碘变蓝,D正确。故选C。7.下列叙述与细胞学说不相符的是()A.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反映了生物界的统一性B.细胞学说的主要建立者是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C.人体每个细胞都能单独完成各项生命活动D.新细胞是通过已存在的细胞分裂产生的【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学说主要由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建立,后来魏尔肖对细胞学说进行了补充,内容包括: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产生。意义:细胞学说指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详解】A、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这反映了生物界的统一性,A正确;B、细胞学说主要由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建立,后来魏尔肖对细胞学说进行了补充,B正确;C、人体的各个细胞相互作用又相互协调,因分化而形成多种多样的细胞,各自完成自己的生命活动,同时又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C错误;D、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产生,D正确。故选C。【点睛】8.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细胞分化仅发生于早期胚胎的形成过程中B.细胞中的基因选择性表达,导致细胞分化C.分化的细胞中,DNΑ、RNΑ和蛋白质都不相同D.肝脏干细胞分化成肝脏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特点是普遍性、稳定性和不可逆性。细胞分化的结果是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详解】A、细胞分化贯穿于个体发育的整个过程中,但胚胎时期达到最大,A错误;B、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正确;C、细胞分化后,细胞中的DNA、RNA和蛋白质的种类与分化前相比,不完全相同,C错误;D、肝脏干细胞分化成肝脏细胞的过程,该过程没有体现细胞的全能性,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分化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分化的概念、特点及意义,掌握细胞分化的实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9.如图是细胞周期的一种表示方法(顺时针),下列表示一个完整细胞周期的是() A.甲→乙B.乙→甲C.甲→甲D.乙→乙【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为止称为一个细胞周期,细胞周期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持续的时间长,主要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分裂期主要完成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详解】乙→甲表示分裂间期;甲→乙表示分裂期,根据细胞周期定义可知,一个完整细胞周期的是乙→乙。故选D。【点睛】10.某同学用紫色洋葱(2n=16)制备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显微镜下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取新鲜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制作临时装片B.镜检时需要先在低倍镜下找到分生区细胞C.图中②所指细胞内染色单体数目加倍D.应选择图中①所指细胞进行染色体数目计数【答案】B【解析】【分析】有丝分裂过程:(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即染色体的复制,DNA数目加倍,但染色体数目不变;(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 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题图分析:图中①细胞处于分裂间期;②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详解】A、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因此不能用于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A错误;B、镜检时需要先在低倍镜下找到分生区细胞,然后再换高倍镜进行观察,B正确;C、图中②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不存在染色单体,C错误;D、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中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数目的最佳时期,而图中①所指细胞处于间期,D错误。故选B。【点睛】11.下列有关细胞衰老和凋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人体各种组织细胞的衰老是同步进行的B.衰老细胞的细胞核体积减小,导致细胞代谢缓慢C.自由基会攻击蛋白质,可导致细胞衰老D.皮肤上的“老年斑”是细胞凋亡的体现【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衰老是指细胞在执行生命活动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细胞增殖与分化能力和生理功能逐渐发生衰退的变化过程。细胞凋亡指为维持内环境稳定,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的有序的死亡。【详解】A、人体各种组织细胞的衰老不是同步进行的,A错误;B、衰老细胞的细胞核体积增大,导致细胞代谢缓慢,B错误;C、自由基会攻击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和体现者,蛋白质受损可导致细胞衰老,C正确;D、皮肤上的“老年斑”是细胞衰老的体现,D错误。故选C。12.