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湖南省岳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6

2/16

剩余1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湖南省岳阳市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统考试题高一历史一、选择题1.《中国人史纲》中说:“封建制度最重要的问题是权力的继承……但父亲遗留下来的如果是一个不能均分的宝座,或是一个不能均分的世袭爵位,只能由一个儿子继承时,问题就发生了。必须有适当的方法解决,才可以保持国家和家族的完整”。西周时“适当的方法”是指A.分封制B.宗法制C.察举制D.世袭制【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此制度是西周时期为解决权力的继承问题而设计的,结合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相关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制度是以嫡长子继承原则为核心的西周宗法制,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与解决权力继承问题无关;C选项错误,察举制是西汉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与西周时期解决权力继承问题的制度无关;D选项错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夏朝时期开始出现世袭制,使得权力在一家一姓中传承,但是并未解决家族内部权力纷争的问题。因此正确答案为B选项2.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可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这三大阶段。从封建转帝制的第一次转型。下列表述符合其特征的是A.由“公天下”转向“家天下”B.专制社会向民主社会转型C.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型D.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答案】D【解析】【详解】从封建转帝制的第一次转型是在秦朝,秦朝郡县制的确立使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由“公天下”转向“家天下”是在夏朝,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专制社会向民主社会转型是在辛亥革命后,选项B 不符合题意,排除;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型是在夏朝,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3.商周时期,学习诗、书、礼、乐知识是贵族阶级享有的特权;而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等代表人物中,既有士人阶层、小土地私有者,也有小手工业代表和农民代表。这种变化反映出A.私学取代官方教育B.儒学统治地位遭挑战C.教育权利逐渐下移D.封建统治已经确立【答案】C【解析】【详解】据题意可知,贵族阶级垄断知识到逐渐变为士人阶层、小土地私有者,也有小手工业代表和农民代表也能掌握知识,这体现了教育权利的下移,C项正确;当时出现了私学,但没有取代官学,排除A项;儒学到汉代才确立统治地位,排除B项;春秋战国时期封建统治尚未确立,排除D项。故选C项。4.汉初,在统治思想竞争中,儒家思想不敌黄老思想。导致这一结果的关键因素是A.“汉承秦制”的安排B.“布衣将相”的格局C.“百废待兴”的现状D.“郡国并行”的体制【答案】C【解析】【详解】西汉初期,汉高祖采用了“黄老”思想做为自己的统治思想。主要是因为经过一番战乱,人民都盼望过上平静的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下,主张“无为”而治,反对战争、反对苛捐杂税、反对劳苦兵役,是顺应历史和人民的呼声的。故答案为C项。A项,“汉承秦制”主要是汉初继承秦朝的政治制度,不是思想,且秦朝“焚书坑儒”,与题干“不敌黄老思想”不符,排除;B项,“布衣将相”是指西汉开国诸臣授官将相的,绝大多数是穿麻布衣服的人即平民,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郡国并行”体制是汉初的地方行政制度,与题干中的思想无关,排除。5.据史载,唐太宗曾经让臣下清点隋亡后留下的仓库,没有想到,经过隋末唐初数年战争,库存量竟然足以让唐朝老百姓不用劳动也可以使用好多年。据此,隋朝短命而亡的最大教训是A.赋繁役重激化矛盾B.国富而不与民共享C.穷兵黩武暴政而亡D.统治者志大而才疏【答案】B 【解析】【分析】【详解】隋朝国家财力丰富,却短命而亡,说明隋朝国家富裕,而不能与人民共享,造成阶级矛盾尖锐,引发农民起义,这是隋朝灭亡留下的深刻教训,故选B;AC两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材料信息无法体现隋朝统治者志大才疏,排除D。【点睛】6.史载唐太宗时,有大臣奏请修复长城,太宗一笑置之。唐太宗不修长城的理由是A.唐朝北方已无边患B.唐朝实行无为而治C.国力虚弱无力支持D.民族关系逐渐融洽【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了北方少数民族的拥戴,被尊奉为“天可汗”,所以唐太宗不修长城,D项正确;唐太宗不修长城主要是与北方少数民族关系融洽,没有必要修筑长城,而非没有了边患,排除A项;唐太宗时期励精图治,国力强盛,并没有实行无为而治,排除BC项。故选D项。7.“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登科后》。该诗体现了A.分封制度的血缘和等级特点B.科举制度的公平和机会均等C.行省制度的首创和高效特点D.八股取士的腐朽和文化专制【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该诗描写的是科举考试中举之后的内容,根据所学可知,科举制具有公平和机会均等的特征,选项B正确;科举制选拔标准是才学,选项A排除;选项C与科举制无关,排除;材料并未反映出八股取士和文化专制,排除D。8.宋朝时,“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取代了传统的“选士必论族姓阀阅”、“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亦成为宋朝的普遍现象。这种变化反映出宋朝A.