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湖北省问津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3

2/13

剩余1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4届问津联合体高二11月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卷命题学校:新洲三中审题学校:新洲二中考试时间:2022年11月23日上午10:30-11:45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春秋时期,各诸侯国还存在以村社为单位统计土地和人口的现象。战国后期,各国实行以家户为单位的户籍制度,以其作为国家社区管理的主要办法。导致该变化的原因是A.宗法血缘关系的强化B.战国后期铁犁牛耕逐步推广C.专制皇权向基层延伸D.统治者意在遏制土地的兼并【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战国后期,铁犁牛耕逐步推广,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衣经济建立,因此战国出现各国实行以家户为单位的户籍制度,以其作为国家社区管理的主要办法,故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宗法血缘关系,排除A;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专制皇权”不符合战国时期,排除C;材料反映战国后期,各国实行以家户为单位的户籍制度,与遏制土地兼并无关,排除D。2.《汉书·食货志》载:“民三年耕,则馀一年之畜。衣食足而知荣辱,廉让生而争讼息,故三载考绩。”这反映了官员考核的主要依据是A.德政教化的成效B.断狱决疑的能力C.博闻辩智的才情D.慎独律己的修养【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材料“民三年耕,则馀一年之畜。衣食足而知荣辱,廉让生而争讼息,故三载考绩”大意是:人民勤恳耕作三年,家里才会出现剩余,人民丰衣足食后就会知晓荣誉和耻辱,这就会减少犯罪和争讼现象,因此对官员的考核要三年一次,由材料可以看出,人民是否知晓荣辱、犯罪现象的多少是对官员考核的主要依据,体现了德政教化对官员考核的重要性,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对官员的考核主要依据该官员治下的犯罪多少和人民是否知晓荣辱,BCD三项均和材料这一主旨不符,排除。故选A项。【点睛】 3.唐朝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羁縻州制度”,少数民族首领须接受朝廷颁发的印信,实行一种有限制的自治管理方式,由朝廷的派出机构都督府或都护府代行具体管理职责。这一制度()A.反映了民族政权并立下的时代需求B.削弱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统治力度C.导致了边疆民族与中央政府的离心D.体现了统治者因俗而治的治理理念【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羁縻州制度”是少数民族实行的一种有限制的自治管理方式,这体现了唐朝统治者因俗而治的治理理念,D项正确;少数民族地区是受唐朝中央政府的统治的,不属于政权并立,排除A项;这一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政府对地方的统治,排除B项;这一制度只是使少数民族实行有限的自治,并没有导致边疆民族与中央政府的离心,排除C项。故选D项。4.“沈括出身于仕宦之家,幼年随父宦游各地。嘉祐八年(1063年),进士及第,授扬州司理参军。宋神宗时参与变法,历任太子中……三司使等职。熙宁五年,淮南饥荒,沈括受命巡察,发放常平仓钱粮,疏通河渠。元丰三年(1080年),出知延州,兼任富县路经略安抚使,驻守边境,后被贬。晚年移居润州(今江苏镇江),隐居梦溪园。”材料中沈括的经历主要可以用于探究宋代()A.科举完善与社会流动B.经济繁荣与社会保障C.士人品格与科技进步D.政治制度与社会治理【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科学家沈括进士及第后,历任扬州司理参军、三司使、知延州兼任富县路经略安抚使等职,参与王安石变法,受命巡察淮南饥荒,发放常平仓钱粮、疏通河渠等经历,主要可以用于探究宋代政治制度与社会治理,D项正确;科举完善与社会流动只是部分信息,并非材料主旨,排除A项;材料并未体现宋代经济繁荣和社会保障,排除B项;士人品格与科技进步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5.元朝时,民间航海家汪大渊曾两次从泉州搭乘商船出海游历。向西远及埃及,摩洛哥,索马里,莫桑比克,向东南抵达菲律宾。澳洲等,所撰游记涉及国家和地区达220余个,旅行家,外交家列班·扫马从大都随商队出访波斯,亚美尼亚,先后会见罗马教皇及英国和法国 等国国王。