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政治
>
河南省新乡市2021-2022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试卷(Word版附解析)
河南省新乡市2021-2022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试卷(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22
2
/22
剩余20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河南省新乡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新儒家代表人物梁漱溟把儒家思想、佛教哲学和西方的“生命哲学”糅合在一起,认为“宇宙实成于生活之上,托乎生活而存者也”“生活就是没尽的意欲和那不断的满足与不满足罢了”。可见,梁漱溟()①哲学思想在根本性质上是唯心的②认为中国哲学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的③认为哲学能使人正确看待公义与私利的关系④对哲学基本问题作出了思考与回答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④:“宇宙实成于生活之上,托乎生活而存者也”“生活就是没尽的意欲和那不断的满足与不满足罢了”,说明看出梁漱溟属于唯心主义观点,对哲学基本问题作出了思考与回答,①④应选。②:题干中梁漱溟的观点属于唯心主义观点,认为“没尽的意欲”“满足与不满足”说明他认为中国哲学是建立在人的思想观点基础上,②错误。③:题干旨在强调“宇宙”“生活”,并不体现哲学能使人正确看待公义与私利的关系,③错误。故本题选B。2.领导干部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努力奋斗。对此,下列解读正确的是()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与人生观相互决定②正确世界观能为人们的奋斗提供正确的方法论③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统一④领导干部为祖国、民族和人民的奋斗需要正确的世界观指导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C【解析】【详解】①:世界观与人生观和价值观是统一的,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世界观,①错误。②④:领导干部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努力奋斗,因为正确的世界观能为人们的奋斗提供正确的方法论,领导干部为祖国、民族和人民的奋斗需要正确的世界观指导,②④正确。③: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而不是“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统一”,③错误。故本题选C。3.荀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唯物主义代表人物.下列名言能体现荀子的唯物主义思想的是()①圣人者,人之所积而致也②欲观圣王之迹,则于其粲然者矣,后王是也③天行有常,不尧存,不为桀亡④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荀子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代表。①:“圣人者,人之所积而致也”意思是人性是可以改变的,圣人与常人是可以转化的,这反映的是辩证法思想,①排除。②:“欲观圣王之迹,则于其粲然者矣,后王是也”意思是想看圣王的痕迹,而又能表现出光明的,就是后来的圣王周天子了,这反映了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这并未强调物质是世界的本原,②排除。③:“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反映了规律的客观性,属于唯物主义观点,③符合题意。④:“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反映了事物有其客观的形成、发展过程,属于唯物主义观点,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4.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越是面对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越是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越需要熔铸坚实的精神支撑。可见真正的哲学()①为具体科学的发展指明方向 ②是改造世界的科学③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④能推动时代的进步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③④: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越是面对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越是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越需要熔铸坚实的精神支撑。可见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能推动时代的进步,③④符合题意。①:本题考查哲学与时代的关系,没有涉及为具体科学的发展指明方向,排除①。②:真正的哲学之所以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就是因为它从最一般本质和最普遍规律的层面上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不等同于科学,排除②。故本题选D。5.无论是黄河长江“母亲河”,还是碧波荡漾的青海湖、逶迤磅礴的雅鲁藏布江;无论是南水北调的世纪工程,还是塞罕坝林场的“绿色地图”……这些都昭示着,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对此,下列解读正确的是()①按人的意愿改造、改变“青山”②尊重“青山”的客观性,与“青山”和谐相处③顺从“青山”才能不负“青山”④按规律办事能实现“青山定不负人”的目标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D【解析】【详解】①:应该是按客观规律改造,并不能改变,①错误。②④:无论是黄河长江“母亲河”,还是碧波荡漾的青海湖、逶迤磅礴的雅鲁藏布江,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说明尊重“青山”的客观性,与“青山”和谐相处,按规律办事能实现“青山定不负人”的目标,②④正确。③:人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可以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顺从自然”说法错误,③错误。故本题选D。 6.走马灯是传统灯笼的一种。灯内点上蜡烛,通过热力形成气流,令其轮轴转动。轮轴上有剪纸,烛光将剪纸的影子投射在屏上,图像便不断走动。由此可见()A.事物之间都存在一定的联系B.事物的运动与静止是统一的C.运动是事物的存在方式和属性D.事物的运动变化是由规律支配的【答案】B【解析】【详解】A:联系具有普遍性,但不能认为事物之间都有联系,因为联系是有条件的,A错误。B:“轮轴上有剪纸,烛光将剪纸的影子投射在屏上,图像便不断走动”,剪纸与轮轴是处在相对静止的状态,图像走动体现了绝对运动,材料体现了事物的运动与静止是统一的,B正确切题。C:运动是事物固有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C表述欠妥,排除。D:材料的主旨并不是“事物的运动变化是由规律支配的”,D排除。故本题选B。7.2021年12月,埃及科学家首次使用三维CT(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对法老阿蒙霍特普一世的木乃伊进行“数字化解封”并公布了其面部细节。研究发现,阿蒙霍特普的外貌看起来很像他的父亲:下巴很窄,鼻子很小,卷发,上牙略微突出。这一发现()①说明人的思维与客观存在具有同一性②佐证了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存在③科学勾勒了木乃伊的制作和形成历程④丰富和发展了人类认识世界的实践工具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②:埃及科学家研究发现,阿蒙霍特普的外貌看起来很像他的父亲,这说明人的思维与客观存在具有同一性,也佐证了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存在,①②正确切题。③:材料反映的是人类对木乃伊的认识,而不是反映木乃伊的制作和形成历程,③排除。④:材料反映的是人类丰富发展自己的认识,而不是反映人类丰富和发展了人类认识世界的实践工具,况且材料反映的是人类认识世界,而不是强调实践,④排除。故本题选A。8.经科学家证实,在无氧的条件下石油化合物可以转化为甲烷。