国家大统一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B.门第观念的淡化和阶层流动的加强C.经济重心南移带动科技与文化进步D.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促进民族融合【答案】B 【解析】【详解】据“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可知,宋代门第观念淡化,由“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可知土地流动速度加快,这都说明当时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B项正确;宋代没有实现大统一,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科技与文化的进步,没有涉及民族融合,排除CD项。故选B项。9.元朝行省不是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地方分权,它的实行既是为了避免宋代过分分权所造成的行政效率低下,也是为了避免类似唐末五代藩镇割据局面的出现。这说明行省A.彻底缓和了中央与地方矛盾B.主要着力于政治与军事控制C.成为最高地方行政区划机构D.是地方行政制度调整产物【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它的实行既是为了避免宋代过分分权所造成的行政效率低下,也是为了避免类似唐末五代藩镇割据局面的出现”体现的是行省制度的出现是地方行政体制不断调整完善的结果,D正确;A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C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D。10.《元史》编纂者言:“汉梗于北,隋不能服东夷,唐患在西戎,宋患常在西北。若元,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汉唐极盛之际,有不及焉。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上述言论的含义不包括,元代A.天下一统疆域空前辽阔B.边疆治理与内地一体化C.对边地的统治比较稳定D.延续羁縻实行民族平等【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若元,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并结合所学可知,元朝没有延续羁縻、怀柔政策而是统一全国,并实行民族分化政策,而不是民族平等,D符合题意;据所学可知,元朝是一个天下一统、疆域空前辽阔的朝代,A与题意不符;面对辽阔的疆域实行行省制,B与题意不符;元朝通过行省制,加强了对辽阔疆域的统治,C与题意不符。11.朱熹指出,要把对封建道德义理的认识落实到行动上,如果只读书明理,不践其实,不但非真知,而且会造成脱离实际,空谈性命的危害。在此,朱熹A.系统阐释了格物致知的认识体系B.主张道德修养与道德实践相结合 C.明确提出了“知行合一”的命题D.推进了儒学传统伦理观的思辨化【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要把对封建道德义理的认识落实到行动上”体现的是朱熹主张道德修养与道德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明白封建道德义理,B项正确;材料与格物致知的说法无关,排除A项;知行合一是心学的主张,排除C项;材料与儒学传统伦理观的思辨化的说法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12.—明朝为防沿海军阀余党与海盗滋扰,实行海禁。沿海人民生路被断,于是与倭寇连结为乱。政府遣戚继光等人平倭,同时逐渐放松对民间海外贸易限制,沿海形势逐渐稳定。材料表明当时A.东南沿海的私商是倭寇主力B.倭患隔断了中外商品贸易C.政府失去对民间贸易的控制D.政策转变促成倭患的解决【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明朝时期厉行行海禁,这导致了沿海居民生存困难,从而和倭寇勾结,在戚继光等人平倭后,逐渐放松对民间海外贸易限制,从而使沿海形势逐渐稳定,这种海禁政策的放松促成了倭患问题的解决,D项符合题意;东南沿海的私商不是倭寇主力,A项错误;明朝时期还有官方的对外贸易,B项表述错误,排除;C项失去表述错误,排除。故选D。13.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A.交通方式的变革B.土地制度的调整C.货币制度的改变D.地区经济的差异【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山东是江南的原料产地和棉布市场。这主要是由于江南是经济中心所在,工商业发达,大量原料运到此地进行加工生产,因此体现的是地区经济的差异,D项正确;大运河是其共同的交通方式,交通方式没有变革或差异,排除A项;明朝土地税收制度有一定调整,但对此影响不大,排除B 项;货币制度的变化对该现象不起主导作用,排除C项。14.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可知,古代中国药物学著作大都是由国家或者朝廷制定或颁行的,由此得出,古代药学的发展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B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国家对药学发展的支持,没有体现政治制度的影响,A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商品经济发展的相关信息,C不正确;药学的发展与宋明理学没有必然联系,D不正确。点睛:本题考查古代科技的成就,与时代热点紧密结合。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大力支持,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当代,国家对科技的重视和支持是科技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15.《南京条约》签订后,条约文本一直存放在两广总督衙门,而且并未颁行。以致“历来办理夷务诸臣,但知有万年合约之名,而未见其文”。相反,英国人却将其刊刻成书,四处出售,“民间转无不周知”。清政府的行为成为国际外交史上的一个大笑话。由此可见,鸦片战争A.并未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B.没有促进清朝外交体制的变化C.促使先进中国人“开眼看世界”D.