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湖北省荆州市八县市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2

2/22

剩余20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二语文试题本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试科目、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题卷规定的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数据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最重要资源。然而,由于数据与传统劳动、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不同,数据要素市场建设不能照搬照抄传统劳动、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市场的建设思路。因此,建立数据要素市场,发展数据经济,应该探索新的思路。只有让数据得到广泛的应用,得到尽量多的潜在使用者的应用,才能提升数据要素的使用价值。这就需要把数据的生产、存储、加工、使用的供应链上的所有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个人等)都集合在一个平台上,根据实际情景进行合作的使用。数据产权不是以公司为治理的单位,而是以数据使用生态群体为治理单位。提高对数据要素生态平台的治理,保障数据价值沿价值链从数据采集阶段向数据产品和数据服务阶段升级。传统要素产权是建立在保护生产要素排他性下的竞争性利用产权。数据的使用不具有排他性导致数据要素使用的非竞争性。要实现数据要素开发利用的社会价值最大化,其根本是促进数据的开放共享和重复再用。这就需要从产权原理的源头,确定一个不同于物产权框架的、专门适合数据生产要素的产权框架。应根据数据属性确定数据所有权与数据使用权的两权分离,引导从数据拥有权为主的确权,转向以数据使用权为主的确权,以利数据应用与价 值化。数据确权需要定价,只有定价的确权是真正能够真正行使的确权;数据定价又需要以确权为前提。数据确权与数据定价并重,形成“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数据定价和数据市场建设应围绕着数据产品和数据服务展开。虽然影响数据价格的因素很多,但是数据作为商品仍然适用价值规律。数据价格围绕数据价值波动。数据价值也是由生产数据的平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数据定价是基于公平、公开、自觉自愿的原则,根据实际需求、实际应用场景下数据供给者与数据需求者协商议定的。数据使用归属国家信息安全,是我国国家安全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数据主权应赋予国家。国家对外履行数据主权的权力时,它承担的是主权国家的“大国责任”,而无须受法律规定的“义务”束缚;国家对内履行数据主权的权力时,它承担的是保护国民的责任,在“非常”之时能迅速地、有效地进行管理、控制。同时,我国数据权利兼具人格权和财产权双重属性,数据的使用以个人隐私保护为前提。数字经济发展与实体经济融合是为了更好地创造价值,实现财富的公平,有效地发展经济。数据生产要素价值倍增作用是由数据生产者、数据使用者、数据消费者等生态群体共同完成的过程,数据要素市场应该以数据集体性为基础,通过多方的市场参与,形成价值生成的市场共识规则,平衡各主体对数据享有的权益,建立有序的数据流通的共享机制,最终通过兼顾效率、公平,实现国家、企业、社会组织、个人的利益共享。(摘编自许金叶《建立数据要素市场,助力数字经济》)材料二:不久前,中国正式提出申请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与各成员国共同探索跨境数字治理框架的最佳路径,推动全球数字经济合作。在这一背景下,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将有力促进我国数字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同时也将为全球加强数字经济治理贡献中国经验。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离不开信用监管机制建设。这就需要推动数据安全立法,加大反垄断力度,加强科技伦理建设,对大型平台企业依法进行监管与规制。相较传统商业形态,平台企业参与的交易活动有很大不同。比如,电子商务平台在网络上提供了一个虚拟的“集市”,不仅能够解决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而且能够发挥精准匹配供需的作用,甚至充当支付、结算的工具。在这个过程中,电子商务平台比传统的实体集市拥有更便利的条件。因此,在平台企业发展过程中,需要监管者、平台企业、供需双方等共同参与,协力构筑系 统性的信用监管机制,涵盖诸如身份认证、数据加密、信用评价、失信惩戒、争议解决等各个方面,维护数字经济参与各方的合法权益。不同行业的数字经济发展模式有不同特点,平台企业的种类、规模、发展阶段、社会影响力也有差异。建立完善信用监管机制,需要多措并举、多管齐下。法律制度对于信用监管机制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应当对平台企业主体责任和法律义务做出更为清晰细致的规定,以法治手段确保数字经济发展行稳致远。同时,有必要通过信用教育,大力宣传数字经济时代信用的意义、价值、功能,让人们更好理解和接受信用的好处,在全社会形成重信守诺的良好氛围。