孟德尔进行的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实验中,用纯合的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做亲本,杂交得F1代,再用F1自交得F2,F2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和与亲本表现型不同的个体所占比例分别 是(  )A.1/4和3/8B.9/16和1/8C.1/16和3/8D.1/4和3/16【答案】A【解析】【分析】豌豆的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实验中,纯合的黄色圆粒YYRR和绿色皱粒yyrr做亲本,杂交得F1基因型为YyRr,再用F1自交得F2,表现型以及比例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3∶3∶1。【详解】F2中表现型以及比例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3:3:1,其中稳定遗传的纯合子有YYRR、YYrr、yyRR、yyrr,是F2的4/16,与亲本表现型不同的个体是黄色皱粒和绿色圆粒,是F2的6/16=3/8,A正确。故选A。13.下列关于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质量相同的脂肪和糖类被彻底氧化分解时,糖类耗氧少,释放的能量也少B.多糖、脂肪和蛋白质形成过程中都有水的产生C.脂肪、糖类、蛋白质在体内的氧化分解终产物都是CO2和H2OD.脂肪和糖类是能源物质,但蛋白质一般不作为能源物质【答案】C【解析】【分析】1、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二糖包括麦芽糖、蔗糖、乳糖,麦芽糖是由2分子葡萄糖形成的,蔗糖是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形成的,乳糖是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半乳糖形成的;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和糖原,淀粉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2、脂质分为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与糖类相比,脂肪分子中的氢含量多,氧含量少,氧化分解时产生的能量多,因此是良好的储能物质,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固醇中的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也参与脂质在血液中的运输。【详解】A、与脂肪相比,糖类含H较少,因此质量相同的油脂和糖类被彻底分解时,糖类耗氧少,A正确;B、多糖(单糖脱水缩合)、脂肪(甘油和脂肪酸脱水缩合)和蛋白质(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过程中都有水的产生,B正确; C、脂肪、糖类在体内氧化分解的产物是CO2和H2O,蛋白质氧化分解的是产物是CO2、H2O和尿素,C错误;D、糖类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蛋白质也可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但蛋白质一般不作为能源物质,D正确。故选C。14.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含有集光绿色体的喜氧罕见细菌,每个集光绿色体含有大量叶绿素,使得细菌能够同其他生物争夺阳光,维持生存。下列有关该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染色质B.该菌是好氧细菌,其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C.细菌的遗传物质是RNΑD.细菌是单细胞生物,但可以独立的完成代谢和繁殖【答案】D【解析】【分析】细菌属于原核生物中的一种,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共同点是均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遗传物质DNA,但是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中心体、叶绿体、细胞核、染色体等复杂的结构。【详解】A、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染色质,A错误;B、细菌没有线粒体,B错误;C、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C错误;D、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层次,也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因此单细胞细菌可以独立的完成代谢和繁殖,D正确。故选D。15.法布莱病患者由于溶酶体中缺少α-半乳糖苷酶,使得糖脂无法被分解而聚集在溶酶体中。研究者可以生产α-半乳糖苷酶药用蛋白,改善患者的症状。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α-半乳糖苷酶是在细胞的溶酶体内合成的B.药用蛋白的产生与高尔基体的加工、分类和包装有关C.药用蛋白通过胞吞方式进入细胞后囊泡膜可与溶酶体膜融合D.法布莱病的诊断可通过酶活性测定或测代谢产物来进行【答案】A【解析】 【分析】1、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2、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3、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胞吞和胞吐。【详解】A、α-半乳糖苷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合成场所是核糖体,A错误;B、药用蛋白属于分泌蛋白,其合成过程为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故其产生与高尔基体的加工、分类和包装有关,B正确;C、药用蛋白是大分子物质,其通过胞吞方式进入细胞并与溶酶体融合,利用细胞膜的流动性,C正确;D、法布莱病患者由于溶酶体中缺少α-半乳糖苷酶,使得糖脂无法被分解而聚集在溶酶体中,因此法布莱病的诊断可通过酶活性测定或测代谢产物来进行,D正确。故选A。16.