有利于英国治国理念在华传播【答案】B【解析】【详解】《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将条约文本秘而不宣,最终成为国际外交史上的大笑话,这说明鸦片战争并没有使清朝的外交体制发生变化,B项正确;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是产生了深远影响的,排除A项;鸦片战争爆发前中国人就已经开始“开眼看世界”,排除C项;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16.以往人们研究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时,往往指向清廷腐败、指挥失当等因素,最近有学者发文称“日本66家报纸派出129名随军记者,对中国发动了凌厉的宣传攻势,而清政府不但没有进行回击,还拒绝了国内外记者的随军米访要求,未战中国己然输了”。由此可知 A.历史研究随视角扩展而深入B.舆论宣传是战争取胜的关键C.清政府没有做战争准备工作D.近代中国报纸企业还未产生【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有很多,以往都从政府腐败、战争指挥等因素考虑,现在学者从與论战等角度研究,拓展了研究视角,研究更加深入,A项正确;與论战是现代战争的一部分,但不是取胜关键,B项错误;清政府没有做战争准备工作不符合史实,C项错误;中国近代华人办报产生在1875年,甲午战争发生在1895年,D项错误。17.1912年,在日本学习化工的范旭东得知武昌起义成功后,回国创办永利碱厂,成为著名的“化工大王”。材料表明我国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A.国内投资大环境得到了彻底改善B.清政府放松了对民族工商业限制C.辛亥革命激发了实业救国的热情D.南京政府推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在日本学习化工的范旭东得知武昌起义成功后,回国创办永利碱厂”可知范旭东回国创办工厂是因为武昌起义的成功,即辛亥革命激发了实业救国的热情,C项正确;“彻底改善”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A项;根据材料“范旭东得知武昌起义成功后,回国创办永利碱厂”可知,范旭东回国办实业是受武昌起义成功的影响而非清政府放松对民族工商业的限制,排除B项;1912年南京国民政府尚未建立,排除D项。故选C项。18.“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以这次“合作”为基础的革命运动A.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B.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C.扩大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范围D.取得了抗击外敌入侵的完全胜利【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 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可知,因为当时我国共产党刚刚成立,在共产国际的推动下,与国民党合作,即第一次国共合作,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了国民大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B正确;1922年中共二大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A不符题意;扩大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范围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故C不符题意;抗日战争时期进行了第二次国共合作,但此时中国共产党已经成熟并壮大,此次合作取得了抗击外敌入侵的完全胜利,D不符题意。19.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根据毛泽东的指示,1927年11月,在茶陵县成立工农兵政府;1928年5月,在宁冈县茅坪成立湘赣边界工农兵苏维埃政府。1929年,鄂豫皖苏区政府在《苏维埃问题决议案》中规定:各级苏维埃代表大会中工人应占五分之二,农民及其他群众应占五分之三。这反映出A.苏维埃政权的工农民主性质B.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基础扩大C.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D.中共放弃了城市革命中心论【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在各地建立了工农兵苏维埃政府,而且1929年颁布的《苏维埃问题决议案》规定农民及其他群众在选举中的比例为五分之三,反映了苏维埃政权的工农民主性质,故A项正确;国民革命统一战线是1924~1926国民大革命时期国共合作建立的革命统一战线,材料反映的是大革命失败之后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故B项错误;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体现在土地革命上,材料并未体现,故C项不准确;当时中国共产党党内就两条革命道路依然存在不同的声音,故排除D项。20.抗战时期,中国东部沿海工业大规模向西南大后方迁移,华北、华东各著名高校师生带着大量书籍和试验设备长途跋涉,迁到西南、西北大后方。这些壮举①奠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基础②有效地牵制了日军在华的兵力③奠定了抗战胜利的物质和精神基础④鼓舞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③④ 【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抗战时期,工业向后方迁移,高校师生也转移至西南西北等大后方,这些壮举适应了民族战争的需要,为抗战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和精神基础,有利于鼓舞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③④说法正确;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奠定了基础,①说法错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在战略上配合了正面战场作战,牵制了在华日军一半以上的兵力,②说法错误;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21.