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历史
>
贵州省遵义市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Word版附解析)
贵州省遵义市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2
2
/12
剩余10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2021-2022学年贵州省遵义市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有学者研究发现:北方河南二里头遗址,反映出来的文化内涵与在相距数千里的南方蜀地三星堆文化中找到的因素相似。这反映出A.三星堆文明起源于二里头文明B.中国的地理环境适合农耕经济C.中华文明呈现出多元一体格局D.三星堆文明影响了二里头文明【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蜀地三星堆文化与北方二里头文化具有某些相似性,这从侧面反映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征,C项正确;三星堆文化的起源还在探索中,排除A项;地理环境是否适合农耕经济与题意无关,排除B项;蜀地三星堆文化与北方二里头文化之间的影响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2.如表是汉至唐前期三省与九卿的演变示意表。据表可得出的结论是时代政策决定政策参与事务执行汉代皇帝、丞相或其他辅政者九卿九卿魏晋南北朝皇帝、三省长官三省各部曹、九卿一省各部曹、九卿唐代(前期)皇帝、三省长官尚书省所辖六部九卿.诸监A.官僚队伍逐渐缩小B.宰相成为皇帝的附庸C.九卿地位日益下降D.中央集权呈衰落趋势【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材料体现的是从汉代到唐代九卿的职责由政策参与、事务执行转变为单纯的事务执行,说明的是九卿的地位日益下降,C项正确;官僚队伍缩小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宰相属于政府机构,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成为皇帝附庸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君主专制的加强,非中央集权的衰落,排除D项。故选C项。【点睛】3.如图所示为隋唐时期敦煌莫高窟的壁画《胡旋舞》,胡旋舞是来自西域游牧民族的一种舞蹈。该作品体现了( ) A.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融合B.宗教思想对艺术作品的影响C.风格多样且壮丽欢腾的特色D.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隋唐时期敦煌莫高窟的壁画《胡旋舞》,胡旋舞是来自西域游牧民族的一种舞蹈”可知,隋唐时期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佐证中原与西域地区的往来,具有重要史料价值;同时胡旋舞节拍鲜明奔腾欢快,多旋转蹬踏,具有强烈的美感;故是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D项正确;据所学可知,浪漫主义具有强烈的追求、向往美好的特征,据图示不能体现,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宗教思想,排除B项;据材料可知,胡旋舞是来自西域游牧民族的一种舞蹈没有体现风格多样、的特色,排除C项。故选D项。【点评】4.金统治者把金源肇兴之地称为“内地”,行政区划即上京路(今黑龙江白城)。在对外战争中,金把部分中原地区的汉人强制性地迁至上京,谓之“实内”。金朝“实内”政策的实施A.消除了宋朝军民的抗金斗志B.利于推动东北地区的社会发展C.缓和了金宋之间的民族矛盾D.强化了对中原地区的掌控能力【答案】B【解析】【详解】把中原地区的迁居到东北黑龙江地区,充实了边疆地区的劳动力,有助于推动东北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B项正确;A选项中“消除了”表述太绝对,排除A项;材料中的措施并没有缓和宋朝和金朝的民族矛盾,排除C项;材料中是把中原人口掠夺到北方,并没有体现出强化对中原的控制,排除D项。故选B项。 5.在北宋都城东京,从皇宫正门到宣德楼前再到大街小巷,酒楼餐馆、沿街贩夫,随处可见。同时“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骈阗如此”。据此可知,北宋东京城A.市民开始出现高端的消费B.商业活动不受政府监管C.中轴对称格局已经消失D.经济职能进一步增强【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从皇宫正门到宣德楼前再到大街小巷,酒楼餐馆、沿街贩夫,随处可见”、“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骈阗如此”等信息可知,北宋都城东京商业街发展,饮食设施较齐全,这体现了北宋东京城经济职能进一步增强,D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北宋东京城商业繁荣发展的景象,没有涉及市民高端消费的出现,并且“开始出现”的表述错误,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商业活动不受政府直接监管,而非“不受监管”,排除B项;“中轴对称格局”在题干所给材料信息中没有涉及,无法得出中轴对称的格局已经消失的结论,排除C项。故选D项。6.