基于这一发现,科学家提出 了一种基于厌氧微生物的开采技术——“原油生物气化”技术,希望实现残余原油的再次开采。然而研究表明,降解石油产生甲烷的过程耗时久且体系不稳定,难以实现工程化运用。材料说明()①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认识事物的基础②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③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具体的④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解决“可能性”与“现实性”的矛盾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①错误。②:经科学家证实,在无氧的条件下石油化合物可以转化为甲烷,这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②正确切题。③:科学家提出了一种基于厌氧微生物的开采技术——“原油生物气化”技术,希望实现残余原油的再次开采。然而研究表明,降解石油产生甲烷的过程耗时久且体系不稳定,难以实现工程化运用,这说明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具体的,③正确切题。④: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解决‘可能性’与‘现实性’的矛盾”夸大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作用,④错误。故本题选C。9.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进行两次出舱活动。瞿志刚、叶光富在舱外作业,王亚平在舱内配合支持,共同完成了各项既定任务。由此可见()①科研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②实践活动受到人的认识能力的制约③科研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 【详解】①③: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进行两次出舱活动,说明科研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瞿志刚、叶光富在舱外作业,王亚平在舱内配合支持,共同完成了各项既定任务,说明科研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①③正确。②:题干强调人类的实践活动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并不体现人的认识能力,②错误。④:题干强调实践的基本特征,并不体现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④错误。故本题选B。10.维护公序良俗是人类共同的价值准则,德国、法国、日本、意大利以及中国等将“公序良俗”原则纳入了民法典并在司法实践中加以贯彻。《法国民法典》第6条规定;个人不得以特别约定违反有关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的法律《德国民法典》第138条规定:违反善良风俗的行为,无效《日本民法典》第90条规定;以违反公共秩序或善良风俗的事项为标的的法律行为无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8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由此可见,各国的“公序良俗”原则()①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性认识②反映了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③反映了以人民为中心是各国立法的核心价值取向④是基于正确价值观对规范社会公共秩序具有导向作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②④:德国、法国、日本、意大利以及中国对公序良俗有不同的规定,但都将“公序良俗”原则纳入了民法典并在司法实践中加以贯彻,这反映了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是基于正确价值观对规范社会公共秩序具有导向作用,故②④入选。①:经过实践检验的被认为是正确的认识才是真理性认识,故①不选。③:并不是所有国家的立法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价值取向,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做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故③不选。故本题选C。 力量生于团结,幸福源自奋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团结奋斗,这是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中国人民、中华民族锤炼铸就的宝贵精神品质。下列名言与团结奋斗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①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②百川汇海可撼天,众志成城比金坚③欲穷千里日,更上一层楼④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2.让我们高扬理想信念的旗帜,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凝聚万众一心的伟力,保持勇毅笃行的坚定,展现虎虎生成的雄风,努力争取新的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这给我们的启示是()①坚定理想信念以实现人生价值②价值观因人而异、具有差异性③价值选择是作出价值判断的基础④要在砥砺自我中实现人生价值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11.A12.B【解析】【11题详解】①②:团结奋斗,这是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中国人民、中华民族锤炼铸就的宝贵精神品质。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百川汇海可撼天,众志成城比金坚,这均体现了团结奋斗的重要性,①②符合题意。③:欲穷千里日,更上一层楼比喻想要取得更大的成功,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这没有涉及团结奋斗,③不合题意。④: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这是强调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实践的重要性,④不合题意。故本题选A。【12题详解】①④:让我们高扬理想信念的旗帜,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凝聚万众一心的伟力,保持勇毅笃行的坚定,展现虎虎生成的雄风,努力争取新的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这启示我们坚定理想信念,在砥砺自我中实现人生价值,①④符合题意。 ②:材料没有涉及价值观的主体差异性,②不合题意。③:价值判断是作出价值选择的基础,③错误。故本题选B。13.2021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伟大创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必然会有各种形态的资本,要发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同时有效控制其消极作用。为此,党和国家要()①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条件下资本运行的特殊规律②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注意把握资本的两面性③坚持辩证否定观,消灭资本野蛮生长的社会条件④抓重点,将资本的消极作用作为矛盾的主要方面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必然会有各种形态的资本,要发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同时有效控制其消极作用。为此,党和国家要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条件下资本运行的特殊规律,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注意把握资本的两面性,故①②入选。③:消灭资本野蛮生长的社会条件的说法错误,故③不选。④:抓主流,将资本的消极作用作为矛盾的次要方面,故④不选。故本题选A。14.基层治理需要“下沉”,一些城市已构建“社区大党委社区党组织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基层党组织体系,以党为“圆心”引领基层社会治理。