(摘编自张世君《完善数字经济的信用监管》)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传统劳动、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与数据要素迥异,发展数字经济,就要完全否定生产要素市场的建设思路。B.当数据价值实现了从数据采集阶段向数据产品和数据服务阶段升级,数据就有可能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从而提升数据要素的使用价值。C.数据也是商品,其定价适用价值规律。数据定价由生产数据的平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不能够议价产生。D.电子商务平台借助数据精准匹配买卖双方的供需要求,并且充当支付结算的工具,比传统的实体集市更有未来。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数据产权不是以数据的生产、存储、加工为治理的单位,而是以数据使用生态群体为治理单位。B.传统要素产权具有排他性,导致竞争性利用产权,数据要素需要走数据使用权为主的确权之路。C.数据要素市场基于数据集体性,平衡各主体对数据享有的权益,有序建立数据流通的共享机制。D.以法治手段治理数字经济的稳健发展,与通过信用教育,在全社会形成重信守诺氛围并行不悖。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报道中不属于发展数字经济的一项是()A.大数据、云计算中心建设保持快速增长势头B.数字孪生等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整合应用 C.比特币以专用矿机挖矿消费能源和碳排放量D.移动支付出现了我国原创和领先的商业模式4.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归纳助力数字经济的思路。5.在数字经济的安全保障上,政府、企业、个人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答案】1.B2.A3.C4.立足于构建“数据生产交易生态平台”;以“数据确权”为基础;以“数据定价”为手段;数据使用以国家主权和个人隐私保护为前提。5.①政府:承担“大国责任”与保护国民责任,推动数据安全立法,加大反垄断力度,加强科技伦理建设,对大型平台企业依法进行监管与规制。②企业:形成价值生成的市场共识规则,参与构筑系统性的信用监管机制,尽到企业主体责任和法律义务。③个人:维护自身人格权和财产权,使用数据时以个人隐私保护为前提;主动接受信用教育,理解和接受信用的益处,重信守诺。【解析】【分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完全否定生产要素市场的建设思路”与原文表述不同,材料一第一段只提及“不能照搬照抄”。C.“不能够议价产生”错,参考材料一第四段末“与数据需求者协商议定”可知遵循议价原则。D.“比传统的实体集市更有未来”与原文不符,材料二第二段只说“电子商务平台比传统的实体集市拥有更便利的条件”,这一观点还有相应的前提。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不是以数据的生产、存储、加工为治理的单位”偷换概念,材料一第二段说“数据产权不是以公司为治理的单位”,如果盲目对应前文“数据的生产、存储、加工、使用”,就产生了选项的误判。原文想表达的是数据产权治理对象是数据下载使用群体而非数据整合平台。 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ABD项都体现了数字经济的发展方向,C项是建立在虚拟数据上的无效换算行为,被我国政府明令禁止。故选C。【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结合“数据产权不是以公司为治理的单位,而是以数据使用生态群体为治理单位。提高对数据要素生态平台的治理,保障数据价值沿价值链从数据采集阶段向数据产品和数据服务阶段升级”概括出:立足于构建“数据生产交易生态平台”。结合“应根据数据属性确定数据所有权与数据使用权的两权分离,引导从数据拥有权为主的确权,转向以数据使用权为主的确权,以利数据应用与价值化”概括出:以“数据确权”为基础。结合“数据确权需要定价,只有定价的确权是真正能够真正行使的确权;数据定价又需要以确权为前提”概括出:以“数据定价”为手段。结合“数据主权应赋予国家”“同时,我国数据权利兼具人格权和财产权双重属性,数据的使用以个人隐私保护为前提”概括出:数据使用以国家主权和个人隐私保护为前提。【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政府方面,结合材料一“国家对外履行数据主权的权力时,它承担的是主权国家的‘大国责 任’”材料二“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离不开信用监管机制建设。这就需要推动数据安全立法,加大反垄断力度,加强科技伦理建设,对大型平台企业依法进行监管与规制”“建立完善信用监管机制,需要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可知,承担“大国责任”与保护国民责任,推动数据安全立法,加大反垄断力度,加强科技伦理建设,对大型平台企业依法进行监管与规制。企业方面,结合材料一“通过多方的市场参与,形成价值生成的市场共识规则,平衡各主体对数据享有的权益,建立有序的数据流通的共享机制”材料二“在平台企业发展过程中,需要监管者、平台企业、供需双方等共同参与,协力构筑系统性的信用监管机制,涵盖诸如身份认证、数据加密、信用评价、失信惩戒、争议解决等各个方面,维护数字经济参与各方的合法权益”“应当对平台企业主体责任和法律义务做出更为清晰细致的规定”可知,形成价值生成的市场共识规则,参与构筑系统性的信用监管机制,尽到企业主体责任和法律义务。