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2023新高考全国1卷古代诗歌鉴赏模考试题精选练习(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5

2/5

剩余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新高考语文全国1卷模考试题精选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古代诗歌鉴赏)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村居初夏陆游天①遣为农老故乡,山园三亩镜湖②傍。嫩莎经雨如秧绿,小蝶穿花似茧黄。斗酒只鸡人笑乐,十风五雨岁丰穰。相逢但喜桑麻长,欲话穷通③已两忘。[注]①指朝廷。②湖名,在今浙江绍兴附近,亦名“鉴湖”。③《庄子·让王》:“古之得道者,穷亦乐,通亦乐。”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首联上句交代回乡务农的原因,“天遣”二字暗含作者内心的愤抑不平之气;下句以“三亩”言山园之小。B.“如秧绿”“似茧黄”既是比喻,也是实景,一静一动,以“莎”“蝶”勾画出乡村美好又充满生机的风光。C.颈联透露出农家生活的艰苦:以只鸡斗酒待客,菜品粗陋,遭人取笑;风雨灾害频仍,反衬丰年难得。D.尾联写诗人沉醉纯朴闲适的田园生活,忘怀人生得失,呼应首句“天遣”,体现诗人情感的变化。16、有人认为本诗“有陶(渊明)诗风味”,请结合本诗以及你对陶诗风格的理解做简要分析。(6分)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幽兰崔涂幽植众宁知,芬芳只暗持。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白露沾长早,春风到每迟。不如当路草,芬馥欲何为。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首联写幽兰常年生于山野、谷畔,但不因清寒而不开,不因无人而不芳,突出其芳洁不被人识的处境。B.颈联写幽兰因生于山林,寒露早至,先期零落;春光晚顾,又晚得佳期,一迟一早,写出凄惨境遇。C.尾联写南兰对自己的生存意义产生了疑虑与困惑:被弃掷路侧,形同荒草,那么自开自芳又有何用?5 D.本诗诗意昂扬,气概恢宏,写出幽兰几遭侵凌却春心不死的柔韧之质,表现了诗人独立不群的情怀。16、对于咏物诗,要“不即不离”,即既要与所咏之物相切合,又不能局限于所咏之物。请结合诗歌对此进行具体分析。(6分)三、阅读下面的清诗,完成15~16题。咏白海棠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注】①此诗是曹雪芹《红楼梦》中大观园儿女结海棠诗社时,薛宝钗吟咏之作。②白帝:即西方白帝白招拒,是神话传说中的五天帝之一,主管秋事。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首联因“珍重芳姿”而白昼掩门,既是珍惜白海棠的表现,又是宝钗自我形象的写照。B、颔联,海棠洗胭脂而现冰雪本色,倒装句突出了海棠冰雪洁白的特点,暗扣了标题。C、颈联,谓白海棠淡极而更艳,颇合艺术辩证法,与“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D、这首咏物诗通篇运用托物言志与比喻的手法,借海棠的形象表达曹雪芹的人生志趣。16.海棠诗社,李纨评此诗第一,因为“这诗有身份”。请结合诗句分析此诗暗示了薛宝钗什么样的形象特点。(6分)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观雪二首·其一 杨万里坐看深来尺许强,偏于薄暮发寒光。半空舞倦居然嫩[注],一点风来特地忙。落尽琼花天不惜,封它梅蕊玉无香。储谁,细燃成汤饼,换却人间烟火锅。[注] 懒,通“懒”。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这场雪虽然下得大,积得深,而诗人却饶有兴致地长时间观雪。5 B.