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河南省郑州外国语学校2023届高三历史12月调研考试试卷(Word版附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1

2/11

剩余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郑州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期调研考试(2)历史(9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所列四个选项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春秋时期,楚、秦率先设县立郡。在楚、秦等国的郡县制度之下,作为政治身份的楚人或秦人色彩日渐突出。就风俗而论,秦所吞并的蛮夷皆“染秦化”,楚所吞并的蛮夷则皆“染楚化”。据此可知,春秋时期的郡县制A.有利于华夏认同B.强化了宗法观念C.延缓了国家统一D.固化了乡土意识2.秦简中的《傅律》规定:百姓傅籍时,“匿敖童”“占癃不审”“不当老”等弄虚作假行为是不允许发生的;《史记·秦始皇本纪》所载秦王政十六年(公元前231年)“初令男子书年”,则更是明显的必须登记年龄大小的铁证。这表明秦朝A.法家思想指导司法实践B.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弱化C.政府高度重视户籍管理D.地方社会治理效能提升3.古代牛耕的图像自汉代开始出现,从图像上看,牛耕的方式从开始时的二牛三人发展到西汉晚期的二牛一人,到魏晋时期,出现一牛一人式耕作(如下图)这一发展演变A.说明铁犁牛耕得到普遍推广B.有利于农业生产效率提高C.提高了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D.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产生4.清代学者储大文说:“元代分省建置,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合湖南、湖北为一,而洞庭之险失;合浙东、浙西为一,而钱塘之险失;汉中隶秦,归州隶楚,又合内江、外江为一,而蜀之险失。”该学者意在强调元朝行省制A.导致中央集权受到严重威胁B.促使南方经济实力有所增强C.改变了山川形便的区划原则D.推动了监察区演变为行政区5.元代不行常朝,没有皇帝定期上朝接见百官、讨论政事的制度。而御前会议“得奏事者”只有中书省、御史台、宣政院、枢密院等数人而已。明代的常朝规模空前,还有集议、众议、部议以及多种形式的会议。据此可知,明代政治A.谏议机构权力增大B.君臣既合作又有斗争C.专制统治空前强化D.注重扩大政治参与面6.明中叶后,太湖流域蚕桑经济快速发展,出现“浙西之利,蚕丝为大”“尺寸之堤,必树第1页 之以桑”的情形;闽南地区出现了“其地为稻利薄,蔗利厚,往往有改稻田种蔗者”;福建广东的第1页 烟草种植“一亩之收,可以敌田十亩,乃至无人不用”。由此可知上述地区A.传统农业生产结构开始解体B.农业商品化程度大大提高C.经济作物生产地区差异不大D.新经济因素正在不断发展7.明清江南地区大量土地用于栽桑种田,养牛的空间逐渐狭小,养牛成本上升,贫困农民无力养牛,造成畜力严重不足,“吴郡力田者,以锄带耜,不蓄牛力”。该现象说明,江南地区A.传统农耕模式已不适应时代B.商品经济阻碍了农业的发展C.自然经济已经出现解体迹象D.经济结构变化冲击传统农业8.下表统计了古代中国部分朝代的疫灾状况。对此理解正确的是西汉东汉魏晋南朝隋唐五代北宋南宋元朝明朝清朝历时年数(年)21119637038016815098277268疫灾年数(年)18287541345030169218疫灾频度(%)8.514.320.210.820.233.330.661.081.3A.政治状况与疫灾数量无关B.疫灾的频度总体上趋向增高C.各朝代疫灾历时年数均衡D.疫灾年数与朝代年数成正比9.1842年《伦敦新闻画报》记者在游历中国后写到:“英方长期以来饱受……中国政府侮辱,故在忍无可忍之际必须一雪前耻。”同时他又真实再现了勤劳坚韧、健康活泼、乐观向上的中国百姓形象。该报道A.力求还原鸦片战争原貌B.体现民族意识与新闻中立的交织C.意在寻求中国百姓支持D.反映了中国内部官民之间的矛盾10.1872年,在容闳的推动下,清廷派遣留学生之事得以实行,幼童赴美留学刚刚两年,就有人批评留学生有西化的倾向,要求撤回留学生。1881年,除因故先期撤回、在美国病故和“告长假不归”的26人外,清廷将所余94人分三批全部撤回。这一史实从本质上反映了A.清廷难以引领近代教育的纵深发展B.表明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彻底失败C.官僚群体天朝上国的观念根深蒂固D.西学东渐对中国近代教育影响甚微11.1894年7月,日本的福泽谕吉发表文章,认为甲午战争是“文明开化进步者与妨碍进步者之战,而绝不是两国之争”,是一场“文明与野蛮之战”,是“为了推进文明进行的战争”。此外,他还在文章中分析了战争采取的策略等。福泽谕吉此举旨在A.揭露晚清朝廷反动的真实面目B.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C.为日本的侵略制造舆论和借口D.扩大民主革命在中国的影响12.1900年春夏间,义和团运动席卷中国北方数省。为阻止这场反帝爱国运动蔓延至自己的辖区,东南地区的官僚买办等势力在列强的诱致下,以“保全疆土”为幌子,达成所谓“互保”意向,这就是近代历史上的“东南互保”。