个人方面,结合材料一“我国数据权利兼具人格权和财产权双重属性,数据的使用以个人隐私保护为前提”材料二“通过信用教育,大力宣传数字经济时代信用的意义、价值、功能,让人们更好理解和接受信用的好处,在全社会形成重信守诺的良好氛围”①政府:②企业:③个人:维护自身人格权和财产权,使用数据时以个人隐私保护为前提;主动接受信用教育,理解和接受信用的益处,重信守诺。(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碑孙犁赵庄村南有三间土坯房,一圈篱笆墙,面临着滹沱河,那是赵老金的家。自从敌人在河南岸安上炮楼,老人整天到河边去,有鱼没鱼,就在这里呆一天。看看天边的山影,看看滹沱河从天的边缘那里白茫茫地流下来,像一条银带,在赵庄的村南曲敛了一下,就又奔到远远的东方去了。“五一”以后,这里一向是常住八路军和工作人员的。这些日子,每逢赵老金睡下了,母亲和女儿小菊到了东间,把窗户密密地遮起来,一盏小小的菜油灯挂在机子的栏杆上,女儿登上机子,母亲就纺起线来。 现在是九月底的天气,夜深了,河滩上起了风,听见沙子飞扬的声音,窗户也呼打呼打的响。屋里是纺车嗡嗡和机子挺拍挺拍的合奏。母亲忽然听见窗户上啪啪地响了两下,她停了一下纺车,以为是风吹的,就又纺起来。立时又是“啪啪啪”的三下,这回是这么清楚,连机子上的女儿也听见了,转眼望着这里。母亲把耳朵贴到窗纸上去,外面就有这么一声非常清楚、熟悉又亲热的声音:“大娘!”“咳呀!李连长来了!”母亲一下就出溜下炕来,把纺车也带翻了。女儿又惊又喜地把机子停止,两手接着柱板,嘱咐着母亲:“你看你,小心点。”母亲摘下灯来,到外间去开了门,老李一闪进来,随手又关了门,说:“大伯在家吗?”“在家里。干什么呀,这么急?”“我们有十几个人要过河,河里涨了水,天气又凉不好浮。看见河边有一只小船,我们又不会驶,叫起大伯来帮帮忙。”小菊听着,连忙从机子上下来到西间去了。“十几个人?他们哩?”大娘问。“在外边。我是跳墙进来的。”老李说。“那你就快点吧!”大娘向着西间喊了一声。“来了。走吧,同志。”老金已经穿好衣服,在外间等候了。大娘掩好门,回到屋里,和女儿坐在炕上。她听着,河滩里的风更大了,什么声音也听不见。风杀了,一股寒气从窗子里透进来。老金回来,他的胡子和鬓角上挂着一层霜雪。他很忧愁地说:“变天了,赶上了这么个坏天气!要是今黑间封了河,他们就不好过来了。”一家三口,惦记着那十几个人,放心不下。早晨,天没亮,大娘就去开了门。满天满地霜雪,草垛上、树枝上全挂满了。树枝垂下来,霜花沙沙地飘落。当大娘正要转身回到屋里的时候,在河南边响起一梭机枪。这是一个信号,平原上的一次残酷战斗开始了。机枪一梭连一梭,响成一个声音。中间是清脆沉着的步枪声。一家人三步两步跑到堤埝上,朝南望着。赵老金忘记了那飞蝗一样的子弹,探着身子望着河那边。他看见那一小队人退到了河边。当他们一看出河里已经结了冰,中间的水又是那么凶的时候,微微踌躇了一下。但是立刻就 又转过身去了,他们用河岸作掩护,开始向三面的敌人疯狂地射击。老金看见就在那烟火里面,这一小队人钻了出来,先后跳到河里去了。他们跳进结冰的河里,用枪托敲打着前面的冰,想快些扑到河中间去。但是腿上一阵麻木,心脏一收缩,他们失去了知觉,沉下去了。老金他们冒着那么大的危险跑到河边,也只能救回来两个战士。他们那被水湿透的衣裳,叫冷风一吹,立时就结成了冰。“你们昨晚上过去了多少人?”“二十个。就剩我们两个人了!”战士们说。“老李呢?”“李连长死在河里了。”这样过了两天,天气又暖和了些。太阳很好,赵老金吃过午饭,一句话也不说,就到河边去了。他把网放在一边,坐在沙滩上抽一袋烟。河边的冰,叫太阳一照,乒乓地响,反射着太阳光,射得人眼花。老金往河那边望过去,小麦地直展到看不清楚的远地方,才是一抹黑色的树林,一个村庄,村庄边上露出黄色的炮楼。老金把眼光收回来。他好像又看见那一小队人从这铺满小麦的田地里渡过来,纵身到这奔流不息的水里。他站立起来,站到自己修好的一个小坝上去。他记得很清楚,那两个战士是从这个地方爬上岸来的。他撒下网去,他一网又一网地撒下去,慢慢地拉上来,每次都是叹一口气。他在心里祝告着,能把老李他们的尸首打捞上来就好了,哪怕打捞上一支枪来呢!几天来只打上一只军鞋和一条空的子弹袋。就这点东西吧,他也很珍重地把它们铺展开晒在河滩上。这些日子,大娘哭得两只眼睛通红。小菊却是一刻不停地织着自己的布,她用力推送着机子,两只眼狠狠地跟着那来往穿送的梭转。她用力踏着蹬板,用力卷着布。有时她到河岸上去叫爹吃饭,在傍晚的阳光里,她望着水发一会呆,她觉得她的心里也有一股东西流走了。老头固执得要命,每天到那个地方去撒网。一直到冬天,要封河了,他还是每天早晨携带一把长柄的木锤,把那个小鱼场砸开,“你在别处结冰可以,这地方得开着!”于是,在冰底下憋闷一夜的水,一下就冒了上来,然后就又听见那奔腾号叫的流水的声音了。这声音使老人的心平静一些。他轻轻地撒着网。他不是打鱼,他是打捞一种力量,打捞那些英雄们的灵魂。那浑黄的水,那卷走白沙又铺下肥土的河,长年不息地流,永远叫的是一个声音,固执的声音,百折不回的声音。站立在河边的老人,就是平原上的一幢纪念碑。一九四六年春于冀中(有删改) 文本二:整个荷花淀全震荡起来。她们想,陷在敌人的埋伏里了,一准要死了,一齐翻身跳到水里去。渐渐听清楚枪声只是向着外面,她们才又扒着船帮露出头来。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荷花变成人了?那不是我们的水生吗?又往左右看去,不久各人就找到了各人丈夫的脸,啊!原来是他们!但是那些隐蔽在大荷叶下面的战士们,正在聚精会神瞄着敌人射击,半眼也没有看她们。枪声清脆,三五排枪过后,他们投出了手榴弹,冲出了荷花淀。手榴弹把敌人那只大船击沉,一切都沉下去了。水面上只剩下一团烟硝火药气味。战士们就在那里大声欢笑着,打捞战利品。他们又开始了沉到水底捞出大鱼来的拿手戏。他们争着捞出敌人的枪支、子弹带,然后是一袋子一袋子叫水浸透了的面粉和大米。水生拍打着水去追赶一个在水波上滚动的东西,是一包用精致纸盒装着的饼干。