如图为典型的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的模型图,①~⑤表示细胞核的各种结构,⑥和⑦表示两种细胞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⑥是粗面内质网,构成内质网的扁平囊状结构相互之间是不连通的B.①是DNΑ、RN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具有选择性C.在某些细胞中,⑦的形成不一定需要⑤D.②③⑥⑦都主要由蛋白质和脂质组成【答案】C【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图中为典型的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的模型图,其中①为核孔,②③为核膜,④为核液,⑤为核仁,⑥为内质网,⑦为核糖体。【详解】A、⑥是粗面内质网,构成内质网的扁平囊状结构相互之间是连通的,A错误;B、①为核孔,具有选择性,其允许RN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但DNA不能通过核孔,B错误;C、⑤为核仁,⑦为核糖体,原核细胞中无细胞核,所以原核细胞中核糖体的合成不需要核仁,C正确;D、②③为核膜,⑥为内质网,⑦为核糖体,②③⑥是具膜结构,主要由蛋白质和脂质组成,⑦为无膜结构,D错误。故选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细胞核的结构,确定图中各个数字代表的结构的名称,结合不同的结构的功能分析答题。17.将一个土豆切成大小和薄厚相同的若干土豆片,取4个土豆片,放入盛有一定体积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的针管中(如图甲),测定气体产量如图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针管中加入6个土豆片,图乙曲线最大值不变B.若针管中加入的H2O2浓度增加,产气量最高值增加C.若针管中加入4个煮熟的土豆片,图乙中曲线不变D.若用FeCl3替换土豆片,产气量最高值不变【答案】C【解析】【分析】土豆片中含有过氧化氢酶,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形成水和氧气,土豆片的数量可以代表酶的数量;酶催化化学反应过程中,不改变反应的平衡点,只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因此底物一定时,不论加酶与否,或加入酶量多少,最终产生的产物量相同。【详解】A、、若针管中加入6个土豆片,则过氧化氢酶的量增加,反应速率加快,即产气速率会增加,但气体总量不变,A正确; B、若针管中加入的H2O2浓度增加,则产气量最高值增加,B正确;C、若针管中加入4个煮熟的土豆片,由于过氧化氢酶在高温条件下失活,酶不在具有催化功能,而过氧化氢自身分解速率较慢,故图乙中曲线达到平衡点所需要的时间会延长,即曲线会发生变化,C错误;D、土豆片中含有过氧化氢酶,FeCl3和过氧化氢酶都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只是酶的催化效率更高,使过氧化氢完全分解需要的时间更短,但最终产生的产物量不变。由于过氧化氢的量是一定的,所以若用FeCl3替换土豆片,产气量最高值不变,D正确。故选C。18.萤火虫尾部的发光细胞中含有荧光素和荧光素酶,在荧光素酶的作用下,荧光素接受ΑTP提供的能量后被激活。激活的荧光素与氧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氧化荧光素并且发出荧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ΑTP中Α代表腺嘌呤B.荧光素激活的过程发生了ΑTP水解C.吸能反应一般与ΑTP的合成相联系,放能反应一般与ΑTP的水解相联系D.荧光素释放的光能用于合成ΑTP【答案】B【解析】【分析】ATP是腺苷三磷酸的英文名称缩写。ATP分子的结构式可以简写成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一种特殊的化学键,ATP分子中大量的能量就储存在特殊的化学键中。ATP可以水解,这实际上是指ATP分子中特殊的化学键水解。ATP是细胞内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详解】A、ATP是腺苷三磷酸的英文名称缩写,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A错误;B、ATP水解释放能量,且荧光素接受ΑTP提供的能量后被激活,所以荧光素激活的过程发生了ΑTP水解,B正确;C、ATP水解释放能量,一般与吸能反应相联系,ATP合成吸收能量,一般与放能反应相联系,C错误;D、荧光素释放的光能不能用于合成ΑTP,D错误。故选B。19.下图表示真核细胞内几种常见的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①和②均属于被动运输,物质从高浓度处运往低浓度处B.③属于主动运输,需消耗能量C.参与①②③跨膜运输的蛋白质,在转运物质时都会与被转运的物质结合D.图中未表示出所有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答案】C【解析】【分析】物质进出细胞时,顺浓度梯度的扩散称为被动运输(物质由浓度较高的一侧转运至浓度较低的一侧),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易化扩散)两种。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运输方式叫做主动运输。【详解】A、①是通道蛋白介导的,属于协助扩散,②是载体蛋白介导的,且不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因此①②均属于被动运输,A正确;B、③既需要能量也需要载体蛋白,属于主动运输,B正确;C、载体蛋白会与被转运的物质结合,但通道蛋白不会,C错误;D、物质出入细胞还有胞吞胞吐,图中未体现,D正确。故选C。20.某同学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的实验过程中,得到如下图像a、b。将形状、大小相同的萝卜条Α和萝卜条B均分成5组,记录初始质量数据,然后分别放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甲~戊)的10个小烧杯中,达到平衡后,取出称重、记录并取平均值,结果如图c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a中由1、2、6组成的结构称为原生质层B.图b中细胞,此时细胞液浓度-定小于外界溶液浓度C.图c中,甲~戊蔗糖溶液浓度最大的是乙D.图c中,当萝卜条长度不再变化时,水分子就不再进出细胞【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图a中,1是细胞壁,2是细胞膜,3是细胞核,4是液泡膜,5是细胞质,6是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之间的溶液,7是细胞液。