随着国民党军事进攻的不断扩大,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决定将减租减息的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这一指示A.扭转了国民革命初期不利形势B.适应了民主革命形势的发展C.表明民主革命的任务已经完成D.表明中共开始重视土地问题【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随着国民党军事进攻的不断扩大”可知此时已经进入解放战争时期,所以“将减租减息的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是为了调动农民革命的积极性,适应当时民主革命形势的发展,B项正确;此时是解放战争时期,不是国民革命时期,排除A项;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民主革命的任务完成,而材料时间为解放战争时期,排除C项;中共始终重视农民的土地问题,排除D项。故选B项。22.以下是某历史研究小组整理的一组图片他们研究的主题应该是A.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历程B.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C.民族资产阶级的强国路D.中国民用工业的产生与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 据图片信息可知,洋务派创办的汉阳铁厂等近代工厂标志着近代工业的兴起;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新中国制造的首批汽车是一五计划的成就,三者共同反映了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历程,A正确;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现代化阶段,B说法错误;洋务派创办的汉阳铁厂是地主阶级创办的,而新中国制造的首批汽车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故C说法错误;洋务派创办的汉阳铁厂“民用工业”,而“新中国制造的首批汽车”未涉及是否是民用,故D错误。23.1960年7—8月,中共中央在北戴河召开工作会议,确定了压缩基本建设战线,认真清理劳动力,加强农业生产第一线,保证农业生产等举措。这些举措的实质是A.调整了国民经济的结构比例B.纠正经济建设的“左“倾错误C.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D.推动城镇地区就业形势的好转【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1960年”、“压缩基本建设战线,认真清理劳动力,加强农业生产第一线,保证农业生产等举措”等信息可知,这些举措是对当时农村中出现的“左”倾错误的调整,意图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B项正确;这些举措是在纠正“左”倾错误,而不是调整国民经济的结构比例和推动城镇地区就业形式好转,排除AD项;1952年底我国就已经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排除C项。故选B项。24.1949年11月,美国纠集西方国家成立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封锁”和“禁运”的组织——“巴黎统筹委员会”,随后对中国发动全面的封锁禁运。1972年至1977年底,我国与西方国家共签订引进技术设备合同220多项。这一变化的关键因素是A.美苏争霸的开始B.改革开放的实行C.中国国力的增强D.中美关系的改善【答案】D【解析】【详解】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推动了西方国家与中国经贸往来的改善,故答案为D项;美苏争霸是导致西方国家对中国全面禁运的原因,排除A项;中国改革开放是自1978年,排除B项;中国国力的增强对这一变化也有影响,但不符合题干中“关键因素”的要求,排除C项。25.下列图表反映了新中国 A.城乡差别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B.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C.实现了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型D.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伟大成就【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图示内容可知,与1978年相比,201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进出口总额世界排名、部分工业产品产量世界排名和部分农产品产量世界排名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增长,这说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伟大的成就,D项正确;“根本性的改变”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A项;我国尚未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排除B项;根据图示内容无法说明我国实现了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26.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客观需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嬴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加以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一制度主要有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建立国家元首制度,称“皇帝”;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军政事务;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此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两千多年历代王朝统治的基本模式。