这表明中国在元朝时A.航海造船技术领先世界B.对外交往范围空前扩大C.国家统一扩大国际影响D.政府重视经济文化交流【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信息通过两位旅行家的经历表明中国在元朝时,对外交往范围空前扩大,B项正确;没有具体的数据比较,无法得出中国航海造船技术领先世界,排除A项;材料信息只是强调对外交往的范围大,并没有涉及国际影响力,排除C项;材料信息无法得出政府是否重视经济文化交流,排除D项。故选B项。6.秦汉时期,官员逢父母丧,往往停职守孝,称为“丁忧”。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形成制度化法律化,明清时期对“丁忧”制度执行也十分严格。这一现象表明A.选官以孝廉为标准B.宗法制度影响深远C.儒家思想影响法制D.理学成为官方哲学【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丁忧”是中国封建社会传统的道德礼仪制度,根据儒家传统孝道观念,秦汉时期,朝廷官员逢父母丧,往往停职守孝,称为“丁忧”。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形成制度化法律化,明清时期对“丁忧”制度执行也十分严格。“丁忧”制度的发展体现了儒家思想影响了法制建设,C项正确;汉代察举制选官以孝廉为标准,这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宗法制,排除B项;材料与“理学成为官方哲学”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7.鸦片战争之前,按国际惯例,中国与其他国家签订的条约以缔约方或第三方的文本作为解决争议的准本。1858年的中英《天津条约》却以英文文本为准,中法《天津条约》以法文文本为准。此后,以外文文本为准本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这反映出清政府A.丧失与列强交往主动权B.逐步接受国际惯例C.主动学习西方的先进理念D.坚守天朝上国观念【答案】A【解析】【详解】中国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以外文文本为准备,这就利于列强对条约条款进行曲解,使清政府丧失与列强交往的主动权,故选A;根据题意可知,以外文文本为准本的现象不是国际惯例,排除B;清政府是被迫接受了这一不平等现象,不是主动学习西方先进理念,排 除C;以外文文本为准本明显不是坚守天朝上国的观念,排除D。8.《泰晤士报》记者莫理循在信中写道:“我在这里所遇到的每一个人都赞同革命,甚至比较开明的低级满族官吏也反对他们的政府。现在要得出目前最好该做什么的意见还为时太早,但我想,在现在绝对君权和如此众多的中国人正在酝酿的共和制之间,要有个中间阶段。”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中国建立共和国的条件已经成熟B.受传统影响作者主张渐进式变革C.表达出作者对革命的担忧和不满D.清政府内部分化,已经土崩瓦解【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在现在绝对君权和如此众多的中国人正在酝酿的共和制之间,要有个中间阶段”体现的是作者主张中国应该逐步过渡到共和政体,结合《泰晤士报》记者莫理循的出身可知,这主要和其生活的环境有关,B项正确;当时中国建立共和国的条件并不成熟,排除A项;材料与作者对革命的担忧和不满的说法无关,排除C项;清朝统治土崩瓦解是在武昌起义后,排除D项。故选B项。9.下表所示为1928年国民党《训政纲领》的主要内容(部分)。这表明当时()条例主要内容第4条国民党将治权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项,付托于国民政府总揽而执行之第5条中国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指导监督国民政府重大国务之施行第6条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之修正及解释,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议决之A.国民政府执政能力得到提升B.国民党意在实行“一党专政”C.政治民主化取得阶段性成果D.孙中山宪政思想被完全继承【答案】B【解析】 【详解】通过观察表格文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期,制定《训政纲领》,明确国民党总揽立法等五项国家主要权力,有权指导、监督重大国务施行,负责制定和解释政府组织法等,反映出其实行“一党专政”的意图,B项正确;只一部《训政纲领》不能说明国民政府执政能力有所提升,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并非政治民主化的成果,排除C项;孙中山宪政思想被完全继承的说法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10.1946年4月,晋察冀解放区在首府张家口市举行了国民参政会(一个政府政策的民间咨询机关)委员的选举,大约有80%的市民参加了这次选举,最终选出了90名参政会委员和30名候补委员,包括社会各阶层成员。