下列对这一做法的分析正确的是()①基层治理“下沉”有利于真正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②以党为“圆心”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抓住了主要矛盾③治理“下沉”是立足部分寻求最优目标的要求④构建基层党组织体系旨在发挥关键部分的决定作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基层治理“下沉”有利于真正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党为“圆心”引领基层社会治理,这抓住了主要矛盾,①②正确。 ③:要立足整体寻求最优目标,③说法错误,排除。④:构建基层党组织体系强调的是注重系统优化,以发挥整体的功能,目的不是为了发挥关键部分的决定作用,④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15.在重大风险、强大对手面前¨总想过太平日子、不想斗争是不切实际的,得“软骨病”、患“恐惧症”是无济于事的。“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唯有主动迎战、坚决斗争才有生路出路,才能赢得尊严、求得发展,逃避退缩、妥协退让只会招致失败和屈辱,只能是死路一条。这一论述的哲学依据是()①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共同促进事物发展②矛盾是普遍的、客观的,不可以回避矛盾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④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利用和突破矛盾规律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②③:唯有主动迎战、坚决斗争才有生路出路,才能赢得尊严、求得发展,逃避退缩、妥协退让只会招致失败和屈辱,只能是死路一条。这一论述的哲学依据是矛盾是普遍的、客观的,要承认、分析、揭露和解决矛盾,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②③符合题意。①:矛盾的对立统一促进事物发展,①是不科学的。④: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和利用矛盾规律,但不是突破规律,④错误。故本题选C。2021年12月31日,习近平发表了新年贺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在回忆起当年毛主席与黄炎培先生的“窑洞对”时,习近平指出,我们只有勇于自我革命才能赢得历史主动。勇于自我革命()①是联系的环节、发展的基础②应树立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③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④要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7.习近平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也绝不是一马平川、朝夕之间就能到达的。我们要常怀远虑、居安思危,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这主要说明()①事物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②事物的质变是发展的必然结果③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④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提高预见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16.C17.B【解析】【16题详解】①:辩证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并不是发展的基础,①错误。②④:我们只有勇于自我革命才能赢得历史主动。勇于自我革命应树立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②④正确。③: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③错误。故本题选C。【17题详解】①④: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也绝不是一马平川、朝夕之间就能到达的,说明事物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要常怀远虑、居安思危,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说明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提高预见性,①④正确。②:事物的质变有两种趋向,前进的和倒退的质变,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质变才是发展,因此质变不一定都是事物的发展,而且事物的发展是通过质变来实现的。所以不能说事物的质变是发展的必然结果,②错误。③: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③错误。故本题选B。18.针对社区治理中存在的权责不清、一些问题久拖不决等难题,北京某街道探索了“社会治理合伙人”机制(见下图)。该地将与社区治理相关的六方主体全部纳入治理体系,通过制定《社区公约》,明确各方责任,齐心合力,共同攻克社区顽疾。这一治理模式() ①是对社会治理体系各要素的优化②促进了矛盾主次方面的相互贯通③通过完善上层建筑来推动社区治理④形成了社区治理新的标准范式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社会治理合伙人”机制将与社区治理相关的六方主体全部纳入治理体系,各主体之间通过共商共建,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故①符合题意。②:“社会治理合伙人”模式不体现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故②排除。③:从图中可以看出,社区党组织作为“主心骨”,有效统筹与整合多方主体,凝聚了治理合力,破解社区治理难题。故③符合题意。④:该治理模式是某街道攻克社区治理顽疾的一种探索创新。但不能说已经形成了社区治理新的标准范式。故④排除。故本题选B。19.关于司法正义问题,学生与罗教授对话如下:o学生:有人说“迟到的正义不是正义”,真正的司法正义能实现吗?o罗教授:圆是客观存在的,但你能完善的圆吗?不能,同样的道理,正义是存在的,但完善的正义是不存在的,我们要学会接受有瑕疵的正义。迟到的正义是有瑕疵的,但那依然是正义,即使偶尔出现维护正义的行为演变为破坏正义的行为,法律人也要不懈地追求心中永恒的司法正义。 罗教授的回答()①运用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解读了司法正义的现实状态②告诉我们司法正义的理想不可能通过司法实践来实现③启示我们要在司法实践中不断追求理想的司法正义④说明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是促进事物发展的根源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③:迟到的正义是有瑕疵,但那依然是正义。即使偶尔出现维护正义的行为演变为破坏正义的行为,法律人也要不懈地追求心中永恒的司法正义。罗教授的回答运用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解读了司法正义的现实状态,启发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追寻理想的司法正义,①③正确。②:“迟到的正义是有瑕疵的,但那依然是正义,即使偶尔出现维护正义的行为演变为破坏正义的行为,法律人也要不懈地追求心中永恒的司法正义”,可以看出罗教授认为司法公正的理想能够通过司法实践来实现,②错误。④: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发展,不仅仅是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是促进事物发展的根源,④错误。故本题选A。20.《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自2002年3月1日起施行。该规定的出台,就是要规范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活动,保护广大网民的切身利益,促进互联网信息服务健康发展。国家出台这一规定()①体现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②根源于社会存在的需要③反映了社会意识促进社会的发展④表明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②:《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进一步规范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活动,保护广大网民的切身利益,促进互联网信息服务健康发展,根源于社会存在的需要,体 现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①②正确。