分析柱形图c可知,实验后与实验前重量之比大于1,说明萝卜条吸水,细胞液浓度降低;实验后与实验前重量之比小于1,说明萝卜条失水,细胞液浓度增加;实验后与实验前重量之比等于1,说明萝卜条吸水和失水处于动态平衡。观察萝卜条A的重量变化,重量越小,说明外界溶液浓度越大,则甲~戊五种蔗糖溶液浓度的大小关系是丙<戊<甲<丁<乙。【详解】A、原生质层由2细胞膜、4液泡膜和两者之间的5细胞质组成,A错误;B、图b中的细胞若正在发生质壁分离,则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若质壁分离已达到平衡,则细胞液浓度等于外界溶液浓度;若处于质壁分离复原过程,则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B错误;C、由图可知,萝卜条A和B在乙浓度的蔗糖溶液中重量均最小,说明在此蔗糖溶液中两者失水最多,推测乙的蔗糖溶液浓度最大,C正确;D、当萝卜条长度不再变化时,水分子依旧进出细胞,D错误。故选C。21.将牛奶和姜汁混合,能使牛奶凝固。某同学用煮沸过的姜汁重复这项实验,牛奶在实验设置的任何温度下均不能凝固。将不同温度的等量牛奶中混入一些新鲜姜汁,观察结果如下表:温度/℃20406080100 结果15min后仍未凝固14min内完全凝固1min后完全凝固10min后完全凝固15min后仍未凝固根据以上结果分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新鲜姜汁中含有能使牛奶凝固的酶,可用凝固的牛奶量表示酶活性B.进一步测定最适温度,可设置60℃、65℃、75℃、80℃四个温度C.20℃和100℃时姜汁未凝固,都是因为酶的分子结构遭到破坏,酶失去活性D.将等量姜汁在不同温度下保温后再与对应温度的牛奶混合,能够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度【答案】D【解析】【分析】酶的作用条件比较温和,酶活性受温度的影响,不同的酶都有最适宜温度,在最适宜温度条件下,酶活性最高,高于或低于最适宜温度,酶活性降低,温度过高会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而失去活性。【详解】A、新鲜姜汁能使牛奶凝固,且凝固时间受温度影响,可能是因为新鲜姜汁中含有使牛奶凝固的酶,酶活性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凝固的牛奶量,A错误;B、由表格信息可以知道,60℃时牛奶凝固的时间较短,因此最适温度应该在60℃左右,如果进一步测定最适温度,设置的温度范围应该在60℃左右,比如从40℃到80℃,B错误;C、该实验说明酶发挥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100℃时未凝固,是因为酶的活性已经丧失,20℃时未凝固,是因为酶的活性太低,C错误;D、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应该将等量姜汁在不同温度下保温后再与对应温度的牛奶混合,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22.下列关于“葡萄糖丙酮酸CO2”的过程,叙述错误的是()A.①过程可在植物细胞中进行,也可在动物细胞中进行B.①过程可在线粒体中进行,也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C.②过程可产生ATP,也可不产生ATPD.②过程可以产生[H],也可以消耗[H]【答案】B 【解析】【分析】分析题意可知,①过葡萄糖分解生成丙酮酸为细胞呼吸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②过程丙酮酸分解产生二氧化碳,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中;或者是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第二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详解】A、①过程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葡萄糖分解形成丙酮酸,动植物细胞中均能进行该过程,A正确;B、①过程只能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B错误;C、②过程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或有酒精生成的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如果是有氧呼吸可以产生ATP,如果是无氧呼吸则不能产生ATP,C正确;D、②过程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或有酒精生成的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若为有氧呼吸,则可产生[H],若为无氧呼吸,则消耗[H],D正确。故选B。23.2021年8月1日,在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中中国选手苏炳添以9秒98的成绩排名第六,创造历史!苏炳添在冲刺过程中,剧烈运动时肌细胞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同时耗氧量约为安静时的10~20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剧烈运动时,丙酮酸因氧气不足而在细胞质基质中进一步被[H]催化生成乳酸B.剧烈运动时,肌细胞产生CO2的场所只有线粒体C.剧烈运动时,因细胞主要进行无氧呼吸,所以进入线粒体的氧气减少D.剧烈运动时,能量由无氧呼吸提供【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呼吸的实质是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人体细胞的有氧呼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无氧呼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其产物是乳酸。【详解】A、丙酮酸生成乳酸为还原反应,该过程第一阶段产生的[H]是作为还原剂而非起催化作用,A错误;B、剧烈运动时,肌细胞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只有线粒体,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不产生二氧化碳,B正确;CD、人体剧烈运动时细胞仍以有氧呼吸为主,能量主要由有氧呼吸提供,C、D错误。故选B。24.