(《荷花淀》节选)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讲述了赵庄村村民赵老金帮助八路军战士渡河,战士们被敌军围堵,大多命丧冰河,赵老金执著打捞战士遗体遗物的感人故事。B.母女俩夜间纺线前“把窗户密密地遮起来”,母亲“把耳朵贴到窗纸上”等细节照应上文“敌人在河南岸安上炮楼”,直接表明形势紧张。C.八路军的撤退不利除了天气原因之外,与八路军和日军力量有差距也有很大的关系。D.小说精心穿插多处环境描写,比如“树枝垂下来,霜花沙沙地飘落”就既写出了天气的恶劣,也表露出大娘担忧战士的沉重心情。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独具匠心地运用了方言词语,比如“出溜”“风杀了”“黑间”“立时”等等,呈现出较为鲜明的地域特色。B.小说在构思和表达上都有“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比如李连长只出场一次,他与赵老金一家的亲厚已然传递出来。C.小说前后两次写到战士们跳进冰河的场景,一虚一实,强化了八路军战斗的艰苦和牺牲的悲壮,表现了赵老金的悲痛之情。D.滹沱河是贯穿小说的物象,结尾处“永远叫的是一个声音,固执的声音,百折不回的声音”寄寓的是八路军战士的战斗精神、牺牲精神永垂不朽。8.结合文本分析小菊和大娘的形象特征。 9.文本一和文本二对战争的描写有很大的区别,试结合文本从审美风格的角度分析二者在战争描写上的不同。【答案】6.B7.C8.①小菊:矜持内敛。听出李连长到来,小菊虽然“又惊又喜”,但并未直接表露,还嘱咐大娘小心点,听说李连长要过河,“连忙从机子上下来到西间去了”,可见小菊是个矜持内敛的姑娘。战士牺牲后,作者描写小菊用力织布、发呆等神态动作含蓄地传达了她深藏的悲愤和痛楚,符合她的形象和性格。②大娘:热情直爽。大娘听出李连长声音时“一下就出溜下炕来,把纺车也带翻了”,在得知李连长的人马需要帮忙渡河时她大声催促老金,可见大娘是一个热情直爽的人。得知战士牺牲后,大娘“哭得两只眼睛通红”,也符合她直率的性格。9.①《碑》展现出的是符合战争残酷性的凝重悲壮的艺术风格。文本一战斗场面描写得惊心动魄,如“机枪一梭连一梭,响成一个声音”“那飞蝗一样的子弹”;作战环境极为恶劣,多次写到天气寒冷、河水结冰,如“赶上了这么个坏天气”“满天满地霜雪”;并重点刻画了战士们的巨大牺牲以及老金一家的悲痛,渲染、强化了小说的悲剧氛围,呈现出沉重壮烈的风格。②《荷花淀》展现的是清新明快的审美风格。文本二中《荷花淀》选段对战斗场面的描写如“枪声清脆,三五排枪过后,他们投出了手榴弹,冲出了荷花淀”显得轻松明快。重在描写战士们打捞战利品的情景,并未凸显战斗的残酷。【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小说内容的能力。B.“直接表明形势紧张”错误。这是间接描写战争,应该是“暗示形势紧张”。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小说艺术特色的能力。C.“一虚一实”错误。第一次写到战士们跳进冰河的场景是实写,第二次是虚写。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由母女二人所做的事情来看,“把窗户密密地遮起来,一盏小小的菜油灯挂在机子的栏杆上,女儿登上机子,母亲就纺起线来”,可以看出母女二人非常勤劳,能吃苦; 从母女二人对抗战一事的态度来看,当知道李连长来找老金渡船的时候,小菊“连忙从机子上下来到西间去了”,母亲直接喊老金“你就快点吧”,可以看出母女二人都非常支持老金参与革命工作;从对革命战士的态度来看,“大娘哭得两只眼睛通红。小菊却是一刻不停地织着自己的布,她用力推送着机子,两只眼狠狠地跟着那来往穿送的梭转……有时她到河岸上去叫爹吃饭,在傍晚的阳光里,她望着水发一会呆,她觉得她的心里也有一股东西流走了”,可以看出她们都关心革命的战士,为战士的牺牲而伤心难过。李连长到来时,由“女儿又惊又喜地把机子停止,两手接着柱板,嘱咐着母亲:‘你看你,小心点。’”可知,听出李连长到来,小菊虽然“又惊又喜”,但并未直接表露,还嘱咐大娘小心点;再由“‘我们有十几个人要过河,河里涨了水,天气又凉不好浮。看见河边有一只小船,我们又不会驶,叫起大伯来帮帮忙。’小菊听着,连忙从机子上下来到西间去了”可知,小菊听说李连长要过河,“连忙从机子上下来到西间去了”,可见小菊关心军队,却不直接表露,可见是个矜持内敛的姑娘。当战士牺牲后,由“小菊却是一刻不停地织着自己的布,她用力推送着机子,两只眼狠狠地跟着那来往穿送的梭转。她用力踏着蹬板,用力卷着布”可知,战士牺牲后,小菊用力织布、发呆,这些动作神态含蓄地传达了她深藏的悲愤和痛楚,这与她矜持内敛的性格是相合的。李连长到来时,由“‘咳呀!李连长来了!’母亲一下就出溜下炕来,把纺车也带翻了”可知,李连长来了,大娘听出李连长的声音,就“一下就出溜下炕来,把纺车也带翻了”,可以看出李大娘的热情。由“我们有十几个人要过河,河里涨了水,天气又凉不好浮。看见河边有一只小船,我们又不会驶,叫起大伯来帮帮忙”“‘那你就快点吧!’大娘向着西间喊了一声”可知,大娘得知李连长的人马需要帮忙渡河时,她就大声催促老金,由这些,可见大娘是一个热情直爽的人。当战士牺牲后,由“这些日子,大娘哭得两只眼睛通红”可知,得知战士牺牲后,大娘“哭得两只眼睛通红”,可以看出李大娘非常悲伤,情感表达直接,可见她直率的性格。【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文本一中,作者在描写战斗场面时,借助“机枪一梭连一梭,响成一个声音”“那飞蝗一样的子弹”等内容,调动感官,使用修辞,将战斗场面描写得惊心动魄; 环境描写上,如“赶上了这么个坏天气”“满天满地霜雪”,多次写到天气恶劣、河水结冰、作战环境不利,以此来烘托战争的残酷氛围;由“他们跳进结冰的河里,用枪托敲打着前面的冰,想快些扑到河中间去。但是腿上一阵麻木,心脏一收缩,他们失去了知觉,沉下去了。老金他们冒着那么大的危险跑到河边,也只能救回来两个战士”和“这些日子,大娘哭得两只眼睛通红。小菊却是一刻不停地织着自己的布,她用力推送着机子,两只眼狠狠地跟着那来往穿送的梭转。