《大明会典》在“处务”与“纪律”等方面对所有监察官员作了多条规定,如“都察院官及监察御史、按察司官吏人等,不许于各衙门嘱托公事,违者如常人加三等”。上述规定A.维护了监察机构的权威地位B.利于提升监察官责任意识C.确保了国家机构的良性运行D.维护了明王朝的长治久安【答案】B【解析】【详解】据题意可知,明代法律严禁监察官员干预政治,即要求监察官员专注于监察事务,从而有利于提升监察官员的责任意识,B项正确;这些规定有利于提升监察官员的责任意识,并不是在维护监察机构的权威地位,排除A项;这些规定并不一定能够确保国家机构的良性运转,排除C项;D项说法夸张,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B项。7.李贽认为,夫妇之间应该互敬互爱,以道德与感情为贵,而不能以才貌与财富取人。他赞扬梁鸿不嫌孟光“肥丑而黑”,闻贤而聘;孟光不嫌梁鸿“为人赁舂”,敬守不离。由此推知,李贽A.主张婚姻自由B.蔑视儒家教条C.抨击逐利风气D.倡导经世致用【答案】C【解析】【详解】李贽反对夫妇之间以才貌与财富取人,主张夫妇相敬互爱,重视感情道德,这体现了李贽对当时社会上逐利风气的抨击,C项正确;婚姻自由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A项;主张夫妇之间相敬如宾不等于蔑视儒家教条,排除B 项;经世致用主张解决现实问题,与题干内容不存在因果关联,排除D项。故选C项。8.咸丰年间,都察院官员文瑞奏表明,“方今之财人不敌(敷)出,已不待言,然犹(还)有入(收入)也”,而天下财赋,东南为重,“顷者(近来)金陵失守,安徽,两湖等处又皆蹂躏无余”今年少入又不下千万”。材料反映出A.辛亥革命重创清朝封建专制秩序B.列强经济侵略破坏小农经济模式C.反帝爱国运动打击列强在华势力D.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了清廷的统治【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咸丰年间”“天下财赋,东南为重”"今年少入又不下千万”等可知受到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D项正确;辛亥革命此时尚未发生,排除A项;列强经济侵略在鸦片战争后就已开始,排除B项;“反帝爱国运动打击列强在华势力”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9.八国联军中的法军司令弗赖称:“中国参战军队往往能在战场的任何一个位置迅速集结起一支拥有强大防御阵地的军队,1901年4月联军之德军在向山西边境推进时就遭遇了这一麻烦,中国军队借助狂风暴雨掩护的夜袭、水攻以及防不胜防的地雷战等,给联军造成了不小的伤亡。”这可用于说明A.晚清军事改革取得一定成效B.中国参战军队取得辉煌战果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不得人心D.传统军事方略仍有较大影响【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中国军队借助狂风暴雨掩护的夜袭、水攻以及防不胜防的地雷战等,给联军造成了不小的伤亡。”可以看出,清政府的军事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战法及战斗力都有所提升,A项正确;“辉煌战果”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八国联军侵华不得人心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C项;材料中并没有体现传统军事方略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10.1912年,中华民国北京政府颁布《中国银行则例》30条,其中规定中国的银行营业范围包括:“(一)国库证券、商业确实期票及汇票之贴现或买入。(二)办理汇兑及发行票。……(四)经收各种存款,并代人保存证券、票据及其他一切贵重物件。(五)代素有交易之银行、公司、商品及个人收取各种票据之款额。”这些规定A.有利于中国金融业务的规范化经营B.为民族工业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C.旨在加速中国与西方金融市场融合D.使金融机构发展呈现多元化特征【答案】A 【解析】【详解】从材料中“1912年,中华民国北京政府颁布《中国银行则例》30条,其中规定中国的银行营业范围包括”可以看出是政府颁发的银行管理方面的条例,这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中国金融业务的规范化经营,A项正确;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资本并不充足,排除B项;材料中的措施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而不是为了加速中国与西方金融市场的融合,排除C项;材料中的管理条例是国家政策,并没有反映出金融机构实际上的多元化特征,排除D项。故选A项。11.据统计,作为荣氏企业经济支柱的纱厂的新置纱锭数从1916年的12.96千支增至1926年的115.69千支,全部纱锭数从1916年的12.96千支增为1926年的173.39千支。这说明,此时期的荣氏纱厂A.生产成本大幅上升B.受到国民政府大力扶持C.处于快速发展状态D.更加重视企业自主创新【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荣氏企业纱锭数量的变化可知其处于快速发展状态,C项正确;“生产成本”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A项;国民政府扶持与否在材料中尚未体现,排除B项;自主创新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12.1939年5月初,毛泽东为延安的报纸写了一篇题为《五四运动》的文章,其中写道:“二十年前的五四运动,表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出现了一个壮大的阵营。”