——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材料二汉朝皇帝的高招是,延揽始终坚持封建制度的学派来支持中央集权的国家……中央集权国家的理念逐渐与这个文人阶层和儒家信徒紧密结合起来。这个文人阶层原来捍卫的是旧封建制度,但是在此之后,他们一直反对任何分裂活动。——菲茨杰拉德《中国简明文化史》(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三个主要环节。秦朝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有何积极影响?(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汉武帝为巩固中央集权国家在思想上采取的措施以及这一措施产生的影响。【答案】(1)环节: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影响: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秦 朝确立的政治制度被以后的王朝长期沿用,影响深远。(三点任选两)(2)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只答独尊儒术亦可)影响: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巩固了中央集权国家;钳制了思想(或者束缚了思想)。【解析】【详解】(1)环节:根据“一是……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军政事务;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可得出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影响:结合所学可从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秦朝确立的政治制度被以后的王朝长期沿用,影响深远等方面概括。(2)措施:根据“中央集权国家的理念逐渐与这个文人阶层和儒家信徒紧密结合起来。”可得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影响:结合所学可从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巩固了中央集权国家;钳制了思想等方面概括得出。27.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不断觉醒,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由甲午一役始也。吾国之大患,由国家视其民为奴隶,积之既久,民之自视亦如奴隶焉。……吾国之人视国事若于己无与焉,虽经国耻、历国难,而漠然不以动其心者,非其性然也,势使然也。且其地太辽阔,而道路不通,彼此隔绝,异省之民,罕有交通之事,其相视若异国焉。……故非受巨创负深痛,固不足以震动之。——梁启超《戊戌政变记》(1898年)材料二这以前,中国人民也发生过多次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政治行动。可是它们或者是单纯的军事行动,或者是只有较少人参加的爱国活动。五四运动就大不相同了。它所牵动的社会面如此之广,表现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顽强意志,使反动势力张皇失措。在严重民族危机的强烈刺激下,许多人忧愤填膺。他们聚在一起便畅谈国家面对的危局。一旦经历过五四这次大风暴的洗礼,在他们眼前便打开一个新天地,带来从来没有的思想大解放,完全改变了他们的生活道路。——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国人对国事“漠然”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甲午战争后民族觉醒的主要表现。(2)根据材料二指出五四运动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天地”的打开带来的主要影响。 【答案】(1)原因:君主专制造成国民意识浅薄;疆域辽阔且交通不便;民众缺乏民族(国家)认同感。表现:兴起救亡图存运动,进行政治变革(或百日维新、辛亥革命)。(2)特点: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彻底反帝反封建。影响:促进思想解放;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共的成立创造条件。【解析】【详解】(1)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一“吾国之大患,由国家视其民为奴隶,积之既久,民之自视亦如奴隶焉”可得君主专制造成国民意识浅薄;根据材料一“且其地太辽阔,而道路不通,彼此隔绝,异省之民,罕有交通之事,其相视若异国焉”可得疆域辽阔且交通不便;民众缺乏民族(国家)认同感。第二小问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后兴起救亡图存运动,进行政治变革(或百日维新、辛亥革命)。(2)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二“它所牵动的社会面如此之广,表现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顽强意志,使反动势力张皇失措”可得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彻底反帝反封建。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二“一旦经历过五四这次大风暴的洗礼,在他们眼前便打开一个新天地,带来从来没有的思想大解放,完全改变了他们的生活道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促进思想解放;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共的成立创造条件。28.经济活动是人类文明的基础。回顾历史,中国经济在传统与近代中新陈代谢,艰难前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新航路开辟以后)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1887年,他(严信厚)在宁波北门外湾头,创设了通久源机器轧花厂。初创时,资本五万两,从日本购入蒸汽发动机、锅炉和四十台新式轧花机,雇佣工人三、四百人,并聘用日本工程师和技师。……到1897年,据九月二十一日《中外日报》,该厂“开设有年,生意亦畅,现因新添纺织机器,所有前次所用女工,不敷工作,因此招募女工,……闻近日女工向该厂报名者颇多”,这表明该厂发展较为顺利,以后续有扩大。