这表明中国共产党A.实行多党合作的政协制度B.受到苏联政治体制的影响C.努力探索新民主主义道路D.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1946年4月,晋察冀解放区在首府张家口市举行了国民参政会(一个政府政策的民间咨询机关)委员的选举”可知,这是抗日战争后关于建立什么样的国家问题,中国共产党做出的积极有益的努力探索,C正确;据材料举行的国民参政会委员的选举,没有涉及多党合作,A错误;据材料没有涉及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B错误;据材料是在“张家口市……大约有80%的市民参加了这次选举”等信息可知,没有涉及农民,D错误。11.20世纪80年代,美国《新闻周刊》记者报道,福建石狮的小商品贸易和广东南海民间的小五金、小化工、小塑料、小纺织、小冶炼、小加工,“像野草一般满世界疯长”。该报道说明A.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展开B.中国品牌享誉世界各地C.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D.改革开放释放经济活力【答案】D【解析】【详解】我国从1978年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福建石狮的小商品贸易和广东南海民间的小五金、小化工、小塑料、小纺织、小冶炼、小加工,“像野草一般满世界疯长”说明计划外经济成分得到了蓬勃发展,即改革开放释放了经济活力,故选D;材料反映的是民间经济的发展,不是国企改革,排除A;当时中国还没有形成享誉世界的品牌,排除B ;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是在1992年,排除C。12.古罗马时期,西塞罗通过《论法律》、《论责任》等著作赞颂为国捐躯的英雄和民众,奥古斯都兴建了神庙(供奉战神、凯撒大帝等)、罗马广场及凯旋门等纪念场所,人们崇拜奥古斯都并将其划入神列。这些现象反映了当时罗马()A.人文精神缺失B.法治传统的破坏C.国家认同的强化D.公共设施的完善【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古罗马时期,法学家通过法律著作赞颂为国捐躯的英雄和民众,皇帝组织兴建神庙、罗马广场及凯旋门等纪念场所,人们崇拜奥古斯都并将其划入神列,这些举措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利于强化国家的认同,C项正确;古罗马崇拜为国捐躯的英雄和民众,说明并不缺失人文精神,排除A项;材料强调法学家通过法律著作颂扬爱国精神,这不能说法治传统被破坏,排除B项;材料只强调皇帝组织兴建神庙等纪念场所,无法体现公共设施是否完善,排除D项。故选C项。13.“博洛尼亚大学处于意大利北部,11世纪时此处过往商旅络绎不绝,商业纠纷时有发生,诉讼案件不断,所以该校一直以法学著称;此后该校还经常与市政府当局和其他市民接触,成立了市民团体。”这段材料意在强调中世纪的大学()A.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B.得到了封建统治者的支持C.推动了市民阶层的出现D.具有较大的自治和管理权【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此处过往商旅络绎不绝,商业纠纷时有发生,诉讼案件不断,所以该校一直以法学著称”“成立了市民团体”,可知中世纪后期商品经济发展,法学兴起和市民阶层壮大,中世纪大学顺应了解决商业纠纷和市民阶层的要求,A项正确;材料未提及封建统治者,排除B项;材料“经常与市政府当局和其他市民接触”,表明市民阶层已经出现了,排除C项;材料未提及自治和管理权,排除D项。故选A项。14.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通过选举产生的官员只有再次通过选举才能继续留任。而美国联邦法院法官在接受美国总统的任命之后,该项任命将终身有效。美国联邦法院法官的任职的这一规定()A.保证了人民行使当家做主权利B.体现了美国的三权分立原则 C.有助于法官独立地行使司法权D.维护了联邦政府的最高权威【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美国联邦法院法官在接受美国总统的任命之后,该项任命将终身有效”,可以看出美国联邦法院法官终身任职,有利于独立行使司法权,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司法,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三权分立,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法官的权利,排除D项。故选C项。15.