“新阶段”意指A.马克思主义成为主流思潮B.民族主义思想广泛传播C.参加革命的人数急剧增加D.工人阶级取得革命领导权【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材料“二十年前的五四运动,表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出现了一个壮大的阵营”可知,毛泽东认为五四运动使得参加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阵营壮大了,革命彻底了,这说明五四运动促进了中国民族意识的高涨,民族主义思想广泛传播,B项正确;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但是马克思主义并没有成为“主流”,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五四运动促进了民族主义思想广泛传播,而非强调“参加革命的人数急剧增加”,排除C项;五四运动标志着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无产阶级还没有取得革命领导权,排除D项。故选B项。【点睛】13. 国民革命失败后,苏共领导人曾认为,中国红军不可能在农村有所作为,只能等待时机配合城市工人暴动。但是,毛泽东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对这一探索历程表述准确的是A.八七会议→南昌起义→“工农武装割据”B.“工农武装割据”→八七会议→遵义会议C.八七会议→秋收起义→“工农武装割据”D.南昌起义→遵义会议→井冈山道路【答案】C【解析】【详解】八七会议后,毛泽东赴湖南组织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起义军在进攻长沙途中受挫后决定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井冈山,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建立红色政权,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自此中国革命走上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C项正确;南昌起义发生在八七会议之前,排除A项;“工农武装割据”是在八七会议后形成的,排除B项;遵义会议的召开是在走上井冈山道路之后,排除D项。故选C项。14.如表所示是1935年5月、6月发生的部分事件。这反映出15月29日,日本提出“平津二十里内及京奉沿线两侧不得驻中国军队”25月30日,日本政府公开宣称“这次华北事件由军部负责解决”36月6日,日本军部“向驻华日军发出重大的训令,要他们执行断然粉碎之手段”46月7日,日本驻华武官向“中国政府提出*最后的哀的美敦书’(最后通牒)""两三日内,华北形势极堪注意”A.日本对华侵略蓄谋已久B.中日军事对抗加剧C.日本正在加快侵华步伐D.国民政府积极御侮【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平津二十里内及京奉沿线两侧不得驻中国军队”“向驻华日军发出重大的训令,要他们执行断然粉碎之手段”可知日本谋划已久,正加快侵华步伐,C项正确;“蓄谋已久”指的是为做某件事进行长时间的谋划与准备,排除A项;B、D两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B、D两项。故选C项。15.如图所示是1949年4月23日发行的一份报纸的版面。它可用于研究 A.国民革命统一战线的构建B.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覆灭C.中共军事力量的战略反攻D.全面抗战进入反攻阶段【答案】B【解析】【详解】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已经占领了南京,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覆灭了,B项正确;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建立是在1924年,中共军事力量战略反攻是在1947年,全面抗战进入反攻阶段是在1945年,ACD选项都不符合材料的时间特点,排除。故选B项。16.中国共产党人从国情出发,在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大一统”理论前提下,在汲取“民族自治”与“地方自治”理论中的合理因素的基础上,将“民族自治”与“地方自治”结合起来,形成了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新理论。由此可知,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理论A.为解决国内外民族问题指明了发展方向B.推动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有效实施C.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优越性D.