③:正确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的发展,③错误。④:题干旨在说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并不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的,④错误。故本题选A。21.下侧漫画表明机构改革()①能使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②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③促进了我国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④能发挥先进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②:机构改革能使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①②说法正确。③:③过分夸大机构改革的作用,排除③。④:材料涉及的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不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④与题意无关。故本题选A。22.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们唯有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方能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要做到不负人民,需要()①让人民成为财富的主要创造者②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 ③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④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①:人民群众本来就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①排除。②:材料强调人民的历史作用,不涉及社会制度的变革,②排除。③④: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要做到不负人民,需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③④正确切题。故本题选D。23.某法官常年奔波在田间地头,运用“真心、耐心、匠心、诚心、公心”和“抢抓关键法、利益平衡法、辨法析理法、案例诱导法、借力使力法、组织助力法、冷却处理法、温情感化法”定纷止争,成为大山深处的“天平守护者”。可见,其成功的秘诀在于()①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②实现不同主体利益的均衡③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④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③④:某法官常年奔波在田间地头,运用“真心、耐心、匠心、诚心、公心”和“抢抓关键法、利益平衡法、辨法析理法、案例诱导法、借力使力法、组织助力法、冷却处理法、温情感化法”定纷止争,成为大山深处的“天平守护者”。其成功的秘诀在于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③④符合题意。①②:材料没有涉及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实现不同主体利益的均衡,排除①②。故本题选D。24.“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我们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①从整体上看待事物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次要部分的作用 ②要坚持正确价值观对自己言行的导向作用③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④要坚定理想信念,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行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材料不涉及主要部分和次要部分问题,不涉及整体与部分的关系,①排除。②④:我们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这启示我们要坚持正确价值观对自己言行的导向作用,要坚定理想信念,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行,②④符合题意。③:材料不涉及社会基本矛盾问题,③排除。故本题选C。二、非选择题:共52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1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备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实事求是总结了党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经验教训。决议强调,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先后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最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1)结合材料,运用真理的有关知识,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三次飞跃的原因。(2)高二某班在学习决议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进行讨论。请你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知识对此主题加以说明。【答案】(1)①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②随着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的变化,中国共产党人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真理,将其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飞跃。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我们要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 (2)①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普遍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当代中国国情,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解析】【分析】背景素材: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备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考点考查:真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有关知识;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核心素养:科学精神。【小问1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调用“真理”的有关知识,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三次飞跃的原因。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根据教材知识点,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有效信息②: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联系随着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的变化,中国共产党人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真理,将其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飞跃。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我们要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①: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得分点②:随着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的变化,中国共产党人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真理,将其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飞跃。