她用力踏着蹬板,用力卷着布。有时她到河岸上去叫爹吃饭,在傍晚的阳光里,她望着水发一会呆,她觉得她的心里也有一股东西流走了。老头固执得要命,每天到那个地方去撒网”可知,得知战士牺牲后,大娘一家非常悲痛,大娘“哭得两只眼睛通红”的神态直接表达了悲伤,小菊用力织布、发呆等动作神态,含蓄地传达了她深藏的悲愤和痛楚,这些内容渲染、强化了小说的悲剧氛围,呈现出沉重壮烈的风格。文本二中,作者在描写战斗场面时,借助“枪声清脆,三五排枪过后,他们投出了手榴弹,冲出了荷花淀”,语言简洁,节奏轻快,描写重点不在如何作战,而是战后打捞战利品,如“战士们就在那里大声欢笑着,打捞战利品。他们又开始了沉到水底捞出大鱼来的拿手戏。他们争着捞出敌人的枪支、子弹带,然后是一袋子一袋子叫水浸透了的面粉和大米。水生拍打着水去追赶一个在水波上滚动的东西,是一包用精致纸盒装着的饼干”,作战刚刚结束,战士们就在那里大声欢笑着,打捞战利品,这里凸显了战士们的乐观,并未凸显战斗的残酷。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田豫,字国让,渔阳雍奴人也。先时,郡人侯音反,众数千人在山中为群盗,大为郡患。前太守收其党与五百余人,表奏皆当死。豫悉见诸系囚,慰谕,开其自新之路,一时破械遣之。诸囚皆叩头,愿自效,即相告语,群贼一朝解散,郡内清静。文帝初,北狄.强盛,侵扰边塞,乃使豫持节护乌丸校尉,牵招、解儁并护鲜卑。自高柳以东,濊貊以西,鲜卑数十部,比能、弥加、素利割地统御,各有分界;乃共要誓,皆不得以马与中国市。豫以戎狄为一,非中国之利,乃先构离之,使自为仇敌,互相攻伐。素利违盟,出马千匹与官,为比能所攻,求救于豫。豫恐遂相兼并,为害滋深,宜救善讨恶,示信众狄。单将锐卒,深入虏庭,胡人众多,钞军前后,断截归路。豫乃进军,去虏十余里结屯营,多聚牛马粪然之,从他道引去。胡见烟火不绝,以为尚在,去,行数十里乃知之。追豫到马城,围之十重,豫密严,使司马建旌旗,鸣鼓吹,将步骑从南门出,胡人皆属目往赴之。豫将精锐自北门出鼓噪而起两头俱发出虏不意虏众散乱皆弃弓马步走追讨二十余里僵尸蔽地。 景初末,增邑三百。正始初,迁使持节护匈奴中郎将,加振威将军,领并州刺史。外胡闻其威名,相率来献。州界宁肃,百姓怀之。征为卫尉。屡乞逊位,太傅司马宣王以为豫克壮,书喻未听。豫书答曰:“年过七十而以居位,譬犹钟鸣漏尽而夜行不休,是罪人也。”遂固称疾笃。豫清俭约素,赏赐皆散之将士。每胡、狄私遗,悉簿藏官,不入家;家常贫匮。虽殊类,咸高豫节。嘉平六年,下诏褒扬,赐其家钱谷。(节选自《三国志·卷二十六》)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豫将精锐自北门出/鼓噪而起两头/俱发/出虏不意/虏众散乱/皆弃弓马/步走追讨/二十余里僵尸蔽地/B.豫将精锐自北门出/鼓噪而起两头/俱发/出虏不意/虏众散乱/皆弃弓马步走/追讨二十余里/僵尸蔽地/C.豫将精锐自北门出/鼓噪而起/两头俱发/出虏不意/虏众散乱/皆弃弓马/步走追讨/二十余里僵尸蔽地/D.豫将精锐自北门出/鼓噪而起/两头俱发/出虏不意/虏众散乱/皆弃弓马步走/追讨二十余里/僵尸蔽地/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北狄,原指古代的狄族,战国以后,代指匈奴及鲜卑等长期在北方游牧的少数民族,与下文“胡人”所指相近。B.节,即符节,代表朝廷重臣。《苏武传》中“杖汉节牧羊”中的“节”与文中的“节”意思一致。C.邑,封地,君主分封给诸侯,或诸侯分封给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卿、大夫家族有统治权和世袭权。D.漏尽,指刻漏已尽,表夜深或天将晓。与“漏断”意相同,苏轼有“漏断人初静”句。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田豫宽仁爱人,宽恕当死囚徒。他在群盗被前太守判处死刑之后,安慰劝告死囚,指明悔过自新之路后遣散了他们,郡内从此安宁无事。B.田豫智勇双全,成功突围杀敌。他在北狄内乱时,独自率军深入虏庭,被围马城时,设计迷惑敌人,最后出其不意,杀敌无数。C.田豫居功不骄,坚决称病请辞。他以威名治边有功,得到重用,但他认为年过七十还不告老请辞,就是罪人,以此表明辞职的决心。 D.田豫清俭廉洁,家贫不贪钱物。他将获得的赏赐分给将士们,将胡狄私下的馈赠,全都登记上交,从不私带回家,得到一致认可。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豫以戎狄为一,非中国之利,乃先构离之,使自为仇敌,互相攻伐。(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屈原列传》)14.田豫为什么出兵救助素利?救助成功没有?请简要说明。【答案】10.D11.B12.A13.(1)田豫认为(如果)戎狄各部落结为一体,对中原不利。于是先设计离间他们,使他们自相成为仇敌,互相攻杀。(2)其文辞描写的是寻常事物,但是它的意旨却极为博大,列举的事例浅近,而表达的意思很深远。14.不愿看到各部兼并坐大,怕威胁中原;取信向朝廷投诚者,瓦解各部联盟。最终重创敌军,救助成功。【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田豫则率领精锐骑兵从北门冲了出来,擂鼓呼叫冲杀,两面发起攻击,出乎胡人意料,胡人慌乱逃散,都丢弃弓、马匹徒步逃逃。田豫率兵追击二十余里,胡人的尸体遍地都是。“鼓噪而起”是谓语,它的主语是“精锐(骑兵)”,意思成分完整,应在“起”后面断开;“两头俱发”是偏正结构,“两头”是“从两面”,“俱”,均为状语,修饰“发”,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B;“步走”是“弃弓马”后的伴随动作,作状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故选D。【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B.