这说明,“东南互保”A.遏制了列强在华扩张的势头B.瓦解了清政府的中央集权体制C.导致地方实力派与朝廷对抗D.加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13.1920年,北洋军阀吴佩孚在一次演讲中说道:“佩孚希望大家唤起劳动界之觉醒,不可因彼等无学识、无思想,而存鄙视之心。且须加以提倡、劝导,使人人皆有爱国思想则庶几矣。”这一言论A.体现了民主的时代潮流B.说明劳工利益得到了保护C.反映出五四运动的影响D.表明群众民主意识的增强14.八七会议“反对了政治上的右倾机会主义,使党大进了一步”,但会议认为中国资产阶级民权革命之完成,“必须实现于反对已成为反革命的资产阶级之斗争之中”、“资产阶级民权主义革 第2页 命与社会主义革命之间,并没有截然分为两段的界线”。这可用于说明A.会议给全党和全国人民指出了前进的方向B.会议对中国革命的一些根本问题存在错误认识C.会议正确估计了当时革命和反革命的力量D.会议区别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15.下表(单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某根据地村政权全体工作成员构成比例,与之联系最密切的政策是分类成员年龄性别社会成分青年中年老年男女工人贫农中农富农地主商人占总人口比例49.625.125.348.251.84.746.816.66.60.23.4大会代表28.555.216.378.721.37.541.737.97.80.34.8村长书记30.251.517.992.97.15.939.245.87.40.21.5委员会主席27.655.217.292.87.27.640.140.26.70.15.3A.联俄、联共、扶助农工B.打土豪,分田地C.《中国土地法大纲》D.“三三制”原则16.从1946年下半年到1947年年底,津、沪、穗(广州)等20多个大城市倒闭的工商企业有27000多家,到1949年,整个轻工业生产比全面抗战前减少了30%;重工业生产减少了70%;农业生产也面临着严重危机,耕地荒芜,产量骤减。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内战和国民政府的独裁B.日本侵华战争的持久化C.国民党的恶性通胀政策D.国统区经济的全面崩溃17.1957年八届三中全会上,周恩来《关于劳动工资和劳保福利问题的报告》的整顿方针是:“针对国营企业提出简化项目,加强管理,克服浪费;改进不合理的制度,适当降低过高的福利待遇。”这一调整A.推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B.基于对经济困难的考量C.加强对国营经济的控制D.适应工业化建设的需要18.下列史料可用来说明中国传统价值观:一是重视伦理道德;二是从仁义出发,强调集体利益,促进人与人、阶级与阶级、国与国之间平等和谐相处;三是主张“和为贵”,提倡“和而不同”“有容乃大”不干涉原则来源于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卢梭的思想A.新中国的外交与西方外交的本质区别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国际意义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深刻的思想渊源D.中西文化具有兼容性和互补性19.1990年全国流动人口数量为2135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89%;1995年全国流动人口达到7073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5.86%。引起这种变化的重要因素是A.农村生活水平提升B.市场经济加快发展C.第三产业发展较快D.国企改革成效显著20.在古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能否推动历史的发展,受制于执政者。当执政者认知水平和素质较高时,它就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反之,则可能阻碍社会进步。这不是由于执政者权势决定的,而是由执政者产生的方式决定的。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城邦民主政治缺少法律保障B.国家管理权面前公民平等存在一定弊端第3页 C.雅典民主政治无法体现民意D.执政官假借民主之名行使独裁专制之实第3页 21.中世纪后期,西欧各国纷纷开展对罗马法的研究,推动了世俗法学家的形成。这些法学家通过注释罗马法而效力于王权和市民阶层,削弱以教会和贵族为代表的势力。据此可知,中世纪西欧世俗法学家对罗马法的注释A.适应了世俗权力的要求B.奠定了资产阶级立法的基础C.实现了社会的公正公平D.扩大了罗马帝国的统治范围22.16-17世纪的中国,明清时期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方法修补封建专制制度;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们则拿出“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出现以上不同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A.经济发展程度不同B.