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我们要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小问2详解】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需要调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有关知识,分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一主题。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根据教材知识点可知,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有效信息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联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普遍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当代中国国情,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①: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得分点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普遍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得分点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当代中国国情,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点睛】回答分析说明类问题,主要按以下思路进行:第一步,精析材料,把握主题。这是解题的基础,可有效避免“文不对题”、“答非所问”的现象。第二步,围绕主题,回归教材。以试题反映出的问题为中心与教材联系,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结合点”。第三步,紧扣题意,合理作答。通常,我们只要将教材中的基本原理与材料一一对应,用理论分析材料即可。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生活在中华大地的56个民族情同手足,亲如一家口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昭君出塞、文成公主进藏、凉州会盟、瓦氏夫人抗倭、土尔扈特万里东归,锡伯族万里戍边等,演绎了一段段民族团结佳话;近代以后,面对国家民族的空前危机,各族人民共御外侮、同赴国难,抛头颅、洒热血,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艰苦卓绝、气壮山河的伟大史诗,血流在了一起,汗淌在了一起,情融在了一起;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民族在社会生活中紧密联系的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各族人民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结合材料,运用整体与部分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何要珍惜各民族之间的“手足情”。【答案】①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整体,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其功能和作用的发挥关系到各个民族的切身利益。②部分构成整体,部分的功能状态影响整体。只有珍惜各民族之间的“手足情”,才能维护中华民族的统一和完整性,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体功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解析】【分析】背景素材:民族团结一家亲。考点考查: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说明类主观题,要求学生说明为何要珍惜各民族之间的“手足情”,答题范围:《哲学与文化》联系观,知识定位: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解题关键为获取材料有效信息,对应原理进行分析。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生活在中华大地的56个民族情同手足,亲如一家口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各民族在社会生活中紧密联系的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部分构成整体,部分的功能状态影响整体。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①: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整体统率着部分+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整体,其功能和作用的发挥关系到各个民族的切身利益。得分点②:部分构成整体,部分的功能状态影响整体+只有珍惜各民族之间的“手足情”,才能维护中华民族的统一和完整性,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体功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点睛】回答分析说明类问题,主要按以下思路进行:第一步,分析材料,把握主题,联想相关知识(本题知识角度已经给出)。第二步,围绕主题,回归教材,确认知识(细化知识要点并确认),以试题反映出的问题为中心与教材联系,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结合点”。第三步,紧扣题意,合理作答。通常,我们只要将教材中的基本原理与材料一一对应,用理论分析材料即可。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五百年来,人类追求社会主义的路途上,有鲜花芬芳,也有荆棘密布。一百年来,中国人追求社会主义的历程中闪耀着光荣和梦想,也充满着奋斗和牺牲,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英雄的中国人民从未退却、从未动摇。30多年前,苏联解体,西方学者惊呼:“历史终结了!”即资本主义已取得历史终结性胜利。但是,“历史终结论”错了。事实证明,社会主义的历史不会终结,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相继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理论成果。面对霸凌和打压,我们从未屈服,全党全国敢于斗争、勇于胜利,攒成一股劲、拧成一股绳……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得到极大彰显。结合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驳斥“历史终结论”。【答案】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历史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社会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苏联解体是社会主义运动中一时的挫折,并不会改变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必然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这一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和生产实践必然推动社会制度的更替和人类历史的发展。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证明“历史终结论”的观点是错误的,是违背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唯心主义论调。【解析】【分析】背景素材:利用某些社会主义国家在前进中遭遇的曲折,西方学者鼓吹“历史终结论”。考点考查: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和途径、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人民群众地位和作用。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度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需要学生用《生活与哲学》的“寻觅社会的真谛”知识,驳斥“历史终结论”观点。