时而“嫩”时而“忙”,经诗人点化,雪尽显可爱俏皮的模样。C.“琼花”“梅蕊”都是雪的别称,分别状写了雪花的形态和精神。D.本诗语言质朴自然,浅近明白,富有幽默情趣,形成独特的风格。16、杨万里在《诚斋诗话》中说:“词已尽而味方永,善之善也。”谈谈本诗是如何体现这一主张的。(6分)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同朱五题卢使君①义井②高适高义唯良牧,深仁自下车。宁知凿井处,还是饮冰馀。地即泉源久,人当汲引初。体清能鉴物,色洞每含虚。上善滋来往,中和浃里闾。济时应未竭,怀惠复何如。[注释]①使君:对州郡长官的尊称。②义井,供公众汲用之井。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诗歌开篇用“高义”“深仁”等词直接表达作者对卢使君的敬仰之情。B、五、六句写水在地下很久,需要人汲取才能使用,暗指友人的怀才不遇。C、七、八句着力描写水的澄清透明,侧面赞扬卢使君为官一任,造福一方。D、全诗运用议论、描写、抒情多种表达方式,缘事入情,具有独特的魅力。16、前人论此诗,认为“上善”“中和”两句诗意蕴丰富,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分)5 附:参考答案和解析一、15.C【解析】“以只鸡斗酒待客,菜品粗陋,遭人取笑;风雨灾害频仍,反衬丰年难得”错误,“斗酒只鸡人笑乐,十风五雨岁丰穰”是说人们开怀大笑,风调雨顺,庄稼丰收,用鸡酒来招待客人。16.①写景手法相似。本诗用白描手法,就近设喻,把平凡普通的乡村景色写得诗意盎然,意境深远。与陶诗简洁勾勒式的写景手法相似。②表达情感相似。本诗表现乡村美景及闲适自得生活的无限魅力,抒发的是回归田园之乐。与陶渊明归隐田园的诗歌主题相似,其中“桑麻长”更是直接化用陶诗。③语言风格相似。本诗用语平淡质朴,通俗易懂,虽有多处用典,但自然贴切,即便看不出用典,就字面意思理解,也通顺无碍。与陶诗质朴实在、不矫揉造作的语言风格相似。【参考译文】朝廷让我归乡务农老死故乡,占地不多的山中的别墅、园林就建在镜湖的旁边。娇嫩的莎草经过雨水滋润跟加翠绿,在花丛中穿来穿去的小蝴蝶与蚕茧一般嫩黄。斗酒只鸡过着朴实小康的生活,风调雨顺粮食丰收。自己沉醉于纯朴闲适的田园生活,已经忘怀了人生得失。二、15.D【解析】“诗意昂扬,气势恢宏……独立不群的情怀”错,此诗充满无可奈何的感伤情调,表现了诗人孤高而哀伤的抑郁情怀。16.①诗人对兰的禀赋特征体察入微,自己的思想情调又与之相契,物性与人情,各自昭然,又妙合如一,诗中所言皆为兰,又无一不是诗人的自道。正可用“不即不离”来评价此诗。②诗歌从幽兰的芳质,不被人识的客观处境、惨凄境遇、被弃掷路侧等塑造了生于草野,当风离披的幽兰抒情形象。③诗歌又抓住“人情”进行抒怀。诗人借曲幽兰抒“不遇”之情。表现了诗人期待后的失望、内省后的自伤,写出诗人无限悲苦,塑造了一个落拓不遇、抑郁难伸的贤士形象。【参考译文】生于山野的兰花众人又有谁能知道它呢,只是自己默默保持着芬芳的花香。自古以来不会有君子采撷佩戴,即使是它芬芳正盛的时候。寒露早早地就侵袭而来,温暖的春天却总是等候很久也不来。被弃掷路边如同荒草,纵然有芬芳馥郁的香气又能如何。【诗歌鉴赏】崔涂这首诗通过咏写兰的贞芳幽独,寄托自己孤高而又哀伤的抑郁情怀。此诗运用传统的芳草美人的比兴手法。由于作者对兰的禀赋特征体察入微,自己的思想情调又与之相契,物性与人情,各自昭然,又妙合如一。诗中所言皆为兰,又无一不是作者的自道。王士祯说:“咏物之作,须如禅家所谓不粘不脱,不即不离,乃为上乘。”这正可用以评价此篇。开篇先自剖高洁:“幽植众能知,芬芳只暗持。”幽兰常常生于山野、谷畔,但不因清寒而不开,不因无人而不芳。这两句写兰的芳质,又突出了兰幽植孤生,芬芳不被人识的客观处境。“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这两句,从主体客体两面着笔:兰花芳节香质不稍减,可君子却置之不顾。这是期待后的失望,内省后的自伤,更充满无可奈何的感伤情调。“白露霑长早,青春每到迟”,因生于山林,寒露早至,使之先期零落;春光晚顾,又晚得佳期。这一迟一早,写出境遇之惨凄,显出芳魂玉质难得久持的无限悲苦,作吞吐哽咽之声。