如表是1847-1899年英国增设的政府机构情况表(部分),这些政府机构的增设()时间机构时间机构1847年济贫部1867年贸易部1852年公务部1871年地方事务部1854年殖民地事务部1899年教育部A.根源于文官制度的确立B.提升了政府的管理能力C.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D.表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答案】B【解析】【详解】由题干可知,19世纪中后期,英国增设了与社会救济、贸易、公共事务相关的机构,体现了政府管理职能的增强,B项正确;英国政府机构增设的根源是工业革命,排除A项;材料中的机构都属于政府,不属于分权与制衡,排除C项;世界工厂主要体现在工业革命后英国巨大的生产力水平,排除D项。故选B项。16.1945年6月颁布的《联合国宪章》规定:“为保证联合国行动迅速有效起见,各会员国将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之主要责任,授予安全理事会,并同意安全理事会于履行此项责任下之职务时,即系代表各会员国。”这一规定()A.否定了联合国的民主性B.有效地维护了世界和平C.具有鲜明的强权政治色彩D.吸取了国际联盟的教训【答案】D【解析】 【详解】材料“将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之主要责任,授予安全理事会,并同意安全理事会于履行此项责任下之职务时,即系代表各会员国”体现了联合国的大国一致原则,有利于制约战争、维护世界和平,这是吸取了国联全体一致原则的教训,D项正确;联合国的大国一致原则有利于制约战争,并没有否定民主,也不体现强权政治色彩,排除AC项;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的世界并不和平,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东战争等等,故“有效地维护了世界和平”的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的演变)】材料一文官制度正式确立于秦汉时代。最初,职业文官与世袭贵族并驾齐驱。文官势力的第一波壮大,发生在汉武帝执政前后。内外朝、察举制、回避法、致仕制、考核考察等制度都是这一波浪潮的产物。文官势力的第二波壮大发生在隋唐。在平民阶层的支持下,隋唐文官制度迅速走向成熟。宋朝或许是文官势力的高峰。文官集团刚刚配合皇权,取得了针对门阀贵族的全胜,并且得到了新兴的平民阶层的支持,迎来了蓬勃、宽松的发展。但是,君权排他与独裁的本质,在动荡局势的掩护之下,打破了君臣共治的均势,文官势力也从峰顶跌落到康雍乾时期的谷底。材料二文官士大夫是中国历史的一大特产,它横跨政治和社会,兼具官员、文人、乡绅等多重身份,是中国历史稳定和发展的建设性力量。回避制、人事铨叙、监察考核和日常管理等内容督促文官群体强化帝国各部分的治理,汲取资源,向上负责,效忠帝王。文官制度中包含着追求效率、清廉、民本等原则,文官士大夫在实践中秉承的中庸、谦让、勤勉等人生态度,沉淀为中国历史的宝贵遗产。——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张程《中国古代文官制度》(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文官制度发展的主要因素。(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的作用。【答案】(1)主要因素:贵族政治的衰落;均田制的确立破坏了门阀制的经济基础;教育和科举制的发展;平民阶层的支持;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需要;儒家思想统治地位的确立。(2)作用:文官制度保障了“士大夫”阶层的稳定;维护了专制主义皇权;提升了社会治理水平;孕育了精神遗产。【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 料“职业文官与世袭贵族并驾齐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秦汉时期随着官僚政治的发展,贵族政治逐渐衰落,是文官制度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根据材料“在平民阶层的支持下,隋唐文官制度迅速走向成熟”可得出平民阶层的支持;根据材料“致仕制、考核考察等制度都是这一波浪潮的产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官制催生了我国选官制的发展,教育和科举制的发展也推动了文官制的发展;根据材料“文官集团刚刚配合皇权,取得了针对门阀贵族的全胜”可知,文官制度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加强的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方面,北魏至唐前期的均田制的确立,破坏了门阀制的经济基础。