“代表朝廷重臣”错误,符节,中国古代朝廷传达命令、征调兵将以及用于各项事务的一种凭证。用金、铜、玉、角、竹、木、铅等不同原料制成。用时双方各执一半,合之以验真假,如兵符、虎符等。故选B 【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太守判处死刑”错误。原文是“前太守收其党与五百余人,表奏皆当死。豫悉见诸系囚,慰谕,开其自新之路,一时破械遣之”,是“表奏皆当死”,不是“太守判处死刑”。故选A。【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能力。(1)“为一”,结为一体;“中国”,中原;“构离”,设计离间。(2)“指”,意旨;“迩”,近;“见”,通“现”,显现、表达【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信息的筛选和概括能力。结合原文“豫以戎狄为一,非中国之利,乃先构离之,使自为仇敌,互相攻伐”“豫恐遂相兼并,为害滋深”,可知救助原因之一是“不愿看到各部兼并坐大,怕威胁中原”。结合“宜救善讨恶,示信众狄”,可知原因之二是“取信向朝廷投诚者,瓦解各部联盟”。最后结果是“虏众散乱,皆弃弓马步走,追讨二十余里,僵尸蔽地”,可知“最终重创敌军,救助成功”。参考译文:田豫,字国让,渔阳郡雍奴县人。先前,郡里人侯音反叛,他聚集几千人在山中作盗匪,给南阳造成极大祸患。前任太守收捕了侯音的党羽五百余人,上表奏请全部应该处死。田豫召见全体在押囚犯,加以安慰晓谕,为他们指明悔过自新之路,打开刑具,同时一次全部释放。囚犯们都叩头感恩,希望为田豫效命,当即互相转告,盗贼们一下子便都解散了,郡中得以清静安定。魏文帝初年,北方的狄人强盛,侵扰边塞,于是任命田豫持节任护乌丸校尉,牵招、解儁一起担任护鲜卑校尉。从高柳以东,濊貊以西,有鲜卑人几十个部落,比能、弥加、素利分割地区加以统领,各自有自己的地界。于是共同立下誓言,都不得用马和中原人交易。田豫认为如果戎狄各部落结为一体,对中原不利,于是先设计离间他们,使他们自相成为仇敌,互相攻杀。素利违反盟约,把一千匹马送给官府,被比能攻击,素利向田豫求救。田豫担心他们因此互相兼并,造成的危害更大,认为应该救助善良、讨伐凶恶,向各部族显示信义。 他独自率领精锐士兵,深入到胡虏控制的地区,胡人很多,包抄田豫部队的前后,截断了归路。田豫于是率军挺进,距胡人十余里时,扎下营寨,收集许多牛马的粪便烧了起来,从另外一条路撤走了。胡人见烟火不断,以为田豫的军队还在,等他们离开,走了数十里之后才知道田豫已撤走。他们又追击田豫至马城,把他们包围了十层,田豫严密防守,令司马树立起旗帜,奏起鼓乐,率步、骑兵从南门杀出,胡人注视着去追赶他们。田豫则率领精锐骑兵从北门冲了出来,擂鼓呼叫冲杀,从两面发起攻击,出乎胡人意料,胡人慌乱逃散,都丢弃弓、马匹徒步逃跑。田豫率兵追击二十余里,胡人的尸体遍地都是。景初末年,朝廷增加给他三百户封邑。正始初年,田豫升任使持节护匈奴中郎将,加授振威将军,兼任并州刺史。境外胡人听闻他的威名,相继前来献贡。并州境内安定整肃,百姓都感念他。征召他担任卫尉。(田豫)多次请求辞职,太傅司马宣王认为田豫年纪正壮,回复告诉他不允许。田豫写信回答说:“年纪过了七十岁还处在官位上,犹如夜间钟声已响滴漏已尽,却仍在行走不止,这是罪人啊。”于是坚决称病重。田豫清廉俭朴,得到的赏赐全部分发给将士。每次胡人狄人给他个人送来财物,都登记好收入官府,不拿到家里;家中常常贫困。即使是异族人(“不同类人”亦可),都称赞他的节操。嘉平六年,朝廷发布诏令褒扬,赐给他家钱和谷物。(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诗招南阳秀才林逋①莫因公荐偶失意,便拟飘蓬作旅人。志壮任存题柱②事,病多争向倚门③亲。危堤柳色休伤别,上苑杏花长自春。况有西湖好山水,归来且濯锦衣尘。【注】①林逋(967年-1028年),北宋著名诗人,中年以后隐居杭州西湖。②题柱:相传东汉灵帝时,长陵田凤为尚书郎,仪貌端正,入奏事,“灵帝目送之,因题殿柱曰:‘堂堂乎张,京兆田郎。’”后以“题柱”为得到皇帝赏识。③倚门:《战国策·齐策六》:“王孙贾年十五,事闵王。其母曰:‘女朝出而晚来,则吾倚门而望。’”谓父母望子归来之心。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点明事由,诗人相劝朋友不可因未被推荐成功,就如漂泊的游子般意志消沉。B.第三句使用“题柱”典故,劝勉朋友应继续保留远大志向和抱负,终会得到赏识。 C.第四句使用“倚门”典故,进一步劝朋友振作精神,否则容易生病而令父母担忧。D.尾联情真意切,以西湖美景相招,相信山水之美能够为朋友洗涤衣尘、慰藉心灵。16.本诗颈联所写柳色、杏花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答案】15.C16.①本诗所写“柳色”,本指高堤上的绿色柳树,“杏花”本指皇家园林中的杏花;②诗人借“柳色”,劝朋友不要悲伤离别,诗人借“杏花”,劝朋友莫失意,要心存壮志;③“柳色”“杏花”,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诗人对友人的劝慰:要保持希望,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解析】【分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能力。C.“否则容易生病”错误,“病多争向倚门亲”中的“病”,意为忧愁苦恼,承接首联“失意”,并非生病。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中重要意象的能力。意象是融合了作者思想感情的物像,是诗人寄托感情的所在。从诗题可以看出本诗是劝慰友人之作。诗歌的前两联是诗人鼓励自己的朋友(南阳秀才)不要因为一时得失就意志消沉,浪荡江湖。只有身怀远大报复,才能有所作为,上可报呈天子圣意,下可报答父母恩情。紧接着颈联劝慰朋友看到青青柳堤时不用感伤离别,毕竟上苑盛开的杏花也可以安慰你。