深受近现代西方民族决策体制的影响【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中“中国共产党人从国情出发,在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结合起来,形成了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新理论”可以看出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理论符合中国的国情,推动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有效实施,B项正确;中国民族区域自治不能解决国外 问题,排除A项;材料强调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理论的影响,没有强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优越性”,排除C项;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理论是在中国国情基础上形成的,故“深受近现代西方民族决策体制的影响”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汉承秦制,实行编户齐民制度,将户籍的编制和管理纳入了法治的轨道。《户律》规定“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一里,十里为一亭,十亭为一乡”,从而在基层建立起严密的居民组织。乡设三老,县设户曹,专门负责户籍的管理和人口的统计。户口登记的内容包括户主、户内成员的姓名、性别、年龄、土地、房屋、财产等情况,并以此作为征发赋役的根据。凡登记在国家户籍上的人口统称为“编户民”,不得随意迁徙,否则将被视为“亡命”,并受到严惩。汉代国家户籍大致分三类:其一为一般居民,其二为宗室贵族,其三为下等居民,如商人阶层。其中第一类,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编户齐民,是汉代户籍的主体。——摘编自《编户齐民——我国古代户籍制度的完备》材料二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均田制下按丁计征的租庸调制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由于国家对农民的压迫严重,不堪重负的农民宁愿依托地主也不愿重回自己的家园。逃户现象成为唐代中叶时国家极为头痛的问题,故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实行以资产为宗的两税法。国家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承认了乡村社会的土地租佃和土地买卖。在租佃制下,佃农与地主是一种互相依赖的经济契约关系,他们在法律身份上是平等的。——摘编自曹端波《唐代土地制度的转型与农民身份地位的变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编户齐民制度的主要功能。(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实行两税法的原因及历史作用。【答案】(1)功能:控制人口,征发赋役,维护封建统治。(2)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旧的赋税制度使农民负担沉重,逃户现象严重;当时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遭到破坏;政府收入锐减,被迫实行赋税改革。作用:国家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提高了农民的法律地位;两税法下土地合法买卖,土地兼并更盛行;古代赋税制度由“税人”到“税地”方向发展;以财产多少为依据,拓宽征税广度,增加财政收入;相对公平合理,一定程度上减轻人民负担;促进社会经济恢复发展;奠定了以后税法基础。【解析】【详解】(1)功能:根据材料“实行编户齐民制度,将户籍编制和管理纳入了法治的轨道”“在基层建立起严密的居民组织”“并以此作为征发赋役的根据”“凡登记在国家户籍上的人口统称为‘编户民’,不得随意迁徙”可得出控制人口,征发赋役,维护封建统治。 (2)原因:根据材料“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均田制下按丁计征的租庸调制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可得出商品经济的发展;根据材料“由于国家对农民的压迫更重,不堪重负的农民宁愿依托地主也不愿重回自己的家园。逃户现象成为唐代中叶国家极为头痛的问题”可得出旧的赋税制度使农民负担沉重,逃户现象严重;根据材料“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实行以资产为宗的两税法”及所学两税法改革的背景可得出当时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遭到破坏,政府收入锐减,被迫实行赋税改革。作用:根据材料“国家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在租佃制下,佃农与作为地主的富民是一种互相依赖的经济契约关系,他们在法律身份上是平等的。”可得出国家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提高了农民的法律地位;根据材料“国家……承认了乡村社会的土地租佃和土地买卖”及所学土地租佃制的影响可得出两税法下土地合法买卖,土地兼并更盛行;由所学两税法的历史影响可得出古代赋税制度由“税人”到“税地”方向发展;以财产多少为依据,拓宽征税广度,增加财政收入;相对公平合理,一定程度上减轻人民负担;促进社会经济恢复发展;奠定了以后税法基础。