【小问2详解】根据材料“文官士大夫是中国历史的一大特产……是中国历史稳定和发展的建设性力量”可得出文官制度保障了“士大夫”阶层的稳定;根据材料“回避制、人事铨叙、监察考核和日常管理等内容督促文官群体强化帝国各部分的治理”可得出维护了专制主义皇权,同时提升了社会治理水平;根据材料“文官制度中包含着追求效率、清廉、民本等原则……沉淀为中国历史的宝贵遗产”可得出孕育了精神遗产。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传统中国只有完善的“户籍”制度而无明确的“国籍”规定……但是近代以来,随着出国华商、华工的日益增多和西方势力.入侵……由于缺失专门处理“国籍”问题的法律,在大一统国家近代转型中,国人逐渐出现对自身“中国”人身份的认同危机。……1907年,荷兰殖民当局以属地主义的原则制定《荷兰新订爪哇殖民籍新律》,规定凡生于荷兰属地的华侨皆为荷属殖民地籍,从而引起国内外华人、华侨的强烈反对,他们纷纷要求清政府迅速制定并颁布一部国籍法。……清政府别无选择,如果不迅速制定国籍法,不仅通过各种努力所形成的华侨的中国认同会出现危机,而且国内也可能为此丧失对清政府的信心。同时更令清政府担心的是,这可能给“排满”的“汉族”民族主义者以借口,最终危及清政府在大一统国家转型中的合法地位。……1909年清政府颁布了《大清国籍条例》。其中明确规定,“生而父为中国人者”“生于父死以后,而父死时为中国人者”“母为中国人,而父无可考或无国籍者”,不论是否生于中国,“均属中国国籍”。从而以使国家保护海外华人、华侨有了法律上的依据,加强了海外华人、华侨对大一统中国的认同。——缪昌武、陆勇《大清国籍条例)与近代“中国”观念的重塑》(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清政府颁布国籍条例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大清国籍条例》颁布的影响。【答案】(1)原因:国人出现对自身“中国” 人身份的认同危机;海外华人的强烈要求;西方法律的影响;阻止“排满”革命。(2)影响:有利于保护海外华人、华侨;加强了海外华人、华侨对大一统中国的认同;强化了国人近代国籍观念和法律意识。【解析】【详解】(1)原因从“国人逐渐出现对自身‘中国人’人身份的认同危机”可知,国人出现对自身“中国”人身份的认同危机;根据“引起国内外华人、华侨的强烈反对”可知,海外华人的强烈要求;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方法律的影响;根据材料“同时更令清政府担心的是,这可能给‘排满’的‘汉族’民族主义者以借口,最终危及清政府在大一统国家转型中的合法地位”可知,阻止“排满”革命。(2)意义:依据材料二“以使国家保护海外华人、华侨有了法律上的依据,加强了海外华人、华侨对大一统中国的认同”可知,有利于保护海外华人、华侨;加强了海外华人、华侨对大一统中国的认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强化了国人近代国籍观念和法律意识。19.【世界货币体系的演变】材料一为了纪念工业革命的成就,英格兰银行将蒸汽机的发明者詹姆斯·瓦特以及帮助他完成商业化的企业家马修·博尔顿的头像,印制在最新版的50英镑面值的纸币上,正是他们合作下的蒸汽动力,推动着英镑走向世界。1860—1914年,全球贸易的60%以英镑标价和结算,到1913年末,在全球的外汇储备中,超过50%是英镑,英镑成为第一个贴着一国标签却又可以在世界上流通的主权货币。——摘编自央视纪录片《货币》材料二二战后初期,在奠定全球经济生产和贸易迅速增长的基础方面,美国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美元很快取代了英镑,成为主要国际货币。它有着稳定的固定价值,直到1971年,美国政府一直保证每盎司黄金兑换30美元的币值,以黄金为基准维持着美元价值的稳定。美国的对外援助,在战后初期主要流向欧洲国家,促进了经济增长。——选自丹尼尔·R·布劳尔《20世纪世界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初英镑的世界地位形成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后美元成为主要国际货币产生的影响。【答案】(1)形成原因:工业革命促使英国综合国力的上升;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2)影响:有利于战后世界经济恢复发展;促进了国际贸易;稳定了世界金融;便利了美国操纵世界经济和拓展市场;为美国推行世界霸权提供有利条件。 【解析】【小问1详解】形成原因:根据材料一“为了纪念工业革命的成就……正是他们合作下的蒸汽动力,推动着英镑走向世界。”得出工业革命促使英国综合国力的上升;根据材料一“1860—1914年,全球贸易的60%以英镑标价和结算,到1913年末,在全球的外汇储备中,超过50%是英镑,英镑成为第一个贴着一国标签却又可以在世界上流通的主权货币。”结合所学得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小问2详解】影响:根据材料二“二战后初期,在奠定全球经济生产和贸易迅速增长的基础方面,美国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得出有利于战后世界经济恢复发展;促进了国际贸易;根据材料二“美元很快取代了英镑,成为主要国际货币。