——赵世培等编《浙江近代史》材料三我们谈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讲了个“大有希望”,不是“中有希望”,更不是“小有希望”……几亿劳动群众,工人农民,他们现在感觉得心里通畅…… 这一干起来,今年粮、棉差不多增产一倍……钢铁可翻一番……明年粮食总产量可能超过一万亿斤,钢铁明年可能超过两千万吨。总而言之,明年是基本赶上英国。十五年计划,两年基本完成。谁能料到?这就是群众的干劲的结果。——1958年9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的讲话(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宋朝“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在明清时期受到哪些经济政策的阻扰,使其未能步入近代?(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97年“该厂发展较为顺利,以后续有扩大”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所发动的这次运动的名称,这场运动为什么会酿成一场灾难?【答案】(1)主要表现:①突破了市坊空间界限;②突破了时间限制;③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④海外贸易更加兴盛,港口城市繁荣。经济政策:①重农抑商;②闭关锁国(“海禁”);(2)原因:①宁波是中国近代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自然经济解体早,思想开放;②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③甲午战争后西方经济侵的加深,当地农民、手工业者大量破产为近代民族工业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3)运动:大跃进运动;原因:①过于夸大人的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②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破坏了生产力。【解析】【详解】(1)宋朝“商业革命”主要表现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是突破了市坊空间界限和时间限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海外贸易更加兴盛,港口城市繁荣。明清时期推行的阻挠商业革命发展的经济政策主要是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2)原因:根据“初创时,资本五万两,从日本购入蒸汽发动机、锅炉和四十台新式轧花机,雇佣工人三、四百人,并聘用日本工程师和技师”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宁波是中国近代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因此自然经济解体早,思想开放;根据“到1897年,据九月二十一日《中外日报》,该厂‘开设有年,生意亦畅,现因新添纺织机器,所有前次所用女工,不敷工作,因此招募女工,……闻近日女工向该厂报名者颇多’”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而且甲午战争后西方经济侵的加深,当地农民、手工业者大量破产为近代民族工业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3)根据“今年粮、棉差不多增产一倍……钢铁可翻一番……明年粮食总产量可能超过一万亿斤,钢铁明年可能超过两千万吨”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是大跃进运动。之所以说这场运动会酿 成一场灾难,根据“钢铁可翻一番……明年粮食总产量可能超过一万亿斤,钢铁明年可能超过两千万吨。总而言之,明年是基本赶上英国。十五年计划,两年基本完成”可知原因主要是过于夸大人的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破坏了生产力。29.家书是历史的记载与传承,从家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浓浓的家国情怀与民族的责任担当。品读以下家书,回答问题。(1)据家书1并结合所学,李鸿章家书中所述“受外人之凌辱”具体指什么事件?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挽救国家的颓势?(2)家书2中“沪战数月”指发生于哪年什么事件?分析该历史事件产生的历史影响?【答案】(1)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具体措施:①创办一批军事工业②开办了一批民用企业③创办了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的学校④建成以北洋舰队为代表的新式海军。(2)事件:1937年,淞沪会战。历史影响: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企图,极大地鼓舞了中国抗战的士气。【解析】【详解】(1)根据“1861年”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李鸿章家书中所述“受外人之凌辱”的事件是指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为了挽救统治危机,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实行的具体措施包括创办一批军事工业,开办了一批民用企业,创办了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的学校,建成以北洋舰队为代表的新式海军等。(2)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十月十八日是指公元1937年10月18日,根据“沪战两月”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沪战数月”指发生于1937年的淞沪会战。淞沪会战的历史影响 主要是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企图,极大地鼓舞了中国抗战的士气。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02-15 10:05:07 页数:16
价格:¥2 大小:1.01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