“柳”本身就是伤心离别之意,堤上“柳色”更是惹人心伤,但是诗人一改伤心基调,劝朋友努力进取。这里的“杏花”指皇家园林中的杏花。用“堤岸之柳色”与“上苑之杏花”巧作对比,以此鼓励友人心存壮志,乐观积极。(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老子》四章中,老子指出通过弥补众人的过错,来让人们辅助万物按其本来的方式发展,而不逞强而为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2)《李凭箜篌引》中正面写乐声,着重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刻意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 (3)高适《燕歌行》中,从两面着笔,写征夫思妇遥相思念,有力地控诉了统治者穷兵黩武的危害性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答案】①.复众人之所过②.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③.昆山玉碎凤凰叫④.芙蓉泣露香兰笑⑤.少妇城南欲断肠⑥.征人蓟北空回首【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辅、凰、蓟”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研究表明,我国历史上多次出现南北割据的局面,而很少出现东西分立的情况,一个主要原因是,东西有长江、黄河、淮河等几条江河的贯通,南北则有几条江河的阻隔。隋炀帝修建大运河,等于给几条横贯东西的江河从中间打了一个十字,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有一条长河贯通南北。运河的开通,打通了南北交通的命脉,不仅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上有着开创性意义,对国家统一也______________。从这个意义上说,隋炀帝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帝王,开凿大运河不是他的罪过,而是他______________的历史功绩。长城和大运河一样,是中国人民创造的人工奇迹,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线路最长、延续时间最久的运河,被誉为“活着的、流动的人类遗产”。______________,随着时代的发展,运河作为内陆的水运航道之一,已退居交通运输的次要位置。但仍有必要大力保护、传承、利用和弘扬运河文化,因为运河文化彰显的是中国人民开拓进取、______________的创造精神和顽强意志。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功不可没青史流芳毋庸置疑百折不挠B.功不可没彪炳史册毋庸讳言不屈不挠C.功德无量彪炳史册毋庸置疑不屈不挠D.功德无量青史流芳毋庸讳言百折不挠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长城和大运河一样,是中国人民创造的人工奇迹,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B.和长城一样,大运河是中国人民创造的人工奇迹,是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C. 和长城一样,大运河是中国人民创造的人工奇迹,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世界文化遗产。D.大运河和长城一样,是中国人民创造的人工奇迹,是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世界文化遗产。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答案】18.B19.D20.运用借喻的修辞手法。用“命脉”比喻“主要通道”,突出了大运河在沟通南北交通上的重要作用;用喻体直接代替本体,使语言简洁生动。【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功不可没:某人功劳很大不能被埋没。功德无量:旧时指功劳恩德非常大,现多用来称赞做了好事。语境是说隋炀帝开通南北相通的运河对国家统一起了很大作用,应用“功不可没”。青史流芳:指在历史上留下好名声。彪炳史册:形容伟大的业绩流传千秋万代。此处形容“功绩”而非“名声”,故用“彪炳史册”。毋庸置疑:不必怀疑。毋庸讳言:用不着隐讳,可以直说的内容。此处强调不必隐讳而非不必怀疑,故用“毋庸讳言”。百折不挠:形容意志坚强,屡受挫折而不屈服。不屈不挠:比喻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此处没有“屡受挫折”之意,故用“不屈不挠”。故选B。【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语病有:语序不当,“长城和大运河一样”应改为“大运河和长城一样”,因为此段是在讲大运河,主语应为“大运河”;成分残缺,“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世界文化遗产”缺少谓语,应在此句前面加上“是”。全部改对的是D项。故选D。【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画横线的句子是“运河的开通,打通了南北交通的命脉”,此句运用借喻的修辞手法,没有出现本体“交通要道”,也没有出现比喻词,而直接用了喻体“命脉”来比喻“交通要道”,表达上更简洁;“命脉”指生命和血脉,比喻关系重大的事物,突出了大运河在沟通南北交通上的重要作用,运用借喻手法使表达更生动。