某同学在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为了确定无水乙醇、CaCO3和SiO2 的作用,进行了4组实验来验证,4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第④组是进行了正确操作的对照组。下列针对实验结果的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①可能是未加CaCO3而得到的实验结果B.②可能是用水取代了无水乙醇而得到的实验结果C.③可能是未加SiO2而得到的实验结果D.分离色素时,层析液应该要高于滤液细线【答案】D【解析】【分析】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1)提取色素原理:色素能溶解在酒精或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酒精等提取色素。(2)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3)各物质作用:无水乙醇或丙酮:提取色素;层析液:分离色素;二氧化硅:使研磨得充分;碳酸钙: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4)结果: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最窄)、叶黄素、叶绿素a(最宽)、叶绿素b(第2宽),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相关。【详解】A、①中叶绿素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值,可能是由于未加CaCO3,部分叶绿素被破坏,A正确;B、光合色素不溶于水,但能溶于有机溶解,②中没有色素代,可能是由于用水取代了无水乙醇而得到的实验结果,B正确;C、③中所有色素带都偏窄,可能是由于未加SiO2,研磨不充分,C正确;D、分离色素时,层析液不能没及滤液细线,D错误。故选D。2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以豌豆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绘制了如Α、B、C、D所示的四幅图。下列四幅图中“a”点表示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不相等的是() A.B.C.D.【答案】A【解析】【分析】一般在曲线中光补偿点时,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和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相等,表示此时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详解】A、甲图中a点的含义是二氧化碳的吸收量等于释放量,表示净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此时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A正确;B、乙图中a点前二氧化碳浓度升高,说明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a点后二氧化碳的含量降低,说明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故a点含义是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B错误;C、丙图根据图中的曲线的含义可知,a点代表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C错误;D、丁图中,a点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为0,说明此时的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D错误。故选A。26.下列关于果蝇(2n=8)体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中心体的倍增和纺锤体的出现在不同时期B.游离的脱氧核苷酸利用的高峰期在间期中的S期C.后期细胞中染色体的着丝粒只与一极纺锤丝相连D.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中DNΑ完全相同,保证了细胞间遗传信息的稳定性【答案】D 【解析】【分析】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A、G2期已经出现一对中心体,说明中心体的倍增发生在间期,而纺锤体的出现在前期,A正确;B、游离的脱氧核苷酸合成DNA,DNA合成的时期为S期,故其利用的高峰期在间期中的S期,B正确;C、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移向两极,故细胞中染色体的着丝粒只与一极纺锤丝相连,C正确;D、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中核DNA相同,质DNA不完全相同,保证了细胞间遗传信息的稳定性,D错误。故选D。27.下图中的曲线是同一反应的酶促反应和非酶促反应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E1是酶促反应的活化能,A和C曲线是酶促反应曲线B.E2是酶促反应的活化能,B和D曲线是酶促反应曲线C.E3是酶促反应的活化能,B和C曲线是酶促反应曲线D.E2是酶促反应的活化能,A和C曲线是酶促反应曲线【答案】D【解析】【分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2.酶的特性.①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②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③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详解】A、E1是底物含有的能量值,A和B曲线相比,A曲线表示酶促反应所学的活化能低,C曲线与D曲线相比,C曲线能较快达到100%的转化率,根据酶具有高效性可知,A和C曲线是酶促反应曲线,A错误;B、E2是酶促反应的活化能,根据A项分析可知,A和C曲线是酶促反应曲线,B错误;C、E3是无酶催化调节下的反应的活化能,A和C曲线是酶促反应曲线,C错误;D、E2是酶促反应的活化能,根据酶的高效性可知,A和C曲线是酶促反应曲线,D正确。故选D。【点睛】28.某同学用小球做遗传规律模拟实验。每次分别从甲乙两个箱子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若仅模拟基因分离定律,则只要一个箱子即可B.