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有学者认为,在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建构里,形成了一个权力金字塔,皇帝居于金字塔之顶,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并带有两个旁支系统:皇室贵族和宦官。而古代中国官僚机构的统一性和流动性,依靠的则是一整套选拔制度。皇帝不时地调节各方平衡,稳定固有的结构。有时皇帝的调节作用失衡,使某一方的实力过大,给这个稳定结构注入破坏因素,皇帝仍是金字塔的顶峰。——摘自金观涛、刘青峰《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根据材料及图示信息,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理由充分、表达清晰。)【答案】论题:古代中国中央集权制度,是治理国家的良好政治制度。论述:在君主一统的政府下,有利于国家统一政令,有利于国家统一决策,提高行政效率;集中力量完成一些重大工程和实施一些重要措施,从而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的进步;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政治的稳定,延续了古代中国的文明进程。 【解析】【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综合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进行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如根据材料“而古代中国官僚机构的统一性和流动性,依靠的则是一整套选拔制度。皇帝不时地调节各方平衡,稳定固有的结构”可拟论题为古代中国中央集权制度,是治理国家的良好政治制度,论述可结合古代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影响作答。从其他角度总结论点展开阐述,言之有理亦可。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闭关自守五千年的古老大门,从此被英国的军舰打开,再不能复合。这是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从没有过的巨变,中国所面临的差不多全是中国一向自负的传统文化中没有的东西,不但军舰从来没有,连随着军舰大炮带进来的新思想、新观念也从来没有。中国固有的生活方式和固有的意识形态,开始受到强有力的冲击,在阵痛中,中国人选择扬弃、选择勇敢地面对……——摘编自柏杨《中国人史纲》材料二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连载《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最早使用了“中华民族”一词,指代汉族。1905年,他又在该报第65﹣66号发表《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一文,以汉族之义7次使用“中华民族”一词,成为自觉书写“中华民族”之史的先驱。辛亥革命爆发后,中华民族观念得以真正传播。孙中山明确倡导应以“大熔炉”为特色的美利坚民族为榜样,积极建设“一大中华民族”。1938年,爱国藏族人士青攘呼图克赶赴重庆慰劳前线抗日将士,在《康藏民众代表慰劳前线将士书》中认同并支持“中华民族”共同体。现代“中华民族”一词的概念,在舆论的引导之下,因能简洁鲜明地体现与侵略者对立的国人之整体性、命运的共同性、生存发展的神圣感、团结合作的庄严性及对国内党派政治的互争局限之超越,最终成为不言而喻、广泛认同甚至难以动摇的神圣信念。——摘编自黄兴涛《重塑中华: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国人民思想观念发生变化的时代背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中华民族”观念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的历史作用。【答案】(1)背景:列强侵略,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西方思想的传播;传统政治文化体制日益解体;先进中国人的引领;国民观念的进步,对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追求。(2)作用:政治上,推动近代中国的反帝斗争和民主革命;经济上,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经济的近代化;思想文化上,有利于中华民族观念的形成,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解析】 【详解】(1)背景:依据材料一“从此被英国的军舰打开,再不能复合”并结合所学可以得出列强侵略,民族危机加深;依据材料“连随着军舰大炮带进来的新思想、新观念也从来没有”并结合所学可以得出西方思想的传播;依据材料“中国固有的生活方式和固有的意识形态,开始受到强有力的冲击”可以得出传统政治文化体制日益解体;依据材料“中国人选择扬弃、选择勇敢地面对”并结合所学可以得出先进中国人的引领;国民观念的进步,对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追求;结合所学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等角度进行补充。