东西政治体制不同C.思想解放程度不同D.思想家水平的不同23.19世纪30~50年代,英国殖民当局在印度进行了一系列交通设施建设,扩建了港口,修复并开通了许多新的商道;同时,在英印之间架设电线,创办电报通讯业务;此外,还在印度建立了全国邮政系统,实行统一的邮费制。英国殖民当局实行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助力印度社会转型B.加速资本原始积累C.便于英国殖民扩张D.缓和与印度的关系24.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工业发展迅猛。化学工业中,酸碱等基本化学品产量居世界首位,染料、医药、照相用化学品驰名世界;1913年德国电器制造产品占世界的35%;发电机、造船、汽车制造尤为突出。德国经济的发展突出表明A.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B.后起国家可以借助新科技实现快速发展C.工业化水平是影响国际地位的关键因素D.统一的世界市场是经济发展的巨大机遇25.美国政治生活中存在“口袋否决权”现象:总统可以否决国会通过的法案,退还国会复议,如国会在规定期限(10天)届满之前休会,总统就可以把法案搁置不理,装进自己的口袋,使法案自行无效。据统计,历届美国总统使用这种特殊的否决方式700次以上。这一规定体现了A.三权分立体制遭到破坏B.总统是美国的权力中心C.行政权对立法权的制约D.司法权受行政权的制约26.钱乘旦说:“大革命后法国社会动荡……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再没有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这一协商建立的民主制度A.铲除了法国封建残余势力B.源于工业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C.使总统成为国家权力中心D.平息了共和派与君主派的斗争27.1870年,巴黎民众推翻法兰西第二帝国,资产阶级新政府成立。对此,马克思指出:“法国工人阶级正处于极困难的境地,在目前的危机中,当敌人几乎已经在敲巴黎城门的时候,一切推翻新政府的企图都将是绝望的蠢举。”在马克思看来,当时法国A.工人阶级力量薄弱B.封建专制势力居于主导地位C.阶级矛盾走向尖锐D.无产阶级革命时机尚未成熟28.1917年3-4月,全俄有1/4的工业城市建立起了工人赤卫队,到7月在50%的城市有了赤卫队,到10月全俄工业城市赤卫队员总数达20多万人。这可用来说明,当时俄国A.无产阶级人数增加B.遭受国外势力武装干涉 C.沙皇专制统治瓦解D.社会主义革命日渐成熟29.1932年,苏联与美国杜邦公司达成价值高达2700万美元的协议,双方约定杜邦将为苏联建设一座年产35万吨的硝酸工厂,并向相关化工厂驻派工程师与化学家,为苏联培养技术专员。该协议的签订表明A.经济形势影响企业决策B.计划经济制约技术进步C.科技交流不受政治影响D.意识形态决定国家政策30.俄罗斯历史教科书关于苏联史认知的基本观点,1991年前遵循马克思主义相关学说,1991年以后被模糊的西方价值观代替,如“民主”、“市场”等。2007年以后新版教科书则试图“拨乱反正”,重新定义历史。这一变化表明A.多元价值观深刻影响着对苏联史的认知B.国家政权的更迭是导致变化的主要因素C.西方和平演变政策左右相关历史的评价D.认知不一体现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需要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40分)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唐代中叶开始,(租庸调制)自然崩坏,改为两税制,人民从束缚在土地上的制度中得到自由解放,他们可以用钱代实物去纳地租,不再受到土地束缚,从而开始摆脱奴隶佃农地位。到了宋代,经过王安石的新法,人民拥有土地所有权的意义更加确实。——摘编自【日】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材料二唐宋变革是中国传统社会历史上的重要变革,实现了春秋战国以后的又一次社会转型,使中国传统社会进入齐民社会阶段。较之此前的汉唐世族地主社会,齐民社会具有社会等齐性、契约普遍性和社会流动性三个方面的进步特征:社会等齐性意味着社会特权阶级大大缩小了,社会身份趋于等齐,社会等齐性为社会“从身份到契约的转变”创造了前提条件,导致契约的普遍化,并使人们摆脱了身份的束缚,可以自由迁徙并从事各种不同的职业,这些大大提高了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摘编自高德步《唐宋变革齐民地主经济与齐民社会的兴起》(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唐代赋税制度变革的原因和意义。(6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宋变革的具体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导致该表现的原因。(8分)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受政治资源所限,中国古代中央只能对基层社会实行一种“间接”管理模式。严密的里甲、保甲等乡里制度就是中央将其政治权力渗入到基层社会的主要组织形式,官府通过他们来确保中央对基层社会的严密控制,并抑制其他地方势力的发展。