若模拟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则甲乙都代表雌性器官或都代表雄性器官C.甲、乙两个箱子中两种颜色的小球数目之比均为1:1,且两箱子中小球总数一定要相等D.若要模拟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则甲乙分别代表雌性和雄性器官【答案】C【解析】【分析】分离定律又称孟德尔第一定律。其要点是:决定生物体遗传性状的一对等位基因在配子形成时彼此分开,随机分别进入一个配子中。自由组合规律是当代生物遗传学三大基本定律之一。当具备俩对(或大量对)相对性状的亲本开展混种杂交,在子一代造成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出来的与此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遗传基因主要表现为自由组合。【详解】A、一个箱子中可以放两种小球,模拟等位基因,因此若仅模拟基因分离定律,则只要一个箱子即可,A正确;B、若模拟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则甲乙都代表雌性器官或都代表雄性器官,甲乙中代表两对等位基因,B正确;C、甲、乙两个箱子中两种颜色的小球数目之比均为1:1,但两箱子中小球总数不一定要相等,C错误;D、若要模拟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则甲乙分别代表雌性和雄性器官,甲乙中拿出的小球代表雌雄配子,D正确。故选C。29.孟德尔利用“假说一演绎法”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下列关于孟德尔得出分离定律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发现的问题是F1都表现双亲的中间性状、F2出现两种性状B.为验证做出的假设是否正确,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 C.假说的核心内容是“生物体能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D.“演绎”是对F1,进行测交,预测出现1:1的性状分离比【答案】D【解析】【分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①提出问题(在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详解】A、孟德尔一对杂交实验中,F1不是表现出中间性状,而是表现出显性性状(高茎),A错误;B、为验证做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了测交实验,B错误;C、孟德尔假说的核心内容是F1能产生数量相等的配子,雌雄配子数量不等,一般雄配子数量多于雌配子,C错误;D、孟德尔作出的“演绎”是设计F1与隐性纯合体杂交,预测后代产生1:1的性状分离比,也就是测交实验,D正确。故选D。【点睛】30.在“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的活动中,选用某植物Α、B两个品种,在正常光照和弱光照下进行实验,部分实验内容与结果见下表。品种光照处理叶绿素a含量(mg/cm2)叶绿素b含量(mg/cm2)类胡萝卜素总含量(mg/cm2)CO2吸收速率(mg/cm2)A正常光照1.810.421.024.59 A弱光照0.990.250.462.60B正常光照1.390.270.783.97B弱光照3.83.040.622.9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Α品种从弱光照环境转移到正常光照环境,持续一段时间后三碳酸(C3)含量将降低B.经弱光处理后B品种的光合色素的含量增多,所以具有较高耐阴性的植物是B品种C.将Α品种从弱光照环境转移到正常光照环境,短时间内光饱和点将变大D.经弱光处理后B品种的光合色素的含量增多,CO2吸收速率下降,最可能是气孔导度降低限制CO2吸收【答案】B【解析】【分析】本实验目的是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自变量是光照强度和植物品种,因变量是光合作用强度,据表格分析可知,弱光下A植物的叶绿素a和b的含量降低,类胡萝卜素的总含量也降低,二氧化碳的吸收速率降低。B植物叶绿素a和b含量反而升高,由此可知,B植物是阴生植物,A植物是阳生植物。【详解】A、将A品种从弱光照环境转移到正常光照环境,短时间内还原性氢和ATP的含量增加,三碳酸含量将降低,持续一段时间后,三碳酸含量维持不变,A错误;B、经弱光处理后B品种的光合色素的含量增多,吸收更多的光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具有较高耐阴性的植物是B品种,B正确;C、光饱和点是指光合速率达到最大时的最低光照强度,将A品种从弱光照环境转移到正常光照环境,一段时间时间后光饱和点将变大,短时间内不会变大,C错误;D、经弱光处理后B品种光合色素的含量增多,CO2吸收速率下降,可能是温度较低影响酶的活性,进而影响暗反应中CO2的吸收,D错误。故选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31.下图甲是高等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乙表示含30个氨基酸的化合物,其中第8、20、23位氨基酸的R基团都是—H。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是_____(填序号),在动植物细胞中都有,但功能不同的细胞器是_____(填序号)。1的基本支架是_____其外表面有与细胞识别、信息传递有关的_____。若甲是植物根毛(成熟)区细胞,在图中应还有的细胞器是_____。(2)黄曲霉素是毒性很强的致癌物质,能引起细胞中核糖体从图甲的3上脱落下来。因此黄曲霉素可能会导致下列物质的_____合成和运输受损严重A.呼吸酶B.唾液淀粉酶C.血红蛋白D.ΑTP合成酶(3)图乙多肽链是氨基酸通过_____形成的,此过程共产生_____个水分子:若通过水解除去图乙化合物中第8、20、23位氨基酸,则需消耗_____分子水;若图乙化合物的空间结构被破坏,则_____(能或不能)跟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答案】(1)①.2②.4③.脂双层(或磷脂双分子层)④.糖蛋白(或糖被)⑤.(大)液泡(2)B(3)①.脱水缩合②.29③.6④.能【解析】【分析】图甲中1是细胞膜,2是线粒体,3是内质网,4是高尔基体,5是中心体,6是细胞质基质,7是核糖体,8是核仁,9是核基质,10是核膜。【小问1详解】图甲是动物细胞,线粒体是能量代谢的中心,2是线粒体;高尔基体(图甲中的4)是唯一一个在动植物中都有但功能不同的细胞器,在植物中参与细胞壁的形成,在动物中参与蛋白质的分拣、加工和运输;1是细胞膜,基本支架是脂双层;细胞膜外侧有糖蛋白,与细胞识别、 信息传递有关;根毛成熟区还有大液泡,与细胞的吸水等有关。