(2)作用:依据材料二“因能简洁鲜明地体现与侵略者对立的国人之整体性、命运的共同性、生存发展的神圣感、团结合作的庄严性及对国内党派政治的互争局限之超越,最终成为不言而喻、广泛认同甚至难以动摇的神圣信念”并结合所学在政治方面得出推动近代中国的反帝斗争和民主革命;在经济方面得出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经济的近代化;在思想文化得出有利于中华民族观念的形成,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东北抗日战场是全国开辟最早、坚持时间最长的抗日战场。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先后组建了义勇军、反日游击队、东北人民革命军,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了东北抗日联军共11军。参加东北抗日联军的有工人、农民、学生、知识分子、官兵、地方官吏和绅士,还有遍布东北各地的绿林武装以及民间团体红枪会、大刀会等,其间涌现出了无数的抗日英雄:马占山、黄显声、杨靖宇等。1931年﹣1945年,为驱除日本帝国主义、实现国家独立,东北抗联将士们同日军展开了多次抗战,牵制了日军的大量部队,在艰难的环境中积极配合全国抗战,延缓了日军全面侵占中国的步伐,为获取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摘编自苏裴裴《东北抗日联军历史地位之再思考》材料二东北抗日联军是一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抗战、不怕牺牲的抗日革命军队。中共中央对东北抗日联军给予了很高的评价,1940年11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称赞其是“在冰天雪地与敌周旋多年的不怕困苦艰难奋斗之模范”。东北抗日联军在国家生死存亡、人民群众饱受欺辱之际,坚持党的领导,用革命精神和爱国主义热情武装自己;在艰苦的环境及残暴的日军面前,坚韧不屈、百折不挠、前赴后继,勇赴国难,用鲜血和生命谱写内容丰富、内涵深刻的东北抗联精神。这种精神成为东北抗日民众英勇作战、忠贞报国的伟大精神动力,成为激励全国人民顽强奋战抗击日军的宝贵精神财富,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中不可磨灭的重要组成部分。——摘编自王维康《东北抗联精神及其时代价值》(1)根据材料一,概括东北抗日联军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东北抗日联军的历史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北抗联精神的内涵。 【答案】(1)特点:东北抗联对日斗争持续时间最长,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和民族抗战。作用:东北抗联是东北抗战的中流砥柱,振奋了民族精神,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有力地支援和配合了其他抗日战场的作战,为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2)精神内涵:对祖国、对人民赤胆忠心,对敌人深恶痛绝的爱国主义情怀,英勇战斗、不怕牺牲的大无私英雄气概,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团结合作、共同对敌的优秀品格。【解析】【详解】(1)依据材料“东北抗日战场是全国开辟最早、坚持时间最长的抗日战场”可知特点:东北抗联对日斗争持续时间最长,依据材料“参加东北抗日联军的有工人、农民、学生、知识分子、官兵、地方官吏和绅士,还有遍布东北各地的绿林武装以及民间团体红枪会、大刀会等,其间涌现出了无数的抗日英雄:马占山、黄显声、杨靖宇等。”可知特点: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和民族抗战;依据材料“东北抗联将士们同日军展开了多次抗战,牵制了日军的大量部队,在艰难的环境中积极配合全国抗战,延缓了日军全面侵占中国的步伐,为获取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可知作用:东北抗联是东北抗战的中流砥柱,为抗战做出重要贡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作用:振奋了民族精神,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有力地支援和配合了其他抗日战场的作战,为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2)依据材料“在艰苦的环境及残暴的日军面前,坚韧不屈、百折不挠、前赴后继,勇赴国难,用鲜血和生命谱写内容丰富、内涵深刻的东北抗联精神。这种精神成为东北抗日民众英勇作战、忠贞报国的伟大精神动力,成为激励全国人民顽强奋战抗击日军的宝贵精神财富,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中不可磨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所学知识可知精神内涵:对祖国、对人民赤胆忠心,对敌人深恶痛绝的爱国主义情怀,英勇战斗、不怕牺牲的大无私英雄气概,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团结合作、共同对敌的优秀品格。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贵州省遵义市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Word版附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02-15 10:05:02
页数:12
价格:¥2
大小:545.55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