它有着稳定的固定价值,直到1971年,美国政府一直保证每盎司黄金兑换30美元的币值,以黄金为基准维持着美元价值的稳定。”得出稳定了世界金融;便利了美国操纵世界经济和拓展市场;根据材料二“。美国的对外援助,在战后初期主要流向欧洲国家,促进了经济增长。”结合所学得出为美国推行世界霸权提供有利条件。20.【武汉街道地名】材料明清时期,户部巷为湖广布政使司存放钱粮的藩库所在地,布政司主管一省钱粮、户籍,与户部职能相似,因而得名。这一带原是一片水塘荒地,1912年,资本家喻兴隆在此修建了一栋砖木结构的三层楼房,开杂货店等,远近闻名,以此得名。 1946年元旦,国民政府在收回全部租界后,为庆祝抗日战争胜利,将本来是6条曾属英、俄、法、德、日五国租界的街道合为一体,统一命名为胜利街。四唯,是指治国的纲纪准则,语出春秋时期《管子·牧民》:“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地名是触摸历中脉搏、感受历史温度的活化石。围绕“历史时空中的地名”,提取以上一幅或多幅地名图片信息,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答案】示例一:论题:地名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论述:地名的形成受到所在地区区域功能的影响,反映了旧时武汉的政治、民生的遗迹和地理旧貌等,如户部巷;地名的形成也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如抗战胜利后,为纪念英烈在原租界内命名了胜利街等;武汉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近代化的曲折进程,也铭刻在地名上,如三层楼;地名的形成演变还受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表达人们对某些传统文化的继承,如四唯路等。总之,城市地名承载着城市的历史文化,其形成和演变受到政治、经济、思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示例二:论题:地名蕴含着丰富历史文化内涵。论述:地名是历史演变的产物,往往蕴含着丰富历史文化内涵。有的地名是古代政治文明的浓缩,如“户部巷”;有的地名折射出武汉近代社会的发展历程,是近代武汉普通民众民生的记录,如三层楼;有的地名则是近代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如胜利街;还有的地名则打上了传统文化的烙印,展示了中华文明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坚韧,如四唯路。总之,地名是建构历史重要因素,是历史的活化石,它凝固着历史变迁的脉络。【解析】【详解】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设问是围绕“历史时空中的地名” ,提取以上一幅或多幅地名图片信息,自拟论题,展开论述。图一是明清时期,户部巷为湖广布政使司存放钱粮的藩库所在地,布政司主管一省钱粮、户籍,与户部职能相似的信息。图二是1912年,资本家喻兴隆在此修建了一栋砖木结构的三层楼房,开杂货店的信息。图三是1946年元旦,国民政府在收回全部租界后,为庆祝抗日战争胜利,将本来是6条曾属英、俄、法、德、日五国租界的街道合为一体,统一命名为胜利街的信息。图四是中国传统思想对四唯路小学办学宗旨的影响。反映了地名形成深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信息,可以从地名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的角度展开论述,如地名的形成受到所在地区区域功能的影响;地名的形成也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地名的形成演变还受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等方面结合材料说明。也可从地名蕴含着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角度展开论述,如有的地名是古代政治文明的浓缩;有的地名折射出武汉近代社会的发展历程,是近代武汉普通民众民生的记录;有的地名则打上了传统文化的烙印,展示了中华文明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坚韧等方面说明。注意史实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格式无误。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02-15 15:13:03 页数:13
价格:¥2 大小:614.11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