三、15.D “通篇运用比喻手法”“表达曹雪芹”错16.①含蓄内敛、稳重端庄。“珍重芳姿”“昼掩门”写出了宝钗含蓄内敛、稳重端庄的性格;②娴静淡雅。“洗出”“淡极”“玉无痕”写出了宝钗的娴静淡雅;③清白高洁。“凭清洁”之语写出宝钗清白高洁的人生追求。(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分析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参考译文】5 十分珍视和看重自身靓丽的身姿和花容,即使白天也要关上院子大门,防止外露而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和污染。亲自手携浇花的陶皿给长满苔藓的花盆浇水,小心护理着海棠花苗。刚浇过水的白海棠,洗去了胭脂色,显得娇艳欲滴,也更加显得洁白。秋天冰凉的台阶上也仿佛透露出了白海棠洁白而带有冷意的花影。此时的白海棠犹如白雪般露出了那高贵的品格,滴满露珠的石砌也仿佛招来了白海棠纯洁的芳姿,花显得洁白而凄美。花淡到极点时才开始认识到花容更加的艳丽多姿而引人注意。忧愁多了,自然以泪洗面,身姿上怎么会不留下泪痕呢?保持高洁清丽的姿容,来偿还报答那司秋的清雅白帝。虽然无言,但也要日复一日的保持着婷婷身姿等待着报偿白帝。四、15.C “梅蕊”并非雪的别称16.①前三联观雪咏雪,“词本已尽”,但诗人却忽发奇想:“请谁来将这积雪做成汤饼,填饱人世间的肠胃?”添上尾联,境界顿开,意味深长。②诗人由眼前之雪想到食物汤饼,希望可借以填饱世人肠胃,体现了诗人儒家仁爱思想,令人沉吟回味。③诗人要用晶莹之雪换却烟火肠胃,暗含要涤除精神污垢,追求高洁的品质,诗味隽永。【参考译文】坐看落雪,其深已一尺有余,更在这黄昏时分发散着缕缕寒光。雪花在半空中舞到疲倦,显得轻柔无力,然而些许微风吹过,又翩然起舞。上天浑然不怜惜,让琼花似的雪落尽,将梅蕊、海棠的封存在冰雪之下,花香杳无。有谁能将这高洁的雪做成汤和饼,来涤荡人们满是人间烟火的肠胃。五、15.B【解析】“暗指友人的怀才不遇”过度解读。从诗歌题目和诗歌内容来看,诗歌表达的都是对卢使君的褒赞,并未体现“友人的怀才不遇”。16.“上善”一词,结合前文“凿井”可联想到“上善若水”,一语双关,(2分)作者借写井水给百姓带来润泽,使乡里和睦,(2分)委婉含蓄地赞颂卢使君为百姓造义井是一种泽被乡里的至善德行。(2分)【解析】结合第三句“宁知凿井处”可联想到上善若水,“中和”可理解为“和睦”;答题时需紧扣题干中的“意蕴丰富”思考,在翻译通顺诗歌的前提下,把作者的情感表达清楚即可。【诗歌鉴赏】高适的《同朱五题卢使君义井》是一首赞颂友人造福一方的诗。诗中的“使君”是对州郡长官的称呼。“高义唯良牧,深仁自下车”两句开门见山,盛赞友人为“良牧”,有“高义”与“深仁”。“下车”为新官上任,友人一到任就做此义举,引出下文凿井取水之事。“宁知凿井处,还是饮冰馀”两句中,“宁”应理解为“哪里”,用反问的口气表达汲水一事对百姓的重要性。“地即泉源久,人当汲引初”两句写出水在地下已经贮藏很久,不过依然需要像卢使君这样的人来汲取,暗指卢使君为民着想,善于理政。“体清能鉴物,色洞每含虚”两句中,“鉴物”写出井水的清澈幽深,“含虚”写出井水的幽深,侧面赞扬卢使君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上善滋来往,中和浃里同”两句,对仗工整,意蕴丰富。“上善”和“中和”取自古代典籍,“上善若水”一语双关,而“中和”是指社会和谐太平。作者借写井水给百姓带来润泽,同时使乡里和睦,委婉含蓄地赞颂卢使君为百姓造义井是一种泽被乡里的至善德行。“济时应未竭,怀惠复何如”两句,借写井水不会干涸,表达百姓会久久怀念卢使君为百姓凿井的义举。全诗运用议论、描写、抒情多种表达方式,缘事入情,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5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02-15 20:40:02 页数:5
价格:¥2 大小:79.50 KB
文章作者:U-2009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