(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小品文是很小的。人家或以为它太小了,只配供人消遣,不能载道。我则以为①,还须载道,其寿命才能长久。不过,道也有个分别,假如我说“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这所说倘真是道,也未免太艰深了。②,应该是众人应该明白而且都能明白之道理,那便有普及的价值了。世间不少长篇大论,因太长太大,只有以读文章为职业的人才有工夫去读它;又因其说理复杂曲折,也只有以读文章为职业的人才能读得懂,这便没有普及的价值。()要小品文能载道,又要它能普及,便须文章作得很好。就形式说,当为短小之法,我也可以举一些,曰,不要导论,不要结论;反之,只要一个本论。近来常见三五百字之小品文,其开端便占一两百字,太不经济。③,内部仍可以有严密的组织,仍可以有起承转合。一句抽象之道理,可以写三两句具体之说明,正面说了,还可以反面说。总而言之,小品文虽经济,然而是“文”章。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小品文短小,所述之理浅显,读来不甚难懂,也不甚费时。因这两个长处,小品文可作普及文化与教育之良好工具。B.小品文短小,读来不甚费时,所述之理浅显,读来不甚难懂。因这两个长处,小品文可作普及文化与教育之良好工具。C.因这两个长处,小品文可作普及文化与教育之良好工具。小品文短小,读来不甚费时,所述之理浅显,读来不甚难懂。D.因这两个长处,小品文可作普及文化与教育之良好工具。小品文短小,所述之理浅显,读来不甚费时,也不甚难懂。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超过8个字。【答案】21.B22.①除供人消遣外②小品文所载之道③小品文虽极短小 【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之语句复位的能力。“这两个长处”指“读来不甚费时,不甚难懂”,故“小品文短小,读来不甚费时,所述之理浅显,读来不甚难懂”应放句前,排除C、D两项;“短小”对应“不甚费时”,“浅显”对应“不甚难懂”,排除A项。故选B。【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①空,“我则以为”意味着作者的观点与前文相反或相对,前文的观点是“人家或以为它太小了,只配供人消遣,不能载道”,故可填写“除供人消遣外”之类的句子。第②空,由下文“应该是众人应该明白而且都能明白之道理”可知,此处填写的句子应是其所阐释的对象,上文也有“此处阐述小品文能载道,不是上文所说的艰深之道”的提示,故可填写“小品文所载之道”之类的句子。第③空,有下文“内部仍可以有严密的组织,仍可以有起承转合”可知,所填的句子与之构成转折关系;语段的说明对象是小品文,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短小”,但是仍然是“‘文’章”,故可填写“小品文虽极短小”之类的句子。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精卫填海》是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之一,这个故事展现了精卫不畏艰难,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古往今来,人们对“精卫填海”的意义和价值也展开了讨论。晋代诗人陶渊明在诗中写道:“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热烈赞扬精卫的执着不屈的战斗精神;唐代诗人韩愈则写下“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认为它“渺渺功难见,区区命已轻”,对精卫的做法表示怜悯和惋惜;不少网友则认为一个人做事要量力而行,确定目标要权衡自己的能力。在班级读书会上,大家围绕“精卫填海”展开讨论,请参考材料中各方的看法,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略 【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此类作文审题,首先读懂材料,抓住主旨。然后结合任务,选择角度,准确立意。材料首先解读了精卫填海的精神:不畏艰难,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然后指出古往今来对精卫填海具有代表性的几种观点:陶渊明持赞扬态度;韩愈表达了对精卫鸟“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怜悯和同情;网友们结合自身情况,则认为我们要学会量力而行,不可盲目执着。这些观点角度不同,但都有道理。题目要求的任务是:在班级读书会上,围绕“精卫填海”,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考生可以结合材料中三者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也可认同某一方的看法,还可以综合辩证分析。同时注意发言稿的格式:标题、称呼语、正文、结束语。立意:1.赞美精卫大无畏的抗争精神:精卫填海,无畏无惧。2.认同网友的看法:理想高远固然不错,但也要认清自己的能力,合理规划。3.赞美的同时,建议适当调整目标,把不惧困难的战斗精神与合理的目标规划结合起来。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02-13 09:34:04 页数:22
价格:¥2 大小:44.66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