【小问2详解】图甲中的3是内质网,因此3上的核糖体是附着核糖体,是分泌蛋白质的合成场所,B是分泌蛋白,故选B。【小问3详解】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30个氨基酸形成一条多肽链脱29个水;若通过水解除去图乙化合物中第8、20、23位氨基酸,则需水解每个氨基酸两侧的肽键,需消耗6分子水;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中的肽键发生颜色反应,空间结构被破坏,肽键还在,因此还能发生颜色反应。【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蛋白质的合成与细胞结构,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识图能力及分析理解能力。32.某课题组构建了一种非天然的CO2转化循环(CETCH循环),该循环用来自多种生物的相关酶组合在一起代替了卡尔文循环中的酶,提高了CO2固定效率,最终将CO2转化为羟基乙酸。课题组还利用液滴微流控技术,将该循环与菠菜叶绿体类囊体结合在一起,构建了人造叶绿体,如右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该人造叶绿体中,光反应进行的场所是_____。(2)构建的CETCH循环相当于菠菜叶绿体光合作用过程的_____阶段,若仅构建CETCH循环,体系中除加入必需的酶和相应底物如二氧化碳、_____外,还需要不断的提供。(3)在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量相等的情况下,该人造叶绿体氧气的释放量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菠菜。(4)若将菠菜某一叶片一半遮光处理,则另一半叶片内蔗糖浓度将_____,卡尔文循环速率将_____。(5)该课题组模拟卡尔文实验,向密闭容器中通入14CO2,当反应进行到5s时,14C出现在 一种五碳化合物(C5)和一种六碳糖(C6)中,将反应时间缩短到0.5s时,14C出现在一种三碳化合物(C3)中,这说明CO2中C的转移路径是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实验发现,在光照下三碳酸(C3)和RuBP(C5)的浓度很快达到饱和并保持稳定。此时突然中断CO2的供应,C3的浓度和C5的浓度变化分别是_____,由此可判定固定CO2的化合物是_____。【答案】(1)类囊体(薄膜)(2)①.暗反应(或碳反应、卡尔文循环)②.五碳糖(或C5或核酮糖-1,5-二磷酸或RuBP)(3)高于(4)①.下降②.增加(5)①.②.下降、上升③.C5(或RuBP或五碳糖)【解析】【分析】光合作用的过程:①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水的光解产生还原氢与O2,以及ATP的形成;②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还原氢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小问1详解】光反应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小问2详解】CO2固定发生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或碳反应、卡尔文循环)阶段,根剧题干“某课题组构建了一种非天然的CO2转化循环(CETCH循环),该循环用来自多种生物的相关酶组合在一起代替了卡尔文循环中的酶,提高了CO2固定效率”可知,构建的CETCH循环相当于菠菜叶绿体光合作用过程的暗反应(或碳反应、卡尔文循环)阶段。暗反应阶段包括两大反应: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还原氢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因此构建CETCH循环时,体系中除加入必需的酶和相应底物如二氧化碳、五碳糖(或C5或核酮糖-1,5-二磷酸或RuBP)之外,还需要不断的提供C3。【小问3详解】由题可知,人造叶绿体是由CETCH循环与菠菜叶绿体类囊体结合在一起构建而来的,结合CETCH循环提高了CO2固定效率,则该人造叶绿体消耗的还原氢更多,产生的氧气也更多,即该人造叶绿体氧气的释放量高于菠菜。【小问4详解】若将菠菜某一叶片一半遮光处理,则另一半不遮光的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产生蔗糖,因为遮光 的一半叶片不产生蔗糖只会消耗蔗糖,因此不遮光的一半叶片产生的蔗糖要供给遮光的一半叶片使用,则不遮光的一半叶片内蔗糖浓度将下降。因为遮光的一半叶片不进行光合作用不会消耗CO2且进行呼吸作用会产生CO2,则不遮光的一半叶片能够利用的CO2浓度升高,因此卡尔文循环速率将增加。【小问5详解】向密闭容器中通入14CO2,当反应进行到5s时,14C出现在一种五碳化合物(C5)和一种六碳糖(C6)中,将反应时间缩短到0.5s时,14C出现在一种三碳化合物(C3)中,说明CO2中的C先转移到C3中,再转移到C5和C6中,因此CO2中C的转移路径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如下图:CO2的供应中断,即CO2浓度下降,根据CO2固定的反应式可知,消耗的C5减少,生成的C3也减少,同时根据C3还原的反应式可知,消耗的C3和生成的C5不变,因此C5的浓度会上升,C3的浓度会下降。C5的浓度会上升,C3的浓度会下降,说明定固定CO2的化合物是C5(或RuBP或五碳糖)。【点睛】本题以CETCH循环和人造叶绿体为载体,考查光合作用有关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识记光合作用的过程,理解光合作用的原理,难度不大。33.燕麦麦穗颖壳的颜色有黑色、灰色和白色三种类型。某科学家用两种颖色的燕麦进行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具体的杂交过程及其结果见下表。若颖壳颜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Α、a表示: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Α、a和B、b表示。请回答下列问题:亲本杂交F1表现型F2表现型(共560株)白颖×黑颖全是黑颖黑颖418株,灰颖106株,白颖36株(1)根据题中信息可知燕麦颖壳颜色的遗传遵循的是_____定律。(2)燕麦是自花传粉植物,如果要进行杂交实验,其步骤是_____。(3)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F2的黑颖植株中共有_____种基因型,其中杂合子占F2总数的_____。(4)从F2中任选两株灰颖植株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可能有_____种。 (5)请写出对题中的F1进行测交的遗传图解_____。【答案】(1)自由组合(2)母本去雄——套袋——人工授粉——套袋(3)①.aabb、ΑΑBB②.6③.5/8(4)1或2(5)或【解析】【分析】1、分析题意可知,亲本白颖×黑颖,F1代全是黑颖,说明黑颖是显性,又因为F1自交得F2,F2中,黑颖:灰颖:白颖≈12:3:1,说明颖壳颜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F1代基因型为AaBb,亲本中白颖基因型为aabb,黑颖基因型为AABB。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小问1详解】分析题意可知,F2中,黑颖:灰颖:白颖≈12:3:1,为9:3:3:1的变式,说明颖壳颜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遗传遵循的是自由组合定律。 【小问2详解】由于燕麦是自花传粉植物,所以杂交实验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相似,其步骤是母本去雄→套袋→人工授粉→套袋。【小问3详解】分析题意可知,亲本白颖×黑颖,F1代全是黑颖,说明黑颖是显性,且F2中,黑颖:灰颖:白颖≈12:3:1,可以推出F1代基因型为AaBb,亲本中白颖基因型为aabb,黑颖基因型为AABB。F2的黑颖(A_B_、aaB_或A_B_、A_bb)植株中共有4+2=6种基因型,其中杂合子为AaBb、AaBB、AABb、aaBb或AaBb、AaBB、AABb、Aabb,共10份,所以黑颖植株中杂合子占F2总数的10/16=5/8。【小问4详解】F2中灰颖植株基因型为aaB_或A_bb,若灰颖植株基因型为aaB_,任选两株灰颖植株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可能1种或2种,同理若灰颖植株基因型为A_bb,任选两株灰颖植株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可能1种或2种。【小问5详解】F1代基因型为AaBb,测交是AaBb与aabb测交,其遗传图解如下:或【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学生需要在复习时多进行9:3:3:1转化的针对性训练,同时总结规律。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子二代的分离比推出相关个体的基因型,进而进行相关的计算。34.某生物兴趣小组从资料上获知:二氯二乙胺能够阻止参与DNΑ复制的酶与DNΑ相互作用。他们推测,二氯二乙胺能抑制癌细胞的增殖,且在一定范围内,随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加强,能作为一种癌症的化疗药物,并就此问题设计实验进行了验证。实验材料:小鼠癌细胞悬液,浓度为0.1、0.2、0.3、0.4mg/ml 的二氯二乙胺溶液,生理盐水,含有全部营养物质的细胞培养液,恒温箱、显微镜,血细胞计数板,试管,吸管等。(1)请补充完整以下实验思路:①取洁净的试管_____支,编号,并在每支试管中加入_____。②在1号试管加入适量浓度为0.4mg/ml的二氯二乙胺溶液,在其他试管中加入_____。③将上述试管摇匀后,_____,一段时间后取出,分别吸取适量细胞悬液,用血细胞计数板显微镜下观察计数并记录。④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2)用柱形图表示实验结果_____。(3)①若开始培养时取一滴培养液观察有100个肿瘤细胞,经24h培养后,取一滴培养液稀释100倍后再取一滴(设三次的“一滴”等量)观察,发现有64个肿瘤细胞,则此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约为_____h,在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细胞内发生的物质变化是_____。【答案】(1)①.5②.等量且适量的小鼠癌细胞悬液和含有全部营养物质的细胞培养液③.等量的浓度为0.3、0.2、0.1mg/ml的二氯二乙胺和等量生理盐水④.放在恒温箱中培养(2)不同浓度二氯二乙胺对癌细胞增殖影响的柱形图(3)①.4②.DNΑ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解析】【分析】1、动物细胞培养就是从动物机体中取出相关的组织,将它分散成单个细胞(使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然后,放在适宜的恒温箱中,让这些细胞生长和增殖。2、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主要进行DNΑ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小问1详解】由题可知,实验所用的二氯二乙胺溶液共有4个浓度,即有4个实验组,同时需要设1个对组,因此需要取洁净的试管5支,且要遵循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因此在每支试管中加入等量且适量的小鼠癌细胞悬液和含有全部营养物质的细胞培养液。在1号试管加入了适量浓度为0.4mg/ml的二氯二乙胺溶液后,要保证向每个试管中所加入的溶液含量是相同的,因此向其他试管中加入等量的浓度为0.3、0.2、0.1mg/ml的二氯二乙胺和等量生理盐水。根据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可知,将上述试管摇匀后放在恒温箱中培养。【小问2详解】由题干可知,二氯二乙胺能抑制癌细胞的增殖,且在一定范围内,随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加强,因此二氯二乙胺浓度越大,细胞的数目越少。柱形图如下图所示:【小问3详解】若开始培养时取一滴培养液观察有100个肿瘤细胞,经培养后,取一滴培养液稀释100倍后再取一滴观察,发现有64个肿瘤细胞,则100个癌细胞24h后增殖为64×100=6400个肿瘤细胞,即100×2n=6400,则n=6,即分裂了6次,所以细胞周期为24÷6=4h。在分裂间期,细胞内主要进行DNA的复制(S期)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G1和G2期)。【点睛】本题以研究二氯二乙胺浓度对癌细胞增殖的影响为载体,考查实验设计、动物细胞培养、DNA复制、细胞周期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实验设计和分析能力以及计算能力。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生物
发布时间:2023-02-16 11:03:11 页数:30
价格:¥2 大小:745.88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