到了明清时期,日益壮大的宗族组织与士绅阶层是官府必须面对的挑战。保甲制度事实上很难凌驾于地方权势之上。古代官府在承认宗族等民间组织对地方管理的基础上,尽量将其纳入到保甲制中,在宗族势力较盛的地方设立族正、族甲等。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族组织就能发挥低层次的社会共同体作用,从而弥补官府在县以下基层社会控制方面留下的空白,并在某种程度上与政府达成一种默契。——摘编自杨国安《古代基层社会如何治理》材料二随着近代西欧民族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国在继承地方自治传统的基础上,加强了对基层治理的管理。1835年,英国颁布法律,规定自治市的政府和议会都由当地选民选举产生,但必须接受选民监督,确立了英国近代自治市制度。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城市人口激增,失业、贫困等社会问题使传统的社会救济方式遭遇瓶颈,各国不得不探索社会救济的新方法。把城市分成若干小区,每个小区组织志愿者,负责救济的分配,并协调慈善团体和救济机构的工作,社区组织开始形成。——摘编自张海鹏、徐蓝总主编《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清时期基层治理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基层治理的举措及其意义。(8分)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1988年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到2021年底,全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16.91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我国的高速公路规划主要由国家交通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并商省级政府编制,地方政府也有高速公路规划的自主权。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加快了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鼓励高速公路建设单位从银行借贷融资。由此,高速公路建设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自筹资金、政府预算资金、银行信贷资金和国外资金组成,银行贷款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这种“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高速公路发展模式,刺激了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摘编自王金余《中美高速公路发展模式比较研究》材料二2015-2021年中国高速公路里程数及高速公路固定资产投资额统计表年份高速公路里程(单位:万公里)高速公路固定资产投资额(单位:亿元)高速公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201512.357949.971.7201613.108235.323.6201713.659257.8612.4201814.2699727.7201914.961150415.4202016.101347917.2202116.91515112.4——整理自中国交通运输部各年度《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材料三美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是1937年开始修建的宾夕法尼亚州收税高速公路,到2009年已经完成以州际公路为核心的高速公路网。美国的高速公路由联邦与州按9:1的比例共同出资建设。其中联邦出资主要来源于“公路信托基金”,其资金来源主要是燃油税、轮胎税、润滑油税、卡车和拖车购置税、联邦重型汽车年度使用税等,其中燃油税几乎占了整个联邦公路信托基金收入的90%。美国十分注重对公路交通需求及其影响的定量分析,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形成了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公路的一系列模型和参数,为公路规划和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研究基础。——摘编自边策《中国高速公路与美国高速公路发展比较研究》(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速公路快速发展的原因。(6分)(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美两国在高速公路建设方面的不同。(6分)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02-15 10:02:05 页数:11
价格:¥3 大小:597.12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