本题属于批驳评析类主观题。回答此类问题的基本思路:遵循“破”“立”结合原则,指出观点的错误,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原因,最后揭示其实质危害。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30多年前,苏联解体,但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 可得出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社会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有效信息②:社会主义实践遭遇曲折,社会主义制度遭到质疑。但伟大的党和中国人民从未退却、从未动摇。戮力同心,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得到极大彰显。→可得出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一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有效信息③:一百年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英雄的中国人民从未退却、从未动摇、敢于斗争、勇于胜利。→可得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和生产实践必然推动社会制度的更替和人类历史的发展。有效信息④:事实证明,社会主义的历史不会终结,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可得出“历史终结论”的观点是错误的,是违背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唯心主义论调。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①: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社会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分析材料。得分点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必然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这一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分析材料。得分点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和生产实践必然推动社会制度的更替和人类历史的发展+分析材料。得分点④:“历史终结论”的观点是错误的,是违背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唯心主义论调+材料分析。点睛】批驳评析类主观题答题技巧:题型特点:一般以“分析XX的合理性”、“对XX加以驳斥(批驳)”设问。此类试题对信息处理、知识迁移、综合阐释与评价问题的能力有较高要求,难度较大。解题技巧:1、对错误观点和行为进行驳斥的试题:试题遵循“破”“立”结合原则:第一步指出错误和实质。第二步分析原因。第三步揭示危害。2、对正误混杂型试题,要分清观点的正误部分,且有理论支撑。具体如下:第一步说明观点的合理之处,合理之处是什么,或在什么条件下是合理的,并运用知识分析。第二步:说明观点的错误、不足之处,或在什么条件下是错误的,并运用知识分析。第三步:总结概括,从整体、全局高度对观点进行总结,指出应该怎么做,或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我国人口超过14亿,是人口大国,科技人才队伍8705万人(2017年数据),是科技人才大国,但不是科技人才强国。习近平指出,强起来要靠创新,创新要靠人才。回顾历史,科学的发展直接催生了工业革命,进而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17世纪,牛顿、波义耳等科学大师,开辟了力学、化学等多个学科,这些学科及其研究成果成为推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导;18世纪,拉格朗日、拉普拉斯、安培等一大枇卓越科学家,在热力学、化学等学科领域有重大建树,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科技支撑力量……20世纪的美国,集聚了全球近50%的顶尖科学家,产出占同期世界总数60%以上的科学成果,推动美国一跃成为世界头号强国。(1)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结合材料,运用意识能动性的知识,说明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影响。(2)结合材料,运用创新的知识,为我国建设科技强国提两点建议。【答案】(1)意识具有能动性,能够指导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能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人才的价值,充分发挥人才在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推动民族复兴。(2)本问具有开放性,考生答案符合设问要求即可得分,答案示例:①立足实践,加大资金投入,积极吸纳世界优秀文明成果。②树立创新意识,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确定科研重点和主攻方向。【解析】【分析】背景素材: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考点考查:意识能动性的知识。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公共参与。【小问1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意义类主观题,要求学生说明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影响,答题范围:《哲学与文化》,知识定位:意识能动性的知识,解题关键为获取材料有效信息,对应原理进行分析。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强起来要靠创新,创新要靠人才”,“科学的发展直接催生了工业革命,进而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意识具有能动性,能够指导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①:意识具有能动性,能够指导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得分点②: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能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人才的价值,充分发挥人才在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推动民族复兴。【小问2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是常见的开放性主观题,答案不固定,抓住主题言之有理即可,但是需注意要作答的是“提建议”还是“写标语”、“拟口号”等,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多关注时政,积累学科专业用语。所提建议一定要科学合理、积极向上、具体可行,言之有理即可。第二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答案示例:①立足实践,加大资金投入,积极吸纳世界优秀文明成果。②树立创新意识,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确定科研重点和主攻方向。【点睛】开放型主观题虽然带有一定的开放性、探究性,但是答案并非主观任意,纵观往年高考试题,开放型试题都有明确的评分细则和标准层级,因而答题也有一定的技法可循。首先,要准确解读设问要求,明确围绕什么话题进行开放式探究,以及设问的基本要求,诸如字数、知识限定、要点条数等。然后回到材料情境分析解读话题产生的背景、含义、表现、措施等具体内容,并将其与教材内容进行对接,检索相关知识。最后结合教材、材料、时政,根据设问要求组织答案。短文类考查,有字数要求,作为论文要有明确的论点,同时要调动所学知识进行全面分析论证,学生可将知识原理与生活情境相结合,做到有理有据。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河南省新乡市2021-2022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试卷(Word版附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政治
发布时间:2023-02-16 09:41:16
页数:22
价格:¥2
大小:308.13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